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Category: 戰史風雲

戰史風雲

秦始皇為什麼攻打百越?秦始皇攻打百越的原因

  導讀:在大秦帝國軍消滅瞭東方六國後,秦始皇把統一的目光放到瞭南邊的百越之地,發動瞭對百越的戰爭。百越戰爭是秦始皇最艱難戰爭秦軍五十萬大軍雖然在兵力上占絕對優勢,在裝備上更是要遠遠超過百越部落軍隊,但是戰爭的過程卻令秦軍感到瞭戰前從未想到的艱苦和壓力,在戰前,秦軍考慮到瞭糧草可能會出現問題,也考慮到瞭南方炎熱的氣候對於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軍士兵的不適應;但是秦軍到瞭兩廣後才發現,戰場環境的惡劣以及敵軍的超乎尋常的兇悍頑強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書上記載瞭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隊的頑強抵抗,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瞭慘烈的激戰,秦朝大軍步步艱難,節節受挫,損兵折將,遲遲不能進入越人的世居領地,在戰爭中,百越軍在首領”譯籲宋”戰死後又馬上另選瞭新的首領,並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百越軍甚至不惜與野獸為伍,至死不投降秦軍,並且不斷對秦軍部隊進行偷襲,切斷秦軍糧道,迫使秦將屠睢寫信給秦始皇上報說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調大量民工開鑿靈渠,溝通瞭湘江和漓江水系,確保瞭秦軍的糧草運輸。另外秦軍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 —-炎熱的氣候,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陜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瞭秦軍的戰鬥力。  以西甌軍為主力的百越軍這時在新首領桀駿的率領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時期對秦軍發起瞭反擊,秦軍大敗,根據《淮南子》記載,秦兵”伏屍流血數十萬”,而秦軍總指揮官屠睢也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百越軍夜襲部隊擊斃,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雙方一直處於相持對抗的局面。而根據學術界討論,秦軍的陣亡在30萬人上下,剩下的20萬人全部退到兩廣的北部邊界一帶,但是百越軍的傷亡同樣十分慘重,也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瞭對峙局面,而且一對峙就是3、4年時間。   百越軍輸給大秦軍,是輸在瞭人口上。百越地區人口當時很少。  但是戰爭畢竟是殘酷的,且不說秦軍在三次戰爭中前後瞭損失瞭30多萬人馬,兩廣地區的老百姓也遭到慘重的損失,在歷史資料中記載秦軍在第二次戰爭後的部隊全部留在兩廣,這些秦人與當地人融合,成為瞭現在的兩廣老百姓祖先的一支。這留下的近30萬秦軍士兵為兩廣的開發做出瞭不可磨滅的印象。但是根據歷史學傢考證,在秦末農民戰爭、楚漢戰爭期間,兩廣並不是戰場,此時的兩廣幾乎已經算是獨立出秦王朝,但是在《中國各朝人口》一書中卻記載著在秦末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兩廣人口隻有40多萬人,這裡如果扣除那些留下的近30萬秦軍士兵,也就是說這時兩廣的原百越民族從秦甌戰爭前的50萬銳減到10萬人這樣,而這期間兩廣並沒有什麼瘟疫流行的文獻資料,當然也不排除秦人在戰爭結束後還是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從而造成水土不服而人口下降,但我認為戰爭造成人口減少的原因應該是最主要的,在戰爭中,起碼有近40萬百越人或死或逃亡到東南亞。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已經在兩廣建立的南越國雖然說在建國初期有號稱“百萬帶甲”,但是根據歷史學傢分析,南越國總人口最多的時候(大致是漢高祖以後的呂後當政時期)也不會超過80萬人,士兵最多也就在10萬人左右,“百萬帶甲”系為誇張而顯示國威的說法,在最後投降漢朝的時候,南越人口在冊投降的隻有40多萬人,如果算上那些不在冊記錄內的人口估計也不會超過60萬人。  不管怎麼樣,這次戰爭也促進瞭中華民族的融合,雖然民族的融合往往都要經過殘酷的戰爭,但秦軍帶來瞭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兩廣的開發和建設奠定瞭基礎。

三國官渡之戰的歷史評價:後發制人的經典戰役

  官渡之戰歷史評價:官渡之戰是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列舉的中國歷史上“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著名戰例之一。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雙方政治、軍事、經濟等多方面的條件,但首當其沖的是雙方軍事實力的較量。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實力明顯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絕對優勢的袁紹,但他卻以少擊眾、以劣勢對優勢並最終大獲全勝,其取勝之道是值得後人很好地深思的。  此戰曹操善擇良策,攻守相濟,屢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燒袁軍糧草,對獲取勝利起重大作用,集中體現曹操卓越的用兵謀略和指揮才能,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反觀袁紹,內部不和,又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屢拒部屬的正確建議,遲疑不決,一再地喪失良機。終致糧草被燒,後路被抄,軍心動搖,內部分裂,而全軍潰敗。  對於此戰,歷代名臣、學者也給予各種評價:同時期的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到:“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作為曹魏大臣的劉放評價:“以二袁之強,守則淮南冰消,戰則官渡大敗;乘勝席卷,將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勢以見。”  曹魏文人繆襲曾作《克官渡》,言曹公與袁紹戰,破之於官渡也。曰:“克紹官渡,由白馬。僵屍流血,被原野。賊眾如犬羊,王師尚寡。沙醿傍,風飛揚。轉戰不利,士卒傷。今日不勝,後何望!土山地道,不可當。卒勝大捷,震冀方。屠城破邑,神武遂章。”   西秦高祖乞伏乾歸曾對麾下諸將說:“昔曹孟德取袁本初於官渡,陸伯言摧劉玄德於白帝,皆以權略取之。”北魏時期的大臣盧淵評價:“昔魏武以弊卒一萬破袁紹,謝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勝負之變,決於須臾,不在眾寡也。”宋朝理學傢范浚認為官渡之戰是以奇取勝,“曹操與袁紹相持官度百餘日,操順而紹逆,故操軍雖不敵而不為寡,然卒所以勝紹者奇也。紹遣淳於瓊等將兵萬餘人,北迎糧運,操自將夜往,攻破瓊等,悉斬之,此曹操之用奇也。”  清代學者趙翼評價:“官渡之戰,袁紹兵十馀萬,曹操兵僅十分之一,擊破之。”民國史學傢呂思勉評價:“淳於瓊等既破,張郃復降,據《三國志》說:袁紹的兵就此大饋,這大約因袁紹的兵駐紮日久,銳氣已挫,軍心又不甚安寧,遂至一敗而不可收拾。曹操攻淳於瓊,固然有膽氣,也隻是孤註一擲之舉,其能耐,倒還是在歷久堅守、能挫袁軍的銳氣上見得。軍事的成敗,固然決於最後五分鐘,也要能夠支持到最後5分鐘,才有決勝的資格哩。”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日本侵略軍無條件投降日

