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Category: 戰史風雲

戰史風雲

英戰機在波羅的海攔截俄軍機 雙方均掛實彈

  導讀:據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報》6月19日消息,17日英國皇傢空軍派遣“臺風”戰鬥機,攔截俄羅斯數架在波羅的海國傢附近空域進行飛行演練的軍機。  據報道,北約方面是在國際空域發現數架俄羅斯軍機。英國防部指出,當時俄軍機隻是在進行正常的飛行演練。之後,英國皇傢空軍派遣“臺風”戰鬥機攔截俄軍機飛行。  此前,俄國防部宣佈,俄圖-22M3轟炸機在波羅的海中立水域上空完成巡邏飛機任務。今後類似的定期演練將在北極、大西洋、黑海及太平洋的中立水域上空進行。  據英國國防部6月18日公佈的照片顯示,一架俄羅斯蘇27戰鬥機在波羅的海附近國際空域被英國空軍“臺風”式戰鬥機發現。英國方面18日說,英國空軍“臺風”式戰鬥機在波羅的海附近國際空域攔截瞭7架俄羅斯戰鬥機。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3月18日報道,英國國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當日在英國國會下議院演講時稱,英國將向立陶宛部署一定數量的“臺風”戰鬥機,以支持北約領導的波羅的海空中警戒任務。  報道稱,英國戰機將從今年4月開始被部署在立陶宛的希奧利艾空軍基地,雖然哈蒙德沒有透露部署的數量,但據推測英國將部署4架“臺風”戰機,以配合波蘭空軍的4架米格29“支點”戰鬥機。盡管波蘭裝備瞭更先進的F-16s戰機,但其已派遣米格29執行瞭4輪的警戒任務,且很可能繼續派遣該機型執行此任務。  據悉,2004年,英國曾派遣“狂風”戰機執行該類任務,而這也是皇傢空軍首次向外國派遣作戰分隊。   此次波羅的海空中警戒任務的起因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地區。在演講中,哈蒙德努力劃清空中警戒與西方幹涉烏克蘭之間的界線,並表示北約已開始提高警戒以保衛北約成員國的安全。

聯合早報:中國現在為何如此重視歐洲?

  導讀:“2014年是中國外交的歐洲年!”外媒的評論和觀察還真夠敏銳。的確,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4月初訪歐不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又啟程訪問英國、希臘,證明遠親也可甚於近鄰。中歐作為和平的夥伴、增長的夥伴、改革的夥伴、文明的夥伴,在中英、中希關系中都得到充分的體現。  首先說和平的夥伴。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希臘是今年上半年歐盟輪值主席國,中英(歐)在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方面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中歐合作2020規劃》第一部分就把和平與安全作為中歐合作的首要領域,與此前以經貿優先為主的態勢有瞭很大的不同。中歐關系的戰略意義和全球意義在提升。就拿烏克蘭危機來說,中歐都希望烏克蘭局勢盡早穩定下來,實現東西部和解,改善國內經濟、能源狀況。為此,中歐合作存在巨大潛力。  其次說增長的夥伴。歐債危機已經走出最困難時期,逐步邁入經濟復蘇和增長階段,十分歡迎中國的投資。預計中英簽署超過300億美元關於高鐵、核能在內的基礎設施投資與經濟合作協議,這將大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倫敦作為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擁有150萬高素質的金融、保險等各類服務業、創意產業人才,是人民幣海外離岸交易、結算中心,也是人民幣債券上市、中國各類銀行設立分行的試點和先行者。英國作為自由貿易的鼻祖,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及隨後的中歐自由貿易協定(FTA)可行性研究起到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再說改革的夥伴。歐洲十分期待抓住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發展機遇,並借鑒中國經驗以推動自身的改革。中國改革經濟發展模式,擴大內需,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可大力借鑒歐洲經驗,借此深化雙邊合作,歐洲也希望拓展中國市場。比如,英國的全民醫療服務制度(NHS)對中國就很有吸引力。英國的伯明翰市從傳統的工業城市轉型成為創業產業示范城市,就值得中國借鑒。

揭秘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註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平定關中,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孫權領兵迎戰,兩軍戰於長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曹操受挫,堅守營壘以待戰機。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營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瞭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即將翻沉。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瞭當。這隻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起初他沒料到船身會中這麼多箭,使得船要傾覆,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瞭。他並沒有計劃“借箭”,史書中也沒說是草船。  自從有瞭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多數人隻知道有《三國演義》,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瞭諸葛亮。   “周瑜打黃蓋”子虛烏有  人們通常認為,曹軍將戰船用鐵鏈相連,使得黃蓋的火攻奏效,實際上,曹軍的戰船之間並沒有用鐵鏈相連,隻是首尾相連、銜接緊密,看上去好像連成一串。實際上,曹軍的船艦是用木板兩兩釘在一起,這樣船身晃動幅度大大減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戰鬥力。同時,兩大船一體,可以即時進行接舷戰的步兵數量增多,特別令江東軍頭疼。江東水軍歷來以接舷戰制勝,如今接舷戰的難度變大,就不得不為此發愁瞭。  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武鋒校尉黃蓋向周瑜建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在孫劉聯軍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黃蓋提出的火攻的確是上佳的方案。  三國歷史上並沒有黃蓋使用苦肉計,但詐降確有其事。黃蓋為保證無武裝的火船不被截擊而能夠順利地接近曹軍水寨,便向曹操投書詐降。《江表傳》記載瞭黃蓋的詐降書,他在詐降書裡認為以江東地區六個郡的兵力,不能夠抵擋中原的一百多萬兵力,但是孫權、周瑜執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為瞭避免與孫權、周瑜一起被消滅,情願向曹操投降。

美邀中國海軍參加2014環太軍演有何玄機?

