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成語典故_成語故事朝三暮四的意思 朝三暮四主人公是誰

  成語來源:

  朝三暮四,源於莊周《莊子·齊物論》原比喻聰明的人善於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反復無常。

  成語意思:

  宋國有一個很喜歡飼養猴子的老頭。他傢養瞭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寧可減少全傢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要求。然而過瞭不久,傢裡越來越窮困瞭,打算減少猴子吃橡子的數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的橡實(即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夠瞭嗎?”猴子一聽,都站瞭起來,十分惱怒。過瞭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實,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該夠吃瞭吧?”猴子一聽,一個個都趴在地上,非常高興。

  成語啟示:

  這則寓言的前文與後文作者都給出瞭自己的解釋,前文說“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意思是:耗費心思方才能認識事物渾然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狀和特點,這就叫“朝三”。

  後文說“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譯文:因此,古代聖人把是與非混同起來,優遊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裡,這就叫物與我各得其所、自行發展。

  這個故事原來的意義,是闡述一個哲學道理,是《莊子·齊物論》中一則重要的寓言故事,無論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其實眾猴子所得到的並沒有增加或減少,猴子們喜怒為用就顯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載眾生的“大塊”而猴子就像是紛亂紅塵中的眾生。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傢,總是試圖區分事物的不同性質,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們就有同一性。最後不免像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誡人們要放開計較得失的凡心,因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時的,到最後我們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也沒有得到什麼。因為無論形式有多少種,本質隻有一種。宋《二程全書·遺書·十八·伊川先生語》:“若曰聖人不使人知,豈聖人之心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遺憾的是,後來應用這個成語的人,並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瞭。而後者指的是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傢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就像在美蘇爭霸時期,有些非洲國傢時而倒向美國,時而倒向蘇聯。朝三暮四本來與此無關,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傢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復無常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