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24個比利讀後感

  24個比利讀後感(一)

  大力

  最近這段時間,一不小心喜歡上瞭心理學研究。那麼有什麼感受呢?不得不說的是,心理學果然是一門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前路未卜的學科。光看基礎心理學,就花瞭大量時間學習感覺和感知,氣質和性格,神經和大腦,思維和意識,記憶和語言,人格和智力,情緒和動機等。是不是很枯燥。

  最近看瞭本心理學小說,《24個比利》,一本講述多重人格分裂癥的紀實小說。恰恰恰是因為我在通讀心理學基礎知識後去閱讀這麼一本書,貌似給自己帶上瞭一頂專業的小帽子,讓我心裡不由自主地自信瞭一小把。好吧,這的確是一本心理學小說,但它所講述的故事真的是匪夷所思,荒誕離奇,我甚至沒有辦法試圖用我學到的一丁點知識去解讀它,就好像我學會瞭幾個英語單詞後就試圖想去翻譯一本英文小說一般,這個打擊可是夠沉重的。

  比利的故事會對讓你對多重人格病癥有一個透徹瞭解。即便如此我仍然難以想像這竟然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正如比利個人反復強調,“他們不是不同的人格,而是不同的人”。24個人擁擠在比利的腦袋中,成為他對極端痛苦與孤獨的回應。而最可怕,也最神奇的是,這個人真的能夠在現實世界裡使用多種語言,懂得各種科學知識,並且掌握多種技能,能夠集24個人的優點與弱點為一身,並且能夠變換自如,實在匪夷所思。

  比利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斷處在美國輿論旋渦的三宗強奸搶劫案的嫌疑犯。他終生沒有逃脫過公眾的視線、媒體的追蹤。終其一生,他也輾轉於不同的精神醫療中心,企圖找尋自己的命運。他被診斷為多重人格分裂癥患者–一種至今在精神醫學界尚無定論的精神疾病。

  比利有24個不同的人格,每個人格都能夠掌管一部分時間。他會突然變成南斯拉夫口音,驍勇善鬥,也會變成持重的英國紳士,高傲又有智慧。他有時候會突然精通電路修理,還會成為一個什麼都不會的,隻能夠承受痛苦不斷哭泣的小孩。24個人格,24種性格。這些離奇的情節聽上去足夠荒謬,足以吸引到任何一個讀者的好奇心。

  根據書中講述,比利來自於一個分裂的傢庭,母親經歷過幾次的離婚與再婚,生父在他年幼的時候自殺,他最嚴重的童年虐待來自於他的繼父,一個用性侵、暴力和不斷的恐嚇對待幼年比利的惡人。“隻要閉上眼睛,我所遭遇的痛苦就由另一個我創造出的人格來承擔。”這是比利人格分裂的開始,在隨後十幾年裡,因為他的怪誕行為,他備受周圍人的嘲笑和歧視,別人把他視為精神病人對待。隨後他不斷創造出不同的人格,有純潔的孩子、孱弱的少年、邪惡的罪犯、渴望性愛的女同性戀者。他用這24種人格來應付不斷出現的突發狀況,他們彼此甚至不能互相知覺。因此當魯莽的裡根出門搶劫,女同性戀者強奸瞭受害人後,其餘人格根本不知道發生瞭什麼。那麼如果他不能知覺自己犯下的罪行,應該作為罪犯被審判嗎?在法庭做出裁決前,公眾輿論已經一片嘩然。

  在四名權威的精神病醫學專傢和一名心理醫生鑒定為“多重人格分裂癥”之後,比利被法院判決為無罪。然而卻因此成為輿論風暴中心的靶子,遭遇人身威脅、持槍伏擊、中斷治療、轉往根本不相信他所患病癥的監獄型醫院。在阿森斯醫院,他曾經有希望成為真正的“比利”,醫生第一次將他的大多數人格融為一體,這個時候的他不僅能夠記得所有發生的不幸,還能繪聲繪色的描述自己的那些可笑的冒險行為。比利此前的分裂有多荒謬,這樣短暫的時刻就有多麼值得珍惜。

  然而最終,大多數為瞭比利奔走努力的人失敗瞭。比利仍然被轉往嚴密管控的監獄型醫院,飽受虐待和歧視,面臨著再次分裂,終於失去瞭自己的名字。

  當作者再次詢問他是誰的時候,他茫然無措,“我不知道,我大概沒有名字。”

  24個比利讀後感(二)

  餘建虎

  本書是由美國作傢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所撰寫的多重人格分裂紀實小說。主人公威廉·斯坦利·米利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1955年生於邁阿密。1977年,他因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犯下三宗強奸罪被警方逮捕。審訊中,比利被診斷為罕見的多重人格分裂癥患者,他亦因此被判無罪,案件受到高度關註。

