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中國各省名稱的由來 各省及著名城市名字的由來

  1、北京(京)

  北京有據可查的第一個名稱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遼金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為燕京。金滅遼後,遷都於此,稱中都。元代改 稱大都。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京”。名稱一直沿用至 今。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

  3、上海(滬)

  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 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瞭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當時還沒有 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 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別稱“申”。

  4、重慶(渝)

  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1997年,重慶設為直轄市。

  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 “渝”。


  5、內蒙古自治區(蒙)

  蒙古原為部落名,始見於唐代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後,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內、外蒙古之稱。晚清以後,泛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裡木盟、西至套西厄魯特所以盟旗為內蒙古。

  取全稱中“蒙”字作為簡稱。

  呼和浩特:公元十六世紀,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領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地區。1581年,阿拉坦汗與夫人三娘子,大興土木建城,並用青磚修起城墻,把房屋等圍起來,遠遠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蒙語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城市”。

  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轄區古稱西域。西漢設西域都護府。東漢魏晉改都護為長史。唐代設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兩個都護府。17世紀中葉以後,清朝平定瞭準噶爾部叛亂,在天山南北設伊犁將軍。清光緒10年(1884年),改為新疆省,意為“故土新歸”。1955年,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新”字作為簡稱。

  烏魯木齊:世居在這兒的人們親切地稱她為“烏魯木齊”,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 烏魯木齊地名歷史悠久,在敦煌發現的寫於公元925年的古和田塞語文書《使河西記》,是當時於闐李氏王朝派往河西沙州等地的使者所寫,該書中已有烏魯木齊的記載。明代《西域土地人物略》稱作委魯母,清《西域圖志》稱烏魯木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城命名“迪化”。清代迪化專指迪化城,烏魯木齊一名仍為社會常用,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迪化為省會後,漸用迪化代替烏魯木齊。194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迪化市政府。1954年2月1日迪化市改為烏魯木齊市。


  7、西藏自治區(藏)

  元時稱西藏地區為“烏思藏”。“烏思”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明代設立兩個都指揮使司。清代稱西藏東部為“康”(喀木),中部為“衛”,西部日喀則一帶為“藏”(包括阿裡),因其在中國西部,故稱西藏。1965年設立西藏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藏”字作為簡稱。另一說認為簡稱源於故稱“烏思藏”。

  拉薩: 拉薩,藏文意為“聖地”或“佛地”,古稱為“邏娑”。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幹佈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為瞭慶祝此事,決心要好好建 設王都。但當時的吐蕃王都,還是一片荒草沙灘之地。文成公主由於精通天象地氣,善觀五行風水,她觀察拉薩的地形,發現其好像一個仰臥的羅剎女(即母夜 叉),認為選拉薩作為國都實在是對國極為不利。於是公主建議在拉薩外圍建立四個寺廟,以鎮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薩中心的臥馬湖是母夜叉的心臟,湖水便 是母夜叉的血液,都應想辦法鎮住。於是,公主根據五行之說,主張用白羊背土填湖。藏王松贊幹佈聽從瞭公主的意見,就在臥馬湖動工,填湖造寺,建成瞭著名的 大昭寺。拉薩原稱“山羊地”,便由此得名。大昭寺建成後,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加牟尼佛像供在廟內,從此各地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久而久之,這塊神聖的“邏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稱為“拉薩”即“聖地”瞭。

  8、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公元5世紀處,匈奴貴族赫連勃勃自以為是夏後氏後裔,故將建立的割據政權定國號為“夏”。宋代,黨項族拓拔氏首領李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府(今銀川),立國號“夏”,創立文字,建西夏王朝。13世紀,元滅西夏,取“平定西夏永遠安寧”之意,在這裡設寧夏行省,始有寧夏之名。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寧”字作為簡稱。

  銀川:”銀川”一詞是明末將此段黃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區形容為”銀色河川”而得名的。

  9、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宋設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一名產生。元設廣西兩江道。明設廣西省。1958年設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因自宋至清,廣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廣西簡稱“桂”。另一說認為廣西秦時曾設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歷史上廣西2/3地域屬桂林郡,故廣西簡稱“桂”。

