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北宋

是是非非寇老西兒—-北宋名相寇準

  寇準(961-1023)北宋政治傢﹑詩人。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 (980)進士。淳化五年(994)為參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常識。知巴東縣。宋真宗時﹐曾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德元年(1004)﹐遼軍大舉侵宋﹐寇準力主抵抗﹐並促使真宗渡河親征﹐與遼立澶淵之盟,起瞭穩定局勢的作用。不久﹐被大臣王欽若排擠罷相。晚年再度被起用。封萊國公。後又因大臣丁謂等陷害遭貶﹐遠徙道州﹑雷州。宋仁宗天聖元年病死於雷州。謚號忠愍。  寇準與宋初山林詩人潘閬﹑魏野﹑“九僧”等為友﹐詩風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類﹐情思淒婉﹐很有賈島詩的風味。與寇準同時的范雍為他的詩集作序﹐說他“平昔酷愛”王維與韋應物的詩。他的一些詩確實也受瞭他們的影響。他的七言絕句意新語工﹐最有韻味﹐如“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書河上亭壁》)﹐“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夏日》)等﹐情景交融﹐清麗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詞傢﹐但偶有所作﹐也頗可讀。《全宋詞》共輯其詞4首。  現存《寇萊公集》 7卷﹐有《兩宋名賢小集》本﹐《寇忠愍公詩集》3卷﹐宋知河陽軍范雍初刻﹑有序﹐清朝有聖香樓刊本及辨義堂刊本。  關於寇準的原籍,好多人甚至歷史演義等都說寇準是山西人,但從下面這篇,可以更正這個不實之說。  是是非非寇老西兒—-談談北宋名相寇準  八十年代初,劉蘭芳的評書<<楊傢將>>,風靡瞭大江南北。對很多人來說,通過聽評書,不僅更深刻地理解瞭楊傢英烈精忠保國的赤膽忠心,也瞭解到瞭許多有聲有色的歷史故事。其中就包括寇準的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問題是,評書把寇準稱為“寇老西兒”。現代人把山西人戲稱為“老西兒”,對有些著名的山西人,冠以“X老西”,如閻錫山,也叫閻老西兒。所以,評書是把寇準作為山西人瞭,而且劉蘭芳還總是繪聲繪色地用山西口音模擬寇準說話。看瞭<<宋史>>的<<列傳第四十>>,才知道這是謬誤。  “寇準,字平仲,華州下圭(右邊加耳刀)人也。”華州,今陜西省華縣;下圭(右邊加耳刀),今陜西渭南。宋時華州為大州,轄渭南。現在陜西行政劃分翻瞭過來,渭南專區(市)轄華縣。所以,無論誰轄誰,也無論是古是今,寇準都是地地道道的陜西人,而不是老西兒。其實評書演義中的一些人和事,是當不得認真考證的。如“寇準背靴”的故事,是楊六郎能重新回到征遼戰爭,以及以後的楊宗保替父出征和穆桂英掛帥的關鍵,極具戲劇性。但在<<宋史>>中卻是隻字不提,明顯是民間演義化的結果。無論今古,人們顯然樂道於這種以訛傳訛的故事。過去有演義,現在有連續劇,其實都是“戲說”。實在沒有必要依據正史一件一件地“辨偽”。但涉及到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的出身籍貫,還是應該屬實認真的。我這篇短文的目的,就是談談寇準的幾個真實故事。  寇準出身於世傢。十九歲時,中舉要考進士。當時的皇帝是那個從哥哥手中巧得天下的宋太宗趙光義。趙光義選進士的特點是傾向年長的,所以有人就向寇準建議把年齡往上改一改,以期得中。寇準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從仕起始,就奠定瞭誠實的基礎。<<宋史>>多次提及寇準的正直,如“帝久欲相準,患其剛直難獨任”;“準為相,守正嫉惡,小人日思所以傾之”。寇準死後,皇帝宋仁宗“賜謚曰忠愍”,可見寇準的為官之道和為人之本。 寇準以他的才幹,很快地得到瞭太宗的賞識,但他卻不是一味地去迎合附勢。<<宋史>>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想一想,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竟敢在皇帝發怒離開的時候,拉著皇帝的龍袍,讓他重新坐下,一直到問題解決。這可是冒著殺頭的危險啊。就是今天在公司企業裡,我們敢在老板盛怒時據理力爭,直到老板讓步為止嗎?這還根本不牽扯到腦袋搬傢的問題。所以,宋太宗深有感觸地把寇準和唐太宗時著名的“諍臣”魏征相比,他說“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征也。”唐以後,為臣的,能被皇帝看作魏征,應該是最高的贊賞瞭。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寇準正直,處事就難免失於直。在廟堂之上,當著皇帝的面,和同僚爭吵,尤如水火,連皇帝都無法制止。爭對瞭,皇帝高興,嘉獎升遷;爭錯瞭,皇帝惱火,撤職遠謫。 一次,為天下大旱,太宗召眾相討論。大傢都在以天數為借口打皇帝的馬虎眼,唯獨寇準講是天人感應,“大旱之證,蓋刑有所不平也。”把天災與官宦的執法犯法和營私舞弊連到一起。太宗細問證據,寇準說,祖吉、王淮兩人都因受賄犯法,祖吉得到的臟款少,卻被殺瞭;而王淮因為是副宰相王沔的弟弟,獲贓上千萬,隻受瞭杖刑,卻官復原職,這難道不是不平嗎?太宗責問王沔,王沔不敢再瞞,低頭認罪。寇準因此得到瞭太宗的褒獎,並升為左諫議大夫、樞密院副使。 這一次,王沔受貶,寇準升遷。但並不是次次如此,證據對自己不利的時候,爭吵隻會帶來負面作用。一天,寇準和溫仲舒騎馬並行。有個瘋子攔住寇準的馬,向寇準山呼萬歲。寇準的政敵樞密院知院張遜得知後,派人向皇帝密告,說寇準有異心。寇準用溫仲舒為證人,為自己辯護。他和張遜在太宗面前激烈爭吵,相互揭短,使得太宗龍顏大怒。當下撤瞭張遜的職,也把寇準貶到青州當知州。  這是寇準在仕途上的第一次失利。當時,他才31歲。太宗深知寇準的才幹和秉性,把他外放的目的,隻是想讓他收斂一點,老道一些。寇準走後,皇帝經常念及他,也為寇準不在身邊而悶悶不樂。想寇準時,就問左右的侍從,“不知寇準在青州過得怎樣?”答曰:“準得善藩,當不苦也”。看來這幫皇帝周圍的宦官們也不喜歡寇準。要不然,為什麼當皇帝再問寇準情況時,他們猜透瞭太宗想重新起用寇準的心思,落井下石地挑撥道,“您老人傢對寇準這麼懷念,終日不忘;可他寇準在青州整日飲酒作樂,什麼時候還想念您呢?”  一年後,當太宗下決心重召寇準回京,並升為副宰相時,寇準還是那個血氣方剛的“諍臣”嗎?會不會第二次被打倒呢?寇準回京後,太宗正害著嚴重的腳病,行走自然不便。見到寇準後,太宗首先讓寇準看自己的足疾,然後不無責備地問,“你怎麼來得這麼遲呢?”,有意顯示和寇準的親昵情感。寇準卻表現出一貫耿直的性格,沒說一句奉承討好的話,也沒表示“永不翻案”,痛改前非。而是不冷不熱地說,“臣非召不得至京師。”差點兒沒把皇帝噎死,

