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莊子·盜蹠》
【解釋】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典出《莊子·盜蹠》。後用以比喻堅守信約。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死板
【近義詞】尾生喪身
【成語舉例】尾生般抱柱正題橋,做倒地文星佳兆。
尾生抱柱的故事
春秋時,魯國曲阜有個青年人名叫尾生。他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在鄉裡受到鄉親們普遍贊譽。
有一次,住在他傢不遠的一個親戚因為傢裡的醋用完瞭,來向尾生借,尾生正好傢中也用完瞭,但他並不回絕,說:“你稍等一下,我裡屋還有,我進去拿給你。”
尾生悄悄走瞭後門,立即去向鄰居借瞭一壇醋,謊說是自己的,送給瞭那位親戚。
過瞭不久,尾生遷居梁地。他在那兒認識瞭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兩人一見鐘情,私訂瞭婚約,但是姑娘的父母卻堅決反對這門親事。
為瞭追求幸福的生活,姑娘決定背著父母私奔,跟隨尾生回到曲阜去。這天,兩人約定在城外的一座木橋邊會面,雙雙遠走高飛,回曲阜去。黃昏時分,尾生來到橋上等候。不料,老天突然變臉,霎時間狂風怒吼,雷電交加,一場大雨傾盆而下,沒多少時間,山洪暴發,直朝尾生所在的那座橋席卷而來。不一會,滔滔的洪水很快就淹沒瞭橋面,漫過瞭尾生的膝蓋。
尾生在橋上東張西望,盼望姑娘到來,但卻不見姑娘的蹤影,他決心堅守信約,不見姑娘決不離開。不一會,洪水越來越大,越漫越高,尾生緊緊地抱住橋柱,寧死不走。
過瞭半夜,風停雨歇,方圓幾十裡的地方成瞭一片水鄉澤國,尾生就活活地淹死在橋上。
過瞭幾天,洪水終於漸漸地退去。姑娘來到城外,發現瞭緊抱橋柱而死的尾生,不由悲慟欲絕。她抱住尾生的屍體號啕大哭,哭完後,她便縱身跳入瞭河中,為尾生殉情瞭。
後來,“尾生抱柱”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堅守信約;用“尾生”來指稱堅守信約的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