  16日開始瞭“環太平洋-2014”國際海上軍演的首批聯合演練。中國海軍是第一次參加美國海軍組織的軍演。  據俄羅斯6月17日報道,每兩年一次的環太軍演,在美國的倡議下於1971年首次舉行。起初參加軍演的國傢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是後來參演國傢數量逐漸增加。今年有23個國傢參加軍演。  今天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海上軍演。但是美國在決定參演國和演練內容上仍然扮演主要角色。俄羅斯隻在2012年參加過一次環太軍演。中國僅在今年獲得邀請。  報道稱,中方參演艦艇編隊包括導彈驅逐艦“海口”艦、導彈護衛艦“嶽陽”艦、綜合補給艦“千島湖”艦、“和平方舟”醫療船以及2架艦載直升機、一個特戰分隊、一個潛水分隊。  盡管中國同美國的亞太主要盟友日本的領土爭端持續發酵,但是中國仍被邀請參加今年軍演。俄羅斯政治學傢、高等經濟學院教授葉夫斯塔菲耶夫就此指出,在美方的決定中有其邏輯性和一定的戰略考量。   他說:“說到中美在軍事政治和軍事技術領域裡的關系,應當指出,目前對美國人正處於一個復雜時期,就像廚師遇到幾個鍋同時開鍋的情形一樣。美國陷入一系列尖銳沖突,烏克蘭局勢是其中之一,而且其尖銳程度並不遜色。鑒於這種條件,華盛頓自然最不想讓中國成為不友好的力量。”   葉夫斯塔菲耶夫強調,正因為美國希望吸引中國參與自己的亞太安全項目,決定瞭向北京發出參加環太軍演的邀請。參加軍演也符合中方的利益,因為可讓中國顯示出自己軍事外交的開放特點,並可能減少因東海和南海局勢激化而招來的部分批評。  報道認為,對中國來說“環太平洋-2014”軍演之所以重要,還因為可讓中國同像新加坡、文萊這樣的地區重要國傢開展更緊密地協作。正如中國軍事專傢倪樂雄指出的那樣,中國參演表明,盡管存在一些爭議,但中方不會讓個別爭議影響整體關系。這位中國專傢強調:“現在的遊戲規則是一邊吵架一邊合作。”

中俄遲遲未簽蘇35合同原因:是否用蘇27模式成焦點

  導讀:正在莫斯科訪問的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上將周四深入俄尖端試驗場觀看俄先進武備展示,中國海軍副司令員丁毅、空軍副司令員張洪賀、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鄭勤、國防部外事辦副主任和中國駐俄武官楊旭光少將陪同。  中方軍購代表團是6月16日抵達莫斯科,6月17日,在莫斯科郊外的庫賓卡機場,俄羅斯試飛員、俄羅斯英雄謝爾蓋·波戈丹駕駛蘇-35戰機為中國軍購代表團進行瞭兩次展示性飛行。中國軍事專傢詳細瞭解瞭飛機的作戰和飛行性能,並觀看瞭戰機空中飛行狀況,同時對戰機的維護特性進行瞭詳細咨詢,雙方討論十分具體。此前,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張又俠與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裡·鮑裡索夫舉行瞭會面,雙方討論瞭向中國提供蘇-35戰機合同準備和探索瞭向中方供應S-400的可能性。  俄專傢認為,2009年,雙方確定購買48架蘇-35S,但是,媒體報道,雙方同意將48架蘇-35改為中方購買24架,蘇霍伊飛機制造聯合體總裁波戈相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表示,蘇-35合作不排除蘇-27模式,也就是購買許可證和生產線,目前,雙方為此而遲遲沒有簽訂合同。

轟炸東京!揭秘二戰中美國如何報復日本偷襲

  “日本鬼子”!  這是中國百姓對侵占傢園的日軍的稱謂。但是在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眼裡,他們可不是瘦骨嶙峋的“鬼”,而是必須認真研究的敵人。自從1598年豐臣秀吉在海上被中國明朝的軍隊打敗以來,日本軍隊還從來沒有被打敗過。然而相同的事實是,自1775年獨立戰爭以來,美國對外也沒有打過敗仗。現在,兩個都未嘗敗績的硬漢準備過招,縱然是兩敗俱傷,也必然要決出勝負。而正確認知對方,方能百戰不殆。  正確認識敵人,這是尼米茲的第一個困難。在自以為是的美國人眼裡,日本軍官多半是不值一提的矮子,長著滿口齙牙,戴著黑邊眼鏡,與波士頓碼頭修理收音機的技術工人並無二致,美國人實在無法把他們與運籌帷幄的戰場統帥聯系在一起。至於日本士兵,他們穿著土黃色的肥大軍裝,綁著高低不一的綁腿,這樣的裝扮給人一種錯覺,就是日軍中的羅圈腿似乎不少。不過這可不意味著他們是窩囊廢,相反,他們中的大多數驍勇善戰,不少人還是神槍手,1000碼之內彈無虛發的士兵,大有人在。重要的是,他們每人配給400發子彈,是美軍士兵的兩倍。他們帶有五天的軍糧,而且都是魚肉幹和大米,這一點也比美軍要好。   除瞭士兵的個人素質之外,日軍的裝備也令美軍相形見絀。海軍方面,由“三菱”重工生產的軍艦,航速比美國軍艦快,裝備的火力比美軍強大,魚雷性能也優於美軍。空軍方面,波音公司生產的“B-17”空中堡壘雖然載彈量多,但是和由“川崎”重工生產的“川崎式”戰鬥機比較起來,靈活性又遜色不少。至於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F-4野貓”戰鬥機,也不比日本的戰機好到哪裡去。