堅持抗金的中堅力量北宋名臣:李綱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紀,福建邵武人,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歷官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禦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五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罷。多次上疏,陳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後抑鬱而死。宋代著名愛國民族英雄,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代表作為《六么令》、《水調歌頭》([一]、[三]、[六])、《水龍吟》(三)、《永遇樂》、《江城子》([二]、[七])、《念奴嬌》([一]、[三])、《雨霖鈴》、《喜遷鶯》(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么令》以江煙水雲歌月以及玉樹疏鐘古寺高樓等背景映襯詞人“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之感古傷今之情懷和“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之堅韌不拔之操守,讀來令人肅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  政和二年(1112)進士及第。五年,任監察禦史兼權殿中侍禦史,不久即因議論朝政過失,被罷去諫官職事。宣和元年(1119),上疏要求朝廷註意內憂外患問題,被宋徽宗趙佶認為議論不合時宜,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  宣和七年七月,李綱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兩路攻宋,完顏宗望(斡離不)所率東路軍直逼宋都開封。  在宋廷一派慌亂情況下,李綱向宋徽宗提出瞭傳位給太子趙桓,以號召軍民抗金的建議。趙桓(宋欽宗)即位後,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就任親征行營使,負責開封的防禦。他率領開封軍民及時完成防禦部署,親自登城督戰,擊退金兵。金帥完顏宗望見開封難以強攻,轉而施行誘降之計,宋廷彌漫瞭屈辱投降的氣氛。李綱因堅決反對向金割地求和,被宋欽宗罷官。由於開封軍民憤怒示威,迫使宋欽宗收回成命,李綱才又被起用。完顏宗望因無力攻破開封,在宋廷答應割讓河北三鎮之後,遂於靖康元年(1126)二月撤兵。開封守衛戰在李綱組織下獲得勝利。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金兵撤離之後,李綱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誣陷。靖康元年五月,宋廷強令李綱出任河東、河北宣撫使,驅趕他出朝。李綱就任後,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撫使徒具空名,無節制軍隊之權。李綱被迫於九月辭職,旋又被加上“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的罪名,先責建昌軍(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謫夔州(今四川奉節白帝城)。  李綱被貶不久,金兵再次兩路南下圍攻開封。宋欽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綱,任命他為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但已無濟於事。當李綱在長沙得知此命時,北宋已經滅亡。  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為利用李綱的聲望,起用他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相)。其時,李綱正在赴開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趕到南京,竭盡思慮,為高宗籌劃重整朝綱,組織抗金,並同高宗周圍的汪伯彥、黃潛善等投降派展開尖銳鬥爭。他反對投降,主張“一切罷和議”,嚴懲張邦昌及其他為金兵效勞的宋朝官員,以勵上節。為加強抗金鬥爭的力量,他推薦堅決抗戰的老臣宗澤出任東京留守,去開封整修防禦設施;又力主設置河北招撫司和河東經制司,支持兩河軍民的抗金鬥爭,並推薦張所和傅亮分別任河北招撫使、河東經制副使。他還針對北宋以來軍政腐敗,賞罰不明等情況,頒佈瞭新軍制二十一條,著手整頓軍政,並建議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帥府,實行縱深防禦。  李綱整頓軍政的設施,有助於宋朝廷支撐局面,尚能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張堅決抗金及反對投降活動,卻為宋高宗及汪伯彥、黃潛善所不容。因此,他們又設法驅逐李綱。首先,調李綱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另委黃潛善接任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以牽制李綱。接著,又罷免張所、傅亮,撤銷河北招撫司及河東經制司,蓄意破壞李綱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綱辭職。李綱任宰相僅七十五天,就被驅逐出朝,不久貶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繼又流放到海南島的萬安軍(今廣東儋縣東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獲自由。  建炎四年,李綱回到邵武居住。此後,於紹興二年(1132)二月至紹興三年,任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後改湖南安撫使),又於紹興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雖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關心國事,一再上疏陳述政見,繼續反對屈辱投降,支持嶽飛抗金鬥爭。紹興十年正月卒。  李綱一生著述甚多,其遺文由其諸子編成《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刊行於世。其中《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建炎時政記》等,系李綱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時的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記錄,是研究這段歷史的寶貴資料。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國難當頭怎能忍辱偷生:北宋學生運動英雄陳東

