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兒子

唐玄宗有30個兒子29個女兒?唐朝各皇帝子女名單

  唐朝各皇帝生瞭多少孩子 各有多少子女?  皇帝們一生主要有三個任務,一是坐穩江山,二是多找妃子,三是多生兒子和女兒。  唐朝的皇帝們,都是生兒育女的高手。因為生兒育女,就要不斷的和女人睡覺,導致大部分皇帝身體虧空,很早就駕崩瞭。  唐朝不包括武則天,一共有20個皇帝。隻有兩個皇帝活到瞭70歲以上,還有一個活到瞭60歲以上,其他的年齡都不是很大就死瞭。看來有很多妃子並不是好事情,把皇帝的身體弄垮瞭,還生出一大堆兒子們,爭著當皇帝,免不瞭親兄弟們也要砍砍殺殺的,好不殘酷。  唐高祖李淵一生征戰,還搞出瞭22個兒子,19個女兒,並且活到瞭71歲。在唐朝,這個歲數就不小瞭。  唐太宗李世民,比起自己的父親,略有遜色,有14個兒子,21個女兒,活瞭53歲。李世民把唐朝治理的不錯,但是為瞭當皇帝殺瞭同父同母的親哥李建成,手段是夠毒辣的。  高宗李治兒女不多,隻有8個兒子3個女兒。活瞭56歲,在唐朝的皇帝中間,不算短壽。   中宗李顯,4個兒子8個女兒,55歲。  睿宗李旦,6個兒子,11個女兒,也是活瞭55歲。  唐朝的皇帝生兒子最多的是玄宗李隆基,他身體倍棒,吃飯倍香,和女人睡覺樂此不疲,因此兒子和女兒弄瞭一大群。兒子30個,女兒29個。但是李隆基不但沒有弄壞身體,還活到瞭78歲。看看人傢李隆基種子的成活率多高,看看人傢李隆基一大群孩子,一個人一間房子,就要59間,一個人一座院子,就要59個院子。都住在皇宮裡,那需要多大一片房子啊。  肅宗李亨不如他父王李隆基那樣能幹,那樣能種植孩子,但是效果還是可以的。一共有14個兒子,7個女兒。他的壽命也不如他的李隆基,52歲就駕崩瞭。  代宗李豫生瞭20個兒子,18個女兒,53歲駕崩。  德宗李適,是唐朝三個長壽的皇帝之一,活瞭64歲。除瞭唐高祖李淵、唐玄宗李隆基,其它唐朝皇帝都沒有活到60歲以上。李適共有11個兒子和11個女兒。  順宗李誦,有27個二兒子,11個女兒,活瞭46歲。從順宗李誦開始,唐朝的皇帝壽命就開始走下坡路瞭,後邊的皇帝們,沒有一個皇帝超過50歲。順宗是唐朝的第十個皇帝,從此開始,唐朝和皇帝的年齡一樣,開始走下坡路瞭。   憲宗李純20個兒子,18個女兒,43歲駕崩。  穆宗李恒有5個兒子8個女兒,活瞭30歲。  敬宗李湛5個兒子,隻活瞭18歲。虧得唐朝早婚,要是晚婚,18歲的人別說是有5個兒子,恐怕還沒有結婚呢?  文宗李昂,活瞭33歲,有兩個兒子。武宗李炎也是33歲就死瞭,有5個兒子。  宣宗李忱,活瞭50歲,有11個兒子11個女兒。宣宗李忱是唐朝後10個皇帝唯一一個活到50歲的皇帝。  懿宗李凗,8個兒子8個女兒,41歲駕崩。  僖宗李儇,2個兒子8個女兒,27歲就死瞭。   昭宗李曄,17個兒子,11個女兒,活瞭38歲。唐朝末年的皇帝,朝廷風雨飄搖。李曄存於亂世,死於亂世,很是悲慘。  唐朝最後一個皇帝是朱全忠立的皇帝哀宗李祝,朱全忠成為大梁的皇帝之後的第二年,就把李祝殺掉瞭。  一個朝代,興起時勃然生機,就是皇帝們也身強體壯,活的時間也長久。到瞭衰落的末年,皇帝們的身體也跟著衰落瞭,活的時間也很短暫。  皇帝們留下瞭一群孩子,在朝代興起的時候,這些孩子都分封為王,錦衣玉食。到瞭衰落之時,皇帝們的孩子要跟著父王一起被殺掉。唐朝沒有瞭,國破山河在,隻是皇帝改,一下子弄出瞭五個朝代,接著又弄出瞭一大群皇帝的孩子們。興衰之間,讓這些皇帝的孩子們也感到瞭生命沒有多大的意義,甚至在一個朝代的末年,皇帝的孩子還不如一個平民的孩子,生也自然,死也自然。而皇帝們的孩子們,卻是要死於非命的。恐怕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皇帝的兒子們不想遵守,也得遵守。相關閱讀推薦:唐朝史上被唐太宗稱為賢妃的徐惠最終結局如何?揭秘徐惠妃:唐朝後宮爭寵中唯一鬥敗武則天的女人唐朝不可思議的豪賭:唐太宗與390名死囚對弈!後宮侍寢制:唐朝皇帝每月最痛苦的那九個夜晚!唐朝歷史上唐中宗太子李重俊為什麼要發動政變?

李世民陰妃的兒子是誰?陰妃之子齊王李祐簡介

  李世民陰妃的兒子是誰?陰妃之子齊王李祐簡介      陰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正一品。封號可能是德妃或淑妃。名、字不詳,生卒年不詳,疑陪葬昭陵。  李祐(?—643年),唐太宗第五子,母陰妃。《新唐書》錄其表字“贊”,從墓志表字缺字兩空,待考。墓葬不明。  出生年不詳(武德年間)。  武德八年(公元626年),高祖詔封宜陽郡王,食邑四千戶。  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太宗詔封楚王;  貞觀二年正月(公元629年),封燕王,拜同州刺史。俄遷幽州都督、幽易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前後所授,不之藩。後又累轉豳州都督,官銜更迭原因、之籓情況不明(“累”為“多次”解,故李祐在貞觀二年至貞觀十年之間的官職變動情況,非常模糊); 《武媚娘傳奇》德妃劇照  貞觀十年正月(公元638年),封齊王,拜齊州都督、齊青等五州諸軍事、齊州刺史,之籓(此處史料並有沖突,從《通鑒》言,貞觀十年之籓;從《新唐書》言,貞觀十一年才之籓);  貞觀十二年(公元640年),以病留長安,未之籓;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以“謀反罪”貶為庶人,賜死,葬以國公禮。 國除。相關閱讀推薦:唐太宗李世民的鄭賢妃簡介 鄭賢妃生平介紹李世民韋貴妃怎麼死的?李世民韋貴妃簡介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簡介 李世民燕德妃怎麼死的武媚娘傳奇陰德妃原型是誰?陰德妃結局是什麼殷德妃為何要毒死鄭婉言?殷德妃的結局是什麼

紅樓夢賈薔是誰的兒子?紅樓夢賈薔簡介

  賈薔是寧府的正派玄孫,父母早亡,自小跟著賈珍過活。不知其父母名,應是賈蓉堂兄弟。  賈薔是一個紅樓夢中的男性人物,寧國府的正派玄孫。他父母早亡,從小跟賈珍過活,比賈蓉生得還風流俊俏。雖然每日應名去上學,亦隻不過虛掩眼目而已,仍舊是鬥雞走狗,賞花閱柳。他上有賈珍溺愛,下有賈蓉匡助,越發自大起來。後成瞭賈府小戲班梨香院的總管,與小旦齡官相好。  高鶚續書,寫賈府敗落後,他便偷典偷賣、酗酒聚賭,鬧得更不像事瞭。不過從脂硯齋批語來看,賈府敗落以後,經濟獨立的他會和齡官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且有可能出力救助賈傢。  賈薔和齡官關系是很好的。當賈寶玉去找齡官唱牡丹亭時,她說她嗓子不好,意思就是不肯唱。出來聽其他人說,她隻聽賈薔的話。當賈薔一回來,那個齡官就好瞭。後來宮裡薨瞭老太妃,賈傢遣散戲班子,應該是他接走瞭齡官。  寧國府人,對賈珍、賈蓉、賈薔的關系,議論紛紛。賈珍風聞口聲不好,要避些嫌疑,才忍痛割愛,命賈薔搬出寧國府,自立門戶。  這時,賈府要建戲班。戲曲演出,是我國古代唯一大型的文化活動。唐朝就有專門為戲曲藝人設立的梨園。到瞭清朝,王公貴族之傢,有兩個炫耀自己的顯擺行為,一是設寺觀、二就是建戲班。當時宮廷戲班演員達到400多人,絕不遜色於當今國傢大劇院。   雖然大戶人傢少不瞭戲班,但伶人的地位又很低。清朝法律,兩種人是無資格參加科舉的,一是理發的、二就是伶人。所以,當有人把林黛玉比戲子,林黛玉會那麼生氣。  因為賈珍與賈薔的特殊關系,修蓋為賈元春準備的省親別墅(即後來的大觀園)時,賈珍派賈薔下姑蘇聘請教習,采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負責整個戲班籌建工作,後來賈薔就做瞭大觀園戲班的總管。  賈元春省親,看瞭賈府戲班的演出,對小旦齢官特別滿意,額外賞瞭兩匹宮緞、兩個荷包並金銀錁子、食物之類,說“齡官極好”,命“不可難為瞭這女孩子,好生教習”,並要齢官再作兩出戲。  賈薔忙命齡官作《遊園》、《驚夢》二出。齡官執意不作,認為,這二出戲,不是自己的行當本角,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賈薔扭他不過,隻得依她。齡官第一次亮相,就展現出倔犟的個性。哪怕是貴妃、哪怕是領班,她也不給面子。原因是不串行當。可見她對職業存著一種敬畏之心,有著良好的職業道德。相關閱讀推薦:《紅樓夢》中的賈政為何獨愛賈蘭? 解讀《紅樓夢》薛寶釵在情場上為何輸給林黛玉?再探秦可卿之死的隱秘:賈蓉和賈薔是一對同性戀?齡官畫薔的故事簡介 齡官與賈薔的愛情故事《紅樓夢》陰陽金麒麟新證:史湘雲嫁賈薔?