  抗日戰爭紀念日:每年的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或抗戰勝利紀念日,用以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日本對同盟國各國遞交降書。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作為一名中國人,必須牢記:每年的九月三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9月3日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第一個值得揚眉吐氣的紀念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紀念日。有關這個紀念日的歷史由來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佈停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廣播詔書;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字無條件投降。當時的國民政府於第二天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從1946年把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4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曾將8月15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佈瞭規定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通告。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0號《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佈,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佈)中發佈的有關抗日的紀念日有“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這是中國政府以法規的形式確定瞭抗日戰爭紀念日。  有關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雖尚無法律依據,但是,根據歷史事實與相關協定,也應是每年的9月3日。原因在於,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部分;中國不僅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同盟國”,而且是“同盟國”的發起者中美英蘇四大國之一,並且,在重慶還成立瞭“同盟國遠東戰區指揮部”。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以3500萬人的犧牲,抗擊和牽制瞭日本陸軍總兵力的2/3以上,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瞭巨大的犧 牲和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是在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霸權與話語霸權下,在他們的眼裡,歐美往往就是全世界,歐美標準就是世界準則。在歐美面前,地球上所有其他的國傢與民族都要退避三舍?所以,便有人錯誤地將每年的5月8日和5月9日定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有悖事實,連英國人都看不過去瞭,英國《衛報》曾報道過說,1945年後的冷戰使人們難以將蘇聯的貢獻融入西方對戰爭的集體記憶裡,然而,“在西方對二戰勝利過程的描述中,蘇聯不是惟一一個被排除在外的國傢,中國也有大約2000萬人由於日本入侵而喪生,是中國軍隊拖住瞭亞洲戰場上的日軍,然而“這是一段幾乎不為西方所知的歷史。

三國北方霸主爭奪戰:“官渡之戰”的軍情解剖

  官渡之戰軍情解剖:官渡之戰是三國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是決定袁曹誰為北方霸主的關鍵性戰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兼並公孫瓚之地,繼而決定出兵攻打曹操,拉開瞭長達一年的官渡之戰序幕。首先表明一下觀點,筆者認為官渡之戰曹操能夠取勝絕非偶然或僥幸,作此文原因也有反駁僥幸論等觀點。  官渡之戰的背景,需從曹操與袁紹的破裂說起,而曹操與袁紹的破裂,則需從“挾天子”說起。  曹操與袁紹的正式破裂,便始於曹操奉迎天子,曹操“挾天子”便是袁曹正式破裂的標志。曹操奉迎天子後,袁紹對此非常不滿,“恥班在太祖下”,不肯接受太尉之職,“轉為大將軍”才勉強接受,封鄴侯也不肯接受。然而袁紹對曹操的不滿僅僅在於被曹操搶先一步“挾天子”或“恥班在太祖下”這麼簡單嗎?果真如此則不能以曹操“挾天子”為袁曹兩傢正式破裂的標志。筆者將曹操“挾天子”視為袁曹破裂的標志理由是:一、袁紹是有霸天子野心的人,袁紹自己曾說過要“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二、曹操“挾天子”讓袁紹明白一點,曹操要與他爭天下。三、兩傢從此再也沒有以往的互助行動,而是轉為互相防備,袁紹出兵攻打公孫瓚,解決後顧之憂;曹操也趁機平定四周的威脅,建安四年四月又派兵進擊河內,消滅意欲投靠袁紹的眭固部隊。另外還有一點是出於推測,就是假如袁紹在曹操“挾天子”當時沒有公孫瓚在後制約,有很大可能性會馬上出兵攻打曹操,袁紹剛消滅公孫瓚就決定馬上進攻曹操隱約中就透露瞭袁紹急於要消滅曹操的意圖。   官渡之戰時,袁曹兩傢還同時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軍隊連年出征,需要修養,因此田豐、沮授反對馬上出兵。然而袁紹艱難,曹操比袁紹更加艱難,因此袁紹滅公孫之後立即出兵,實是利弊參半,袁曹之對決,袁紹獲勝的機會還是相對比較大的。  袁紹消滅公孫瓚之後決定出兵攻打曹操,然而軍事上卻行動緩慢,以致曹操趁機進行全面的戰略部署。建安四年十二月劉備在徐州反,五年春曹操親征劉備,虜獲劉備妻小,降關羽。二月,袁紹開始發動進攻,先遣郭圖、淳於瓊、顏良攻打白馬,曹操采用荀攸聲東擊西之計斬殺顏良,解瞭白馬之圍,又采取荀攸以輜誘敵之計,於延津南斬殺文醜。八月退守官渡,與袁紹相持,期間派曹仁平定汝南叛亂。十月,許攸投靠曹操,得到袁紹具體軍事情報的曹操出兵偷襲烏巢,斬殺大將淳於瓊,袁紹軍隊大潰,袁紹、袁譚棄軍逃走,被袁紹派往攻打官渡的張郃、高覽,投降曹操,曹操追擊袁紹敗兵,“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虜其眾”。自此,官渡之戰以曹操大獲全勝,袁紹一敗塗地告終。

揭秘:歷史上著名的百團大戰具體發生在哪一年?

  百團大戰時間:百團大戰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抗日戰爭期間由中國共產黨率領八路軍主力一百餘個團與當地民兵共約40萬人發動的對日戰役。根據資料的不同也有個方投入約20萬兵力進行戰爭的紀錄。  日本軍隊在占領廣州、武漢形成瞭一條北起山西、東至貴州的廣闊戰線,又面對其占領區內此起彼伏的反抗鬥爭,處於戰略要求日本放棄瞭以國民政府為主要目標的戰略,準備太平洋地區的戰場與美國決戰。轉而以抗日根據地為目標,進而鞏固已有占領區。因此自1938年秋日本便開始大規模的政治誘降,希與國民政府議和。在這種情況下,抗日戰爭進入瞭相持階段。而汪精衛於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另一個“國民政府”,展開受到爭議的叛國運動。 此時美、英兩國也在面對法西斯力量令人窒息的壓力,希望以國民政府的退讓換取德日進攻蘇聯的承諾。1939年初,面對日本政治攻勢的國民政府反共投降的傾向日見明顯,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則確定瞭一系列違背抗日統一戰線的舉動,並展開對日秘密談話,希望展開停戰談判。  在這種情況下,悲觀、失望和投降妥協的思想彌漫在國民黨統治區。中國面臨著空前的新危機。  在抗日根據地由於共產黨在日本在華主要戰略要地華北的發展日漸壯大,日本軍隊在1939年夏季,集中瞭分散在長城、華北、東北的部分軍隊,以鐵路、公路等交通線為依托,對華北地區的抗日力量連續發動大規模掃蕩,並在荒原挖溝築堡試圖阻礙抗日力量的進攻,實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囚籠政策”,借此控制並逐漸縮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兩次掃蕩,將集中於華北地區30餘萬日軍、滿洲國軍隊的分佈點不斷增加,力量分散[1]。這對華北地區的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集中優勢力量展開大規模進攻提供瞭有利條件。   百團大戰共經歷瞭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0年8月—9月)  戰役最早由8月20日晚8點開始的華北交通要道破襲戰為序幕,當時正太鐵路是日軍獲得山西煤炭資源的重要通道,也是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據點主要分佈區,同時井陘煤礦也在這條鐵路上。因而正太鐵路成為戰役第一階段的主要戰場。作戰初期兵力部署異常隱蔽,日軍直至戰鬥打響才發覺國民軍隊的動向,日本方面將9個獨立混編師投入戰場。至9月下旬為止,正太鐵路已全線癱瘓,華北境內的大部分鐵路也遭到狙擊而終止運行,井陘煤礦則遭到破壞。 第二階段(1940年9月—10月)  在第二階段時期,延安地區、山東地區、安徽地區的八路軍也投入作戰,戰鬥對象是鐵路交通線兩側的日本守軍與被抗日根據地包圍的日軍據點,目的是鞏固並擴大戰果。日軍也投入使用瞭戰爭公約所禁止的毒氣與生物兵器展開反撲,戰爭也進入相持階段。  第三階段(1940年10月—12月)  日本軍隊開始將各地的機動兵力集結於華北地區,以“掃蕩”為主要形式攻打抗日根據地,借以迫使國民軍退出華北交通要道,國民軍則分兵展開遊擊戰爭,采用麻雀戰(一種適用於山區的運動戰術)進行反擊,到1940年12月5日,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以國民軍的勝利宣告結束。

睢陽之戰簡介:唐朝的睢陽保衛戰發生在哪一年?

