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簡介:
夏侯尚之子,曹爽的親族,受曹爽提拔官至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夏侯玄曾夥同曹爽伐蜀,結果慘遭失敗。後曹爽一族被司馬懿剿滅,夏侯玄轉任為大鴻臚、太常。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輯等人欲發動政變,誅殺專權的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計劃失敗,夏侯玄、李豐、張輯等人皆被殺害,並夷滅三族。
演義簡介:
曹爽的親族,魏征西將軍,鎮守雍州。曹爽被殺後,夏侯玄被司馬懿調回洛陽,改任太常。後司馬師專權,魏帝曹芳將血詔偷偷授予夏侯玄、李豐、張緝三人,圖謀征討司馬師。三人在宮門處被司馬師帶人攔截,搜出詔書,皆被腰斬於市,夷滅三族,不久魏帝曹芳也被廢掉。夏侯尚之子,曹爽的親族,受曹爽提拔官至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夏侯玄曾夥同曹爽伐蜀,結果慘遭失敗。後曹爽一族被司馬懿剿滅,夏侯玄轉任為大鴻臚、太常。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輯等人欲發動政變,誅殺專權的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計劃失敗,夏侯玄、李豐、張輯等人皆被殺害,並夷滅三族。
傢族成員:
父親:夏侯尚
母親:曹氏
配偶:未知
子女:未知
兄弟:夏侯徽(景懷夏侯皇後)夏侯徽 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兒子,年少時就很出名,弱冠後任散騎侍郎、黃門侍郎。夏侯玄曾經在進見皇帝時,和皇後的弟弟毛曾坐在一起,因皇後傢出身低,他認為這是一種恥辱,露出瞭不高興的表情。魏明帝曹睿因此怨恨他,將他降職為羽林監。 【239年】曹芳繼位,曹爽開始輔政。夏侯玄是曹爽姑母的兒子,多次得到提拔,官至散騎常侍、中護軍。夏侯玄曾以書信的方式與司馬懿討論時事,對官員的選拔方面提出瞭很多建議。不久,夏侯玄轉任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244年】夏侯玄與曹爽一起計劃伐蜀,發動瞭駱谷之役。結果,魏軍被蜀將王平阻擋於興勢,後方也軍糧供應不上,牛馬騾驢大量死亡,蜀援軍相繼到達。曹爽見不能勝,被迫聽從參軍楊偉的建議,率大軍退還,遭蜀軍截擊,魏軍苦戰,損失嚴重。當時人們都譏諷這件事。【249年】曹爽一族被司馬懿剿滅,夏侯玄轉任大鴻臚,幾年後又改任太常。夏侯玄因曹爽之事受壓抑,心中很不滿意。中書令李豐雖為當時掌權的司馬師所親信,但私下裡仍支持夏侯玄,他結交皇後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想發動政變,讓夏侯玄輔政。於是,李豐暗中讓他的弟弟兗州刺史李翼申請入朝,想利用他的兵力發動政變,結果申請沒有得到皇帝的批準。【254年】二月,皇帝欲冊封貴人。李豐等人想利用皇帝登前殿之際,利用宮中衛兵誅殺大將軍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李豐以揭發他們的過失相要挾,拉攏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仆射劉賢等人同謀。司馬師對他們的圖謀有所察覺,於是請李豐前來會面,在會面時當即殺死李豐,然後將事情交由有司處理,夏侯玄、張緝、蘇鑠、樂敦、劉賢等人都被逮捕,定罪“勾結宦官,謀害大臣”,全部處斬並夷滅三族,其餘親戚流放於樂浪郡。夏侯玄性格寬宏通達,臨刑時仍面不改色,舉止自如。正元年間(254年-256年),續封功臣後代,夏侯尚從孫夏侯本被封為昌陵亭侯,食邑300戶。世語曰:玄世名知人,為中護軍,拔用武官,參戟牙門,無非俊傑,多牧州典郡。立法垂教,於今皆為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