  在審判過程中,精神病專傢對比利進行心理評估,結果顯示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疾患。 在後來的法庭辯護中,公共辯護律師加裡·施韋卡特(Gary Schweickart)和朱迪·史蒂文森(Judy Stevenson) 以”犯罪時比利神志不清,不能控制自己”為辯護理由為比利辯護,並傳召瞭四個精神病治療領域的權威醫生,一個心理學傢上庭為比利作證。 法庭最終接納瞭這個辯護,裁定比利無罪,但是必須接受強制精神疾病治療。治療開始,哈丁醫生發現瞭比利的10個人格。 在後續治療中,一名叫考爾(David Caul)的精神病醫生發現瞭另外的14個人格。

  24個人格的分為受歡迎人格和不受歡迎人格兩大類。受歡迎的人格:包括核心人格比利,理性智慧卻又頑固保守的英國人阿瑟,體格健壯,戰鬥力頗強的斯拉夫人裡根,社交能力出眾的亞倫,精通逃脫術的湯姆,容易受驚嚇的丹尼以及承受痛苦的戴維等,不受歡迎人格包括性格粗暴反社會的菲利普,女流氓阿普裡爾,猶太教徒薩繆爾等。這24人格涉及不同種族、性別、年齡、智商、性格。他們他們共存於比利的身體內,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占統治地位。這些人格彼此相互獨立的、自主,但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而存在。阿瑟是第一個發現有其他人格存在的人,在安全狀況下負責管理,決定不同外部環境下由誰來出現代表“傢庭”。而“老師”(The Teacher)是 23 種人格的融合體,為其他人格傳授知識;聰明、敏感、頗具幽默感。自稱“我是完整融合的比利”,稱其他人格為“我創造的傀儡”;對往事擁有近乎完整的記憶。

  神奇的認知

  由於是本人第一次讀與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感覺作者通過事實給我們開瞭一扇認知之門,引導我們去瞭解那個神奇卻被俗世忽視瞭的多重人格世界。這些人隻是不同於我們而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強於“正常人類”。他們的“誕生”從表像上看多是由於肉體和精神受到嚴重的創傷引起的,尤其是那些在生理和心理上對焦慮情感的較為脆弱的人,但個人感覺這些人的人格天生就是以一種“弱引力”而組合,就像鏡子一樣在外力或在特定條件催化下,正常人格不斷破裂甚至碎片化,各種碎片都是一個種子,他們在同一個人體內各自成長,因此開始時候是混亂無序的,隨著大腦施於各種碎片養分不同,有些成長、變異成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其它碎片的強者,他們的世界依然遵循達爾文“物競天擇”。但由於時間及其它影響進化的關鍵因素不充分,即便是強勢人格也無法取代吞噬別的人格,他們能做的僅僅是可以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優勢,形成所謂的”天才”,例如梵高與尼采。而有些患者,形成兩個或者幾個能力互不相讓,實力均衡的人格時,便成為普通的多重分裂,比如作傢帕蒂古麗小說《百年血脈》中的媽媽,這些人格因為外界環境相互切換,統治、霸占、吞噬、折磨著人的精神及肉體,造成不受控制的才能或惡果,但他們又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格,因此悲劇產生瞭,在正常人眼裡他們行為混亂,是不折不扣瘋子。也許人類的認知能力真是有限,無法真正的瞭解他們,但他們絕不是異類。

  尊重與信任

  本故事中,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對法律和公民權的尊重,對職業的尊重,對病人的尊重和信任,律師、法官,醫生各司其職,以一種毫無偏見的尊重共同促進瞭故事的發展以及人類對精神世界的認知。

  文中,公共辯護律師加裡·施韋卡特(Gary Schweickart)和朱迪·史蒂文森(Judy Stevenson) 針對一個證據確鑿、千夫所指,卻毫無社會背景而且人格分裂的神經病強奸犯,沒有簡單的想當然,他們絲毫沒有忽視這種人的公民權和生命權,不是像天朝某些律師的敷衍瞭事,()迎合不明真相吃瓜群眾。他們擔心媒體鋪天蓋地報道會給警方造成瞭極大的壓力,為防止警方在這種壓力下可能會對犯人逼供,為保障嫌疑犯的權利做瞭大量艱苦卓絕的努力,從醫院及醫生的選擇,經費支出,直到最後全身心投入而導致自己的傢庭破裂。哈丁醫生,科尼利亞博士,考爾醫生同樣本著醫者仁心,嘗試各種方法與比利溝通,學著理解比利,培養比利的信任感,最終揭開比利體內24種人格,為比利解除封印,進行人格融合。同樣在媒體和政客制造的危機中,堅持自己學術態度,頂住外界壓力繼續治療,盡顯其人格魅力,以及對自己職業、對公民權以及對法律的敬重。

