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成語典故_止戈為武的意思是什麼?成語止戈為武的典故

  【名稱】止戈為武

  【發音】zhǐ gē wéi wǔ

  【解釋】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莊王最早提出這一著名的論點。書中記載:潘黨曰:“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楚莊王回答:“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潘黨(楚國大夫)認為楚莊王戰勝瞭敵國,應該讓敵人的後代都知道,不要忘瞭楚國的威風。而楚莊王告訴潘黨:“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字合成的,真正的消滅暴亂,是永遠停止動用武器,這才是真正的武功。

  【性質】褒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定語;含褒義

  【同義詞】止戈之武

  【近義詞】止戈散馬、止戈興仁

  2成語出處編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

  【典故】

  楚國大夫潘黨,勸楚莊王把晉國軍人的屍體堆積起來,築成一座大“骨髏臺”(叫做“京觀”),作為戰爭勝利的紀念物,留給子孫後代看,借以炫耀楚國的武力,威懾諸侯。

  楚莊王卻不同意這種做法,他說:“戰爭不是為瞭宣揚武功,而是為瞭禁止強暴,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從文字組成上講,這個‘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個字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應該具備七種德行:禁止強暴、消除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基業、安定百姓、團結民眾、增加財富。……這七種德行,我一種也沒有,拿什麼留給子孫!……晉國的軍卒為瞭執行國君命令而戰死的,他們也沒有什麼錯。怎麼可以用它們的屍體做京觀呢?”楚國的軍隊按照楚莊王的命令,到黃河邊祭祀瞭河神,修築瞭一座祖先宮室,很快就班師回國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