最新戰報!北京罕見動用海陸軍隊進逼越南

  越南駐菲律賓大使張兆陽近日在接受菲律賓媒體采訪時又大放厥詞,煽動菲律賓與越南聯合對抗中國,稱這樣就可以贏。張兆陽在采訪中形容越南人挑戰中國的行為是“勇敢與愛國”的,還稱越南人民很生氣,越南對目前與中國的紛爭“無所畏懼”。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9日表示,國務委員楊潔篪受中國黨和政府委派訪問越南,表明瞭中方對中越關系的高度重視和對通過溝通妥善處理當前海上局勢的誠意。雙方就中越關系和當前海上局勢充分、深入地交換瞭意見。楊潔篪國務委員全面、充分、深入闡述瞭中方有關原則立場。資料圖:越南船隻猛撞中國船。  河內與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尚未疏解,越南駐菲律賓大使張兆陽近日在接受菲律賓媒體采訪時又大放厥詞,稱越南人挑戰中國的行為是“勇敢與愛國”的,並煽動菲律賓與越南聯合對抗中國,“這樣就可以贏”。  據菲律賓“RAPPLER”網站18日報道,張兆陽日前在接受該網采訪時稱,中國在南海鉆探石油“侵犯越南‘主權’,越南人民很生氣”,“這樣的情緒需要展露出來”。他承認有些越南人“確實反應過激”(指暴亂燒搶華商工廠等),稱越南政府實際反對這種做法,“我們將暴動者帶上法庭,設法恢復秩序,現在大部分受洗劫的商人已經回流,工廠恢復生產,一切冷靜下來”。   但據彭博社19日報道,越南5月的暴力行動導致外國工廠停工和中國勞工出走,已經對越南經濟造成很大影響,世界銀行估計越南今年經濟增長5.4%,低於政府5.8%的目標。為提振經濟,18日,越南宣佈自貶貨幣,將越南盾兌美元的匯率下調1%。  張兆陽在采訪中形容越南人挑戰中國的行為是“勇敢與愛國”的。他聲稱:“我們長期在保衛祖國,如果不是這樣,我們不可能活到現在……南海、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千百年前就是我們的。”張兆陽還表示希望美國從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國應該站出來”。他說“中國不是和平崛起,需要有人(平衡)。”他還放言稱,“戰爭應是我們在目前這種局勢下最後所采取的手段”,並稱越南對目前與中國的紛爭“無所畏懼”。在采訪最後,他強調菲律賓與越南現在應聯合起來,“這樣就可以贏”。他說:“我們是在同一邊的。”

港媒:中國因三大原因不想“被成為”世界第一

  導讀:中新網6月18日電近日,有學者剖析瞭“中國為什麼不要成為世界第一”的三大原因,即中國不希望真實國力被誇大、不想被騙入外國的“言辭陷阱”和不希望國內民族主義過度膨脹。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近日發文稱,此種分析還是十分中肯的;但中國不是不敢、不想或不能成為“世界第一”,隻是不想“被成為”而已。  文章稱,中國不敢成為“世界第一”嗎?中國的外交部就表示,中國在歷史上也曾經做過世界老大,並且還不止一百年。中國的四大古發明,即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乃古代世界第一;按人口數量計,中國自古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是世界第一。目前,中國的國際貿易、外匯儲備等也均高居世界第一。  文章指出,所謂的“世界第一”,其實有著特定的內涵,它尤指綜合國力,不僅包括經濟實力,還有軍事力量、政治和文化軟實力等等。即便中國經濟總量能在數年內超越美國,中國若要成為綜合國力的世界第一,那仍將是十分遙遠的事情。因此,中國清醒地意識到,單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論英雄,隻會“被成為”名不副實的虛弱的“世界第一”,其弊遠大於利。   文章發問道,中國不想成為“世界第一”嗎?上世紀末,鄧小平的確警示中國外交要“韜光養晦”,因為那時中國的第一要務是恢復元氣,保持低調有助於避免“樹大招風”和“槍打出頭鳥”的危險。

美專傢:美霸權時代已結束 不會再有超級大國

  導讀:環球網6月19日綜合報道,據俄新社6月18日消息,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教授RandallSchweller在《外交》雜志發表評論性文章認為,在新的世界秩序下,“世界霸權”將不復存在。  RandallSchweller教授發表評論性文章稱,此前國際政治專傢曾多次預測,美國作為“全球統治者”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但目前並不是爭論究竟哪個國傢能“擔此重任”的時候,而是應該明白全球霸權主義的觀念在根本上已經終結瞭。  他在文章中寫道:“預計世界上不會再有超級大國或超大組織瞭。取而代之的是‘平凡的世界’,是由眾多不同的力量共同支配:有跨國集團的國傢、政治運動、全球犯罪和恐怖組織以及護法機構。他們不同地作用於彼此,每股力量將極力達到自己的目的。國際政治將不再依附於某個總的相對穩定的系統和所謂的原則,而將會變成一個沒有、更加無秩序的體系。”作者認為,未來“無序”將成為國際政治最鮮明的特點。將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各種問題和危機。盡管地區沖突可能會越來越多,但超級大國間大戰的可能性將明顯降低。而此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國的實力正在變弱。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美國被迫將自己的外交政策壓縮成幾個主要的目標。   與此同時,數字技術的發展、信息獲取的自由化和全球網絡的各種可能性不斷促進瞭多股政治力量的增強。同時,當今世界的信息過度負荷並沒有理順世界秩序,也沒有促進客觀現實全景的形成,相反,它加劇瞭混亂。  RandallSchweller教授認為,“人類新時代”的可怕前景不是失望的理由。無序並不會打壓世界上現存的好的事物。全球災難危險性的降低為各國和民族發展創造瞭前景。

揭秘孫立人兵變案真相:他是美國陰謀的犧牲品!

