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Category: 戰史風雲

戰史風雲

崖山之戰的戰爭背景:元朝崛起大肆加緊滅宋步伐

  崖山之戰戰爭背景: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3] 等,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興二年)中國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今廣東新會南崖門鎮)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這場戰役直接關系到南宋的興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相傳宋元雙方投入軍隊30餘萬,戰爭的最後結果是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著少帝,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 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元朝最終滅亡中國。中國第一次整體亡於遊牧民族之手。部分人評價這場戰役,認為其標志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有“崖山之後無中國(中華)”這一說法。  元朝軍隊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於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楊淑妃由國舅楊亮節陪同,在謝道清密命攝行軍中事的江萬載父子所帶殿前禁軍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婺州(現浙江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到溫州後再與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接著進封趙昰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趙昺為副元帥。[9] 元軍統帥伯顏繼續對二王窮追不舍,於是二王隻好逃到福州。不久,剛滿7歲的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楊淑妃為楊太後,仍由老臣江萬載秘密攝行軍中事,統籌全局;公開則加封弟弟趙昺為衛王,張世傑為大將,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陳宜中為丞相,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並組織抗元工作。   趙昰做皇帝以後,元朝加緊滅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要求借船,卻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拒絕,隨即早有異心的蒲壽庚投降元朝。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隻好去廣東。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臺風,帝舟傾覆,端宗差點溺死,被江萬載救回,但宋軍民的實際統帥江萬載卻因此被臺風海浪卷走殉國,端宗也因此得驚悸之病。左丞相陳宜中建議帶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並自己前往占城,但後來二王數次召其回來都不返;最後逃到暹羅(今泰國),最後死在那裡(陳根本沒去越南,而是到海陵島躲瞭起來,宋亡後變成某支田姓的祖宗)。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死去,由弟弟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趙昺登基以後,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師)張世傑護衛著趙昺逃到崖山,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交界處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范部將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南宋流亡朝廷逃到海上,一場事關南宋流亡朝廷生死存亡的海戰已是一觸即發。

崖山之戰的過程:元宋崖山決戰投海殉國千古絕唱

  崖山之戰戰爭經過:祥興二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漢人投降大將張弘范進攻趙昺朝廷。後來在不久以前攻占廣州的西夏後裔李恒也帶領援軍也加入張弘范軍。此時宋軍兵力號稱20多萬,實際其中十數萬為文官、宮女、太監和其他非戰鬥人員,各類船隻兩千餘艘;元軍張弘范和李恒有兵力十餘萬(一說為三十萬),戰船數百艘。這時宋軍中有建議認為應該先占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風縱火沖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吃幹糧十餘日,飲海水之士兵嘔泄。張世傑率蘇劉義和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范擒張世傑甥韓某,以其向張世傑三次招降不果。  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張弘范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范認為火炮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張弘范將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弘范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裡餘,並以奏樂為以總攻訊號。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失敗,李恒等順潮而退。元軍假裝奏樂,宋軍聽後以為元軍正在宴會,稍微松懈瞭。  正午時段,張弘范的水師於是正面進攻,接著用佈遮蔽預先建成並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佈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並已經預先和蘇劉義帶領餘部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壯烈殉國!《宋史》記載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向世人昭示瞭一個民族寧折不彎,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後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後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不幸溺卒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餘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何其壯哉!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因而有瞭”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說法。  一般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是日本學者的積極主張,從當今日本學界的態度也能清楚的發現這一點,在日本平民階層的歷史認知中更是如此。起源上,一說為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提出的,但又有人考據稱內藤湖南並未說過這種話,據說找不到內藤湖南著作原文。  也有人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是宋亡之後中國人自己形成的一種史觀,明代詩人錢謙益有詩曰:“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似乎明朝人也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但若問其“明朝是否中國”?顯然不會言否,因而此“無中國”非彼“無中國”。日本人宣揚的本質是崖山之後“再”無中國,實際是對中華民族傳承的徹底否定,並進一步主張出日本傳承的相對正統。其實不過是當年日本侵略擴張的理論準備與宣傳手段,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與麻痹性。

武昌起義爆發的經過:星夜起義光復武漢成立政府

  武昌起義經過:清朝廷為撲滅四川的人民起義,派出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致使清軍在湖北防禦力量減弱,革命黨人決定在武昌發動起義。  1911年9月1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建立瞭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聯合反清。並決定請黃興、宋教仁或譚人鳳來鄂作起義指揮,主持大計。  1911年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10月6日發動起義。各標營黨人代表均參加,通過“人事草案”和“起義計劃”,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南湖炮隊黨人暴動未果。炮隊事件後,清湖北當局下令收繳新軍部隊子彈,同時增強市面軍警力量,盤查甚嚴。當局召集官長會議,決定軍隊提前過中秋節,八月十五日不放假。  1911年9月28日,湖南黨人焦達峰函告武昌起義指揮部,10月6日起義湖南準備未足,請展期10天。再加上同盟會的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未能趕到武漢。起義指揮部決定10月16日湘鄂兩省同時發難。  1911年10月9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配制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俄國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旗幟等,秘密泄露。並拘捕劉同等6人,隨即引渡湖北當局。湖廣總督瑞澄下令關閉四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情急之下,革命黨決定立即於10月9日晚12時發動起義。但武昌城內戒備森嚴,各標營革命黨人無法取得聯絡,當晚的計劃落空。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911年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  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瞭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瞭基礎。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瞭起義,並向楚望臺齊集。武昌城內的29 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沖出營門,趕往楚望臺;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臺。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1911年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占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  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志,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墻,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令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復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占領瞭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1911年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學習的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何貫中(同盟會員),第一時間得知起義發生的情況,立即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組織起來,潛出校外,將清軍南下的唯一大動脈漕河鐵橋炸毀。漕河鐵橋被炸,清軍南下鎮壓起義運動的行程被耽擱,這不僅極大地支援瞭湖北武昌起義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其更大的意義在於,這為革命黨人在全國范圍內舉事贏得瞭充裕的時間。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崖山之戰的歷史爭議:南宋滅亡的歷史真相及原因