唐太宗最器重的兒子太子李承乾:謀反不成被流放

  李承乾的出世  承乾者,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  武德二年,秦王妃長孫氏為李世民誕下瞭嫡長子。根據史書的記載,因為這位皇子生於太極宮承乾殿,故以此殿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不過“承乾”二字雖為宮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時卻有著無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當為唐高祖李淵為這個嫡孫親賜。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為恒山王。  武德五年,李世民將妻子的侄子、長孫熾之孫長孫傢慶任命為李承乾的侍讀。  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後,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雙雙任命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令他們教導李承乾儒學經典,所以李世民即位後,在冊封太子的詔書中稱承乾“早聞睿哲,幼觀《詩》《禮》”,並非誇誇其辭。  同年,李世民又將長孫傢慶的胞弟長孫祥任命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僅8歲的李承乾被冊立為太子。史書記載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太宗非常喜歡他,而李承乾作為大唐的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萬眾矚目的生活也就此開始瞭。   貞觀三年,太子太師李綱因為腳疾隻能乘著轎子進宮,於是李承乾親自將自己的老師引上殿並恭恭敬敬地行禮,又向其虛心請教,態度極為禮敬。李綱病逝後,承乾又親自為老師立碑。  貞觀四年五月,唐太宗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還說“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可見唐太宗已經在有意識地鍛煉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瞭,而這時候的李承乾不過12歲。同年,尚書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親自前去慰問。  貞觀五年,李承乾原本定於二月行冠禮,不過唐太宗為瞭不奪農時,將冠禮改在瞭十月。同年,李承乾生病,而從來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卻請瞭道士秦英來為自己的愛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後,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傢,並特地修建瞭西華觀和普光寺,還將獄中的囚犯減免瞭罪行,以此為兒子祈福。  貞觀六年,唐太宗駕幸岐州,李承乾身為太子留京監國。八月李承乾來朝,唐太宗高興之餘大宴東宮官屬,又賜帛各有差。  貞觀七年,李承乾再次病重,唐太宗下旨請天竺高僧波頗為愛子祈福。承乾病愈後,太宗大喜之下賜瞭綾帛等六十段與及時服十具給波頗。同時也因為承乾多病,唐太宗為瞭不讓他太辛苦,特別準許他不用多讀書,隻要和孔穎達評說古事即可。不過李承乾並沒有借機放縱自己,反而更加展示出瞭治國安邦的卓越才能,有一次唐太宗讓他試著寫一寫治國的策略,結果他很快便寫滿瞭三頁紙,內容很有價值,唐太宗看瞭後非常得意地向侍臣們炫耀說:“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相關閱讀推薦:大唐廢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為何被廢?歷史上有稱心這個人嗎?李承乾男寵稱心簡介大唐魏王李泰簡介及怎麼死的 李泰與李承乾李治太子李承乾的妻子和兒子是誰?他們是怎麼死的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簡介 李承乾是怎麼死的?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不過唐太宗也擔心承乾“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於是對太子左庶子於志寧、杜正倫等人說:“卿等輔導太子,常須為說百姓間利害事。……每見有不是事,宜極言切諫,令有所裨益也。”而李承乾亦十分好學,不僅令孔穎達撰《孝經章句》,還讓顏師古註班固《漢書》解釋詳明,完稿後又鄭重上表,唐太宗對此大加贊賞,將之珍藏進皇傢的圖書館秘閣內,並賞賜顏師古古物二百段、良馬一匹。  貞觀八年二月乙巳,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死罪以下,賜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爵一級,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賜帛各有差。三月,唐太宗駕幸九成宮,九月丁醜,李承乾來朝。 同年,李承乾召諸碩德集弘文館講義,又念及“皇帝為寡人造寺,廣召名德”一事,特意請瞭普光寺高僧釋道嶽前來,甚為禮遇。  貞觀九年正月甲申,李承乾娶秘書丞蘇亶長女蘇氏為太子妃,唐太宗為此大宴群臣,賜帛各有差。五月庚子,唐高祖李淵病逝,居喪期間,唐太宗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而李承乾“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幹得相當出色。六月己醜,朝臣懇請太宗上朝聽政,唐太宗應允,不過“細務仍委太子”,之後唐太宗每每外出巡幸時,都是由太子留京監國。   貞觀十年,長孫皇後漸漸病重,承乾憂心之下便請求大赦囚徒並度人入道,以期冀蒙福佑,卻被長孫皇後斷然拒絕。於是承乾不敢將請求大赦一事上奏,隻告訴瞭自己的太子詹事房玄齡,朝臣聞之紛紛懇請大赦。雖然長孫皇後最終還是拒絕瞭大赦一事,但唐太宗卻另辟蹊徑,下令重修瞭三百九十二座廢棄寺廟以此為愛妻祈福。然而如此感人肺腑的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卻終究還是沒能從死神手中奪回皇後的生命。六月己卯,長孫皇後崩於立政殿,享年三十六歲。  貞觀十一年四月,李承乾於延興寺造一切經。  貞觀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長子李象出生,因為皇孫誕育之喜,唐太宗詔令天下見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內外官職事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各加勛官一轉,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於東宮。同年,李承乾集諸官臣及三教學士於弘文殿,進行瞭一次極為成功的佛道儒三教學術交流,不僅太子本人“怡然大笑”,與會諸人也是“合坐歡躍”。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下詔令東宮置崇文館。崇文館,為貞觀年間唐太宗專為太子李承乾所設置的學館。崇文館中的學士掌東宮經籍圖書,以教授諸生,但凡課試舉送,皆入弘文館。  李承乾的叛逆  不過這時候的李承乾隨著年歲既增再加上患瞭足疾,開始叛逆起來。於是唐太宗“搜訪賢德,以輔儲宮”,先後挑選瞭十餘位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如於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征等,又令劉洎、岑文本與馬周遞日往東宮,與太子承乾談論。然而這些諫臣們卻忽略瞭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李承乾,一味的進諫是否能夠將承乾已經出現偏差的行為糾正過來?因為通觀於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人的勸諫就能發現共同點——這三人幾乎是比著上疏,而且措辭是一個比一個兇狠,言語一句比一句鋒利,最後卻根本收不到期望中的效果。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貞觀十四年,李承乾不過蓋個房子,於志寧便上疏批評他過於奢華;李承乾和宦官玩樂,於志寧又上疏批評他,甚至將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穎達更是激烈,他隻要覺得李承乾一有不對的地方就立馬犯顏直諫,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勸說過孔穎達,認為太子年齡既長,不宜總是當著面痛加批評指責,而孔穎達卻表示我這樣做“死無所恨”,結果是“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至於張玄素,那更是無時無刻不諫,言語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聽他的,至於結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瞭。  貞觀十五年,李承乾私引突厥群豎入宮,再次惹來於志寧的上書。雖然李承乾因為害怕父親知曉而隻敢偷偷地暗著來,然而世上並沒有不透風的墻,自己的兒子究竟在做些什麼,唐太宗心裡自然一清二楚。於是唐太宗下令讓李百藥等人侍講於弘教殿,並囑咐杜正倫要時時規勸太子註意言行。結果杜正倫在幾次規勸無效後,便把太宗的話告訴瞭承乾,承乾一怒之下抗表聞奏,唐太宗對此十分不滿,質問杜正倫“何故漏泄我語?”於是將杜正倫貶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後來又因承乾謀逆一事,將之流放驩州。  同年十二月,唐太宗駕幸洛陽,李承乾監國,尚書右仆射高士廉攝太子少師。庚子,唐太宗又命三品以上的嫡子皆出仕東宮。

李世民最喜歡的兒子李恪如何被冤死?李恪怎麼死的

  兩個王朝的血脈帶給他的不是榮耀,而是災難。如果沒有改變命運的勇氣,隻能被命運的巨輪碾碎。  他系出名門,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孫,他繼承瞭兩個王朝的皇族血脈,稱他為天潢貴胄一點都不過分。可他的一生卻頗為悲情,叫他悲劇王子你也會欣然接受,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  一朝君王父,一朝公主母  有時身份背景就像人的另外一張臉,左右著人的命運。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及9位嬪妃一共為他生下14個兒子,若說起這些皇子母親的身份地位,李恪的母親的身價那絕對是不一般!  李恪出生於公元619年,也就是在這一年,大隋的天下不復存在,江山從此不再姓他外公傢的“楊”,而改姓爺爺傢的“李”瞭。他的父親是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母親楊妃是赫赫有名的隋煬帝之女。  說來有點可笑,楊妃怎麼就嫁給一個搶瞭她楊傢天下的“亂臣賊子”呢?這個歷史已經無從考證瞭,有一種說法是當年作為貴族的李傢起兵反叛,先後殺瞭楊妃的父兄,奪瞭楊傢的天下。而她作為俘虜,作為一種戰利品,也作為李唐與前朝朝臣關系修好的工具,被賞賜給秦王做妃子。這位楊妃先後為李世民生下瞭兩位王子,一個吳王李恪,另一個是蜀王李愔。   《貞觀長歌》聶遠飾演的李恪  《新唐書》中記載:“(恪)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正因為母親這樣的皇族身份,作為兒子的李恪在太宗皇帝的兒子之中的威望自然不可同世而語瞭。  作為皇子的李恪不僅身份地位尊貴,而且文韜武略兼備,性格剛毅堅強。《舊唐書》中說他“善騎射,有文武才”,難怪唐太宗經常說李恪是最像自己的兒子;《資治通鑒》中也說,“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皆以才高辯悟。”而毛澤東在《新唐書》的讀書筆記中寫下瞭這樣的批語:“李恪英物,李治朽物。”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李恪在太宗14個兒子之中是何其優秀瞭!  可就算李恪再優秀,他永遠也無法改變他的血緣——他的母親是隋煬帝之女。在那個唯血統論的社會裡,他的身上有永遠擺脫不瞭的隋朝陰影,大唐朝堂之上的官員有李唐的功臣,也有隋朝的叛臣。李恪的血統隻會讓朝臣們忌憚,所以李恪敏感的身份,註定瞭他隻能與皇帝的寶座失之交臂。  這雖然不是歷史的必然結果,但卻是歷史的選擇——試問哪個帝國能容忍一個有著前朝血統的王子成為儲君呢?哪怕他是最優秀的!哪怕他融合瞭兩代王朝的血統!哪怕他擁有最像唐太宗的文韜武略!因為這位隋唐之子走上皇位,隻能再次揭開隋唐之間的舊疤新怨。  血緣的關系已經基本上把李恪排除在瞭皇位候選人之外,那些功臣們還打出瞭另一張王牌——按照隋唐之前的封建禮制,君王立太子,不是優勝劣汰,而是立嫡不立庶。大臣褚遂良曾上疏:“昔聖人制禮,尊嫡卑庶。然庶子雖愛,不得超越嫡子,正體特須尊崇。”雖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廢掉瞭太子李建成,還迫使李淵禪位於他,但他畢竟是李淵的嫡子啊!  所以有資格繼承王位的,隻能是長孫皇後所生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兄弟三人。就算李恪再優秀,也改變不瞭血緣的背景,更掙脫不瞭庶出的身份,所以他註定隻能望著皇位鬱悶瞭。  另外,當時長孫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掌握著唐朝的政治大權,他怎麼會為瞭一個身份背景如此“復雜”的人而讓自己外甥的皇位旁落呢?所以李恪註定與皇位無緣!相關閱讀推薦:唐太宗第三子吳王李恪的血統真的很高貴嗎?歷史上李世民真的喜歡楊妃嗎?歷史上楊妃得寵嗎李世民的楊妃是怎麼死的?楊妃什麼時候死的?李恪怎麼死的?李世民兒子李恪為何沒當上皇帝李世民為什麼不立最喜歡兒子的李恪為太子?李世民和如意的兒子李恪簡介 李恪是怎麼死的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被謀反”從天而降  李恪的悲劇命運似乎從出生時就已經註定瞭。  雖然長孫皇後為李世民生瞭三個兒子,可沒有一個擁有像李世民那樣的才幹。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選來選去,最終“矬子裡面拔大個兒”,選定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  唐太宗也曾一度後悔,甚至想廢掉李治,立李恪為太子。但長孫無忌得知後,堅決表示反對。太宗很不高興地質問說:“是不是因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所以你才反對?”  這一句尖銳的話基本戳穿瞭長孫無忌的私心,一般人肯定嚇得慌瞭。可長孫無忌是見過大世面的,他面不改色,振振有詞地丟給李世民兩個無可辯駁的理由:一、李治性情仁厚,最適合當一個守成之君;二、儲君是國傢根本,哪能輕言廢立,一再更換?太宗想想也有道理,隻好放棄李恪,繼續保持現狀。  這些復雜的背景,註定瞭長孫無忌和吳王李恪不可能和平相處,長期共存。長孫無忌清楚地意識到日後李恪必是他的心腹大患,一旦有機會,他必須讓李恪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高宗李治即位後,雖然表面上天下太平,可他因欠缺能力而導致的“無為而治”,讓李恪這種“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的宗室親王顯得有些突兀。  長孫無忌很擔心,要是李恪哪天一激動振臂一呼,其結果很有可能是應者雲集。這江山姓什麼可就不一定瞭!所以,長孫無忌必須防患於未然,無論在公在私,他都必須把吳王李恪除掉!   就在長孫無忌苦思不得李恪的小辮子時,歷史給瞭他一個機會。公元653年,高陽公主和駙馬房遺愛謀反的事東窗事發,有些卑鄙的長孫無忌終於借此結束瞭李恪的性命,完成瞭自己的一個心願!  當時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專橫霸道,還曾與玄奘的高徒辯機私通。私通之事被人揭發後,辯機和尚被執行瞭腰斬。唐高宗繼位後,高陽公主和駙馬房遺愛聯絡瞭一些與高宗關系不“和諧”的一些大臣打算發動政變,以奪取政權。可惜保密工作不合格,還沒等他們動手,謀反的計劃就被泄露,一幹人等都被抓進瞭監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房遺愛一到案,長孫無忌就對他軟硬兼施,還暗示房遺愛,隻要一口咬住吳王李恪,便可免房遺愛的大罪。這房遺愛不隻貪生怕死,而且也不是什麼有道德的人。他把心一橫,指認李恪參與瞭這起謀反案!  李恪也真是冤枉,老實地在傢裡坐著,大禍也能掉到他的腦袋上。一覺醒來,他便從堂堂的皇親國戚變成瞭謀反同黨,不僅成為階下之囚,還是十惡不赦的亂臣賊子!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李恪怎麼解釋,別人根本不會相信,也可以說不敢、不能相信瞭!李恪最終成為長孫無忌砧板上的魚肉瞭!  公元654年二月初二,李恪的生命定格在34歲——他在長安自盡瞭!他的自盡讓他又多瞭一個“封號”——史上最悲情的皇子。李恪臨刑時大呼:“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  李恪被冤殺後,“海內冤之”,“絕天下望”!   勇氣改變一切  李恪死瞭,充滿悲情地死瞭!從表面上看他的死在於他無法改變的隋朝血統和非嫡出的身份,可從深層次上看,他的死是因為當時李唐江山外戚勢力的過度膨脹,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封建禮教中嫡尊庶卑的觀念。  從史料上看,吳王李恪是個文武全才,而且在百官和百姓中很有威望,唐太宗也很喜歡這個兒子,但是他始終沒有勇氣像他父親一樣積蓄力量發動政變。這可能和李恪生在宮中長在宮中有關系,他沒有像李世民那樣經歷過腥風血雨,沒有出生入死的經歷,更沒有結交李世民身邊那樣一群天下英雄,成就一番大事——李恪太嫩瞭!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無法理解血統與嫡庶的陳腐觀念,當然我們也不需要去理解。在這個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裡,其實有些事也讓我們無法改變,比如人們常說的“官二代”、“富二代”等。但要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有勇氣打破一切常規,挑戰阻礙我們成功的絆腳石!  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再加上那麼一點點勇氣,也許我們就不會像李恪一樣,空有一番能力卻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過!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周亞夫因為一頓飯而被餓死獄中:古時兒子也坑爹