  南寧: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南寧由此得名。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思州黃勝徐反元,延枯六年(1319年)六月,右江來安路岑世興起兵造反,殺歸德州知州,奪州印。元朝廷多次派重兵鎮壓未果,兩隻反元隊伍日益壯大,活動范圍不斷擴展。至治三年(1323年)七月,英宗皇帝遣使招安,以詔諭逼使黃勝徐、岑世興歸順。是年十二月和泰定元年(1324年)六月,黃勝徐、岑世興先後派代表上燕京朝貢。泰定元年九月,為慶賀南疆綏服安寧,元朝泰定皇帝頒令邕州路總管府兼左右兩江溪峒鎮扶為南寧路。從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10、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宋代以前,這裡是海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取全稱中的“港”字作為簡稱。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兩種流傳較廣的說法。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瞭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後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逐漸式微,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瞭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瞭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相關閱讀推薦:

五十一個唯美詞牌名的由來 古詩中詞牌名有哪些

瞞天過海的由來:隻是薛仁貴幫唐太宗避免暈船

春節為什麼要拜年?春節拜年的習俗和由來

春節為什麼要放爆竹?放爆竹的由來和傳說

春節貼對聯的由來:貼對聯的寓意和順序

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11、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名字最早記錄於明朝史書,叫做“蠔鏡”(濠鏡),意為海灣如明鏡,盛產“蠔”。後又稱做“澳”,即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稱“蠔鏡澳”,因隸屬廣東香山,亦稱“香山澳”。“門”字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本地內港的媽祖廟,隔海同灣仔的銀坑相望,形成的海峽象門;另一說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橫琴、路環、大橫琴四島離立對峙,海水貫流其中呈十字門狀;再一說是本地南臺山(媽閣廟山)和北臺山(蓮峰山)相封成門。總之,既是澳,又是門,故曰澳門。1999年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取全稱中的“澳”字作為簡稱。

  12、黑龍江省(黑)

  1671年為抵禦沙俄東侵,清政府在黑龍江沿岸修築黑龍江城(黑河舊城),設置黑龍江將軍,管轄黑龍江流域。1907年改為黑龍江省。

  取全稱中的“黑”字作為簡稱。一說簡稱源於河流黑龍江。

  哈爾濱:據《女真譯語》及《女真文辭典》,“哈爾濱”是女真語“天鵝”之意

  說法一:阿勒錦說,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說法也是現在被普遍認可的。

  首載於1874年江蘇書局出版的校刊本《金史》:“軍還,穆宗於阿勒錦(靄建)。在《哈爾濱考》中認為:“女真語村名,有名譽,榮譽,聲望,聲譽等含義。


  說法二:漢語“水上村”說。“哈爾濱”一詞早在1796之前年就出現瞭,阿勒錦的說法有誤。李正順寫道:“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登基前,是滿族女真部落一位首領的夥夫,由於他聰明過人,辦事能力強後被首領重用。萬歷二十六年(1598)努爾哈赤作為首領的全權特使前往北京朝貢,由依蘭出發數日後來到今天太陽島這片地方。努爾哈赤面隊著江問手下人這是什麼地方?有一名副將叫哈依的回話:“曬網場”。努爾哈赤聽完後大笑道:“這麼好的地方應該有個好名字才對,大傢給這快地方起個好名字吧!”於是眾人七嘴八舌。有位漢族的文書官說:“我看就叫哈爾濱吧!”努爾哈赤一怔“哈爾濱?你精通滿汗文章說說你是根據什麼起的?”文書官說:“我們今天是由哈依將軍帶路由這裡過江,所以就由哈依將軍的姓取出一個”哈”字。這地方(指太陽島)的形狀很象女人帶的耳環,取出一個“耳”字。這最後一個濱字就是水上村的意思。合起來叫就是哈爾濱。”努爾哈赤聽後舉起酒杯“從今以後這片地方就叫哈爾濱吧!來!幹掉杯中酒!”

  說法三:扁島說。此說是黑龍江檔案館副研究員紀風輝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得出的結論,也是最新說法。紀先生在檢閱1864年黑龍江將軍衙門時這樣一條滿文記載:“據佐領登精額呈稱:職等遵札管帶赴吉林烏拉……返回途中行至哈爾濱地方駐紮,本年八月二十五返至墨爾根城”。由此來看“哈爾濱”一詞乃滿語

  “扁狀的島嶼”在滿語方言中發音為“harbin tun”音譯漢語便是不折不扣的“哈爾濱屯”四個字,後來省略瞭“屯”字而簡稱“哈爾濱”。

  13、吉林省(吉)

  吉林一名源於“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松花江的城市”。1673年建城。1676年置吉林將軍。1907年將其轄區改稱吉林省。

