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武則天長子李弘生平簡介及怎麼死的?

李弘(652年-675年),中國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長子,永徽六年(655年)時,被封為代王;顯慶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廢,改立李弘為皇太子,系高宗時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於太子位,死後追尊義宗,謚號孝敬皇帝,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為皇帝的太子。 李弘生平簡介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將在感業寺為尼的武則天重召入宮,封為昭儀。永徽三年(652年),武則天在宮中誕下長子李弘,是為高宗第五子。由於王皇後沒有子嗣,當時的太子是高宗的庶長子李忠。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廢王皇後和蕭淑妃為庶人,改立武則天為皇後,李弘由此成為高宗的元子(嫡長子)。 同年,李弘與胞弟李賢被進封為親王,李弘為代王。 顯慶元年(656年),高宗詔令廢黜太子李忠,改立四歲的代王李弘為皇太子。李弘幼為儲君,深得父皇寵愛與重視。高宗曾對侍臣稱贊太子:“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禮節,從不曾有過失。” 李弘曾經向率更令郭瑜學習《春秋左氏傳》,當讀到楚世子羋商臣弒殺君王的故事時,忍不住掩書嘆息:“這種事為臣子的不忍聽聞,聖賢經典應該記載垂范後世的好事,為什麼要記載這個?”(聖人垂訓,何書此邪?)郭瑜回答說:“孔子寫《春秋》,善惡之事都加以記載,是為瞭褒揚善行以勸諫大眾,貶斥惡行以告誡後世。書寫羋商臣的惡行正是令其罪惡遺臭萬年。”(孔子作《春秋》,善惡必書,褒善以勸,貶惡以誡,故商臣之罪雖千載猶不得滅。)太子又說:“這種事情,不僅講不出口,聽聞也不忍心,請讓我改學別的書。”(然所不忍聞,願讀它書。)郭瑜聞言稱贊太子仁德,郭瑜向他拜曰:“‘裡名勝母,曾子不入殿下睿孝天資,黜兇悖之跡,不存視聽。臣聞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故孔子稱‘不學禮,無以立’。請改受《禮》。”李弘接受這個提議。顯慶四年,加元服,又命令許敬宗、許圉師、上官儀、楊思儉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選錄出五百篇,編集成《瑤山玉彩》,總章元年(668年),請求追贈顏回為太子少師、曾參為太子少保,高宗同意。當時在征遼的士兵,如果有逃亡或期限內沒報到的,不但找到後要斬首,傢人也要充官。李弘進諫:“士遇病不及期,或被略若溺、壓死,而軍法不因戰亡,則同隊悉坐,法傢曰亡命,而傢屬與真亡者同沒。《傳》曰:‘與殺不辜,寧失不經。’臣請條別其科,無使淪胥”。”高宗也同意瞭這個請求。咸亨二年(671年),高宗巡幸東都,太子李弘監國。當時遇上大旱,關中鬧起饑荒,於是李弘巡視士兵的糧食,發現有吃榆皮、蓬實的,就私下命傢令寺給他們米糧。李弘身體不好,而輔佐他的人是戴至德、張文瓘、蕭德昭等人,因此有些小事都是取決於他們。當時李弘有兩個異母姊姊,即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她們的母親蕭淑妃因為以前得罪武則天的關系,使她們一直被幽禁在掖庭,年過四十都未出嫁。李弘發現此事後,感到震驚又同情,便請求讓兩位姊姊能夠結婚。這件事觸怒瞭武後,武後便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侍衛,李弘從此失寵。李弘又上書希望將沙苑之地分借給貧窮之人,高宗準許。後來李弘也被召到東都去,納裴居道之女裴氏為妃,相關單位表示要用白雁來進行婚禮,竟然剛好就在苑子裡捕獲瞭,這讓高宗很高興;而裴妃也是個相當有婦德的賢淑女子,高宗因此常和侍臣說:“弘仁孝,賓禮大臣,未嘗有過。”李弘是怎麼死的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內外贊譽,但卻體弱多病,後期監國政務多由東宮官員戴至德、張文瓘、蕭德昭等人代為處理。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隨帝後出行洛陽,在合璧宮綺雲殿猝然離世,年僅二十三歲(虛歲二十四)。高宗非常悲痛,破例追加太子李弘為皇帝,這是唐朝建國以來父親追贈兒子為皇帝的先例,可見高宗對太子早逝的深深哀痛與惋惜。上元二年(675年)五月,高宗以皇太子“慈惠愛親,死不忘君”詔令追謚李弘為“孝敬皇帝”,並以天子禮儀厚葬於洛陽郊區的唐恭陵,百官服喪三十六日。高宗還親自書寫《睿德記》緬懷李弘,碑石樹立於陵墓之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