  周亞夫這個人,無論是在漢朝還是在整個歷史上,都是一個名人。曾經因嚴於治軍,而被漢武帝看中。又因為平定七國之亂,而名垂青史。但是,最終卻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而餓死獄中。從權力的巔峰,到淪為階下囚,一生可謂跌宕起伏。   周亞夫出身於高幹傢庭,他的父親就是西漢開國功臣絳侯周勃。周勃不僅曾經拯救劉傢江山於危難,還一度出任過丞相,當然,這也是劉邦臨終前安排的。   周亞夫雖說有父親的餘蔭,但他並不是長子,所以爵位和他沒有一點關系。最初隻是做瞭一個郡守,對於仕途他並沒有太高的奢望。或許當時他所想的,隻是平平淡淡而已。   正當他混日子的時候,他碰到瞭一個人,漢朝第一算卦師許負。許負這個人在當時特別有名,她曾給漢文帝的母親薄姬算過,陰差陽錯地讓薄姬成瞭寡婦。也給漢文帝的好基友鄧通算過,準不準在當時還沒應驗呢。這次,她碰到瞭周亞夫。看瞭半天,就對周亞夫說,你三年之後能封侯,八年之後能拜相,但是再過八年你得餓死。聽瞭前半句周亞夫還挺樂呵,聽到後面不願意瞭。就說,去去去,臭算卦的,別跑這忽悠我來!我有大哥,我大哥已經繼承爵位,和我沒啥關系。如果我已經榮華富貴瞭,在能餓死呢。一看你這個算卦的就不合格,人傢說話都兩頭堵,你可倒好,前後矛盾。   許負的話周亞夫並沒在意,但是讓周亞夫沒想到的是,他大哥周勝因為殺人罪被判瞭死刑。漢文帝感念周勃對劉傢的功勞以及對自己的擁立之功,不忍心收回封地,就讓周亞夫繼承瞭絳侯的爵位。正愁沒啥招,天上掉下個粘豆包,周亞夫可沒壞瞭,哥哥愛死不死吧,正好給我騰出個空來。   雖說繼承瞭爵位,但爵位隻是個虛名,並沒有實權。而周勃真正進入漢文帝的視野,還要感謝匈奴。當時漢朝對匈奴采取的還是和親政策,但是這個女婿不太省心,動不動就跑這搶點東西。這一次匈奴又來瞭,而且揚言要攻城。漢文帝害怕瞭,我這君臨天下九五至尊,豈能和你個蠻子拼力。就調瞭三支部隊在京城外圍負責安保。不過,漢文帝還是有點不放心,就親自去視察,看看這些人能不能給自己守住門。前兩個地方的將軍都很會來事,一看皇帝來瞭,誠惶誠恐。等到瞭周亞夫這,皇帝吃瞭閉門羹。看門的說瞭,我不管你是誰,我老大沒說話,我就不能放你進去。在這我隻聽我老大的,我老大也說瞭,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漢文帝一看,好樣的,有膽色,是條漢子,我喜歡。好在面對的是寬厚的漢文帝,要是碰到個膽小的皇帝,周亞夫就沒之後的事瞭。正因為如此,漢文帝死的時候告訴太子劉啟,將來要是有啥事就用周亞夫。

扶不起的蔣三代:蔣經國三個兒子的人生悲劇

  導讀:蔣傢抵達臺灣後,人丁興旺,到蔣傢第三代時,已成為一個幾十口人的大傢庭瞭。蔣介石的孫輩主要有:蔣經國與蔣方良的4個兒女:蔣孝文、蔣孝章 (女)、蔣孝武、蔣孝勇;蔣緯國與邱愛倫的兒子蔣孝剛,以及蔣經國與章亞若的一對雙胞胎兒子蔣孝嚴、蔣孝慈,總共7人。若論國民黨的“太子黨”,首當其沖 的就是蔣傢第三代——蔣介石的孫輩、蔣經國的子女。  人見人恨的蔣孝文  蔣孝文是蔣氏傢族正宗嫡傳長孫,人長得儀表堂堂,且聰明過人,蔣介石、蔣經國都曾對他寄予厚望,寵愛有加。然而,天生頑劣的個性,加上祖父的嬌慣,蔣孝文非但未能成才,反而變為一個紈絝子弟。1949年,國民黨兵敗大陸,蔣孝文跟隨祖父、父親抵達臺灣,入臺北成功中學讀書。在校期間,蔣孝文調皮依舊,常常夜不歸宿,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偏偏蔣經國又望子成龍,每次檢查成績,蔣孝文都要挨訓。蔣介石對孝文在校學習成績並不關心,他喜歡這個孫子,是因為孝文喜歡槍支,結果,蔣介石就常常向孫子介紹各種武器的性能,鼓勵他去打靶、練槍法,還常常帶著他去打獵。因此,從中學時起,隻要放學回傢,孝文便槍不離手,左右擺弄。   有一次,孝文回傢,鉆到蔣介石衛士宿舍把玩爺爺給他的左輪手槍,一名叫李之楚的衛士回室休息,孝文見他進來,便舉槍喊道“不許動!”李之楚開玩笑說:“哎,別隨便拿槍亂指,會鬧出人命的!”話音未落,“砰”的一聲,李之楚就倒在血泊中瞭。孝文嚇得不知所措。好在槍彈未擊中要害,李之楚被送往醫院, 撿回瞭一條命,但留下瞭終身氣喘的痼疾。槍擊衛士事件發生後,臺北朝野一時鬧得沸沸揚揚。百般無奈,蔣介石、蔣經國隻得將他送往美國,入加州伯克萊商業學校讀書,學習企業管理。不過,蔣孝文隻身一人來到美國,沒瞭父親的嚴格管束,益發自我放縱,為所欲為。1964年,因駕車違章,鬧進奧克蘭地方法庭,被判罰入獄3天。  那一年,美國《新聞周刊》曾以《誰丟面子?》為題,無情揭露瞭此事。這樣,蔣孝文在伯克萊商業學校沒有拿到學位,不得不提前離開加州。後來蔣孝文在華盛頓逗留期間,又因向保險公司謊報失竊鉆戒一枚,差點釀成大禍。最後,蔣孝文由於屢肇事端,被美國移民局列為“不受歡迎的人”,竟然被驅逐出境……。國民黨“第一太子”的種種劣跡,曾是臺灣社會茶餘飯後的第一熱門話題。蔣孝文返回臺灣後,雖然與徐乃錦結婚,並有瞭一個女兒蔣友梅,但其頑劣之性仍未收斂,依舊花天酒地,縱情聲色,人人為之側目,將其視為“公害”。相關閱讀推薦:赴臺後的保密局“內戰”:毛人鳳沒想到會輸給蔣經國一顆子彈如何讓蔣經國登頂臺灣?蔣經國遇刺內幕解密蔣經國拒絕被大陸統一的最大“王牌”是什麼揭秘:蔣經國的“打老虎”運動最終是敗給瞭誰?蔣經國生母抗戰被炸死 蔣介石為何下令低調安葬?蔣經國為什麼不傳位給他兒子?蔣經國的兒子簡介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回臺後不久,蔣孝文因為酒後開快車,將一國民黨軍隊的下級軍官張惠雲碾死。事發之後,蔣孝文竟然讓同車的陶錦藩出面,代為受過,私下送給死者傢屬20萬臺幣瞭結此案。驕奢淫逸的蔣孝文見父親對自己失望至極,自知無論如何奮鬥終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更加意志萎靡,墮落不堪。加上酒色無度,1989年4月14日,身體羸弱的蔣孝文終因喉癌細胞擴散救治無效,在臺北去世,終年僅54歲。  蔣傢“甜心”蔣孝章  蔣孝章於1936年在蘇聯出生,取名愛理。第二年,蔣經國與蔣方良就領著她以及比她大一歲的蔣孝文返回瞭中國。蔣傢第二、第三代中,多男少女。從經國、緯國到孝文、孝武、孝勇、孝剛以及章孝嚴、章孝慈,除瞭孝章一位千金外,清一色幾乎都是男性。所以蔣孝章這個難得的“唯一”在蔣傢的地位就格外優越,備受長輩寵愛。