  孫立人(1900—1990),安徽舒城人。清華大學畢業後,在美國維吉尼亞軍校深造。抗戰時任新三十八師師長,率部遠征緬甸,戰功彪炳,曾獲英國皇傢勛章。抗戰勝利後奉調東北,因與杜聿明不和而被解職。1949年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臺灣防衛司令,翌年3月升任陸軍總司令兼臺北衛戍總司令,1954年調任“總統府”參軍長。次年5月25日,孫立人因僚屬郭廷亮等七人涉嫌叛亂被捕,同年8月3日被解除一切職務。8月20日,蔣介石下令陳誠等九人組成委員會,調查孫案。10月蔣下令“由國防部隨時考察以觀後效”。1988年3月20日,“國防部長”鄭為元親訪孫立人,宣佈“國防部”對他的看管已結束。  孫立人是美國對臺陰謀的犧牲品  1955年5月下旬,“國防部”保密局偵防組長谷正文奉命在臺北市南昌街孫公館旁賃屋監視孫立人這個“總統府”參軍長。6月2日,谷帶領憲兵到孫公館收繳槍械,接管廚師、司機、警衛等二十多人。嗣後將孫軟禁於臺中,谷氏負責監護孫5年之久。現在年逾八旬的谷正文早年加入過中共,被捕後投效軍統,光是從1949年8月起計算,他偵辦過一千九百多名中共地下黨員。他的記憶力似無問題。他於1996年10月3日在臺北的記者會上證明,孫立人失去自由後,曾在孫的文件櫃中搜出兩份“兵諫宣言”,內容是要求改革現狀,以蔣總統名義任命孫為參謀總長,而其中中文本是曾任蔣介石隨從秘書和軍委會少將高參的臺中東海大學教授徐復觀所撰。谷向當時的國傢安全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匯報,蔣說瞭一句“文人無恥”,不再深究,故徐復觀進出臺灣自由直至患胃癌病故。而且自案發起,蔣經國確實不相信孫立人企圖兵變,力主淡化處理孫案。那麼這位戰績彪炳、威震異域的名將為何要被長期軟禁呢?冷戰結束後陸續解密的美國國務院、國安會、中情局、麥克阿瑟私人檔案,柯克上將私檔,英國外交檔案以及從事外交生涯五十年的顧維鈞回憶錄回答瞭上述疑問:20世紀40年代末期,美國杜魯門政府擬訂“棄蔣保臺”策略後,孫立人確曾向美方表示要策動兵變除蔣,還要求美方予以支持。   20世紀40年代末期,國民黨部隊兵敗如山倒,杜魯門認為腐敗無能的蔣政權難以抵擋共產黨部隊進攻臺灣,希望推出一名傑出能幹又反共親美的將領取代老蔣。出身維吉尼亞軍校、與當時美軍參謀長馬歇爾為前後期同學的孫立人便成瞭山姆大叔眼中的首選。  1949年5月,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莫成德赴臺考察後,向國務卿艾奇遜與國安會提議,以孫立人主持臺灣以及美國長期租賃臺澎軍事基地作為經援臺灣的條件。從5月4日美國駐臺北領事艾嘉致國務卿艾奇遜的電報可知,美方欲以四千萬美元的經濟援助與兩千萬美元的軍事贈款交換美國海、空軍長期租用臺澎軍事基地;由孫立人統率全臺軍隊。在臺的軍隊均由孫氏篩選,目的在將當時駐臺軍隊的1/2至2/3遣返大陸。6月23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處主任喬治·肯楠向國務院和國安會提出處理臺澎問題報告書,主張“聯絡菲、澳、印度、巴基斯坦、紐西蘭等國,各派遣一些象征性的兵力,會同美軍占領臺灣……邀請孫立人將軍加入占領軍的新政權……通知蔣介石,如他願意留在臺灣,當以政治難民之身份相待……美國在接管行政時,應極力避免擔任令人註目之職務,其目的在不使臺灣落入共黨之手”。

揭秘:國軍第一逃跑將軍是誰?曾把蔣介石氣炸!

  孫元良原籍浙江紹興,1904年生於四川成都華陽。孫元良的傢庭背景很不錯,父親孫廷榮,曾任清廷知縣。叔父孫震,曾任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官、國民軍第五綏靖區司令官等職。孫元良的兒子孫仲祥,又名秦漢,臺灣電影明星,其知名度遠在父親之上。孫元良出身黃埔,系“天子門生”,有“飛將軍”之稱。這個雅號可不是褒義的,又名“長腿將軍”、“逃跑將軍”。  早在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時,孫元良就曾是戰場上可恥的逃兵。當時,蔣介石的嫡系第一軍第一師和程潛的第三軍攻打江西的孫傳芳。第一軍貪功冒進,貿然攻打南昌。僥幸得手後不思鞏固戰果,反而大肆尋歡作樂。結果孫傳芳部連夜反擊時,第一師師長王柏齡正在窯姐的床上,黨代表繆斌也臨陣脫逃。結果第一師一敗塗地,南昌得而復失,王柏齡和繆斌遁逃避禍。  孫元良時任第一師第一團團長,當時負責駐守牛行車站。戰鬥甫一打響,由於缺乏警戒,孫元良驚慌失措之中率先逃跑。部隊群龍無首,尚未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已經紛紛作鳥獸散,致使戰略要地失守,南昌門戶洞開。事後,孫元良團被程潛派駐奉新,向東警戒,掩護主力部隊集結,但孫卻拒不執行命令,一聞敵訊,便繼續西撤。   蔣介石氣急敗壞,馬上趕到奉新前線,立即召集第一師訓話,聲色俱厲,殺氣騰騰:“這次打仗,第一團團長孫元良沒有得到命令便退卻,應照革命軍的連坐法來槍斃。這次失敗,是我們革命軍最不榮譽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恥辱的一頁,倘使第一師不退下來的時候,我們的戰事,一定不會失敗;所以孫團長沒有命令擅自退瞭下來,一定要按法槍斃。我們第一師,從前是最光榮最有名譽的軍隊,現在被孫團長個人毀壞,難道我們還能容忍這種敗類,不槍斃他嗎?”  第二天清晨,蔣介石又召集朱培德之第六軍及孫元良團再次訓話,重申瞭對孫元良的懲罰決定:“我們革命軍的歷史,是很光榮很名譽的。現在打下瞭南昌,又退回來,都是因為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孫元良,沒有命令,怕死退下來瞭,所以有這一次的失敗。孫團長犯我們革命軍的連坐法,我要把他槍斃。你們各位官長士兵,可曉得軍法是不容情的,若是犯瞭連坐法,無論哪一個,都要依法槍斃的。”