  團隊管理

  團隊的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學術難題,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更是難上加難,比利的24種人格與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的區別在於孫悟空隻是外形變化而比利卻是意識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單一人格起作用時的力不從心和無所適從。阿瑟的簡單式管理僅僅是一種最低層面的管理,是一種危機來臨時趨於自我保護的管理。而“老師”雖然最大限度的融合瞭這些人格,但依然是一種膠結式,是一種脆弱的管理。令人最為惋惜的是,每一次積極管理最後都由於不受歡迎人格的出現而崩塌,因此比利不得不承受各種指責、虐待和其它不公平。比利的本身也許是世界社會的一個縮寫,不同信仰、種族、性別、教育程度的融合就如何世界大同一樣永遠不會存在,正如上帝不願意看到人們造成通天塔一樣,文化的差異,個性的獨特性始終存在,因此他們也許永遠無法愈合。不過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對這些人的研究無疑是我們認知精神世界和意識世界的一條捷徑。

  從開始對罪犯的憤怒到最後對比利悲慘生活的嘆息和同情,讀者的心走過一個糾結與擰巴的歷程。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個比利,還有多少個處於苦難的謎團,我們狂妄且自以為是的標準,帶給他們的依舊是傷害。最後,套用作者一句話作為結尾“ 比利一生受盡瞭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我們不能為他做些什麼,至少要給予他所需要的支持。我們不能要求大傢張開雙臂歡迎他,但希望大傢能理解他。這是他至少應當得到的。”

  24個比利讀後感(三)

  作者:蔡一多

  正如歌詞裡唱的那樣“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誰……”,這書看得我有點發懵,24個不同的人格能自由無縫切換,令人難以想象,每個人格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簡直酷炫。

  《24個比利》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書中主人公的原型是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卻被判無罪的嫌犯,因為其是一名多重人格分裂者。書中的主人公比利擁有24個不同的人格,每種人格都性格鮮明,特點突出,大部分讀者肯定會被這非同尋常的人格分裂所吸引來閱讀本書。其中有好幾個人格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有聰明冷靜,理性優雅的英國紳士亞瑟;有脾氣暴躁,充滿憎恨的南斯拉夫大漢雷根;有能言善辯,聰明機智的小夥亞倫;有充滿痛苦,悲傷敏感的小男孩大衛,有“角落的孩子”的英國小女孩克裡斯汀……雖然因為人格分裂比利沒有接受法律的制裁,但他卻被強制進入精神病院進行非正常治療,遭受瞭非人的對待。

  人格分裂這種非常學術的東西,非專業的我看完後也得不出什麼感想。但我們可以知道比利並非天生就是人格分裂,讀完本書結合故事原型,造成比利人格分裂的罪魁禍首是童年時遭受的不幸。這一點上我有很多感想。童年時傢庭不幸,跟隨多次離異的母親四處漂泊,遭到繼父的虐待與性侵,最終導致瞭比利多重人格分裂癥的持續惡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童年的經歷會在潛意識裡影響成年後的自己,看完比利的遭遇,對此我更加堅信弗洛伊德的理論。

  我一直覺得童年對於一個人人格的養成確實非常重要。以自己為例,童年時父母冷暴力,兩人在傢基本不說話,所以我在傢也不說話,不與父母交流,人就變得越來越內向;母親總是一副嫌棄臉,我年年三好學生她從不表揚,哪一次考試沒考好她就忍不住瞭,總說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自傢說說就算瞭,還要還親戚面前批評一番。當時我就想,子不嫌母醜,可這個媽怎麼這麼嫌棄我,人就變得越來越自卑。並不是我要給自己洗白,造成現在不自信又內向的我肯定也有自身的原因,但如果全把責任歸咎於我的不努力,那這鍋我肯定不背。雖然童年自我感覺傢庭生活略有不幸,但其他生活過的無憂無慮,特別感謝童年的玩伴給我創造瞭一個玩樂無窮的童年。總體上我還是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否則可能我也會從一多變成二十四多。

  如今在社會上發生的一些悲劇事件中,當事人很多會提到自己的童年遭遇。他日的惡果很多已在童年種下瞭種子。當然,我們並不能將現在的過錯全都推給童年的不幸,這變成瞭為自己開脫。也會有很多人從童年的苦難中走出,涅槃重生,脫胎換骨,可終究還是會有影響。在《踏血尋梅》裡,如果王佳梅的父母並沒離婚,她不會跟隨母親南下香港;如果丁子聰的母親並沒出車禍,他也不會對自己深深怨責;如果雙方都能有個完整的童年,那麼悲劇可能會避免吧。雖然扯遠瞭,這電影重點根本不是要講這個,但還是有聯系的吧。

  童年對於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否則豐子愷也不會用它柔軟的筆觸去繪畫孩童,小心翼翼的呵護著孩子們的童年。願每個人的童年都能被溫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