  睢陽之戰簡介:唐玄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張巡撤出雍丘後,率眾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隻有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南)與太守許遠,及城父縣令姚閻合在一起。之後,他們派部將雷萬春、南霽雲等領兵北上抗擊叛軍,並在寧陵北擊敗楊朝宗,斬叛將20人,殺敵一萬餘人,投敵屍於睢陽渠中,渠水為之不流。楊朝宗幸免一死,連夜逃去。  名 稱:睢陽之戰  地 點:睢陽  時 間:公元756年  參戰方:唐軍;叛軍  結 果:叛軍最終獲勝,但傷亡比太高  參戰方兵力:唐軍:7000;叛軍:18萬左右  主要指揮官:唐軍:張巡;叛軍:尹子奇  這次戰後,張巡接到朝廷詔書,被封為主客郎中,兼河南節度副使。此戰史稱睢陽之戰又或睢陽保衛戰。睢陽地當睢陽渠要沖,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年( 757年),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士固守,從早至午,接戰20餘次,士氣不衰。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為主帥,而自己管籌集軍糧和戰爭物資。張巡任主帥後首先清除瞭內部叛將田秀榮,然後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並繳獲瞭大批車馬牛羊。張巡把這些戰利品都分給瞭將士,自己分毫不要。這次大捷之後,朝廷拜張巡為禦史中丞;許遠為待禦史;姚訚為吏部郎中。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淮海戰役:亮劍中的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1948年11月的一個清晨,徐州。這個自古為兵傢必爭之地的城市。兩千多年來,以見諸於文字的158次血戰而彪炳史冊。  僅僅在十年,這個城市的周邊地區,就爆發瞭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血戰,中日兩國的正規軍在此投入的總兵力為數十萬人,戰鬥之激烈,傷亡之慘重,是前所未有的,日本陸軍的驕傲——坂垣師團,在此遭到重創,上萬的日本士兵的屍骨被埋葬在這裡,而中國士兵的陣亡人數則是日本人的數倍。臺兒莊之戰,給中日兩國軍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十年後的今天,這裡又爆發瞭一場大戰,這場大戰,不是兩個國傢之間的戰爭,而是同一個國傢同一個民族的兩個政黨之間的戰爭。這次大戰的規模,超過瞭以往任何時候,國共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達到140萬人,以往的戰爭比起此時此地發生的大戰,實在是不足道哉。關於這場大戰,國共雙方的叫法不同,國民黨的歷史教科書上稱為“徐蚌會戰”。而共產黨的歷史教科書上則稱為“淮海戰役”。在這場決定一個國傢一個民族命運走向的大決戰中,國民黨軍投入兵力為80萬人,解放軍投入兵力為60萬人。結局是,60萬消滅瞭80萬。  大戰剛剛結束,當時世界第二號軍事強國——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系的將軍學員們便把它列入瞭經典戰例,作為一個重大課題來研究。多少年過去瞭,各國軍事學院的戰史教材上,都把這次大戰稱為“經典戰例”。一代代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政治信仰的職業軍人們對這個戰例都不陌生,使人感到濃厚興趣的,是它的過程。兵力和裝備都處於劣勢的60萬人是如何打敗兵力和裝備都處於優勢的80萬人的。   數十架美制“B-25”轟炸機編隊組成若幹個攻擊波次,向地面俯沖投彈,數百門重炮和百餘輛坦克將徐州市東側鄧樓至團山一線四十餘裡寬的正面變成一片火海。徐州市東郊的市民們被這驚天動地的戰爭景觀嚇傻瞭,窗玻璃在強烈的聲波中被震得粉碎,嘩啦啦地傾瀉而下,房屋在晃動,梁柱在吱嘎嘎作響,像是隨時要塌下來,鋪天蓋地而來的硝煙使得日月無光,人們在持續得沒有任何間歇的巨響中被震得失去聽力。  國民黨軍第二兵團司令官邱清泉中將在兵團指揮部裡舉起望遠鏡。激戰的景象出現在望遠鏡中,隨著坦克履帶的撞擊聲,南北四十餘裡突然出現一條灰白色的水線,像漲潮的海水一樣,向東方撲去,各種輕重火器爆響得已經聽不出點來,手榴彈、迫擊炮彈爆炸聲,刺刀、槍械的撞擊聲,聲嘶力竭的吶喊聲匯成巨大的聲浪。

睢陽之戰經過:大唐安史之亂中的重要轉折點

  睢陽之戰經過:唐玄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張巡撤出雍丘後,率眾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隻有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陽與太守許遠,及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縣令姚閻合在一起。之後,他們派部將雷萬春、南霽雲等領兵北上抗擊叛軍,並在寧陵北擊敗楊朝宗,斬叛將20人,殺敵一萬餘人,投敵屍於睢陽渠中,渠水為之不流。楊朝宗幸免一死,連夜逃去。這次戰後,張巡接到朝廷詔書,被封為主客郎中,兼河南節度副使。  睢陽地當睢陽渠要沖,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年( 757年),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士固守,從早至午,接戰20餘次,士氣不衰。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為主帥,而自己管籌集軍糧和戰爭物資。張巡任主帥後首先清除瞭內部叛將田秀榮,然後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並繳獲瞭大批車馬牛羊。張巡把這些戰利品都分給瞭將士,自己分毫不要。這次大捷之後,朝廷拜張巡為禦史中丞;許遠為待禦史;姚訚為吏部郎中。  到瞭五月,正是麥熟時節,叛軍在城外收麥以充軍糧,張巡在城上看到後,集結士兵,擂鼓作出欲戰的樣子。叛軍見狀立刻停止收麥待戰。這時,張巡止住擂鼓,讓軍士作出休息的樣子,叛軍見狀放松瞭警惕。張巡抓住時機命南霽雲率軍大開城門突然沖出,直搗尹子琦大營,斬將拔旗。與此同時,有叛軍大將率一千餘騎兵直逼城下招張巡投降。張巡在城上一邊與敵將答話,一邊暗命勇士幾十人手持鉤、陌刀、強弩從城上吊下潛入無水的護城壕中,趁城外叛軍依仗人多勢眾並不戒備時,勇士們奮勇殺出,叛軍猝不及防損傷瞭很多人馬。   唐朝安史之亂,幾十萬叛軍輪番上陣攻打睢陽。數千守軍和百姓英勇的堅守這個江南的唯一屏障也是最後屏障。睢陽的糧食吃光瞭,城裡的麻雀,老鼠,樹皮,紙張,一切吃的東西都吃光瞭,守將張巡忍痛殺掉瞭自己的妻子,甚至殺掉瞭城中的老弱充做軍糧,這不是殘忍,而是將親人的靈魂與願望化在自己的血肉中。就這樣,睢陽堅持到瞭300多天,城中的老幼婦孺全部死光,僅留四百多殘兵,最後破城時無一人投降,全部戰死。那些獻出生命的軍民們,非為李唐一傢王朝,而是為中華文明的延續與復蘇所付出的沉重的代價。對他們講忠義的教條,或許懂都不懂,但他們卻懂得一個精神—責任!守住腳下的土地,擋住野獸般的叛軍,這是他們用生命去完成的責任。  睢陽失陷十三天後,唐王朝的增援大軍終於趕來,他們打退瞭叛軍,收復瞭這坐傷痕累累的城市。睢陽之戰,成為瞭安史之亂的重要轉折點。