漢昭帝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兒子?淺析漢昭帝劉弗陵

  漢昭帝劉弗陵一生傳奇不斷,命運多舛。下面搜集幾條疑問,隻是一傢之言。忘大傢不吝賜教為感。  首先,劉弗陵是不是武帝的孩子現在也沒有確切的答案的,正史上當然沒有質疑,但是當時民間的說法就很多瞭,王侯什麼的也不服劉弗陵而造反。  正式上記載中,沒有說鉤弋參與謀劃巫蠱之禍,但是現在從科學的角度,什麼手握玉鉤打不開,懷孕14個月之類的,完全就是謀劃,費這麼大心直指的就是太子之位太後之位。最後“巫蠱事多不信”的漢武帝在立劉弗陵之前殺瞭鉤弋;制定瞭掣肘的大臣(鉤弋的孩子昭帝就沒有真正掌權親政過,連寵幸宮女都受限,到死都沒有孩子);為據太子的孫子(以後的宣帝)大赦天下,入籍;臨死前幾天才正式立劉弗陵為太子。甚至可以猜測是不是武帝知道瞭一些鉤弋的內情。  劉弗陵是武帝的兒子嗎?值得懷疑的5點:  ①他出生的時候漢武帝都已經60多歲瞭。嘿,我承認武帝的確身體蠻好的,但那時他都快死瞭,不要說古代瞭,就是現代60多還能行人事的男人都很少,有那可能還搞個兒子出來?我真有點懷疑。  ② 而且,史書記載,劉弗陵是在其母鉤弋夫人懷孕14個月所生,這個好象還真的有點讓人懷疑,14個月生個小子,嘿,好象有些個太神瞭吧?   ③而且鉤弋夫人並不是什麼冰清玉潔的女人,誰知道她是不是為瞭能享受富貴和權利而和其他人搞個兒子出來?  ④最重要的就是武帝後妃很多,而且他15歲即位卻在後妃眾多之下到快30瞭才生瞭個兒子(戾太子劉據)出來,10幾年啊,那麼多老婆10年才生個兒子,這說明武帝在生育方面並不是很好,不但得子晚,而且子嗣很少,這倒好快死瞭還搞瞭個兒子出來,真是讓人不能不懷疑是不是鉤弋夫人給他戴瞭綠帽子!!  ⑤嘿,這最後一個麼,也許在史書上記載的不是很清楚,但是還要說說,武帝本人有“龍陽之癖”!一般的有“龍陽之癖”的男人在生育方面都有點問題,史書記載武帝未繼位前就有這個嗜好,到死都沒改,嘿,從這也可說明(個人猜測)為什麼武帝得子那麼晚瞭,而且子嗣少瞭,他身體很好,可是在生育方面卻不怎麼樣,也許跟這個有點關系吧(恩,說著說著還真有點道理)!!!  基於以上5點,有理由懷疑 劉弗陵身世問題!相關閱讀推薦:漢武帝為何傳位年僅8歲的劉弗陵?劉弗陵繼位之謎漢武帝的絕世寵妃鉤弋夫人被處死的悲情真相!揭秘漢昭帝劉弗陵英年早逝之謎:歷史上劉弗陵之死漢昭帝劉弗陵之謎 漢昭帝劉弗陵是個怎樣的皇帝漢昭帝劉弗陵是誰的兒子?從史書看漢昭帝身世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第二,其母鉤弋夫人的入宮過程很可疑。  史載,鉤弋夫人趙氏,齊國河間人(也就是河北人)。漢武帝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  這裡就出現瞭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望氣者”是誰?  這個“望氣者”在武帝後期一共在關鍵時刻出來三次。  第一次就是在河間說此地有奇女子,間接的給武帝推薦瞭鉤弋夫人。  第二次是在“巫蠱之禍”之前,說“宮中有‘巫蠱’氣象,恐對天子不利。”這樣直接導致瞭“巫蠱之禍”的開始。  第三次,是在“巫蠱之禍”後,“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那時漢宣帝劉詢(劉病已)才剛出生數月,便遭巫蠱事,太子劉據、史良娣、皇孫劉進、皇孫媳王夫人皆遇害。“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而邴吉為廷尉監,治巫蠱於郡邸,憐曾孫之亡辜,使女徒復作淮陽趙征卿、渭城胡組更乳養,私給衣食,視遇甚有恩。”“……上遣使者分條中都官獄系者,輕、重皆殺之。內謁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獄,吉拒閉,使者不得入,曾孫賴吉得全。”   根據這三條有著明顯前因後果的證據鏈,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鉤弋夫人的進宮是在有精心預謀和準備的策劃下由“望氣者”直接執行的。  其次,“巫蠱之禍”也是在精心預謀和準備的策劃下由“望氣者”直接啟動的。  最後,為瞭斬草除根,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這也是由“望氣者”直接暗示的。  我們從《漢書五行志》中發現:“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未央宮柏梁臺災。先是,大風發其屋,夏侯始昌先言其災日。後有江充巫蠱衛太子事。”  這裡提到瞭一個叫夏侯始昌的人。他是誰呢?  《漢書》載:“夏侯始昌,魯人也。通《五經》,以《齊詩》、《尚書》教授。自董仲舒、韓嬰死後,武帝得始昌,甚重之。始昌明於陰陽,先言柏梁臺災曰,至期日果災。時,昌邑王以少子愛,上為選師,始昌為太傅。年老,以壽終。”  由於夏侯始昌“明於陰陽,武帝甚重之”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望氣者”就是夏侯始昌。後來他當瞭武帝第五子——昌邑王劉博少子劉賀的老師。  劉賀後因漢昭帝劉弗陵無子而被霍光立為皇帝,不過劉賀隻做瞭27天的皇帝就被趕下瞭臺。這些都暫且不表。  第二個問題,“望氣者”通過一系列的謠言蠱惑,到底要得到些什麼?  由於夏侯始昌是個公認的經學大師,會望氣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他為什麼要如此處心積慮的制造出“巫蠱之禍”呢?江充其實隻是幕前執行者而已,真正的幕後則是他夏侯始昌。因為第三次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時,江充已經被太子劉據給殺瞭。能夠在江充死後仍然希望斬草除根同時有既得的利益的人就是幕後的真正策劃者。  斬草除根的表面最大的受益人是鉤弋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弗陵。其實一個人不可能為瞭和他不相幹的事情上如此的費勁心力。  加之鉤弋夫人14個月才生下劉弗陵,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荒謬的事情。武帝寵幸鉤弋夫人時已是晚年,那時武帝已年過60,武皇帝因傳說上古堯帝之母是懷孕14個月生堯帝,故把鉤弋宮改名為“堯母宮”,才對劉弗陵十分看重。其實從現代醫學角度而言,女性如果懷孕至14個月仍未生產,其子宮內的羊水必定早已變質,胎兒必定會胎死腹中。所以我們可以確信劉弗陵一定不是武帝的親生兒子!同時為瞭掩蓋入宮後夏侯始昌和鉤弋夫人之間的奸情,所謂“上古堯帝之母是懷孕14個月生堯帝”的傳說也一定是夏侯始昌自己散佈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第三,鉤弋夫人的“拳夫人”的傳說也很可疑甚至十分荒誕。  說鉤弋夫人的雙手從小到大一直緊握雙拳,無人能解。引得武帝以為奇異,特命使臣前往宣召而見之。“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還說雙手展開後手中竟然有個玉鉤型的物件。  是個明眼人就知道哪有這樣雙手緊握不開而武帝一拉就開的事情。劉徹又不是神仙,否則他還要求仙幹什麼?劉徹也是個凡人,因此這個事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這點大傢應該不會反對吧。  第四,鉤弋夫人生下劉弗陵之後三年“巫蠱之禍”隨之開始這個時間點也很可疑。  夏侯老兄為瞭成其大事,做第二個呂不韋,逐步收買瞭江充、蘇文、韓說三人。因為想要收買武帝的繡衣使者、內侍宦官總管(黃門令)和鎮殿大將軍是要花很大的本錢的,所以這位夏侯傢的始祖,為此隱忍瞭三年。同時,這次期間,歷史上發生瞭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賈蘭是誰的兒子?紅樓夢賈蘭簡介

  賈蘭是誰的兒子?紅樓夢賈蘭簡介  賈蘭,《紅樓夢》中賈珠與李紈之子。在寡母的教導下,從小誦讀四書五經。根據高鶚整理的續本:賈蘭成年後考中第一百三十七名舉人。  後來爵祿高登,金榜題名,走上瞭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之道。  從李紈的曲〈晚韶華〉中能側面猜出來: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隻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瞭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隻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李紈是在賈蘭“爵祿高登”的時候去世的,也隻有她的兒子能使她“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  另有這曲詞的解釋:賈蘭在中舉之後不久即死去,這在曲中也可以推論的出,“鏡裡恩情”消逝固然讓人失望,但總比不上“夢裡功名”的絕望。母親的含辛茹苦,一朝盼出瞭頭,卻好景不成長,兒子很快離去,這於李紈的打擊是致命的,因此才會有後面的“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為兒孫積陰騭,是李紈在萬念俱灰時發出的感慨。“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這三句極言賈蘭母子的苦盡甘來、揚眉吐氣,而在一片喜樂中忽然來瞭句“昏慘慘黃泉路近”,讓人疑心這死去的不當是李紈,而是賈蘭。  賈蘭對賈寶玉是相當尊敬的,同寶玉相當合得來但是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時明顯的與賈寶玉形成對比 賈蘭是一個受封建禮教影響根深蒂固的人 正所謂“知書達理”其本身對封建知識的掌握的造詣是高過寶玉的但是其仍然孜孜不倦的向寶玉求教,另外一點的體現就是 賈蘭本身和賈寶玉的年齡差別不大但對“小叔叔”的尊稱是一直掛在嘴巴上的。   賈蘭是榮府的重長孫,說起來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她的姑姑是皇妃。她的父親雖然過早的離世,母親得到瞭等同於賈母和王夫人的經濟地位,可知是有他的緣故。  這個身世可憐的孩子,沒有得到王夫人和賈母的特別優厚,唯一的那一點是經濟的待遇。王夫人和賈母的視線都集中在瞭寶玉身上,對這個銜玉而生的二公子,寄予瞭無限的厚望。而賈蘭卻不在他們的關心之內,元宵節那般隆重的場合,都不曾註意這個孩子的缺席,反而要賈政想起來,派人接瞭來。可知他不是寶玉那樣時時讓賈母操心惦記的孩子,他在賈母王夫人眼中不過和賈環一樣,有無皆可。可是他是王夫人的親孫子呀,賈政在母親面前說,何不將疼孫子的心略放在兒子身上,這話可反用在王夫人身上,何不將疼兒子的心略用在孫子身上。賈蘭地位不凡,可是卻沒有得到應得的重視,他和賈環不同,賈環本是庶出,而且並不讀書上進。  賈蘭在這樣的氛圍裡長大,性格中有些敏感而自尊。所以他會說無人請他,所以他不參加元宵節。他的自尊體現在認真讀書上面,他是賈府幾個孩子中最用功的,這也源於李紈的教導。也許他們母子很快便明白瞭,若想在賈府出頭,隻能靠讀書瞭。所以讀書成瞭賈蘭唯一的成功方式,便全心在此。  賈蘭出場不多,而且身邊總是有賈環,無非是問安於賈赦,給寶玉敬賀生日,這樣的場合,他也隻是個影子,依禮而行,沒有多少特別的故事。從無與人爭執,也不參與任何事非。他沉默安靜的在母親的教導下成長,心中自有一番志向。隻是外表看起來,隻是一個沉默的有教養的大傢公子。  他的未來在母親的判詞中有幾語帶過: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隻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他是成瞭名做瞭官的,給母親討瞭一頂封誥。而也給瞭榮府另一個榮枯的開始。相關閱讀推薦:《紅樓夢》中誰是拐賣巧姐的“奸兄”?解讀《紅樓夢》薛寶釵在情場上為何輸給林黛玉?《紅樓夢》哪個丫環把當二奶做為終身奮鬥目標?揭秘紅樓夢:紅樓夢夫人丫鬟們避孕的特殊物件五鬼分屍的東西!看《紅樓夢》裡是怎麼罵人的

慈禧太後有幾個兒子你知道嗎?慈禧竟共兩個兒子

  慈禧太後到底有幾個兒子你知道嗎慈禧太後(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後,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後抬入鑲黃旗)。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生皇長子載淳(即同治帝),詔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崩逝後,與慈安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後,又稱西太後,上徽號曰慈禧皇太後,後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誅除八大臣。同治帝即位後,首度垂簾聽政。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後,次日崩逝,葬於定東陵,上謚。謚曰: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簡稱即“孝欽顯皇後”,謚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後及孝德、孝貞兩位正宮,為清代及中國歷代皇後之最。  慈禧太後有幾個兒子?  葉赫那拉氏於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1856年3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詔晉封懿妃。  慈禧共兩個兒子:  生子一個  愛新覺羅·載淳  出生日期:1856年4月27日  養子一個  愛新覺羅·載湉  父親:愛新覺羅·奕譞(醇親王)  母親:葉赫那拉氏(慈禧胞妹)出生日期:1871年8月14日  1852年5月,十五歲的慈禧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1856年,生同治,當日晉懿妃。母子以子貴,1861年,同治即皇帝位,慈禧被尊為聖母皇太後。8月22日發動辛酉政變,遂掌握最高權力48年。   1874年,同治崩,慈禧太後令光緒繼位。據說,同治皇帝死時,皇後阿魯特已懷身孕,但不久便也香消玉殞。根據當時官方公佈的文件,這位皇後死於悲痛,悲痛也是可能的,但一個21歲的健康的年輕女子,會因悲痛過度而死亡,則是比較離奇的。也無怪乎後來野史中出現很多段子,來試圖重新闡釋阿魯特的離奇死亡。(有分析說,很可能死於慈禧之手.那麼慈禧為什麼要除掉已有身孕的兒媳呢?)  正史說:清德宗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光緒皇帝,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光緒皇帝四歲登基,由慈禧,慈安兩宮太後垂簾聽政。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最大貪官預言慈禧禍國的三大傳說清朝慈禧太後為自己修花園為何要借用海軍名義?後宮相殘:咸豐皇帝為何隻有慈禧所生一個皇子?中國第一輛汽車:因慈禧要司機跪著開而被閑置清史:慈禧乃一介女流 為何能稱為“老佛爺”?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1898年戊戌政變後,光緒帝被囚禁在瀛臺長達十年之久,為什麼慈禧並沒有殺光緒而是囚禁起來呢?一方面,光緒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另一方面,光緒畢竟是正統的皇帝,廢掉皇帝可以,但殺掉皇帝卻要背負弒君之罪。另外這時各帝國主義國傢傾向於光緒帝推行的戊戌變法更接近於西方的理念,慈禧這時也不得不考慮各帝國主義的態度,畢竟中國這時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的態度幾乎可以決定中國的政治。  據野史記載,慈禧像武則天一樣有男寵。清代文廷式——聞塵偶記,載:光緒八年1882年的春天,琉璃廠有一位姓白的古董商,經李蓮英介紹得幸於慈禧。當時慈禧46歲,這位古董商在宮廷住瞭一個多月才進來,後來慈禧懷孕,慈安太後大怒,召禮部大臣,要廢掉慈禧太後,但是當天晚上慈安太後就猝死在宮中。  慈禧和李蓮英、安德海也有私情的傳聞。李蓮英在入宮前生活落魄,曾經私販硝磺,外號皮硝李。後來因此被抓入獄,出獄後補鞋為生。好友沈玉蘭見他可憐,將他引進宮中當瞭太監。相傳李蓮英沒有凈身幹凈,他以一手漂亮的梳頭功夫得到慈禧太後的賞識。李蓮英為人聰明,善解人意,對待其他人也比較和善,慈禧打破乾隆是對太監“不得超過四品,永為定例”的祖制,賞李蓮英為二品。   多年來,慈禧對李蓮英寵眷不衰,二人常在一起並坐聽戲,凡是李蓮英喜歡吃的東西慈禧多在膳食中為他留下來,倆人關系十分曖昧。兩人發生性關系也是有可能的,太監安德海,受寵和李蓮英差不多。  另據野史記載,慈禧喜歡吃湯臥果,每天早晨派人去宮門口賣幾枚這種果子,由金華飯館的夥計派人送來,金華飯館的夥計有一個姓史的年輕夥計,人長得玉樹臨風,英俊瀟灑。史某與李蓮英混熟瞭,經常被李蓮英帶到宮裡玩。有一天,慈禧突然發現旁邊站這個俊美的少年,便問李蓮英這是誰。當時李蓮英十分害怕,因為帶外人進宮,嚴禁違反宮禁,但又不敢撒謊,這得如實稟告。慈禧沒有對他生氣,反而很高興,甚至興奮,於是將史某留在宮中“晝夜宣淫”,據傳一年後生下光緒。慈禧不敢養在宮中,命醇親王代為養育,接著將史某滅口。  所以,淫亂的寡婦太後慈禧,偷偷地在宮中生瞭一男半女也是有可能的,也許光緒真的是慈禧的親生兒子。光緒帝是同治的弟弟,慈禧卻為反立子不立弟的常規,同治死後立光緒為帝,原因或許是因為光緒帝是她的親生兒子,後來把光緒囚禁在瀛臺而不殺原因大概也是因為此吧。畢竟虎毒不食子嘛!當然這是野史,不足為憑,在這裡隻作參考罷瞭。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袁世凱臨終為何沒讓兒子當總統?袁世凱兒子結局