  中國的青年學生,一向關心國傢大事,堅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條,盡忠報國,死而後已,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讀書機器。中國古代曾經發生過很多學生運動,對當時的時事起過重要的影響,宋朝的靖康學生運動(這裡將“靖康學生運動”定義為宋欽宗即位之後陳東領導太學生的上書請殺“六賊”和東京保衛戰時上書請願要求起用李綱的一系列活動)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話題。  一,宋朝的建立與武力的不振  公元九六零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推翻瞭後周,建立瞭趙宋王朝。  宋朝建立之後,在後周已經建立的對割據政權的優勢的條件下,開始瞭統一中國的戰爭,在“先南後北”的正確戰略下,宋太祖、宋太宗相繼滅掉瞭南方的南唐、吳越、南漢、後蜀、南平、楚和北方的北漢,重新統一瞭中國。  由於唐朝中期以來藩鎮割據,戰亂不止。在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時代,擁有兵權的藩鎮將領經常發動兵變,王朝更迭頻繁。趙匡胤建立趙宋王朝後,為瞭消除這一弊病,以“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瞭石守信、王審琦等開國大將的兵權(相比劉邦,楊堅等開國皇帝平定天下後對功臣的誅殺,這對於皇帝和武將來說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並進行軍事改革,剝奪瞭高級將領的兵權,以文制武,並且軍隊經常進行輪換,成功的抑制瞭軍人對政治的幹預與兵變的發生,但是卻造成瞭“兵無常將,將無常師”、“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的戰鬥力遭到嚴重削弱,導致宋朝武力一直不振,在與周邊少數民族的戰爭中長期處於劣勢。  另外,五代時期的野心傢、沙陀人石晉塘為瞭能夠稱帝,割讓長城以南的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使中原王朝失去瞭長城這一堅實屏障,在與契丹的鬥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宋太宗在統一中原與江南後乘勝北伐,期能收復幽雲十六州,但兩次進攻都遭遇慘敗,再也不敢大舉北伐。  在景德二年(一一零五年)成功的擋住瞭遼的大舉入侵並訂立“澶淵之盟”後,宋朝的皇帝大都安於太平,醉生夢死,不圖進取。  宋神宗執政時期,在王安石的輔佐下,力圖“剪滅西夏、契丹,恢復漢唐舊境”,進行瞭各項改革,在軍事上也取得瞭顯著的成就,但是保守勢力太大,改革失敗。此後在對西夏的戰爭中也不斷失敗,而且在保守派的壓力下還割讓河西七百裡大好河山給遼。  宋徽宗更是荒淫腐朽,沉湎於享樂,醉生於書畫、道教、美女,任用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巧取豪奪,鬧得民怨沸騰,(當時有“潑瞭筒<童>,倒瞭菜<蔡>,便是人間好世界”的民謠)人民起義不斷(如宋江、方臘等)。  二,宋朝的開明政治與士大夫  宋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異數——中國歷史上結束戰亂而統一的王朝,幾乎都是短命王朝,秦(公元前二二一年到公元前而零六年,十五年)、西晉(公元二八零年到三一六年,三十六年)、隋(五八七年到六一八年,三十一年),隻有宋朝(北宋九七九年滅北漢,實現統一,一一二七年亡於金,一百四十八年)是例外!三百多年的歷史、十八位皇帝卻沒有一個暴君!不過更讓人驚嘆的是臣僚對皇帝的敢於勸諫與勇於頂撞,而皇帝對臣僚難得的寬容與尊重。  宋人筆記《蓼花洲閑錄》中,有這樣一則記載:宋神宗因陜西方面對西夏用兵失利,遷怒於一個主管運糧的漕官。憤憤之下,親自書寫禦批,命令中書處斬此人。轉日,宰相蔡確率群臣上朝。神宗問:“昨日禦批斬人,今已行否?”蔡確回答:“為臣我正想向陛下奏告此事。”神宗聞言不悅:“又有何疑?”蔡確回答:“祖宗以來,未曾殺士人,臣等不欲陛下開此先例。”神宗皇帝沉吟半晌,說:“那就把此人刺面,流放偏遠惡地。”時任門下侍郎的章悖當廷接言:“如此,不如殺掉此人。”神宗奇怪,問:“卿何出此言?”章悖回答:“士可殺不可辱。”一句話激得神宗勃然大怒,聲色俱厲道:“朕快意事一件也不得做!”龍顏雷霆之下,當朝的宰相群臣不僅沒有震懾惶恐,頂嘴的章悖反而不咸不淡又回一句:“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神宗默然。(轉載自梅毅《刀鋒上的文明》)這樣的情況,在號稱民主的今天也是不多見的,而在“專制主義進一步強化”的宋朝,卻隻是極為普通的一件小事。  宋太祖雖然出身行武,但是卻開創瞭一個十分寬松、開明的政治制度。據史載,宋太祖立國之後,曾在太廟裡刻下祖訓,此訓隻有皇帝本人在祭祀太廟時,由一個不識字的太監引導到太祖誓碑前背誦。開封城破之日,有好奇者跑到太廟時方知其上的內容: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建炎元年四月丁亥)  宋太祖吸取唐中期以來武將擁兵自重導致天下戰亂不已的教訓,采取瞭“崇文抑武”的策略,宋太祖曾言:“宰相須用讀書人!”在用人策略上一直重用文人。雖然這樣造成瞭前面所述的宋朝武力不振的危險局面,但是成功的調動瞭文人士大夫的參政熱情,廟堂之上,君臣爭論不已;江湖之中,書生指點江山。  宋欽宗在詔書中曾這樣說道:“祖宗涵養士類垂二百年,教以禮樂,風以詩書,班爵以貴之,制祿以富之,於士無負。”(宋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二百二十一。轉載自陳峰,《政治選擇與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國方略及處理文武關系方面探究為中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二零零七年一月)的話語。分頁: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在這樣重視文人士大夫的時代,宋朝的思想文化高度繁榮,大文學傢(宋詞各大傢、宋詩各大傢、唐宋八大傢宋朝占六人等)、大思想傢(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陸九淵、陳亮等)、大史學傢(司馬光、歐陽修、鄭樵、馬端臨、李燾、李心傳等)層出不窮,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發展的黃金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發展的頂峰。  在這樣的情況下,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憂國憂民,范仲淹“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情懷不僅僅是范仲淹個人的憂國憂民,而是整個宋朝文人士大夫憂國憂民的集中體現。  三,宋朝教育的繁榮與太學的獨盛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言:“臣半部論語治天下。”宋太祖曾言:“宰相須用讀書人!”這君臣兩位對儒傢、對讀書人的態度基本決定瞭宋朝對文化的基本政策。從此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以來第二個學術自由的時期。  宋代學校教育異常發達,京師設有國子學,太學等等,另外有專業性很強的武學、律學、算學、畫學、書學、醫學。宋仁宗以後,鼓勵各州縣興辦學校,至宋徽宗時期,全國由官府負擔食宿的州縣學生人數達到十五、六萬人,這種情況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除瞭官辦學校而外,私人講學授徒亦蔚然成風,其中以書院的興盛最為引人註目,聞名全國的有所謂四大書院,即石鼓、嶽麓、白鹿洞、應天書院。書院與官辦的州縣學不同,通常是由士大夫所建,因而學校環境較為寬松,除瞭正統的儒傢學說而外,其它各種學術均可以講授,不同的思想可以相互交流、切磋、辯難,如朱熹、陸九淵的“鵝湖之會”,朱熹陳亮之間的“王霸義利之辯”等等,從而活躍瞭師生的思想,推動瞭學術的繁榮和進步。教育的普及既是宋代文化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宋代文化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宋代的京師國學包括: 國子學、太學、宗學、小學、廣文館、四門學、算學、律學、畫學、書學、武學等,

