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成語典故_懸梁刺股的成語典故 懸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誰?

  懸梁刺股意思是隻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獲。也說的是隻要下工夫,就會有收獲,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懸梁刺股作為刻苦學習的成語典故,故事源自戰國的蘇秦和東漢的孫敬。

  懸梁刺股的成語典故

  成語“懸梁刺股”由兩個故事組成。

  懸梁

  見於《太平禦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太平禦覽》卷載:“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後為當世大儒。”

  東漢的時候,有個名叫孫敬的人到洛陽太學求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廢寢忘食。時間久瞭,也會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瞭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梁上,一頭束在頭發上,當他讀書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住頭發,弄疼頭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瞭,好再繼續讀書學習。從此,每天晚上讀書時,他都用這種辦法,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傢。

  刺股

  見於《國策·秦策一》載:“(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傢,是東周洛陽乘軒裡(洛陽李樓鄉太平莊)人,少時便有大志,隨鬼谷子學習多年。為求取功名,他變賣傢產,置辦華麗行裝,去秦遊說秦惠王,欲以連橫之術逐步統一中國,未被采納。

  由於在秦時日太久,以致盤纏將盡,隻好衣衫襤褸地返回傢中,親人見他如此落魄,都對他十分冷淡。蘇秦羞愧難當,下決心用功學習,便拿出師傅送給他的《陰符》一書,晝夜苦讀起來。讀書時他準備瞭一把錐子,一打瞌睡,便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專心讀書。如此這般堅持瞭一年,他再次周遊列國。這次終於說服齊、楚、燕、韓、趙、魏“合縱”抗秦,並手握六國相印。蘇秦締約六國,聯合抗秦,投縱約書予秦,使秦王不敢窺函谷關達15年之久。

  評價

  “懸梁”之事據說是發生在漢朝,而“刺股”,就出在蘇秦在秦國受冷落之後閉門讀書的一年間。想想日後蘇秦在六國之間蹦來竄去,最後落得被刺客要瞭性命的下場,他的確算是一個十足的英雄,但這,“懸梁刺股”的故事,能作為佳話流傳千古,一定是他沒有想到的瞭。

  透過蘇秦“刺股”之外的動因,可以感受到他苦心鉆營的利祿之心。褒貶不容我定言或評說,而此類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亦是彼彼可見的。若蘇秦或張儀,抱著做事的決心,而不是為瞭貪圖自己一時的榮華,那段歷史想必可以改寫,譬如說,秦國早日一統天下,或者說,六國一直可與秦國抗衡?其實歷史並不是由人格高尚的人譜寫的,天使和魔鬼共同主宰著這個世界,眾多平庸的人,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者埋頭過著自己眼前的日子。

  偉人也好,惡人也罷,有時透過表象去深究其內因,足以摧毀我們一直固守的價值觀。若執著地鉆研其究竟,近乎是種殘忍。而歷史的畫卷,最終彰顯的,是世事陽光的一面,並非自欺或欺人,而是在無常世事裡,人們需要這樣的精神和信念,來支撐脆弱的心靈。恰如蘇秦的“刺股”,我們需要用此類的故事,去引導孩子們做事的毅力與恒心,而隱去其後的齷齪,任之隨著時間的長河,漸漸消隱罷瞭。

  因為是兩個故事所以我們常說的是頭懸梁,錐刺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