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Category: 歷史解密

歷史解密

乾隆怎樣對待身邊最親密的3個女人? 乾隆的女人

  乾隆最愛的女人是誰?乾隆帝這三個女人,雖同為皇後,但是結局卻迥然不同:有尊敬,有憎惡,有寵愛,形同霄壤,充分反映出乾隆帝這位風流天子所具有的愛憎分明的性格。乾隆帝的這種性格,成就瞭他的兩個女人,使她們流芳百世;卻毀掉瞭另外一個可憐的女人,使她死後都不得安寧,真是吉兇難料。  清朝第六位帝王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又當瞭3年多太上皇帝,掌實權達到63年4個月,是中國古代掌實權最久的一位帝王。另外,他活到89歲,又是中國古代最長壽的一位帝王。同時,他和他的兩個前任——康熙帝和雍正帝共同創造瞭“康乾盛世”,這已經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瞭,所以,乾隆帝備受世人矚目。讓我們細數一下乾隆帝的主要功績:  一、編修文化典籍。乾隆帝在位期間,主要編修瞭大型文化典籍《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纂修時間長達十多年,內容浩繁,有36300冊,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圖書,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次大集合,是乾隆帝的一個大貢獻。  二、統一新疆。乾隆帝兩次用兵北疆,平定準噶爾叛亂;並進軍南疆,平定回部叛亂,設立參贊大臣,強化瞭對新疆地區的管轄。  三、創立管理西藏的制度。乾隆帝兩次擊敗廓爾喀的入侵,制定《欽定西藏章程》,首創“金瓶掣簽”制度,加強瞭中央政府對西藏事務的有效管理。   四、蠲免天下錢糧。乾隆帝統治期間,經濟發展,積累瞭大量財富。因而,國傢曾經五次普免全國一年的錢糧,三次蠲免江南漕糧。據專傢統計,這些錢糧累計高達2億兩,相當於清政府五年的全國總收入。  所以,乾隆帝也是志驕意滿,自詡建立瞭所謂“十全武功”:“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一。”(《禦制十全記》)用滿蒙漢藏四種文字,立碑勒文。《清史稿》則這樣評價他:“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於斯為盛”。對他的成就還是充分肯定的。  這樣一位傑出的帝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資料記載乾隆帝的容貌時,隻用瞭四個字“隆準頎身”(《清史稿》),意思就是身材修長,天庭飽滿,長相不俗,也就是一個“高富帥”。我們從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即位後的“標準照”也能看出來,他確實是一個標準的帥哥。那麼,像這樣一個帥哥皇帝,在他的後宮之中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我們查閱有關史料,發現乾隆帝的後宮中有名姓的女人共41位,其中,有三個身份特殊的女人,雖然同為皇後,乾隆帝對她們的態度卻迥然有別:一位給予尊敬有加的待遇,一位遭遇恨之入骨的厄運,一位是寵冠後宮的愛妃。通過這一敬、一憎、一愛的不同態度,大傢對乾隆帝的性格已經有瞭答案,那就是愛憎分明,敢愛敢恨。  讓我們走進乾隆帝的後宮之中,瞭解一下讓乾隆帝愛恨交加的這三個女人。相關閱讀推薦:乾隆最愛的女人是誰?揭秘乾隆皇帝心中第一寵妃揭秘:乾隆帝的四大無價之寶是什麼?寶物的下落乾隆最愛的香妃被何種惡疾奪去生命?清宮謎案三位皇後兩位陪葬乾隆對誰最動情?乾隆皇後列表乾隆身邊神秘女屍面帶微笑:屍身百年不腐謎案!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第一位是乾隆帝敬愛有加的孝賢皇後。  這位皇後,就是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後富察氏。雍正五年(1727年),她16歲的時候,被雍正帝指婚給弘歷為嫡福晉。富察氏一入宮,就得到瞭夫君的尊敬。那麼,富察氏何以獲得如此的禮敬呢?  第一,出身高貴。富察氏的先祖旺吉努,率領族眾歸順努爾哈赤,南征北戰,戰功煊赫;曾祖父哈什屯,歷經皇太極、順治兩朝,功勞卓著,贈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康熙時任戶部尚書,議政大臣;父親李榮保,任察哈爾總管;伯父馬齊,康雍乾三朝保和殿大學士;伯父馬武為領侍衛內大臣。  第二,節儉。我們談到清帝後妃的時候,往往用節儉這個標準來衡量是不是合格。這很好理解,大清發祥於關外,條件艱苦,歷來節儉。這位中宮皇後是非常節儉的。資料《嘯亭續錄》裡面舉瞭兩個例子,一是皇後的首飾,“珠翠等飾,未嘗佩戴,惟插通草絨織等花”。這很瞭不起,身為中宮高位,卻不戴金銀珠寶。二是敬獻給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銀線織成,她認為那樣很浪費,而是用鹿羔絨織成,獻給皇帝,以示“不忘本之意”(《嘯亭續錄》)。皇後的這種做法,就給後宮做出瞭榜樣。  第三,勤勉。皇後在宮中非常勤勉,有責任心。照顧太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侍孝聖憲皇後,恪盡婦職。”(《嘯亭續錄》)照顧夫君,更是無微不至,盡職盡責,最能體現東方女性的特點瞭。資料記載,乾隆帝身上曾長瞭癤子,很厲害,禦醫說:“須養百日,元氣可復”(《郎潛紀聞二筆》)。皇後聽到這個消息後,怕奴才們照顧不周,便主動搬到乾隆帝寢宮外面,日夜照顧,直到一百天滿,乾隆帝康復之後才回宮。   乾隆帝為瞭表達對皇後的敬愛,便決定立她的兒子做太子。  雍正八年(1730年),皇後生下瞭弘歷的第二個兒子,這讓弘歷欣喜若狂。弘歷把給這個孩子起名的權力交給瞭父皇。雍正帝極為重視:“當日,蒙我皇考命為永璉,隱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清高宗實錄》)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就為將來這個皇子做皇太子做好瞭準備。乾隆帝即位後,肯定要學父皇秘密立儲的辦法的。於是,在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把寫有永璉為皇太子的匣子,放到瞭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並且告知瞭諸王大臣:“朕已命為皇太子矣。”(《清高宗實錄》)  這是乾隆帝首次立儲。他是十分認真的,皇後雖然並不明確知道,但是,也會隱約瞭解一些。所以,她心懷感激,更加努力。可是,不幸發生瞭。  這個永璉是個短命的孩子,於乾隆三年(1738年)“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清高宗實錄》),竟然一命嗚呼,年僅九歲。這讓乾隆帝、中宮皇後都很傷心,這是沒想到的事情。但乾隆帝並沒有虧待這個孩子。他一面命人把早年秘密立儲的詔書取下來,一面佈告天下,要隆重治喪,按照皇太子的禮儀行禮。一方面,在東陵的西面朱華山,修建瞭規制很高的皇太子園寢,準備將這個隻有九歲的孩子葬入。孝賢皇後和乾隆帝的第一次努力,就這樣失敗瞭。  但是,皇後並沒有氣餒,她知道,這個時候一定要再努力才有機會。所以,到乾隆十一年(1746年),終於又有瞭結果,皇後又生下瞭一位皇子,這就是皇七子永琮。這個名字無疑是乾隆帝給起的,具有特殊的含義。琮,《周禮.春官》記載:“以黃琮禮地”,就是用於祭地的玉器。很明顯,乾隆帝對這個皇子也是寄予瞭厚望的。乾隆帝也確實因為他是嫡子,而“可屬承祧”(《清高宗實錄》)。真是天不作美,這個孩子僅僅活瞭兩歲,就出天花而亡。而這個孩子去世這天,恰恰是大年三十,宮裡因此而沉浸在悲痛氣氛之中,往昔過年的歡樂氣氛蕩然無存。乾隆帝能說什麼呢?他也隻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瞭。  第一,勸解。永琮的去世,無疑給皇後以最大的打擊,她的憂傷心情可想而知。所以,這個時候也隻有乾隆帝能夠撫慰皇後的心靈。乾隆帝責無旁貸,他考慮到皇後:“乃誕育佳兒,再遭夭折,殊難為懷。”(《清高宗實錄》)便曲為勸解,使她心裡好受些。分頁:2/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第二,提高喪葬規格。按說,這個皇子永琮並沒被真正立為皇太子,他的喪葬也就是一般皇子那樣就可以瞭。但是,乾隆帝為瞭安慰皇後,還是進行瞭破格處理,“皇七子喪儀,應視皇子從優”(《清高宗實錄》),並把永琮葬入瞭朱華山皇太子園寢,與他的親哥哥永璉葬到瞭一起。  第三,自責。乾隆帝對這兩次“太子之喪”,沒有絲毫責怪皇後的意思,而是進行瞭自我檢討。他說我本來想實現“元後正嫡紹成大統”(《清高宗實錄》),讓皇後所生皇子做太子,以前到現在都沒有實現過。這種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清高宗實錄》),我做到瞭,那既對得起列祖列宗,也對得起中宮皇後,是多好的事啊。可是,事與願違,出瞭這麼不幸的事,“此乃朕過耶”(《清高宗實錄》),這都是我的錯。  第四,陪同出遊。這麼鬱悶,這麼沉重。春節都沒有過好,大傢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乾隆帝深知太後心情不爽,皇後就更不要說瞭。於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初四,春節過後一個月,就決定侍奉母後,陪著皇後出遊泰山。傳說登山有辟邪的作用,去去邪氣,是很好的事情。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乾隆帝確實喜歡遊山玩水,他會找出種種借口,到名山大川盡興遊覽。  這次山東之行,規劃得很到位,由於乾隆帝很崇拜孔子,於是先到曲阜拜孔子。然後,登泰山一覽美景。最後,到濟南,看那遠近聞名的趵突泉。從二月初四到三月初八,過去瞭一個多月,決定返程回京。可是,皇後就在這返回的途中出瞭大事。   三月十一日,乾隆帝一行達到德州,決定改行水路,沿運河北上。可是,就在這天晚上,皇後卻死在瞭船上。關於皇後之死,我們查閱瞭一些史料,發現是由於她的皇子病逝,悲傷過度,加之連日勞累,感染瞭風寒,不幸猝然離世。這真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真是太突然瞭。皇後此行,本來是乾隆帝精心安排,為她排解愁悶的一次旅行,卻不幸讓她走上瞭不歸之路。就連皇太後都很驚訝,她聞聽噩耗,趕忙來到皇後的船上,看著死去的皇後,很久都沒有離開。  乾隆帝為瞭表達自己對皇後的尊敬、禮敬,做瞭最後的努力:  第一,為皇後圓夢。大傢可能沒聽說過誰生前為自己要謚號。所謂謚號,就是皇帝對死者的蓋棺定論。活人一般忌諱這個事情,可是,皇後富察氏卻在生前向乾隆帝要謚號。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的慧賢皇貴妃薨,乾隆帝為她擬謚號。當時,議定的謚號為“慧賢皇貴妃”。本來,一般人聽到這個謚號不會有什麼反應。可是,皇後富察氏聽到這個謚號後,竟然哽咽起來,她對乾隆帝說:“我朝,後謚上一字皆用‘孝’字,倘許他日謚為‘賢’,敬當終身自勵,以副此二字。”(《清列朝後妃傳稿》)皇後的意思是,如果將來給我謚號為“孝賢”,那我將終生為之努力。  乾隆帝想起皇後當年說的話,不禁悲從中來。於是,乾隆帝下旨:“思惟‘孝賢’二字之嘉名,實該皇後一生之淑德,應謚為‘孝賢皇後’。”(《清列朝後妃傳稿》)這樣,乾隆帝完成瞭皇後的遺願。分頁:3/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第二,為皇後喪事大興案獄。皇後去世後,乾隆帝異常煩悶,心情急躁不安。所以,他看什麼都不順眼,不斷處置王公大臣,興起瞭一個又一個案獄。比如“永璜案”,永璜是他的長子。孝賢皇後和她的兩個嫡子病逝,永璜表現得不夠悲傷,乾隆帝覺得永璜心存僥幸:“母後崩逝,兄弟之內,惟我居長,日後,除我之外,誰克肩承重器?遂至妄生覬覦。”(《清列朝後妃傳稿》)意思是,永璜在覬覦太子之位,永璜究竟有沒有這種想法,並無確切史料。但是,遭到父皇如此打擊,永璜早已暈頭轉向,誠如乾隆所說:“若將伊不孝之處表白於外,伊尚可忝生人世乎?”(《清列朝後妃傳稿》)永璜不久在惶恐中去世。比如“光祿寺案”,他認為光祿寺這些人辦事不認真,應付他,準備祭祀用的桌張不幹凈:“光祿寺所備餑餑桌張俱不潔凈鮮明。”(《清高宗實錄》)於是,他處置瞭光祿寺大批官員。比如“剃頭案”,在孝賢皇後喪期內,發生瞭總督周學健、塞楞額,巡撫彭樹葵、楊錫紱等地方大員剃頭的事件,其中,好多省份的大小官員也都紛紛剃頭,乾隆帝大怒,殺一儆百,將江南河道總督周學健賜令自盡,對其他官僚也給予不同懲處。此外,他還不斷興起瞭其他的案件,懲處瞭好多人。  第三,作文追思。乾隆帝是一位詩文俱佳的帝王,一生傳世的詩作就有4萬多首,居歷代帝王之冠。孝賢皇後去世後,乾隆帝的風流才情便多有展示,但那不是附庸風雅之作,而是發自肺腑的動情之作。比如,在孝賢皇後喪滿百日的時候,寫瞭一篇《述悲賦》,句句含情,字字珠淚,感人肺腑。其中“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述悲賦》)之句,讓人讀之落淚。再比如《悼皇後》中有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盼夢熊 ”(《乾隆禦制詩文集》),更是表達瞭對皇後的殷殷之情。這裡“夢熊”緣自《詩經.小雅.斯幹》:“維熊維羆,男子之祥”,也就是說,夢見熊羆,則是生男孩的征兆。

宋美齡曾經深愛的人竟是孫中山!孫死後她流淚最多

  宋美齡對孫中山的崇敬心情並不亞於二姐宋慶齡,也十分清楚他對自己以及傢族的關心和照顧,她不像宋慶齡那樣能克制自己的情感,是孫中山臨終時在場的人中流淚最多的一個。  孫中山病危  孫中山北上時帶著召開國民會議的建議,並明確指出必須有工農代表參加。但段祺瑞卻陽奉陰違,自行召集瞭一個隻有舊軍閥和政客們參加的“善後會議”,作為抵制。他還擅自照會各國公使館說,任何新設立的政府都將尊重現存的所有條約。  此時已臥病在床的孫中山對此怒斥道:“我在外面講要廢除那些不平等條約,你們在北京偏偏要尊重那些不平等條約,這是什麼緣故呢?你們要升官發財,怕那些外國人,要尊重他們,為什麼還來歡迎我呢!”  1月26日,孫中山被送入協和醫院,經過專門診斷,確認為肝癌後期,無法醫治。隨後他就在著名外交官顧維鈞的傢中暫住。  孫中山病危的消息立刻傳遍全國,他的許多革命同志和朋友紛紛趕到北京看望。他在廣州委以重任的胡漢民、廖仲愷和蔣介石都接到指令,堅守在南方,因為孫中山擔心廣州政府在自己病危的時候再發生不穩定。   在病重期間,孫中山建立瞭一個中央政治委員會,汪精衛受到重用,負責委員會的工作,在北京展開活動。3月11日,在這位中國革命的偉大先行者臨終前,圍繞在他身邊的親人除瞭宋慶齡和長子孫科外,就是宋傢的兄妹幾個,一直從廣州跟隨來北京的宋子文、在天津的宋靄齡和孔祥熙夫婦,以及最後從上海趕到的宋美齡。  宋美齡在上海得知二姐夫病危,立即動身趕往北京。當時津浦鐵路中斷,大沽口也已封港,於是隻得乘船先到青島,由膠濟鐵路北上轉往北京。時逢寒冬,車廂既無暖氣,又沒有熱水供應,火車到達北京的前門車站時,宋美齡已凍得渾身發抖。到瞭北京後,宋美齡就不斷地安慰和關照愁容滿面的二姐。  宋美齡對孫中山的崇敬心情並不亞於二姐宋慶齡,也十分清楚他對自己以及傢族的關心和照顧,她不像宋慶齡那樣能克制自己的情感,是孫中山臨終時在場的人中流淚最多的一個。  當場,由汪精衛宣讀瞭一份別人起草、需孫中山簽字的政治遺囑,在場的每個人都屏息靜聽。最後孫中山吃力地說:“很好,我完全贊同。”汪精衛還念瞭一份個人遺囑:“餘因盡瘁國事,不治傢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餘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餘志。此囑!”相關閱讀推薦:宋美齡國外定居帶九十九箱衣物:宋美齡有多少旗袍曝光宋美齡私密書信:令她神魂顛倒的美男子是誰揭秘:宋美齡嚴防蔣介石婚外情的驚人手段揭秘蔣介石離奇死亡背後的真相:宋美齡決策錯誤揭秘:宋美齡往蔣介石的棺材裡放瞭哪四本書?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孫中山死後蔣介石最擔心的對手是誰?  在遺囑中孫中山把自己的藏書、文件、個人用品及上海莫裡哀路的房子都交給宋慶齡,而這也是他一生奮鬥所留下的所有個人財物。  隨後孫中山在兩個文件上都簽瞭字。病弱體虛的他在簽字時,還不得不由宋慶齡扶著他的手。  與此同時,在廣州也開展瞭聲勢浩大的悼念活動。當時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面色沉痛地向全校師生宣讀瞭孫先生在北京逝世的消息。他的悲痛是發自內心的,沒有孫中山賞識和提攜,就沒有他蔣介石的今天。孫中山的死,對於雄心勃勃想在國民黨內往上爬的他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現在自己最大的靠山倒瞭,一切的政治前程和命運,還有對宋美齡的追求,都隻能靠自己瞭。他深知孫夫人宋慶齡對自己的印象不佳,宋美齡自己也一直沒有允婚之意,一時心情很壞。  不過蔣介石畢竟也算是人中之傑,對於爭權奪利的政治鬥爭有著超強的靈敏和強烈的信心,他馬上冷靜地分析瞭自己的處境和廣州的形勢,決定瞭不再依附別人,利用自己掌握廣州政府軍隊的有利條件,積極爭取成為國民黨的高層實權人物。隻要做到瞭這一步,宋慶齡再要反對他和宋美齡的婚事也就不足為慮瞭。江山既得,還怕美人難求嗎?  當時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面臨著權力、繼承人的分配和激烈競爭。在大多數旁觀者看來,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脫穎而出,成為孫中山繼承人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他在黨內的資歷不夠,有許多人跟隨孫中山時間比他長,名聲比他大。但是蔣介石相信手腕和心計,最重要的是軍隊和財力。他迅速和交往密切的上海青幫大佬杜月笙聯系,準備由他出錢出力,一起圖謀大事。   蔣介石盤算目前黨內的形勢,公開而強有力的繼承權競爭者有3個:左派廖仲愷、右派胡漢民和中間派汪精衛。汪精衛在孫中山逝世的時候一直在北京跟隨,在黨內的聲望頗高,當時的呼聲也最高,但蔣介石認為此人優柔寡斷,又素來沒有軍隊支持,缺少雄厚的力量基礎,最多隻能是當一個中間派的折中人物,一個臨時性的領導。  胡漢民是強硬的右派,他早年就跟隨孫中山,資歷和能力都很強,但也沒有軍隊背景,加上和汪精衛是死對頭,互相瞧不起對方,估計兩人的力量會互相抵消,誰也當不瞭最後的勝者。  蔣介石最擔心的對手是左派廖仲愷。此人出生在美國,深得孫中山信任,在當時既是蘇聯顧問鮑羅廷的親密夥伴,又是右派胡漢民的密友,同時宋慶齡也對他評價很高,可以說在當時的黨內人人都喜歡他。如果不出意外,孫中山的繼承人將會是他。  孫中山逝世後不久,廣州就發生瞭楊、劉的軍閥叛亂,鮑羅廷也被迫逃到黃埔。這給瞭蔣介石表現的機會,他和廖仲愷聯手進行瞭反擊,很快奪回瞭廣州。在兩天兩夜的戰鬥中俘敵萬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他的威望得到瞭大大的提升。  廣州局勢安定下來後,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馬上開會決定孫中山的繼承人選。會議上爭吵激烈,誰也不肯相讓,最後隻好搞瞭個大妥協,決定不搞個人繼承,國民革命政府由左、中、右三派聯合領導,也就是廖仲愷、汪精衛、胡漢民3人的聯合領導。胡漢民被任命為外交部長,汪精衛算是擔任代理主席,但隻是一個形式上的頭銜,政府的主要控制權仍然掌握在廖仲愷的手中。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古代侍候皇帝的女官們的職責和流程大揭秘