英雄莫問出處 北宋之面涅大將:狄青

  面涅將軍——狄青  狄青,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幹嘉佑二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北宋大將。狄青出身貧寒,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瞭他的軍旅生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西夏。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瞭一名低級軍官。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裡,參加瞭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沖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瞭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康定元年(1040年),經尹洙的推薦,狄青得到瞭陜西經略使韓琦、范仲淹的賞識。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並對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狄青遂發憤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由是益知名。”由於狄青勇猛善戰,屢建奇功,所以升遷很快,幾年之間,歷官泰州刺史、惠州團練使、馬軍副部指揮使等,皇佑四年(1052年)六月,推樞密副使。  狄青受命於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這一年,廣西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招兵買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廣東。宋朝統治者十分恐慌,幾次派兵征討,均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就在舉國騷動,滿朝文武惶然無措之際,僅作瞭不到3個月樞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宋仁宗十分高興,任命他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並親自在垂拱殿為狄青設宴餞行。  當時,宋軍連吃敗陣,軍心動搖,更有個別將領如陳曙等,心懷私利,不以國事為重,竟因害怕狄青搶功而擅自出擊,結果大敗而歸,死傷慘重。狄青受命之後,鑒於歷朝借外兵平叛後患無窮的教訓,首先向皇帝建議停止借交趾兵馬助戰的行動。他大刀闊斧整肅軍紀,處死瞭陳曙等不聽號分之人,使軍威大振,接著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從各地調撥、屯集瞭大批的糧草。依智高的軍隊看到後,以為宋軍在近期內不會進攻,放松瞭警惕。而狄青卻乘敵不備,突然把軍隊分為先、中、後三軍,自己親率先軍火速出擊,一舉奪得昆侖關,占取瞭有利地形,接著命令一部分軍隊從正面進攻。他執掌戰旗率領騎兵,分左右兩翼,繞道其後,前後夾攻,一戰而勝。  班師還朝以後,論功行賞,狄青被任命為樞密使,作瞭最高軍事長官。然而種種禍患也就由此而生。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宋懲唐末五代武人專政,兵變頻仍之弊,自開國以來,極力壓低武將地位,以絕其覬覦之心,把右文抑武作為基本國策。從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分割禁軍統帥權力,到實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直至發展到凡將帥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陣圖,訓令,將帥隻能按圖作戰的荒唐地步。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隨著狄青官職的升遷,朝廷對他的猜忌,疑慮也在逐步加深。早在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任樞密副使時,禦史中丞王舉正就認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執政,“本朝所無,恐四方輕朝廷”。右司諫賈黯上書皇帝,論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禦史韓贄等人亦皆附和。在依智高縱橫嶺南,滿朝文武驚慌失措,狄青受命於危難,率兵出征之際,朝廷在欣喜之餘,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獨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監軍,監視狄青。後因諫官李兌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觀軍容,致主將掣肘,是不足法。”朝廷也迫於形勢緊急才作罷。到狄青凱旋還朝作瞭樞密使時,這種疑忌和不安達到瞭頂點。臣僚百官紛紛進言,不僅始終反對狄青作官者如王舉正竟以罷官威脅,就連原來屢屢稱頌狄青戰功,譽之為良將的龐籍、歐陽修等人也極力反對任命狄青。難道是狄青居功自傲,懷有異心而招致眾議嗎?恰恰相反,狄青始終對朝廷忠心耿耿。在他作瞭樞密副使之後,臉上仍保留著宋代軍士低賤的標記——制字。宋仁宗曾勸他用藥抹去,狄青回答說:“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臣願留以勸軍中。”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氣,而不是自己作官的尊嚴。  狄青出身貧賤,曾有諂諛附阿之徒附會說他是唐朝名臣狄仁傑之後,狄青並不為改換門庭而冒認祖宗,他說:“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在依智高敗逃之後,有人曾主張報依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卻以為“不敢誣朝廷以貪功”。史稱他“為人縝密寡言,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行師先正隊伍,明賞罰,與士卒同饑寒勞苦……尤喜推功與將佐。”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當時朝野廣為傳頌,京師的百姓相與誰說:“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就連力主罷免他的文彥博也稱他“忠謹有素”。歐陽修在嘉佑元年(1056)七月上書請罷狄青,洋洋數千言,舉不出一條得力罪證,反而稱贊他:“青之事藝,實過於人”,“其心不惡”,“為軍士所喜”,任樞密使以來,“未見過失”。那麼罪名是什麼呢?不得不假托虛妄的陰陽五行說,把當年的水災歸罪於秋青,說:“水者陽也,兵亦陰也,武將亦陰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爺因為狄青任官而顯示的征兆。簡直是無中生有,羅織罪名。為什麼朝廷如此急於除掉狄青呢?文彥博說得明白,就是因為“朝廷疑耳”。在文彥博請罷狄青時,宋仁宗說“狄青是忠臣”,文彥博立即反駁“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嘉佑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瞭一場病,後來慢慢康復,如制誥劉敞上書說:“天下有大憂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體平復,大優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樹為朝廷最大的威脅。在這種猜忌,疑慮達到登峰造極的時候,謠言紛起,有人說狄青傢的狗頭正長角,有人說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連京師發水,狄青避傢相國寺,也被認為是要奪取王位的行動。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僅作瞭4年樞密使的狄青終於被罷官,出知陳州,離開瞭京師。  狄青到陳州之後,朝廷仍不放心,每半個月就遣中使,名曰撫問,實則監視。這時的狄青已被謠言中傷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來他都要“驚疑終日”,惟恐再生禍亂,不到半年,發病鬱鬱而死。這位年僅49歲,曾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為宋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沒有在兵刃飛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場,馬革裹屍,卻死在猜忌、排斥的打擊迫害之中。  狄青生前,被視為朝廷的眼中釘,必欲拔之而後快,他含冤而死,卻受到瞭禮遇和推崇,“帝發哀,贈中令,謚武襄”。  北宋重文輕武的國策,終自食其果,在後來的民族戰爭中,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到宋神宗登基,希圖重振國威,但又苦於朝中沒有能征善戰之人,這才又思念起瞭狄青,他親自為文,派使者到秋青傢祭奠之靈,並將狄青的畫像掛在禁中,但已於事無補,隻能是嘆息國勢日頹,發思古之幽情而已。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北宋初年大將 擁立功臣:石守信