  崖山之戰歷史爭議:在廣東省湛江市硇洲島。站在岸邊堆積的熔巖亂石之上,霧靄茫茫,水天一線,驚濤如訴。湛江文化研究專傢、湛江市博物館原館長陳志堅介紹,相傳當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趙昰和抗元軍民正是在這裡憤慨山河淪陷,將岸邊巨石怒擊水中,代表與元朝抗爭到底的決心。是為“以石擊匈(元)”,“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島也因而得名。  雖然南宋朝廷茍且偏安後在此最後滅亡,然而這段歷史卻是粵西沿海地區最為珍貴的文化財富之一。南宋年間,粵西沿海大都是荒遠之地,正是因南宋流亡朝廷的一路南下,才為這些地區帶來瞭中原、江南文化的火種,並對其後世文化的傳承發展影響深遠。硇洲島,就是南宋朝廷這段流亡之旅的海上最南端根據地。在此地發生瞭兩件大事:一、年僅11歲的皇帝趙昰駕崩,7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繼位;二、宋軍於此駐紮不久即莫名掉頭北返,走上瞭最終“自取滅亡”的不歸之路。  在這個僅有56平方公裡的小島上,與宋代相關的歷史文化底蘊卻是頗為厚重,宋皇城遺址、翔龍書院、宋皇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這些滄桑斑駁的古跡隱藏在一片片茂密的火山島原始植被深處,曲徑通幽,充滿瞭神秘色彩。不僅如此,“不拜皇帝拜忠臣”,島上的廟宇除天後宮(媽祖廟)、關帝廟、宗族祠堂等在廣東沿海常見類型之外,早年修築的分別祭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宋末重臣的祠廟在這裡分佈眾多,香火不斷。島上居民至今仍延續著將三位宋臣神像請回傢中輪流供奉的虔誠風俗,每年廟會之際又送回廟中,島上、島外居民都會來此祭拜,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當代史學專傢對硇洲島的歷史背景一直存在著一定爭議。從地圖上看,宋廷流亡至硇洲,卻又突然掉頭北返,最終亡於崖山。行軍路線逆流,且迎向元軍追兵,似乎十分不合情理。然而在以硇洲島津前天後宮理事會副會長竇廣棟為代表的當地文化學者看來,這種疑慮似乎不應存在。在他和陳志堅老館長的帶領下,我們仔細考察瞭當年南宋朝廷駐紮過的遺跡。而對於學術界的爭議,竇廣棟等人有一個頗為大膽的猜想:或許歷史上的崖山海戰,根本不是亡宋之戰,史料所記載的,隻是後人以訛傳訛。崖山海戰的失利對宋軍海上主力的打擊雖是毀滅性的,但陸秀夫背負趙昺跳海記載中南宋滅亡的標志性事件可能並未在崖山發生。  “趙昺和陸秀夫可能是在硇洲島跳海的!”竇廣棟進一步陳述瞭他有如此猜想的論據:從海上逃亡路線分析,掉頭北返的確不合情理。因此北返的應該是張世傑所率領的宋軍精銳,企圖開辟“第二戰場”。崖山海戰確實讓宋軍喪失瞭大部作戰主力,但宋廷並非滅亡在崖山。在硇洲島上,宋廷修建行宮、書院等遺址真實存在,若非宋廷想長期駐紮於此,絕不會貿然勞師動眾大興土木。年幼的趙昺當時可能與陸秀夫等其他大臣留駐在硇洲島,苦等來張世傑崖山戰敗的消息後或於此地絕望跳海,或在隨後繼續流亡的途中最終葬身大海。  記載不詳的歷史的真相,或許永遠會伴隨著猜想、推敲和質疑。硇洲島在宋元之交那段特殊歷史中扮演的角色的細節究竟如何,還有待專傢學者的進一步考證。

田忌與孫臏如何圍魏救趙?圍魏救趙是在哪次戰爭

  事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占瞭,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雙得。  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瞭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隻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  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鬥,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

崖山之戰的結果及影響:十萬軍民殉難,宋室覆滅

  導讀: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興二年)中國宋朝軍隊與元朝軍隊在崖山(今廣東新會南崖門鎮)進行的大規模海戰。這場戰役直接關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興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  這場戰役以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告終。它意味著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也標志元朝最終統一中國。但日本方面有些史學傢認為這場戰役的結果標志著古典意義中華文明的衰敗與隕落,因此有“崖山之後無中國”這一說法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人反對民族壓迫的抗元鬥爭是正義的,他們堅決的鬥爭迫使蒙古統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野蠻政策。  當然張弘范在炫耀武功的同時,也曾做出一些有益的事。如他在進軍中盡量減少破壞和屠殺,在政治上支持忽必烈的漢化改革措施,拋棄蒙古舊制等。他隻是按照統治者的命令行事罷瞭,因此對張弘范做簡單的肯定或否定都不符合歷史真實。  但可以肯定的是,元朝代宋而建國,雖然在形式上又一次完成中國的統一,但這個王朝對中國歷史的破壞同樣驚人。  蒙元雖在一些政策上促進瞭國內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的開發,但許多狹隘的民族主義手段(如四等人制度)都進一步使中國脫離瞭正常的發展軌道。雖然軟弱的南宋朝廷比不上蒙古帝國的霸氣,卻也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演變。事實也證明,落後文明依靠武力取得的勝利隻是曇花一現。十萬軍民投海不屈的悲壯故事,將永遠鐫刻在崖山的海石上,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崖門海戰之後1天,即二月七日早晨,海上浮屍10萬。陸秀夫的屍體被百姓找到,安葬起來;而小皇帝趙昺的屍體則為元軍尋得,隻見一眉清目秀的小兒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掛著一個玉璽。元兵將玉璽交給張弘范,張弘范確認這小兒是趙昺,派人尋回,然而趙昰的屍體已經下落不明。據說被百姓埋葬在瞭廣東深圳赤灣村裡,至今仍存。  崖山海戰後,宋室覆亡。元將張弘范命人在崖山巖壁上雕刻瞭“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然而張弘范並未得意多久,便在次年病死。百姓途徑石刻皆掩面垂淚。  1486年(明憲宗成化二十二年),禦史徐瑁對奇石上十二字深惡痛絕,命人除去,欲改書“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字。而陳白沙認為宋亡時死者十數萬,不獨陸秀夫,宜書“宋丞相陸秀夫負帝沉此石下”。因爭辯不下,終未刻成。有傳說,陳白沙到崖門憑吊時,在碑首加上一個“宋”字,成為“宋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此傳不實,白沙先生知張弘范雖屬漢人,但從未作宋將。)  解放初,原鑿字奇石被航道部門炸毀。1964年秋,新會縣人委請田漢同志書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十三個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終於把這饒有紀念意義的碑石樹起。

武昌起義的意義影響: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

  武昌起義的意義影響: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瞭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革命軍攻克總督府,占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瞭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瞭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其次是吹響瞭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瞭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瞭中華民國,建立瞭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他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武昌起義的勝利是革命黨人長期艱苦奮鬥和英勇流血犧牲換來的。如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程定國、熊秉坤勇於發難,紀鴻鈞、王世龍舍身燒督署,都表現瞭大無畏的革命獻身精神。廣大武漢三鎮人民群眾也同仇敵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農民、市民踴躍參軍,與革命軍並肩作戰,痛擊清軍。今天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辛亥先烈的革命精神,把它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動力。  武昌起義產生瞭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類型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贊賞。   因而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采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這裡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  武昌起義吹響瞭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瞭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瞭中華民國,建立瞭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即狹義的辛亥革命,同時又是廣義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瞭清朝後期腐敗的統治,開啟瞭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前後的系列事件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影響。

甲午前日軍如何評估清朝戰力:117萬不堪一戰!