  導讀:說起來,古代女官地位最高的朝代,無疑首推女子地位最高的唐朝。有人認為上官婉兒任女官時的地位最高,其實不然。上官婉兒14歲時因聰慧善文雖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素有“巾幗宰相”之名。但是,這位名重一時的美貌才女卻無實職。直到唐中宗時,才被中宗李顯封為昭容,這已經進入瞭後宮嬪妃的行列,並非女官瞭。  其實,唐朝內廷有女官制度,是仿照朝廷六部尚書制度而設置的,分設“六尚”,即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下統二十四司,分掌宮廷事務。武則天登基做女皇帝時,宮中女官謝瑤環官封“尚書院司籍”。後來又因太湖事件欽命謝瑤環為右臺禦史,賜尚方劍,巡按江南。她是歷史上少見的既有朝廷官職,又有後宮官職的女官。  唐德宗時河北清河才女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先後入宮做女官。宋若莘參掌機密,著述文章,掌管記註簿籍,元和末年去世,贈河內縣君。宋若昭在其姐去世後代司其職,封尚宮,成為內宮女官的最高長官。  女官又稱內官、宮官,是指侍候皇帝左右、打理後宮事務、又沒有妃嬪名分的高級宮女。作為帝王後妃體制的伴生之物,女官制度存續沿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之中,對古代宮廷乃至皇權產生著重要影響。   一、女官的歷史沿襲:起於先秦,盛於隋唐。  女官的設置早見於先秦時代。文獻記述,周天子曾立王後、夫人、嬪、世婦、禦妻、女祝、女史等。其中,除王後、夫人與天子坐而論婦禮,是天子的正牌妻子之外,嬪、世婦、禦妻等既是妾也是女官。嬪負責後宮女子的教育,世婦掌管後宮祭祀、賓客事宜,禦妻照顧天子的衣食起居。掌管後宮祭祀、禱詞的女祝和負責王後禮職的女史,則屬於專職女官。  秦漢時期沿襲瞭前代的後宮體制,妃嬪的等級被進一步細化。秦始皇將後宮妻妾分為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8個等級;漢元帝更是將後宮妻妾列為皇後、夫人、昭儀、婕妤、良使、夜者等14個等級。在秦漢兩朝的後宮裡,除瞭皇後、夫人之外,其他妃嬪仍然既是妾又是女官,她們有爵位也有秩祿。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古代女官的職責:女官都為皇帝做些什麼?古代女官都為皇帝提供什麼服務?上官婉兒荒唐私生活慈禧太後最腐敗:女官德齡公主揭晚清王朝內幕武則天為什麼要重用上官婉兒?一代女官上官婉兒歷史上的上官婉兒簡介 唐朝女官上官婉兒生平女官上官婉兒是怎麼死的?上官婉兒死因揭秘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首次將妃嬪與女官析分開來的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專設女職以管理後宮事務,其職秩與外官對等,出現瞭內司、作司、太監、女侍中、女尚書、女賢人、女書史等不同職銜的女官,高者二品,低者五品。到瞭隋朝,宮中建立瞭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體制,以掌宮掖之政。六局分別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六局之下每局下轄四司,司下又置若幹職位,層級分明。根據不同等級授予不同官職,高者五品,低者九品。  隋朝的女官體制被此後的唐、宋、明三朝沿襲瞭下來,各朝隻是稍有調整。如明朝初年,在前朝六局二十四司的基礎上,又單獨設立瞭宮正司,掌管糾察宮闈、戒令、謫罪之事;永樂之後,宦官得寵,女官的多數職權被宦官取代,六局被取消,僅存尚宮四司。清是少數民族政權,清朝帝王繼承瞭前朝的後妃體制:“皇後居中宮,主內治;皇貴妃一位,貴妃二位,妃四位,嬪六位,分居東西十二宮,佐內治。”與此同時,取消瞭女官的職位,“貴人、常在、答應俱無定位,隨居十二宮,勤修內職”。  二、古代女官的職責:上承禦旨,下領宮女。  在中國古代,女官們上承禦旨、懿旨,下領後宮所有宮女,各司其職,盡心盡力地打理著後宮的日常事務。以明初六局的職責范圍為例,尚宮掌政令、文科、印璽、玩器;尚儀掌禮儀、音律、朝見;尚服掌服飾、化妝品;尚食掌食品、藥品、器皿;尚寢掌床褥、整理、用具;尚工掌營造、衣服、財務。   六局之下,各掌四司,工作細化。如尚食局,設尚食二人,正五品官職,負責膳饈、品齊之數,凡以飲食進禦,尚食先嘗之。下轄四司:司膳司負責割烹、煎和之事;司醞司負責酒醞、酏飲之事;司藥司負責醫方、藥物之事;司饎司負責給宮人廩餼、薪炭之事。四司皆設女史多名,負責記錄事宜。  生活於宮墻之內,服侍著帝王世傢,女官們的工作又極為私密。女官中有彤史一職,“彤史者,後宮女官名也。其制,選良傢女子之知書者充之,使之記宮闈起居及內庭燕褻之事,用示勸戒”。她們用一種赤色管的毛筆,專門記錄皇帝、妃嬪的日常起居,甚至包括皇帝的性生活都得一一記錄存檔。  女官不同於下層宮女,她們是官,有官職,享俸祿。官位高者,如劉宋、北魏、唐朝時的女官,官位可至一品。這些女官在宮中受人敬重,在外朝也頗得朝官逢迎,有的女官因此得以幹預朝政。職位低者,如隋朝、明朝的女官,官位高者僅為五品,有些甚至不入品秩。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女官又不同於嬪妃,嬪妃是帝王的妾室,女官則是帝王的奴婢。歷史上,確有女官因為得寵而成為瞭妃嬪,但對於大多數女官而言,這或許也隻是她們一生的心理寄托罷瞭。隻要稍有過錯,女官還有被降為宮女的可能,甚至會遭到更嚴厲的懲罰,“凡宮人有罪者,發落責處墩瑣,或罰提鈴等名色以苦之”。  女官的數量,各朝也有出入。據史書記述:“唐設六局二十四司,官凡190人,女史50餘人,皆選良傢女充”;明初設六局一司,女官總數約300人,因為人員眾多、官職紛雜,還出現瞭“二十四司分六局,禦前頻見錯相呼”的現象。  三、後宮女官的來源:一是采選,二是籍沒。  縱觀歷代女官的來源,主要集中於如下兩個途徑:一是采選,二是籍沒。  采選宮女之事多見於史籍中:東漢光武帝劉秀每年都要“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傢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禦”;隋“煬帝大業八年密詔江淮諸郡,閱視民間童女姿質端麗者,每歲貢之”;唐玄宗時“歲遣使采擇天下姝好,內之後宮,號‘花鳥使’”等等。所選女子,貌美者為妃嬪,次美者為女官。采選也有隻選成年女性的,如明“洪武十四年,敕諭蘇松嘉湖及浙江、江西有司,民間女子十三歲以上、十九歲以下,婦人年三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無夫者,原入宮備使令,各給鈔為道裡費,送赴京師。蓋女子以備後宮,而婦人則充六尚也”。  在中國古代,官員若犯瞭重罪,其財產、傢眷可能要全部沒收入官。以唐朝為例,“族誅者,既誅其壯丁,而妻妾子婦及子孫之幼者,皆沒入掖廷為奴婢”。據《舊唐書》記載,唐咸通十三年,“國子司業韋殷裕於閣門進狀,論淑妃弟郭敬述陰事。上怒甚,即日下京兆府決殺殷裕,籍沒其傢。殷裕妻崔氏,音聲人鄭羽客、王燕客,婢微娘、紅子等九人配入掖庭”;再如文宗時,“禦史中丞李孝本,皇族也,坐李訓誅,有女沒入掖廷”。   四、古代女官的歸宿:悲慘者多,榮華者少。  古代女官雖然是官,但空有官名。在“傢天下”的中國古代帝王眼裡,她們不過是婢女。多數人的命運從踏入後宮的那一刻起便早已註定瞭,當她們耗盡青春、人老珠黃之後,或孤老於宮中,或被遣返故裡,隻有極少數人可以榮登顯貴。唐人元稹有《行宮》詩:“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寫盡瞭宮中下層女子的寂寥。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明初曾有規定,“令服勞五六載歸其父母,從與婚嫁,年高者許歸,留守者聽”。永樂延續瞭舊制,“其婦人入宮後,年至五十願還鄉者聽;女子入宮十數年後,有識字人替用,願還鄉及適人者聽從其便”。老死的女官,“得歸葬於父母傢”;無所歸者,抬至凈樂堂焚化,“凡宮女、內官無親屬者,死後於此焚化。堂有東西二塔,塔下有眢井,皆盛貯骨灰之所”。  有的女官因才學而得寵。如南朝吳郡才女韓蘭英,宋孝武帝時因獻《中興賦》被召入宮;齊武帝時任博士,教六宮書學;明帝時,用為宮中職僚,因其學問淵博、年高德昭,被尊為“韓公”。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裔孫宋廷芬之女宋若莘、宋若昭、宋若倫、宋若憲、宋若荀五姐妹以才學顯於時,被德宗召入宮中,授以官職。德宗每與詩臣唱和,必召5人前來助興。宋若昭歷仕三朝,人皆稱先生,後妃、親王、公主相見皆行以師禮。  有的女官甚至權傾一時。如北齊鮮卑女官陸令萱,即陸大姬,本為北齊後主高緯乳母,高緯登基後被冊封為郡君。陸官拜北齊侍中,與其子穆提婆把持北齊朝政數年,禍國亂政,終致北齊亡國。電視連續劇《陸貞傳奇》描寫的就是這位北齊陸令萱女官生涯的傳奇故事。  有的女官因為得寵而顯貴,最終成為皇帝的嬪妃。上官婉兒就是如此。她本是高宗宰相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因起草廢除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誅殺。剛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一同被配沒掖廷,因其“天性韶警,善文章”,而得女皇武則天賞識,“自通天以來,內掌詔命,艷麗可觀……然群臣奏議及天下事皆與之”。唐中宗時又獲重用,專掌制誥,後被納為後宮昭容。 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美女是誰?劉邦寵妃慘死之謎

  在中國歷史上,自恃美貌,橫挑強敵,死得最慘的美女當屬西漢劉邦的妃子戚夫人。  戚夫人是誰?  戚夫人是劉邦在最落魄的時候得到的。  在和項羽的最初幾次對陣中,劉邦都是輸傢。彭城一戰,劉邦更是被打得丟盔棄甲,連父親、老婆都成瞭項羽的俘虜。劉邦一路逃到山東定陶,在一戶戚姓人傢意外地遇到瞭美人戚姬,也就是戚夫人。  戚美人當時年不滿二十,擅跳“翹袖折腰”舞,且花樣繁復,極具韻律美。戚美人還長於鼓瑟,劉邦也是個音樂傢,常常聽著聽著就跟著唱起來。劉邦對戚美人很寵愛,無論行軍打仗都帶著她。作為第一夫人的呂雉對此並無怨言。因為她早在滅楚之後就成功轉型為劉邦的政治助手,而戚夫人不過是老公的紅顏知己,職責分明,兩不相幹。但是戚美人卻逐漸有些不滿意自己的定位瞭,也想涉足政壇。  戚美人生有一子,劉邦取名為如意,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他對這個兒子有多喜歡。劉邦稱帝後,立發妻呂雉為皇後,立呂後所生之子劉盈為太子;封戚美人為夫人,劉如意為趙王。   劉邦老覺得劉盈這個兒子軟弱仁慈,不像自己。或許是愛屋及烏的原因,他對劉如意非常喜歡,常說:“這個孩子像我!”這些話讓戚夫人有瞭奪權的欲望。於是,她夜夜在劉邦的耳邊吹風,要求廢瞭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  劉邦立太子  作為政治傢,呂後對於床笫之爭毫不在意,但廢立太子是大事,而且是與自己前途密切相關的大事,她就不能不管瞭。起初,劉邦左右為難,搖擺不定。最後心裡的天平還是傾向瞭美麗的戚夫人。  呂後知道自己人老珠黃,而且政權已經基本穩定,她靠感情和政治才能都無法戰勝戚夫人,隻能借助外力。隻不過,還沒等呂後有什麼舉動,大臣們就不幹瞭。有一天,劉邦把廢太子之事提出來讓大傢討論,禦史周昌在朝堂之上一點不給劉邦面子,大聲為劉盈辯護。無奈這老兄是個結巴,劉邦問他說什麼,他雖“盛怒”,卻越急越說不出話,好一會兒才又蹦出幾個字:“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劉邦忍不住大笑起來。這場開始劍拔弩張的改立太子風波在一片笑聲中平息瞭,最終除瞭隻制造瞭一個成語“期期艾艾”,什麼也沒有改變。呂後在朝堂外聽到瞭這次討論,待散朝之後,她當眾向周昌下跪叩謝道:“要不是你,太子就要被廢瞭。”  這個時候,戚夫人挑戰呂後的戰爭已經基本可以看到結局瞭:戚夫人用柔情和眼淚換取劉邦的支持,而呂後則用政治來喚起朝臣的支持。劉邦作為一個政治傢,不可能為瞭一個女人而與所有的大臣為敵。戚夫人在一開始就敗局已定。相關閱讀推薦:盤點《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冤案”:誰死得最慘!盤點歷史上死得最慘的十個皇帝!中國十大好色皇帝中國二十個末代皇帝誰死得最慘?亡國之君列表劉邦的寵妃戚夫人簡介:死得最慘的後宮美女揭秘:中國古代史上死得最慘的十大著名功臣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雖然有大臣的支持,但呂後知道劉邦還是想改立太子,於是向丞相張良求救對策。張良讓呂後請出“商山四皓”,以顯示太子在朝野中的聲望如日中天。所謂“商山四皓”,就是隱於商山之中的四位白發高人。劉邦曾多次力請他們出山,都沒成功。如果太子能夠請出這四位高人,對劉邦的壓力一定不小。  不知道呂後使瞭什麼招數,反正將這四個老頭請瞭出來,並且在一次宴請中以太子隨從的身份出現在劉邦面前。劉邦一看這陣勢,知道太子羽翼已豐,廢不掉瞭。戚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知道大勢已去,對著劉邦大哭道:“你死瞭之後,我們母子一定逃不出呂後的毒手,你可得為我們做主啊!”劉邦嘴裡答應說:“我會想辦法,決不使你們母子吃虧。”但想瞭半天,也想不出一個萬全之計。  大臣趙堯看出瞭劉邦的心事,他向劉邦獻上一計:讓趙王如意到自己的封地趙國,再為趙王配備一名剛性的大臣保護趙王。趙堯推薦的大臣就是那位在朝堂上堅決反對廢太子的結巴周昌。劉邦想,呂後等人對周昌確實有些敬畏,讓他保護趙王,應可無虞,於是任周昌為趙相。幾天後,周昌和10歲的趙王如意離開長安去趙國上任,前來送行的戚夫人早成瞭淚人,強支病體前來送行的劉邦也是老淚縱橫。   送走瞭如意,戚夫人痛哭不止。劉邦安慰道:“朕這是為你好啊。兒子在外有自己的軍隊,誰能動他!隻要他活著,誰又敢動你!”望著自己的愛姬仍哭個不停,劉邦接著說道:“你不必悲傷,須知人生有命。來,你為我跳一段楚舞,我為你唱一曲吧。”  於是,在戚夫人飄揚翠袖的陪伴下,劉邦借酒敲築歌起瞭他的第二首名作:  鴻鵠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繒繳,向安所施!  歌詞的大意就是,鴻鵠的羽翼已經長成瞭,可以一飛千裡,雖有網羅,也無能為力啊!他接連唱瞭四次,音調淒愴。戚夫人聽著更是悲從中來,不覺泣下如雨。  大靠山劉邦駕崩 戚夫人悲劇開始  幾年後,戚夫人的大靠山劉邦駕崩,呂後開始瞭她的政治報復。她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令人把戚夫人抓起來,剃光她的秀發,給她穿上用紅土染就的囚衣,戴上冰冷的鐵枷,關在“永春巷”的特別監獄裡去搗米。客觀地說,戚夫人作為挑起政治鬥爭者的始作俑者,這是應付的代價。如果戚夫人贏瞭,呂後估計也好過不到哪兒去。  如果戚夫人這個時候懂得隱忍,她很可能就在這樣的勞動改造中瞭其餘生,慘是慘點,但至少生命無虞。隻要命還在,就有翻身的機會。可是她卻愚蠢地唱瞭一首要瞭自己和兒子命的歌: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裡,當誰使告汝?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這首歌明顯是讓兒子劉如意來給她報仇。呂後本來應該沒想拿十幾歲的如意怎麼樣,但聽到戚夫人這首歌後就不得不小心瞭。她連續三次召劉如意進京,周昌知道呂後不懷好意,每次都以趙王有病相推辭,不讓趙王進京。呂後拿周昌沒辦法,於是使出調虎離山之計,先召周昌入朝。周昌前腳剛走,呂後後腳就派人把劉如意帶進瞭京城。  呂後的兒子,也就是當朝皇帝劉盈性格敦厚,他知道自己的親娘要殺如意,就拼命保護弟弟,吃飯睡覺都在一起。呂後一時之間找不到下手的機會。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天,劉盈一早想去打獵,而劉如意還呼呼睡得正酣。劉盈以為這一會兒工夫沒有危險,就自己一個人去瞭。當劉盈打獵回來時,幼弟已被呂後派人用毒藥毒死,七竅流血,死在床上。當年劉如意才不過15歲。  呂後毒殺瞭劉如意後,又下令砍斷戚夫人的雙手雙足,挖出她的眼睛,用煙把她的耳朵熏聾,又強迫她喝下啞藥,然後扔在豬圈裡,命名“人彘”(彘,豬)。此時的戚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呂太後處置瞭戚夫人後,叫劉盈前去參觀她的“傑作”。劉盈詢問宦官那個蠕蠕而動的球形怪物究竟為何物?宦官告訴他,那是戚夫人。劉盈一聽,驚倒在地,放聲大哭,說:“太殘忍啦!哪裡是人做的事,太後如此,我還憑什麼治理天下!”三天後,曾經千嬌百媚、如花似玉的戚夫人離世,讓後來人為她欷歔不已。  呂後讓劉盈看戚夫人的目的應該是為瞭教育劉盈,千萬不要忘記政治鬥爭。而劉盈卻沒有他親娘以及他老子的政治覺悟,過度的傷心和驚嚇,讓劉盈一病不起。此後,劉盈不理朝政,七年以後過世。   女性的美貌往往對男性才具有殺傷力,對女性不管用。假如這個美女不自量力,倚仗美貌橫挑強鄰,美貌就會變成自戕的匕首。戚夫人就是這樣。  後人常常將戚夫人之死歸咎於呂後的殘忍。但是,在當時那種她不殺別人、別人就殺她的社會環境下,呂後做的事符合她的性格。戚夫人之死最該負責任的是她本人,雖然呂後的手段過於殘忍,但戚夫人卻也是咎由自取。戚夫人不懂得政治鬥爭的規則,僅僅憑劉邦的寵幸就屢屢挑釁呂雉,從一開始就陷入不對等的局面。  現代社會中,依然有不少女性喜歡以爭鬥來顯示自己的能力,第三者、二奶就是這種思想下的產物。  有些前衛的女性說,才貌雙全的女子,不當第三者真是浪費瞭,你的卓爾不群必須通過打敗其他人來表現,搶來的東西才好玩兒。問題是,你的實力是否足夠強?你又是否有足夠的智慧維護你搶到的戰果?如果沒有,就可能落得戚夫人的下場。唾沫往天上吐,最終還是會落在自己臉上。  女人們,如果你擁有一副美麗的臉孔,那是幸運的,但怎麼利用這種天賦,事先可真得好好想一想,別辜負瞭美麗,別用錯瞭它的力量。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盤點:歷史上曾經讓外族感到恐怖的十位漢人名將

  導讀:今天的人或許忽略瞭一個歷史細節,胡人皇帝符堅在望八公山草木時,把滿身林木都看成瞭士兵,留下瞭草木皆兵的千古笑話,究竟又是什麼原因使這位橫行北方的大賊首如此膽戰心驚  1,陳湯:要論抗擊匈奴的名將裡誰最冤,那當屬陳湯莫屬,大漢朝反擊匈奴的世紀之戰,實際上是到瞭陳湯這裡才劃上瞭一個圓滿的句號。一戰陣斬匈奴單於,平定西域土地,奠定中華對今日新疆的主權,陳湯的功業自不必說,可是在漢朝朝廷內,卻偏偏落瞭個功高不賞的淒涼結局,怪隻怪陳大將軍太不會來事,隻知道埋頭打仗從不知抬頭巴結人,加上陳湯自己確實手腳不幹凈,有貪污的把柄抓在禦史手裡,於是功高不賞暗箭來,得勝還朝的陳湯差點因為“未奉詔”被整死,最後雖然封瞭關內候,可沒過一年就免爵為民,碌碌而終,對比草包將軍李廣利三征匈奴無功卻高官厚祿的榮耀,陳湯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2,高敖曹:在鮮卑北齊政權裡,漢將高敖曹可是個狠角色,東魏王高歡平時給軍隊訓話都是用鮮卑語,隻要老高在旁邊,肯定用漢語,而老高率領的漢人軍隊確實是當時北齊軍隊裡最精銳的部分。老高這人雖然甘為鮮卑走狗,可也不是完全沒有氣節,經常為瞭維護漢人的尊嚴和他的鮮卑同事打的頭破血流,可小節不減大節畢竟有虧,誰讓他是“偽軍”呢。最後老高下場也很慘,東西魏大戰的時候硬是讓自己的鮮卑主子出賣,手下幾萬漢兵獨抗西魏數倍於己的鮮卑鐵騎。在讓敵人付出瞭更大傷亡後全軍覆沒,其悲壯的結局也告訴瞭中國軍人一個硬道理—做啥都別做漢奸。   3,冉閔:今天歷史學界對冉閔的看法確實爭論激烈,但是我們拋卻政治因素不談,單從軍事成就上來說,冉閔確實為我中華百年一出的軍事奇才,他的冉魏漢軍經歷的大多數戰鬥都是在以少打多的情況下完成的,而且手下部隊以步兵為主,卻多次在中原大地橫挑強胡騎兵軍團,幾乎是百戰百勝,還打得對手全軍覆沒。最後雖敗於慕容鮮卑騎兵軍團,但此戰鮮卑人也死傷甚重。遺憾的是,政治上的宣傳導向讓後人對他的軍事成就研究甚少,而他最後悲慘的結局不能說明慕容鮮卑軍團有多強大,除瞭說明他在政治和經濟建設上的失策外,還印證瞭中國古代的一句俗話:悍狼抵不住賴狗多啊!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東漢名將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由來揭秘大秦名將蒙恬:中國歷史上死得最冤的名將西漢名將周亞夫為何在獄中自殺:周亞夫怎麼死的吳玠簡介:北宋梟雄吳玠獨守大散關的抗金名將誰是三國第一名將?擒拿關羽勇鬥張遼舉世無雙高仙芝是誰?唐朝名將高仙芝最後是怎麼死的?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4,劉牢之:要問冉魏敗亡後誰是天下第一勁旅,那非東晉北府軍莫屬,北府軍是東晉政府的膽,劉牢之就是北府軍的膽,這支由南逃漢人組成的虎狼軍團勇猛善戰,其中還有不少成員是冉閔軍的舊部,肥水之戰,劉牢之統八萬之眾大破八十萬五胡聯軍,打出瞭中華男兒的赫赫天威,今天的人或許忽略瞭一個歷史細節,胡人皇帝符堅在望八公山草木時,把滿身林木都看成瞭士兵,留下瞭草木皆兵的千古笑話,究竟又是什麼原因使這位橫行北方的大賊首如此膽戰心驚,答案就是在肥水之戰的前一天,劉牢之率領五千北府健兒率先對胡人大軍發動奇襲,斬殺一萬多人,一戰打破敵膽,才有瞭之後肥水之戰敵人落荒而逃的局面,遺憾的是,中國史書一直在鼓吹其實並沒有擔任指揮任務的名相謝安,老劉的聲威反而無人知道瞭。北府軍存在瞭五十多年,最終落到劉裕手裡,劉裕也憑借這份傢底幾度北伐,打出瞭南北朝時期漢人最輝煌的時代。  5,柴榮:後周皇帝柴榮一生最大的悲哀無外乎兩字–短命,北方是他統一的,契丹是他打跑的,幽雲十六州的關南十七縣是他收復的,一輩子沒遇到一個象樣的對手,卻偏偏爭不過老天爺,英年早逝的結果就是讓趙宋政權拾瞭歷史最大的一個便宜。憑借老柴留下的豐厚傢底,趙氏兄弟基本統一瞭漢民族的勢力范圍,卻偏偏拿契丹人占領的幽雲十六州一點辦法都沒有。遙想柴榮北征時,契丹大軍望風披靡的情景,我們不得不感慨,假如後周世宗再生,歷史又會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呢?恰恰因為趙宋政權存在的緣故,大英雄柴榮的光輝事跡也就沒有多少人關註瞭。柴榮的後人基本都英年早逝,隻留下水滸裡子虛烏有的柴進大官人,還跑到山上當瞭賊寇,最後又隨宋江征瞭回遼,算是替老祖宗還願瞭。  6,劉仁軌:中華千年滅倭的第一功臣,朝鮮白江之戰不但打的日本全軍覆沒,更讓日本在之後的幾百年裡鐵心跟在中國屁股後面做小弟。按說一仗打出瞭中日兩國的幾百年和平,老劉的功勛不算少,可誰讓他生在大唐呢,那是一個將星閃耀的時代,劉仁軌擊殺數萬倭兵的戰功,與唐朝當時的眾位名將相比確實黯淡瞭點,就好比今天的美國,一個將軍要是打過蘇聯,絕對可以天天拿出來炫耀,一個將軍要是打過緬甸,估計提也不好意思提,怪隻怪當時中國太強,日本又太不是盤菜,所以劉將軍星光暗淡也就不奇怪瞭。   7,王玄策:殺印度兵數萬,俘虜數萬,憑借借來的幾千雜牌軍就平定瞭印度,這個英雄就是王玄策,一個非軍事專業出身的使節,一個在國外毫無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實在是世界軍事歷史上不二的奇跡。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就這樣輕松的被一個中國外交官在戰場上搞定瞭,真是愧對“文明古國”的美稱啊。隻可惜當時的中國對印度知之太少,在中國人眼裡那隻不過是一個化外蠻邦而已,而近代因為“中印友好”的緣故,對這段歷史教科書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沒人知道也就不奇怪瞭。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8,龐籍:我真懷疑龐籍是不是和民間說書的有仇,不然這位抗擊西夏的大英雄怎麼在《包公案》裡倒成瞭人見人恨的反面太師?要知道宋朝防禦西夏的戰略思想是他設計的,如果說之前的名將大多為進攻型人才的話,那麼龐籍可以算是北宋防禦戰的第一專傢,西北邊陲在他的經營下成為瞭銅墻鐵壁,在宋朝連經三川口與好水川之戰後,正是他鎮守陜西,為宋朝穩住瞭邊疆局勢,整頓軍隊,選拔將才,為大宋在西北錘煉出瞭一支精銳鐵軍。後人熟知的兩大抗西夏名將狄青和張兀都是他大膽提拔的,到瞭話本小說裡卻全成瞭他的敵人。對比真正的歷史,看看《包公案》《三俠五義》裡一系列對這位大英雄的歪曲描繪,直叫人由衷嘆服一句:人民群眾的創作力量是無窮的。  9,傅友德:在朱元璋的部將裡,傅友德是非常低調的一位,畢竟那個年代名將太多瞭,可這個低調的名將卻做出瞭不低調的攻業:雲南是他打下來的,甘肅西部,青海北部以及新疆東部地區也都是他打下來的。鼎盛時期的蒙古騎兵在雲南地區曾屢遭挫折,可老傅的明朝大軍卻在短時間裡橫掃瞭西南,天下無敵的徐達在嶺北戰役裡遭到蒙古人阻擊,無功而返,可西線幾乎同時出征的傅友德卻率領大軍橫行千裡,在蒙古高原與青海高原上見誰滅誰,七戰七捷,打的蒙古人望風而逃,隻可惜他的名字一直生活在徐達,常遇春等人的陰影裡,晚年又因飛揚跋扈而獲罪,最後落瞭個淒涼的結局。  10,陳麟:朝鮮人鼓吹李舜臣,幾乎把老李說成瞭高麗的民族魂,可是當時的老李隻能算陳麟的屬下,滅倭數萬的露粱海大搏殺,說到底還是要看大明鐵軍。陳麟算是明朝中後期一個不世出的奇才,露粱海殲滅戰正是由他制定戰術一手策劃的(今天的教科書卻出於中朝友好抹殺瞭這點,見段萬瀚的世界五千年)。這個人還是個全才,西南平緬甸,播洲平楊應龍,平原戰,山地戰,騎兵戰,步兵戰,火器戰,陸戰水戰幾乎是樣樣精通,樣樣都打得贏。隻可惜由於他名聲不好(經濟問題比較嚴重,又比較會巴結宦官,前者有點嚴重,後者在當時確實也算不得錯),因此史書上對他評價不高。加上滿清的歷史書對萬歷三大征的歪曲,使這位建立大功業的英雄反而默默無聞瞭。當年他的小跟班李舜臣已經被看做高麗民族的戰神,真正建立下大功績的他,是否更值得我們中國人去好好的紀念呢。 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雍正真奪瞭十四阿哥允禵的皇位嗎?十四阿哥的結局