  導讀:1916年6月6日,一個驚人的消息迅速傳遍北京城: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已於當日上午10時許因尿毒癥不治而亡。袁世凱病逝後,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張鎮芳四人立即打開金匱石屋,找到瞭袁世凱生前留下的中華民國大總統繼承者提名名單,隻見名單上有袁世凱生前親筆寫著的三個人名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前任大總統所推薦的三人,將作為大總統的候選人,從三人中選出一人擔任總統。如果袁世凱在他生命最後一刻把他三個兒子名字同時寫在中華民國大總統繼承者提名名單上的話,那麼,最終擔任大總統的將是袁世凱三個兒子當中的一個。  據說,這也正是當時人們所共同擔心的一個問題,袁世凱最終的做法竟然完全出乎瞭人們的意料,他沒有繼續做自己的皇帝夢,也沒有把這個尷尬的問題拋給自己的後人。袁世凱最終的如此做法,是出於良心發現,或是出於尊重民意,還是為瞭被逼無奈,迫不得已而為之,至今依然是難解之謎。   從1915年12月12日接受擁戴承認帝制當上洪憲皇帝,到1916年3月23日宣佈撤銷帝制恢復共和,“竊國大盜”袁世凱共計當瞭83天的洪憲皇帝。  在那短暫而又難捱的83天中,由於尿毒癥的日益加重,袁世凱的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瞭,再加上經歷瞭唐繼堯、蔡鍔等於12月25日通電全國宣佈雲南獨立,並敦請各省聯電勸阻袁世凱取消帝制恢復共和,以及在日本公使鼓動下先後有五個國傢的公使接連出面提出口頭幹涉,認為袁世凱政府已無力量平定雲南,如果戰事擴大,必將影響全國秩序和外僑安全,外國人不能坐視;緊接著,廣西的陸榮廷也在梁啟超和岑春煊的策動下,於3月中旬宣佈獨立………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民國第一女殺手:曾經暗殺袁世凱和良弼親歷者口述秘史:袁世凱當83天皇帝的真相震驚!袁世凱竟差點使朝鮮成為中國的一個省最後的”皇太子”:揭秘袁世凱大公子的淒涼結局五姨太講述袁世凱稱帝:從未登基 也沒坐過龍椅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此時的袁世凱,完全被這些突然而來的事情搞亂瞭,他原來根本沒有想到改變國體竟會鬧出如此大的動靜,惹出如此之大的麻煩。袁世凱在內心裡似乎已對恢復帝制行為表示後悔瞭,於是他毅然決定取消帝制,恢復共和。  3月21日,病中的袁世凱緊急召開瞭有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等人參加的各部總長會議,主要議題就是撤銷帝制。  3月22日,袁世凱發佈申令,宣佈撤銷承認帝位案。這一篇申令是由袁世凱的機要局長張一起草的。據說,張一一直反對袁世凱改變國體,袁世凱為此還曾對張一直有看法。袁世凱此時感慨地說,我昏聵,不能聽你的意見,以至於到瞭這個地步。張一對袁世凱說,這一件事,是你受到瞭小人的蒙蔽。袁世凱說,這全是我自己不好,也不能怪罪別人。  接下來的事情,讓袁世凱更感覺到“四面楚歌”的滋味瞭。袁世凱的老友徐世昌見此情形,連忙向袁世凱提出辭去國務卿一職,把國務卿的位置讓給段祺瑞。段祺瑞一上任,就跟袁世凱討價還價,表示決不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國務卿,而要做有職有權的實力派國務總理。   進入到5月份,國內局面變得更無法收拾瞭。袁世凱陷入瞭和談不成,用兵也不成的泥淖之中。從全國各地飛來的聲討呈文、檄文如冰雹一樣向袁世凱襲來。更讓袁世凱啼笑皆非的是,來自於他的傢鄉河南的通電,竟有河南106縣的1284人簽名。看瞭這樣的電文,袁世凱覺得自己仿佛成瞭一隻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瞭。  1916年5月8日,就在袁世凱集團內部混亂分崩之際,已經宣佈獨立的南方四省加強瞭團結和聯系,在廣東肇慶成立瞭軍務院,共同舉起瞭反袁討袁的大旗。與此同時,陜西陜南鎮守使陳樹藩也趁熱打鐵,宣佈陜西獨立。就連被袁世凱一直視為心腹的陳也、湯薌銘竟也通電全國,宣佈瞭四川和湖南的獨立。兩位心腹將軍的宣佈獨立,猶如兩把鋒利的匕首,直接捅在在袁世凱的心口上。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更讓袁世凱感到無比悲涼的,還有梁啟超接連不斷發出的討袁“檄文”——南方的梁啟超接連寫下瞭《袁政府偽造民意密電書後》、《袁世凱之解剖》,對袁世凱展開瞭猛烈攻擊。紙筆的確是可以殺人呀,讀著梁啟超文辭激烈的聲討檄文,袁世凱感到自己已經沒有瞭退路。  袁世凱的尿毒癥已經越來越嚴重,每到小解時就疼痛難忍。到瞭5月下旬,袁世凱已經基本上不能吃也不能尿,尿毒已在全身蔓延開來瞭。袁世凱覺得自己滿身都是委屈,他讓人擬定瞭一個《帝制始末案》,極力訴說著自己實行帝制的前因後果,試圖表明自己是如何被“民意”一步步控制、身不由己同意恢復帝制的,而在這當中他又有著無盡的苦衷和委屈。  深陷痛苦絕境的袁世凱已經決定退位瞭,於是他讓段祺瑞擬定瞭一份自己退位後的優待辦法,共有六條:一是往事不追;二是公權不褫奪;三是私產不沒收;四是居住自由;五是全國人民予以應有的尊重;六是民國政府每年給以歲費10萬元。這是袁世凱在最後為自己努力爭得一份保護。   1916年6月6日上午10時許,袁世凱終於死於尿毒癥。據說,在袁世凱斷氣的前幾分鐘,他一直喃喃自語:“我不想要這個結局,我不想當皇帝,是那個人害瞭我!我信瞭,結果我被騙瞭。”“那個人”究竟是誰?後來有人推測是楊度,有人認定是袁克定,還是袁世凱本人內心當中的欲望害瞭他呢?這些同樣也是那段歷史的不解之謎。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宰相王安石:古代第一個鼓勵兒媳與兒子離婚的人

  導讀:常言道,寧拆一座廟,也不破一樁婚啊。可是呢,古代卻出瞭這麼一位,積極鼓動兒媳與兒子離婚的人。列位該說瞭,莫不是他腦子進水瞭,就是另有企圖唄。哎喲外,乖乖,你可別往那歪裡想,人傢是那一頂一的大好人哎。此人並非旁人,正是北宋時期大名鼎鼎的改革傢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世人也叫他王荊公,北宋傑出的政治傢,文學傢和改革傢。他自幼就學習刻苦,手不釋卷,有超強的記憶力,是個極具才華的人,若不是他一生都致力於政治改革,說不定早拿“諾貝爾”文學獎瞭,呵呵。他這人啊,特愛看書,即使做地方官的時候,也堅持不懈。在擔任常州太守期間,他除瞭處理政務之外,業餘的時間就是讀書,而且,他還不屬於那種水過地皮幹的類型,凡他看過的書,都要認真反復的研究、思考。由於他經常思考問題的緣故,所以,素日的表情就顯得格外嚴肅瞭,很少露出笑容。久而久之呢,人們便也習慣瞭他的這種神情。  有這麼一天呢,單位裡舉辦宴會。正當演員表演滑稽戲的時候,王安石卻忽然笑出瞭聲兒。下屬官員因此而重重賞地賜瞭演員,並誇獎說,你的表演能讓太守露出少見的笑容,實在是難得呀,理應重賞,理應重賞!但是也有的人不相信王安石的笑容是演員的功勞。因為平日有比這次表演更可笑的事,也沒見太守笑過。為瞭證實一下,那人就在事後找機會問王安石,您那天在宴會上為什麼發笑呢?王安石回答說,哦,當時我突然悟出來《周易》中的“咸”、“常”兩卦的道理,我認為這便是有所收獲瞭,結果一高興,就不自覺地笑瞭出來。   王安石勤於思考,工作上是個很務實的國傢幹部。他雖不茍言笑,但經常深入基層,瞭解底層人民的疾苦,大膽改革,做瞭許多有益於人民的事情,很受民眾的愛戴。所以,他在任期間是頗有政績的。不僅如此,他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生活簡樸,不從流腐化,而且不像其他幹部有亂七八糟的什麼桃色新聞。正因為如此,在處理傢務事兒方面,他也是令人稱羨的。  卻說王安石的次子為人低調,不是太註重功名利祿,就是有那麼點兒小心眼兒。結婚以後呢,老婆為他生瞭個兒子,按說這是個延續王傢香火的好事吧,可他卻“以貌不類己,百計欲殺之,悸死。”瞧瞧,這不是無事生非嗎,他因為兒子長得不像自己,就懷疑老婆有外遇,你這敗傢的娘們兒,是不是與他人私通,給我戴瞭綠帽。他動輒就拿孩子說事兒,結果你猜怎麼著,活生生地把好好的一個孩子給嚇死瞭。本來孩子沒瞭,老婆心裡就夠難受的瞭,他還是每個消停勁兒,天天吵架,把個媳婦搞得是心力交瘁。相關閱讀推薦:揭秘:王安石為何認為大奸臣蔡京能夠繼承自己?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解讀王安石變法失敗遭嘲弄:宋史稱其“虎頭牛耳”寸步難行的變革:王安石變法動瞭誰的奶酪?司馬光與王安石:司馬光為何堅決反對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始末:勇於任事敢於創新雖敗猶榮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王安石可不是個糊塗傢長。由他去,反正兒子是自己的親,媳婦畢竟是外姓人。由他去?哪能呢?他非常同情兒媳婦的遭遇,這個混球兒,也不想想,一個小孩子傢傢的,還沒發育好,能看出什麼貌相來?再說瞭。有誰規定,誰傢生個孩子就必須長得和爹一模一樣的,即使遺傳,不還有個變異呢。如果再這樣下去,說不定還會搭上兒媳婦的命呢。  經過慎重考慮,王安石決定讓兒媳婦逃離苦海,與兒子離婚。但他又想,這一紙休書寫得容易,那日後兒媳的名聲可就毀瞭。一旦出瞭這個大門兒,外面的人會怎麼看她,喔,一個賢良的媳婦哪會好端端地被婆傢給休掉呢,指不定是個什麼樣的女子呢。咳,吐沫星子也能把她淹死的呀,更不用說再嫁人瞭。如果憑我的人品及社會地位的影響,把她認作幹女兒的話,就不會有口舌之非瞭。當然瞭,無論從哪方面來講,王安石都是有口皆碑的。認成幹女兒,這就算萬事大吉瞭。不久,他便給兒媳找瞭個好人傢嫁瞭出去。  在古代,尤其是在社會風氣敗壞的北宋,士人們都過著“太平也,且歡娛。”放蕩不羈的墮落生活。王安石不僅自己潔身自好,而且還同情兒媳婚姻生活的不幸,鼓勵其離婚另嫁他人,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呀。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歷史之謎:薄太後為什麼要與兒子劉恒同葬霸陵?

