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中原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帶兵北伐,以朝拜的借口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小,有奪取周王朝天下的形勢。
公元前606年,進行北伐的楚莊王以討伐陸渾之戎為時機,把楚國的大量軍隊開到瞭周王朝的首府洛陽的郊外,並在周國的地盤上進行隆重的閱兵儀式,想要讓周天子看看楚國的實力,來震懾住周天子。
即位不久的周天子心裡當然非常害怕,忐忑不安,擔心楚國對周國進行開戰。於是,便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出面去安撫楚莊王,討好楚莊王。楚莊王見瞭王孫滿劈頭就問王孫滿:“你們的周天子的九鼎有多大,有多重?”這句話的言外之意非常清楚,就是要與周天子來比一比自己的權力和力量。王孫滿面對他的提問,委婉地說:“國傢的安危不隻是光靠鼎就夠瞭,主要靠的是德義的支撐,鼎的大小輕重並不是那麼重要。”楚莊王見王孫滿拿話來搪塞他,就直接告訴王孫滿楚國折下的鋒刃足夠能鑄成九鼎瞭。言外之意就是說楚國的實力非常強大,就算你不告訴我九鼎的大小,楚國也能鑄成九鼎。於是,王孫滿對楚王說:“大王你不要忘瞭,夏禹是因為有德才能受諸侯的擁護,通過各地進貢的銅材方能鑄成九鼎來象征萬物。但是之後夏桀的昏庸,鼎就傳給瞭商。商紂暴虐,最後鼎傳給瞭周。如果天子有德義,鼎再小但是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沒有德義,鼎再大也可以輕易移動。周國的國運還沒有完結,所以鼎是不能問的。”楚莊王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