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金縷歌/賀新郎 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_吳文英的詩_宋代詩人_宋詞三百首

《金縷歌/賀新郎 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年代: 宋 作者: 吳文英 喬木生雲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裡。旋小築、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同意。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分類標簽:描寫梅花 宋詞三百首 懷古詩

作品賞析

【註釋】:
滄浪亭是蘇州名勝,曾為韓世忠的別墅。本篇主題由此而發,借滄浪亭看梅懷念撫金名將韓世忠並因而感及時事。可見,此詞是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作品之一,而這種作品在夢窗詞中實不多見。
“喬木生雲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
詞的前半闋從韓世忠滄浪亭別墅寫起,“喬木生雲氣”,不僅寫故傢舊宅鬱鬱蔥蔥的氣象,並暗示南渡的英雄人物離開此地已經很久 ,樹木早已長得雲氣蒼然瞭。“戰艦東風慳借便 ”,是借用周瑜曾乘東風之便,大破曹操軍於赤壁的典故。這裡作反用,意思是天不助人。慳,是吝惜的意思。這句連同以下“夢斷神州故裡。旋小築,吳宮閑地。”兩句,用深沉悲壯的語言,為當日黃天蕩一戰未能生擒活捉金兀朮,使得英雄的陜北故鄉仍然淪於敵手而倍感惋惜,特別是為韓世忠後來因避權奸迫害休官退居而寄慨 。“華表月明歸夜鶴”用的是丁令威化鶴重歸遼東的典故。這句連同以下“嘆當時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濺清淚。”三句從當時的韓世忠轉入到今日看花遊春的吳夢窗 ,“嘆當時花竹今如此”,神韻淒絕,“風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異 ”,和新亭揮淚含有同樣說不盡的感慨,由人事說到花竹,又由花竹而感染到人事,然後用“枝上露”點明梅花 ,“濺清淚”雙綰花和人 。寫得渾成自然,毫無刻意經營造作的痕跡。
後半闋,緊接著從賞梅寫起。“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宋代知州出遊,被稱為“遨頭”,點明此來是陪吳潛尋幽探春。問梅開否,催花唱曲,不僅是點題應有之筆,而且這裡是用意雙關,把催花開放,隱喻對當政者寄予發奮圖強的殷切希望。東君是春神,此處借指東道主人吳潛,“此心與東君同意”,表明賓主的思想基本一致。是時邊事日亟,將無韓、嶽,國脈微弱,今非昔比。履齋一意主和雖屢上奏疏但不蒙采納 ,卒致敗亡,這就是所謂的“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 。懷此恨,寄殘醉”。夢窗寫此詞之時已非南宋前期,因此,詞意雖然表達瞭作者對國勢的關切,但後不如今 、寄恨殘醉的調子是低沉的,缺乏鼓舞人心的昂揚鬥志,根本不同於辛棄疾詞的大聲鞺鞳。
這首詞通篇結構嚴密 ,正如陳詢所言:“前闕滄浪起 ,看梅結 ;後闕看梅起,滄浪結,章法一絲不走 ”。全首空氣清新,用典獨到,跟他其它的大部分詞作截然不同,這也充分顯示瞭詞人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