甲午戰爭期間日本間諜案 請美幹涉難逃被處決

  1894年9月8日,正當中日兩國在朝鮮慘烈激戰時,江南道監察禦史張仲炘彈劾正當前敵的直隸總督李鴻章,罪名是腐敗、通敵。在這篇《奏陳北洋情事請旨密查並請特派大臣督辦天津團練折》中,張仲炘指控李鴻章及其子李經方向日本人出售大米和煤炭,李經方甚至與日本王室攀親,還在日本開瞭一傢洋行。張仲炘承認這些都是風聞,“始聞之而詫,繼而不能無疑,如果屬真,則自無怪乎縱容奸細、售買米煤之種種乖謬矣。”張仲炘說天津日本間諜案被破獲後,還查出地雷炸藥八箱,但李鴻章卻在審理後,不僅隱匿不報,而且私放間諜,並給銀資行。這個間諜案後來在紫禁城裡引起瞭軒然大波……  石川伍一其人  日本間諜石川伍一(又名義倉告,1866—1894),日本國秋田縣人氏,時年28歲。在甲午戰爭中被捕的眾多日本間諜中,石川伍一的影響力非常大,除瞭被中國官場作為政爭武器外,他還牽涉到著名的高升號事件和重慶號事件,與中日英和中日美兩個三角關系都有瓜葛。  石川伍一是甲午戰爭史中最為著名的日本間諜之一,原因就是他被不少史學傢認為是引爆甲午戰爭的高升號事件的罪魁。英國商船高升號被中國租用運兵,當時中日並未宣戰,該船由英國船員駕駛,且飄揚著英國國旗,卻在朝鮮海面被日本軍艦打沉,千名中國士兵和歐洲船員罹難,震驚世界。據受雇於日本信義洋行的德國人透露:“有一倭人久住塘沽,此倭人才具甚大,華英德法言語俱能精通,看其與他人言論間……並隨時用鉛筆註載……愛仁、飛鯨、高升船載若幹兵、若幹餉、何人護送、赴何口岸,該倭人無不瞭徹於胸。”這位“才具甚大”的倭人就是石川伍一。   其實,也有研究者質疑石川在高升號事件中的作用。有學者認為其實是天津電報局的電報生泄露瞭高升號的開航時間等情報,但這一說法缺乏直接證據,而且電報生其實並不掌握密碼,而電訊本身日軍完全可以監聽截獲,故真正絕密的情報需要收買內奸獲得。  石川伍一是日本秋田縣人,幼讀私塾,入標榜“興亞主義”的興亞學校專攻中文。於1884年18歲時來華,在海軍大尉曾根俊虎帶領下精研漢語,隨後加入設在漢口的日本間諜機構樂善堂。他曾受命與另一間諜松田滿雄到中國西南地區調查。松田滿雄是熊本縣人,後來在戰爭中充當翻譯,戰後還參與瞭盛宣懷大冶鐵礦的合作事宜。他們兩人的任務,一是調查全川情況,二是瞭解川南的苗族,三是調查西藏的牧場。他們以成都為中心,足跡遍及全蜀,直達西藏邊界,其間曾遭到當地土著的包圍和攻擊,並被官府懷疑是奸細甚至一度入獄,多虧石川能說流利的漢語才得以逃脫。  逃脫後,石川曾設想到西藏經營牧場,為樂善堂籌集經費,甚至希望能仿效三國故事,割據四川,另立一國。石川等人撰寫的西南報告,龐然巨冊,並附以十分精密的地圖,被日本軍事當局當做極為珍貴的資料保存。

分析一針見血:中國絕不能出兵伊拉克十大理由

  導讀:由美國扶持的伊拉克政權正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而有可能顛覆伊拉克政權的反政府組織也是由美國扶持,現在,伊拉克正陷入戰爭的沼澤,全世界的目光都盯著美國,都認為最應該出兵的是美國,然而,美國總統奧巴馬明確表態將不會出兵相救,而且還將矛頭指向中國,說中國在伊拉克有巨大經濟利益,慫恿中國出兵,自己作旁觀者。  現在,美國雖然有軍艦就在波斯灣,但隻有五百兵,即使出兵也是一種作秀。面對美國的慫恿,國內許多美帝狗腿子紛紛出來發表意見,支持美國的觀點,要求中國出兵。但丁丁認為,中國雖然目前在伊拉克有巨大經濟利益,但絕對不能出兵伊拉克,理由如下十個方面:  一、沒有聯合國的授權和伊拉克當局的邀請,中國出師無名。戰爭從來都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正義戰爭才能得到支持。現在發動戰爭要出師有名,必須得到聯合國的授權,才是最大理由,而現在對於伊拉克的內戰,聯合國根本沒有任何議題,當然也沒有授權中國出兵,中國冒然出兵伊拉克,可謂師出無名,會陷入被動。再說,伊拉克當局也隻是向美國求救,並未向中國求救,出兵伊拉克,當局不一定支持,同樣師出無名。   二、伊拉克是內戰,而非受到侵略。現在,伊拉克的戰爭屬於內戰性質,按照中國外交的一慣性原則,這屬於人民自己的選擇,中國無權也不會幹涉,新中國歷史上出兵過朝鮮和越南,也幫助過柬埔寨,都是因為這些國傢受到瞭外國勢力的侵略,出兵相助,是為瞭捍衛這些國傢主權完整。顯示一個大國的國際責任。再說,中國出兵伊拉克是任何一方都有風險,一旦支持失敗,中國將陷入空前危機。