  取全稱中的“吉”字作為簡稱。

  長春:嘉慶五年(公元1800)為瞭管理流入此地的漢人,在此設立瞭“長春廳”,後於光緒十五年升為“長春府”; 1799年(清嘉慶四年),清政府查明,伊通河流域已墾地265 649畝,居民達2 330戶之多。面對巨大的移民潮,封禁政策”已招架不住。吉林將軍秀林鑒於墾民日多,益見繁復”,遂奏請清政府借地安民”。於是1800年(清嘉慶五年),在郭爾羅斯前旗蒙古王公領地長春堡附近設立瞭長春廳。這是該地設置最早的地方行政機構。從此長春”這個地名便在東北大地上正式誕生瞭。 關於長春地名起源的研究,近幾十年,學術界眾說紛紜。歸納起來,大致有6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長春之名源於長春花,說長春地方當年盛產長春花,故借用為地名;第二種說法,認為長春是沿襲遼金長春州之故名;第三種說法,認為當年長春廳治所設於長春堡附近,故借長春堡之名;第四種說法,認為長春是滿語地名;第五種說法,認為長春是來源於長春河;第六種說法,認為是吉祥地名。

  14、遼寧省(遼)

  秦漢魏晉時代,在遼河以東設遼東郡,以西設遼西郡。北宋時,在今河北、遼寧一帶,契丹族建立遼國。遼金時代設置遼陽府。元設遼陽行省。明設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因遼河流域為清朝發源地,取“奉天承運”之意,改為奉天省。1929年,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改稱遼寧省。

  取全稱中的“遼”字作為簡稱。一說因境內有遼河,故簡稱“遼”。

  沈陽:沈陽市位於渾河北岸,渾河古稱沈水,因古代以水北為陽,故稱沈陽;

  15、河北省(冀)

  戰國時,黃河以北的齊國土地稱為河北。漢設河北縣。唐設河北道。轄區與今有出入。1928年設河北省。

  轄區相當於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貢》中的冀州,故簡稱“冀”。

  石傢莊:石傢莊村創於明初,原是真定衛的軍屯和官莊。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廢除衛所軍屯制石傢莊才成為隸屬真定府獲鹿縣的一個小村莊,與當時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石傢莊之名稱由來傳說頗多,有說因“石”姓而得名,有說由“十傢莊“訛傳而得名,還有說因村中石匠多而得名。

  16、山西省(晉)

  戰國至秦漢時,崤山、函谷關以西的地區稱為山西。元時,稱太行山以西為山西,設河東山西道宣慰司,這是山西作為政區名稱的開始。明處設山西省。

  轄區為春秋時晉國地,故簡稱“晉”。

  太原: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為36郡,初設太原郡,郡址就設在晉陽,晉陽因此又稱為太原。

  原,指寬廣平坦的地形,太,古通“大”,大、太也有差異,太者大加一點,猶言比大還大,表示大之不盡,或謂很大、極大。太原成為建制名,而且指現今太原市一帶,是戰國後葉的事。《史記白起傳》記載瞭秦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司馬梗北定太原”,到秦莊襄王三年(前 247)“初置太原郡”,治晉陽(今晉源鎮東北古城營一帶)。因為晉陽是太原郡郡城和後來太原府府城,從此晉陽也就兼稱太原瞭,如此稱謂直至隋唐五代不改。太原盆地盡管比不上汾河下遊的晉南平坦遼闊,卻在多山的山西相對地仍不失“大平原”之譽。

  17、青海省(青)

  因境內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據《水經註》記載,早在公元前5世紀時,這裡就稱青海瞭,也有寫作西海的。唐以後多以青海為正名。1928年設青海省。

  取全稱中的“青”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境內有青海湖故簡稱“青”。

  西寧:西寧是著名的高原古城,秦漢時稱”湟中地”,宋代改稱西寧州,取意”西陲安寧”

  十六國時期,鮮卑族禿發部據今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地區建立地方割據政權南涼,曾一度建都西平(今西寧)。公元445年,北魏滅鄯國,改西平郡為鄯善鎮(今西寧)。公元526年(北魏孝呂二年),又改鄯善鎮為鄯州,轄西平(今西寧市)等地。公元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又改鄯州為西平郡,轄湟水、化隆二縣,今西寧為西平郡湟水縣的轄地。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後,在青海東部設鄯、廓二州。鄯州轄龍支、湟水二縣,今西寧為湟水縣轄地。公元1104年北宋改鄯州為西寧州,隸屬於隴西都護府,從此,“西寧”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今天。

