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
【典故】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禮記·檀弓下》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帶有侮辱性的
【相近詞】盜泉之水、殘羹冷炙
【押韻詞】詈夷為蹠、砥平繩直、溢美之辭、情見乎詞、設官分職、蚌鷸相持、支吾其辭、朝夷暮蹠、心動神馳、危而不持、……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餓死,貴族錢敖想發點善心,他在大路上擺上食物,準備施舍給饑餓的人群,當有難民經過時,他傲慢地喝道:“喂,來吃吧!”誰知那餓漢表示寧願餓死也不吃這嗟來之食
【示例】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五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