  石守信(928—984),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初期重要將領,開國功臣。  後漢時,隸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廣順初年,升任禁軍親衛都虞侯。顯德元年(954),後周抗擊北漢的高平之戰,石守信以功升親衛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同年師還後,又升任殿前司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征南唐,石守信任先鋒,參與六合等地戰役。顯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後,石守信以功升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成為殿前司禁軍主力的指揮官。顯德六年三月,後周攻遼,以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韓通為陸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侯的石守信任陸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為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同年六月,趙匡胤接替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時,石守信接替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世宗死,子柴宗訓即位,石守信以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是以趙匡胤為首的“義社十兄弟”中,繼李繼勛、趙匡胤之後第三個建節的,而且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後周末成為趙匡胤的副手,關系最為密切。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暗中與趙匡胤勾結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質倉促派趙匡胤率軍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事前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  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勛(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改兼歸德軍(宋州)節度使。建隆元年四月,昭義軍(潞州)節度使李筠反宋,趙匡胤立即派石守信為主帥率前軍進討,並先後於長平(關名,今山西長子南)、澤州(今晉城)南,擊敗李筠軍,趙匡胤親往督戰,攻下澤州,李筠自焚死,澤、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為使相。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原後周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反,趙匡胤又派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為南征軍主帥,趙匡胤隨後也親征督戰。十一月,石守信率軍攻占揚州,李重進自焚死,淮南平。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命其離京就鎮。同年七月,宋太祖解除宿將兵權,石守信改任天平軍(鄆州,今山東東平)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其實兵權不在也”。建隆三年九月,已加同平章事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權,即請求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義,專任天平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石守信的使相銜升為侍中。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使相銜升為中書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軍節度使“凡十七年不徙,專事聚斂,積財巨萬”。太平興國二年(977),罷天平軍節度使改以中書令銜任西京(洛陽)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運輸建築材料,“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滅北漢,遂即移軍進攻遼南京幽都府,起用宿將石守信督前軍,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宋太宗親自督戰,宋軍大敗,宋太宗狼狽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守中書令、西京留守石守信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使兼中書令”,但不久又進封石守信為衛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移為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太平興國九年(984)六月死,終年57歲,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附石守信傳  石守信,開封浚儀人。事周祖,得隸帳下。廣順初,累遷親衛都虞侯。從世宗征晉,遇敵高平,力戰,遷親衛左第一軍都校。師還,遷鐵騎左右都校。從征淮南,為先鋒,下六合,入渦口,克揚州,遂領嘉州防禦使,充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從征關南,為陸路副都部署,以功遷殿前都虞侯,轉都指揮使、領洪州防禦使。恭帝即位,加領義成軍節度。  太祖即位,遷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領歸德軍節度。李筠叛,守信與高懷德率前軍進討,破筠眾於長平,斬首三千級。又敗其眾三萬於澤州,獲偽河陽節度范守圖,降太原援軍數千,皆殺之。澤、潞平,以功加同平章事。李重進反揚州,以守信為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帝親征至大儀頓,守信馳奏:“城破在朝夕,大駕親臨,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建隆二年,移鎮鄆州,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詔賜本州宅一區。  乾德初,帝因晚朝與守信等飲酒,酒酣,帝曰:“我非爾曹不及此,然吾為天子,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安枕而臥。”守信等頓首曰:“今天命已定,誰復敢有異心,陛下何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貴,一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守信等謝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稱病,乞解兵權,帝從之,皆以散官就第,賞齎甚厚。  已而,太祖欲使符彥卿管軍,趙普屢諫,以為彥卿名位已盛,不可復委以兵權,太祖不從。宣已出,普復懷之,太祖迎謂之曰:“豈非符彥卿事耶?”對曰:“非也。”因奏他事。既罷,乃出彥卿宣進之,太祖曰:“果然,宣何以復在卿所?”普曰:“臣托以處分之語有侏亻離者,復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復悔。”太祖曰:“卿苦疑彥卿,何也?朕待彥卿厚,彥卿豈負朕耶。”普對曰:“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太祖默然,事遂中止。  開寶六年秋,加守信兼侍中。太平興國初,加兼中書令。二年,拜中書令,行河尹,充西京留守。三年,加檢校太師。四年,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兼中書令,俄進封衛國公。七年,徙鎮陳州,復守中書令。九年,卒,年五十七,贈尚書令,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寧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鉅萬。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子保興、保吉。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北宋大臣張邦昌簡介 張邦昌賣國是怎麼回事?

  導讀:張邦昌(1081年-1127年),北宋末大臣,字子能,永靜軍東光張傢灣人(今河北東光縣大龍灣)。“靖康之變”期間由金國扶持為大楚皇帝,建都金陵。  張邦昌進士出身,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金兵圍開封時,他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以議和,歸宋後,任河北路割地使。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470多人、文武百官等15000多人北歸,立邦昌為大楚皇帝,二月向邦昌宣讀冊文,三月初一邦昌前往尚書省,金人警告他,到瞭初七,再不登基就殺大臣,縱兵血洗汴梁城。於是邦昌做瞭32天的皇帝,史稱“靖康之變”。  金國退兵之後,邦昌脫下帝袍,去除帝號,他不在正殿辦公,不自稱朕,可謂行規步矩,小心謹慎之至,最後迎元祐皇後孟氏入居延福宮,封郡王。後來南下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見康王,“伏地慟哭請死”,謂“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 張邦昌賣國  宋高宗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年號建炎,封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又擢為太傅。有人告發邦昌在皇宮玷污宮人,宰相李綱力主嚴懲,建炎元年六月(1127年7月),被貶至潭州“安置”,“令監司守臣常切覺察”,飲食起居都要向尚書省報告。  不久金兵又以邦昌被廢來犯,同年九月下詔將邦昌賜死,並誅王時雍,殿中侍禦史馬伸前來長沙執行。據稱邦昌讀罷詔書,“徘徊退避,不忍自盡”,執行官逼他就死,最後登上潭州城內天寧寺的平楚樓,仰天長嘆數聲,自縊身亡。不久,書寫張邦昌三字以示大臣的宋齊愈被腰斬,王時雍被斬首。  他雖然做瞭傀儡皇帝,但實是被金人以屠城要脅,為瞭不讓金人有屠殺百姓的借口,才不得已繼位,即使他不當這個傀儡皇帝,金人仍會令他人來當。至於說他玷污宮人,按宋史卷四七五張邦昌傳所載的真實情況為:“初,邦昌僭居內庭,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數以果實奉邦昌,邦昌亦厚答之。一夕,邦昌被酒,李氏擁之曰:‘大傢,事已至此,尚何言?’因以赩色半臂加邦昌身,掖入福寧殿,夜飾養女陳氏以進。”當瞭偽朝皇帝,宋高宗都沒有處罰瞭,這實是無關緊要的小罪,由此可知,這是時空環境改變後高宗欲罪之的借口之一罷瞭。  張邦昌雖然受金人之命當瞭傀儡皇帝,但屢屢“請不毀趙氏陵廟,罷括金銀,存留樓櫓。”(《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更不時與金人交涉必須善待宋代宗室,撫慰百姓,提出很多安定局面的措施,更在金人北撤後不久隨即馬上退位,南歸宋室,這部分應給予公允正面的歷史評價。相關閱讀推薦:精忠嶽飛第1集劇情 北宋末年遼國大舉進犯中原國難當頭怎能忍辱偷生:北宋學生運動英雄陳東堅持抗金的中堅力量北宋名臣:李綱北宋王朝如何過春晚:皇帝接受萬邦朝賀蔡京是誰 北宋奸相蔡京簡介及蔡京怎麼死的?