  皇兄難弟:十四阿哥就這樣被雍正治服  雍正真奪瞭十四阿哥允禵的皇位嗎?傳言說隆科多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但大清傳位詔書皆有滿漢兩文所書,怎麼改?其次當時十四阿哥封撫遠大將軍王遠征西北,若立他為帝還需長途回朝,這期間必定釀成諸子為皇位斯殺,以康熙之智這是不可能的。也有說法是晚年康熙對於儲君之位一直在十四子和四子間猶豫不決,在其病重時本欲召十四子回朝,但擔心自己時日不多,害怕身後諸子殘殺,便順水推舟立四子繼位。現在的歷史證據越來越證明,康熙皇帝確實把帝位傳給瞭雍正,不是他從十四阿哥那兒奪來的。  康熙駕崩後,遠在西北軍中的十四阿哥、“大將軍王”允禵聽到這個消息後真是五雷轟頂,方寸盡亂。想到半年前自己還曾和父皇共商平定西北之大計,自己也滿心希望能夠承繼大統,可如今卻已是斯人已去,換瞭人間。三十五歲的允禵捧著諭旨,手不停的顫抖,一個巨大而悲愴的念頭向他壓來:他失敗瞭,而且是一敗塗地,已經沒有任何機會瞭。  但是,允禵又是那麼的不甘心和不服氣,他心想,憑什麼我在外面出生入死,浴血疆場,而某個人卻安坐京城,君臨天下?此刻的他,心裡就像打翻瞭五味瓶,真是百感交集,是悲,是痛,是怨,是恨,連他自己都說不清。他的腦海裡面,隻有迷惑,猶如一片亂麻在無盡翻騰。允禵本來以為自己是承繼大統的不二人選,可惜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爬得高,也就摔得重,如今這天下早已是花落別傢,自己也隻能徒呼奈何!  也許在這個時候,允禵才看清瞭自己的這個同母所生的四哥,他是如此的深藏不露,又是如此的縝密可怕。為什麼大傢在爭來吵去時,沒有人註意他的存在呢?如今回頭想來,一切都遲瞭!  有人或許問,既然允禵手握重兵,何不提兵造反?對此,雍正冷冷一笑:“朕剛即位時,便召允禵來京,當時朕垂淚對近侍大臣說:‘正值皇考升天之時,允禵卻不在跟前,他竟沒有這樣的福氣。應馬上降旨宣召,讓他速速回京以盡子臣的孝心’。朕的本意並不是為防范他。像允禵這樣庸劣狂愚、無才無識的人,威不足以服眾,德不足以感人;何況在陜西有年羹堯等人在那裡震懾。允禵所統之兵,不過幾千人,而這些人又大都是滿洲子弟,世代皆受朝廷恩惠,他們的傢人也都在京城,那能聽從允禵的指使進行反叛呢?”   誠然,允禵接到雍正命人回京奔喪的諭旨後,就立刻返回京城。他本就沒有造反之心,即使有這想法,正如雍正所說的,內外皆受鉗制,舉兵造反,談何容易?如今風雲突變,允禵也隻能乖乖的束手就擒,幾無還手之力。他的江山,隻不過是心中編織的美麗的迷夢罷瞭。  雍正以體諒允禵的名義,將之召回京城奔喪,解除允禵的兵權於不動聲色間,還贏得瞭寬宏大量的贊譽。這一著,的確很高明。於情於理,允禵若膽敢造反,必然落下不孝不忠的罵名,而一旦允禵進入京城,那就成瞭雍正的囊中之物,可以任由他擺佈瞭。  允禵沒當上皇上,他心裡憋氣,就是不服。激憤之下,他在從西寧回京的路上,不但沒有給新皇帝請安,反而揚言說:“如今我兄為皇帝,尚指望我叩頭耶?我回京不過一覲梓宮,得見太後後,我之事即畢矣。”快到京城時,允禵不知是不懂,還是有意挑釁,他命人行文奏事處,詢問到京之後見雍正如何行禮,“舉朝無不驚駭”。  行什麼禮,這不明擺著的事情嗎,還用問?!分明就是不把雍正放在眼裡!  允禵就是要用這種沖動的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和對雍正的蔑視與挑戰,雖然這根本就是無濟於事。事實上,允禵的這種抗議在雍正面前如泥牛入海,絲毫不起作用。接到奏事處的報告後,雍正根本不予回答,隻是淡淡地說,讓允禵先去拜謁大行皇帝(康熙)的梓宮吧。  允禵的挑釁,很快被雍正輕描淡寫的消滅於無形間。但是,允禵的怒火遲早要爆發出來。在去康熙靈柩前哭拜時,雍正也在場,允禵見瞭自己的哥哥,這個剛上任的皇帝後,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卻也隻能含屈帶憤的向雍正遠遠的叩頭,“毫無哀戚親近之意”,這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故意讓雍正難堪。相關閱讀推薦:歷史上的雍正生母烏雅氏和隆科多有私情嗎? 德妃為什麼喜歡十四阿哥而不喜歡四阿哥?揭秘:雍正為何要與萬人迷男人十三阿哥結成死黨盤點清代五位皇後離奇死亡之謎:雍正逼死親母? 康熙十四阿哥胤禎 歷史上十四爺胤禎的結局如何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雍正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的脾氣,但在康熙的靈柩之前,他不想發作。他為表示對弟弟的親善,還特意上前去扶允禵,但允禵脖子一梗,偏就拒不動彈。一時間空氣都似乎凝結,兄弟倆一個拉,一個不動,場面十分尷尬。  這時,侍衛拉錫看不下去瞭,他上前拉住允禵,讓他趕緊對新皇帝行跪拜之禮,允禵甩手咆哮道:“我本恭敬盡禮,拉錫這樣下賤的奴才,也敢對我拉拉扯扯!若我有不是,請皇上將我處分;若我沒有不是處,請皇上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天威不可犯!雍正終於發怒瞭,他當下就命削去允禵的王爵,隻保留允禵最初的貝子身份。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雍正在送康熙靈柩到遵化景陵行禮完畢後,便命允禵留在遵化守陵,不要再回京城瞭。所謂的“守陵”,明眼人都能看出,不過是將之軟禁罷瞭。不僅如此,雍正還特派自己的親信副將李如柏在此監視並限制允禵的活動。  隨後,雍正開始拿允禵的親隨開刀瞭,他命人傳問允禵的傢人向雅圖和侍衛孫泰、蘇伯、常明等人,問:“允禵在軍中時,聽說有吃酒行兇的事情,你等從實奏來。” 向雅圖等人不知所雲,回奏道:“並無此事。”雍正聽後大怒,命將這些人送刑部永遠枷示,連他們十六歲以上的兒子也一起倒黴,同樣被永遠枷示。雍正之所以突然出重手整治允禵,也許和皇太後的刻意為難、不肯配合他的工作有關,他心裡憋氣,可能想通過打擊允禵來向烏雅氏示威。可惜的是,這隻能會導致下一個悲劇的發生。

秦始皇尋找的“不死藥”究竟是什麼?秦始皇秘聞

  秦始皇尋找的“不死藥”是什麼?  徐福渡海為秦始皇尋找不死藥的傳說,由來已久。日本方面有研究說,不死藥名叫“千歲”,就出產在地處瀨戶內海的祝島,更令人驚訝的是,今天它正在進行人工種植。  秦始皇上當瞭 秦始皇求的不死藥是野生獼猴桃?  在中國和日本流傳著一個同樣的故事,那就是徐福為秦始皇求不死藥而東渡的傳奇。  徐福,在中國古籍中,是一個頭腦聰明、膽大心細的騙子,因為當過方士,大約還是個早期化學傢。秦始皇完成瞭他一統天下和建造長城的偉業,便開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於是徐福在公元前219年來到秦王的宮廷,聲稱《山海經》上面記載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就在東方海中,他願意為秦王去那裡取來不死之藥。第一次東渡徐福並沒有帶回長生之藥,他告訴始皇,東方的確有神藥,但是神仙要三千童男童女,各種人間禮物,同時,海上航行有鯨魚攔路,他要強弓勁弩射退大魚。秦始皇全盤答應條件,助他再次東渡。結果,徐福一去不復返,在東方“平原廣澤之地”自立為王,再也不回來復命瞭。根據考證,徐福並非傳說人物,1982年,經考證他的故鄉正是今天江蘇省連雲港郊外的徐阜村。  看到這裡,不禁令人生疑,秦始皇何許人也?荊軻那樣的職業刺客都死在他的手裡,怎麼會上徐福的大當?除非……除非他能讓秦始皇相信東方真的有仙山,仙山上真的有不死藥。   日本人有1%的雲南基因  傳說中的仙島,倒並不全是虛妄,仙沒有,島是有的。按照日本的記載,徐福所說的就是日本的本州、四國、九州三島。日本的文字史料中,對徐福的記載含糊不清。這也不能責怪日本人,因為徐福登陸的時代,日本還在蒙昧之中,還沒有可靠的文字記載呢!但是按照部分日本史學界人士的觀點,徐福,就是日本古代著名君主——神武天皇,他登陸日本的地點,便在日本的關西平原。“神武東征”橫掃日本的傳說就是基於徐福登陸日本,南征北戰的事跡。  日本人的思維比較獨特,因此他們在考證徐福問題的時候,想法也一樣富有個性。他們根據考古發現,分析古代墓葬遺骨證明,徐福東渡時期,日本關西地區的居民平均身高驟然升高瞭5厘米,由此推斷,這很可能是徐福和他的部屬登陸後造成的局部人種改良。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日本科學傢發現日本人的基因裡,有1%來自中國雲南地區,而日語訓讀發音(土語發音)也和雲南納西族的語音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是怎麼回事呢?從徐福東渡,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根據中國方面的史籍記載,徐福要求的三千童男童女,秦始皇也沒法一下子湊齊,這個時候,秦軍剛巧征服瞭西南夷,於是秦始皇就下令這些被征服的部族提供所需要的童男童女。西南夷,就是現代雲南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因此,如果這些西南夷的後代借徐福東渡融入日本人種,帶給日本人1%的雲南基因便有據可循瞭。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後屍體背後的不解之謎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皇帝:秦始皇武則天上榜秦二世胡亥繼位真相:秦始皇接班人怎麼是胡亥?秦始皇為什麼攻打百越?秦始皇攻打百越的原因徐福簡介 為秦始皇東渡求藥的徐福生平簡介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所謂的仙島  秦始皇從來不是一個愚蠢的人,若徐福全靠造謠生事,怎能騙得瞭這位精明過人的千古一帝?那可是囚母弒父,統一六國的一代梟雄啊。就算是求藥心切,徐福第一次的失敗,難道不會引起他的懷疑?而徐福也很奇怪,如果他從來沒有到過日本,他怎麼知道一直往東航行就可以到達日本?而且依靠幾千人加強弓勁弩的高技術兵器就可以征服這個國傢?他顯然對日本有一定的熟悉。  假如日本真的一直是傳說中的仙藥產地,而且徐福善於花言巧語鼓吹一番,騙取秦始皇信任,再得到所需要的人員和裝備,就比較符合邏輯瞭。否則,在生土上種花,要想讓秦始皇拿出血本來,隻怕更大的可能是忽悠掉自己的腦袋。  問題在於,日本古代,真的有“不死藥”存在嗎?幸運的是,我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意外地發現瞭日本“徐福會”理事重村定夫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認為,這種神奇的不死藥,不但存在,而且就出產在他的故鄉祝島,更令人驚訝的是,今天它依然留下瞭孑遺。  祝島,地處瀨戶內海,在九州、本州、四國三島環繞之間,人煙稀少。自古以來就流傳,在它的深谷腹地有一種神奇的植物果實,俗名“窠窠”,日本古書中名為“千歲”,大小如核桃,汁濃,味甘,據說食用可保千年不死,便聞一聞也可以增壽三年三個月。  祝島的神奇“千歲”果  19世紀末,日本植物學傢牧野富太郎曾經慕名前往,經過艱苦工作,采到瞭“千歲”的標本,並欣喜若狂地給友人寫信“這是我最彌足珍貴的發現,它的價值無法形容。”在祝島民間,還有用這種植物的枝條制作手杖的習慣,稱為蓬萊杖。   如果“千歲”的傳說曾經在當年傳入中土,徐福傢住東海之濱,聽到它應該不是很奇怪的事情。這樣的傳說,加以附會,通過其他途徑傳人秦始皇耳朵裡並非不可能,那麼此時徐福就會極有說服力瞭。甚至,祝島的人至今相信徐福曾經光顧過他們的島嶼,因為在海灣的巖石上,留有一副石刻的棋盤,當地人講就是徐福所留。  到這裡,我們似乎可以提出一個假說,那就是當年徐福為秦始皇尋找的不死藥,很可能就是出產在祝島的神奇之果——“千歲”。  但“千歲”究竟是什麼呢?它現在是否還存在?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電話簿,和祝島方面取得瞭聯系。結論非常令人鼓舞,祝島的一位公務員先生竟然給我寄來瞭照片,並證實千歲不但存在,而且正在進行人工種植。我把照片寄給瞭北京農科院我的一位老同學,希望他能夠給我一個鑒定性的結論,這真的是能夠令人長生不死的靈藥?  這種“千歲”的確是一種稀有的植物,它學名Actinidiachinensis Pianch。藤狀灌木,以根和果實入藥。具調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除煩、活血消腫之功效。果肉綠色,果皮軟而帶毛,今天已經存在人工栽培的品種,果實大小也增大瞭幾倍,常吃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它還有個中國名字,叫做——野生獼猴桃。  秦始皇傾天下之力尋找的就是它?鑒於秦始皇的老傢,陜西秦嶺一帶就是野生獼猴桃的產地之一,這東西隻怕皇上經常用它來開胃,難怪……難怪徐福找到瞭“長生不死藥”,也不敢歸國瞭。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美國中情局刺殺卡斯特羅638種驚人手段

