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霜露之疾
【註音】shuāng lù zhī jí
【解釋】 “霜露之疾”形容病很輕,很快就會痊愈。
【近義詞】外感內傷
【同韻詞】赴險如夷、矢志不移、守節不移、不知端倪、貌合情離、影形不離、異香撲鼻、非熊非羆、拽耙扶犁、百折不移
出自《漢書公孫弘傳》
漢朝的公孫弘年輕時很窮,在海邊放豬。四十歲時開始學習《春秋》,六十歲時,漢武帝廣招天下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被征為博士。七十六歲時公孫弘當瞭丞相,封平津侯。雖然貴為三公,但公孫弘生活卻很簡樸,每頓飯隻有一個葷菜,把自己的俸祿都給瞭故人賓客,傢裡沒有什麼餘財。
後來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朝廷追拿其黨羽正緊的時候,公孫弘卻生病瞭。他覺得自己關鍵時刻不能給國傢出力,給漢武帝上書請求辭職。漢武帝回信說:“……你不幸得瞭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樣,很快就會好的,目前朝廷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等著你,你看看醫生,休養休養,好瞭就回來,為什麼要辭職呢?” 又賜給他牛酒和各種佈帛,做為養病之用。不久,公孫弘的病好瞭,就又上朝理事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