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三國演義_張飛是怎麼死的?而他的後人為什麼不為他報仇_三國人物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范強、張達刺殺。後主時代追謚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說話這蜀漢真是流年不利,劉備稱帝當年,關羽被東吳擒殺;第二年,張飛被部將張達、范強殺害,割下首級,投降東吳。三兄弟,剩下老大一個。劉備報仇心切,便要伐吳。

  這事,在《三國演義》裡寫得那叫詳細,用瞭幾章來講。說的是關羽先死,劉備欲報仇,本來經諸葛亮等苦勸,已緩下性子,孰料,張飛帶著長子張苞跟關羽的兒子,關興到瞭,這一見之下,對孫權的憤恨,又如東流的長江水,遏制不住瞭。孔明等人功虧一簣,蜀國大軍引兵東征。

  幾仗打下來,把東吳打怕瞭。咋辦?此時有人給孫權出主意,謀殺張飛的張達、范疆(演義裡是這個名,《三國志》裡,是范強)不是在我們這嗎?“何不擒此二人,並張飛首級,遣使送還,交與荊州,送歸夫人,上表求和,再會前情,共圖滅魏,則蜀兵自退矣”——活脫脫一個賣國賊投降派啊。

  但若再打,東吳都要被滅瞭。舍兩個叛將,把本來就是人傢老婆的愛舞刀弄棒管得住劉備的孫夫人送回去,再叫個人去動情地述說當年哥倆好的情意,說不定,蜀兵就退瞭。

  孫權接受瞭這個主意。張達、范疆便這兩顆棋子,便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瞭。蜀軍這邊,“即令張苞設飛靈位。先主見張飛首級在匣中面不改色,放聲大哭。張苞自仗利刀,將范疆、張達萬剮凌遲,祭父之靈”。

  好瞭,到我們主題瞭。在演義裡,張苞終於手刃仇人,替父親雪瞭恥。

  然則,歷史上,他是否真的有這個機會呢?

  答案是沒有。

  《三國志》裡,如此寫到,“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追謚飛曰桓侯。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仆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張飛死後,被追謚為桓侯。他的大兒子張苞,早夭。

  夭這個字,很有趣。其有兩意,卻正好相反。

  一意是草木茂盛的樣子。《詩經》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言桃花開得正妙呢。

  二意卻是,夭折,未成年即死去。

  所以張苞早夭的意思是,張苞未成年,即不幸去世瞭。這個時間,不管多遲,也在張飛遇害之前。

  正因如此,所以張飛的爵位,才由張紹“嗣”而非長子張苞繼承瞭。

  當然,有朋友會說,你跟小說較什麼勁呢?

  說是如此講,但多一些比較,才能知真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