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成語典故_成語越俎代庖的主人公是誰?越俎代庖的意思

  越俎代庖出處

  《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的意思

  越:超過;俎(Zu祖):古代祭祀時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庖(pao袍):庖人,廚師。參與或掌管祭禮的人(屍祝)越過放祭品的器具而去代替廚師的工作。比喻越權行事或包辦代替。

  越俎代庖典故

  傳說在遠古時代,有個很有道德的人,名叫許由。他是陽城人,隱居在箕山,深為人們愛戴。

  當時的君主叫唐堯,想把君位讓給許由。他對許由說:“日月出來瞭,而燭火還不熄滅,它的光同日月比起來,太沒意思瞭!及時雨降下瞭,還要用人去灌慨,這對田地來說,不也是徒勞的嗎?”

  他接著又說:“先生很有才能,要是當瞭君主,一定會治理得很好;而我還占著這個君位,自己覺得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先生吧!”許由不願接受,連忙回答:你已把天下治理得很好瞭,我再來代替你,這算什麼呢?”

  他還說:“膠料在深林裡築巢,不過占一根樹枝的地方,鼴鼠在河邊喝水,最多不過喝滿一肚子,算瞭吧,我的君主,天下對於我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許由繼續打比方說:“廚師(庖人)即使不做祭祀用的飯菜,掌管祭禮的人(屍祝)也決不會超越自己的職責,而去代替廚師的工作。你就是丟開天下不管瞭,我也決不會代替你的職務。”

  許由說瞭這話,就到田間勞作去瞭。後來人們根據他最後打比方的兩句話,概括成“越俎代庖”這個成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