  清朝陸軍117萬,為何在日本人眼裡不值一提?  甲午戰前,日本當局對清國內部軍事、政治及民情等狀況之調查,已相當細致,故對其戰力,亦有相當客觀之評估。譬如,日本參謀本部第二局長(管西局)小川又次,1879年曾被派往中國大陸,從事諜報偵查,明治二十年(1887)向當局提交瞭《征討清國策案》。該《策案》對清國內部弊端之切中,今日讀來,猶使人冷汗涔涔。  一、 《策案》認為清國陸軍有名無實,不堪一戰  《策案》開篇即謂:所謂“我乃東洋小國,財源不富,……宜敦厚信義、避免幹戈”之類的見解很荒謬,現今世界乃“優勝劣敗弱肉強食之時”,希望當局能夠“自本年開始,以五年為期進行準備,時機到來,則(對清國)加以攻擊。”  對清廷的陸軍實力,《策案》如此評估:“八旗兵大約三十萬人;綠營兵大約四十七萬人。此兩者之內,練軍約十萬人。蒙古兵大約十萬人。勇兵大約三十萬人。合計大約一百一十七萬人。”  其中,防勇、練軍四十萬人,戰鬥力較強,但“由各省總督、巡撫分而轄之”,“教育之法各不相同”,雖然多聘請外國教練,但“可惜者,並非舉而全然委任於外國教師,而是采用半洋、半清式之戰術”,非但無益,徒生煩雜;“更為可憐者,乃是將校為文官,雖有武官,但也一概不知兵學為何物,皆是惟有利己之謀”;何況,“以此四十萬之兵員,佈於我十倍之土地面積,特別是道路粗糙惡劣,交通甚為不便,故而假令一方有事,也難以直接調遣鄰省之兵。”   至於餘下的七十七萬軍隊——朝廷之八旗,地方鎮臺之綠營,皆是“攜帶傢眷之兵”,其薪餉本極有限,且“長發賊大亂以來,……又減少官兵俸祿錢糧”,已到瞭“不從事賤業,則不足以糊口”的程度,“今查清國軍備金額,大約七千五百餘萬圓”,數額雖大,“但用於八旗、綠營者,恰如救助貧民”,僅算勉強養活,至於軍備訓練,完全無從談起,“實乃有名無實之兵員”——雖然中法戰爭後,鑒於地方勇兵坐大,而八旗衰敗已久,清廷為維護其滿人統治,曾命地方“減少防勇人數,每年節省二三十萬兩,以充作訓練八旗兵之費用”,但這種以弱易強的做法,反使其實力“又有幾分退步”。  二、對海軍的評估是:雖有進步,但仍屬虛勢眩惑  對清廷的海軍實力,《策案》評估稱:近年雖有進步,且時常“喚起世人矚目”,但“就其真正實力而論”,不過“虛勢眩惑”。理由是:“清國海軍數十隻軍艦中,能夠用於海戰者,不過隻有北洋之五隻,南洋之四隻。以此九隻軍艦之威力,與本邦軍艦威力相比,雖然北洋之五隻軍艦與我浪速、高千穗、築紫、扶桑、金剛五艦;南洋之四隻軍艦與我比睿、海門、天城、盤程四艦相同”,但“清國之海軍,從艦長至士官人員,概為乏於學術”,故仰賴洋人甚多,且“清國水師所轄不同,經常相互不能應援,(法國)炮擊福州之際,有其他水師救助者乎?後來再三督責,也僅從南洋出動五隻軍艦,且在途中空為躊躇,最終招致石浦之恥。”