宋神宗年號是什麼 北宋皇帝宋神宗宗趙頊怎麼死的?

  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趙仲針,宋英宗長子,宋朝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三年立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為神宗,時年20歲。  宋神宗是英宗和宣仁聖烈高皇後所生長子,慶歷八年戊子年四月十日戊寅(1048年5月25日)生於濮安懿王宮邸睦親宅。據說神宗出生當天,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氣聚集成雲。神宗即位後,對北宋積貧積弱深感憂心,而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振興北宋王朝,是為王安石變法,  宗在元豐年間強化軍兵保甲的措施,目的在於對外增強對遼、西夏的戰鬥力,並鎮壓各地的武裝反抗,鞏固統治。但是,這些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沒有任何實際效果。在熙寧變法期間,王安石任用王韶為秦鳳路沿邊安撫使,出兵抗禦西夏,拓地五州,形成對西夏的包圍,史稱“熙河之役”。相關閱讀推薦:宋朝宋神宗趙頊簡介宋神宗的兒子介紹 宋神宗的八個兒子是怎麼死的?宋神宗趙頊簡介 勵精圖治卻將北宋送上滅亡之路

懼內:北宋科學傢慘遭傢暴 曾被悍妻扯下胡子

  沈括是北宋著名科學傢、改革傢。這位博學多才的科學傢卻是名副其實的“妻管嚴”,甚至經常遭遇“傢暴”。妻子張氏不顧孩子們的磕頭告饒,對沈括照打不誤,某次還把沈括的胡子連皮帶肉扯瞭一塊下來。  朱彧在《萍洲可談》的記載,沈括前後有二任妻子,第二任是淮南轉張芻之女,張氏驕蠻兇悍,平時常虐待沈括,將胡須連皮帶肉扯將下來,兒女們抱頭痛哭,跪求張氏息怒;又驅逐元配之子,年年狀告其父子。但是張氏去世後,沈括竟鬱鬱寡歡,過揚子江時,一度跳水尋短,並於隔年去世。  沈括的妻子張氏是續弦,官僚張芻的女兒,非常河東,非常獅子吼,沈括的另一“軟”是源於他老婆的“硬”,平日對沈括又打又罵又擰又咬,不避子女。沈括的孩子們不忍見老爸被打,齊刷刷跪下磕頭告饒。   而張氏卻照打不誤,某次還把沈括的胡子連皮帶肉扯瞭一塊下來,留胡子的人一想這慘狀下巴都哆嗦。然而,張氏得病死後,沈括不慶祝解放和傢暴的終止,反而痛不思食寢不安席,還差點跳河殉情,種種跡象說明這位大科學傢還有點S/M傾向。  也就是在此期間,《夢溪筆談》成書,這又說明悍妻不僅是哲學傢的催化劑,也可以是科學傢的培養基。相關閱讀推薦:宋代已有牙膏牙刷?古人用馬尾制作牙刷宋代福州人過初一:女人盡可上賭場下館子宋朝貨幣介紹 宋代錢幣種類 宋朝都有哪些貨幣?宋朝皇後服飾種類 宋代皇後禮服是什麼樣的?

蘇易簡簡介 北宋官員太宗太平興國狀元蘇易生平

  蘇易簡(958—997)北宋官員。字太簡,梓州銅山(今屬四川)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第一,狀元。為將作監丞、升州通判、翰林學士承旨,歷知審官院、審刑院,遷給事中,拜參知政事,至道元年,出知鄧州,移陳州。以文章知名,有《文房四譜》、《續翰林志》及文集。《文房四譜》全書共五卷,筆譜二卷,其餘各一卷,附筆格、水滴器。書前有徐鉉序,末有自序。  父親蘇協,舉蜀進士。蘇易簡出生於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少年聰穎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興國五年(980),舉進士時,太宗留心儒術,責考生皆臨軒復試,易簡洋洋三千餘言,一揮而就。太宗覽畢,甚為贊賞,曰:“君臣千載遇”,擢為甲科第一,遂以文章名揚天下。時年僅二十二歲。  蘇易簡中狀元後,通判升州,遷左贊善大夫。八年,以右拾遺知制誥,連續七年主持貢舉,公正無私,深得太宗信任。雍熙三年(986),充翰林學士。淳化二年(991),同知京朝官考課,遷中書舍人,充承旨。一次,蘇易簡用水試欹器,以“日中則昃,月滿剛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勸諫太宗持留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不久,知審官院,改知審刑院,掌吏部選,遷給事中,參知政事。易簡性好嗜酒,太宗多次勸誡,並草書《誡酒》、《勸酒》二詩,令其在母親面前朗讀,但收效甚微,至道元年(995),因嗜酒,被劾,罷為禮部侍郎,出知鄧州,又移知陳州。至道二年(996年)十二月,因飲酒過度去世,贈禮部尚書。  易簡知識淵博,善喜談笑,以文章名著於世,著有《文房四譜》,《續翰林志》及文集二十卷傳世。工書法,存世書跡有《傢摹本蘭亭》,與蘇舜欽、蘇舜元並稱“銅山三蘇”。

寇準簡介 北宋時期政治傢詩人吏部尚書寇準生平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傢﹑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聖元年(1023)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於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屍靈厝於衡州(今衡陽市)嶽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裡。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寇準從小就非常聰明,七歲時隨父登華山就留下瞭“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的詩句。寇準與宋初山林詩人潘閬、魏野﹑“九僧”等為友,詩風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類,情思淒婉,很有賈島詩的風味。他的七言絕句意新語工,最有韻味,如“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書河上亭壁》),“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夏日》)等,情景交融,清麗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詞傢,但偶有所作,也頗可讀。《全宋詞》共輯其詞4首。  現存《寇萊公集》7卷,有《兩宋名賢小集》本,《寇忠愍公詩集》3卷,宋知河陽軍范雍初刻、有序,清朝有聖香樓刊本及辨義堂刊本。

