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大傢介紹下現代中式婚禮流程,相信可以幫到您哦!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婚前禮,即“訂婚”
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
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瞭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祭祖
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出發
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燃炮
迎親禮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蓋頭
新娘子通常會以一邊長三尺的正方形紅圍巾蒙在頭上,這紅色的圍巾稱為叫“蓋巾”,俗稱蓋頭。
對於蓋頭這種婚俗,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說蓋頭是為瞭遮羞;而另一種說法是說源自於古代的掠奪婚,表示新娘子蒙上蓋頭後就永遠找不到回去的路瞭。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出門
出門是指新娘離開娘傢的意思。當到達吉時的時候,女須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轎;據說新娘雙腳著地的話就會帶來惡運。
在出門的時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這是因為嫂字有著掃帚星的掃字的諧音,是故人們相信嫂嫂於出門時相送會帶來不吉利。
現如今的新娘出門時,由伴娘 (陪伴新娘過門至男傢,而且必須是是未婚的) 撐起紅傘護著新娘,取其開枝散葉的意思。大妗姐及眾姊妹一邊行,一邊向上空、傘頂及花車頂撒米,用來“喂金雞”,意思指雞啄米後便不會啄新娘。最後上花車前,新娘子會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示謝意。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禮車
在新娘上禮車後,車開動不久,女方傢長應將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車後,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一切再也不予過問,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迎親
古代婚配時,男方必須去迎親。“親迎”是六禮中最隆重的禮節。沒有迎親的新郎,就沒有出嫁的新娘。古代親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車的,比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轎去迎親。
抬轎的人必須身體強壯,遇上別人傢的花轎,絕對不可以與他們碰頭,必須繞著走。迎親回來時,還要最一條路回去,以取不會走回頭路之意。如果途中經過廟、祠、墳、井、河等處,必須由男方娶親的人手張紅氈子將花轎遮著,作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見出殯的隊伍,迎親的人會說“今天吉祥,遇上寶財!”究竟為何會這樣呢,遇到出殯的隊伍會是財寶嗎?其實這是因為棺材的諧音為“觀財”,亦即看到財寶的意思,這樣說主要是為瞭圖個吉利。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摸橘
新娘子迎新車隊到達新郎傢時,由一位拿著橘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並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剝皮,意謂招來"長壽"。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過門
過門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傢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傢傢門,拜見翁姑及男傢其他長輩。
傳說翁姑不可以在大廳直接看見新人進門,因為這樣會相沖。所以當女方步入男傢後,翁姑會由房間出來大廳會見新人。
然後新郎新娘會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會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會說一些祝福語,並送首飾及禮物給新娘。新娘收到飾物後需即時戴上,以示謝意。然後,新人會向其他長輩及親戚奉茶。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拜堂
“拜堂”,又稱為“拜天地”,是婚禮中一個很重要的儀式。有趣的是,“拜堂”是不屬於古代“三書六禮”之中的禮儀的。
“拜堂”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經過“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為男傢的一員。
“拜堂”時,主持婚禮的司儀會大聲的說: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齊入洞房。”
其實,拜天地代表著對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對孝道的體現;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賓。某程度上,夫妻交拜是在古代少數可以讓女性跟男性同一品位的時候。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喜宴
時下頗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禮,大都在晚上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換上晚禮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送客
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傢門口送客。
現代中式婚禮流程之鬧洞房
以上是現代中式婚禮流程!相信可以幫到廣大朋友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