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公元前203年12月,韓信把兵馬屯在垓(gāi,今安徽靈璧東南)下,佈置瞭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個適當的地方,把他圍困起來。韓信故意拿話去激霸王,讓他氣得鼻孔噴火,頭頂冒煙才好。他編瞭四句話,叫士兵沖著楚營叫喊:“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霸王率領十萬大軍一直沖到垓下,沒碰著韓信,一看四面全是漢兵,楚軍進入瞭重圍。霸王帶領人馬隻管向前沖,誰也抵擋不住。他見瞭韓信,更不肯放過。韓信一邊作戰,一邊後退。霸王追趕瞭好幾裡地,殺散一批,又來瞭一批,殺出一層,還有一層。四面八方全是韓信“十面埋伏”的人。霸王轉過身來,跑回垓下大營去瞭。
夜裡,項羽聽到周圍漢營裡的士兵唱的凈是楚人的歌。“四面楚歌”的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
霸王吃驚不小,他說:“難道楚軍都投降劉邦瞭,為什麼漢營中的楚人這麼多呢?”說著他就在營帳裡喝起悶酒來。他留戀他寵愛的美人虞姬,她常常侍候在身邊;還有那匹騎瞭五年的烏騅馬。想到這兒,霸王再也忍不住瞭,他悲壯憤慨地唱起自己作的詩歌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首歌的意思是:力氣拔得起一座山,氣魄壓倒天下好漢,時運不利,烏騅馬不肯走。馬兒不跑怎麼辦,虞姬呀虞姬,你可怎麼辦。
項羽一連唱瞭幾遍,虞姬跟著一塊兒唱。他唱得流下幾行眼淚,伺候他的人全都哭瞭,不忍心抬頭看他。
霸王跨上烏騅,帶著八百子弟兵,猛虎似的沖出去,突出重圍,往南跑。他打算渡過淮河再往東去。霸王和八百子弟兵沿路殺散瞭漢兵。韓信、英佈、周勃、樊噲他們分頭追趕。霸王拍著烏騅,飛一樣地直跑。等霸王渡過淮河,到瞭南岸,又跑瞭一程,就迷瞭道兒,不知道哪一條道兒可以通到彭城(今江蘇徐州)。
項羽就向一個莊稼人問路。那個莊稼人不願幫他,就說:“往左邊兒走。”霸王跟一百多個子弟兵就往左跑下去,跑瞭一陣,連道兒也沒瞭,前邊隻是一片水窪地。他們的馬陷在泥濘裡,連蹄子都不好拔出來。霸王這才知道受瞭騙,走錯瞭道,趕緊拉轉韁繩,再回到三岔路口,漢兵可已經追到瞭。
霸王往東南跑,到瞭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點瞭點人數,一共才二十八個騎兵,追上來的人馬有好幾千。霸王覺得沒法脫身瞭,就帶著二十八人上瞭山崗,對他們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八年瞭,親身作戰七十多次,戰無不勝,成瞭天下霸王。今天在這兒被圍,這是天數,不是我不會打仗。”
他把二十八個士兵分成四隊,說:“我先殺他們一個大將。你們跑下去到東山下會齊。”他大喊一聲,向一個漢將直沖過去,殺瞭一個漢將。
霸王到瞭東山下,那四隊二十八個子弟兵全都到瞭。漢兵趕來,又展開血戰。霸王專挑漢兵多的地方沖殺。他左刺右劈,又殺瞭漢軍的一個都尉和不少士兵。漢軍將士不敢逼近楚兵,遠遠地嚷著躲著。霸王點瞭點自己的人數,僅僅少瞭兩個。
霸王殺退瞭漢兵,帶著二十六個子弟兵一直往南,跑到瞭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亭長蕩著一隻小船等在那兒。他知道來的是霸王,就催他馬上渡河。他說:“江東雖小,可也有一千多裡土地,幾十萬人口,大王還可以在那邊做王。這兒隻有我這隻船,請大王趕快渡過河去。”
霸王笑著對亭長說:“當初我跟江東子弟八千人渡過江來打天下,到今天他們全完瞭,我哪兒能一個人回去呢?就說江東父兄同情我,立我為王,我哪兒有臉見他們吶?”他接著又說:“這匹烏騅馬,我最喜愛,曾經一天跑過一千裡地。我舍不得把它殺瞭。我知道您是個忠厚長者,我很感激您一片好意,這匹馬送給您。”
他和二十六個子弟都拿著短刀步行,跟漢兵交戰。他們殺瞭許多漢兵,自己也一個一個地倒下。末瞭隻剩下霸王一個人。他身上受瞭十幾處傷,最後在烏江邊拔劍自殺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