  薄姬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的私生女,剛長大就被思念故國的母親送入秦末自立為魏王的魏豹宮中,成瞭魏豹的姬妾。  原本與劉邦共同對付項羽的魏豹,因為神算預言薄姬“日後要生下天子,成為世間第一貴婦人”,而與劉邦決裂,做起瞭當皇帝的夢。可惜白日夢開始沒多久,魏豹就被惱羞成怒的劉邦派兵砍瞭腦袋,“魏宮”中的女人們全部被充作漢宮中的織室婢女。  劉邦有一次莫名其妙地入織室,並把他不喜歡的薄姬召入後宮。  薄姬絕處逢生入瞭後宮,著實高興瞭好一陣子,以為自己“日後要生下天子”的預言馬上就要實現瞭,可劉邦卻把她忘得一幹二凈,別說召幸。  這時劉邦身邊有兩個妃妾經常在一起嘲笑薄姬的黴運。一次恰巧被劉邦聽到瞭,劉邦覺得薄姬真可憐,於是當晚召薄姬前來侍寢。  就是這樣唯一的機會,薄姬懷孕瞭,生下瞭兒子劉恒。  當時的漢宮充滿瞭陰雲殺機,呂後和兒子太子劉盈為一方,寵妃戚姬與兒子趙王如意為另一方,明爭暗鬥,危機重重。薄姬和兒子小心翼翼地在夾縫當中生存著。   後來劉邦死瞭,太子劉盈即位,呂後掌握瞭宮廷與朝廷的內外大權,並對其他皇子和劉邦寵妃進行瞭血腥大清算。劉邦的兒子們則相繼死於非命,8個長大成人的兒子最後隻剩下瞭兩個。唯有薄姬母子因從前備受冷落欺辱反而得到瞭呂後的寬容和憐憫。她下詔送她跟兒子代王一起到封地“代”去做瞭國王和太後。  七年過去瞭,漢惠帝和呂後先後死掉。呂氏的勢力被忠於劉氏的大臣們鏟除。被扶上臺的傀儡小皇帝也被廢瞭。  誰來當新皇帝?此時劉邦的兒子們,隻剩下代王劉恒和淮南王劉長瞭。被呂後撫養長大的劉長自然不能令大臣們放心,沒有傢族勢力而母親薄姬又善良仁弱的代王劉恒,就成瞭大漢帝國天子唯一的最佳人選!  就這樣薄姬所生的兒子劉恒,終於如神算許負所料當上瞭皇帝,史稱漢文帝,自己也苦盡甘來貴為皇太後。  作為母親的薄姬幸福無比,因為她的兒子漢文帝劉恒不但是中國歷史上開創瞭“文景之治”盛世的一代明君,而且還是歷史上著名的孝子,大傢熟知的二十四孝中就有漢文帝。  薄姬從來沒有當自己是劉邦的配偶,她的心願是永遠和自己的愛子相依為命。死後她被葬在文帝陵的南塬。文帝說他要永遠背負著母親,死後繼續對這個為瞭他奉獻一生的媽媽盡孝,而薄姬也永遠守護在兒子劉恒的身邊瞭。於是,給劉邦生下瞭漢文帝這樣赫赫有名兒子的薄太後,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葬在瞭今西安東南的霸陵。相關閱讀推薦:一個劉邦敢愛卻不敢接近的女人:魏王豹美妃薄姬薄姬(薄皇後)是誰?薄姬是怎麼死的?漢文帝劉恒的身世之謎:劉邦走錯門誤幸其母薄姬劉恒是如何稱帝的?薄姬的兒子漢文帝繼位之謎漢朝薄太後簡介 漢高祖劉邦的妃子簿姬生平魏豹的夫人是誰? 魏豹與老婆薄姬的愛情故事

韓先楚憶:紅軍時師長要求我砍死尋兒子的老鄉

  問題在於這幾個人不是附近村鎮人,是從幾十裡外尋來的,就認為他們是敵人派來的偵探,師長下令通信排將他們殺掉。從衣著形象到手上的繭子,都能說明他們是普通農民。時任通信排長的韓先楚找到師長,明確表示:這些人都是大別山區的普通百姓,不能殺。師長說:叫殺就殺,錯瞭我負責!  本文摘自《戰將韓先楚》 作者:張正隆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1932年夏,我在獨立師任通信排長時,因未親自用刀殺掉捉到的詢問紅軍的老百姓,師長認為我對敵鬥爭不堅決,調我下營當副官。  這是1953年擔任中南軍區參謀長的韓先楚,在他的《幹部履歷書》中的“受過何種處分”一欄裡,寫下的一段話。   那是一次戰鬥後,幾個農民來到獨立師駐地,詢問另一支紅軍的去向。大別山區紅軍傢屬很多,僅一個黃安縣就有3萬人參加紅軍。自己的隊伍來瞭,打聽一下兒子、丈夫的生死下落,原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問題在於這幾個人不是附近村鎮人,是從幾十裡外尋來的,就認為他們是敵人派來的偵探,師長下令通信排將他們殺掉。從衣著形象到手上的繭子,都能說明他們是普通農民。時任通信排長的韓先楚找到師長,明確表示:這些人都是大別山區的普通百姓,不能殺。師長說:叫殺就殺,錯瞭我負責!  如果他再堅持下去,或者拒不執行命令,或者幹脆把這幾個“偵探”放瞭,那後果會是什麼?  這幾個“偵探”還是殺瞭,是2班長帶到附近樹林裡,用刀砍的。回來後,2班長無意中對師長說,排長膽小,不敢殺人。  不久,韓先楚就被下到營裡當瞭副官。後來在那份《幹部履歷書》中的《自傳》裡,他這樣寫道:  調我當副官,我內心並不滿意,認為殺掉那些老百姓是不對的,自己並不是對敵鬥爭不堅決;但是,就在肅反政策影響下,一個人沒敢提出什麼來。  不過,從那以後,韓先楚就有瞭句直到去世前還掛在嘴邊的話:“腦袋掉瞭就安不上瞭。”  韓先楚這個“勇敢分子”,一生中唯一擔心的,也是最害怕的,就是死在自己人手裡。相關閱讀推薦:從紅軍英雄到法西斯幫兇:前蘇聯叛將弗拉索夫專傢:紅軍士兵“坐飛機上扔手榴彈”確有其事揭秘:蔣介石在廬山訓話蔑稱紅軍不知信義廉恥馬海德的傳奇人生:從萬能醫學博士到洋紅軍十分詭異:長征300紅軍六盤山集體離奇死亡之謎

細數古代歷史上七對被兒子毀掉名聲的悲情英雄!

  在中國數千年歷史發展中,時世浮沉,大浪淘沙,風流俊賢,恒如沙數,每個時期每個朝代都有英雄橫空於世,挽狂瀾於既倒,留美名於汗青,給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增添瞭無限風景。其間出現不少老子英雄兒好漢前後相承代代進化的風流人物,同時也出現許多老子英雄兒混蛋代代退化的窩囊廢物。現遴選一些不同時期不同階層的此類代表人物,以饗讀者,共同賞析。  趙奢與趙括  兩個著名人物,可惜名聲有別。一個較好的詮釋瞭什麼叫“狹路相逢勇者勝”,一個卻成為“紙上談兵”的笑談。後秦伐韓,趙奢一戰成名,數破秦軍。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趙括是將門之後,從小熟讀兵書戰策,談起軍事戰略是口若懸河,雖趙奢莫能辯。就是這個隻知高談闊論的人物,在長平之戰中讓趙國喪失瞭四十萬精銳軍隊,幾近亡國。長平之戰後,秦國趁勢包圍趙都邯鄲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竊取兵符相救得以不滅,但國力已大衰不復盛世。趙括是趙國走向衰亡的罪魁禍首,要知道四十餘萬軍隊基本是趙國的本錢,是傾國的精銳之師,所有青壯年幾乎損失殆盡,全都讓他像賭徒一樣揮霍一空,竟然連翻本的錢都沒有瞭。真正的軍事傢來自於實戰,隻有在激烈的大規模戰爭中才能驗證一個人的名將本色,沒有實戰檢驗的軍事才能隻能是虛無空談。戰國時期,名將如雲。但在七國中純以軍事謀略出名的唯有趙國,廉頗、趙奢、李牧等都是令各國膽寒的人物。算來趙括也倒黴,偏偏遇上一代名將白起。   秦始皇與胡亥  這兩父子是我國眾多帝王中父子功績才能最為懸殊的一對。單憑制服並滅掉一代梟雄呂不韋就可以看出嬴政的膽識和謀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他先後滅掉六國,建立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傢——秦朝。他建立的一整套官僚機構,基本奠定瞭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統治的政權框架。雖然其後他大興暴政,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他仍是一代之梟雄。  其子秦二世胡亥則是中國歷史上帝王兇殘暴政、智商低下且屬被權臣玩弄的典型代表。胡亥依靠趙高陰謀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瞭哥哥扶蘇,在咸陽市將十二個兄弟處死,在杜郵(現陜西咸陽東)又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碾死,其狀慘不忍睹。後來在趙高的唆使下,大殺朝臣,蒙恬、蒙毅、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等相繼被害。李斯則被以“具五刑”處死,一傢也同時被殺。他坐上帝王寶座之後,一心想享樂一生。胡亥的悲劇就在於他沒有腦子,沒有權術謀略,以致養起趙高這個最大的禍患。秦國橫征暴斂,民不聊生,除瞭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民的賦稅負擔也日益加重,最終導致瞭陳勝吳廣起義的爆發。胡亥自己也死於趙高之手,死時隻有24歲,皇帝也僅僅當瞭3年。  劉備和劉禪  相對歷史長河中的人物,劉備不算一個太出名的梟雄,之所以將他們列入其中,就是因為劉禪太出名瞭。昏聵昏庸無比,一句“此間樂,何思蜀”寫盡國土淪喪、寄人籬下亡國之君的所有醜態。就是這個阿鬥劉禪,在諸葛亮六出祁山北進中原屢屢幾近獲勝的情況下,後院起火,以致功敗垂成。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後,劉禪無力把持國政,宦官黃皓開始專權,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舉傢遷往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  房玄齡和房遺愛  房玄齡是我國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傢和史學傢,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繁榮立下瞭赫赫功績,被史學傢譽為一代良相。當初李世民的軍隊每攻克一城,別人都忙於搜羅奇珍異寶,而房玄齡比別的文臣武將更有政治眼光,看得遠,想得全面,獨先收羅人才,薦於幕府。房玄齡對這些人以禮相待,用其所長,因而深得他們的敬重。與房玄齡齊名的杜如晦,就是因為房玄齡的盡力保護,而留在李世民幕中,後終成為股肱之臣的。正是在房玄齡的竭心盡力下,李世民的麾下才擁有瞭大量的人才,為他以後的發展和奪取帝位奠定瞭基礎。後世史學傢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為唐代“十八學士”之首。  就是這個“十八學士”之首,他的兒子卻極不爭氣。房玄齡次子房遺愛,荒誕、率性而為、不學無術。但有一把子力氣。因為憑房玄齡的功勞,娶瞭高陽公主,做瞭右衛將軍。公主傲氣並且脾氣古怪,一直嫉妒房遺直作為長子繼承瞭房玄齡官爵。遺直知道瞭此事,有些害怕,上書要求讓出爵位,但皇帝不允許,並開始對公主稍有冷淡。鬱悶之下的高陽公主與一個叫辯機的和尚亂來,皇帝斬瞭和尚,殺瞭公主身邊奴婢數十人。  高宗繼位後,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被查出有謀反之舉,遺愛被殺,高陽公主賜死。相關閱讀推薦:英雄難過美人關:為何狄仁傑卻能一直坐懷不亂?狄仁傑的兒子也坑爹:為官貪暴致其父生祠被搗毀狄仁傑搞垮武則天的驚人手段!李唐復辟的政治高手李唐王朝復興能在武則天死後是狄仁傑的功勞?名臣狄仁傑70歲時與30歲的上官婉兒關系曖昧?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杜如晦和杜荷  杜如晦,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國唐初名相。如晦為相時,正值唐新建不久。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兩人所定。時稱如晦長於斷,玄齡善於謀,兩人配合默契,同心輔佐太宗,後世論唐代良相,首推房、杜。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重,李世民親自去他傢中探望,撫之流淚,在他咽氣前超升其子杜構為尚舍奉禦。即使皇帝如此貴重其人,杜如晦仍舊抗不過疾病之侵,死時年僅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慟,贈司空,徒封萊國公,謚曰成,並手詔為制碑文。後來有一次唐太宗吃塊美味的香瓜,忽然憶起杜如晦,愴然淚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於這位文臣的靈牌前,不時送禦饌祭奠。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傢裡慰問其夫人兒子,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職位。“終始恩遇,未之有焉。”  杜如晦次子杜荷,《新唐書。杜如晦傳》中說他,性情殘暴,不守法度。娶瞭城陽公主,官做到瞭尚乘奉禦,封襄陽郡公。承乾謀反時,杜荷說:“瑯邪郡人顏利仁善於星相,說天上有變數,應該建立大事業,當今陛下應當做太上皇。請你說有疾病,皇帝必然來看你,可以乘機起事。”及承乾事敗,杜荷也被殺。不知晚年的李世民,是否因為三子選叛而傷透瞭心神,再也顧及不到這位功臣的後人瞭。  狄仁傑和狄景暉  在中國歷史上能得到敵對兩方勢力共同認可並高度評價的歷史名人,前有狄仁傑,後有周恩來,唯此二人而已。   狄仁傑,傑出的政治傢。從政後,經歷瞭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瞭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得到武則天的贊賞和信任。後來狄仁傑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武則天為瞭表彰他的功績,賜給他紫袍、龜帶。因為狄仁傑的堅持和建議,唐祚得以維系。狄仁傑因此被歷代政治傢、史學傢稱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  狄仁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狄光嗣,小兒子叫狄景暉。狄光嗣時任司府丞,為官廉正,恪盡職守,是個清官。但是狄仁傑的小兒子就沒有這麼爭氣瞭。《舊唐書》上說其人頗貪暴,為人所惡。狄景暉在升任並州魏功參軍之後,生活不儉,激起當地群眾的嚴重不滿。狄仁傑斷然罷其官職,停其俸碌。不少大臣一再為狄景暉說情,希望狄仁傑給兒子一個知過改錯的機會,狄景暉也跪在父親面前求饒。但狄仁傑仍然堅持貶子官職不變,並語重心長地說:“賢者當舉,貪者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李泌和李繁  李泌是唐代中葉的大謀略傢,出身於官宦之傢,書香門第,七歲能文,被稱為奇童。他生活於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平定安史之亂、討伐李懷光、李希烈叛亂,以及聯合回紇、南詔抗擊吐蕃入侵,在軍事、政治、外交諸方面做出瞭卓越貢獻,在治理國傢上也頗多建樹。他是中國歷史上又一位諸葛亮和劉伯溫似的傳奇人物,而論智論功,似乎又在這兩位神話人物之上–諸葛和劉得益於小說野史者多,可由歷史印證者少;且諸葛亮不過維系蜀漢 偏安於一時一隅,劉伯溫竟不能免自身飲鴆身亡的命運。相比之下,有正史為證的李泌,在歷史上大概唯有興漢的張良可比。  李泌為政之時,朝廷之脆弱,實在已容不得再禍起蕭墻。李泌以其耿耿忠心,過人才智,當仁不讓地充當瞭皇室調停人,竭力修補因肅宗自立而與玄宗間發生的隔閡對立。為阻德宗廢立太子;甚至甘冒殺身滅門之風險,諫爭肅宗寵立張後。於中唐內憂外患之際,朝廷能維持政局的基本穩定,李泌功莫大焉。  可他的兒子李繁,卻墮落為奸相裴延齡的一個內應外合的死黨。陸贄彈劾這個無恥的佞臣,讓李繁起草奏書,然後陸贄親筆改定。這小子將全文默記在心,然後通報裴延齡,使其得以先下手為強,甘願充當幫兇。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杜聿明兒子在臺灣竟然被吝嗇蔣介石逼死?