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各地革命黨紛紛響應起義

  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武昌起義有其客觀條件,甚至對武昌起義的勝利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地革命黨人在極短時間內紛 紛舉行起義響應武漢光復是主導原因,但立憲黨人與帝國主義對清政府的拋棄及尋找新代理人也是十分重要因素,袁世凱伺機奪權,未對武漢三鎮真正進攻是起義成功的不可忽視因素。  新版中學歷史《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中,對武昌起義敘述得較為簡練,特別是在較深層次分析中隻涉及瞭其爆發原因,而對其之所以取勝原因未能敘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困難,且出現瞭一些同學將較早發生原因與取得勝利原因混淆;也有一些教師與同學對此進行一些分析,但常常局限於從主觀上分析(20世紀80至90年代教科書即是如此分析),對其客觀原因強調不夠。而事實上,武昌起義除瞭主觀條件外,其客觀條件也極為重要,甚至說起到瞭一定程度的決定作用。本文主要對其客觀原因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夠對教師與學生有些微啟迪。  各地革命黨人在極短時間內紛紛舉行起義響應武漢光復是其取得勝利的主導客觀因素。武昌起義在全國范圍內產生瞭巨大的影響,推動瞭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的迅猛發展。散佈在各地的革命黨人紛紛發動新軍與會黨起義響應,各地群眾自發性起義也風起雲湧激蕩中華大地。10月22日,湖南革命黨人焦達峰陳作新發動新軍與會黨起義,有力地鞏固瞭湖北後方,並且派遣瞭軍隊赴武漢;陜西革命黨人景梅九等起義,攻入山西,切斷瞭北方清軍南下之途及清政府與西北地區的聯系。10月23日,江西九江新軍起義,解除瞭長江下遊清軍對武漢的威脅。29日,山西起義,11月3日上海起義,4日杭州、貴州起義,5日安徽起義,9日福州、廣東起義。短短一個月內全國有13個省宣佈起義或光復。同時,革命影響下的農民反封建鬥爭也走向高潮:江蘇蘇南部分地區的農民武裝暴動豎起瞭“革命大都督”的旗號,廣東地區農民組成各路民軍圍攻官署衙門和豪紳住宅,四川農民反抗清軍鬥爭發展至全省的大部分地區。當時少數民族地區也發生瞭響應共和的起義。應該說,革命在全國各地的積極策動響應促進瞭革命形勢的發展,大大分散瞭清政府鎮壓革命的力量,使得處於風尖浪口的武漢有瞭一個相對有利的政治軍事環境。設若沒有這些短期內風起雲湧般的起義,清政府是完全有能力全國軍隊,開赴武漢鎮壓起義軍,以當時武漢三鎮之新軍起義力量,是根本無力取勝的。   立憲黨人、舊官僚等人在武昌起義後采取的墻倒眾人推的態度是起義勝利的重要條件。立憲派與部分舊官僚是主張實行立憲的,他們不想革命,也不希望革命的發生。但是,第一,在新政和立憲中有所轉變並具有一定能量的他們,急切希望在全國政治上有發言權,在政府中有他們的一席之地。第二,他們雖然不革命,但對滿族貴族壟斷政權核心的狀況不滿,就是說,他們也有反滿情緒,雖然這種情緒遠遠不能與革命派相比。他們尤其不滿慈禧太後和光緒帝去世以後少壯親貴把持政權的局面,他們不相信這些紈絝子弟能夠帶領國傢走出危機,走向富強。能夠完成這樣的艱難任務的,隻有他們自己。  清政府中的當權者們不會意識到這些既沒有槍也沒有炮的立憲派人士能夠對清王朝的生存造成威脅。所以,當清政府不肯立即開國會之時,當皇族內閣成立之時,立憲派對清政府的有限支持也就宣告終結瞭。立憲派離心傾向的加劇以及最後對清政府的絕望帶來瞭嚴重的後果。武昌起義爆發後,由於立憲派加入革命陣營,使革命的進程大大加快瞭。立憲派人在地方上有著相當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但是對民眾的,也包括對相當多的地方官員。  武昌首義後,北京人心浮動,清政府中一些官員即采取將傢屬走避天津租界的辦法,甚至當時裕隆太後還有出走熱河的準備,一些手握重兵的將領也舉棋不定乃至坐視清廷崩潰。立憲黨人對此時局勢發展雖有不同認識,但不久以後即基本上共同傾向於不保清廷:當時從武漢趕到蘇州的張謇會同雷奮等,為江蘇巡撫程德全起草要求清政府“宣定憲法,開國會”的奏折;趙鳳昌則宣稱:“文明大舉,大勢已成,計旦夕即定……,以保將來中國。”張謇則明確地對袁世凱說:“甲日滿退,乙日擁公”。當其時,立憲派與舊官僚采取“和平奪權”與“政變奪權”的手法,先後取得瞭湖北、江蘇、湖南、福建、貴州、廣西等省的地方統治權。因此,從武昌起義到清廷宣佈退位,不過幾個月時間,一個貌似強大的政權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土崩瓦解,立憲派拋棄清政府應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馬航MH17墜毀:解密二戰後16起民航客機被擊落事件

  二戰後民航客機被擊落事件一覽:7月17日晚,一架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波音777客機在烏克蘭境內墜毀,機上約280名乘客及15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烏克蘭政府及東部武裝互相指責對方擊落瞭客機。61年來,民航史上客機被擊落事件,包括此次事件在內,至少已發生瞭16起,共造成1399人遇難。  2001年10月4日,俄羅斯西伯利亞航空公司1812航班 圖154M在從以色列特拉維夫飛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途中被擊落,機上78人全部遇難。烏克蘭軍方事後承認本國S200防空系統演習中誤擊該機,導彈陣地距事發地點達374公裡,這也創下有史以來防空導彈最遠擊中飛機紀錄。  1993年9月23日,格魯吉亞蘇呼米(今位於俄羅斯扶植的阿佈哈茲共和國境內)德蘭達機場,格魯吉亞航空公司的圖154滑行中被南奧塞梯武裝的迫擊炮擊中,1人死亡。  1993年9月22日,格魯吉亞航空公司圖154 被南奧塞梯軍薩姆7肩扛防空導擊落,機上132人中108人遇難。   資料圖:7月17日,據路透社消息,馬來西亞一架載有295人的777客機在烏克蘭靠近俄羅斯邊界墜毀。圖為馬航波音777客機在頓涅茨克地區墜毀的現場。  1993年9月21日,同樣是格魯吉亞蘇呼米德蘭達機場,格魯吉亞航空公司圖134 被南奧塞梯軍薩姆7肩扛防空導彈擊落,27人全部遇難。  1988年12月,阿富汗一架安32客機被巴基斯坦戰鬥機擊落,客機上25人全部遇難。  1988年7月3日,執行伊朗航空公司655號航班人物的空客A300B2型客機在從伊朗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的途中,於波斯灣上空被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發射的標準2防空導彈擊落,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美國政府解釋稱將該機誤認為是伊朗空軍的F-14戰鬥機。  1987年11月6日,一架馬拉維航空公司的肖特SC7在從佈蘭太爾飛往利隆圭途中,被莫桑比克全國抵抗運動的高炮擊落,機上1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赤壁之戰的後市說法:後世人們如何評價赤壁之戰

  導讀:多年來,學術界對於“赤壁”地望問題討論,諸說並起被近代傳媒稱為“新赤壁大戰”。數百年來,歷史學界對於“赤壁”之戰發生的地點問題多有討論,諸說並起,被傳媒稱為“新赤壁大戰”。一般統計,至少有七種“赤壁說”:蒲圻說、黃州說、鐘祥說、武昌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從現當代觀點來看,爭論的焦點在蒲圻說和嘉魚說之間,而歷史學出版物和已發現文物證據更偏向於蒲圻說。  蒲圻說:陰法魯主編的《古文觀止譯註》中寫道:“那個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縣西北,長江南岸。”《元和郡縣圖志》亦稱:“赤壁山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裡,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即周瑜用黃蓋策,焚曹公舟船敗走處。”胡三省註的《資治通鑒》和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采用瞭這一學說。  1970年以後,蒲圻市赤壁山及長江對岸的烏林連續出土瞭大量東漢時期的文物,包括1973年出土的銅馬鐙、“建安八年”(203年)字樣的瓦硯,1976年赤壁山下土層中的沉船遺址、赤壁山上的各式漢朝帶鉤,1987年開探的墓室中諸葛亮設計的銅弩機、東漢通行的五銖錢等等。1991年,湖北大學人文學院專門出版瞭《古戰場蒲圻赤壁論文集》。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為赤壁市。在赤壁市的三國赤壁古戰場中,含有大量赤壁之戰時的各種遺物,這些戰爭遺物的出土更加確定瞭當年赤壁大戰的地點就是在蒲圻。   嘉魚說:語言學傢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和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魚縣東北的觀點。如上溯此說之源,有《大清一統志》引據《水經註》為證。《水經註》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應在嘉魚縣東北,與江夏接界處,上去烏林二百裡。”此說後來為清末著名地理學傢楊守敬所首肯。

揭秘:在對越反擊戰中解放軍十條霸氣的軍規!

