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出處
《後漢書“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
旗鼓相當釋義
旗、鼓:古時軍隊中發號令的工具。旗鼓相當,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不相上下。原作“鼓旗相當”。
旗鼓相當的典故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然建立瞭東漢中央王朝,地區尚未完全統一
當時,公孫述在四川一帶自稱皇帝;隗器在甘肅一帶自稱西州上將軍。雙方也有矛盾,不斷發生戰爭。
劉秀為瞭孤立公孫述,便想拉攏隗器。有一次,劉秀聽說隗囂打退瞭公孫述的進攻,十分興興。
他親自寫信給隗囂,表示願意同他友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公孫述。劉秀在信中說:“我現在忙於在東方作戰,大部隊都擺在那裡。
“眼下我在西方兵力薄弱,如果公孫述侵犯的話,甚至會危及於你。我希望咱倆聯合起來對付他,這樣就可以同公孫述旗鼓相當瞭。”
隗器接到信,接受瞭劉秀的意見。其後,他們共同出兵,把公孫述打得大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