老兵日記見證武漢空戰:數十架飛機混成一團

  “今天,一個極可歌頌而榮耀的日子,在武漢的蒼穹,我們大隊的同伴和敵機展開瞭一場激烈空前的空戰……”這是1938年的2月18日,抗日時期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行員龔業悌留下的一篇“抗戰飛行日記”。  不久前,龔業悌的後代把那些日記整理出來,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這也是中國抗戰飛行日記的首次全公開。從那些日記上可以看出,在“2·18”武漢大空戰中,龔業悌創下瞭擊落第3架日機的紀錄。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龔業悌曾親見蔣介石、宋美 齡、陳納德、麥克唐納等重要歷史人物,接受過美國飛虎隊及蘇聯教練的訓練與指導,親歷抗日空戰183次,個人單獨擊落日機3架,與戰友協同擊落日機6架, 擊傷日機無計數,重傷3次,九死一生,最終見證瞭抗戰的偉大勝利。1949年10月末重慶解放前夕,龔業悌毅然參加“兩航起義”,投身到建設祖國的歷史洪 流中。  《抗戰飛行日記》真實記錄瞭龔業悌在1937 年和1938年每一天的空戰、飛行、生活、休閑、養傷等事跡,詳細記錄瞭中國抗戰初期空軍縱橫神州、轉戰南北,英勇打擊日寇的壯烈歷史,首次披露瞭作者親 歷“8·14”上海大空戰、“9·18”南京保衛戰、“5·3”重慶大空戰等的重要史實細節。

甲午戰前英國醫生在沈陽看到瞭哪些敗象?

  甲午戰爭前夕,在沈陽行醫的英國醫生杜格爾德克裡斯蒂曾說過這樣的話——”甚至最無知的人也能看出,日本征服中國,實際上是現在代西方制度征服中國,中國必敗!”那麼,他根據什麼這樣說呢,或者說他在沈陽看到瞭什麼呢?從1882年到1894年,他在中國沈陽已經工作瞭12年,他應該是有發言權的。  根據他的《奉天三十年》和他妻子英格利斯的《東北西醫的傳播者》等著作,我們看到瞭他們在沈陽看到的戰敗的原因,當然也是中國戰敗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個保守的、無知的、老邁的軍事官員被任命為盛京將軍,因為北京政府似乎厭惡采取任步驟的孜革或改變……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清朝官吏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他自己的管轄范圍之內,每個人都是專制君主,其勢力是相當大的。他想幹什麼幹什麼,沒有人管得瞭他。”  杜格爾德克裡斯蒂講的盛京將軍是裕祿(約1844—–1900),此人刑部秘書出身,後來做佈政使,沒有軍事經歷,到盛京後鎮壓過一次熱河地區的民變立功。他做瞭六年的將軍,對內可以,對外日軍一登陸,他就眼睜睜地看著丟瞭丹東和鳳城。然而,他第二年竟能平級調到四川當總督,可見其為官之道的厲害。   杜格爾德克裡斯蒂接著說——  “ 在高級職位上的每位官員,同時也是一名學者,被任命的部分原因來自於傳統的科舉考試制度中所取得的等級。沈陽科舉考試的中心,因此,期待獲得官位的人們都湧入城內居住。”  “少數受過教育的文人被尊崇為自然的領導人,傢庭中最普通的願望是至少產生一名學者。正規的教育制度根本不存在,隻有少數傢庭能夠為他們的子孫支付教育費用,因此,教育距離普通民眾還能遙遠。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商人,都有是文盲。……那裡的人們除瞭對自己之外,把任何外人的知識都拒之門外。中國人對新出現的不瞭解的知識持有偏見,厭惡所有的變革主張。對他們來說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東西是非常完美的,任何變更都將視為褻瀆行為。文人抑制輕視儒學經典之外的任何思想體系,而同時許多人也是虔誠的佛學教徒與道教徒。確實,幾乎沒有人瞭解還有其他系統存在,還有除瞭中國文明之外的任何文明。雖然儒學是倫理體系,而不是宗教。但是,神聖的經典如過去猶太法典一樣被狂熱地尊崇,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經過長期的思考和討論。”

93歲老人憶抗戰:幹部為躲避日偽軍住在墳裡!