  導讀:人民解放軍肩負著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神聖使命。這一使命使得他們成為中國人們依靠的臂膀和力量。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軍人的生活到底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軍規:  (1)紅色的禁忌  1997年在電視裡看到在東山島舉行的軍事演習,紅旗依然在演習場上舞動,我想這肯定是沒有參加自衛還擊戰的人在那裡指揮,至少他們不瞭解自衛還擊戰後期為什麼不戴紅領章、紅帽徽的原因?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前三天部隊傷亡很大,除瞭指揮程序有問題外,與佩戴的紅領章、紅帽徽成為敵人的射擊目標點也有很大的關系。後來下令全部取消佩戴紅領章、紅帽徽,進攻時也不再舉著紅旗進攻。  發現這一現象的是部隊裡的一名班長和戰士。有一次部隊在往前開進的時候,班長叫一名戰士背一袋紅色的米袋子,這位戰士不肯背。班長問他為什麼不肯背?他指瞭指在前面山坡上行進部隊,班長一看就明白瞭。   原來那紅色的領章和紅色的帽徽是那麼的耀眼,就更別說那迎風招展的紅旗瞭。  於是班長取瞭一條備用的綠色軍褲,將紅色米袋子裡的米倒瞭進去,並將這一發現報告瞭上級機關。  上級首長對此非常重視,馬上下達緊急命令,紅色一律禁忌。紅領章、紅帽徽和紅旗在以後的戰鬥中就很少出現瞭。  後來這個班榮立瞭集體一等功,當然不僅僅是這一個方面的事跡。希望在今後的戰爭中能記住,這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

長平之戰戰爭遺址:解密長平之戰遺址今何在?

  長平之戰遺址:長平之戰,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已經是太過遙遠的歷史畫面,那麼這些曾經的古戰場現今都在何處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介紹以下吧。  1995年,在山西省高平市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出土瞭大量的屍骨和刀幣、佈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為研究長平之戰提供瞭重要的實物資料。其中一號坑中重壘交錯的屍骨,有的胳膊大腿有明顯斷裂的痕跡(應該是刀砍)。有的胸腔內遺有箭頭,還有的僅見軀幹而無頭顱。這些均說明他們是被殺死後掩埋的。另外此坑和附近的二號坑均為深坑,看上去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而非秦軍專為掩埋戰俘屍體所挖。由此而對幾千年“白起坑趙”之說提出異議。  位於山西省高平市市西2.5公裡的谷口村,該廟始建於唐,後歷代均有修葺,廟內存有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和清光緒十年(1884年)所立重修骷髏廟碑記。  據《高平縣志》載,這裡是戰國時期秦將白起坑殺趙降卒四十萬處,因為這裡殺人太多,後老百姓稱之為殺谷。唐明皇幸潞見頭顱似山,於是命官員擇骷髏廟一座,此廟分正殿和東西耳殿,把村南之山改為頭顱山,更殺谷為省冤谷。骷髏廟以祭祀四十萬被坑殺趙卒之先靈。   在山西省高平市王何村與王降村之間,有一條高大的土嶺,嶺上有個荒涼的土堆,當地群眾傳說: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清掃戰場收集頭顱,因頭顱太多而堆積成臺,名叫“白起臺”。  長平之戰遺址,位於山西省高平市東西梁山之間丹河附近河谷地帶。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范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傢溝、邢村,寬約10公裡;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裡,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

解析楚霸王項的羽巨鹿之戰:司馬遷的彌天大謊

  巨鹿之戰解析:巨鹿之戰是項羽的成名作,也是《史記》最著名的篇章。在巨鹿之戰中,項羽勇猛善戰叱吒風雲。雖然楚軍主力剛剛被章邯消滅,劉邦又分兵一部向西而去,可項羽僅率領剩下的人馬,單靠破釜沉舟來鼓舞士氣,便一舉消滅瞭王離率領的至少10萬秦帝國正規軍,同時又擊敗瞭章邯的20萬大軍。他殺蘇角,俘王離,降章邯,徹底扭轉造反軍被動局面。是項羽把造反軍從死亡的邊緣解救出來,並把亡秦戰爭推向勝利。  這太讓人難以置信瞭,政治思想工作真的有這樣神奇的效力嗎?不幸的是,隻要我們細讀《史記》便會發現,司馬遷巨鹿之戰的描寫雖然精彩絕倫,卻自相矛盾破綻百出。比如,項羽隻帶三天幹糧拼死一戰,而王離卻是在兩個月後才投降。破釜沉舟就算能鼓幹勁,它也能鼓起肚子兩個月不吃飯嗎?  比如,項羽在諸侯軍都做壁上觀的時候,就能單槍匹馬擊敗章邯,並在章邯的眼皮底下消滅瞭王離,卻為什麼在統領瞭諸侯軍之後,6個月卻沒能再接再厲消滅章邯呢?甚至後來章邯提出會盟,項羽表面接受麻痹章邯,然後發動突然襲擊,也還是沒能消滅章邯。項羽的戰鬥力怎麼前後判若兩人瞭?  再比如,司馬遷說項羽多次大敗章邯,可最後會盟時殺死他叔父的章邯竟然當上瞭雍王,與項羽的頂頭上司楚懷王平起平坐。大封諸侯時項羽隻封得兩個王,而章邯卻封得三個王。一個戰勝者怕是不會這樣寬大他的俘虜,即使他發神經想這樣,他的部下盟友怕也不會同意。種種跡象表明,如果把《史記》當信史,巨鹿之戰就是司馬遷撒下的彌天大謊,如果當小說,就是違背歷史的胡編亂造,其目的都是為瞭不動聲色地抬高項羽貶低劉邦。批評司馬遷是讓人痛苦的,但是在維護個人形象還是維護歷史事實的選擇中,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  謊言一,項羽“破釜沉舟”勇往直前  要搞清楚項羽有沒有破釜沉舟並不難,隻要看一看巨鹿之戰前後項羽所在的位置,一切便真相大白。請參考下圖,巨鹿之戰項羽軍進攻路線及駐軍圖。   謊言二,項羽包圍擊敗並俘獲王離  時間、地點以及兵力對比否定瞭項羽包圍擊敗並俘獲王離。