黃庭堅簡介 北宋時江西詩派開山之祖黃庭堅生平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傢,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傢”;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黃庭堅,江西詩派開山之祖。生於慶歷五年六月十二日(1045年7月28日),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詩人,書法傢,詞人。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  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  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  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於宜州貶所。

錢惟演簡介 北宋大臣西昆體骨幹詩錢惟演生平

  錢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體骨幹詩人。字希聖,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吳越忠懿王錢俶第十四子。從俶歸宋,歷右神武將軍、太仆少卿、命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累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終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所著今存《傢王故事》、《金坡遺事》。  錢惟演,少時好學,曾賦《遠出》詩,有“高為天一柱,秀作海山峰”句。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隨父降宋,任右屯衛將軍。宋真宗時,招入學士院。在朝會上,以笏起草詔令,迅即而就,甚得真宗贊賞。咸平初,任太仆少卿,進《咸平聖政錄》。因博學能文辭,景德中,入直秘閣,修《冊府元龜》,並與楊億分纂部門序,常在編書餘暇與楊億、劉筠等十七人唱酬,結集為《西昆酬唱集》,號“西昆體”。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為翰林學士。仁宗時,拜樞密使。初附丁謂,排斥寇準,及丁謂將得罪,又擠謂自解。明道初降為崇信軍節度使。歷官工部尚書等。真宗朝歷任直秘閣、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等職。仁宗即位,為樞密使,以同平章事(宰相)的頭銜出任許(今河南許昌)、陳(今河南淮陽)等州。  為人好趨炎附勢,多寫歌功頌德的文章獻於朝廷以邀恩寵,尤善以聯姻手段巴結皇室,攫取權利,為時論所鄙薄。初謚“思”,明確其有過而能追悔自新。宋仁宗慶歷年間,由其子訴請,改謚“文僖”。

歐陽修簡介 北宋政治傢千古文章四大傢歐陽修生平

  歐陽修簡介: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傢、文學傢,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傢”。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傢”。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最傑出的代表,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瞭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瞭韓愈的古文理論,引領宋朝文學走向高峰,對整個宋朝文化的繁榮居功至偉,對後世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他的散文是宋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其散文創作的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瞭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瞭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極高的成就。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歐陽修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當時他父親任綿州推官,已經56歲瞭。3年後,父親去世。歐陽修是傢裡的獨子,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孤兒寡母隻得到湖北隨州去投奔歐陽修的叔叔。叔叔傢不是很富裕,好在母親鄭氏是受過教育的大傢閨秀,用荻稈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歐陽修的叔叔也不時關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傢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瞭傢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傢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創業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天下。”十歲時,歐陽修從李傢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後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播下瞭種子。   歐陽修的科舉之路可謂坎坷。天聖元年(1023年)和天聖四年(1026年)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  天聖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開封府最高學府國子監。同年秋天,歐陽修參加瞭國子監的解試。歐陽修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也算是“連中三元”。歐陽修覺得,在即將到來的殿試中,自己肯定也能奪得狀元,於是特意做瞭一身新衣服,準備到時候穿。歐陽修在廣文館有個同學,叫王拱辰,才19歲,也獲得瞭殿試資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調皮地穿上歐陽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說:“我穿狀元袍子啦!”沒想到,殿試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瞭狀元。天聖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趙禎主持的殿試在崇政殿舉行。殿試放榜後,歐陽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進士及第。據歐陽修同鄉時任主考官晏殊後來對人說,歐陽修未能奪魁,主要是鋒芒過於顯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相關閱讀推薦:歐陽修的治學之道:身為文壇宗主為何不多讀書?揭秘:北宋歐陽修為何被後人稱之為千古伯樂

范仲淹簡介 北宋著名的政治傢軍事傢范仲淹生平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傢、思想傢、軍事傢、文學傢、教育傢,世稱“范文正公”。仁宗時,擔任右司諫。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亂中,與韓琦共同擔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協助夏竦平定叛亂。慶歷三年(1043年)富弼、韓琦等人參與“慶歷新政”。提出瞭“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等十項改革建議。歷時僅一年。後因為遭反對,被貶為地方官,輾轉於鄧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間,設立義莊,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於徐州,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嶽陽樓記》(現編入初中魯教版及人教版語文八下教材第六單元、蘇教版語文九上教材和滬教版語文九上教材),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也留下瞭眾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漁傢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為歷代傳誦。歐陽修曾稱<漁傢傲>為“窮塞主詞”。著作為《范文正公集》。范純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當過宰相。范仲淹在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  “彼希聲之鳳皇,亦見譏於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於魯人。鳳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在答友人梅堯臣的《靈烏賦》(約作於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他同歐陽修、餘靖、尹洙諸人因言事被貶謫的時期所作。因范仲淹多次因諫被貶謫,當時梅堯臣作文《靈烏賦》力勸范仲淹要少說話,少管閑事,自己逍遙就行。《靈烏賦》為范所作的同名答文)中強調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更是彰顯瞭古代士大夫為民請命的凜然大節(即現今所謂的“知識分子的良知”)。  范仲淹此言頗類似於美國開國前期爭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原文是PatrickHenry在公元1775年的“給我自由,否則給我死”——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但比他晚講瞭七百四十年。

晁補之簡介 北宋著名文學傢蘇門四學士晁補之生平

  晁補之(1053—1110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傢。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嘉祥縣)人,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  《宋史·晁補之傳》曰:晁[cháo]補之為“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愨之曾孫也。父端友,工於詩。“  從這幾句簡短的記載裡,可知晁補之(男)生長在士宦之傢、書香門第。他從小就受到傢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聰敏強記,幼能屬文,日誦千言,故早負盛名。  大宋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試開封及禮部別院皆第一。同年授澶州司戶參軍。  元祐初,任太學正,著作佐郎,後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  紹聖元年(1094年),知齊州(今山東歷城),因修《神宗實錄》失實,降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九月三日改貶亳州(今安徽亳縣)通判,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又貶監處州(今浙江麗水),赴處州途中,丁母憂。  元符二年(1099年)為信州(今江西上饒)酒稅。大觀末,知達州(今四川達縣),未行。改泗州(今江蘇盱眙東北),到官不久卒。葬於任城呂村。  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贈直龍圖閣。從弟晁謙之編次《雞肋集》。