  導讀:1948年秋,杜聿明從葫蘆島指揮國民黨軍隊撤退完畢,剛剛回到北平寓所弓弦胡同,就接到蔣介石要他去執行“徐蚌會戰計劃”的命令。由於馮治安部何基灃、張克俠率部起義,加之杜聿明從傅作義那裡知道蔣介石至今未將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換言之,所謂會戰計劃已經流產,於是圍繞去不去徐州的問題,杜聿明徘徊不定。曹秀清見狀說:“你不是有病嗎,就說是需要在醫院治病。”杜聿明苦笑道:“現在是戰亦死,不戰亦死,我還是以服從為天職吧。”這樣,杜聿明隻在北平住瞭一天,翌日即飛南京,繼而開赴徐州,用他自己的話說,最終“以赴刑場之心情上瞭戰場”。  淮海戰役酣戰之中,杜聿明的母親高太夫人年屆七十。為瞭激勵這位徐州“剿總”副司令在前方替搖搖欲墜的蔣傢王朝賣命,蔣介石下令在上海為杜母隆重祝壽。適逢祝壽前夕,國民黨徐蚌戰場首開敗局,蔣介石惶恐之中,既無心為敗將之母大擺筵席,又不便在眾目睽睽之下收回成命,於是在國民黨軍隊炮火的哀鳴聲中,南京政府在上海為杜母點燃瞭紅燭。  杜聿明與夫人曹秀清  曹秀清是壽辰盛典的主人,80年代初我們采訪她時,她拿出當年國民黨《中央日報》記者拍攝的照片,指著堂屋正中的“壽”字和兩旁國民黨軍政要員題贈的賀聯說:“這些都是在演把戲,你們看照片上的人,幾百人當中沒有一個不是愁眉苦臉的。”“最發愁的恐怕就是你瞭。”我們指著照片上的曹秀清,“你閉目而坐,仿佛是在為丈夫的命運虔誠祈禱。”曹秀清笑道:“我不算最發愁的人,蔣經國比我更發愁。他連相也不願意照,走來就問我:總統的禮物送來沒有?我說沒有收到總統的東西,結果第二天蔣經國派人送來三千元金圓券。”   1949年初,淮海戰役結束,國民黨徐蚌戰場最高指揮官杜聿明被俘。曹秀清聞訊即從上海趕到南京,要求見蔣介石。她本以為蔣介石會好言寬慰她幾句,殊不料侍從室傳話出來,“總統正在開會”。悲憤之中,她隻身闖進總統府,大聲疾呼:“請總統答話,請總統答話!”瞬間總統府大堂兩側有數十名“圍觀者”擋住去路,曹秀清行走不得,立地泣訴:“他已經病得要死,你們還要他去賣命,現在害得他要死不得死,害得我要活不得活……”相關閱讀推薦:抗日名將杜聿明談內戰敗因:碰到瞭致命對手粟裕揭秘:抗日名將杜聿明的後半生是如何度過的?揭秘:林彪、粟裕與杜聿明交手:誰是第一虎將?杜聿明率部翻越野人山損失慘重:他要負多大責任鄭洞國回憶錄揭孫立人與杜聿明在東北的矛盾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這就是當時《中央日報》披露的“曹秀清大鬧總統府”事件。當我們舊話重提的時候,曹秀清說:“這還不算傷心,傷心的是我偕同杜母以及兒女們到瞭臺灣以後。”曹秀清生瞭兒女六人,三男三女,大女兒杜致禮,二女兒杜致義,三女兒杜致廉;大兒子杜致仁,二兒子杜致勇,三兒子杜致嚴。杜致禮於1947年由上海去美國求學,1949年與楊振寧結婚,入美籍定居普林斯頓。其餘兒女皆隨曹秀清生活在臺北。1953年,長子杜致仁赴美求學於哈佛大學。由於傢庭無力提供讀書費用,杜致仁不得不貸款於臺灣銀行,三年以後,已負債七千餘元。眼見得還有一年即可畢業,臺灣銀行突然中斷信貸,逼迫杜致仁中途輟學。好在正是暑假,杜致仁食宿在其姐杜致禮處,然後寄函臺灣央求其母說,還需三千元即可領取畢業文憑,隻要能夠順利畢業,所借款項,逐年還清,不在話下。曹秀清別無他法,當夜給蔣介石寫瞭一個申請貸款三千元的報告。半月之後,蔣介石簽示下達:準借一千元,分兩年支付。於是,曹秀清隻好將拿到手的五百元支票迅速寄出。杜致仁接到支票,大失所望,焦急之中,淚流滿面,央求其姐和姐夫盡快替他找點活幹,自籌學費。杜致禮和楊振寧好言勸慰,答應為其設法,杜致仁始得平靜下來。殊不料晚飯之後,杜致仁回到臥室,緊扣房門,再也不曾出來。翌日中午杜致禮餐桌上不見杜致仁,趕去臥室,破門而入,才發現剛滿二十二歲的弟弟已經死在床上。床下有一個空藥瓶,裡面的安眠藥一粒沒有剩。  1957年,也就是杜致仁自殺後的第二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去瑞典受獎返美未久,杜聿明的母親在臺灣去世。說來杜母也可謂有福之人,如果說蔣介石在上海為她祝壽是沾杜聿明的光,那麼蔣介石在臺北為她厚葬則是托楊振寧的福。“杜府”靈堂上方,高懸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兩側則是臺灣軍政大員的挽聯及挽詞。其間有陳誠的“懿德長昭”,有何應欽的“永播徽音”,有張群的“彤管揚芬”,有谷正綱的“母儀永昭”,還有顧祝同的“養志有賢孫避地海疆慰晨夕,享年躋上壽歸真佛國奠松楸”,以及李樹正的“晚景樂崦嵫回首神州成曠劫,靈旗渺洲島慰情慈竹有多孫”……“杜府”門前早已冷清多年,現在突然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搞得曹秀清莫名其妙。直到蔣介石傳令召見曹秀清,她才知道,原來蔣介石要她出使美國,動員女婿楊振寧回歸臺灣,若能使然,則維護瞭“黨國”利益,報答瞭“黨國”恩典。   曹秀清是1958年初離臺赴美的,不到兩年,她便得知杜聿明獲赦的消息。夫婦情分,歸心似箭,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她先飛去與中國建立瞭外交關系的第三國,然後繞道返回北京。曹秀清所經歷的一切,在夫妻團聚之前,杜聿明全然不知。悲歡離合,痛定思痛,讓他刻骨銘心的,就是大兒子的英年早逝。他永遠想不通,自己為瞭國民黨打仗賣命,可是到頭來蔣介石如此薄情寡義。苦悶之時,曹秀清又告訴他:“你知道嗎?因為你被共產黨釋放瞭,你又寫瞭許多文史資料,臺灣罵你是叛徒呢。”杜聿明火冒三丈:“我投降的是人民,追隨的是時代,隻要我沒有背叛真理,我就不是叛徒!”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軍閥白崇禧偷生兒子卻一生守妻而不納妾