  18、山東省(魯)

  戰國至秦漢時,崤山、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稱為山東。金時,在開封以東地區設山東東路、山東西路,這是山東作為政區名稱的開始。清初設山東省。

  轄區為春秋時魯國地,故簡稱“魯”。

  濟南:濟南這個名字最初來源是因為它位於濟水(河流)之南

  殷商以前的濟南地名已無籍可考。西周至春秋時期,濟南稱“濼邑”。“濼”指古濼水的發源地——今濟南市內的趵突泉。春秋晚期,又改稱“歷下”,因地處歷山(今千佛山)之下而得名。公元前五五五年,晉伐齊,敗齊兵於歷下。

  “濟南”作為地名,始見於西漢初年。據司馬遷的《史記》載:漢高後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說明至遲在公元前一八六年以前已設置濟南郡。

  以後各代,濟南地方治所的稱謂雖時有所變,但均以“濟南”為地名。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置山東行省,濟商逐漸成為全省的政治中心。明洪武四年,以磚石修築城墻,周廓十二裡。

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19、河南省(豫)古稱

  古稱黃河以南地區為河南。漢設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設河南省。

  轄區相當於《禹貢》中的豫州,故簡稱“豫”。

  鄭州:春秋時期,這裡又是鄭國大夫子產的封地。隋文帝開皇三年(583),這裡才開始稱鄭州。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其弟管叔鮮於此,稱管國,為當時周朝之東方重鎮。春秋時期鄭州屬鄭,稱管邑,為鄭大夫子產的采邑,又稱東裡。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屬滎州。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滎州為鄭州,自此“鄭州”一名開始用於今鄭州地區。鄭州在歷史上曾有夏、商、管、鄭、韓五個朝代在此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2004年,被中國古都學會正式確認為“中國八大古都” 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20、江蘇省(蘇)

  清康熙6年(1667年)設江蘇省,取兩江總督駐所江寧(今南京市)和巡撫駐所蘇州(今蘇州市)兩府首字組成江蘇省。

  取全稱中的“蘇”字作為簡稱。

  南京:明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詔,以應天府為南京,大梁(開封)為北京,實行南北兩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為京師,正式定都南京。


  21、安徽省(皖)

  1667年,取當時的政治中心安慶(今安慶市)和經濟都會徽州(今歙縣)二府首字組成安徽省。

  安慶府是春秋時皖國故地,別稱為皖,故安徽簡稱“皖”。一說認為因境內最早的名山天桂山古稱皖公山,故簡稱“皖”。

  合肥: 是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合肥地名,文字記載始見於司馬遷著《史記》,至今已逾二千二百年。地名的來歷,緣由淝水。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施合於肥,故曰合肥”。

  南淝水與北淝水交匯的地方! 匯合點在逍遙津

  22、浙江省(浙)

  浙江即江流盤回曲折之意。戰國時浙江指今天的富春江、錢塘江和新安江。東漢將浙江分為浙東、浙西兩個地區。唐以後這兩個地區轉化為政區名稱。明初設浙江省。

  取全稱中的“浙”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富春江、錢塘江和新安江古稱浙江,故簡稱“浙”。

  杭州: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

  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稱錢唐。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民國元年(1912年)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23、福建省(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設閩中郡。漢時稱福建為閩越國。唐開元年間設福建節度使,管轄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前兩州的名字組成的。元設福建行省。明設福建省至今。轄區古為閩越族聚居地,故簡稱“閩”。一說因境內有閩江,故簡稱“閩”。

  福州: 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稱“福州”,一直延用至今。

  24、江西省(贛)

  唐代設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設江南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後皆設江西省。

  因贛江縱貫全省,故簡稱“贛”。

  南昌:南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據《禹貢》記載,漢高祖5年(公元 前202年 ),漢將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開創瞭南昌的建城歷史,並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南昌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南昌自形成都市以來,歷朝歷代也曾更名多次,所以其名稱也委實不少,屈指算算,包括俗稱在內,不下十多個,諸如豫章、洪都、灌城、鐘陵、龍興等等。

  25、湖南省(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設湖南節度使,始出現湖南一名。宋置荊湖南路,簡稱湖南路。元明兩代設湖南道。清代設置湖南省。

  因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

  長沙:《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戰國時,秦國滅掉楚國,在原楚江南之地設立“長沙郡”。