張先簡介 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張安陸張先生平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遊。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張先之父張維,好讀書,以吟詠詩詞為樂。張先於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明道元年(1032年)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書丞知吳江縣,次年為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此後常往來於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並與趙抃、蘇軾、蔡襄、鄭獬、李常諸名士登山臨水,吟唱往還。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一名安陸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北宋詞人張先,號子野,詩句精工而受人稱贊。《古今詩話》中說:“有客謂子野曰:‘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日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此餘生平所得意也。”後來,人們就稱呼他張三影。

李之儀簡介 北宋蘇門文人集團重要成員李之儀生平

  李之儀(104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今山東省慶雲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禦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後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塗。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後期“蘇門”文人集團的重要成員,官至原州(今屬甘肅)通判。李之儀一生官職並不顯赫,但他與蘇軾的文緣友情卻流傳至今。  李之儀早年師從於范仲淹之子范純仁。熙寧三年(1070)進士,初授萬全縣令,後到鄜延軍任職。元豐六年(1083)春回京。時高麗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諫大夫楊景略等前去吊唁。楊素聞李之儀清節賢名,才華橫溢,遂奏請之儀同行,作為書狀。出使途中,路過山東長清縣孝堂山漢石祠時,曾題字於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書,共五行,現刻字尚存。這是他在山東留下的僅有的遺跡。  哲宗元祐初(1086)范純仁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李之儀遂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官。不久,又為原州(今屬甘肅)通判。與蘇軾,黃庭堅,秦觀交往甚密。元祐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二年(1099),上調監內香藥庫,禦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  徽宗崇寧初(1102),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李之儀《與祝提舉無黨》說:“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喪子婦,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脫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繼見舍。第四年初,則癬瘡被體,已而寒疾為苦。”後遇赦復官,授朝議大夫,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稱鵝溪)為緣,自名“姑溪居士”,卒後葬於葬當塗藏雲山致雨峰。  古無棣縣包含今天的濱州市無棣縣、德州市慶雲縣以及滄州市鹽山縣慶雲鎮,後分為東西無棣,東無棣即今天的無棣縣,西無棣的縣府從今天的鹽山縣慶雲鎮遷至慶雲縣縣府,後更名為慶雲縣。《慶雲縣志》裡記載朝請大夫李之儀等八位慶雲籍的名人,供奉於明朝的慶雲縣城“鄉賢祠”內。  李之儀夫人  胡淑修(1047–1105)字文柔,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享年58歲”,慶雲北宋詞人李之儀之妻。胡淑修天資聰慧,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之傢,其父胡宗質,翰林院大學士,外祖父施元長曾經是汝州知州,祖父胡宿(995-1067),字武平,仁宗天聖二年(1024)進士。歷官揚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兩浙轉運使、修起居註、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  李之儀的從兄  李之純,字端伯,古滄州無棣人(今山東省慶雲縣),李之儀之從兄。登進士第。熙寧中,為度支判官、江西轉運副使。禦史周尹劾廣西提點刑獄許彥先受邕吏金,命之純往究其端,乃起於出婢之口。之純以為蕪俚之言,不治,彥先得免。《慶雲縣志》裡記載工部尚書李之純等八位慶雲籍的名人,供奉於明朝的慶雲縣城“鄉賢祠”內。

晏殊簡介 北宋時期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傢晏殊生平

  晏殊(991-1055),字同叔。漢族,北宋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於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人。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江右人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傢。北宋政治傢、文學傢。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升官做瞭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梁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說刪並《世說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  晏殊是北宋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歷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後進,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他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三十餘首,風格含蓄婉麗,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頗受南唐馮延已的影響,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其代表作為《浣溪沙》、《蝶戀花》、《踏莎行》、《破陣子》、《鵲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千古傳誦的名句。他亦工詩善文,原有詩文二百四十卷,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胡亦堂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

李格非簡介 北宋文學傢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生平

  李格非(約1045~約1105年)北宋文學傢。字文叔,山東濟南歷下人,女詞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樞密韓公詩二首》詩序中稱“父祖皆出韓公門下”,可知其父祖輩皆為“蚤有盛名,識量英偉”(《宋史·韓琦傳》)的學士韓琦的門下士。幼時聰敏警俊,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數十萬言。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縣)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今山東東平)教授。宋代有兼職兼薪制度,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他斷然謝絕,表現瞭廉潔清正的風節。  元豐八年(1085年)九月十三日,李格非為已故同裡人、傢住明水以西廉傢坡村的齊魯著名隱士廉復撰寫《廉先生序》一文,述其平生,證其為人,傳其不朽。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官太學錄。他專心著述,文名漸顯,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再轉博士,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在館職,俱有文名,稱為蘇門“後四學士”。同年十月,哲宗幸太學,李格非奉命撰《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詩碑》。元祐四年(1089年),官大學正。  紹聖元年(1094年),章惇為相,立局編類元佑諸臣章疏,召李格非為檢討,拒不就職,因而得罪,遂被外放為廣信軍(今河北徐水遂城西)通判。任職期間“有道士說人禍福或中,出必乘車,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車中道士來,窮治其好,杖而出諸境”。表現出厭惡邪術、不信鬼神、反對迷信的思想。紹聖二年(1095年),李格非召為校書郎,著作佐郎。是年撰成他的傳世名文《洛陽名園記》。《宋史·李格非傳》雲:“嘗著《洛陽名園記》,謂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其後洛陽陷於金,人以為知言。”《洛陽名園記》10卷,記洛陽名園,自富鄭公(富弼)以下凡19處。北宋朝廷達官貴人日益腐化,到處營造園圃臺謝供自己享樂,李格非在對這些名園盛況的詳盡描繪中,寄托瞭自己對國傢安危的憂思。紹聖四年(1097年),李格非升任禮部員外郎。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朝廷內排擠元祐舊臣。李格非因名列“元祐黨”,被罷官。《宋史·李格非傳》:“提點京東路刑獄,以黨籍罷。”根據元祐黨人“不得與在京差遣”的規定,李格非隻得攜眷返歸明水原籍。崇寧五年(1106年)正月,毀元祐黨人碑,大赦天下,除一切黨人之禁,敘復元祐黨人(見《宋史·徽宗紀》)。李格非與呂希哲、晁補之等“並令吏部與監廟差遣”(《續資治通鑒拾補》),但禁止到京師及近錢州縣。“監廟”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空頭職銜,故此後李格非仍在原籍居住。大觀二年(1108年)三月八日,李格非曾陪同當時的齊州知州梁彥深遊於歷山東側佛慧山下的甘露泉,並鐫文於“秋棠池旁之石壁上,題名曰:“朝請郎李格非文叔”(乾《歷城縣志》)李格非卒年不詳,《宋史·李格非傳》僅載:“卒,年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