  導讀:1930年,白崇禧率部隊進入南寧,將滇軍趕出瞭廣西。而妻子和兩個女兒都被送往瞭香港,以確保不受牽連。戰戰告捷而又春秋正勝的白崇禧,在南寧陸氏花園的熏風中,感到瞭胸懷寂寞。鸞孤鳳隻,輾轉難眠的他,有時甚至會在半夜三更把警衛人員叫醒,陪自己下棋。但是三天兩頭如此,警衛和侍從們也大呼吃不消。一位叫許輝生的副官看出瞭白崇禧的不對勁,於是就到南寧的風月場中,找到瞭幾個馳名已久的佳麗。然而白崇禧很是不喜,嫌棄她們身份不明,前塵不清。許輝生也不是沒給他找過良傢女子,然而白崇禧堅持不肯納妾。  最後,一籌莫展的許輝生,居然想到瞭和自己許婚的王氏。小傢碧玉的王氏,身傢幹凈,眉眼和順。想必白崇禧也會接受。許輝生是如何說服未婚妻為自己的未來前程“獻身”的,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個悲哀而又低調的王氏,卻真的有效地寬慰瞭白崇禧的雄心與孤膽。白崇禧還特意為王氏在陸氏花園附近找瞭一棟小別墅,夜夜留宿。用女人換前程的許輝生,很快就被白崇禧安排去做廣西邊城的警備司令官。一是作為答謝,一是再將許留在身邊,藏嬌的白崇禧也未免尷尬。   承歡日久,珠胎暗結。王氏在陪伴白崇禧一段時間後,竟然為其誕下瞭一個兒子。彼時膝下隻有兩個女兒的白崇禧,在感到棘手之際也是真心歡喜,連連誇王氏立瞭大功。聞知消息的馬佩璋,感覺一刻都坐不住,急急地趕到瞭南寧。本應夫婦久別,恩愛更盛。而馬佩璋要面對的,卻是丈夫的新歡與一個新生子。白崇禧自知有愧,不肯收王氏為妾,隻說一切事宜但憑妻子處理。就隻一樣,這個孩子確是白傢骨肉無疑。還未能為白傢生下兒子的馬佩璋,忍下無限心酸,出手闊綽地給瞭王氏餘生的保障,並將孩子抱過來自己撫養,取名白先道,並和白崇禧約定,對外隻說先道是自己的長子。從此再也不許人提起王氏,也不許有人輕慢瞭白先道。  馬佩璋不哭不鬧不上吊的表現,出乎白崇禧的預料。他感覺自己仿佛是第一次認識瞭妻子,自此以後,便開始從心裡依賴上這個外柔內剛的世傢女。而與他有過露水姻緣的王氏,就如同一個氣泡似的消失在他波濤斑斕的人生裡。經此一遭,馬佩璋也有瞭心眼,她恩威並施地對白崇禧的參謀吳祖堂下指示,“我不在他身邊的日子,祖堂啊,你聽到風聲可要看緊白先生。”相聚短,離別難。馬佩璋和白崇禧,依舊重復著聚少離多。有一次,馬佩璋聽外面傳白崇禧戰死在南京,於是煙塵滾滾,千裡關山的從香港沖到瞭南京,就那麼不顧一切地沖到瞭南京。夫婦乍然相逢,恍如隔世。亂世裡的愛情,便在這天地蕭殺,戰馬嘶鳴中升華。相關閱讀推薦:新桂系崛起:民國李宗仁白崇禧竟靠鴉片統一廣西軍閥白崇禧臺灣暴斃:因何最終落得悲劇下場?揭秘:軍閥白崇禧將軍與蔣介石之間的恩恩怨怨白崇禧如何被美人計害死在床上?白崇禧怎麼死的揭秘:白崇禧拒絕指揮國共大決戰背後的真實隱情蔣介石殺人不見血:白崇禧真是性過度死在公館?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敗退臺灣後,白崇禧今不如昔,舉傢住進瞭木板房。在臺風登島的日子裡,房子天天哩哩啦啦地漏著雨。聽雨茅廬下的白崇禧,此時鬢已星星也。好在馬佩璋寵辱不驚,甚至有著出人意料的豁達與滿足。盡管身邊的男人壯志不酬,但他終於完完全全是自己的瞭,自己終於能和他享受執手白頭的日子瞭。在漫長的蟄居生涯中,馬佩璋教會瞭白崇禧享受路透江東屋邊田,兒孫繞膝盡堪傳,春來向畝勤耕作,秋備魚竿上釣船的恬適與安穩。  壯心未泯的白崇禧,夜裡夢中也會偶聞金戈聲,驚坐而起。而馬佩璋,總是靜靜地從背後抱緊他,把臉貼在他已經松弛的背部肌肉上,輕輕撫著他被汗濕的身體。歲月無聲,也讓人害怕。1962年12月4日,馬佩璋在臺灣癥逝,終年59歲。早已把馬佩璋視做精神支柱的白崇禧,不覺天地變色,高樓傾塌,血壓直飆到近兩百。按照回教習慣,下葬後要走墳。69歲的白崇禧躬率兒孫繞妻墓念經,七七四十九天,風雨不缺,天天如此。失去故國山河的悲痛,白崇禧撐過瞭,然而老年喪妻,卻讓他每日嘆息不已,不明白自己還撐著腔子裡的這口氣是為瞭什麼。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他畢竟還是白崇禧!在馬佩璋過世後的日子裡,不是沒有千方百計接近他的“紅顏知己”。再如何老懷空虛的白崇禧也深知,紅顏知己,擁有的頂多是一個姣好的紅顏,而會在深夜裡緊緊從背後抱住他的,隻有知己。那個見過他馬上英姿,也懂得英雄失意的結發妻子。自古紅顏如名將,不許人生見白頭。沒有瞭馬佩璋的白崇禧感覺,自己活得實在是太久、太久瞭。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戴季陶:自己早無生育能力 蔣緯國是蔣介石兒子

  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被迫登上“永豐”艦後,戴季陶見此危險時刻,正是提攜蔣介石的千載良機,於是他急電上海要蔣介石馬上前來“永豐”艦。正因為有戴季陶關鍵時刻的一封電報,才讓當時正沉溺在風花雪月中的蔣介石急流勇退。他火速來粵,並很快得到孫中山的信任。這也是蔣介石日後登上政治舞臺的重要契機。  戴季陶為什麼在孫中山面前提攜蔣介石呢?當然與他們倆在日本時期彼此密不可分的友情有關。蔣、戴兩人都不會忘記1915年那個飄著蒙蒙細雨的深秋。當時的戴季陶正流亡在日本東京,因為飲食不佳和工作繁忙,戴季陶忽然病倒瞭。當他被人送進位於新宿的一傢醫院進行急救時,已在持續的昏迷中不省人事瞭。在醫生和護士們的急救下,戴季陶漸漸恢復瞭知覺,這時他發現床前有一位漂亮的女護士,正緊張地呼喚著他。戴季陶面無血色,他睜眼一看,見床前這位日本姑娘生得很美,可以說是戴季陶自東渡扶桑以來所見到的所有日本女性之中,長相最秀美清麗的。女護士悄悄告訴戴季陶,他的生命一度非常危險,如果昨天晚上不及時把他送進醫院,也許現在已經死去瞭。  戴季陶不知自己生瞭何病,女護士告訴他,他得的是當時最為棘手的傷寒病。姑娘告訴戴,他是因天寒地凍,再加上過度的勞累,才忽然得瞭這種可怕的疾病。不過,女護士又叮囑他不要害怕疾病,她保證在他們的精心護理下,他的病情肯定能得到好轉,如果不發生意外,他很快就會痊愈出院的。在兩天三夜的搶救過程中,這位日本護士給戴季陶留下瞭良好的印象,漂亮的日本女孩也對這位中國留學生產生瞭好感。他們忽然變得如同多年好友一樣親昵。戴季陶喜歡上瞭這個日本女孩,她就是重松金子。溫馨的病室內,兩顆陌生的心正在悄悄地交流融合,重松金子告訴他自己的出身很苦,父親是船工,在她八歲時就死去瞭,如今她和母親相依為命。由於出身清貧,當重松金子見到從中國來的戴季陶時就有一種本能的同病相憐。在戴季陶治病期間,重松金子與他心心相印,很快就結成瞭至愛情侶。  戴季陶出院以後,與重松金子仍然保持著友好關系,他們不時在上野的公園裡幽會。戴季陶把她當成自己的救命恩人,因重松金子不僅為他打針投藥,還為他補交瞭所有欠下的藥費。尤讓戴季陶大喜過望的是,重松金子原來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學,從四川來東洋的戴季陶經過與她的頻繁接觸,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然而就在重松金子準備以身相許的時候,才發現戴季陶在國內早已有瞭傢室。兩人因此愁腸百結,重松金子愛慕戴季陶心切,這時早已顧不得許多不可預見的後果瞭,最後她毅然委身於他,和戴季陶共度瞭一個難忘的春宵。   由於有戴季陶引見,重松金子不久與蔣介石也成瞭要好的朋友。蔣是戴季陶的好友,他們當年在東京曾經共同出資,租下瞭上野附近的一座日本洋房。在不斷的接觸中,蔣介石很快也喜歡上這位清純秀美的日本女孩。隻是蔣介石是否與重松金子發生過肉體關系,蔣本人從沒有公開承認過。倒是1943年11月12日,一度被傳為蔣緯國生身之父的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在重慶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的孫中山誕辰紀念會上,發表過一次事關此事的重要的談話。  戴季陶在這次談話中,不知因何竟然談到坊間紛傳一時的蔣緯國生身母親的問題。戴季陶的談話中有這樣一段,很值得今天的讀者認真回味:“我和校長( 指蔣介石–引者註 )共居一室,雇一日本下女服侍生活。那日本下女供奉得我們非常體貼,於是我們兩個青年人竟然遏制不住自己,就和她同居瞭。我因為過去在滬長期縱欲,已經染上惡疾,喪失瞭生育能力,所以翌年日本下女生瞭一個男孩,他就是校長的二公子緯國。我看到校長連得經國、緯國兩子,而我猶是伯道無兒,常自恨自悲。幾十年來每想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痛恨自身青年時期的荒唐。”  戴季陶的這番談話,其真實性和可信性,應該無可非議。一是他講話的地點是國民黨的正式會議,而且聽者甚眾;二是蔣介石當時已是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如若當年沒有此事,料想戴季陶是絕不可能當眾這樣說的。戴季陶的談話,已經否定瞭蔣緯國系他與重松金子所生的傳聞。相關閱讀推薦:歷史揭秘:蔣介石為何偏愛“養子”蔣緯國?蔣緯國是誰的兒子 蔣緯國的真實父親到底是誰?蔣緯國身世之謎:誰才是蔣緯國的親生父母?蔣緯國生母之謎 蔣緯國身世其親生母親到底是誰蔣緯國的妻子是誰?蔣緯國和他的元配石靜宜

吳王夫差是闔閭的兒子還是孫子?闔閭夫差什麼關系

  闔閭、夫差兩代吳王關系再考:闔閭與夫差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兩代吳王,關於他們的關系,一般的觀點認為闔閭是夫差之父,本文通過對史料的分析,提出瞭歷史上闡述他們之間關系的兩種不同代表意見:  一是以司馬遷《史記》為代表的一般觀點即闔閭是夫差之父,第二種是以東漢趙曄《吳越春秋》為代表的夫差是闔閭之孫的觀點。通過對《史記》中“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一句資料的比較分析,和史料關於齊女的記載。得出結論:夫差為闔閭之孫,而非闔閭之子。  春秋周敬王五年,即公元前515年,吳公子光弒吳王僚自立,是為闔閭,吳王闔閭被後世稱為春秋五霸之一,而在公元前496年,即闔閭十九年,吳伐越,戰敗於檇李,闔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以戈擊傷,後傷發身亡,夫差在闔閭死後三年伐越,困越人於會稽,報檇李之仇,曾會盟諸侯於黃池,至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吳王夫差自剄而亡。而一般所認為的闔閭為夫差之父的觀點是否正確,本文進行瞭一些考證。  從史料的初步分析來看,關於闔閭與夫差的關系,歷史上存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是以司馬遷為代表的“闔閭為夫差之父”的觀點,《史記?吳太伯世傢第一》記載:“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這裡的“使”作命令、派遣或任用講,“闔閭使立太子夫差”即是吳王闔閭立夫差為太子,“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即闔閭對夫差說:“你會忘瞭是勾踐殺你父親的嗎?”“對曰不敢”意思是:夫差說:“不敢忘”;“三年乃報越” 意思為:三年後打敗越國,報瞭殺父之仇。《史記》中的這段話明確地表明瞭闔閭是夫差之父。漢代鄭玄註《禮記註疏》中記述“夫差,吳子光之子”,“吳子光”即為闔閭,韋昭註本《國語? 吳語》也記載“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夫差,泰伯之後,闔廬之子,姬姓也。”   另一種意見是以東漢趙曄為代表的,這種觀點認為闔閭是夫差的祖父,《吳越春秋》記載“闔閭謀擇諸公子可立者,未有定計,波秦子夫差,日夜告於伍胥曰:‘王欲立太子,非我而誰當立?此計在君耳’伍子胥曰:‘太子未有定,我入則決矣。’闔閭有頃召子胥,謀立太子,子胥曰;‘臣聞紀廢於絶後,興於有嗣,今太子不祿,早失侍禦,今王欲立太子者,莫大乎波秦之子夫差。’闔閭曰:‘夫差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統於吳國。’子胥曰:‘夫差信以愛人,端於守節,敦於禮義,父死子代,經之明文。’闔閭曰:‘寡人從子’,立夫差為太子。”這段資料記述的是:夫差之親生父親為波秦,波秦原為太子,闔閭擇夫差為太子之時,夫差之父波秦已死,經過伍子胥之諫,闔閭於是同意立夫差為太子。  首先對第一種觀點進行分析,漢代鄭玄註《禮記註疏》中記述“夫差,吳子光之子”,“吳子光”即為闔閭;韋昭註本《國語? 吳語》載“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夫差,泰伯之後,闔廬之子,姬姓也。”皆記載夫差即為闔閭子。而在第一種意見的內部卻有不同分岐,分岐就在“闔閭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乃報越”這句話上,《史記》表達的意思是:吳王闔閭立夫差為太子,對夫差說:“你會忘瞭是勾踐殺你父親的嗎?”夫差說:“不敢忘”,三年後打敗越國。而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隠》中記“此以為闔廬謂夫差,夫差對闔廬。若左氏傳則雲,對曰者,夫差對所使之人也。”司馬貞認為《史記》的記載與《左氏傳》不符。《春秋左氏傳》記載 “靈姑浮以戈擊闔廬,闔廬傷將指,取其一屨,還,卒於陘,去檇李七裡,夫差使人立於庭,茍出入,必謂已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則對曰:“唯,不敢忘。”三年乃報越。”《春秋左氏傳》明確記載的是:夫差使人立於庭中,在夫差出入走過庭中之時,立於庭中之人就會對夫差說:“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夫差就會答到:“唯,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