  第一、 得名於長沙星。古代天文學傢觀測天象時選擇一批星象作為定位觀測的標志,創二十八宿之說。認為上有星象,下有相應的“星野”,二十八宿中軫宿有一附星名為“長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論,將長沙之地以應長沙星,認為長沙地名源於星名,故長沙又有“星沙”之稱。

  第二、 得名於萬裡沙祠。萬裡沙祠一說最早見於晉闞馬因 所著《十三州志》:漢“有萬裡沙祠,而西自湘州,至東萊萬裡,故曰長沙。”於是以後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說作長沙得名之源,並加以闡發考釋,認為長沙在古代有祭禮沙土之神的活動。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東東萊祈禱“萬裡沙”(東萊曲城有“沙徑三百餘裡”的沙原),東漢應劭註曰:萬裡沙,神祠也。長沙至東萊相距萬裡之遙,人們將此事和此兩地聯系,於是有“長沙者,所謂萬裡長沙也”之說。

  第三,得名於“沙土之地”。長沙的地質結構為以石英砂巖、砂礫巖、粉砂巖及頁巖等為基礎,經過長年的外力作用,地層崩塌的巖石,經風化和水流的沖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積於地表,特別是現長沙市區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帶,分佈著大片的沙灘,沙洲等,每當枯水時節,這些洲、灘露出,向人們展現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長大,“白沙如霜雪”。在古代,自然環境未經污染破壞,這種景象很是引人註目,故古籍中多有稱長沙為沙鄉或沙土之地。第四,得名於長形的沙洲。長沙湘江中的水陸洲,長約5000米,寬約100米,是一較有特色的地理景觀。

  第五,得名於“蠻越”語“祭禮女神的地方”。在楚國“南平蠻越”之前,長沙居民屬“蠻越”族。在蠻越語中,“長”是“祭壇”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長沙”在蠻越中的含義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壯、侗諸民族聚居區還有女神崇拜的風俗,他們的成語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長沙”之語。

  26、湖北省(鄂)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一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簡稱“鄂”。

  武漢:1899年,夏口從漢陽縣治下劃出,成立夏口廳。而夏口開始有縣的建制,是在民國元年(1912年)。然市民習慣稱夏口為漢口,故”武漢”之名順理成章成為三鎮的統稱,因武昌、漢陽、漢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27廣東省(粵)

  宋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由此出現廣東一名。元設廣東道。明設廣東省。

  轄區漢初為南粵之地,故簡稱“粵”。

  廣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在嶺南地區設立瞭南海、桂林、象三個郡,郡下面設縣。其中南海郡管轄番禺、龍川等四個縣。 南海郡治,即政治、軍事機構所在地,設在這裡,當時稱蕃禺,並在此建城,此為廣州建城之年。公元226年(吳黃武五年),東吳孫權由原交州分出南 海、蒼梧等4郡,新設置廣州,因州治原在廣信(今梧州、封開一帶),廣州之名取自廣信的“廣”字。交廣分治後,廣州州治遷到番禺,廣州之名由此而來。

  28、臺灣省(臺)

  臺灣一名源於西拉雅族的臺窩灣支族。臺灣在秦漢時稱“東鳀”。三國時稱“東夷”。元時稱“瑠求”。明萬歷年間正式在公文上使用臺灣一名。清光緒11年(1885年)設臺灣省。

  取全稱中的“臺”字作為簡稱。

  臺北:位於臺灣島的北部,1884年建城時故曰“臺北府”。

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29、海南省(瓊)

  因其位於南中國海域,境內最大島嶼又稱海南島,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

  因秦以後稱這一帶為瓊臺、瓊州或瓊崖,故簡稱“瓊”。

  海口:海口市位於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口西側,地處南渡江的出海之口,故取名為海口。“海口”一名最早出現於宋代(海口浦),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

  在漢代,現海口地面屬珠崖郡玳瑁縣(現瓊山市前身)地,隋代以後劃為瓊山縣地。到唐代,這裡設白沙津(現海口市白沙門地方),為瓊州城(今府城)的外灘,設有古渡驛站,是當時瓊州與雷州海渡和貿易的港口。南宋時,這裡設海口浦,范圍包括今天的海甸與海口市區。浦,義為水邊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於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

  30、甘肅省(甘或隴)

  甘肅一名始於11世紀西夏王朝設置的十二監軍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張掖縣),轄甘州、肅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組成甘肅。元設甘肅行省,明代並入陜西省,清代恢復省治。

