本 名: 姬職
別 稱:燕昭王
所處時代: 戰國
民族族群: 華夏族
出生地: 薊
出生時間: 前335年
去世時間: 前279年
主要成就: 1.高築黃金臺吸納賢才富強燕國2.任用樂毅合縱攻齊幾使其亡
謚 號: 昭襄王
相關典故 :千金買骨
職 業 :國君
燕昭王——春秋戰國時燕國第39任君主
燕昭王 (戰國時燕國國君) 編輯燕昭襄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職,春秋戰國時燕國第39任君主。燕王噲之子,燕太子平之弟,史稱燕昭王,簡稱昭王或襄王。燕王噲死後,燕人共立姬職為王。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姬職即位後招賢納士,在位期間燕將秦開大破東胡、上將軍樂毅聯合五國攻齊,占領齊國七十多城(齊國疆土隻剰莒、即墨二城),造就瞭燕國盛世。前279燕昭襄王去世,其子燕惠王即位。
惠文王稱王的第十一年(公元前314年),趙武靈王在燕國的子之之亂後從韓國迎立燕公子職。公子職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燕昭王。但此時燕國局勢混亂,公子職在易王後的支持下,與太子平發生戰鬥,公子職不利。燕國的太後易王後是秦惠文王的女兒,燕昭王是易王後的兒子,易王後與燕昭王希望能夠得到秦國的支持。公元前311年,秦國與魏國組成聯軍進攻燕國太子平,殺之,立公子職,秦燕結盟。
燕昭王愛賢敬賢的名聲不脛而走,風傳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後的奔赴燕國。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將劇辛從趙國來,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國來,樂毅從魏國來……真是人才濟濟。鄒衍是陰陽五行傢,當時已名聞天下,他在齊國時就受到尊重;周遊魏國時,魏惠王親自跑到郊外去迎接;到趙國時,平原君側著身子走路來迎接他,並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塵,畢恭畢敬。燕昭王迎接鄒衍時,比魏趙更為恭謹。他親自用衣袖裹著掃把,退著身子邊走邊掃,在前面清潔道路。入坐時昭王主動坐在弟子坐上,敬請鄒衍以師長身份給自己授業。昭王特意為鄒衍修建瞭一座碣石宮,供其居住講學。後人因此便用“擁慧先驅”和“碣石宮”這兩個詞語來比喻用優厚待遇尊禮賢才。
昭王的這些做法應起瞭很大的反響,投奔燕國的士人更為踴躍。昭王大開國門,不拘一格地廣為接納,不惟歡迎知名學者,而且把那些有志滅亡齊國的,熟悉齊國險阻要塞和君臣關系的`善於用兵打仗的士人,盡數收留下來,並給與優厚的待遇,多方積蓄力量,以利興燕破齊。聚集於燕都輔助趙王振興燕國的眾多士人之中,最傑出的人物要數樂毅。樂毅是名將樂羊之後,才學出眾,深通兵法,曾被薦為趙國官吏,為瞭躲避趙國內亂,便到瞭魏國。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隨生向往之心。正巧一次樂毅為魏出使燕國,昭王十分恭敬地客禮相待,樂毅頗受感動,決意留在燕國,昭王隨即任其為亞卿,委以國政和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