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二戰蘇軍傳奇女狙擊手:納粹詛咒要將她撕成309塊

  1942年末,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隻有25歲,卻早已躋身蘇德戰場上功勛最卓著、“最致命”的狙擊手之列,被她擊斃的敵軍至少有309名。因而,敵軍對其又愛又恨。據悉,她曾被收買,但斷然拒絕,敵人甚至發話要將其撕成309塊。

  初到華盛頓的幾天,一身戎裝的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局促不安地貼在翻譯身邊,似乎生怕引起美國記者的註意。這位來自蘇聯紅軍第25步兵師的中尉,不會講英語,肩上的擔子卻不輕——代表蘇聯最高統帥部走遍美國,說服那裡的政治傢和民眾支持同盟國反攻歐陸。彼時,斯大林非常渴望英美開辟第二戰場,迫使納粹分兵,從而減輕蘇聯承受的壓力。

  柳德米拉首先拜會瞭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成為首批造訪白宮的蘇聯公民之一。緊接著,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邀請比自己年輕32歲的客人一道巡遊各地,向美國人民講述她在戰火中九死一生的經歷。被埃莉諾的親和力打動,女軍官略帶忐忑地踏上瞭旅程。


  女英雄遭遇媒體“八卦”

  時值1942年歲末,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隻有25歲,卻早已躋身蘇德戰場上功勛最卓著、“最致命”的狙擊手之列,被她擊斃的敵軍至少有309名。

  所以,柳德米拉還是不可避免地成瞭媒體關註的焦點。喜歡花邊新聞的報刊註意到,她“沒抹口紅,更沒化妝”,而且“橄欖綠軍裝的款式不多”。在紐約,她受到市長以及國際皮草和皮革工會代表接見,獲贈一件漂亮的浣熊皮大衣。很快,就有撰稿人在相關報道中調侃說,這件服裝可能會“在柳德米拉返回傢鄉時,在俄羅斯大草原引發血腥殺戮”。

  和自己的祖國相比,美國輿論的“百花齊放”讓柳德米拉不適應。不過,她還是盡量和藹地回答記者的提問。一次,有人想知道蘇聯女兵可否在陣前化妝。“沒有禁止化妝的規定,”柳德米拉停頓瞭片刻,“但打仗時,誰還有時間想鼻子美不美?”此言非虛——數月前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中,蘇軍傷亡慘重,作為戰鬥英雄的她也數度死裡逃生。

相關閱讀推薦:

細數那些納粹德國永遠不可磨滅的輝煌戰爭利器

揭秘:希特勒的親侄子曾請願加入美國反納粹聯盟

納粹美女間諜:曾欲色誘丘吉爾之子套取機密情報

揭秘:我們所不知的希特勒納粹帝國影像大曝光

法國空軍在蘇聯“痛扁”納粹德軍 擊落273架飛機

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然而,隨著巡遊繼續展開,柳德米拉烏黑的雙瞳中泛起瞭幾分慍色,媒體的“八卦”不斷消磨著她的耐性:某位記者暗示她的裙子太長,“看起來很胖”;在波士頓,另一位記者稱柳德米拉“抨擊昨天吃的五道菜的新英格蘭早餐,而此前,她還說美國食品不錯”。

  這些聲音都通過翻譯傳到瞭女狙擊手的耳朵裡。輪到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柳德米拉終於小小地“爆發”瞭一回:“我對穿軍服深感榮幸。那上面有列寧勛章,灑滿瞭戰鬥的鮮血。很遺憾的是,在當下的美國婦女看來,更重要的問題是‘外衣裡面是否穿瞭真絲內衣’,至於軍服代表著什麼,她們還需要進一步學習。”

  即便如此,《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傢馬爾維娜·林賽,仍然為柳德米拉“不愛紅妝愛武裝”感到遺憾。“一位高貴的勇士為自己的容貌而自豪,這難道不是軍事哲學的一部分嗎?”林賽奮筆疾書,“傳說中,聖女貞德難道不是經常身著美麗、閃亮的鎧甲示人嗎?”