揭秘二戰後日本東京紙醉金迷的畸形夜生活【圖】

  東京,日本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二戰後,東京成為亞洲第一大城市。東京位於日本本州島東南部,關東平原東端,國際航空口岸,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經濟高度發達。東京曾是一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並稱為“世界三大城市”。2014年世界500強總部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北京。2014年世界城市排名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紐約與倫敦。  東京原名江戶,在明治維新後即成為日本首都所在地,是日本政治、文化、經濟、教育、交通中心和重要的工業基地。東京不僅是當代亞洲流行文化的傳播中心,也是世界流行時尚與設計產業重鎮。包含擴張相連的城區是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不僅為世界流行設計產業中心,也是世界經濟最進步富裕、商業活動發達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並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   1941年,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對東京產生瞭巨大的影響。為瞭適應戰爭需要,東京原來所存在的雙重的行政機構東京府和東京市被取消。1943年,東京府和東京市合並形成東京都。在二戰後期,東京被轟炸102次,最嚴重的空襲是在1945年3月10日。在這次空襲中,造成瞭日本人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瞭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無條件投降。戰爭結束後,經過轟炸的東京大部分成為一片廢墟,到1945年10月,人口下降到349萬,僅僅是1940年的一半。  二戰後的日本抱著趕快富起來,過上美國人一樣的生活的目的,開展全面建設。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這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差不多每個傢庭的收入都直線提高。不是一部分人發財,而是大傢一同富起來的。失業率幾乎等於零,大企業的終身雇傭制給上班族保證瞭一輩子的鐵飯碗。有瞭錢的日本人,又開始享受起紙醉金迷、糜爛不堪的畸形夜生活。東京街頭的夜總會、遊戲廳、歌舞廳成為日本人流連忘返的場所;陪酒女郎、脫衣舞娘和日本歌妓成為東京夜幕中不可缺少的風景。

秦南征百越之戰是怎樣打的:交戰雙方都是誰?

  導讀:秦始皇於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發動瞭開拓南、北疆土的戰役。三十二年由大將軍蒙恬率兵30萬進攻北方的匈奴,一年後將疆土擴展到陰山一線,對此《史記》作瞭記載,還專門為蒙恬作瞭傳記。而對於開拓南疆南征百越之戰,《史記》記得簡略又分散,比《史記》早50年的《淮南子》一書有一段記述,但仍然因為簡略而存在諸多信息缺失和史實不清的地方。對此,古代史傢基本上不去涉及,而現、當代的史傢則作瞭各種推測,有各樣的說法。因為都是推測,就看哪一種更合理,更接近史實。  秦軍的統帥是誰  《淮南子》記述秦始皇派遣“尉屠睢(sui)發卒五十萬為五軍”,於是大傢都認為50萬秦軍的統帥是屠睢。近年有幾位史傢提出疑問,認為屠睢隻是一個都尉,名不見經傳,擔任50萬大軍的統帥似乎與其級別不符。另外,百越的地域非常廣闊,東部在今浙江、福建境內有東甌、閩越,中部在今廣東境內有南越,西部在今廣西直至越南的中、北部有西甌、駱越。這些部族之中還“各有種姓”,所以稱百越。這樣秦軍東西戰線有數千裡,當時又沒有無線電通訊,由屠睢一人指揮五路大軍是不可能的。100年後,漢武帝平定嶺南也發瞭五路大軍,這五路各有主將,各自為戰,史書還把各路主將的軍職姓名傳瞭下來。可以推測,五路秦軍也應該各有主將,各自為戰,隻是各路主將由於沒有記載而失傳。  秦軍分幾路發動進攻  《淮南子》說秦軍分五路,集結的位置大致在今江西東部、南部和今湖南南部,後來的史傢也都說五路。而近年有史傢認為是四路,我傾向於四路。今江西東部的為東路軍,目標是今浙江、福建境內的東甌、閩越,東路軍的進攻很順利,很快攻取東甌和閩越,在那裡設置瞭閩中郡。在今江西南部和湖南南部有兩路,可統稱為中路軍,目標是南越的中心番禺(今廣州)。江西南部的一路進入今廣東的南雄沿湞水前進,湖南南部的一路進入今廣東連州沿連江前進。湞水和連江都流入北江,這兩路沿北江南下直抵番禺。中路軍的二路也打得比較順利,應該在第二年就拿下南越。第四路是西路軍,西路軍的前進路線應是從今湖南南部的道州、江華和廣西的富川、賀州抵梧州、貴港。西路軍的進攻目標是在今廣西貴港、梧州一帶的西甌。中路軍和西路軍的三條線路在春秋戰國時就是進入今廣東、廣西的主要通道,秦軍肯定是利用舊有的通道來發動進攻的。不少史傢認為西路軍還有一路是沿今興安的湘漓水路進攻的,這樣就有五路,其實在秦軍發動進攻時還沒有開鑿靈渠連接湘、漓,這條線路是不存在的,所以進攻百越的秦軍隻有四路。西路軍的道州線,地方史志稱之為“瀟賀古道”,現在我們在江華、富川還能看到這條古道的遺跡。後來漢武帝平定嶺南發五路進攻南越的番禺,有三路大軍仍然沿著秦軍中路兩條、西路一條線路進攻,由於靈渠已經開通,第四路的水軍從湘漓入西江進攻,第五路從今貴州出發。結果還是中路的南雄線和連州線的漢軍首先攻下番禺,因為這兩路距番禺最近,行路也最方便,而道州線的漢軍和湘漓線水軍還在途中,第五路更落在後面。由此也可以推測之前秦軍的中路兩軍是比較快地攻取瞭南越的。   西路軍的戰事如何  打得最艱苦的是西路軍。《淮南子》這樣記述:秦軍攻入西甌後“三年不解甲弛弩”,因為遇到兩大麻煩,一是無法對付利用山林打遊擊的西甌人,再是後勤補給線受到破壞糧草不濟。這樣秦軍時時戒備不敢卸下甲胄放下弓箭,進退兩難。官職為監禦史名叫祿(姓失傳)的將領無法運送糧食,於是率領士卒鑿渠(靈渠)開通瞭糧道,秦軍得到補給,發動新的進攻,殺瞭西甌的君長。於是越人都逃進叢林中,不肯做秦軍的俘虜,後來又發動夜襲,打敗秦軍,還殺瞭秦將屠睢。很明顯,《淮南子》記述的是進攻西甌的西路軍的戰事,那位屠睢隻是西路軍的主將,而西路軍的戰事發生在西甌的腹地即西甌人聚居的今貴港、梧州一帶,後來秦設置桂林郡的首府就在今貴港。根據這樣的記述可以推測,西路軍開始的推進還比較順利,很快進入西甌占據瞭戰略要地,但是就在那裡遇到瞭大麻煩,陷入瞭進退兩難的膠著狀態。這也說明在百越中西甌的戰鬥力是最強的,進攻百越之戰主要在西甌受阻。所以《淮南子》的記述以西路軍在西甌的艱苦戰事作重點而不涉及中路軍和東路軍。另外,對西甌一戰又是決定性的,西甌一平,進攻百越之戰才最後結束。

盤點:中國古今戰鬥力最強的十大鐵血之師!