官渡之戰中袁紹麾下不可忽視的兩大謀士大揭秘

  官渡之戰袁紹麾下謀士:田豐、沮授是袁紹手下兩名優秀的謀士,對於這兩個人,識人用人皆勝袁紹的曹操有過這樣的話:對沮授“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對田豐“向使紹用田別駕計,尚未可知也”。  對於袁曹兩軍,沮授認為“北兵數眾而果勁不及南,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而田豐也認為“善用兵,變化無方,觽雖少,未可輕也”。從《武帝紀》記載曹操與袁紹“相拒連月,雖比戰斬將,然眾少糧盡,士卒疲乏”來看,田豐、沮授絕非憑空猜測,而是有做過情報工作的。  因此,袁紹決意出兵攻打曹操時,田豐、沮授曾經向袁紹進諫,便獻策,其文如下: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許多人都認為田豐、沮授的戰略是打持久戰,其實田豐與沮授的真正戰略意圖是:以軍事為輔打經濟戰。田豐對袁紹說: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其重點有兩個:一是內修農戰;二是派精騎擾敵。以此達到“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效果,而不是簡單的持久戰就可以概括的。   觀袁紹從決定出兵到真正出兵一共拖瞭將近八個月,時間不可謂不長,而結果是讓曹操利用這段事件進行瞭戰略部署,並解決突然在徐州叛變的劉備,袁紹是即沒有按他既定之策馬上出兵,也沒有采取田豐、沮授之策內修農戰,外疲曹軍,反而什麼事也不幹,白白浪費瞭時間。假如袁紹肯按他既定之策馬上出兵的話,勝算也是很大的,因為當時曹操內有憂患,董承、劉備的野心傢在內蠢蠢欲動,連年征戰,士兵、百姓皆疲乏,“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不然則按田豐、沮授之策。那麼田豐、沮授之策是不是良策呢?首先看看內修農戰,所謂“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漢末動亂,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三國志·武帝紀》註引《魏書》說:“自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饑則寇略,飽則棄餘,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曹操在建安元年已經開始實行屯田制,進行農戰的戰略瞭。而袁紹卻沒有制定過明確的土地政策,盡管擁有四州之地,但土地兼並嚴重,農業未有發展,這對於袁紹事業的長遠發展是很不利的,因此田豐提出內修農戰的計劃於袁紹現今或以後都有利。但是袁紹不聽。

淮海戰役遺址今何在:徐州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

  淮海戰役遺址:1959年國務院決定在江蘇省徐州市興建徐州市淮海戰役紀念塔、淮海戰役紀念館,1960年奠基, 1965年建成開放,占地79萬平方米。後又陸續建設瞭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淮海戰役碑林、徐州國防教育館、徐州抗日戰爭紀念館等紀念建築。  2007年7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建設的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淮海戰役全景畫館建成開放。新館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陳展面積1.2萬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圖表近3000件,復原場景9個。全景畫《淮海戰役》畫面周長150米,高20米,運用油畫、地面塑型、聲光電多媒體技術配合旋轉觀景平臺,展現瞭淮海戰役規模宏大、戰場遼闊、戰鬥激烈、人民支前規模空前的不朽畫卷。2009年在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上榮獲“首屆中國美術獎·創作獎·金獎”。  建成開放以來, 先後接待瞭胡錦濤等數十位黨和國傢領導人,年接待社會各界群眾350餘萬人次。先後被國務院、中宣部等部門批準或命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傢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碾莊淮海戰役烈士陵園  碾莊是淮海戰役的著名戰場,碾莊戰鬥所取得全殲黃百韜一個兵團、五個軍部,十個整師共計十餘萬人的勝利,結束瞭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為整個戰役的全勝奠定瞭基礎,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瞭光輝的一頁。為紀念此戰英勇犧牲的烈士,1958年6月,邳縣縣委,縣人委決定並奠基興建紀念碑,1960年2月竣工。

被風化的血泊:中國古代史上十場被人遺忘的戰爭

  1、楚吞百越之戰(春秋—戰國)  在西周分封諸侯的版圖裡,楚國不過是南部一個偏遠小邦,在春秋戰國風起雲湧的畫卷中,楚國卻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為決定群侯爭霸格局的超級大國。史冊大多傾重於記錄楚國北上中原,與秦晉大國爭鋒的壯闊歷史。卻忽略瞭楚人自始至終都未曾停息的一場戰爭:南吞百越之戰。在華夏文明的成長與擴張時代,楚人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扮演瞭華夏民族南部拓荒者的偉大角色。  因為生存的緣故,楚國從立國之初開始就面臨著南方蠻族的嚴峻威脅。滅三苗,平山越,楚國的國土以漢水平原為中心,向後來的中國南方各省擴張著,終於有瞭“楚地千裡”的龐大版圖,而楚人也在這一次次血與火的征戰裡接受瞭華夏文明的洗禮,完成瞭由部落到文明國傢的轉變。  公元前740年,楚文王建都於郢,幾年後,周天子致書楚王,正式承認瞭楚國的諸侯國地位,然而這隻是楚國強大的開始。在之後的幾百年裡,楚國一面北進中原,參與到群雄爭霸的角逐中,另一面則繼續向南方擴張土地,北上中原為楚國贏得瞭大國的榮耀,南吞百越土地卻為楚國提供瞭廣袤的國土,為楚國的強盛提供瞭最充足的經濟與人口資本。楚國歷代君王都把“南進”作為國傢生存的根本。楚國鼎盛時期的版圖北抵黃河,東至江南,南達兩廣之地,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500多萬,地跨南方七省。   在戰國商鞅變法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實際上是春秋戰國列強裡國土最為遼闊的國傢。而楚國對中國南方地區的經營與開發,也為秦統一後秦始皇的南進運動,提供瞭最直接的跳板。  更深遠的意義在於,楚國的南擴之路,仿佛一個巨大的熔爐,將中國南方各部族統統融化入華夏民族洶湧的血液中。楚國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裡,其實扮演瞭中國南北文明橋梁的作用。讓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從此交匯融合,中國南方各省從楚國開始日益與中原大地連成一片,漸漸納入華夏文明圈之中,史冊總把秦始皇南征百越與漢武帝經營東南作為華夏文明南進的重要大事,而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才是最早的探路人。

揭秘:日本侵占東北14年造成經濟損失有多慘重?

