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成語典故_臨渴掘井是什麼意思 成語臨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誰

  臨渴掘井的來源

  春秋時期,魯昭公因年輕幼稚,聽信讒言,激怒瞭季氏、叔孫氏、孟氏三大傢族,三大傢族聯合起來率兵攻打昭公,昭公因此而出逃到齊國。

  齊景公熱情地招待瞭昭公,並願奉送很多財物給他,希望他長居下去。昭公說:“我怎能拋棄周公的王業,長期居住在這裡呢?”齊景公又關切地問:“可你這麼年輕有為,為什麼卻要離開自己的國傢呢?”

  昭公覺得齊景公提出的問題難以回答,於是嘆瞭一口氣說:“正因為我年輕,缺少治國經驗,一時疏忽,不能正確識別真偽,而鑄成大錯,落得如此下場。”

  齊景公安慰他說:“難道不可以重新再來,挽回錯誤嗎?”昭公失望地長嘆道:“晚瞭!”站在一旁的齊國正卿晏嬰插話說:“是啊,一個人,已經掉到井裡,才後悔自己為什麼走路不小心。正像一個人,眼看就要渴死才想挖井取水一樣,已經來不及瞭。

  臨渴掘井的主人公-魯昭公

  魯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名姬裯(史記作“稠”),魯襄公之子,母齊歸。魯國之二十四代君主。 前542年即位,前517年,魯昭公伐季孫氏,但大敗,逃到齊國,後輾轉至晉,晉欲使昭公返魯,魯不納,前510年,昭公死於晉地乾侯,終年51歲。

  臨渴掘井的故事

  春秋時期,魯昭公被魯國人趕出魯國,他逃難到齊國。齊景公問他為什麼把國王的位子給丟瞭,他說他沒有任用忠良之材,隻信任那些吹噓拍馬之輩。齊景公問晏嬰魯昭王能否重新做一個好國王,晏嬰認為一個臨噎而掘井的人是不會成功的。

  臨渴掘井的意思

  感到渴瞭才掘井,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