  取全稱中的“甘”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西夏時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簡稱“甘”。

  由於甘、陜兩省間有隴山,甘肅古時別稱隴西,故又簡稱“隴”。

  蘭州:蘭州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古代曾稱“金城”。《漢書.地理志》應勛註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還有一種說法.“金城池湯”的典故,喻其堅固得名。漢代設金城郡,隋朝時,因城南有皋蘭山而更名為蘭州。後,幾經變故,至清代又為蘭州府。

  31、陜西省(陜或秦)

  陜西一名,源於周代周、召二公“分陜而治”,今陜縣張汴塬一帶古稱陜塬,當時的陜西就是陜塬以西的涇渭平原。唐安史之亂後設陜西節度使,陜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設陜西路。元設陜西行省。清設陜西省。

  取全稱中的“陜”字作為簡稱。

  又因轄區春秋時為秦國地,故又簡稱“秦”。

  西安:歷史上的西安叫做長安,還有過大安府(後梁)、京兆府(後唐)、陜西路(宋)、安西路(元)、奉元路(元)等不同名稱,一直是“八百裡秦川”的中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瞭明朝,第二年春,大將軍徐達攻下奉元路,將奉元路改名為西安,就是安定的大西北的意思。

  32、四川省(川或蜀)

  轄區秦時設蜀郡。漢設益州部。唐設劍南道,又分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度使。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後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生。元時合並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

  又因轄區西部古為蜀國地,故又簡稱“蜀”。

  成都: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

  33、貴州省(貴或黔)

  宋代以前設矩州,因當地語音“貴”“矩”難分,故也寫做貴州,元初正式命名為貴州。明設貴州佈政使司。清設貴州省。

  取全稱中的“貴”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境內有貴山,故簡稱“貴”。

  轄區東北部秦時屬黔中郡,唐屬黔中道,故又簡稱“黔”。一說認為境內有黔靈山、黔靈河,故簡稱“黔”。

  貴陽: 貴陽名字的來歷:三種說法,一是,貴陽的太陽升起來的晚或者出現的天數少所以就說太陽很貴,所以叫貴陽;二是。古代男人稱陽,女人稱陰。據說貴陽的男人很少,所以就叫貴陽; 最後一種說的是貴陽附近有個山叫貴山,中國古代以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貴陽”因城區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明朝,貴州改為省級建制,貴州的省府定於貴州城;1569年,因其在貴山之陽,故改名為貴陽府

  經考證貴陽得名於貴山之南面,而貴山在今天往新天寨走的公路旁茶店附近,該山前面有一座山形象轎子,古人認為出門就有轎子抬的人是貴人,故給該山取名貴山,貴陽也因此得名。

  34、雲南省(雲或滇)

  因在雲嶺以南,故名雲南。西漢時設雲南縣。三國蜀漢時設雲南郡。元設雲南行省。明設雲南佈政使司。清設雲南省。

  取全稱中的“雲”字作為簡稱。

  又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帶,屬戰國時滇國地,故又簡稱“滇”。一說因境內有滇池,故簡稱“滇”。

  昆明: 昆明”一詞作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難稽考。關於“昆明”一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大多數學者認為,“昆明”最初是我國西南地區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昆明”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早期並非城市名稱,而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即今日的雲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則是在唐代。“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按此處置昆明縣,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鎮(今鹽源縣境)。唐代為什麼把定笮鎮命名為“昆明”,記載當中已寫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處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蓋漢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雲南西部地區。直到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為烏蠻、白蠻據有,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於滇池周圍。宋寶祐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在鄯闡設“昆明千戶所”,“昆明”始作為地名出現,延續至今。

  “昆明”一詞的含義,晉常琚解釋說:“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這句話可解釋為人口眾多的昆明族。

  至於有的地方志記載:“昆明北之梁王山名昆侖……昆明之名取義於雲南洪水退除,昆侖山南方有離(黎)明景象,當屬非虛…… 昆明名取義不外標識雲南之文明景象……謂日月相推而明生可以燭照一切,蓋雲南僻處邊徼,開辟較後,以昆明名省會,謂自後當可比同腹省,或其光明更著,可以照耀各先進省也。更就字形言,昆為日比二字並合而成,即日日相比之意,言其文明將日比一日進步也;明為日月二字並合而成,即日月合璧之意,言其前途之發達將如日月之升恒也,昆明之取義如是……”此一傢之說,僅供參考。

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