  1931年9月18日,蓄謀已久的日本關東軍突然炮擊沈陽北大營,打響瞭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第一炮。在此後的4個月當中,日本侵略者陸續占領瞭中國東北地區近百萬平方公裡的大好河山,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侵占中國東北地區長達14年之久。  在中國東北地區淪陷的14年間,日本侵略者把中國東北變成日本帝國的附屬地,當成日本侵略中國、稱霸亞洲和征服世界的重要戰略後方基地,其間對於東北地區資源、財富的瘋狂掠奪也是史無前列的,不僅直接導致瞭東北地區過早地出現瞭嚴重掠奪性資源枯竭,而且還對東北地區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瞭不可恢復性的嚴重影響。  東北地區國土面積為當時中國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但東北地區卻是當時中國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對外貿易最、城市化水平、文化教育等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東北地區已經擁有占全國產量80%的鋼鐵、93%的石油、55%的黃金、30%的電力、47%的鐵路、38%的對外貿易,等等;除此,東北地區還有極為豐富的糧食作物、森林、皮革等經濟資源。   在東北沈陽,還有當時全國最大的兵工廠和制炮廠,可以自主生產各種先進軍工產品;在哈爾濱、長春、大連、撫順等地,機械裝備制造業和民用化工業、食品加工業等現代工業企業也迅速得到發展,並均已走在瞭當時中國和亞洲的前列。  “九一八”事變後,愛國報人陳覺先生依據東北軍總部資料、東北軍政各機關負責人提供的資料編輯而成瞭《“九一八”國難痛史資料》一書。該書所列“‘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官方財產損失略計”,列舉瞭當時軍事、政治、財政、教育等40餘機構的財產損失,其總的損失估計為175億元(法幣,下同)。如以3.5元折合一美元計,總計損失約有50億美元之巨。

淮海戰役帶來的影響:國民黨派系權力爭鬥加劇

  淮海戰役的影響:淮海戰役的失利,軍事上使蔣介石在南線的精銳主力損失殆盡,尤其是嫡系部隊中的骨幹,黃維的第12兵團和邱清泉的第2兵團全軍覆沒,其中還包括被稱為“五大主力”的第5軍和第18軍。(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隊分別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殲的整編第74師、1948年10月在遼沈戰役中被殲的新1軍和新6軍)從而也就失去瞭蔣介石賴以支持戰爭的中堅力量。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為解放軍所控制,江北隻剩一個重要城市安慶在國軍控制下,解放軍已直逼長江,下一步攻擊矛頭直指蔣介石統治的核心地區——江浙滬地區。就全國戰局而言,遼沈、淮海戰役後國民黨軍五大戰略集團中,最強大的戰略集團徐州集團和東北集團已不復存在,華北集團也危在旦夕,尚存的華中、西安兩集團,在解放軍不斷打擊下,也受到很大削弱,而新組建的京滬杭湯恩伯集團,實力很弱,這三個集團已構不成主力集團。黃河以北絕大部分已是解放區,黃河以南到長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區,國民黨隻得憑借長江天險占據江南半壁,但隨著精銳主力的喪失,也已缺乏足夠的兵力來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國民黨政治上的危機隨著軍事上的失敗,進一步加劇,派系間的權利爭鬥,趨於白熱化。白崇禧利用國民黨政權極為不利的形勢,於1948年12月25日提出“和平解決”的主張,並隨即得到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參議會的支持。在此形勢下,蔣介石於1949年元旦發表新年文告,提出與中共和平談判。然而此時,要和要戰的主動權已不在國民黨手中瞭。行政院院長孫科未經蔣介石批準,就率行政院遷往廣州,宣佈遷政府於廣州,並表示反對與中共談判,號召繼續與中共進行戰爭,企圖在外國勢力支持下,經營華南。在國民黨統治中心的南京、上海,已是人心浮動,惶惑不安。各輪船公司奉命在南京、上海集中船隻,以供國民黨政府緊急征用。各級政府官員,爭相逃往香港、臺灣。故宮博物院文物也開始撤離南京遷往臺灣。  在此之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北平收復,國民黨政府再度接收故宮博物院,三處南遷文物復集中於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淮海戰役的失利,迫使國民政府加緊從南京撤走重要文物。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臺灣,後於臺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公開對外展出。餘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北京故宮博物院一萬餘箱,但至今還有2,176箱仍封存於南京庫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管。國民黨中央黨部僅剩十餘人,立法院80%的立法委員逃離瞭南京。就連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也忙於撤退人員及傢屬。李宗仁回憶到:徐蚌會戰已近尾聲時,中共全盤勝利已成定局,京滬震動,人心惶惶,國內外許多民意機關,甚至統兵作戰的高級將領,都認為前途無望。   四面楚歌的蔣介石,在這樣局面下,隻得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經過精心策劃和部署,於1949年1月21日,宣佈下野引退,將總統之職交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自己回到傢鄉浙江奉化溪口,在幕後遙控指揮。  對於淮海戰役,國民黨軍統帥部在戰後檢討中,不得不承認:國軍遭受之失敗,影響全局,最為重大,尤其是華東地區。由於國軍在徐蚌決戰中,主力兵團全部被殲,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共軍主力決戰。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達維將軍在給美國陸軍部的報告中說:由於國民黨政府在長江以北的失敗所造成的恥辱,縱令時間容許,國民黨政府是否能在華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動員這一地區的人力,以重建其軍隊,實屬極端令人懷疑。國民黨的完全失敗,已是不可避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則認為:蔣介石的軍事力量實際上是崩潰瞭。桂系一時間倍感揚眉吐氣,甚至想大幹一場。  淮海戰役的意義就如毛澤東在戰役結束後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發表的關於時局的聲明中所說:“現在,人民解放軍無論在數量上士氣上和裝備上均優於國民黨反動派政府的殘餘軍事力量。至此,中國人民才開始吐瞭一口氣。現在情況很明顯,隻要解放軍向殘餘的國民黨軍再作若幹次重大攻擊,國民黨統治即將土崩瓦解,歸於消亡”。  淮海戰役的勝利,使長江中下遊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奠定瞭基礎。