     “美麗的哈瓦那,那裡有我的傢。明媚的陽光照新屋,門前開紅花。”這是一首流行於中國人民反對美帝、聲援古巴那個火紅年代的歌曲中的開頭兩句。唱的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美麗。然而,就在這美麗的哈瓦那,當時卻充滿著刀光劍影、重重危機。美國中情局將暗殺的矛頭直指古巴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因此,多次派出麾下的王牌特工,前往這個加勒比海的美麗島國,暗殺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  卡斯特羅,1950年畢業於哈瓦那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59年1月,他率領起義軍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成立革命政府,出任政府總理和武裝部隊總司令。1962年起,他擔任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第一書記。1965年把這個黨改名為古巴共產黨後,他擔任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直到他的弟弟勞爾接班。  卡斯特羅曾躲過美國中情局無數次的暗殺行動,那麼,這位古巴領導人究竟躲過多少次的暗殺行動呢?英國的一傢媒體曾披露,卡斯特羅曾經躲過美國中情局638次的暗殺。其實,這638次暗殺中每一次使用的手段都不一樣,也就是說,美國中情局使用瞭638種的暗殺方法暗殺過這位古巴領導人,但是每一都沒有獲得成功。   古巴一位名叫法比安·艾斯卡蘭特的退休將軍曾專門撰稿披露瞭美國中情局對卡斯特羅的638種驚人的暗殺手段。當年,法比安將軍的職責就是保護卡斯特羅的生命安全,有一次他認真算瞭一下,竟發現美國中情局的638種企圖謀害卡斯特羅的方法。這一數字聽起來很嚇人,但是,美國中情局千方百計暗殺卡斯特羅的險惡用心由此可見一斑。  艾斯卡蘭特在擔任古巴秘密警察局局長期間,曾指揮挫敗瞭大量的暗殺陰謀。其中被計劃用來在卡斯特羅面前爆炸的“香煙炸彈”,雖然卡斯特羅幸免遇難,但是這次事件仍讓這位秘密警察局長終生難忘。相關閱讀推薦:盤點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刺殺陰謀:震驚世界!蔣介石為何要親手刺殺陶成章?陶成章死亡之謎唐紹儀之死:究竟是誰刺殺瞭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改變20世紀歷史的八大刺殺:驚天真相至今無解史上兩度刺殺蔣介石的日本風流女間諜究竟是誰?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香煙炸彈”計劃流產後,美國中情局又有精心地研制出著名的“雪茄炸彈”。但卡斯特羅本人卻從來沒有“享受”過這些含毒的雪茄。美國中情局在制造雪茄時可謂煞費苦心,都是卡斯特羅特別中意的牌子。可是,從1985年起,卡斯特羅開始戒煙瞭。  還有一次,美國中情局獲得瞭卡斯特羅喜歡在古巴海岸線潛水的情報,於是,就開始培育一隻又一隻的加勒比海貝類動物。目的是想搞到一個足夠大的能盛大量炸藥的貝殼,他們給貝殼塗上血紅和鮮亮的顏色,以便在卡斯特羅潛入海底時可以引起他的註意。一旦他接近貝殼,貝殼就會自動爆炸。但是,這個“貝殼炸彈”計劃和跟其他很多計劃一樣,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  美國中情局並不甘心暗殺計劃的一個接著一個流產,於是為卡斯特羅準備瞭一件能讓人感染上真菌的潛水服,以便讓他引起慢性皮膚病,從而使他的體力一點點衰竭,直至死亡。然而,這項計劃也是無果而終。   卡斯特羅和瑪麗塔。瑪麗塔是美國中情局的殺手,也是卡斯特羅的戀人。  1961年,在中情局的直接策劃和指揮下,古巴流亡分子在豬灣登陸,突襲古巴,目的也是暗殺卡斯特羅斯特羅,但最終慘遭失敗。兩年後,在肯尼迪總統被刺殺的同一天,一個美國特工也被派去暗殺卡斯特羅,這個特工使用的暗殺武器是他事先在巴黎收到的一個鋼筆註射器,但是這個計劃也以失敗告終。美國中情局雖然也曾嘗試將細菌毒藥放到卡斯特羅的手帕上或是摻進茶葉和咖啡裡,以便毒死卡斯特羅,但沒有一次能取得令美國人滿意的效果。  眾所周知的最為嚴重的暗殺行動發生在2000年,也就是卡斯特羅打算出訪巴拿馬的時候。暗殺方案是將90公斤烈性炸藥放在演講臺下,並設置好時間,讓它在卡斯特羅發表演講時爆炸。然而,這一次,卡斯特羅的私人保鏢對講演現場進行瞭地毯式的搜索,搜出炸藥,使暗殺計劃中途流產。卡斯特羅又一次的幸運地化險為夷。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在眾多暗殺手段不能湊效的情況下,美國中情局使出瞭看傢本領,決定派遣風情萬種的絕色美女特工執行暗殺卡斯特羅的秘密計劃。然而,令美國中情局始料不及的是,這一次本來天衣無縫的秘密暗殺計劃,卻是因為卡斯特羅的英俊瀟灑和鐵腕柔情竟然躲過瞭美女殺手暗殺的劫難,這雖然讓美國中情局陷入十分難堪的境地,但是卻為卡斯特羅傳奇的人生增添瞭一抹玫瑰的色彩。  這件暗殺行動開始於1959年2月的一天。那一天,美麗的哈瓦那晴空萬裡,陽光燦爛,港口來往人群熙熙攘攘,過往船隻穿梭不停。港口停泊著一艘白色的美國豪華遊艇“柏林號”,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動著眩目的光芒,十分引人註目。正在港口進行視察的卡斯特羅見到這艘遊艇,不由得駐足瞭幾分鐘之後,便朝著遊艇走去。  船長亨利奇·洛倫茲是美籍德國人,見到卡斯特羅向他的遊船走來,趕緊下船迎接。這時,船長身邊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引起瞭卡斯特羅的註意。卡斯特羅不由得瞟瞭她一眼,恰巧,那姑娘也在註視英俊的卡斯特羅。   1960年的卡斯特羅。  兩人的目光交叉在一起,姑娘的臉上泛起瞭紅暈。船長連忙向卡斯特羅介紹說:“這是我的女兒瑪麗塔·洛倫茲。”  瑪麗塔十分有禮貌地站起來說:“很高興認識您!歡迎我們來古巴嗎?”  “歡迎,十分歡迎!”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就這樣,卡斯特羅和19歲的瑪麗塔結識瞭。兩人談得十分投機,卡斯特羅英俊、風趣、富有魅力,很討瑪麗塔的歡心。瑪麗塔年輕美貌,風情萬種,也給卡斯特羅留下瞭難忘的印象。卡斯特羅很喜歡她,要瞭她在紐約傢裡的電話號碼。瑪麗塔回到紐約剛一個星期,卡斯特羅便覺得如隔三秋。在難以忍耐之下,他就給她打去電話,邀請她再來古巴,開心一遊。瑪麗塔爽快地答應瞭這位古巴最高領導人的熱情邀請,很快收拾好行李,再次來到瞭美麗的哈瓦那。  在他們不期邂逅的那個港口,卡斯特羅迎來瞭瑪麗塔。二人激動地久久相擁在一起。當一夜春風之後,兩個人誰也離不開誰瞭。不難看出,這位古巴領導人已經深陷情網。  從1959年2月至9月,這是他們愛情的黃金歲月,兩人如膠似漆,難分難舍。瑪麗塔作為卡斯特羅的私人秘書同他度過瞭一段甜蜜的日子。她與卡斯特羅深深相愛,對未來充滿瞭憧憬。對瑪麗塔來說,33歲的卡斯特羅是她的初戀,而此時的卡斯特羅同他的前妻米爾塔·迪亞斯離婚已有5年。瑪麗塔稱卡斯特羅為“我可愛的古巴大胡子”,卡斯特羅則稱她為“我的德國女郎”。不久,瑪麗塔發現自己懷孕瞭,但是有一天她突然被人劫持,被迫做瞭人工流產。此後,瑪麗塔覺得無顏再見卡斯特羅,便隻身回到瞭紐約。   瑪麗塔一直認為,強迫她流產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瑪麗塔的父母曾是美國中情局的特工,因此中情局負責古巴事務的官員弗蘭克想借瑪麗塔與卡斯特羅的親密關系實施暗殺行動。在中情局的威逼利誘下,瑪麗塔便成為瞭一名特工,隨後她被送往邁阿密特務中心接受訓練。她的私人教練是反共滲透旅旅長蓋利·帕特裡克。蓋利每天都要對瑪麗塔進行洗腦,說“殺瞭卡斯特羅就能拯救世界”,這是“上帝的意志”等等,同時又對她進行射擊、爆破、暗殺等方面的強化訓練。後來瑪麗塔在回憶這一段難忘的生活時候說:“中情局把我訓練成機器人一樣行事的人,”  經過數月訓練後,瑪麗塔帶著暗殺卡斯特羅的使命被中情局派往古巴。她的箱子裡藏著劇毒藥丸,準備伺機放進卡斯特羅的牛奶杯子裡。當他們再次會面時,卡斯特羅凝視她片刻,帶著懷疑的口吻問道:“你這次來是否為瞭暗殺我?”  瑪麗塔心裡一怔,不得不回答說:“是的。”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僅僅就這兩句話後,兩人便面面相覷,無言以對。此時,對卡斯特羅一往情深的瑪麗塔再也不忍心對自己心愛的人下毒手,她把毒藥扔進瞭馬桶裡。幾天後,她回到美國。中情局沒有放過她,對她進行瞭嚴厲的懲罰,在肉體和精神上不斷摧殘她,使她差一點絕望地自殺。  2000年,德國一傢制片公司根據她的自傳拍攝瞭一部題為《我與卡斯特羅》的紀錄片。影片上映後,這位60多歲的老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對當年的暗殺行動悔恨不已。“中情局毀瞭我的一生,它比黑手黨還殘忍。進中情局容易,出去難呀!”瑪麗塔說她隻有兩個願望,一個是回到故鄉德國,另一個就是與卡斯特羅見面,希望得到他的諒解,“我會對他說:我愛你,我的大胡子!”“愛情的力量更為強大。我不殺他,因為我天生就不是一個殺手,我不能剝奪我所愛的人的生命。”也正因為瑪麗塔對卡斯特羅的一往情深,才使卡斯特羅躲過一生中最危險的一劫。  卡斯特羅曾經風趣的說:“我覺得可以炫耀一下這種沒有什麼刺激性的‘記錄’:沒有任何時代或任何國傢的任何政治傢像我這樣,多次成為暗殺計劃的目標。”隨著美國中情局刺殺行動屢屢失敗,卡斯特羅幸運脫險的軼聞趣事成瞭古巴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最近,《紐約客》就刊登瞭一個有趣的段子:卡斯特羅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這是一隻加拉帕戈斯陸龜。當知道這隻龜大概隻能活100年時,卡斯特羅便拒絕接受瞭。他詼諧地說:“這就是養寵物的問題,你好不容易跟它培養出感情,它卻拋下你,獨自歸天瞭。”   青年時期的卡斯特羅。他的第一個戀人是米爾塔·迪亞斯,這個來自上層社會的漂亮女孩,也難以抗拒他的魅力,成瞭卡斯特羅的第一個戀人。盡管米爾塔的父母反對這樁婚姻,但兩個年輕人還是在1948年舉行瞭婚禮。這段婚姻最初是幸福、美滿的,但天真、幼稚的米爾塔最終沒能抗禦得瞭父母的影響。不同的政治立場,加上後來發現瞭卡斯特羅的婚外情,兩人間的隔閡越來越深。1955年,在卡斯特羅起義失敗入獄2年後,米爾塔提出瞭離婚。隨後,她帶著他們6歲的兒子巴拉爾特出走美國。後來,米爾塔又移居西班牙。據說,如今她依然和卡斯特羅保持著友善的關系。分頁:5/5頁  上一頁345下一頁

崇禎皇帝死後唯一的女兒下場如何?長平公主之死

  1644年,隨著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北京,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煤山。這位“上吊皇帝”的寶貝女兒,恰恰是長平公主朱徽娖,同時也成為漢傢皇室最後一位公主。  朱徽娖生於1628年。生母不過是周皇後的侍女,生下嬰兒後,因產後血崩,不幸身亡。臨死前被封為“順妃”,年僅18歲。 朱徽娖被送入“坤寧宮”,由周皇後撫養。此後,“皇長子”朱慈烺過周歲之日,崇禎皇帝冊封朱慈烺為“皇太子”,冊封朱徽娖為“長平公主”。崇禎皇帝共有六個女兒,但六女當中,就有四女早逝。朱徽娖是第二個女兒,也是六姐妹中唯一長大成人的一個,崇禎皇帝非常疼愛她。  崇禎皇帝雖非亡國之君,卻面臨亡國之運,自己又缺乏力挽狂瀾的能力,更何況此時的大明朝廷已如將傾大廈,積重難返,再難以扶立起來。  關於她的傳說,故事太多,掩蓋瞭她真正的面目。這位命運多舛的女子隻能在傳說中瀟灑,在自己的生活中卻“無可奈何花落去”。  她出身名門,身為末代帝王之傢的掌上明珠;她氣質高貴,處處流露出她的領導氣質;她曾出現在各種戲劇、小說中,甚至江湖中也流傳著她的傳說;她還是金庸著名小說《碧血劍》《鹿鼎記》中的獨臂神尼——阿九。  她就是明朝的最後一位公主——長平公主。   獨臂神尼一襲白衣纖塵不染,身懷蓋世武功,浪跡江湖,懲惡揚善,令惡人奸徒聞風喪膽,讓黎民百姓喜笑開顏。可這些都是關於這位美麗公主的傳說,歷史上那個真實的她是位纖纖弱女子,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救贖,左右不瞭,更不要說救贖別人瞭。  亡國君王的掌上明珠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長平公主名叫朱媺娖,生於明朝末,父親就是那個上吊自殺的明思宗朱由檢,而她的生母是誰已經無從考證,一說她的生母就是周皇後;另一說她的生母原本是周皇後的侍女,隻是在生下她之後血崩身亡,所以她交由周皇後撫養。出生都這樣傳奇,所以關於她的一切就註定成為一種傳奇。  既然提到瞭崇禎皇帝,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位生不逢時的帝王。如果說中國歷朝歷代的末代皇帝大多是驕奢荒淫的無道昏君,那這位皇帝還是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公元1628年,崇禎帝即位的時候還不到20歲。這位少年天子豪情萬丈,他勵精圖治,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力挽狂瀾,讓國傢實現中興。隻是大明朝問題太多,積重難返,就算殫精竭慮,無奈的他最終仍然隻能做個亡國皇帝。  崇禎皇帝一共有6個女兒,隻是4個女兒都早早夭折瞭。長平公主是崇禎帝的第二個女兒,也是六姐妹中唯一一個長大成人的。長平公主16歲時,崇禎帝在百忙之中為自己最喜歡的這個女兒選定瞭駙馬,他就是太仆周國輔的兒子周顯(也叫周世顯)。隻是由於當時的大明朝在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的沖擊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長平公主與周顯的婚事隻好一拖再拖。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大明朝滅亡後崇禎的子女們都去瞭哪裡?崇禎皇帝的遺書:揭開崇禎帝自殺背後的驚天秘密解讀:崇禎皇帝之女長平公主的真實命運大揭秘揭秘崇禎嫡女長平公主的真實命運:結局十分淒慘!崇禎帝女兒長平公主的結局:死時有五個月身孕!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突遭國傢巨變  生於帝王之傢並非十全十美,否則就不會有崇禎皇帝的那句“汝何故生我傢”!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得到瞭李自成兵臨昌平城的消息,他見大勢已去,國難即將臨頭,就把三個兒子叫到身邊,讓他們換上瞭粗佈衣服逃出瞭皇宮。  不知道是崇禎皇帝重男輕女,還是希望他的兒子以後能夠復興明室,還是想為老朱傢留下根,反正他放走瞭兒子,卻留下瞭女兒和妃子——不由得讓人感慨女人在封建社會的身不由己。  皇子走瞭,崇禎帝下瞭他傳奇一生的最後一道旨意——讓後妃們全部自裁。周皇後當場自盡身亡,袁貴妃上吊時繩子斷瞭,這位亡國之君殘忍地向她連刺三劍,直到她氣絕身亡。殺紅眼的崇禎帝又砍死瞭其他幾名嬪妃後,來到瞭長平公主居住的壽寧宮,讓長平公主自盡。  長平公主哪見過這陣勢,又有哪個人願意在16歲這個如花似玉的年紀就香消玉殞。崇禎帝見長平公主不願自盡,舉起手中的利劍就劈瞭下來。長平公主下意識地一躲,又本能地用左臂去擋劍,那麼柔弱的胳膊怎麼擋得住父皇的利劍,長平公主的胳膊就這樣被生生地砍斷瞭。長平公主血流如註,當時就痛暈瞭。  腦袋已經一團亂的崇禎皇帝以為女兒就這樣死瞭,大哭著跑到瞭三女兒居住的昭仁宮,一劍結束瞭年僅十歲的小女兒的生命。  第二天,崇禎皇帝就在紫禁城後面煤山上的一棵大樹上上吊自殺瞭。   要說這長平公主也是命大的人,她暈死過去之後,被入宮的尚衣監何新發現。何新把長平公主送到周皇後的父親周奎府裡養傷,直到五天後,長平公主才慢慢醒來。  隻是這五天發生瞭太多的事,國破——大明變成瞭大順;傢亡——除瞭那三個逃出宮的皇子再無親人,長平公主不禁悲痛欲絕。於是,她成為明朝的最後一位公主。  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大順朝又變成瞭大清朝。  被政治牢牢捆住  被人捆住手腳肯定不舒服,但有形的枷鎖容易斬斷,無形的枷鎖才是真正的毀人不倦!  作為大清朝找得著的明朝後人,長平公主的命運已經不由自己掌握。她上書清廷,不卑不亢地把自己的悲慘命運陳述一遍,請求清朝皇帝能讓她出傢為尼,瞭結塵緣。當時,大清國剛剛入主中原,為瞭拉攏和改善與漢族人的關系,正力主滿漢一傢,長平公主出傢為尼的願望必然讓本就不願屈服於滿族人統治的漢族人產生不滿。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於是,清順治帝下令不許長平公主出傢,還讓她與原來的駙馬周顯完婚。那時的周顯已經投降大清,還接受瞭清廷賞賜的金銀與田地。  長平公主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隻能答應與周顯完婚。婚禮那天,清廷為長平公主舉辦瞭盛大的儀式,可在長平的心裡也許正是於繁華處倍感寂寞吧!  結婚後的長平公主與周顯生活得也算恩愛,隻是在經歷瞭國破傢亡之後,她的身心都受到巨大創傷。在結婚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長平公主每天都哭父泣母,最終在悲痛哀怨中病逝。年僅18歲,而且死時已經有瞭五個月的身孕!  如果長平出生在太平盛世,如果長平僅出生在普通人傢,也許她的一生就不會這麼大起大落,承受這些遠遠超出一個弱女子能夠承受的壓力。  就在長平公主去世後不久,坊間關於長平公主的傳奇故事紛紛出現:一位武功卓越的獨臂神尼,胸懷深仇大恨,發誓反清復明,結果功敗垂成。  其實關於獨臂神尼的傳說,隻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寄托瞭當時民眾對明朝的思念。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如果說長平公主死於那個無法逆轉的大時代,還不如說她死於自己的性格;如果說長平公主改變不瞭自己身不由己的命運,還不如說她改變不瞭自己的性格。  從史料中我們看得出,當初長平公主嫁給周顯之後,小日子過得還算幸福,清廷為拉攏漢人,必定會為這個大明的皇傢後人安排好生活。而周顯除瞭娶瞭這位末代公主,也沒什麼大的作為,由於公主的特殊身份,他也要善待長平。  可以說,長平在嫁人之後,是有機會過上舒心日子的。可是長平總是沉溺於對過去傢國的思念中,於“隱處飲泣,呼皇父皇母”,甚至“泣盡繼以血”,這就怪不得別人瞭。  長平公主在國破傢亡之時沒有選擇自殺,也幸運地沒有被殺死,那麼為什麼不好好地活下去,反而日夜折磨自己,最終帶著那個無辜的、已經五個月大的孩子抑鬱而終?  從今人的角度來看,人生不能隻活在過去,還要看到現在,並且放眼未來。人生下來其實隻面對兩個問題:生與死。其它困苦與磨難,隻是人生的小點綴。當面對重大困難與抉擇時,要麼選擇堅持而坦然地面對,與困難英勇搏鬥,好好地活下去;要麼接受失敗,甚至死亡。說白瞭,人隻能自我救贖,別人誰也幫不上忙!  所以,既然選擇活著,那活著就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活得好、活得堅強、活得勇敢,還要活出精彩。這樣才不枉來這人世一遭!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朱元璋子孫中為何十七個是暴君?明朝暴君之謎

  明朝暴君數量之多,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二十任皇帝就有十七個是暴君。  其中二任帝朱允炆一上任就遇到叔父發動的叛亂,四年後兵敗身死;十五任帝朱常洛在位隻有三十天,還來不及作惡;如果讓這兩人多在位幾年,也極有可能成為暴君,事實上隻有七任帝朱祁鈺一人不是暴君。  一任帝朱元璋:大規模屠殺功臣,制造胡惟庸冤獄和藍玉冤獄,共殺五萬餘人,使明廷成為恐怖世界。官員們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訣別,到晚上平安回來,合傢才有笑容。最惡毒的暴政是把罪犯的妻女發配給妓院強迫賣淫,任兩條腿的動物百般凌辱。  制造文字獄,毀滅知識分子的靈性和思想。它的特征是:罪狀由當權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起,證據也由當權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成。一個單字或一個句子,一旦被認為誹謗元首或諷刺政府,即構成刑責。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奏章上有“作則垂憲”,處斬。  北平府學教授趙伯彥,奏章上有“儀則天下”,處斬。桂林府學教授蔣質,奏章上有“建中作則”,處斬。這些句子的“則”本是“法則”和“標準”之意,但朱元璋卻把“則”當做“賊”,認為是譏諷他當過小偷的往事。尉氏縣學教授許元,奏章上有“體乾法坤,藻飾太平”。   這兩句話是千年以前的古文,朱元璋卻解釋說:“法坤與‘發髡’同音,發髡是剃光瞭頭,諷刺我當過和尚。藻飾與‘早失’同音,顯然要我早失太平。”於是許元被處斬。朱元璋又嘗於元宵夜出遊,市上張燈結彩,並列燈謎。謎底系畫一婦人,手捧西瓜,安坐馬上,馬蹄甚大。  朱元璋見瞭,大怒回宮,即命刑官查緝,將做燈謎的市民拿到杖死。刑部莫名其妙,奏請寬宥。朱元璋大怒道:“褻瀆皇後,犯大不敬罪,還說可寬宥麼?”刑官仍然不解,隻好遵旨用刑。後來研究起來,才知馬後系淮西婦人,向是大腳,燈謎寓意,便指馬後,所以觸怒朱元璋,竟罹重辟。做瞭一個燈謎便招來殺身之禍,可見朱元璋的殘暴和冷血。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大明朝太祖朱元璋時代的文字獄有多可怕大腳皇後馬秀英為何成為朱元璋的天字第一號夫人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嬪妃殉葬是真是假?明朝殉葬制朱元璋得天下後封34位開國功臣僅一位得善終古代富翁下場 沈萬三砸瞭飯碗也沒喂飽朱元璋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三任帝朱棣:制造靖難大屠殺,一下子殺瞭一萬四千多人。前祭祀部長黃子澄全族處斬。前國防部長齊泰兄弟全部處斬。皇傢教師方孝孺屠殺十族,連朋友學生都包括在內,殺八百七十三人。財政部副部長卓敬滅三族。教育部長陳迪全傢處斬,親屬一百八十餘人廷杖後貶竄蠻荒。監察部代理部長景清磔死,傢屬親朋全數處決,故鄉一連數個村莊房舍一空。監察部副部長練子寧磔死,傢族一百五十一人處決,數百人貶竄蠻荒。最高法院秘書長鄒瑾傢族四百四十八人處決。最高法院副院長胡閏傢族二百一十七人處決。  六任帝朱祁鎮:信任太監王振,王振慫恿他親征瓦剌,結果兵敗被俘,朱祁鎮復位後竟然仍思念王振,特地為王振雕像,招魂安葬。  九任帝朱見深:寵信太監汪直,在位二十四年,始終藏在深宮,不朝見政府官員。萬安因敬獻春藥有功,竟被擢升為首相。  十一任帝朱厚熜照:寵信太監劉瑾,使他權傾朝野。劉瑾有一個核心集團,被稱為“八虎”,單是這個名字就可說明這幫人的暴虐和殘酷。一天早朝時,殿階上忽然發現一封信,朱厚熜照命揀起來看,是一份揭發劉瑾種種罪行的匿名控訴狀。朱厚熜照在上面批示:“你所說賢能之人,我偏不用。你所說不賢能之人,我偏要用。”(今天聽起來仍然耳熟。)朱厚熜照有這種倒行逆施的能力,但這樣做最大的受害者恐怕是他們朱傢。   劉瑾有皇帝撐腰,大發雷霆,命部長以下高級官員三百餘人跪到奉先門外烈日之下追究事主。那些高級官員從早晨跪到天黑,國防部科長和北京地方法院法官焦渴過度,倒下來死掉。天黑之後,未死的人再被囚進錦衣衛詔獄。劉瑾死後,朱厚熜照在另一位太監錢寧的引導下去南中原遊蕩,常常信步走到一大戶人傢,命錦衣衛把這傢的男人趕走,而留下女人伴寢,世界上最兇暴的強盜行為也不過如此。  十二任帝朱厚熜:在位四十六年,1540年起不出朝見政府官員,一直到1566年逝世,二十七年間總共跟群臣隻見過四次面,平均七年出席早朝一次。他信任大貪官嚴嵩,後者專擅朝政二十年,惟一的嗜好就是貪污和排除異己,朝中稍微有點理性的官員不是被誣陷進監獄就是卷起鋪蓋走人。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因為朱厚熜的瀆職和嚴嵩的濫用職權,明政府已腐爛透頂,全國沸騰的抗暴民變如火如荼,每年至少都要有一次大規模的暴動。連宮女楊金英等人也因受不瞭朱厚熜禽獸般的惡行,試圖乘朱厚熜熟睡時用繩索把他勒死。如果她們不是因為太緊張打瞭個錯結,朱厚熜必死無疑。這是一種深入骨髓的仇恨,使世界上最善良的宮女用謀殺的手段,以圖跟她們的仇敵同歸於盡。由此可以想見明政府的宮廷是何等骯臟恐怖。  十四任帝朱翊鈞:十歲即位,在位四十九年,二十歲之前因張居正攝政,還不敢有太大的惡行,隻是經常拷打身邊的宦官和宮女,把這些可憐無助的人拷打至死。朱翊鈞在張居正死後親政,第一件事就是抄張居正的傢,繼而開始吸鴉片,接下來開始不跟大臣見面。  到瞭1589年,朱翊鈞像是被皇宮吞沒瞭似的,不再出現,一直到1620年死亡,隻在1615年才勉強到金鑾殿上亮瞭一次相,一味龜縮在深宮吸毒酗酒和打殺宮女宦官。朱翊鈞1582年親政,到1592年的十年間,僅官方統計就已鞭死瞭一千多人。明王朝的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其他的官員隻能照皇帝的聖旨行政,不能擅自決斷。皇帝不作為,全國行政遂陷於長期停頓。   到瞭1610年,中央政府六個部隻有司法部有部長,其他五個部全沒部長。監察部長缺十年以上。錦衣衛沒一個法官,囚犯關在監獄裡,有長達二十年還沒問過一句話的,他們在獄中用磚頭砸自己,輾轉在血泊中呼冤。全國地方政府的官員也缺少一半以上,但請求任用官員的奏章,朱翊鈞視若無睹。  1619年,遼東軍區司令官楊鎬四路進攻後金汗國,在薩爾滸大敗,死四萬五千人,開原、鐵嶺相繼失陷,北京震動。全體大臣跪在文華門外,苦苦哀求皇帝批發軍事奏章,增派援軍,急發軍餉——前線將士正在冰天雪地和饑餓中殺敵,可朱翊鈞毫不理會。  由宦官管理開礦和負責征收賦稅,是明王朝的暴政之一。朱翊鈞的“礦監”和“稅監”全是一群人倫喪盡的餓狼,把百姓的財富搜括罄盡,全國中等以上的傢庭大部分破產。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十六任帝朱由校:在位八年,是一個狂熱的木匠,經常在宮中赤膊短褲揮汗如雨地運刨掄斧,制造桌椅案櫃,雕刻屏風;對政治則是白癡,把朝政委托給孩童時帶他的玩伴太監魏忠賢。魏忠賢心靈陰暗歹毒,在朝中結黨營私,瘋狂迫害對國傢民族還有一點責任感的朝臣。他最為得意的傑作是誣陷抗擊後金的軍事天才、遼東軍區司令官熊廷弼“貪污”,自毀明帝國的“長城”;然後又誣陷為熊廷弼呼冤的監察部長楊漣和評議部主任委員魏大中“受賄”,逮入詔獄,用酷刑迫害至死。  魏忠賢的核心組織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一看這些稱呼,就可窺知他們的成員是些什麼東西。魏忠賢當權的後期,各地官員紛紛為他建立“生祠”,以歌頌他的豐功偉績。祠堂本是祭拜死人的場所,但搖尾拍馬屁的官員卻在魏忠賢還活著的時候,在祠堂中樹立他的塑像,供人當神仙般的焚香跪拜,祈求降福,這真是一件空前熱鬧的政治奇觀。魏忠賢當權僅僅七年,就把明王朝的根基全部挖空。   十七任帝朱由檢:在位十八年,精力充沛,有心治理國傢,但智商不高,脾氣暴躁,發脾氣時不可理喻,而且幾乎是沒睡著的時候都在發脾氣。他對自己的錯誤永遠有動聽的掩飾,絕不尋求更正,卻喜歡部下歌頌他英明。  朱由檢最津津樂道的政績是他中瞭清帝國的反間計,宣稱清帝國的克星、用兵如神且忠心耿耿的遼東軍區總司令袁宗煥是清帝國的“奸細”,把他押赴刑場千刀萬剮。清帝國的勢力自此失去控制,最終奪占瞭明帝國的江山。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朱由檢最勇敢的一件事是殺人,發脾氣時像一頭掙脫瞭鐵鏈的瘋狗,人性和理性全失。有一次他把大臣們請到金鑾殿上,向他們作揖行禮,說:“謝謝各位先生,幫助我治理國傢。”然而不久就大發雷霆,把被他謝謝的“各位先生”殺掉。朱由檢寵信太監曹化淳,讓他擔任北京城防司令,後者在李自成兵團來到時大開城門迎接農民軍進城,像鐵鑄一樣堅固的北京城沒經過戰鬥就告陷落。這進一步地證明瞭朱由檢的“知人善任”。  十八任帝朱由崧:在臨時首都南京即位,這時清帝國大軍壓境,明政府的殘餘國防軍力量弱不禁風,不堪一擊。朱由崧上殿時表情憂愁,大臣以為他憂心國事,未免說些安慰話,朱由崧卻回答說後宮宮女數量少且不夠漂亮,當務之急是挑選美女,擴充後宮,弄得大臣一個個哭笑不得。朱由崧頒佈的第一道敕令是征集宮女,第二道敕令是命各地方官員進貢春藥秘方。被貶竄的閹黨巨頭阮大鋮被召回政府擔任要職,跟實力派宰相馬士英結成一條陣線,瘋狂打擊忠於明政府的文武官員。朱由崧隻當瞭十三個月的皇帝,就被清帝國俘虜,送到北京砍頭。

