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湯池出處
《漢書蒯通傳》:“先下君而君不利,則邊地之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告降而身死’,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金城湯池釋義
金屬鑄造的城郭,滾燙的護城河。形容城防鞏固,極難攻入。
金城湯池的典故
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打下陳縣(今河南淮陽)以後,就派武臣為將軍,帶領三千士兵,從白馬津渡過黃河,攻打河北各地。
武臣一過黃河,傳檄各地揭露秦王朝的殘酷統治,取得很大成功。河北地區的廣大人民,紛紛拿起武器,縣殺令丞,郡殺守尉,不久便有數萬人參加義軍,壯大瞭起義力量。武臣被稱為武信君。
義軍迅速占領瞭十多座城池,但也有不少城守頑抗。東郡范陽(在今山東梁山縣西北),是起義軍進攻的下一個目標,起義軍所向披靡,嚇得范陽令徐公膽寒心驚,慌忙整飭兵士,下令日夜提防,加強守備。
當時范陽有個辯士叫蒯通的前來見徐公。未等徐公發問,蒯通沒頭沒腦地說:“你快要死瞭,我來為你吊喪,但又祝賀你見到我能獲生。”范陽令不禁面有慍色,問道:“先生,你為什麼這樣講?”
蒯通正色厲言道:“你做瞭范陽令!斷人手足,殺人父子,積怨太甚!過去老百姓害怕秦法,不敢殺你,現今天下大亂,秦法不行,百姓爭著拿刀要挖你的心,難道還能不死嗎?”
一席話擊中徐公要害,他忙俯身作揖問道:“先生又怎樣祝賀我得生?”蒯通說:“現在武信君的大兵已臨近范陽,年青人都要殺你,迎接武信君。你趕快派我去見武將軍,早曰投降,方可轉禍為福。”
徐公立即備齊鞍馬,派蒯通去見武信君。蒯通見瞭武臣說:“將軍不是要占領整個河北嗎?你現在每得一塊土地,奪取一座城池,都要經過激烈戰鬥。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叫你不經苦戰,就可千裡而定。”
一番話說得武臣心動起來,忙叫蒯通快講。蒯通卻慢條斯理地說:“你知道嗎?范陽令為什麼不肯投降,是因為怕象以前十幾座城池的秦朝官吏那樣被你殺掉!”武臣“哦”瞭一聲說:“原來如此!”
蒯通進一步指出:“如果范陽令投降被殺,其他城池守將就會說,‘范陽令投降也是死!’他們勢必據城固守。這一來,就好象金城湯池一樣難以攻下瞭。如果你能優待范陽令,其他城守定會相率而降。”
武臣接受瞭蒯通的建議,派他給范陽令送去瞭侯印,並以車一百輛、馬二百匹作贈禮。其他城守見范陽令投降受到優待,果然紛紛仿效。武臣沒有經過攻戰,就得到瞭三十多座城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