睢陽之戰的意義:大唐歷史上最為鐵血的戰爭

  睢陽之戰意義:睢陽之戰是安史之亂中的著名戰役,由張巡領導的決策團體,率領數千守士,死死拖住十倍於己的敵人,最終為收復長安贏得時間,對平定安史之亂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睢陽地當睢陽渠要沖,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載( 757年),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上固守,從早至午,接戰20餘次,士氣不衰。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為主帥,而自己管籌集軍糧和戰爭物資。張巡任主帥後首先清除瞭內部叛將田秀榮,然後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並繳獲瞭大批車馬牛羊。張巡把這些戰利品都分給瞭將士,自己分毫不要。這次大捷之後,朝廷拜張巡為禦史中丞;許遠為待禦史;姚訚為吏部郎中。  到瞭五月,正是麥熟時節,叛軍在城外收麥以充軍糧,張巡在城上看到後,集結士兵,擂鼓作出欲戰的樣子。叛軍見狀立刻停止收麥待戰。這時,張巡止住擂鼓,讓軍士作出休息的樣子,叛軍見狀放松瞭警惕。張巡抓住時機命南霽雲率軍大開城門突然沖出,直搗尹子琦大營,斬將拔旗。與此同時,有叛軍大將率一千餘騎兵直逼城下招張巡投降。張巡在城上一邊與敵將答話,一邊暗命勇士幾十人手持鉤、陌刀、強弩從城上吊下潛入無水的護城壕中,趁城外叛軍依仗人多勢眾並不戒備時,勇士們奮勇殺出,叛軍猝不及防損傷瞭很多人馬。 到瞭當年七月,叛軍再次圍城。這時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饑瞭隻好吃樹皮和紙。  守軍也隻剩千餘人,瘦弱得拉不開弓,而且外無救兵。叛軍瞭解情況後決定強攻睢陽,他們先用雲梯爬城。張巡命士兵用鉤桿將雲梯頂翻,隨即又從城上投火焚燒雲梯,這樣,叛軍用雲梯攻城就失敗瞭。之後,叛軍作瞭一番整頓,又用鉤車、木馬攻城,但當他們靠近城墻時,又被城上投下的石塊砸得七零八落。叛軍見狀停止攻城,又圍城挖壕,壕外再加築柵欄,以作長期圍困。這時城中守軍很多因饑餓而死去,留存又大多傷殘疲憊不堪。這時,張巡殺其愛妾,煮熟犒賞將士。許遠也系其奴僮給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鎧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來吃瞭,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巡還對接近城墻的叛軍將領曉以忠義,勸其反正。而被張巡策反的李懷忠等許多人,都能死心塌地的幫助張巡守城。   為瞭加強睢陽守衛,張巡派部將南霽雲從城東門殺出搬請救兵。但擁兵臨淮的賀蘭進明,駐守彭城的許叔冀、尚衡等都觀望不肯發兵。隻有駐守真源的李賁援助戰馬百匹;寧陵守將援助兵三千,但這些士兵由南霽雲率領殺開敵圍進到睢陽城後,隻剩下一千多人瞭。 叛軍得知張巡請援無望,又加緊攻城,至此城已很難堅守瞭。守城將士商議突圍而去,但張巡,許遠認為睢陽是江淮屏障,如果失守,叛軍會大舉南下,蹂躪江、淮。再說守城士兵已饑憊不堪,棄城而逃,必無生理,所以最後仍決定堅守。  直到當年十月,當叛軍再次攻城時,守城士兵已無戰鬥能力,睢陽城終於被叛軍攻破,張巡、許遠及以下將上都成瞭叛軍的俘虜。張巡毫無懼色,非常鎮定。叛軍主帥尹子琦勸他投降。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於是,尹子琦將張巡及其部將南霽雲、姚訚、雷萬春等36人同時殺害。張巡終年49歲。許遠也在押送洛陽途中被殺。  當時,朝廷僅剩下長江、淮河流域的賦稅支撐著,睢陽位於大運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鎮,如果失守,運河阻塞,後果不堪設想。張巡、許遠守睢陽,兵力最多時也不滿7000,前後400餘戰,竟然殲滅叛軍12萬人。睢陽堅守10月之久,在此其間朝廷不斷地得到江淮財賦的接濟,已完成瞭恢復、準備到反攻的過程,前一個月已收復西京長安,在睢陽陷落後10天又收復瞭東京洛陽,叛軍再也無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陽堅守10月之久。

揭秘:甲午戰敗後國內為何出現東渡日本留學熱?

  從甲午戰爭過後的1896年開始,自古以來就習慣於接受日本留學生前來學習的中國,第一次由大清朝廷選派13名學生赴日留學,由此拉開瞭清末中國人赴日留學熱的序幕。  史料研究表明,由於受到甲午戰爭日本取勝中國慘敗的客觀形勢影響,加之國內的改革維新思潮空前高漲,當時朝野中的改革維新人物紛紛提出要向日本學習。於是,繼清廷選派首批赴日留學生之後,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江南諸省相繼制訂瞭各省向日本派遣留學生的計劃,並迅速著手抓緊實施,其中以湖南、湖北兩省居多,僅第一次就派遣赴日留學生200多名。  進入20世紀後,國內赴日留學熱仍持續不減,各地派遣赴日留學生人數仍在繼續不斷增加。據史料記載,從1904至1905年,赴日留學生人數已從原來的3000人急劇增加到8000人以上,東渡日本留學熱再度形成高潮。  在隨後二三十年的歷史演進中,國內各地青年學生赴日留學的熱度依然居高不下,總人數均保持在8000人至1萬人之間,其中有60%左右為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和各省政府出資官派,而國內民間赴日遊學者也為數眾多。   直至20世紀30年代初,因日本出兵入侵中國東北,赴日留學熱才開始有所降溫,但民間自發赴日留學者仍在連年不斷。  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瞭甲午戰爭後國內出現東渡日本留學熱的呢?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大體上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睢陽之戰的歷史背景:安祿山叛軍被阻睢陽

  睢陽之戰的背景: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守睢陽作》  金庸小說中寫大俠郭靖苦守襄陽,以一城之地力抗強虜多年,讀者無不為其“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氣概所折服。然而,此為小說傢言。在真實的歷史上,也有這樣一個英雄,以殘兵病卒,獨抗數十倍於已的悍敵,直至幾乎全部戰死。他就是這首詩的作者張巡。在安史之亂中,張巡盡忠報國、義薄雲天,堪稱千古忠烈。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的正氣歌裡曾寫道:“為張睢陽齒”,指的正是張巡咬碎牙齒,力拒叛賊的烈烈英風。  提起張巡,很多人都以為他是一名武將,其實他是進士出身。他是開元末年中的進士,當時是第三名。天寶年間,張巡出任清河(今河北清河)縣令,因不肯阿附楊國忠等權貴,雖然他政績卓著,卻並未升遷,在清河任職期滿後,被調到真源(今河南鹿邑),還是當一個小縣令。張巡為官清正,雖為小小縣令,也盡自己所能,秉公執法,除暴安良。當時有個叫華南金的土豪,魚肉鄉裡,無惡不作。張巡一上任就拿瞭他,依律殺之。老百姓都拍手稱快。  安史之亂發生後,因賊勢浩大,有不少唐朝官吏紛紛降賊。而張巡卻在形勢非常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以數千兵卒力敵叛賊令狐潮的數萬大軍。張巡晝夜苦戰,大小戰鬥共四百多次,殺敵上萬人,給令狐潮的賊軍以沉重打擊。至德二載(757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安慶緒為瞭奪得江南富庶之地,派賊將尹子奇率同羅、突厥、奚等蠻族精銳之兵,共十幾萬人,氣勢洶洶地殺來。張巡迫於形勢,隻好退至睢陽,與那裡的太守許遠合兵一處,共守睢陽這個軍事要地。   唐朝時的睢陽城,即現在的河南商丘。河南、江蘇交界處的中原地區,歷來是兵傢必爭之地。“九裡山前古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楚漢鏖兵,就是在這一帶決勝負。直到現代,我軍與老蔣的淮海大戰,也是發生在此處附近。淮海大戰,蔣軍一敗,南京總統府很快就插上瞭紅旗。說來此處正是江南門戶,此地一失,江南半壁,終究難保。張巡和尹子奇當然都知道此地的戰略地位,尹子奇的十幾萬猛悍賊兵拼命攻打睢陽城,太守許遠雖是奸臣許敬宗的曾孫,然而他卻不同於乃祖,十分忠義。他自認為軍事能力不如張巡,毅然將兵權讓給瞭張巡。張巡之為人,高風亮節,赤誠待人,故而很多人對他都心服口服。從後面的事情來看,如果不是張巡有極高的威信,睢陽城中絕不會有那麼強的凝聚力。那樣艱苦的環境,放在別的城中,早有人開城投降瞭。張巡不同意?也會有叛兵捆瞭他去獻功。正是因為張巡的個人魅力,才使得一大批人才聚集在他身邊。像大將南霽雲,本來是尚衡手下部將,但他見瞭張巡後,說什麼也要投靠在張巡手下。他原來的“老板”用金銀財寶厚祿挽留,南霽雲堅決謝絕。南霽雲神勇善射,賊兵隻要敢近他百步之內,無不應弦而倒。  賊軍頭目尹子奇,十分狡猾,一直藏在眾多賊兵中間。神箭手南霽雲想一箭結果這個賊頭,但卻不知道誰是這廝。於是,張巡想出一個計策,這次賊兵又來攻城時,他讓弓箭手射出草棍做成的箭。有賊兵中“箭”後,以為城內箭已經射完瞭,就樂呵呵地拿瞭這支“箭”向賊頭尹子奇匯報,大將南霽雲早已看見,弓開如滿月,射去似流星,一箭射中此賊左眼,賊兵因此暫時退去。  可惜此賊並未被射死,隻是變成瞭獨眼龍而已。賊兵弄來瞭新式武器–鉤車、木馬等攻城工具想破城,但卻被張巡用火攻法將敵人的攻城車統統燒毀。張巡巧計百出,賊軍損兵折將,氣為之沮。最後,賊人無奈,仗著人多,層層圍困,意圖困死睢陽城中的將士。張巡正是在這種非常危急的情況中寫下這首詩的。