  古今最強戰鬥力的十大王牌軍隊(圖):中華上下五千年,曾經相繼誕生無數支戰鬥力超強的英雄軍隊,他們往往伴隨著一個強悍時代或英雄偉人和鼎盛王朝而出現,他們用他們的蓋世豪情和英勇無謂的精神曾經改變瞭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在此我們後人僅以無比贊賞和崇敬的心情對他們所創造的千古功業和偉大貢獻表達無限的追思和緬懷。  今天我僅挑選這數千年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十支軍隊作為他們的代表,回顧他們的英雄史詩!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十支軍隊中有一部分軍隊相對來講比較殘暴和野蠻,甚至比之德日法西斯都不惶多讓,但我想我們作為千百年後的後人對此也完全可以坦然面對,千秋功罪過,任憑後人說……  TOP10:東晉北府軍  點評:肥水之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八十七萬氐族軍敗於八萬北府軍,從此北府軍聲威震天下。   這是一支由南逃的北方農民組成的精銳之師,每個人都與五胡有血海深仇,每個人都把光復河山作為己任。這支軍隊有東晉最著名的戰略傢謝安,又有東晉最著名的將領劉牢之,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雄心勃勃的符堅碰到這樣的對手,就算有八百七十萬軍隊又怎能不敗。胡人在戰前瘋狂叫囂,要飲馬長江,投鞭斷流,結果卻被八萬漢族子弟兵打的丟盔卸甲。  據說捷報傳來的時候,謝安隻是淡淡的說瞭句“小兒輩已破敵。”但歸傢的時候,卻因興奮過度連門檻都撞斷瞭。可謂是狂喜。其實狂喜的又何止謝安呢!那個時刻,肥水的輝煌把那個世紀中國的歷史濃縮成一刻永恒的絕唱,捷報傳來的時刻,也許全中國的漢人都已經淚如雨下瞭。

秦攻百越之戰的戰爭過程:統一瞭中華大地

  百越之戰過程:在歷史上也叫“秦甌戰爭”,但是在史書上記載比較少,隻有《淮南子》等少數書籍中有少量相關記載,這主要的原因是秦將趙佗在公元前214年攻占百越後不久就與秦朝廷貌合神離,在秦末又拒絕派自己手下的秦軍部隊北上與反秦起義軍作戰,封鎖瞭兩廣與中原的聯系,並在秦滅亡後建立起瞭南越國,按照現在的說法南越國屬於地方割據政權,現今歷史學傢對地方政權的歷史瞭解歷來都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對這次戰爭的瞭解僅僅局限在少量史書的記載上。但是我們就從這不多的史料上也可以看出,這同樣是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也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秦軍統一中國所付出的代價是相當驚人的。  歷史上之所以也叫此次戰爭為“秦甌戰爭”,主要由於百越土著部隊的最初首領是西甌國首領譯籲宋(西甌國的位置在現在的廣西),其實參戰的百越軍不僅僅是西甌國軍隊,其他百越地區的越人其他土著武裝也參加瞭戰爭,但是總指揮是西甌國首領譯籲宋、而主力是西甌軍而已。  譯籲宋是秦代西甌部族聯盟酋長。秦甌戰爭時期,帶領西甌人抗擊秦軍的部族聯盟領袖 。《淮南子·人間訓》載:秦始皇派遣“尉屠雎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從這一記述,可知 ,“譯籲宋”和被推舉的那位“桀駿”的職位是有區別的,一個是“君”,一個是“將”。  在歷史上一般都把秦軍的對手稱為西甌軍,但下文為瞭顧及到當時廣東和廣西境內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軍的對手統稱為“百越軍”,其實主要是西甌國軍隊。秦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以及組成,在幾乎所有的史書中都說到秦軍調動50萬大軍在屠睢的率領下進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但是這裡也有疑問,五路秦軍是同時進攻的嗎?在廣東和廣西的地方志中記載,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但是那剩下的30萬人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加入戰爭的呢?從史書上看,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瞭,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瞭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而且根據考證,其中一路秦軍開始攻擊的是東甌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這路秦軍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兩廣戰場的一路。秦軍這50萬大軍到底是那裡的兵為主呢?根據我們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記載,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還是以以前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瞭適應南方作戰,秦軍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於10萬人的原楚國部隊。   百越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則幾乎沒有任何史書有比較確切的記載,隻能從部分考古資料中看出百越軍的人數要遠遠少於秦軍,而且當時的嶺南百越基本上為蠻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佈,自然環境惡劣,所以當時的兩廣總人口數根據考古學傢的估計都不會超過50萬,當時能戰的適齡青壯年大致在5萬人上下,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類似“百越土著軍人數僅及秦軍十分之一”的說法。但是不管怎麼樣,秦軍的兵力是占絕對優勢的,秦軍為瞭這次戰爭的勝利是不惜代價的。  關於戰爭的經過,秦軍五十萬大軍雖然在兵力上占絕對優勢,在裝備上更是要遠遠超過百越部落軍隊,但是戰爭的過程卻令秦軍感到瞭戰前從未想到的艱苦和壓力,在戰前,秦軍考慮到瞭糧草可能會出現問題,也考慮到瞭南方炎熱的氣候對於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軍士兵的不適應;但是秦軍到瞭兩廣後才發現,戰場環境的惡劣以及敵軍的超乎尋常的兇悍頑強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書上記載瞭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隊的頑強抵抗,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瞭慘烈的激戰,秦朝大軍步步艱難,節節受挫,損兵折將,遲遲不能進入越人的世居領地,在戰爭中,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戰死後又馬上另選瞭新的首領,並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百越軍甚至不惜與野獸為伍,至死不投降秦軍,並且不斷對秦軍部隊進行偷襲,切斷秦軍糧道,迫使秦將屠睢寫信給秦始皇上報說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調大量民工開鑿靈渠,溝通瞭湘江和漓江水系,確保瞭秦軍的糧草運輸。另外秦軍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炎熱的氣候,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陜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瞭秦軍的戰鬥力。

