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成語典故_大腹便便的典故 成語大腹便便說的是誰的故事

  大腹便便的典故:“大腹便便”這句成語,出自邊韶的故事。

  邊韶,字孝先,東漢時期浚儀(古代縣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附近)人。邊韶讀瞭不少儒傢鼻祖孔子和孟子的書,以教授儒學為業,前後收過不少的學生。在《後漢書·邊韶傳》中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

  邊韶肚子肥大,行動遲緩,整天懶洋洋的,即使是白天也喜歡躺著休息。他的幾個學生,見老師如此,就編瞭首歌謠,這首歌謠很快就在同學之間廣泛流傳。有時候,有的學生還會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邊孝先,腹便便;

  懶讀書,但欲眠。

  邊韶聽到瞭之後,當然有些生氣,於是他也編瞭幾句,作為回答:

  邊為姓,孝為字。

  腹便便,五經笥;

  但欲眠,思經事。

  所謂“五經”,是春秋時期孔子編訂的五部書,名為“五經”。即:《詩經》、《尚書》、《易經》、《禮記》和《春秋》。邊韶曾經熟讀這些經書,所以當時有人稱他為“五經笥”。笥,是古代時候一種竹子編制的方形箱子,多用來裝書。所謂“五經笥”(裝五經的書箱)這個稱呼,可能是贊美,也可用作嘲諷,不過邊韶自己對此是感到很得意的。學生們嘲笑他肚子大,他就說自己的肚子大是因為裡面裝滿瞭經書;學生嘲笑他隻想睡覺,他說他睡覺也是在想著經書上的事情。

  “大腹便便”這句成語,就是從這段故事中的“腹便便”演化而來。“便便”,形容肥大的樣子。我們通常說的“大腹便便”,就是形容肚子之大,並且還有一點嘲笑的語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