宋美齡國外定居帶九十九箱衣物:宋美齡有多少旗袍

  宋美齡喜歡穿旗袍,是她與生俱來的習慣。盡管她從10歲時起就生活在美國,但她對自己的穿戴從來都要求中國式的服飾。對於身邊偶然出現喜歡穿奇裝異服的新潮女性,宋美齡往往看得很不習慣。有一年,臺灣榮民總醫院給士林官邸裡派來一位女護士,她喜歡穿超短裙,宋美齡和蔣介石見瞭都感到這樣的穿著很不適合於在官邸出入,所以她委婉地勸止瞭這個女護士。非但她不喜歡穿過於暴露的女性服飾,而且出於女性的美感追求,宋美齡也反對穿長筒褲子。這是因為她從理念上認為女性應該有她自己與男性截然不同的服飾特點,所以在她生活的百餘年中,幾乎很少穿過長褲子。  宋美齡喜歡穿旗袍,所以有些與她相熟的國民黨高官的女眷們,在與她相處的時候,逢有重要的節日時,都會禮節性地向宋美齡贈送一些綢緞佈料作為禮品。正因為如此,在宋美齡的住處才會有那麼多一輩子也使用不完的高級綢緞佈料。她有瞭佈料,就需要有人給她縫制剪裁各式合體的旗袍,這些旗袍有夏天穿的淺色,有秋天穿的略深顏色,也有冬天所穿的深藍或深綠的顏色。  總之,宋美齡總是需要一些便於四季不斷更換的旗袍,以應酬各種賓客和官邸的人們。特別是當她將要出席各種有外國人出席的集會、酒會和舞會的時候,宋美齡就會選擇適合於她公開出現的服飾。非常重要的賓客,宋美齡就要穿上更加高級的旗袍。如果誰有機會到她的更衣室裡去看一看,就會發現裁縫師傅為她準備的所有旗袍中,可以分得清料質高低和季節的區別。而這些不同顏色、不同資質的旗袍,平時都由身邊的管理服飾的女侍將它們編成號碼,以便於隨時取用。   宋美齡對一件旗袍,一般隻穿一二次,特別是在夏天,氣候炎熱的時候,她對旗袍的要求就會更高,最多穿一天要更換一件。有時天氣過於炎熱,隻要她的旗袍上出現瞭些許汗漬,一般就要馬上再換一件新的來穿;如果下雨,她的旗袍下擺若出現瞭泥污,那麼她也一定要脫下來馬上更換新旗袍。  這樣,宋美齡就需要不斷縫制新的旗袍供自己使用。在南京生活的時候,宋美齡的旗袍還沒有固定的師傅承擔縫制。有時候她會隨意請某一傢服裝店的裁縫師傅來到黃埔路官邸,為她量好盡寸,然後再把衣料裁成合體適用的旗袍。可是,到瞭抗戰爆發的前夕,由於宋美齡公開的社會活動日益漸多,所以她對服飾的需求量和質量要求也愈來愈高。從那時開始,宋美齡的身邊就有瞭一位專職的裁縫師傅,這是蔣介石和侍從室根據宋美齡所需衣服的數量情況不得不采取的重要措施。  這位被請進黃埔路官邸專門為宋美齡量尺寸和縫紉旗袍的師傅,名叫張瑞香。他原來是南京新華門附近一條小巷裡的私人裁縫店裡的手藝人,宋美齡當時在多次變換旗袍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變換著為她縫紉服飾的裁縫師傅。在她穿過的許多旗袍中,感到穿在身上最得體,並且做工極為精致的旗袍,就出自這位隱居在南京一條小巷裡的裁縫店師傅張瑞香之手。張瑞香是湖北人氏,不但旗袍的剪裁和縫紉水平比一般裁縫高,而且宋美齡經過幾次與他的接觸,發現張瑞香人也老實忠厚。這時候宋美齡便提出一個建議:最好把張瑞香也調進官邸裡來,作為黃埔路官邸的一個長期成員。  蔣介石對夫人的提議馬上贊同。相關閱讀推薦:曝光宋美齡私密書信:令她神魂顛倒的美男子是誰揭秘蔣介石離奇死亡背後的真相:宋美齡決策錯誤揭秘:蔣介石之妻宋美齡一生最愛的一個男人是誰揭秘蔣介石如何10天追到宋美齡?度“婚前蜜月”宋美齡婚前三段不同的求職經歷:少女時期的宋美齡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侍從室更是沒有任何意見,因為官邸裡的編制在蔣介石地位不斷鞏固中愈來愈大,根本不介意增加一個專職裁縫。再說在當時的黃埔路官邸裡,確實也需要一個負責縫縫補補的人。蔣介石和蔣傢的幾個孫子,官邸裡一些侍衛的衣服,也需要有一個專管縫紉的人。這樣,侍從室就把張瑞香調進瞭官邸,由從前的臨時雇用,變成瞭官邸侍從室正式的後勤人員。  據蔣介石身邊的禦醫熊丸說:“夫人一向喜歡穿旗袍,她的這種穿衣風格任何人學也學不像。直到現在,她有時還會對我說:‘DT熊,我這件衣服是三十幾年的衣服耶!’她的身材一直沒有變,從前的衣服現在還能穿。她有個專屬的張姓裁縫師一直跟著她,此人是湖北人,專門為她做衣服和改衣服,有時還為她做旗袍送人。官邸裡的針線活都是張師傅一人負責,有時他也為蔣先生改衣服。”  張瑞香作為宋美齡身邊專門從事旗袍縫制的人員,從全國抗戰爆發時起,就跟隨宋美齡前往山城重慶。抗戰勝利以後他又追隨宋美齡回到南京。1942年宋美齡前往美國治病時他也隨機飛往美國,後來宋美齡的幾次出訪,他也在隨行人員的行列中,這是因為盡管在宋美齡出訪時不需要他臨時縫旗袍,不過宋美齡的衣服隨時都需要臨時有人給予改動。這樣張瑞香就是對衣服要求甚嚴的宋美齡身邊必不可少的勤雜人員之一。  1950年宋美齡到瞭臺灣以後,張瑞香就進入瞭士林官邸,一直到他在臺灣病逝。張瑞香始終都在宋美齡的身邊專門負責旗袍的制做和改制。從這件事也不難看出宋美齡對自己衣服的重視程度與要求,並不是一般普通人所能想象的。   對於宋美齡與旗袍的特殊感情,在臺灣士林官邸服侍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侍從翁元也有如下的回憶,他說:“宋美齡衣櫥內的旗袍件數,大概現今世界無人出其右者。老夫人的旗袍件數多,和有一個勤奮的師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這位裁縫師傅叫張瑞香,是一位男性的裁縫師,從大陸時期,張瑞香就跟在老夫人身邊,寸步不離,幾次老夫人到美國去,都還帶著禦用裁縫,可見他受寵愛的程度。張瑞香所以受到老夫人那樣的愛護的原因,無非是手工細巧,忠心耿耿。張瑞香有好幾次,人已經生瞭重病都躺在床上瞭,還是不顧自身健康,繼續為老夫人做旗袍。因為張瑞香幾乎每天都在不停地趕工,為宋美齡制做旗袍,大約每二三天就做好一件旗袍,做好以後,張瑞香就喜滋滋地把新旗袍捧到老夫人面前邀功。也不知道是宋美齡不喜歡穿新旗袍,還是她隻喜愛用純欣賞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大凡張瑞香拿給她看的旗袍,她隻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櫥裡妥為保管,然後便再也沒見她穿過。因而宋美齡的旗袍大概穿來穿去,總是那麼幾件,不會有太大的更換。我們內務科的人都很清楚,張瑞香是除瞭過年除夕休息一天以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做衣服,而且隻為宋美齡一個人做。由於一些大小官員太太們投其所好,送老夫人的東西多半有衣料,這些綾羅綢緞,就夠張瑞香一年忙到頭,大小官員送得愈多,張瑞香的旗袍便愈做愈多,宋美齡的超大型衣櫃,便成為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張瑞香為人甚是客氣,平日省吃儉用,把老夫人給他的犒賞,全部交給老婆管理,克己甚嚴。後來,他們傢在陽明山中國飯店的對面買瞭一間房子,太太就做點小生意,一傢也過得不錯。因為對老夫人過於忠心,甚至到他死前,他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對不起老夫人,因為還有旗袍沒有做完哩!……”  正是因宋美齡身邊有張瑞香這樣專職旗袍裁縫師,每天不停地在為她趕制新旗袍,所以士林官邸的幾間房子裡都裝滿瞭大大小小的衣櫃,裡面珍藏的旗袍種類繁多,樣式各異。所以當1991年宋美齡決定永遠到美國去定居的時候,她乘坐的“華航”大型波音客機裡裝有九十九箱私人衣物的報道,就不再是空穴來風瞭。據知情者稱,宋美齡當年運到美國的九十九隻沉甸甸的大箱籠之中,至少有五十箱子裡裝著她喜歡得如醉如癡的旗袍和其他衣服。當然,被宋美齡珍藏在士林官邸裡的珍寶玉玩、古董字畫、珍貴的首飾和其他瓷器等等,也是這次她運往美國的私人物品中的主要部分。不過她一生中視若愛物的中國旗袍,肯定是這批私人藏品的最大部分。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上官婉兒為何能成為巾幗女宰相?女宰相的傳奇一生

  揭秘上官婉兒為何能成為“女宰相”?在中國歷史上,武則天是獨一無二的女皇,深受武則天信任的是上官婉兒,盡管沒有明確的封號,實際屬於手握實權的“女宰相”,翻翻中國歷史,這種權傾朝野鐵腕女人,簡直是鳳毛麟角。一方面,她資質絕佳,天賦靈犀,具有卓越的學識和文才;另一方面,她玩弄權術,駕馭政治,石榴裙下掩藏著極為荒唐的私生活。  和其他爬上權力顛峰的人物一樣,上官婉兒也曾有過淒苦卑賤的出身。因為爺爺上官儀政治上排錯瞭隊,公元664年,他們全傢獲罪被殺!包括上官婉兒的父親在內,很多親人都掉瞭腦袋。這時候,可憐的小婉兒剛剛降生,還沒吃幾口奶,便隨著母親鄭氏做瞭朝廷的“官奴”。雖說僥幸保全可性命,可是處境極為低賤。母親拼死拼活地幹苦力,跌跌撞撞地拉扯自己的小女兒。當然,敗落的官宦人傢也很有見識,母親千方百計讓婉兒接受全面而嚴格的正統教育——這可是將來安身立命的資本。小姑娘太聰明瞭,一點就透。剛四五歲,就作得一口漂亮的詩詞。  《舊唐書》在列傳中講瞭一個半真半假的故事:鄭氏懷孕期間,夢見一名巨人送來一桿秤,囑咐說:“持此,稱量天下!”好大口氣呀!稱量天下,豈不就是皇帝身邊說瞭算的人物!大概,要生兒子吧。孰料,呱呱墜地的是個肥白的女嬰——失望。做夢的事隻能當姑妄一笑瞭。武則天終於給瞭破敗的上官傢族一個翻身得解放的機會。她久聞上官婉兒的才學,便將那對可憐的母女召進瞭皇宮。現場考試——滿意極瞭,於是除瞭她們母女的 “賤籍”,還把婉兒留在身邊工作,擔任掌管詔書的貼身秘書。那年,上官婉兒剛剛14歲。   從此,她涉足政壇,一步一步接近瞭當朝的權力核心。新手,總有拿不準的時候。上官婉兒也需要宦海沉浮,不斷歷練。因為不聽話,武則天差一點宰瞭她,礙著根深蒂固的“愛才癖”,武後隻在姑娘粉嫩的額頭上刺瞭一個烏黑的犯罪標志,這種近乎毀容的刑罰叫做“黥面”。雖說,額頭不完美瞭,上官婉兒依舊是光彩照人的大美女。她利用兩種最厲害的東西在宮裡混:一,頭腦;二,姿色。  才華固然重要,幹的好不如嫁的好。16歲,大約是念高中的年紀,上官婉兒嫵媚地倒在皇太子李顯懷裡。她深知這種“政治投資”的重要意義。此後,李顯被廢,遠戍鈞州、房州,上官婉兒又坐到瞭武則天親侄子武三思的大腿上。她替這位情人頻開綠燈,利用皇帝秘書的便利,大講武三思的好話,甚至有意排異李唐皇室。李傢的人,怎能不恨這個多事的臭娘們兒!  風水輪流轉,李顯咸魚翻身瞭。705年,唐中宗李顯又從衰老的武則天手裡接過瞭皇權,“老相好”上官婉兒隨即投靠。她被冊封為“昭容”,其實,就是皇帝的小老婆。按《舊唐書》的說法,她的地位僅次於皇後一人、妃子三人,屬於“九嬪”的第二名。婉兒負責的具體事物,還是內閣秘書長。相關閱讀推薦:宰相上官婉兒曾嫁給哪兩個皇帝?上官婉兒嫁給誰瞭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的恩怨情仇:為一個男人反目古代女官都為皇帝提供什麼服務?上官婉兒荒唐私生活上官婉兒怎麼死的?女宰相為何會被玄宗所殺揭秘:武則天為何舍不得殺“情敵”上官婉兒?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有瞭政治靠山,她仍覺不穩固,便在李顯大老婆韋皇後身上押瞭寶。最奇妙的手段,便是引薦情人:很快,細皮嫩肉的武三思順著婉兒的牽引,爬進瞭皇後娘娘溫暖、華麗的被窩兒。對此,天性懦弱的“氣管炎”——李顯,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的原則就是:隻要老婆快活就好。李顯、韋後、婉兒、三思,經常關起門來,在皇帝的床上鬼混……相關記載,見諸新、舊唐書。  這一時期,是上官婉兒紅得發紫的顛峰階段。在她倡議下,天下大興文學之風,各種各樣的賽詩會像今天選拔“超級女聲”一樣如火如荼地折騰起來。皇宮裡,更熱鬧,帝後王公率先垂范,文才飛揚的婉兒理所當然成瞭焦點人物。她當仁不讓地支持會議,不但代帝後捉刀作詩,還充任考評裁判,並對文才絕佳者實施獎勵。據說,第一名可以榮獲黃金鑄造的“爵”一尊,這可比奧林匹克的冠軍獎牌名貴多瞭。  女人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投機鉆營的人便紛紛投靠。提拔個把行政官員,對於婉兒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話又說回來,她畢竟是有七情六欲的健康女人,環顧人生,她美中不足的還是“私生活”。於是,婉兒秘密購買私宅,在宮外和一些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們勾勾搭搭。《新唐書》說:“邪人穢夫,爭候門下,肆狎昵……”要命的是,婉兒還為這幫傢夥謀求政治利益,很多人踩著她溫柔的肩膀,做瞭顯官。   她最著名的情夫就是崔湜。小夥子模樣好,兩人初相識也就二十三四歲。那時,婉兒已不是情竇初開的小姑娘瞭,紅顏易老,一眨眼,居然四十多瞭。按年歲,徐娘半老,差不多可以當小崔的姑姑、阿姨瞭。為瞭報答婉兒的垂青,小崔厚顏無恥地引薦瞭自己的三個親哥們兒:崔蒞、崔液、崔滌。他們個個兒帥,個個兒花,自然成為婉兒床上的心肝寶貝。很快,崔湜被她弄到瞭副部級領導。即便崔湜犯錯誤,也沒關系,皇上跟前一嘀咕,隨即豁免,而且一步一步升到瞭宰相的高位……  清朝有位詩人感嘆:“妻子豈應關大計?”其實,這與“紅顏禍水”的說法,遙遙相對,都是強調女人在政治問題上作用的大與小。在權力問題上,男女並無本質不同。人,熬到“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顯赫位置,任何性別都會起到改變歷史進程的作用。盡管那隻是一種千載難逢的偶然性。上官婉兒總算鬧到頭瞭。她的克星就是政治新秀李隆基。畢竟樹敵太多,一切哀告都無濟於事瞭。景龍四年(710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李隆基操縱的宮廷政變暴發。夜幕中刀光一閃,上官婉兒慘叫著倒在瞭血泊裡。那年,她剛剛47歲。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盤點國民黨軍隊十大抗日名將:十大國軍將領是誰

  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和共產黨聯手抗日,以堅毅不拔之精神抗擊實力高十倍的兇殘日軍,其中國軍主要前面抗擊,共軍後方遊擊騷擾,都取得輝煌戰績。下面我們介紹的是在抗日戰場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十大國軍將領——  張自忠:  第33集團軍總司令。他曾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   李宗仁: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他指揮的臺兒莊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註目的大慘敗。臺兒莊戰役後,他雖然又參加瞭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幹脆被蔣介石高吊瞭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 相關閱讀推薦:哪位美國將軍葬送國軍八萬遠征軍?氣瘋瞭蔣介石解密:國軍將領李宗仁何以三次逃脫蔣介石暗殺?揭秘:國軍第一逃跑將軍是誰?曾把蔣介石氣炸!媒體:日攔截中國軍艦是做夢 不怕反艦導彈是開火前奏?中國軍艦火控雷達鎖定日本艦機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杜聿明:  第5軍軍長。他曾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第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嶽萬傢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19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曾出征緬甸。   孫立人:  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瞭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瞭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 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薛嶽: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傢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臺兒莊三足鼎立。  衛立煌:  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瞭沉重打擊,殲敵數萬。19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實的勝仗,該戰消滅瞭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瞭滇緬公路,成果輝煌。

