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水滸傳》祝傢莊教師欒廷玉的結局是怎樣的?_水滸傳人物

欒廷玉,獨龍岡三村坊之一的祝傢莊教師,一條鐵棒使得出神入化,有萬夫不當之勇,飛錘更是厲害。

欒廷玉與登州“病尉遲”孫立是一個師父教的武藝,他的路數,孫立一清二楚。

宋江一打祝傢莊,中埋伏,失利,幸好有石秀打探到消息,沒全軍覆沒;二打祝傢莊,祝傢莊三子有教師鐵棒欒廷玉相助,梁山軍再失利。

宋江正為打不下祝傢莊而發愁,梁山泊傳來登州派八人投梁山泊入夥的消息。最讓宋江高興的是,孫立與欒廷玉的關系。

與宋江一樣,孫立得知欒廷玉在祝傢莊,大喜,有機會立功瞭。

原著道:“我們今日隻做登州對調來鄆州守把經過,來此相望,他必然出來迎接。我們進身入去,裡應外合,必成大事。”

孫立的計策很成功,欒廷玉沒有任何懷疑。

換做是誰,也不太可能懷疑。孫立是官,且是自己的師兄弟。

可惜,欒廷玉看錯瞭自己的這位同門師兄弟。

孫立率領登州派八人,成功打入祝傢莊,裡應外合,梁山軍破瞭祝傢莊,宋江取得上梁山泊以來的首勝。

助宋江打下祝傢莊,宋江也沒有重用孫立,隻因他的無恥。為瞭進身之功,不惜出賣自己的同門師兄弟。

很多人不理解宋江,認為他無恥,孫立幫他打祝傢莊,手段無恥瞭點,但也是為瞭梁山泊。

但,此事,不能怪宋江。

打下祝傢莊是宋江最迫切的事情,但他也想得到欒廷玉。原著道:“眾頭領都來獻功,生擒得四五百人,奪得好馬五百餘匹,活捉牛羊不記其數。宋江看瞭,大喜道:隻可惜殺瞭欒廷玉那個好漢。”

宋江為何喜歡欒廷玉?隻因他有勇有謀。

秦明和祝龍大戰十餘合,祝龍敵不過秦明,欒廷玉帶瞭鐵錘,上馬挺槍,殺將出來。

歐鵬迎住欒廷玉廝殺,欒廷玉帶住槍時,刺斜裡便走。歐鵬趕將去,被欒廷玉一飛錘正打著,翻筋鬥攧下馬去。

祝龍不敵秦明,拍馬便走。欒廷玉也撇瞭救歐鵬的鄧飛,來戰秦明。兩個鬥瞭一二十合,不分勝敗。

欒廷玉賣個破綻,落荒即走。秦明趕將去,欒廷玉望荒草之中跑去。秦明不知是計,隨後追去,中瞭埋伏,被絆馬索絆翻,被抓。

從欒廷玉與秦明交手來看,武藝與秦明不分伯仲。

如此欒廷玉,有勇有謀,宋江不會不喜歡。

宋江認為,孫立可能因同門之誼而勸降欒廷玉。

可是,孫立心裡根本沒有同門之誼。假如有,孫立便會多一個選擇,生擒欒廷玉,宋江一定會重用他們師兄弟。

隻可惜,孫立隻想著進身之功。

欒廷玉死瞭,死的不明不白。

祝傢三虎如何死,施耐庵先生講的一清二楚。可偏偏這欒廷玉,沒有具體提到,隻是借宋江的話說出他死瞭。

宋江如何知道?某位頭領告知。

誰告知的宋江,施耐庵也沒寫,是被某位頭領殺死,還是死於亂軍之中,都沒有提到。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可,欒廷玉什麼也沒有。

欒廷玉稀裡糊塗的死,給我們留下瞭無限的遐想。

原著最後一次交待欒廷玉的去向,是在梁山軍大舉進攻時,原著道:“四面都是兵馬。戰鼓齊鳴,喊聲大舉。欒廷玉聽瞭道:今日這廝們廝殺,不可輕敵。我引瞭一隊人馬出後門殺這正西北上的人馬。”

正西北,宋江四路攻打祝傢莊,原著道:“當日辰牌時候,早飯已罷,隻見莊兵報道: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來打本莊……見正東上一彪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豹子頭林沖,背後便是李俊、阮小二……正西上又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小李廣花榮,隨背後是張橫、張順;正南門樓上望時,也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三個頭領乃是沒遮攔穆弘,病關索楊雄,黑旋風李逵。”

四路,另外一路沒有詳述。從宋江率領的頭領來看,除去被擒以及在三門出現的頭領外,還有戴宗和白勝。這兩位,不可能單獨去攻打一個城門,二人武藝偏弱,去瞭也是送死,應該在宋江身邊。

作為祝傢莊的武藝擔當,欒廷玉選擇瞭沒有頭領的一面。本有可能成為唯一逃脫的人,卻死在瞭沒有頭領率領的亂軍之中。

因此,他的死,蒙上瞭一層神秘的面紗。

欒廷玉死還是沒死呢?應該沒有死。

打祝傢莊時,梁山泊頭領並不多,且整體實力也不強。

所以,能與秦明戰成平手的欒廷玉,一定沒有死。至於宋江口中所說的死瞭,隻是某位頭領從一些嘍囉口中得到的消息,然後跟宋江匯報。就算見到屍體,也可能是與欒廷玉長相相似的人。

那他逃到哪裡呢?與史進的師父王進一樣,下落不明。原著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循。

欒廷玉的下落,是施耐庵先生給我們留下的一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