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三國演義_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在“三顧茅蘆”以前是做什麼的?戰亂下的難民?_三國人物

  提起諸葛亮,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傢和軍事傢,人們一直把他看作智慧的化身,人們景仰和崇拜他。諸葛亮之所以能有這樣大的影響,這和歷代統治階級對他的推崇,小說戲劇對他的描繪和渲染是分不開的。然而,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和小說戲劇中塑造的諸葛亮並不完全相同。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又是怎樣一位人物呢?

  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郡陽都人。諸葛亮父親很早就去世瞭,他和兄弟、姐姐都是依靠叔父諸葛玄過活。諸葛亮的童年是在戰亂中度過的。為瞭逃避戰亂,諸葛玄帶領傢人,離開傢鄉,先投奔袁術,後來投奔荊州劉表,最後在襄陽住瞭下來。

  諸葛亮17歲那年,叔父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失去瞭依靠,就帶著弟弟諸葛均在襄陽城西20裡地的隆中村,置辦瞭一點田產,蓋瞭幾間草房,開始過著他20年後在《出師表》中所說的“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一面耕種、一面讀書的隱居生活。隆中的10年隱居生活,諸葛亮閱讀瞭大量的經史和諸子百傢的著作。這10年,也是諸葛亮拜師、交友、增長見識、學問的過程。

  據《魏略》記載,有一天諸葛亮和石廣元、徐庶、孟公威三位好友一起交談,諸葛亮從容地對他們說:“諸位要是做官的話,是可以做到郡守、刺史的職位的。”三人反問諸葛亮又如何,諸葛亮隻是“笑而不語言”。這“笑而不言”就已經表明瞭諸葛亮胸存大志瞭。

  總而言之,諸葛亮隆中十年,是學習、增長才幹的十年,也是他“待機”、“待主”的時期。這個未出茅廬的青年,正如龐德公送給他的雅號“臥龍”那樣,一旦風雲際會,就能騰雲駕霧,大顯身手,一展抱負瞭。

  這個時機終於到來瞭,“劉皇叔”劉備於漢建安十二年親自前來隆中,拜訪請教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