大太監李蓮英為慈禧梳頭受寵不衰?慈禧與李蓮英

  李蓮英因何本事受到慈禧寵愛?  晚清有幾個知名的大太監,如安德海、崔玉貴、小德張,但其中名聲最大的莫過於李蓮英——當然,名聲也不是什麼好名聲。李蓮英生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是直隸(今河北)河間府大城縣李傢村人,野史中常說他性本無賴,曾經私販硝磺而差點被抓下獄,後僥幸逃脫,改行補鞋,因而有個綽號叫“皮硝李”。  制鞋補鞋離不開皮子與硝磺,不過“皮硝李”說的並非李蓮英,而是其傢族從事的行當,因李蓮英8歲凈身,9歲進宮,恐怕還來不及學習補鞋販硝這門手藝。不過這也無妨,清朝時河間府盛產太監,經常有人閹割瞭進宮去做太監,運氣好的還真的發瞭財,至於李蓮英,則是因傢中受人欺負而凈身入宮,以此為自己和傢人謀一條出路。  當時宮裡有個太監叫沈蘭玉的,是李蓮英的老鄉,他見李蓮英剛進宮,又不認識人,頗為可憐,恰好這時他得到一個消息,說慈禧太後聽說外邊流行一種新發髻(發型),但宮裡太監怎麼也梳不好,慈禧太後為此很不高興。後沈蘭玉便把這個消息告訴瞭李蓮英,讓李蓮英好好揣摩新發型的梳法,等到李蓮英練得差不多瞭,沈蘭玉便將他推薦給瞭慈禧太後,李蓮英由此展露身手,而這也就是李蓮英得寵的開始。   慈禧太後對梳頭極為重視,甚至有發癖之嫌。自從有瞭李蓮英後,不管是挽髻還是簪花,慈禧太後都指定要李蓮英親自動手,不然她整天都會覺得不自在。據野史《奴才小傳》裡說,慈禧太後對李蓮英的寵信可謂無以復加,李蓮英甚至可以和慈禧太後並坐聽戲;宮裡給慈禧太後做的點心,要是碰到李蓮英喜歡吃的,慈禧太後往往會自己少吃或者讓太監拿開留好,專門留給李蓮英。  除梳頭外,李蓮英還有個專場就是善於逢迎並揣測慈禧太後的心意。李蓮英性格詼諧,喜歡說笑話,雖然小時候讀書少,但講出來的笑話玲瓏圓轉,並不粗俗,倒也頗招人喜歡。慈禧太後沒事時,經常讓李蓮英說幾個笑話來給大傢解解悶,遇到這種時候,李蓮英總有本事把大傢逗樂,即使是說一些街面上諷刺官府的政治笑話,他也能說得委婉詼諧,讓人聽不出有諷刺抵觸的意思。  作為宮中的大總管,李蓮英也並非浪得虛名,他對於宮中的各項管理工作也是精通熟練得很。比如宮中物品的陳設位置和禮儀程序,李蓮英無不爛熟於心,太監們遇到難題往往都要向他請示指教。碰到宮裡有喜慶等大事,李蓮英最善於安排調撥,樣樣完成得很出色,以至於其他王公大臣傢有什麼喜事,特別是慈禧太後要“臨幸”的話,往往都要請李蓮英先來指點一下禮儀和佈置,以討得慈禧太後的歡心。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大太監李蓮英竟如此伺候慈禧太後洗澡李蓮英為何能同時得到慈禧和光緒的重用?李蓮英為何能在清王朝一手遮天?李蓮英傳奇一生李蓮英與光緒的關系 為何清廷給李蓮英修建墳墓大太監李蓮英陵墓之謎:死後棺內為何隻有頭?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清廷覆亡後,宮女散出宮外,後有位宮女口述瞭一本《宮女談往錄》,書中將李蓮英比作“佛見喜”——“佛見喜”是東陵馬蘭峪產的一種梨,皮發黑,外表也不漂亮,看起來並不招人喜歡,可是吃起來又甜、又酥、又細、又嫩,慈禧太後喜歡吃,因而宮裡管這種梨叫“佛見喜”。李蓮英之所以得這個綽號,那是因李的外表長相難有印象分,但他當起差來,處處想得周到,“宮裡的行話叫‘兜水不漏’,讓老太後感到放心舒服,深得太後的喜歡”,“這位‘佛見喜’披星戴月,起早貪黑,勿勿忙忙而又有條不紊。……像遊湖這樣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嚴絲合縫,不經過他的深思熟慮是很難讓老太後舒心如意。”  然而,李蓮英在宮中也不是一帆風順,與他同時進宮的安德海已是慈禧太後身邊紅人時,李蓮英當時還位居下層,直到安德海被殺後,李蓮英這才得以嶄露頭角。安德海曾在“辛酉政變”中立下大功,但其為人囂張,凡事不知道給自己留餘地,結果自取其咎。有一次,安德海想出宮去風光風光,慈禧太後便派他到南方去置辦皇帝的龍衣,不料這安德海一路上招搖過市,向地方官員大肆索賄,結果被山東巡撫丁葆楨逮住並以清廷祖訓“太監不得出宮”為由處死。就這點來說,李蓮英遠比安德海來得聰明而且低調得多。  1886年,北洋水師初具規模,李鴻章奏請朝廷派員前來檢視閱兵,慈禧太後擬派醇親王奕澴,但奕澴系光緒生父,他生怕慈禧太後猜忌,於是主動要求讓慈禧太後身邊的紅人李蓮英陪同前去,以表示自己沒有二心。慈禧太後也想趁著這個機會讓李蓮英出去見見世面,風光一下,於是醇親王便作為朝廷的正使、李蓮英作為副使,前去視察北洋海軍。太監作為朝廷欽差大臣外出視察,這在其他朝代不奇怪,但在清代歷史上則是第一次。   要是換瞭安德海,那尾巴肯定翹到天上去瞭,李蓮英則不然。為避免別人說閑話,李蓮英出發前特別把慈禧太後破格賞賜給他的二品頂戴換成四品頂戴(按理太監最高隻能獲得四品頂戴),然後規規矩矩的跟在醇親王後出發瞭。一路上,李蓮英絲毫沒有欽差大臣的架子,而是一直跟在醇親王的後,好生伺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蓮英是專門派來伺候醇親王的。就連晚上醇親王洗腳,都是李蓮英親自給打熱水,還說自己以前沒機會伺候王爺,這次一定要盡點孝心,一下把醇親王感動得連連拱手,回去後自然在慈禧太後的面前極力稱贊李蓮英的忠誠可嘉。  檢閱時,按說李蓮英也是檢閱人員之一,但李蓮英刻意和醇親王、李鴻章保持距離,他拿著醇親王的大煙袋,退後半步,低眉斂目,看起來就像是給醇親王站班伺候的。而沿途當中,李蓮英也不像安德海隨意結交地方大員,他基本不出去,那些準備好瞭貴重禮品想要討好李蓮英的人,根本就進不瞭門。就這次出差來說,李蓮英算是給慈禧太後掙瞭面子,也堵住瞭那些大臣們的嘴,慈禧太後也喜滋滋的說,“總算我沒白疼他”。  李蓮英為何失寵?  宮中政治波詭雲譎,李蓮英也不是一直受寵不衰,特別是在光緒成年之後,由於太後與皇帝之間摩擦不斷,作為宮中大主管的李蓮英就難免有些走鋼絲瞭。一方面,他受慈禧太後的恩寵多年,應該效忠於太後;但另一方面,慈禧太後年歲已高,光緒皇帝遲早要掌握大權,得罪任何一方,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李蓮英的左右搖擺,後也讓慈禧太後瞧出來瞭,他在戊戌政變後也就逐漸失去瞭慈禧太後的信任,而另一名太監崔玉貴則趁機得勢,譬如到瀛臺監視光緒、甚至把珍妃扔進井裡這樣的臟活,也都是崔玉貴幹的。  《德宗遺事》中說,庚子年慈禧太後帶著光緒西逃,一直到《辛醜條約》簽訂後才重返北京。在走到保定時,一行人停下休息,當時慈禧太後的臥室鋪陳華美,供給周備,當李蓮英伺候慈禧太後睡下後,各太監及內務府的人也紛紛散去,或飲酒賭博或休息。李蓮英後走到光緒的臥室,發現裡面居然一個太監都沒有,隻有光緒一個人對著油燈枯坐,李蓮英跪安後問:“主子為何這時還不睡?”光緒說:“你看看這屋裡,教我怎麼睡?”李蓮英一看,發現這隆冬季節,光緒屋裡除瞭坐褥和椅子靠枕外,竟然連被子都沒有。  慈禧是他最大的靠山,他也是憑借慈禧才紅起來的,但是慈禧太後畢竟是一個暮年老人,而光緒則年富力強,青春鼎盛。如果自己開罪瞭光緒,一旦太後歸天,必定沒有好下場。所以,不如討好光緒,拉近和他的關系,也是為慈禧百年之後自己的身傢性命著想。李蓮英會拆臺,也會及時地補臺,就是在這一拆一補之間,讓許多人對他感恩戴德,也憑借這個收取瞭大量的錢財。所以,如果我們說李蓮英善良當然是言過其實,但是,他覺得算得上有心機,有長遠的眼光。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將他劃到慈禧那一邊,認為他事事與光緒做對,他和光緒之間應該是一種微妙的引力和斥力的關系。在這樣的關系下,彼此相安無事,甚至可以互相照應。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韓國眼中的抗美援朝竟是這樣的 國人不敢相信!

  朝鮮戰爭韓國評價中國:韓國教科書如何看抗美援朝  朝鮮戰爭爆發至今已60餘年,其背後中國、美國、蘇聯等大國的在這場戰爭中的真實角色,也已越來越清晰。  作為戰爭的直接參與者,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這段歷史的呢?尤其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抗美援朝”的呢?  韓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在韓國教科書中,金日成率先發動戰爭,並挾蘇聯之命令迫使中國在美國參戰時出兵,中國並不積極支持金日成的軍事計劃。這種說法還是較為客觀的,也未引起韓國人對中國的強烈的反感。  但許多韓國民眾認為,中國的介入加速瞭朝鮮半島的分裂,一直認為中國阻礙著朝鮮半島的統一。   韓國教科書認為是金日成率先發動戰爭,韓國並不贊同休戰 教科書是塑造民眾認知的重要媒介,要瞭解韓國人對朝鮮戰爭的看法,韓國教科書是一個極佳的窗口。韓國教科書一般把“朝鮮戰爭”稱作“6·25戰爭”,稱金日成率先發動戰爭南侵  “1950年6月25日,北韓發動全面戰爭。四天後占領漢城,7月20日占領大田,7月底攻入韓國……另一方面,戰爭剛一爆發,聯合國即通過決議,由美國主導成立聯合國軍介入戰爭。韓國軍與聯合國軍在8月初在洛東江一線開始反擊。仁川登陸扭轉瞭戰局,9月28日韓國軍和聯合國軍奪取漢城,此後立即突破三八線,並繼續向北韓進攻,致使元山、平壤陷入,10月末進攻與中國接壤的鴨綠江邊。”  “‘6·25’戰爭已經為瞭一場國際戰爭,世界各國擔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方面解除瞭積極主張戰爭擴大化的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力圖結束戰爭。1951年6月,蘇聯在聯合國提出休戰,美國同意在聯合國軍和共產軍之間展開休戰會談。對此,韓國政府表示反對,主張北進統一。協商持續進行……一直到兩年以後的1953年7月才簽署停戰協定。”  中國教科書一般把朝鮮戰爭描述成南方首先侵犯北方,現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國歷史》稱:“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美軍入侵中國領空……”類似的觀點一直以來遭到韓國媒體批評。相關閱讀推薦:抗美援朝的14個謎團的徹底澄清!鮮為人知的秘密揭秘:抗美援朝戰爭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差距之大?抗美援朝:一個“落後”戰士的恐怖戰鬥力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經濟戰:不流血但絕對致命抗美援朝五大戰役 中國共派出多少軍隊參戰抗美援朝戰爭的十四個爭議問題的澄清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韓國三大報之一《東亞日報》,在中韓建交前後,撰文稱中國應該對抗美援朝的歷史向韓國道歉,聲稱兩國建交時中方是否向韓國政府進行瞭正式道歉是中韓之間必須解決的問題,在1993年中,刊發七篇報道批判中國教科書歪曲歷史事實,把朝鮮戰爭描述南方首先侵犯北方。  那麼,到底誰先發動侵略?沈志華等大多數學者對俄國解密的文件研究後,認為金日成發動瞭這場戰爭,斯大林為北朝鮮開放瞭綠燈,而毛澤東對此則表示同意和支持。  韓國民眾大致與本國教科書意見一致,認為朝戰是整個民族的悲劇  韓國教科書把朝鮮戰爭看作一場整個朝鮮民族的悲劇:  “朝鮮挑起的6·25戰爭是對自由與和平的挑戰,也是同族相殘的悲劇,無數人民在此次戰爭中失去瞭生命和財產。此次戰爭中,韓國共有多達150萬人的死傷者,並產生瞭無數戰爭孤兒和離散傢屬。”  “經過此次戰爭,韓國土地荒廢,工廠、發電站、建築、橋梁、鐵道等經濟設施徹底遭到瞭破壞。不僅人員和物質的損失十分巨大,人們精神上的傷害也同樣巨大。韓朝之間因為此次戰爭產生瞭嚴重的敵對情緒,其結果就是,和平統一無法實現,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民族悲劇持續至今。”   韓國民眾的看法與教科書大致相同。一方面作為韓國人,朝鮮率先入侵,自然對朝鮮不滿,但又從整個朝鮮民族出發,認為這場戰爭導致瞭民族分裂和同胞相殘。 一位韓國民眾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本來是同樣的大韓民族國傢,同樣的血和肉,但是被戰爭這種東西分開瞭,導致政體不同、民族分裂,我們都認為這是悲劇。”  同時,認為:“每個人都認為這是由於蘇聯那邊社會主義陣營造成的,……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他們的思想本質不一樣,這是造成戰爭的根本原因瞭北韓和南韓的分裂。”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大將軍韓信為何被滅三族?不知收斂,招禍身亡

  韓信由於性格和品質上的一些弱點,加之在政治上的嚴重失誤,幾次關鍵時刻都優柔寡斷,最終死於非命,並被誅滅三族。一代名將,死非其所,令人扼腕嘆息。  公元前209年,為反抗秦王朝的殘暴統治,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豪傑紛紛響應,秦王朝在做瞭一番垂死掙紮後退出瞭歷史舞臺。隨後,群雄割據,逐鹿中原,苦戰數年,最終劉邦一統天下。在這些叱吒風雲的將領中,最耀眼的明星當屬一位奇男子——韓信。  蕭何力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出身貧寒,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苦於生計無著,在不得已時,還曾到熟人傢裡混飯吃。一次,韓信在城下釣魚,有許多老婦在沖洗絲絮,其中一人見韓信餓得可憐,就給他飯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對這位老大娘表示:“我將來一定要好好報答您老人傢。”老大娘聽後很生氣,斥責韓信:“我是可憐你是王公貴族的後代,才給你吃的,你一個大男人連自己都養活不瞭,難道我還指望你報答我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瞭。”“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註視瞭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下爬瞭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這時的韓信內心是痛苦的,他不甘屈辱,恨不能一劍刺死對方,但又不甘心在自己的遠大志向和理想沒有實現的時候與這樣的無名之輩同歸於盡,他一定要有所作為,於是他選擇瞭忍耐和等待。  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此時帶著寶劍投奔瞭項梁,留在部隊,默默無聞。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采納。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做管理倉庫的小官。之後,韓信的才華才被夏侯嬰、蕭何發現,韓信雖經他們多次推薦給劉邦,依然未受重用,一氣之下離劉邦而去。蕭何聞訊後心急如焚,連夜追趕,經過苦勸才將韓信追回。蕭何再次向劉邦力薦韓信,經過反復爭取、陳說利害,劉邦這才同意舉行儀式,將韓信拜為大將。韓信拜將後,向劉邦陳述瞭東征以奪天下的方略,劉邦聽後大喜,自以為得信晚,對韓信言聽計從,部署諸將準備出擊,韓信這才有機會向世人展示他卓越的軍事才華。相關閱讀推薦:大將軍韓信究竟死於誰人之手:韓信有沒有謀反?揭秘:楚漢鴻門宴上劉邦若死皇帝將由韓信當?如何客觀評價韓信?怎樣看待韓信之死?歷數中國古代被冤殺的十大名將:韓信嶽飛上榜!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冤案排行榜 韓信嶽飛上榜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聽信讒言,韓信與劉邦日漸疏遠  公元前206年,楚漢戰爭爆發。劉邦拜韓信為大將,韓信平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立下瞭赫赫戰功,然而卻最終沒有逃脫“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命運。這一切雖然主要是因為封建帝王為瞭鞏固政權,對有威脅的功臣宿將痛下殺手以消除隱患所致,另一方面也和韓信的所作所為、為人處世不無關系。  韓信引兵東進擊齊,未到平原渡口,得知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已說齊歸漢,但韓信為瞭搶功,聽從辯士蒯通的讒言,率兵渡河擊齊。齊王田廣驚恐,認為是酈食其欺騙瞭自己,便把他烹死瞭,然後率眾降楚。這一行動不僅造成瞭不必要的犧牲,而且斷送瞭劉邦的特使酈食其的性命,也使劉邦背上瞭背信棄義的惡名。雖然韓信最終占領瞭齊國,消滅瞭楚國的援軍,但君臣之間的關系卻籠罩上瞭一層陰影。  韓信是軍事上的天才,但在政治上卻很幼稚。韓信平定齊國,項羽非常恐慌,就派武涉去遊說韓信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這時的韓信卻以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為由拒絕瞭武涉的遊說。蒯通就用相人術勸說韓信,認為他雖居臣子之位,卻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險,終於說動韓信。但韓信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脫離劉邦自立為王,也沒有選擇做忠臣順民,而是以齊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為由,遣使修書請求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   當時,項羽正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急需救援,看瞭韓信上書內容,劉邦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劉邦的腳,湊近他的耳朵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封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劉邦經提醒也明白過來,改口罵道:“男子漢大丈夫,平定瞭諸侯就是真王瞭,還做什麼代理啊!”於是派張良前去封韓信為齊王,征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對於韓信這種乘人之危、逼宮似的做法,劉邦肯定是懷恨在心,君臣之間的陰影已變成瞭裂痕,可惜的是韓信對於危險卻沒有足夠的認識,在這之後,韓信不但沒有去彌合裂痕,而是又一次加深瞭裂痕。  公元前202年,劉邦乘項羽無備,楚軍饑疲,突然對楚軍發動戰略追擊。約韓信從齊地(今山東),彭越從梁地(今河南東北部)南下合圍楚軍。韓信、彭越並未如期南下。劉邦追擊楚軍至固陵(今河南淮陽西北),楚軍反擊,劉邦大敗而歸。為調動韓信、彭越,劉邦聽從張良之謀,劃陳(今河南淮陽)以東至海廣大地區為齊王韓信封地;封彭越為梁王,劃濉陽(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東東阿南),為其封地,直到這時韓信、彭越才心滿意足,領兵南下,聚殲楚軍於垓下,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慷慨自刎於烏江邊,歷時5年的楚漢戰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不知收斂,韓信最終招禍身亡  劉邦在勝利之後,馳入韓信軍中,收奪瞭他的兵權,後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縣東)。憑心而論,劉邦為人還算寬厚,依然將韓信封王,並沒有深究韓信當年要官要地的舊賬。可惜的是韓信不知收斂,終於招禍身亡。  那時韓信初到楚國,到各縣鄉邑巡察進出都派軍隊戒嚴,前呼後擁,排場十足,過分張揚。項羽的逃亡將領鐘離昧,曾是韓信舊友,前來投奔他,韓信明知鐘離昧是劉邦正在追捕的逃犯,還是收留瞭他。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韓信聞訊後感到瞭危險,政治上的不成熟再一次使他猶豫不決,首鼠兩端。經過一番權衡之後韓信選擇瞭賣友求榮,帶著鐘離昧的人頭去見劉邦。劉邦這一次再也不能容忍這個巨大的威脅繼續存在,將韓信軟禁在身邊,並貶為淮陰侯。  被貶之後的韓信並沒有認真反思自己的行為,調整自己的心態,而是怨天尤人,在傢中悶悶不樂、牢騷不斷,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反而認為自己功高蓋世,對於和絳侯周勃、穎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對同僚也缺乏起碼的尊重。  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傢門,真是臣下的榮幸。”誰知韓信不但不領情,反而諷刺說:“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這樣的人同級別,真是丟人啊!”樊噲是什麼人?他既是劉邦的連襟,又是劉邦的心腹,當初在鴻門宴上還曾救過劉邦的性命,如此的人物韓信都不放在眼裡,其他人更不在話下。韓信漸漸失去瞭大傢對他的同情。   公元前196年,就在漢高祖劉邦帶兵討伐巨鹿郡守陳豨時,韓信竟然密謀殺害呂後和太子,呂後和蕭何設下計謀,將韓信誘至長樂宮,以“叛亂”之名殺死瞭韓信,並誅其三族。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作為軍事傢,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傢,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軍事理論傢,他與張良整理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但人無完人,韓信由於性格和品質上的一些弱點,加之在政治上的嚴重失誤,幾次關鍵時刻都優柔寡斷,最終死於非命,並被誅滅三族。一代名將,死非其所,令人扼腕嘆息。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命帶桃花一生嫁六個皇帝的女人:晚年得李世民傾慕