  柳德米拉也在自我調整。慢慢地,她開始嘗試主動引導話題走向,描繪自己的青春歲月、侵略者的兇殘以及各種戰鬥經歷,和平慣瞭的美國人十分著迷,聽眾一日多過一日。


  從假小子到神槍手

  和當時的大多數蘇聯人一樣,柳德米拉的青少年時代遵循瞭普通勞動者的軌跡。她1916年出生在烏克蘭基輔附近的貝裡亞·特沙科夫鎮,父親是聖彼得堡(列寧格勒)的工人,母親是教師。柳德米拉坦承自己“上課不守紀律”,打小能跑善跳,做任何事都不輸男同學。

  “鄰居傢的男孩子在射擊場吹噓槍法時,”她告訴美國公眾,“我反駁說,女孩子同樣能當神槍手。從那以後,我就天天苦練射擊。”到兵工廠參加工作期間,她繼續磨礪自己的槍法,不久又接到瞭基輔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希望可以藉此圓自己的教師夢。此後,她加入校田徑隊練短跑和撐竿跳,為瞭完善槍法,還選修瞭狙擊手學校的課程。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柳德米拉身在敖德薩。她決定投筆從戎,但“部隊不收女孩,所以我不得不使出各種花招,”柳德米拉回憶道,上級起初安排她做護士,為證明自己的一手好槍法,敵人陣地上的兩名羅馬尼亞仆從軍士兵成瞭倒黴鬼。“輕松撂倒那倆傢夥後,我被接受瞭,”她強調,這兩人不包含在總戰績內,“因為他們是試槍的犧牲品”。

  很快,這個年輕姑娘成瞭蘇軍第25“夏伯陽”步兵師的一名列兵(夏伯陽是蘇俄內戰時著名的紅軍指揮官)。柳德米拉馬上請纓奔赴前線。“我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擊斃敵人,”她在演講中提到,“從理論上而論不在話下,可實戰完全是兩回事。”

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一次次從死神掌心溜走

  上戰場的頭一天,柳德米拉吃驚地發現,敵人與自己相距如此近,恐懼之下竟無力拿起那支配有瞄準具的7.62毫米莫辛-那甘狙擊步槍。另一名戰友在她身邊找好位置,還沒來得及開火,隻聽對面一聲槍響,德軍的子彈射穿瞭那同樣年輕的胸膛。柳德米拉把震驚化為行動,“他是個快樂的好孩子,他犧牲在我身旁。從那以後,再沒有什麼能阻止我。”

  柳德米拉先後參加瞭在敖德薩和摩爾多瓦的戰鬥,斃敵很快超過瞭三位數。後來,德軍重兵壓上,蘇軍被迫後撤;為瞭掩護大部隊行動,蘇軍狙擊手被分配到的任務也越來越危險,首當其沖的就是消滅敵軍狙擊手。在這種針尖對麥芒的決鬥中,柳德米拉有如神助般地從未失手,共擊斃敵方狙擊手36人;有時,追殺耗時整天整夜,最長的一次用瞭3天。“那是我生命中最緊張的經歷,”她在復述相關細節時強調,連續堅守陣地,最需要的是耐力和毅力。最後,她不忘提及希特勒的名字,“我幹掉瞭這麼多德國鬼子,都怨他。”

  在黑海之濱的重鎮塞瓦斯托波爾,占據絕對優勢的德軍將城市圍得水泄不通,柳德米拉在激戰中度過瞭漫長的8個月。隨著扳機被一次次扣動,“敵人……像熟透的谷物般成片倒下,”1942年5月,蘇軍南方司令部嘉獎瞭柳德米拉,稱她在塞瓦斯托波爾總共殲敵257名。

  作為代價,柳德米拉在圍城期間受過四次傷,甚至被炮彈炸得當場休克,但每次都能從死神的手心溜走。“後來,甚至德國人都知道我,”於是架起大喇叭喊話,“柳德米拉,到我們這邊來吧。我們會給你吃不完的巧克力,提拔你當官。”發現收買不成,敵軍又百般恐嚇,稱要把她“撕成309塊碎片”。這反而讓女狙擊手欣喜異常,“他們甚至瞭解我的戰果!”