  在我們生活的京華大地上,曾經湧現出大批愛國主義民族英雄,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瞭巨大貢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茍利國傢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要彰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英雄風貌。本報與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共同推出系列報道“京華英雄”,每周一期,熱血閱讀,英氣傳承。  今年93歲高齡的薑國亭,回想起親歷的抗戰歲月至今難忘。1940年,19歲的他是村裡第一個入黨的。第二年,憑著出眾的才華和踏實的幹勁兒,被提為中共昌延縣第六區區委書記。在他記憶中,那時抗日戰爭正進入最艱難的階段,他們每天和日偽軍打交道,在延慶川上演瞭一幕幕敵後抗戰的精彩好戲。  墳裡住人窯中避險  在延慶川地的村莊,日偽軍經常用夜間包圍、拂曉前逐村逐戶搜查等手段,抓捕區、村幹部。在抗戰最艱苦的階段,薑國亭和同志們枕戈待旦,隨時隨地準備戰鬥。冬春季節,沒有青紗帳的掩護,他們就在一些群眾基礎好的村莊,發動群眾,利用村外邊的土坎、村內的碾子、炕洞等挖洞,與敵人進行隱蔽的周旋。 薑國亭  為瞭隱蔽他們有時候還住在墳裡。在團山村,有的隱蔽洞就挖在墳地裡。先找一個適當的地方挖坑,從坑邊挖出一個出入的孔,坑裡鋪上草,上面用木頭和秫秸封頂,再掩上土堆成墳丘,中間用秫秸稈做一個通氣孔,上插白紙幡偽裝成墳頭,供人出入的孔口則蓋上一塊石板。晚上,薑國亭和區、村幹部們進“墳”休息、開會,第二天早晨村裡放好崗哨,確定安全後再通知“墳”裡人回村。這樣度過瞭無數個夜晚。  獨山腳下的盆窯村,全村40餘戶人傢、200多口人齊心抗日,縣區幹部常到該村住。村裡挖瞭許多隱蔽洞,燒陶用的盆窯成為天然、巧妙的藏身之處。  1942年春天的一天,薑國亭同縣政府秘書張子豐正在村邊小河溝裡洗衣服,村支部書記郭存田跑來說,永寧偽滿洲軍從團山向盆窯方向進攻,快要進村瞭。郭存田著急地說:“快回傢進洞吧!”郭存田傢中的隱蔽洞挖在碾盤底下,出口通往燒盆的窯內,用盆蓋著。他們往南跑,敵人往北來,他們前腳進洞藏好,敵人後腳也進瞭村。無巧不成書,一個營的偽滿洲軍要在村裡駐下吃飯,村支書傢也駐上瞭,薑國亭和張子豐清清楚楚地聽到東北口音的說話聲和馱運東西的騾馬聲。他們耐心地在洞裡等啊等,直到聽見郭存田在喊:“出來吃飯吧,敵人走瞭。”二人才松口氣。

“楚坑”之謎 項羽一夜之間在此坑殺二十萬秦兵

  2000多年前,20萬秦軍降卒一夜之間被項羽的軍隊坑殺殆盡。坑殺之處據說就在今天的義馬二十裡鋪一帶,1912年,修建隴海鐵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遺址是一個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50米的土坑。風蝕雨淋,漸漸頹敗,周圍生長著青翠的莊稼和白楊。不過,在河南文物分佈地圖上,並沒有對這個遺址的官方記載。在2000多年以前,這塊土地真的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嗎?  殘暴的殺戮  公元前206年,收復瞭六國舊地的項羽,率領60萬大軍開始向秦地進發。在這支進攻秦朝大本營的軍隊裡,就收編著剛剛投降的20萬秦兵。當部隊行至新安古城安營紮寨時,在軍營中流傳的“小道消息”,卻引發瞭曠古罕聞的大屠殺。  西北大學歷史系徐衛民教授告訴記者,新安古城上演的驚天悲劇,距離百裡之外秦白起坑殺40萬趙軍,僅隔54年。  隻不過這次施暴者是曾經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國兵士,他們用同樣的方式,把秦軍當年的暴虐還給瞭秦軍。  根據史書記載,投降的秦軍在路上受到瞭隨意虐待,我們無法揣測降兵當時的心態,為瞭保命,他們或許隻有忍辱負重。可是當隊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馬上就要西出函谷關,秦軍將士的心情一定非常復雜。  《史記》項羽本紀描述這段歷史時說,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這些投降的秦軍既擔心項羽勝利,他們自己成為引狼入室的秦奸;又擔心項羽失敗,秦朝會把他們的父母妻兒全部殺掉。所以抱怨自己的主將是難免的。但是這些悄聲的議論,並沒有逃過楚軍的耳目。  《史記項羽本紀》說:“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項羽得到報告後,就找來英佈、蒲將軍商議,最後3人拿出意見,認為“軍隊裡秦兵眾多,如果入關後不聽指揮,或者臨陣倒戈,那麼取勝就非常困難,不如及早殺掉,以免後患”。於是,“楚軍夜間突然動手坑殺秦卒20餘萬人於新安城南。除將領章邯、司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活埋。”  關於這場殘暴的殺戮,史書沒有詳細記載。  不過要殺20萬手持武器的兵士,難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難來臨,恐怕沒有人會甘心束手就擒。所以,在坑殺秦兵降卒之前,項羽應該是設計瞭一套計謀來蒙蔽兵士的。歷史研究者推測,降兵必須首先被集中起來,去做一件事,這件事或許就是挖坑。在新安古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裡,秦兵降卒被六國的兵士驅逐著挖坑。當然,或許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被勝利之軍欺負慣瞭而逆來順受的秦軍降兵,忍氣吞聲的按照楚軍的吩咐,開挖大坑。當大坑開挖到兵士無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監督他們幹活的六國士兵,突然變得猙獰起來。  無數的長矛鐵槍對準坑內的軀體,瘋狂地刺殺,鮮血和泥土、哀號和悲鳴、求饒和怒罵交織著,一場慘絕人寰的血腥,就在我們目光無法企及的地方蔓延開來。