  導讀:女子最怕容顏老,時間一直是把殺豬刀。然而,古代一位女子直到60高齡,女人的魅力依舊可以對歲月免疫,這位蕭皇後就是一個可以對抗歲月還能在宮廷裡被6個皇帝瘋搶60年。正如有句廣告語說的——年齡對她隻是一個數字。她從13歲嫁為隋朝晉王妃開始,歷經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和李世民等6位丈夫,雖然身上的標簽從少女、熟女、大媽一直換到大娘,但是她的魅力從未打折,直到60歲那年快快樂樂地病死在大唐的後宮。這究竟是怎樣一位宮廷奇女子?  歷史上迷倒君主的女子不計其數,然而,歷經多次改朝換代,卻還能讓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國歷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數。蕭皇後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一舉摘下瞭歷史上最搶手女人的桂冠。  蕭皇後天生麗質,嬌媚迷人,至於說她美到什麼程度,語言可能根本無法描述,從她年近五十仍讓李世民看得丟瞭三魂六魄來看,傾國傾城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蕭皇後出身於南朝的皇室,是西梁明帝蕭巋之女,梁朝昭明太子蕭統曾孫女。出身皇族的蕭皇後一生可謂多災多難,曾經經歷瞭隋煬帝,宇文化及,突厥番王,唐太宗,再加上隋文帝和自己的父皇一共歷經六個皇帝。   蕭皇後和六個皇帝的先後順序:  第一個時期:蕭皇後嫁給瞭隋煬帝楊廣,結婚的時候隋煬帝是晉王沒有登記,後來隋文帝死後楊廣繼位冊封她為皇後。蕭皇後六個丈夫中最愛的應該就是隋煬帝楊廣瞭。  第二個時期:隋煬帝被宇文化及處死以後,蕭皇後被宇文化及霸占封為淑妃。  第三個時期:遠嫁異域,成為突厥番王的王妃。  第四個時期:唐太宗迎回這位蕭皇後,最終落葉歸根。另外,關於蕭皇後被單雄信殺死是不正確的,隻是隋唐英雄傳的戲說而已。  也許,蕭皇後天生就是一個人間尤物,出生時,一個占卜奇人曾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瞭其生辰八字,最後得出瞭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蕭皇後以後的人生經歷似乎正好印證瞭這八個字。她自13歲作瞭晉王妃後,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瞭隋煬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瞭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千般滄桑、萬種風流,全溶進瞭她幾十年的生命歷程,使她成為一個命運奇特的女人,這也就是她命中註定的“桃花劫”吧。  13歲嫁隋煬帝楊廣  就在蕭皇後出世的那年,北周楊堅接受靜帝禪位而作瞭隋文帝。隋文帝的二兒子晉王楊廣在平陳戰爭中功績顯赫,為瞭表彰他,文帝除瞭給他加官晉爵外,還下詔天下名門世傢,統統將傢中未出嫁女兒的生辰八字呈報朝庭,以便為年方21歲的楊廣選一相配的王妃。誰知挑來挑去,年齡相當的姑娘們這個不合,那個相克,最終唯獨剛滿9歲的蕭氏女的八字與楊廣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於是就選定瞭她,這還真是命啦,正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不強求。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因嫁給同性戀而含羞自殺的薄命皇後和親公主竟先後被嫁給祖孫四人!古代最悲情公主揭秘:梁山第一美女為什麼嫁給瞭一個超級色鬼?隋唐蕭皇後有多美?晚年仍能得到李世民傾慕 李世民同時霸占表叔楊廣妻女真相!蕭皇後的傳說分頁: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楊廣本來駐守揚州,在進京朝覲時便見到瞭他將來的妻子蕭氏女。他見到蕭氏女如此動人,便為之激動不已。在開皇十三年楊廣入朝時,就迫不及待和她完成瞭婚事。其時,楊廣25歲,新娘才剛滿13歲,以現在的規定看來13歲是不能結婚的,但在古代,十三、四歲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二十多歲的女人,那是典型的大齡女人瞭。  洞房花燭夜,楊廣心花怒放地把嬌羞萬狀的小王妃擁進懷裡,同時還做著黃梁美夢,因為讓他高興的是,早年有個水平還算湊合的大仙給蕭妃算過一卦——“母儀天下”!蕭妃既然會母儀天下,那麼他不就是皇帝嗎?雖然現在太子是他的哥哥楊勇,但生在帝王傢的他懷有當皇帝的志向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他把蕭妃視為自己命中的福星,對她珍愛備至。可惜的是,他聽話隻聽半句,算命先生在“母儀天下”四個字之後還有四個字——“命帶桃花”,這似乎就註定瞭她不會是他一個人的,大不瞭他隻算是采瞭頭彩而已。  因為有瞭蕭妃這顆希望之星,原本不曾對王位另作妄想的楊廣,開始有計劃地與大哥楊勇展開儲位之爭瞭。  偏偏太子楊勇又是個天生找死的主兒,爹媽花大價錢給他娶的大老婆太子妃元氏他愛理不理,卻把心思都花在偏房雲昭儀身上。結果元氏受不瞭氣,上吊自殺瞭。楊堅和獨孤迦羅一怒之下要廢掉楊勇的太子之位。楊廣則乘虛而入,故意在母親面前極力裝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樣子,還有意作出疏遠蕭妃專心政務的姿態;而聰明識體的蕭妃也一本正經地與他配合著表演雙簧,還不時到獨孤皇後那裡哭訴楊廣隻顧政務冷落瞭自己,要求賠償青春損失費。他們夫妻的一唱一和終於打動瞭獨孤皇後的心,一氣之下就廢除楊勇太子之位,把楊廣推上瞭太子寶座。這時距離楊廣與蕭妃完婚已經7年瞭,也就是說,這對頗有心計的小夫妻,在母親獨孤皇後前面整整演瞭7年的悲情苦戲。   楊廣登太子位一年後,獨孤皇後因病而死。隨後,楊廣便逐個弄掉瞭幾個對手,史稱隋煬帝。  高枕無憂之後,隋煬帝開始沉溺於酒色,無心管理朝政。於是他一面下詔廣征天下美女,一面派遣大將宇文消總管營建東都洛陽,先建顯仁宮,後修西苑,廣泛搜羅海內外奇材異石、佳木珍草充實其中,準備安置好美女後,他便可以在那裡盡享人間樂趣瞭。  註重瞭房事,自然就會疏忽國事。楊廣在位的十幾年間雖然征服瞭無數美女,卻沒有征服李淵等幾個美男。在他第三次遊興揚州之時,天下已經大亂。李淵、李密、竇建德等人紛紛舉兵,心灰意冷的楊廣決定遷都南京,不再回北方。這時,窺視皇位和蕭皇後已久的宇文化及率領禁軍造反,率兵進入離宮,剛滿50歲的隋煬帝在寢殿西閣被縊殺。分頁:2/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楊廣死後先後被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番王搶走  宇文化及早就對蕭皇後心存暗戀,幹掉楊廣之後,立即以她的兒子性命作為要挾,逼她做瞭自己的偏房。  這時,在中原一帶起兵的竇建德,節節勝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擋不及,一敗再敗,最後帶著蕭皇後退守魏縣,並自立為許帝,改稱蕭皇後為淑妃。不久,魏縣又被攻破,他倉皇退往聊城,竇建德率軍一路追擊,最後攻下聊城,殺死瞭宇文化及。  作為勝利者的竇建德除瞭收繳宇文化及的金銀珠寶,還收繳瞭魅力不減的蕭皇後。雖說已經做瞭兩次寡婦,失去瞭兩任丈夫,但是蕭皇後的美艷姿容和高貴氣質依然不減。竇建德本著不要白不要的思想,把宇文化及的淑妃變成瞭自己的王妃,縱情於聲色之娛,忘記瞭逐鹿中原的初衷。  恰好,竇建德有個醋缸級的原配夫人曹大嫂,她常在他們兩人黑燈瞎火“共赴巫山”的時候,突然頂著超大號燈泡冒出來撒潑發怒、插科打諢,弄得竇建德大失情趣。這時北方突厥人的勢力迅猛地發展起來,大有直逼中原之勢。原來遠嫁給突厥可汗和親的隋煬帝的妹妹、蕭皇後的小姑義成公主,聽到李淵已在長安稱帝,又打聽到蕭皇後的下落,就派使者來到樂壽迎接蕭皇後,竇建德不敢與突厥人正面對抗,隻好乖乖地把蕭皇後及皇族的人交給來使。   蕭皇後在幾番轉折後,不想居然會移民到國外——突厥。天生麗質難自棄,顛沛流離不枉情。在國外,她的魅力依然是把無往不勝的利劍,一舉戳穿瞭突厥父子兩代元首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的心。時勢至此,命運已經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當初就預言她命帶桃花,在劫難逃,那也就隻有聽天由命吧!無可奈何中,蕭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後變成瞭番王的愛妃。  後來,老番王死瞭,由頡利可汗繼位,按突厥人的風俗,蕭皇後又被新任番王接手。分頁:3/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四十八歲的蕭皇後迷倒三十三歲李世民  十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大將李靖大破突厥,索回瞭蕭皇後。這時蕭皇後已是四十八歲的半老徐娘瞭,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三歲,但蕭皇後入朝時,李世民見她雲髻高聳,霧鬢低垂,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美眸流盼,儀態萬千,完全沒有年事已高而應有的老態,比一般的少女還多一份獨到的成熟果實般誘人的風韻,才華蓋世的李世民不禁為之心旌搖曳;再加上蕭氏飽經離亂而孕育出來的楚楚可憐的情態,更加令人由憫惜而生愛意。  這可愛煞瞭李世民,或許是他從小就缺少母愛的緣故,他顧不得年齡的懸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評,大唐天子李世民在蕭皇後身上體會到一種成熟女人的風韻,更感受到一種類似姐姐與母親般的溫馨,使他為繁重國事所累的心得到稍許撫慰。這就樣,蕭皇後被唐太宗封為昭容,轉瞭一大圈回來又成瞭大唐天子的愛姬。  為瞭歡迎蕭皇後來到宮中,李世民破格舉行瞭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歡迎她,四處張掛著華麗的宮燈,歌女舞姬們獻上輕歌曼舞,桌上堆滿山珍海味,唐太宗以為這種場面已經夠豪奢瞭,因此問身旁的蕭昭容,“卿以為眼前場面與隋宮相比如何?”   其實,眼下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還差得遠呢!隋宮夜宴時並不點燈,而是在廊下懸掛120顆直徑數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設火焰山數十座,焚燒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晝,又有異香繞梁,如入仙境,每晚燒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車。對此,蕭昭容不便明說,隻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乃開基立業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  唐太宗立即明白瞭她話中的含義,深為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瞭。  就這樣,蕭皇後在唐宮中度過瞭18年平靜的歲月,67歲才壽終正寢。  綜觀蕭皇後的一生,真可謂歷盡千般滄桑,展盡萬種風流。一個女人,竟被6個皇帝瘋搶瞭60年,歷史上還能舉出第二例嗎?在她的一生中享盡瞭榮華富貴,但也歷盡瞭滄桑劫難。不說她風流至極,卻也可說她福氣不淺。  試問,女人的魅力是否可以對歲月免疫?答案是肯定的,蕭皇後就是一個例證。正如有句廣告語說的——年齡對她隻是一個數字。她從13歲嫁為隋朝晉王妃開始,歷經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和李世民等6位丈夫,雖然身上的標簽從少女、熟女、大媽一直換到大娘,但是她的魅力從未打折,直到60歲那年快快樂樂地病死在大唐的後宮。分頁:4/9頁  上一頁23456789下一頁  蕭皇後生平:  隋煬帝的皇後蕭氏,西梁明帝蕭巋之女,隋煬帝的皇後。梁朝昭明太子蕭統曾孫女,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張皇後,南蘭陵人(今江蘇常武一帶)。

揭秘慈禧死後面貌為何仍如50多歲?慈禧的奢華保養

  揭秘慈禧死後面貌為何仍如50多歲?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統治國傢達48年之久,侍候她的太監在3000人以上,此外,還有數以百計的宮女。光緒年間,她遊幸奉天,隨身就帶瞭1000名太監。作為她的年俸“交進銀”,規定為白銀18萬兩,實際上遠遠超過此數。她一個條諭,動輒可以向戶部(掌管財政收支的官署)提用數十萬兩。她居住頤和園期間,每天得花費1.2萬兩銀子。  慈禧每天起身,一般是5時半,冬天最遲不過6時,因為她很迷信,認為旭日東升是一天中最吉利的時刻。如果到時尚未醒來,就得由一個值夜的女官輕聲叫喚:“老祖宗,老祖宗醒來!”喚聲要說得柔和而清脆。  慈禧嗜花如命,特別酷愛素有花王之稱的牡丹。寢宮的墻角裡、臺子上、茶幾上,到處都擺著大大小小的瓶花和盆花。這些花卉每天換一次,所以它們能經常保持新鮮,姹紫嫣紅,芬芳四溢。慈禧睜開眼睛後,先要看幾眼鮮花,嗅幾下花香,然後由宮女小心地攙扶起床。這時,掛在窗口的一對鸚鵡,就會“老佛爺吉祥如意,老佛爺吉祥如意”地叫起來(老佛爺是宮中對慈禧的尊稱),這標志著慈禧一天的生活正式開始瞭。  慈禧起身後,等候在門外的女官、宮娥和太監魚貫而入,參拜請安。慈禧起身後的第一件大事是化妝,這要花上兩個小時。當時,她已年近古稀,但看起來,隻有五十許。如果說有何妙術的話,那就是吃人乳和珍珠粉,幾十年來從未間斷過。同時,這也與她擅長化妝有關。化妝品是她的命根子,隨時隨地都叫人帶在身邊,甚至出巡時,就在轎子裡塗脂抹粉。她有一根短而圓的玉尺,一有瑕,就在臉上滾來滾去,說是可以磨掉皺紋。   梳妝完畢後,就更換衣服。慈禧有六七萬件衣服,上面繡著絢麗的花卉,鑲著燦爛的寶石,光彩奪目,價值連城。她每天要換四五套衣服。一襲新衣至多隻穿五六次,甚至絕大部分被永遠打入瞭冷宮,不用說她從未穿過,就是連看也沒有看過一眼。她更衣時,由太監用木盆托著衣服,列隊而進,跪請太後挑選。有時她連看幾百襲,才找到一兩套比較稱心的。她的繡鞋多得不計其數,設有鞋庫貯藏。  接著,慈禧要吃早飯瞭,這是一頓小吃,隻備一些糕點和三四十色菜肴。大約在上午9時左右,早朝的時刻到瞭。早朝時,養心殿禦榻上坐著光緒皇帝,但他是傀儡,連一句話都不準說的。慈禧則像真正的皇帝那樣,穿著金黃色的龍袍,坐在黃色紗屏後面的禦椅上,垂簾聽政,後來改“聽政”為“訓政”。臨朝的時間,有事則長,無事則短,最短時,隻需20分鐘,接受群臣的磕頭參拜後,就草草結束。  退瞭朝,慈禧做什麼事,則沒有一定。一般來說,是批閱奏章,處理國傢大事。相關閱讀推薦:大太監李蓮英為慈禧梳頭受寵不衰?慈禧與李蓮英光緒一生最痛恨的人竟不是慈禧!光緒死前寫下哪兩字揭秘:歷史上慈禧太後究竟如何培養奴才皇帝的?揭秘慈禧的盛大葬禮:千萬歐式紙人軍團陪葬【圖】清宮檔案揭光緒死前每天被迫向慈禧下跪 光緒死因分頁:1/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慈禧每天吃兩次正餐。午膳是正餐,一定要擺上100碗不同的菜肴,山珍海味,無所不有。這些菜肴分放在幾張桌子上,正中是一隻大碗,口徑二尺有餘,內盛全雞全鴨和魚翅火腿湯。所謂一百樣菜,隻是擺擺排場,實際上隻吃四五品而已。用膳時慈禧一個人先吃,皇後和宮眷都在旁侍立,不吭一聲。她吃完後,才準他們吃剩下的菜,吃時必須站著,不許坐下。為瞭給太後做飯,專設有龐大的禦膳房,內有廚師100人,其餘挑水、燒火、洗菜、洗碗的太監也有一二百人。  吃過午餐,慈禧有午睡的習慣,醒來已近下午3時,於是她開始東遊西逛。不過,她的活動范圍隻限於紫禁城和頤和園。有時在昆明湖裡劃劃船,采采荷花;有時在園裡養養蠶,看看花,喂喂雞,玩玩狗。慈禧愛狗,養有100多條,它們能做“立正”、“拜拜老佛爺”等表演,其中一隻名叫“星星”的哈巴狗,尤其得太後寵愛,著綢衣,睡綢被,派有一名太監專門做這條狗的仆人。慈禧喜歡看戲,愛好音樂,宮中備有伶工和樂隊,但她不以此為滿足,經常呼喚社會上的名伶入宮演出。某年萬壽節(即慈禧的生日)那天,她叫妃嬪、福晉和女官,穿著古代服裝,扮飾男女仙童,太監李連英扮作韋馱,而自己則雙手合十,結跏趺坐,扮飾觀音菩薩。  下午5時半進晚餐,這也是正餐,得端上100種不同的菜。飯後做什麼?不外乎玩骨牌,抹紙牌,擲骰子,做“八仙過海”的遊戲。宮眷們與她打牌時,往往故意打錯,讓太後大贏特贏,她便會小孩一樣高興地哈哈大笑。有時,她給宮眷們講講身邊的瑣事或歷史傳說,特別愛講武則天的故事,一講再講,不知道講過多少遍瞭。   慈禧洗澡頗勤,洗澡時由女官一人擔任指揮,宮女四人在旁操作,她自己是不動手的。她洗好澡,穿上睡衣睡褲,就準備上床瞭。但上床前,必須在臉上搽花汁,搽蛋青,以滋潤皮膚。慈禧的枕頭與眾不同,長一尺許,內藏花瓣和茶葉,中有一小孔,約二寸見方。如果把耳朵放在孔上,可以隱約聽見門內外的聲響。她睡時,由一個女官和幾個宮女陪夜,門外還有幾個太監侍候。她們是不許坐,不許睡的,必須站上整整一夜。有時實在站不住瞭,可以倚著墻壁迷糊一會兒。倘若發出鼾聲,驚動瞭太後,至少要挨上一頓杖責。分頁:2/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慈禧真實面貌揭秘:七十歲還被稱為美女  近日對外開放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代綏遠大將軍署衙內展出瞭許多珍貴文物,其中有一部分陳列講述的是慈禧太後少女時代在綏遠城(現呼和浩特市)生活的情況,這一情況至今鮮為人知。  將軍署衙大堂西側原為官房,是將軍以外的官吏處理公務或休息的場所,目前這裡辟為慈禧太後少女時代傢庭生活的展室,展出慈禧手繪的兩幅國畫及傢庭生活用品銅盆、銅壺、銀錠等。  慈禧之父名惠征,是鑲黃旗人,惠征由安徽的後補道臺升任歸綏兵備道臺,便帶著15歲的女兒蘭兒(慈禧小名)及全傢來到綏遠城,先後在慶豐街(呼和浩特現有東落鳳、西落鳳街)等三處生活居住。  從一些歷史資料上看,少女時代在綏遠城居住的慈禧對文學、書畫和歷史非常有興趣,她在此讀書、學畫、下棋、彈琴,且經常騎馬射箭。對於少女慈禧的長相史書中並無記載,野史中描繪她:”每一出遊,旁觀者皆喃喃做歡喜贊,謂天仙化身不過是也”。  二十世紀初,荷蘭畫師華士胡博創作此畫時,慈禧已經七十一歲,但畫上的慈禧看來仍舊年輕貌美。據參與修復的藝術史專傢安德霍格偉斯特說,是慈禧在見到頭像小樣後,要求去掉臉部陰影,眼睛加大,嘴唇加厚。其實慈禧一生愛美,古稀之齡也未稍減。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年近七十的慈禧其實真的還是個美女  在頤和園慈禧的臥室裡,東南角有一個精致的梳妝枱,裡面存放著各種慈禧的化妝品,有些是各地進貢來的,有些則是她自己研制的。慈禧常常教她的宮女們如何選擇新鮮的玫瑰花瓣,按照書上的方法做胭脂,這些胭脂有時會發給後宮的各位娘娘。她常說:“一個女人,沒心腸打扮自己,那還活個什麼勁!”  除瞭護膚之外,慈禧對服飾也十分在意。她的衣服都是由如意館的禦用畫師畫出小樣,反復修改直到她滿意後,才能送到江南織造制作。路途遙遠,卻非此不可。慈禧身材嬌小,穿著朝服和禮服的時候,腳下便是十厘米左右的花盆底鞋,她最愛的是粉色緞繡竹蝶鯉魚紋花盆底鞋。慈禧在存世的照片中總是帶著兩副耳環,其中一副小寶珠耳環從未摘下,那是她剛入宮時咸豐帝賞賜給她的,是她曾經與皇帝恩愛的象征,另一副耳環卻常換常新,象征與美麗,她全數都要。  可能是因為她的權勢,也可能是因為她眼光獨到,慈禧喜歡的衣飾常成為宮內的時尚潮流。她十分喜歡流行於同治時期清宮內的杏黃氅衣,宮中便也多有女子模仿這件衣服的樣式剪裁穿著。據《宮女回憶錄》中一位慈禧貼身宮女憶述,慈禧曾有一次對她說:“榮兒,你過來,你那辮梢梳得多憨啊,若把辮繩留長一點,一走路,動擺開瞭,多好看。”此言可以視作慈禧審美觀的參考。  一九零四年八月,美國女畫傢卡爾來到中國為慈禧畫像,後來她在《慈禧寫照記》中記錄道:“慈禧太後身體各部分極為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發,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文中還有其它溢美之詞,如將年近七旬的慈禧稱為“至多不過四十歲”。分頁:3/7頁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慈禧自己也十分滿意自己的樣貌,她曾經下旨將幾張她得意的照片放大,每幅都長七十五厘米,寬六十厘米左右,鑲在特制雕花金漆大鏡框內,還專門配制瞭紫檀木匣盒,外加明黃色絲繡錦袱,奢華之極。當時這些大照片都懸掛在她的寢宮內,她常常看看照片再照照鏡子,找找有什麼不一樣。  她的照片中有一張是化妝扮作觀音菩薩的樣子,左手捧凈水瓶,右手執柳枝,李蓮英扮成善財童子站在她的右邊,當年有著特殊歷史身份的慈禧,仍保留著一抹人性化的色彩。  慈禧後裔揭謎慈禧身世  在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內芳嘉園11號,有一座青磚灰瓦,朱漆大門的漂亮院落,門內建有照壁、水池,院內的兩架長勢旺勁的紫藤蘿,以及一株尚在結果的秋海棠,和閑置在墻邊的抱石門墩,廢棄在屋角的剝落磚雕,似乎還能讓人尋覓到這裡昔日作為公爵府邸的遺跡。在這座典型的中國古代套院的大門上高懸著一塊由愛新覺羅·毓垣所書”桂公府”三個大字的匾額。當年,就是從這裡,走出瞭兩位大清皇後,即慈禧和隆裕。一門兩皇後,兩世皇國丈的特殊身份,也使居住在這座”桂公府”裡的葉赫那拉傢族,門庭顯赫,後世清史專傢也將這座”桂公府”譽為”清末兩代皇後的鳳凰窩”。  近日,筆者特意去瞭這座北京城裡的”鳳凰窩”,並有幸見到瞭從這個”鳳凰窩”走出來的一位葉赫那拉氏傢族的後人——慈禧的四世曾孫葉赫那拉·根正。 影視劇中的美貌慈禧  葉赫納拉氏的起源與大清第一位皇後  據葉赫那拉·根正說:”關於葉赫那拉氏的起源,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元末明初時,已在葉赫河建立瞭葉赫城的葉赫那拉氏傢族與愛新覺羅傢氏族發生瞭一場戰爭,當時,愛新覺羅傢族的頭領為瞭使葉赫那拉氏臣服,就指著大地說道:‘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就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瞭一陣大笑,他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葉赫那拉氏最後打敗瞭愛新覺羅,成為當時東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據史料記載:葉赫那拉氏是滿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一。葉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時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墾達爾漢,原姓土默特。葉赫那拉氏的始祖,原來是蒙古人到扈倫部,他招贅在那裡,那拉的意思就是愛,他領有其地,並成為一國,因為他的國是在葉赫的河邊建立的城市,所以叫葉赫那拉氏。葉赫那拉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後出過許多文豪武將,如歷來被譽為”清初學人第一”的滿族傑出文人納蘭性德就姓葉赫那拉。但真正使葉赫那拉揚名天下的,當屬葉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後。  那根正(葉赫那拉·根正現用名)先生告訴筆者:”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世世代代都是血統之親,努爾哈赤就是葉赫那拉氏所生,也是葉赫那拉氏傢的姑爺,他的皇帝兒子皇太極也是葉赫那拉氏所生,在大清朝時有一個世代說法,叫葉赫那拉傢世代出美女。”  這裡那根正所說的努爾哈赤的皇後,也就是皇太極的母親,就是大清第一位皇後孝慈高皇後。孝慈是葉赫部長楊吉努之女,在明萬歷十六年,她14歲時是作為建州女真與葉赫女真結軍盟的條件嫁與努爾哈赤的,她與努爾哈赤生活瞭15年,僅生下皇太極一子。她於29歲便病逝,於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極追謚為太祖高皇後。  在孝慈與努爾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間,正是努爾哈赤積極向外擴張,統一女真各部,並收降一部納娶一妃的輝煌時期。分頁:4/7頁  上一頁234567下一頁  據那根正先生講,努爾哈赤是用36年的時間統一蒙古與東北其他各部之後,最後才向葉赫那拉氏宣戰的!原因有兩個:其一,葉赫那拉最強大;其二,葉赫那拉的汗是他的親舅舅,各守關的將領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親人。當時,努爾哈赤帶著他的千軍萬馬,包圍瞭葉赫城,但他沒有馬上宣戰,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請求葉赫那拉氏投降,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明朝政權。可是葉赫納拉傢族認為,你是我們傢的姑爺,你不聽我的指揮,還要聽你的,那哪行呀!堅決不同意。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努爾哈赤下瞭一道令,凡是願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祿,凡是反抗的不管是誰,我六親不認,一律屍首分傢。就這樣,努爾哈赤向葉赫那拉宣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努爾哈赤最終殺進城去,殺瞭幾萬人,而葉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圍的首領也紛紛自殺,寧死不降,直到最後,老一代的都死瞭,剩下年輕的看到大勢已去,大勢所趨,才向努爾哈赤投降瞭。  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著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為世仇,宮中後妃與秀女,不選葉赫那拉氏的傳說。不過,那根正告訴筆者,”其實這是荒誕無稽之談,不僅高祖(努爾哈赤)的皇後、太宗(黃太極)的生母是葉赫那拉氏,太宗的側妃和以後的聖祖(康熙)的惠妃、高宗(乾隆)的順妃,亦都出於葉赫那拉氏。不過,讓葉赫那拉傢族真正門庭顯赫名揚天下的卻是慈禧皇太後!”  兩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謎團  荷蘭人華士·胡博用他的兩幅慈禧油畫肖像,為我們留下瞭一個百年謎題。這兩幅畫,容貌的細節不同,精神氣質更是迥異,這是什麼原因呢?哪幅畫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實面貌呢?  如果慈禧知道這位畫傢還另外為她畫瞭一幅肖像,她還會對他說“Good”嗎?