祖逖北伐中流擊楫:不能清復中原者有如大江

  一南一北。劉琨是中山魏昌人,祖逖是范陽遒人,用今天的話說,他們一個是定州人,一個是淶水人。在生命最為輝煌的後期,他們亦是一南一北,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但這個時候時空調換瞭,劉琨在北,在並州,在幽州;祖逖在南,在徐州,在豫州。  他們是朋友,相互激賞,彼此惦念,在黑暗時代他們能夠照亮人心。  【一】  同為季世英雄,祖逖的成名要晚於劉琨。  祖逖生於公元266年,大劉琨5歲,為什麼在歷史上他反成瞭個遲到的人?  是跟他生來豁蕩的性格有關嗎?是跟他不修儀檢的隨意有關嗎?  到十四五歲猶未知書,這在“世吏二千石,為北州舊姓”的祖傢簡直有些不可思議,父親不在瞭,哥哥們常常為這個有些異類的弟弟擔憂。祖逖的特別,還表現在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便散谷帛周濟貧乏,並說這都是哥哥們的意思,“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察孝廉,舉秀才,在一般人看來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落在誰頭上誰都高興的,卓爾不群心懷天下的青年祖逖卻一點興趣沒有。  他的興趣在哪裡呢?  很多方面祖逖都跟王室之後劉琨有差異。但差異不等於距離。他們在司州主簿的職位上相遇相識瞭,劉琨“有縱橫之才,善交勝己”,他們很快由一般同事關系發展成情好綢繆的同道關系,祖逖博覽書記,該涉古今,有贊世才具,對小5歲的劉琨的關心照顧可說是一百一。共被同寢,聞雞起舞,關心世事,每每中宵起坐,他們會相互鼓勵:“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在此之後,出於不同的人生趣味和人生選擇,一對形影不離的朋友還是分開瞭。  四海鼎沸的亂世真的來瞭。  他們誰都沒有遵守當年承諾,相避於中原。   【二】  不相見已經很久很久。沒完沒瞭的兵荒馬亂,也使彼此的信息隔絕很久很久。但他們還惦念著彼此,還想著20多年前發生在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舊事。  公元307年劉琨北上並州,之後“自河以北,幽並以南,醜類有所顧憚者,唯琨而已”。他不再是當年的二十四友之一,不再是那個舞文弄墨的劉琨,他的英雄形象前所未有的高大。從裡到外他都是一團烈火,他身上流淌的熱血從未隨年齡增長冷卻,誓死報國的熱情從未冷卻,始終都是沸騰的;統帥軍隊不是他的長項,他的長項是寫詩作文,可是既然選擇瞭一條佈滿荊棘險惡四伏的從軍之路,再苦再難,劉琨都會走下去,不勝利,他不會回頭。  祖逖也走上戰場。  他本想找一方清凈之地,所以他拒絕范陽王司馬虓等人的招聘,拒絕東海王司馬越的任命。但,亂世沒有選擇,亂世不會單獨留給他一方清凈之地。  他最終還是走上瞭戰場。  公元311年6月,京師洛陽城陷。祖逖率親黨數百傢,到淮泗一帶避難。行路艱辛,他不乘車不騎馬,徒步而行。他把車和馬讓給同行的老人和病人,跟大傢一同分享藥物和衣糧;他又多權略,能在老老少少中間建立威望,因此這支隊伍推選他為行主。  在江左一枝獨秀的司馬睿也看上瞭他,任命他做徐州刺史,做軍諮祭酒。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志,他的賓客義徒皆暴傑勇士,他一視同仁,遇之如子弟。公元313年8月,祖逖率領祖傢軍渡江北伐,船至中流,他擊楫而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祖逖辭色壯烈,眾皆慨嘆。遠在北方的劉琨聽說後,激動地與親故道:“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一南一北,他們用行動和心靈互相呼應,他們是否都想起瞭20多年前聞雞起舞的舊事?

揭秘:日本女人為何爭先恐後的要嫁給中國男人?

  導讀:中國女人東嫁日本,這已經不是話題瞭,然而在1945年的時候,卻有一大群日本女人爭先恐後嫁給中國男人,這是為什麼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後,中國東北大部分地區暫時被蘇軍接管。由於蘇軍隻考慮瘋狂掠奪搜刮財物、接收押運日本關東軍戰俘回國服苦役等事項,而對散居東北各地的眾多日本婦女、兒童等非軍事人員的遣返回國事宜不管不顧,致使那些滯留東北各地的日本婦女、兒童等處境十分圍困,衣食住行、人身安全等都成瞭嚴重問題。  比如,在黑龍江省方正縣吉興村,當時聚集著數萬名日本開拓民,其中絕大多數為婦女、兒童。他們數十人擁擠在不足30平方米的空屋裡,沒有門窗、沒有取暖設備,連被褥也沒有,隻有一堆爛草,日僑隻好鉆進草堆裡睡覺取暖。蘇軍占領期間,拒絕為這些日本婦女兒童提供食品接濟,致使5000餘名日本婦女兒童死於饑餓和嚴寒。中共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接管方正縣以後,向當地群眾宣傳這些日本人沒有罪,他們同樣是這場侵略戰爭的受害者。於是很多中國百姓紛紛將萬餘名奄奄一息的日本婦女和兒童接到自己的傢中,才使她們免去瞭死亡的威脅。  與此同時,來自蘇軍底層士兵、一些當地流氓地痞的強奸、*等非法侵害現象也明顯增多,使得許多日本年輕女人不敢單身外出。當時,《東北日報》曾報道過長春郊區一男子冒著被蘇軍士兵槍擊的危險,見義勇為救護被侮辱調戲的日本年輕婦女的事例。日本投降後,由於國軍遠在南方遲遲不能趕到東北,隻有蘇軍暫時負責接收和維持秩序,因而很難保證日本婦女兒童的人身安全。據一些東北老人回憶稱,許多日本女人當時寧肯相信和依靠東北當地的中國人,也不願意相信蘇軍士兵。蘇軍士兵給一些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輕女人留下的印象很壞。   正是由於戰後生存處境艱難,尤其是當時日本官方對解決滯留中國東北日僑問題態度不明乃至根本不負責任,直接造成瞭在中國東北地區的許多日本年輕婦女甚至不願意返回日本,而出於個人切身利益考慮,選擇瞭嫁給當地的中國男人。  據當時的不完全統計,僅東北光復後兩個月內,遼寧、吉林兩省就有嫁給中國人的日本婦女多達11萬多人,比光復前十幾年的總和多出100多倍。這些嫁給當地中國男人的日本婦女,多為年紀較輕的婦女,大都對戰敗投降後的日本和遣返回國悲觀失望喪失信心,且多因眼前生活所迫而爭先恐後嫁給當地中國男人的。當時日本女人找中國男人,幾乎不講什麼條件,隻要年齡相差不多、人品老實厚道就行。  東北長春一位專門研究此類問題的社會學者分析稱,絕大多數東北男人與中國關內、中原男人相比,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相妻愛子,尤其是對於自己妻子的忠誠愛護有加,而且還特別是善於諒解、支持妻子,大男子主義思想意識並不怎麼強烈,等等。  這位社會學者認為,東北男人身上的這些特點,正好適合於當時日本女人的內斂、體貼、相夫等性格。一些嫁給瞭東北男人的日本女人最終不願意回國的原因也許就在於此吧。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那位高中同學和他的日本母親曾去日本探親訪友。歸來後,他的日本母親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東北某市病故,那位高中同學隨後去瞭日本求學、就業、結婚和定居。

