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三國演義_朱靈(zhū-líng)_三國人物

歷史簡介:

初為袁紹部將。曹操征陶謙時,袁紹使朱靈都督三營軍隊以助曹操,搏戰有功。戰後袁紹所遣之諸將各各罷歸,惟有朱靈道:「我觀人可謂多矣,無一人能比曹公,這才是真明主啊。今既已相遇,我還要求甚麼呢?」於是留而不返。他所帶領的士卒俱傾慕曹操,亦隨朱靈留下。朱靈後為良將,與劉備、路招邀擊袁術於下邳北;從征馬超、韓遂、張魯、孫權,多有功勛。其名僅亞於徐晃等,官至後將軍,封高唐亭侯。《於禁傳》稱曹操曾恨朱靈。

演義簡介:

於演義第二十一回登場。其時劉備與曹操同在朝中,劉備深感掣肘,欲求脫計。適時袁術以淮南甚亂,欲北投族兄袁紹。劉備以其必從徐州過,向曹操請兵擊之;曹操準其議,就遣朱靈、路昭與劉備同行,並以朱、路二人監督劉備。大軍到徐州,大敗袁術;不久袁術敗逃病死。劉備便駐徐州,使朱、路二人回許都;曹操大怒,欲斬朱、路二人,荀彧告免。朱靈後又從征馬超、韓遂,與徐晃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為大破關西軍立下功勞。初為袁紹部將。曹操征陶謙時,袁紹使朱靈都督三營軍隊以助曹操,搏戰有功。戰後袁紹所遣之諸將各各罷歸,惟有朱靈道:「我觀人可謂多矣,無一人能比曹公,這才是真明主啊。今既已相遇,我還要求甚麼呢?」於是留而不返。他所帶領的士卒俱傾慕曹操,亦隨朱靈留下。朱靈後為良將,與劉備、路招邀擊袁術於下邳北;從征馬超、韓遂、張魯、孫權,多有功勛。其名僅亞於徐晃等,官至後將軍,封高唐亭侯。《於禁傳》稱曹操曾恨朱靈。

傢族成員:

父親:未知
母親:未知
配偶:未知
子女:未知
兄弟:未知 初為袁紹部將。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紹而投降公孫瓚,公孫瓚遣兵往守鄃城。袁紹遣朱靈攻之,但朱靈傢人都在城中,公孫瓚便將朱靈母弟置於城上,誘呼朱靈。朱靈望城涕泣道:「丈夫一出身與人,豈會復顧全傢室!」於是力戰拔城,生擒季雍,然而朱靈一傢皆死。

  曹操征陶謙時,袁紹使朱靈都督三營軍隊以助曹操,搏戰有功。戰後袁紹所遣之諸將各各罷歸,惟有朱靈道:「我觀人可謂多矣,無一人能比曹公,這才是真明主啊。今既已相遇,我還要求甚麼呢?」於是留而不返。他所帶領的士卒俱傾慕曹操,亦隨朱靈留下。

【公元199年】東漢獻帝建安四年,袁術兵敗於陳,袁譚自青州迎之。袁術便欲從下邳北過,曹操遣劉備、朱靈、路招邀而擊之。適時,袁術病死。

【公元205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年,曹操平冀州後,遣朱靈將領新兵五千人、戰馬千匹以守許南。曹操警戒朱靈道:「冀州新兵,常承寬緩,如今雖暫見齊整,但其意尚怏然無紀。卿名有威嚴,從善者以道寬之,否則即行正法。」朱靈遂至陽翟,中郎將程昂等果然作反,朱靈即斬程昂,以狀聞名。曹操作書道:「兵中所以為危險者,外對敵國,內有奸謀不測之變。昔鄧禹中分光武軍西行,而有宗歆、馮愔之難,後將二十四騎還宣陽,禹豈以是減損哉?來書懇惻,多引咎過,未必如所雲也。」(《後漢書·鄧禹傳》是作宣陽。)

【公元208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時曹操徙趙儼為都督護軍,護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公元211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關中諸將馬超、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作叛。秋七月,曹操親自西征,與馬超等夾關駐軍。曹操急加以抵敵,又暗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朱靈又隨夏侯淵平隃糜、汧氐。

【公元212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七年,曹操還鄴城,以夏侯淵行護軍將軍,督朱靈、路招等屯長安,擊破南山賊劉雄,並降其眾。

【公元215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西征張魯,軍至陳倉,將要自武都入氐;其時氐人塞道,朱靈、張郃等便攻破之。

【公元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曹丕登基,封朱靈為鄃侯,增其戶邑。其詔曰:「將軍佐命先帝,典兵歷年,威過方、邵,功逾絳、灌。圖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內,元功之將,社稷之臣,皆朕所與同福共慶,傳之無窮者也。今封隃侯。富貴不歸故鄉,如夜行衣繡。若平常所志,願勿難言。」朱靈便道:「高唐,是我向來所願。」於是改封朱靈為高唐侯。

【公元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魏公卿將軍上尊號奏》中,朱靈被記為使持節、後將軍、華鄉侯。

【公元243年】魏齊王正始四年,朱靈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曹操曾恨朱靈,更欲奪其兵營。其時以於禁為人有威重,曹操便遣於禁自變量十騎,齎書徑往朱靈兵營奪其軍,朱靈及其部眾皆不敢動;曹操更以朱靈為於禁部下督,眾皆震服。

魏明帝太和二年秋,魏軍伐吳。曹休敗於石亭,從後來救援的朱靈不可能是後將軍朱靈。從祀曹操祖廟的諸臣都是記錄其死後的職位,包括追贈,而不是記其身前最高官職。滿寵由前將軍拜征東表明魏制四征位高於四方;張遼從征東轉前將軍也不是記作拜或遷也益證這點,張遼從祀是記作前將軍。魏是沒有兩人同為同一將軍之例;朱靈是以後將軍的身份從祀,所以可以斷定他死於黃初四年前,因為當時文聘從征江陵有功,遷作後將軍。

曹丕:「將軍佐命先帝,典兵歷年,威過方、邵,功逾絳、灌。圖籍所美,何以加焉?」

陳壽:「靈後遂為好將,名亞晃等,至後將軍,封高唐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