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三國演義_趙雲計捉趙范 趙范詐降是怎麼被趙去識破的?_三國人物

  趙范詐降,趙雲將計就計引趙范出城,反捉趙范,體現出較高的情景謀略能力,情景謀略必須應時應變,在倏忽而來的情形中靈光閃現,急中生智速定謀略致勝,為謀略傢的上乘境界。

  趙雲計捉趙范

  劉備取瞭零陵,乃派趙雲取桂陽,桂陽太守趙范料敵不過趙雲,齎捧印綬,引十數騎出城投降。趙雲待之以賓客禮,置酒共飲,因都姓趙,席間二人結拜為兄弟。

  第二天,趙范請趙雲入城安民,入衙飲宴。酒過半酣,趙范請出一婦女與趙雲把酒,有傾國傾城之色,趙雲問知是趙范的傢嫂樊氏,乃改容敬之。待女子去後,趙范說兄長已死,提出要將樊氏改嫁與趙雲,趙雲大怒,說:“你我成兄弟,你嫂就是我嫂,怎能做此亂倫之事?”趙范羞愧,欲害趙雲,趙雲將其打翻,出門而去。

  趙范急喚陳應、鮑隆來商議。陳應道:“這人發怒去瞭,必須把他殺瞭。”趙范說:“但恐贏他不得。”鮑隆說:“我兩個詐降在他軍中,太守卻引兵來搦戰,我二人就陣上擒之。”陳應說:“必須帶些人馬。”鮑隆說:“五百騎足矣。”

  當夜二人引五百軍徑奔趙雲寨來投降。趙雲已心知其詐,遂教喚入。二將到帳下,說:“趙范欲用美人計賺將軍,隻等將軍醉瞭,扶入後堂謀殺,將頭去曹丞相處獻功:如此不仁。我們二人見將軍怒出,必連累於我們,因此投降。”趙雲佯喜,置酒與二人痛飲。二人大醉,趙雲乃縛於帳中,擒其手下人問之,果是詐降。

  一廂情願

  趙范的嫂嫂,孀居,有傾國傾城之貌,欲許趙雲,趙雲不就。

  趙雲喚五百軍入,各賜酒食,傳令曰:“要害我者,陳應、鮑隆也;不幹眾人之事。汝等聽吾行計,皆有重賞。”眾軍拜謝。將降將陳、鮑二人當時斬瞭;卻教五百軍引路,趙雲引一千軍在後,連夜到桂陽城下叫門。城上聽時,說陳、鮑二將軍殺瞭趙雲回軍,請太守商議事務。城上將火照看,果是自傢軍馬。趙范急忙出城。趙雲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撫百姓。

  二、情景謀略的優勢

  趙范使人詐降,趙雲則利用其詐降將計就計反捉趙范,這裡體現出謀略的一大特征,那就是應時應變。在倏忽而來的情形中靈光閃現,急中生智速定謀略致勝,我們稱之為“情景謀略”,能成“情景謀略”這是謀略傢的上乘境界。

  情景謀略具備三大優點:

  1、情景策略隱蔽性高。

  情景策略都是順勢而生,不易被識破。凡主動設謀,警惕的人容易識破,趙范的詐降被趙雲識破就是這個道理。但趙雲的策略很不容易被趙范識破,因為它是順著趙范的思路設的,趙范以為對方是中自己的計謀,不會料到對方在就中取事。

  2、符合當下情景。

  事物總在變化,謀略傢鬼谷子說:“世無常貴,事無常師”,必須充分認識萬物皆在變化中,變化才有發展。設情景謀略的前提是必須對具體事物多方研究,從而采取具體的應變方法。缺乏針對性的謀略,不僅不能實現原先意圖,而且可能適得其反。

  3、情景謀略符合雙方特點。

  鬼谷子說:“合於彼,而離於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意思是說,凡計謀必須符合我方特點,不然不易實施;也要符合對方特點,不然就是花架子。偏離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凡成事的計謀,都要以符合雙方情應時而生的謀略而情景謀略是應時而生,遇方則方,遇圓則圓。與環境非常融合,既合我方特點,又合對方特點。

  況為要點。而情景謀略是應時而生,與環境的需要是非常融合的,既合我方特點,又合對方特點。

  4、靈活多變,可進可退。

  進為瞭目的,退為瞭安全,在隱蔽狀態下進退的空間變大,其間可以靈活機動,妙計百出。事成則罷,不成也無妨。

  延伸閱讀:

  趙范其人。是桂陽太守,與趙雲同是常山真定人。赤壁之戰後,歸降於前來攻打桂陽的趙雲,並與他結為義兄弟,拜趙雲為兄。後欲將守寡多年的嫂子樊氏嫁與趙雲,卻惹得趙雲大怒。趙范因此驚恐,設計欲害趙雲,反被趙雲所擒。劉備釋放瞭趙范,讓他仍任桂陽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