長平之戰的遺留問題:長平之戰的歷史爭議盤點

  長平之戰的歷史爭議:長平之戰,作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然在現今又對於當時的發生時間以及人數起的一些爭議我們來進行一些羅列。  關於長平之戰發生的時間,有三種不同說法:第一種是3年,即前262年-前260年,這個時間段的計算是馮亭降趙開始的一直到趙括全軍覆沒;第二種說法是半年,即前260年農歷四月至九月,這個時間段的計算是前260年四月秦趙開戰至九月趙括突圍失敗止;第三種說法是21個月,即前261年年初至前260年農歷九月,這個時間段的計算是秦國攻占上黨開始一直到趙括全軍覆沒。  各方說法論著如下:  三年說楊寬先生在《歷史教學》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後著文《關於長平之戰的時間》、《再談長平之戰的時間》,認為長平之戰的時間范圍是三年。依據是《呂氏春秋·應言篇》“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口”等的記載,認為是役應從《史記·秦本紀》所說“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計起,即“上黨降趙,秦因攻趙”,長平之戰事實上已經爆發,而兩軍經歷數載“相距”小打,終成短期大規模決戰。  楊寬還駁辯長平之戰六個月之說,是論者惑於《史記·秦本紀》為瞭行文方便把歷時三年的長平之戰都記在戰勝之年而形成的誤解。  半年說張景賢先生在《歷史教學》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1期先後著文《長平之戰時間考辨》、《長平之戰時間再辨》,認為長平之戰的時間范圍是半年。  張景賢對史學界長平之戰歷時三年的傳統說法作出考辨,認為長平之戰作為一次戰爭,“應該從秦、趙雙方軍隊在長平開始接戰作為戰爭的爆發,到分出勝負停止軍事沖突而告結束”為戰爭持續時間,依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史記·趙世傢》等史料,是役實際上由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四月至九月,僅歷時六個月。   張景賢駁辯歷時三年之說系把在此之前的由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韓一秦趙上黨之戰也合計於長平之戰的范圍之內,亦即將上黨之戰和長平之戰兩役混為一談瞭。  人數爭議  長平之戰的結局,傳統說法是趙軍全軍覆沒, 戰歿者5萬,投降被俘者40萬,降卒全被秦軍坑殺。但是有學者對此提出異議。宋裕先生在《晉陽學刊》1983年第3期著文《白起坑趙卒有“四十萬”嗎》,又於《河北學刊》1990年第6期著文《長平之戰的真象》。  兩文通過當時趙國可能有的人丁總數以及可能征發長平的兵力的一般考證推理,認為所謂白起坑趙:卒“四十萬”是誇大之辭;而從白起敢於用僅25000人去絕趙軍後路、堵截援兵,以5000騎可分割穿插趙軍中路看,趙軍“四十萬”是不可能的;是役前期廉頗屢敗而改取守勢,隻能以趙兵力薄弱解釋;又趙軍幾經突圍不成,趙括赤膊上陣以至身亡,說明於時趙兵所剩已不多,“長平之戰不過是一般的大戰”。  邵服民先生在《趙國歷史文化論叢》(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著文《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兵力質疑》,亦認為秦“斬首虜四十五萬”是可疑的;指出秦軍是為攻韓薄弱地區上黨而來,並非來打一場殲敵數十萬人的會戰,趙亦不會為此一役發空國之兵;趙軍被分割為二,不能迂回騰挪,說明地形險要而狹小,實地考察省冤谷(谷口)雖比《寰宇記》所稱“六十步”略大一些,但在此坑殺40萬眾絕難實施,“白起或未有殺降,……或殺降數目距四十萬人相去甚遠”。

吳蜀唇齒之盟的雙贏:解析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之密

  導讀:赤壁之戰的勝利,離不開劉備與孫權雙方的通力合作。十月,曹操留曹仁駐守江陵,自己親率大軍東下。諸葛亮見曹操東下,乃對劉備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遂與魯肅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見孫權。劉備也移師長江南岸,駐軍樊口。諸葛亮到達柴桑後,先用激將法刺激孫權。而後察覺到孫權既不願受制於曹操,但又擔心曹操勢強而不能匹敵。諸葛亮於是聲明劉備的軍力仍不下兩萬,有能力與曹操作戰。然後又分析出曹操的劣勢:勞師遠征,士卒疲憊;北人不習水戰;荊州之民尚未真心歸附曹操。諸葛亮認為如果孫劉聯合,是可以逆轉取勝的,並明示戰後將有三分天下之勢,孫權逐漸被說動瞭。  不過,當時曹操來勢洶洶,以張昭為代表的一部分僚屬主張投降,認為曹操托名漢相,是挾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話於理不合;又曹操已占長江,江東沒有天險可守;曹軍水陸俱下,攻勢強大,江東沒有能力抵抗,所以勸孫權迎接曹操;此時曹操又送來勸降書,信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恐嚇意味極重。所以張昭等人更加堅定要投降曹操,孫權一時難以抉擇;魯肅趁孫權如廁機會,偷偷跟到孫權身邊,先指出張昭等不足以采用;又說他自己投降曹操,還可官至州郡長吏,但身為一方之主的孫權如果投降的話,曹操是絕對容不下的。孫權大嘆張昭等人“甚失孤望”,於是認同瞭魯肅的看法,魯肅建議召回往駐守鄱陽的周瑜共商對策。  周瑜回來後,亦堅決主張抗曹,他逐一分析曹軍的弱點,與諸葛亮的分析亦大致相同:曹軍疲憊不堪,必生疾病;天氣盛寒,馬無藁草;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中原士卒舍棄騎兵的優勢,卻不習水戰。既而進一步分析瞭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但已久戰疲憊,而新得劉表降卒的七八萬人,卻心懷猜疑。因此隻要有五萬精兵就可以戰勝。於是孫權終於下定決心,並當眾拔劍砍下桌角說:“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任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幫助籌劃戰略,率領黃蓋、韓當、呂蒙、凌統、甘寧、周泰、呂范等及三萬士卒沿江而上,與劉備共同抗曹。孫權則繼續駐守柴桑,作為後援為周瑜運輸輜重糧草,且告訴周瑜如果戰事不利,“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   此時,曹營之中許多人都認為孫權不敢抵抗曹操,會殺掉劉備,然後步劉琮後塵。而從曹操的勸降書中亦透露出這種想法,但程昱卻認為眾人對孫權缺乏瞭解,可能錯誤估計瞭孫權的膽識,而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又是萬人敵,孫權自知獨力難支,必會資助劉備 ,與劉備聯合來對抗曹操。其後果然如程昱所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