揭秘:太平洋戰爭中鱷魚竟一夜吃掉數千名日軍

  導讀:東方發白的時候,前去偵察的小艇飛速返回指揮艦報告,從艇上下來的偵察兵個個臉色蒼白,一副恐懼的樣子。“報告長官,全是死人,還有鱷魚!”被驚嚇過度的偵察兵語無倫次地說。  鱷魚吃人的事,古今並不少見,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近千名日本侵略軍遭鱷魚襲擊並被吃掉的事情,一般人可能不知,故寫此文述之。位於孟加拉灣東岸緬甸的蘭裡島,以風景秀麗著名。小島周圍水面波平如鏡,水中到處矗立著數不清的莽莽蒼蒼的“山脊”,其實這些“山脊”是鱷魚———這是一座著名的鱷魚島,島上長期居住著數萬隻鱷魚。它們借助這裡奇特的地形地貌和特有的保護色,平靜地生存和繁衍。  1945年2月19日,太平洋戰爭已接近尾聲。在孟加拉灣海域巡邏的英國艦隊截擊瞭一支企圖從海上撤回日本的侵緬日軍船隊(由於記錄的殘缺,這支日軍的番號無從查考)。雙方展開瞭激烈的炮戰,英軍艦隊力量遠勝於日艦,不一會兒,日軍的幾艘護航炮艇被擊沉。裝載有1000多名日軍的兩艘運輸船,慌忙駛到蘭裡島周圍,日軍在那裡登陸。日軍打算把蘭裡島作為陣地負隅頑抗。   島上日軍的頑強抵抗給英軍造成瞭很大的麻煩。激戰到天色漸晚,英國艦隊一時很難消滅這股上島的日軍部隊,於是一邊對小島進行海上封鎖,一邊研究和制定第二天的作戰方案。各艦指揮官接到命令後陸續地來到瞭指揮艦上。  入夜,疲憊的日軍七零八落地躺在地上。正當他們準備好好睡一覺來應付第二天的戰鬥時,突然,他們白天沒有註意到的那些鱷魚躥出水面,向他們兇猛地撲過來。原來,當英日海軍白天激戰時,鱷魚被嚇得藏入瞭水中。天黑以後,隨著潮水退去,一群群鱷魚都被岸上死傷士兵身上發出的血腥氣味引瞭出來。已經疲憊不堪的日軍被突如其來的鱷魚的兇猛進攻驚呆瞭,他們雖然拼命用機槍、步槍向鱷魚射擊,但還是招架不住鱷魚群的兇猛襲擊,頃刻間,慘叫哀號之聲響遍整個沼澤。

一戰定江山:巨鹿之戰楚軍大破秦軍之秘密何在?

  巨鹿之戰:《史記》與《漢書》皆記載,項羽是引兵渡河之後,“與秦軍遇,九戰,絕甬道,大破之”,是與王離軍接戰時,同時絕其甬道的。而《通鑒》則載,“(項羽)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巨鹿。戰少利,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陳馀復請兵。”那麼,哪一個記載符合歷史真相呢?司馬遷班固司馬光三位史學傢都以謹嚴著稱,孰是孰非著實還不好輕斷。不過,司馬遷在《史記 張耳陳馀列傳》中又記述道,“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諸侯軍乃敢擊圍鉅鹿秦軍,遂虜王離。涉間自殺。卒存巨鹿者,楚力也。”《通鑒》的記載與這個記述基本相同。私心推測,可能是司馬光看到瞭司馬遷記述前後不一之處,擇其更合情理者而用之。司馬遷畢竟是一人之力而著史,加以身心困頓傷殘(司馬光則率領一大班飽學之士,在優渥的學術和生活條件下著史),雖然本意自然是要盡可能謹嚴,但百密而無一疏實是太難(另外旁逸一句,就以此處為例,司馬光能對《史記》記述不同處甄別取棄,班固則是照搬,可見作為史學傢,溫公究竟高出一籌)。那麼,何以說《通鑒》認可《史記 張耳陳馀列傳》中之記載更符情理呢?  如上所析,王離軍與項羽軍在局部態勢上,兵力和戰力互有短長,綜而合之,“理論上”勢均力敵。如果未有英佈和蒲將軍先期渡河、斷絕章邯為王離輸送軍食的甬道這一情況,也即是王離軍無“乏食”之患,則同等戰力下,項羽未必敢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即其放手一搏,王離也未見得會軍敗作虜——絕不要誇大項羽個人的武勇和他破釜沉舟激勵士氣的作用:冷兵器時代,單個將軍的武勇在集體作戰裡的作用相當有限,遠非演義小說中誇張的所謂“一將橫刀,六軍辟易”。而士氣之激勵究有何效,要看對手是誰,如果是前秦苻堅的混編大軍各懷鬼胎,則有可能以北府兵之精銳一鼓作氣將其殺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但這不是前秦軍,這是秦軍,精銳的秦軍,當時世界上最具戰力的軍隊——“九戰”,可見戰況是何等激烈,也可見秦軍作戰之頑強,絕非單憑楚軍之勇氣士氣就可嚇阻擊破。  那麼,楚軍大破秦軍之秘密何在呢?難道是運氣?當然不是。我認為,楚軍先鋒部隊的“絕其甬道,斷其軍食”,是關鍵中之關鍵。   軍食是軍隊的命根子。軍食一斷,軍心必亂。秦趙“長平之戰”的戰役關鍵轉折,便在於白起斷趙括糧道,長圍久困趙軍,趙軍絕食四十六日,突圍無望,終於全軍降秦。周亞夫平七國之亂,也是先斷吳軍糧道,造成吳軍軍心動蕩,然後乘隙破之。我相信,作為優秀的戰役指揮官的項羽,面對易攻難防而又如蛇之七寸的甬道,幾乎本能的便要想到去破毀。因此合乎一般軍事常理的便是:項羽先期派遣當陽君蒲將軍過河斷瞭秦軍甬道,造成王離軍“乏食”的情勢,知其軍心必受擾亂,於己有利之戰機遂已出現,此其一;其二,在此戰機激發誘導下,趙軍“陳馀復請兵”,則是已得到趙國趙軍方面再次的請援,圍城內外的趙軍期望與楚軍腹背合力破擊秦王離軍的作戰願望強烈,在王離軍乏食後更為強烈,此為有利楚軍之戰機其二。這兩個戰機,究其根,都是楚軍派先頭部隊絕秦軍甬道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