越南為何自殺式撞擊中國船隻:內幕令人汗顏

  導讀:出動大批漁船、武裝船隻,持續沖擊正常作業的中國鉆井平臺,與中方防守船隻激烈碰撞,並聲稱要起訴中國……最近,越南在西沙群島海域的對華挑釁行動日趨危險。為此,中國外交部6月8日發佈題為《“981”鉆井平臺作業:越南的挑釁和中國的立場》的文章,詳細披露瞭5月初以來中國鉆井平臺、船隻在西沙群島毗連區遭到越南上千次沖撞、幹擾的情況。文章強調,越方應立即停止幹擾,並撤走現場所有船隻和人員,緩和緊張局勢,使海上盡快恢復平靜。  熟悉南海問題的防務分析人士對《世界新聞報》指出,從中國外交部的文章可以看出,中方堅決而有效地保護瞭“981”鉆井平臺的正常作業。不惜采用“自殺式沖撞”戰術的越南船隻,在中國海警船以及海空軍力量組成的銅墻鐵壁面前,已經敗下陣來。  據中國外交部披露,中方作業開始後,越南方面即出動包括武裝船隻在內的大批船隻,強力幹擾中方作業,沖撞在現場執行護航安保任務的中國政府公務船,還向該海域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大量佈放漁網、漂浮物等障礙物。截至6月7日下午,越方現場船隻最多時達63艘,沖闖中方警戒區及沖撞中方公務船累計達1416艘次。  然而,越南幹擾“981”平臺作業的企圖並未得逞,該平臺第一階段鉆探早就完成,第二階段工作也已開始。越南及西方媒體披露的視頻顯示,中方執法船在“981”鉆井平臺周圍密集部署,構成瞭嚴密的海上防線,針對企圖接近平臺的越南船隻實施瞭堵截、噴水驅離。法新社報道稱,一艘越南的木質小漁船在中國鉆井平臺附近沉沒,船上10名漁民隨後被附近的船隻救起。   美國合眾國際社援引越南官員的話稱,中國已把鉆井平臺周圍保護區范圍擴大瞭約45%。越南漁政監督局局長阮玉偉(音)說:“之前,保護鉆井平臺的中國船隻在平臺周圍5至6海裡的范圍內活動,但如今它們把活動范圍擴大至8海裡。”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越南的做法是企圖倒打一耙……中方船隻是在鉆井平臺附近執行護航安保任務,處於防守狀態,是越方船隻奔襲100多海裡進入有關海域,企圖強行沖撞中方守衛船隻。

盤點:決定歷史的走向的三國著名戰役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瞭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這些決定歷史走向的著名戰役。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瞭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赤壁之戰  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瞭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震驚!袁世凱竟差點使朝鮮成為中國的一個省

  現在韓國沿用的太極旗,是早在1883年朝鮮還是李氏王朝時,便確立下來的國旗。太極旗可以說是朝鮮最早的國旗,誕生過程說起來既復雜又偶然,而且是實際是咱中國人設計出的太極旗。  19世紀末的朝鮮,依然是咱大清的屬國,不過正在開始崛起階段的日本,當時也已經把侵略勢力深入到瞭朝鮮。因此當時的朝鮮各種思潮都有,反本國皇帝的、反咱大清的、反小日本的都有,當然保皇的、親咱大清的、親小日本的也都有。於是在這些復雜的背景下,1882年朝鮮爆發瞭壬午兵變。這一兵變幕後的力量要細說起來很復雜,不過那個時候因小日本還沒成氣候,棒子們一向都喜歡撿軟柿子捏,因此在兵變裡遭瞭大殃的是小日本,連駐漢城的日本大使館都被燒瞭。  當時以袁世凱等的駐軍朝鮮的清軍將領,率領大清軍隊成功平定瞭這次兵變,並且袁世凱以此向李鴻章建議,趁此機會將朝鮮劃歸大清的一個省,並在日本還沒成氣候前借機滅瞭日本。然後由於李鴻章的短視和軟弱,沒有采納袁世凱的建議,傻呵呵地讓小日本撿到瞭個大便宜,借此強迫朝鮮簽訂瞭《濟物浦條約》,規定朝鮮須派使臣向日本謝罪。   如此一來朝鮮的李氏王朝的政府,便派出瞭哲宗的駙馬樸泳孝,以所謂的“謝罪兼修信使”,去出使日本,實際就是去給小日本賠禮道歉。這個樸泳孝後來成瞭十足的親日派,現在在韓國的歷史書裡是個大韓奸,不過同時也是太極旗的名義上的締造者。當時尚處於封建王朝的朝鮮,還沒有正式的國旗概念,不過當時西式思想已經傳入瞭朝鮮,覺得作為一個國傢的代表,樸泳孝連一面國旗都沒有太丟人瞭。  本來樸泳孝是請求咱大清,想以中國的龍旗作為朝鮮國旗,但被傻呵呵的李鴻章給拒絕,否則現在韓國的國旗可能是龍旗。晚清著名的洋務派代表馬建忠,當時隨同朝鮮使團一起去的日本,這老爺子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個很瞭不起的人物,建議樸泳孝以太極旗作為朝鮮國旗,於是樸泳孝就這麼在去日本的船上,臨時做出瞭瞭一面太極旗,舉著臨時畫出來的太極旗去的日本。樸泳孝回國後,將繪制國旗一事向政府作瞭匯報,受到肯定和贊揚。第二年即1883年,李氏王朝正式頒佈該旗為李氏王朝的國旗。  甲午戰爭後日本占領瞭朝鮮,之後又把朝鮮並入瞭日本的直屬領土。1919年朝鮮的一些民族主義愛國者,在中國的上海組建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把太極旗作為瞭臨時政府的國旗。這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主要的領導者是現在被尊為韓國國父的金九,一直存在到瞭二戰結束,在二戰的過程中,是被反法西斯國傢承認的朝鮮政府,有點類似於戴高樂建立的自由法國。而在抗日鬥爭中,金九領導下的臨時政府,抗戰功績也超過瞭抗戰事跡實際是編出來的金大胖,在上海虹口公園爆炸中,曾炸死過多名日軍高級將領。現在的韓國就是這個臨時政府的延續,所以韓國的國旗也就延續瞭太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