揭秘中國歷史上皇後最多的皇帝 共有多少皇後?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現兩個極端,比如立皇後。有些皇帝至死不立皇後,而有些皇帝卻同時擁有數位皇後。北齊後主高緯廢黜皇後斛律氏之後,先立皇後胡氏,後又“拜弘德夫人穆氏為左皇後”,二位皇後並峙;北周宣帝宇文贇先立皇後楊麗華,“又立天皇後及左右皇後,與後為四皇後焉”,再加上稍後增設的“天中大皇後”,五位皇後並存;匈奴漢昭武帝劉聰,除立有上、左、右、中四位皇後之外,“佩皇後璽綬者七人”,也就是同時擁有十一個皇後。與他們相比,東吳末帝孫皓在立皇後方面顯得更為瘋狂。  孫皓(242—284),字元宗,東吳開國皇帝孫權之孫,廢太子孫和之子。景帝孫休時,孫皓被封為烏程侯。東吳永安七年(264)七月,孫休病逝,遺令傳位於年幼的太子。當時,東吳境內叛亂頻發,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視眈眈,大有一舉蕩平東吳之勢。東吳舉國恐慌,群臣認為主少國危,便想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以固國自保。所以,二十三歲的孫皓被擁立為東吳第四代皇帝。孫皓即位之初,頗有振作之象。他發佈優詔,撫恤人民,開倉放糧,賑濟貧民,又將後宮的宮女放出以配無妻之人,贏得朝野一片贊譽之聲。   權力,容易滋生腐敗,更容易暴露一個人的真實面孔。幾年之後,孫皓就變得殘暴荒淫起來,除瞭變著法子殺人,就是整日沉湎於酒色。孫皓為烏程侯時,曾聘娶五官中郎滕牧的女兒為夫人。孫皓即位稱帝,滕氏立為皇後,滕牧被封為高密侯,拜衛將軍錄尚書事。看到孫皓耽於酒色,荒淫無道,不理朝政,滕牧屢屢進諫,惹得孫皓十分厭恨,加上滕皇後年老色衰,孫皓曾經想廢去滕氏的皇後名號。太史令上書說,從氣運歷數上看,皇後不能更改。皇太後何氏因喜愛滕氏,常在孫皓跟前幫著說些皇後的好話,孫皓才作罷。相關閱讀推薦:揭秘中國史上最稱職的皇後:輔佐皇帝 母儀天下揭秘大清朝孝莊皇後清算老相好多爾袞的隱情!歷史上最囧的廢後:郭皇後錯搧宋仁宗嘴巴而被廢揭秘:歷史上因嫁給同性戀而含羞自殺的薄命皇後大腳皇後馬秀英為何成為朱元璋的天字第一號夫人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滕皇後歲未被廢黜,但孫皓對她卻日漸冷落。不久,滕皇後搬進瞭長秋宮,官僚“備員而已,受朝賀表疏如故”,皇後顯然成瞭擺設。為瞭滿足自己的淫欲,孫皓下令,凡是二千石以上大臣的女兒,年齡在十五六歲左右的,他要逐一過目,看中的,立馬入宮;剩下的,才允許嫁人。即《江表傳》中記述的“皓又使黃門備行州郡,科取將吏傢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當歲歲言名,年十五六一簡閱,簡閱不中,乃得出嫁。”一時間,孫皓“後宮數千”,但他猶不饜足,仍要“采擇無已”。此後,孫皓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瞭後宮。  為瞭取悅寵姬,孫皓大肆向美女頒賜皇後印璽。對此,《三國志》稱孫皓“內諸寵姬,佩皇後璽紱者多矣”;《資治通鑒》也稱孫皓“諸姬佩皇後璽紱者甚眾”。璽紱,即璽綬,是古代印璽上所系的彩色絲帶,借指印璽。皇後印璽,是皇後名位的象征,這些寵姬雖然沒有接受正式的冊封儀式,但終歸是皇後。孫皓究竟立瞭多少皇後,史籍中沒有明說。但是,從孫皓的皇子有三十四個之多,以及司馬炎“詔選孫皓宮人五千人入宮”,尤其是史籍中用的“多矣”和“甚眾”兩個詞來看,孫皓寵姬中佩戴皇後璽紱者絕不止兩位數。   毋庸置疑,孫皓是史上立皇後最多的皇帝。那麼,孫皓為什麼要同時立這麼多皇後呢?筆者認為:其一,孫皓通過多立皇後來取悅後宮姬妾,滿足自己對美色的貪婪。其二,孫皓通過多立皇後來擺脫中國傳統嫡妻制度,便於自己肆無忌憚的行樂。其三,孫皓通過多立皇後,使子嗣不分貴賤,避免日後嫡庶之爭。其四,孫皓通過多立皇後,使多傢外戚勢力相互抗衡,防止出現某一外戚專權篡位。然而,這種荒淫統治下的多頭政治,在把宮廷攪得烏煙瘴氣的同時,也加速瞭東吳的覆亡。天紀四年(280),孫皓和眾多皇後均成為階下囚。  孫皓是歷代皇帝中多立皇後的始作俑者,這種“一夫多妻”的做法對後世影響甚大。兩晉南北朝時期,民間便出現瞭史不絕書的“一夫二妻”現象,甚至被有些學者稱之為“一枝二鳥”。十六國時期的劉聰和北朝時期的高緯、宇文贇,他們冊立多名皇後,不能不說是與東吳孫皓開此先河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所以,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評》中批評孫皓“嫡庶不分,閨庭錯亂,遺笑古今,殃流後嗣”。時下,仍有不少人為瞭滿足淫欲,變著法子搞“一夫多妻”。不過,這種人多半沒有好下場,正如亡國皇帝孫皓。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解密:抗美援朝志願軍為何會被金日成趕出朝鮮?

  西班牙共產黨領袖卡裡約曾說:金日成曾對他說,朝鮮戰爭是金發起的,毛澤東比斯大林更早、更堅決地支持他。  從斯大林的角度看,中國和朝鮮同美國打一場大仗對他有說不完的好處。第一他可以做軍火商;第二他可以試驗自己的新式裝備,特別是米格飛機,還可能獲得某些美國軍事技術;第三他可以摸摸美國的底,在跟共產主義陣營對壘上,美國到底能走多遠。  但最使斯大林動心的還是中國人能消滅並牽制大量美國軍隊,使世界權力平衡倒向對蘇聯有利的一邊。斯大林的全球夢包括在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若幹歐洲國傢奪權。他在給毛澤東的電報裡說:共產黨面對一個絕無僅有、而且轉瞬即逝的良機,那就是在資本主義陣營裡,德國和日本這兩個主要軍事強國部剛剛戰敗,如果共產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我們應當害怕這一前景嗎?我認為,我們不應當害怕”,“如果大戰不可避免,那麼讓它現在就來吧,與其幾年後打,不如現在就打”。毛澤東很清楚斯大林的夢,反復向斯大林表態:可以依靠他來實現這個夢。毛澤東一再告訴斯大林的聯絡員尤金:美國可能在朝鮮投入三十到四十個師,但是中國軍隊會把他們“碾”得粉碎。  金日成入侵韓國後,聯合國安理會很快通過決議派聯合國軍隊支援韓國。蘇聯駐聯合國的代表馬利克本來可以行使否決權,否決這一決議,但人就在紐約的馬利克沒有到會。馬利克曾向斯大林要求去安理會,斯大林親自給他打電話,叫他不要去。派聯合國軍隊的決議於是得以通過。蘇聯拒絕行使否決權的舉動,一直使人們大惑不解,都說蘇聯錯過瞭阻止西方出兵的機會。實際上,斯大林是故意讓聯合國通過決議,想要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進朝鮮,好讓毛澤東的士兵們把他們“碾”得粉碎。   毛澤東要幫金日成打仗瞭,斯大林自然要讓他當金日成的頂頭上司。但斯大林得讓金明白,大老板還是他。當他首次電告金日成同意打韓國時,毛澤東正在莫斯科,斯大林對毛澤東一字未吐,反而命令金日成不許向中國人露出一點風聲。在毛澤東回國以後,斯大林才把金日成接來莫斯科,跟他討論作戰方案。  1950年5月13日,蘇聯飛機把金日成送到北京。一下飛機金直奔毛澤東處,向毛澤東宣佈斯大林同意瞭。當晚11點半,毛澤東派周恩來到蘇聯大使羅申那裡去核實。第二天一早,斯大林的話來瞭:“朝鮮可以著手行動;可是,這個問題應該與毛澤東同志本人討論。”15日,毛澤東對金日成表示無保留的支持:“如果美國參戰,中國將派兵入朝。”毛澤東特意排除瞭蘇聯軍隊的卷入:“蘇聯同美國有38度線的協議,不方便直接參與軍事行動;中國沒有這種約束,可以全面援助北部。”  毛澤東主動提議馬上在中朝邊界部署大軍。  金日成同斯大林制定的計劃得到毛澤東的認可,斯大林16日來電最後點頭。6月25日,朝鮮的軍隊越過38度線,侵入韓國。美國總統杜魯門於27日宣佈派兵入朝。同時他增加瞭對正同越共打仗的法國人的援助,改變瞭對臺灣的“不幹預”政策。由於這一政策改變,毛澤東和他的後繼者們都隻能對臺灣隔海興嘆。  8月初,朝鮮軍攻占瞭90%的韓國。美軍增援迅速趕到,9月15日在38度線以南的仁川登陸,把朝鮮軍截為兩半,緊接著準備向北進攻。29日,金日成急電斯大林,請大老板叫中國派“志願軍”。10月1日,斯大林告訴毛澤東:履行諾言的時刻到瞭。斯大林的電報先推卸責任說:“我現在遠離莫斯科在度假,跟朝鮮的事有點隔膜。”接著他委婉而客氣地下命令:“據我看,如果您認為可能派兵援朝的話,您應該起碼派5、6個師向38度線進發”,“他們可以稱為志願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依照斯大林的命令“誕生”的。相關閱讀推薦:朝鮮官媒公開的金日成年輕時舊照(組圖)揭秘金日成突然離世的真實內幕:金日成怎麼死的嚇死你! 朝鮮金日成父子為何擁有1200個頭銜?金日成幾個老婆?盤點金日成的戀人發妻和夫人朝鮮領袖金日成簡介及《金日成將軍之歌》歌詞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毛澤東馬上作出反應。10月2日凌晨二時,他要派到中朝邊界的部隊,隨時待命出動,“按原定計劃與新的敵人作戰。”但毛澤東在臨戰前,才召開政治局會議,想聽聽同事們的意見。對毛澤東來說,政治局不是做決定的機構,而是為他提參考意見的智囊團和他決定的執行者。這次,他特別要求智囊們暢所欲言,著重擺一擺出兵的不利條件。絕大部分人反對出兵。周恩來采取瞭模棱兩可的立場。反對聲音最高的是林彪。  毛澤東後來曾講出兵“是一個半人決定的”,一個是他,半個是周恩來。反對意見包括:美國具有完全的制空權,大炮優勢是四十比一,美國可能轟炸摧毀中國大城市及工業基地,甚至可能朝中國扔原子彈。這些問題毛澤東都知道,他也曾為此多少天睡不著覺。毀瞭中國對他本人有百害而無一利。毛澤東最終把賭註押在美國不可能打到中國本土來。中國的城市和工業基地也會有蘇聯空軍保衛。毛澤東不相信美國會扔原子彈。不過,他還是為自己采取瞭以防萬一的措施:待在有堅固防空設施的玉泉山。  10月2日,毛澤東起草瞭一封給斯大林的電報,說他“決定出動中國軍隊到朝鮮和美國人作戰”。這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一向對出兵顯得太積極,從未談過困難,不利於同斯大林討價還價。毛澤東壓下已起草的電報,發給斯大林另外一封,故意表現得猶豫不決:中國出兵“多半會帶來極嚴重的後果”,“多數同志認為對此持慎重態度是必要的”。“因此,目前最好暫時不派出軍隊。”毛澤東怕斯大林把他的話當真瞭,特地說“我們尚未作最後決定,希望能同您商量”。與此同時,為瞭給出兵鋪路,毛澤東假裝給美國一個“警告”,派周恩來演瞭場有聲有色的戲。10月3日凌晨,周把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從睡夢中叫醒,要他告訴全世界,如果美國軍隊越過38度線,“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   為什麼中國政府不直接發表聲明,而繞個彎透過一個在西方說話沒人聽的大使?顯然毛澤東有把握這個“警告”會被置之不理,他便能以“美國把戰火燒到中國大門口”為理由出兵。10月5日,聯合國軍隊推進到瞭朝鮮北部,斯大林對毛澤東感到有些不耐煩瞭。他回答毛澤東那封“暫不出兵”的電報說:“我上次向您提出派5、6個師的中國志願軍,是因為我很瞭解,中國領導同志作出過一系列聲明,說他們準備好瞭派幾個軍去支援朝鮮同志。”這裡的“中國領導同志”顯而易見是指毛澤東,提醒毛澤東朝鮮戰爭是他最先積極要打的。  毛澤東隻是想抬高身價。收到斯大林的這封電報時,他已指定瞭入朝總司令:彭德懷。10月8日,他下令組成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當天電告金日成:“我們決定派遣志願軍到朝鮮境內幫助你們”。他同時派周恩來,林彪到蘇聯,向斯大林要武器。路上,林彪給毛澤東發瞭封長長的電報,再次勸毛澤東回心轉意,放棄出兵。派強烈反對出兵的林彪去見斯大林,毛澤東有他的用心。他想讓林彪對斯大林多說,說夠出兵的困難,以便從斯大林那裡得到盡可能多的東西。分頁:2/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周、林於10月10日到達斯大林在黑海畔的別墅,當晚談瞭一夜。斯大林答應賣給中國飛機、大炮、坦克等軍事裝備,周恩來連價格也沒問。斯大林曾許諾派“一個空軍師,一百二十四架飛機,提供空中掩護”,可現在他忽然說派不出瞭,蘇聯空軍尚未準備好,要等兩個月。沒有空軍掩護,志願軍隻好在地面上等著挨美國飛機炸。周恩來、林彪堅持說蘇聯空軍掩護決不可少,爭來爭去斯大林也不松口。最後,斯大林打電報給毛澤東說:中國不必出兵。用毛澤東後來的話,斯大林說:“算瞭吧!”斯大林這是在將毛澤東的軍,明知毛澤東想出兵,非出兵不可。果然,毛澤東馬上就不爭瞭,說:“不管蘇聯出不出空軍,我們去。”10月13日,他打電報給周恩來:“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周恩來看完電報後,一言未發,雙手抱著頭,陷入深深的沉思。毛澤東怕周不把他的意圖傳達透澈,雙管齊下,通知蘇聯駐華大使羅申,中國一定出兵。  中國大陸,就這樣在1950年10月19日被毛澤東投進瞭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後,中國大陸仍在朝鮮留有幾十萬駐軍,但1958年3月12日,軍方總部卻發佈瞭撤軍公報,稱將於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將駐軍全部撤出朝鮮。從3月15日至10月26日,中國大陸分三批撤出瞭其在朝鮮的全部駐軍。到底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  這首先要從朝鮮勞動黨的構成說起。朝鮮勞動黨是在戰前不久才由4個主要派別聯合組成的,以金日成為首的遊擊隊派雖然人數不多,但占據瞭主導地位;親中共的“延安派”成員則多為軍事領導幹部,在戰爭期間發揮瞭重要作用;莫斯科派(從蘇聯學習回來的朝鮮族人)和南方派(或國內派)雖勢力較小,但也有個別領袖人物在黨內很有影響。   朝鮮戰爭自1950年6月25日持續到1953年7月27日(以南朝鮮簽署《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為標志),在此期間,當時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開始對身邊的元老級人物進行打擊;到瞭1956年,金日成正式對黨內“延安派”實施大清洗。分頁:3/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樸憲永(1900年——1955年)是威望很高的政治傢,他在19歲時便參加瞭朝鮮“31運動”,後因日本警察的追捕而流亡中國上海。1945年,朝鮮取得獨立後,以樸憲永為領導的朝鮮共產黨中央領導全朝鮮共產黨的活動。同年,金日成從中國回到朝鮮後,一方面表示接受在漢城的樸憲永中央的領導,另一方面建立瞭朝鮮共產黨北方局,但這在初期遭到漢城中央的批評,北方咸鏡道黨組織甚至一度表示不接受北方局的領導。1947年,由於韓國當局和美國的鎮壓,朝鮮共產黨中央無法在漢城立足,領導人物紛紛被迫撤退到北方,於是在蘇聯的撮合下,南北雙方達成瞭聯合協議,正式成立瞭朝鮮勞動黨,以金日成為委員長,樸憲永為副委員長。  朝鮮戰爭爆發後,樸憲永負責策動南方黨組織和民眾起義,由於戰爭失利,南方黨實力大減。朝鮮勞動黨內即指責南方的勞動黨在解放戰爭中沒有做到發動人民起義配合人民軍進軍的計劃,從而把戰爭失利的責任推到南方勞動黨領導身上。  1953年3月,司法部長李承燁、駐中國大使全五稷、第一屆最高人民議會議員金午星、韓國解放遊擊第十支隊長孟種鎬、勞動黨聯絡部長樸勝源、勞動黨聯絡部長裴哲、勞動黨社會部長薑文錫、內務省幹部白亨福等十人被判處死刑,另有兩人分別被判處15年和12年有期徒刑。當時,作為勞動黨第二把手的樸憲永也不能幸免於難,他於1955年12月15日被判處死刑。上述等人都是以“美帝國主義雇傭間諜”的名義起訴的。   朝鮮戰爭爆發後,金日成的朝鮮人民軍突破三八線一路南下,人民軍的主力是從中國歸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兩個朝鮮族師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野戰軍服役的朝鮮族官兵以及從蘇聯歸國的旅蘇朝鮮僑民。旅蘇朝僑大都是坦克兵。所以金日成的陸軍主力和裝甲部隊都極為強悍。他自己的那些遊擊隊卻不值一提。  由於金日成笨拙的指揮,導致在釜山前線的人民軍主力被麥克阿瑟從仁川登陸的美軍截斷後路,基本被殲滅。大約11萬朝鮮人民軍成建制被俘虜。要不是朝鮮副帥崔庸健帶領少數部隊拼死扭住美軍使之不能迅速北上形成合圍,金日成早就成瞭美軍的俘虜,到美軍戰俘營去啃窩窩頭瞭。分頁:4/6頁  上一頁23456下一頁  崔庸健是一位忠厚的將領,他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已經是戰功卓著,當金日成隨著蘇軍回國時,崔庸健正在中國東北匯報工作。因為按照共產國際的決定,解散朝鮮共產黨,朝鮮黨員並入中國共產黨,崔庸健嚴格遵守既定的組織程序,所以被金日成鉆瞭空子。但即使崔庸健先於金日成回國,這位親華的朝鮮領袖也不能被蘇軍接受。  崔庸健本人沒有政治野心,他一心擁戴金日成為領袖,在美軍仁川登陸後又死戰不撤,給金日成率殘部退入朝鮮爭取到瞭黃金般的寶貴時間。其實隻要崔庸健稍一退讓,金日成必敗無疑,而此時的朝鮮領袖必將是他這位次帥。由於崔庸健的崇高威望,金日成後來的清洗始終不敢動這位老帥,1970年上趕著要跟中國友好,還得派這位老帥訪華。  “延安派”以參加中共及其軍隊並在1945年至1950年回國的朝鮮人為主,主要人物有金武亭、金枓奉、崔昌益等,大多數人與毛澤東、林彪關系密切。早在朝鮮戰爭爆發前,金日成就為樹立自己的威望,大力清洗朝鮮各派包括“延安派”。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後,金日成以“平壤失守”和“作戰不力”為由解除瞭“延安派”勢力最大的人物、民族保衛省副相兼人民軍炮兵司令、第2軍軍團長金武亭手中的權力並開除軍籍,其後金武亭被彭德懷接往中國,後吐血而亡。被認為是毛澤東個人代表的朝鮮內務相樸一禹也被解除職務。  1956年2月,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蘇聯共產黨二十大會議上猛烈在批判斯大林,並借機指責金日成在朝鮮大搞個人崇拜。4個月後,金日成訪問蘇聯,赫魯曉夫曾要求金日成放棄個人崇拜。根據記錄瞭當時朝蘇兩黨會談的蘇共內部文件記載:蘇共向朝鮮同志提出忠告,朝鮮勞動黨存在嚴重錯誤,對金日成進行個人崇拜。金日成接受瞭蘇共的提議,同意采取措施改正缺點。蘇聯的動向使得朝鮮國內的延安派受到鼓勵。延安派暗中策劃對金日成的批判。實際上,從哪一方面看,金日成也不配擔任朝鮮的最高領袖。1956年8月29日,朝鮮勞動黨舉行蘇聯、東歐歸國報告會,親蘇派的樸昌玉和延安派的崔昌益等人公開向金日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