  柳德米拉不怕犧牲,但蘇軍高層不願看到這位模范人物再出任何閃失。於是,趕在塞瓦斯托波爾陷落前,他們將柳德米拉調回後方,委任她負責訓練狙擊手學員。


  憑言語而非子彈立功

  隨後發生的事實表明,軍人同樣可以在外交領域大顯身手。身上的硝煙味還未徹底散去,肩扛中尉軍銜的柳德米拉便領命奔赴大洋彼岸,以言語的子彈“射中”美國人的心。她坦言,自己殺人時並沒有“五味雜陳的感覺,惟一的體會是獵人殺死野獸時那種滿足感”。

  在回答另一位記者時,她申明瞭自己的戰爭觀:“隻要納粹分子活著,他們就會殘殺婦女、兒童和老人,”因此,“隻有讓其死掉,才不會再有無辜者受害。我殺德國人就是在拯救生命。”

  柳德米拉的底氣,部分來自第一夫人埃莉諾的陪伴。她們來到芝加哥時,柳德米拉已經能做到對“指甲油和燙發”等“愚蠢問題”置之不理。在數以千計的美國民眾面前,她大膽批評美國遲遲不肯開辟第二戰場。“我今年才25歲,已擊斃瞭309名法西斯侵略者。難道你們不覺得在我背後躲得太久瞭嗎?”臺下的人群不僅沒有惱怒,反倒轟然叫好。

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每到一地,柳德米拉都會收到崇拜者的禮物,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槍械。當然,心知此行意義重大的她不會在這些細節上浪費精力,而是盡自己所能,褒揚蘇聯人民和軍隊的偉大和優秀。在頗具宣傳色彩的講話中,她格外強調性別平等——顯然是說給美國婦女聽:“你們把我當作奇聞軼事的主角;但在蘇聯,我的祖國隻把我看作公民、戰士和軍人。”

  盡管蘇軍中的女兵隻屬於極小的一部分,柳德米拉依然反復“提醒”美國人:“從十月革命的第一天起,蘇聯婦女就被賦予瞭所有的權利。最重要的是,每位女性都有特長,這是她們獨立的根基。蘇聯婦女有完整的自尊,因為她們的尊嚴得到充分認可。……這就是為什麼女性能順理成章地在這場戰爭中與男人並肩奮鬥。”

  返程途中,柳德米拉在英國短暫停留,任務依然是介紹“蘇聯政府和人民英勇抗敵的偉大事跡”。雖說有不少“即興發言”,克裡姆林宮對這位巾幗豪傑的表現非常滿意。此後不久,她便晉升為少校並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以她為主題的紀念郵票也出現在市面上。又過瞭一年半,盟軍果真如斯大林期望的那樣,在諾曼底海灘發起瞭反攻。

  戰爭結束後,柳德米拉回到基輔大學,完成瞭學業並成為一名歷史研究員。1957年,她還與埃莉諾·羅斯福在莫斯科重逢。然而鬥轉星移,彼時,冷戰的鐵幕已然落下,蘇聯方面的陪同人員一再限制年過七旬的埃莉諾的行動,緊緊盯住她的舉手投足。

  在一套普通的兩居室公寓裡,兩位“忘年交”先是禮節性地寒暄瞭一陣。突然,柳德米拉瞅準機會,把埃莉諾拉進臥室,迅速關緊瞭門。利用這脫離監視的、來之不易的幾分鐘,傳奇的蘇聯女狙擊手緊緊擁抱住闊別多時的美國前第一夫人,喜極而泣。

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