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成語典故_成語故事坐懷不亂 柳下惠是真君子還是偽小人?

  坐懷不亂的典故:坐懷不亂相傳是講述的柳下惠不為女色所動的事,在古代更是被奉為儒傢的經典之一,坐懷不亂到底說瞭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按中國的傳統,男女之事,算是“不文”,是不可以公開談論的,“四大聖人”之一的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去流傳瞭千年,雖坐懷沒亂,但畢竟涉及的是男女之事,是不便於放到臺面上來說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流傳如此之久呢?而且隨著柳氏傢譜在安徽的發現,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是個千年謊言,得到瞭進一步的證實。千年謊言又是如何演變而來的?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最早出自什麼地方呢?

  柳下惠,姓展,名獲,字子禽,曾官拜魯國士師,相當於現在的監獄長。據說,他居官清正,執法嚴謹,不合時宜,遂棄官歸隱,居於柳下(今濮陽縣柳屯)。死後被謚為“惠”,故稱柳下惠。

  孟夫子目其為“四大聖人”之一,《孟子·萬章下》說: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說他是聖之和也,可做百世之師,所以後世就叫柳下惠是“和聖”。但柳下惠廣為人知,不是因為他是個“和聖”,而是因為男女關系上的“坐懷不亂”。

  “坐懷不亂”的說法出自《詩經》的“毛詩”版本,且有幾個版本。西漢毛亨的《毛詩故訓傳?巷伯》講瞭個獨居男子和寡婦的故事:昔者,顏叔子獨處於室,鄰之厘婦又獨處於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至,顏叔子納之而使執燭。放乎旦而蒸盡,縮屋而繼之。自以為辟嫌之不審矣。若其審者,宜若魯人然。魯人有男子獨處於室,鄰之厘婦又獨處於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托之。男子閉戶而不納。婦人自牖與之言曰:“子何為不納我乎?”男子曰:“吾聞之也,男女不六十不間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納子。”婦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曰:“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是也。”這應該是最早的版本,形成瞭“坐懷不亂”故事的雛形,但此時距離柳下惠所處的年代已經相去數百年。

  到元時的胡炳文(1250—1333),在《純正蒙求》進一步豐富瞭“坐懷不亂”的細節,有瞭成型的“坐懷不亂”的故事:魯柳下惠,姓展名禽,遠行夜宿都門外。時大寒,忽有女子來托宿,惠恐其凍死,乃坐之於懷,以衣覆之,至曉不為亂。

  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卷四·不亂附妄》也有同樣的記載:“夫柳下惠夜宿郭門,有女子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於懷,至晚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