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失敗

甲午戰爭失敗的必然原因:多方利益的相互阻礙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軍人的實踐,軍隊的實踐,從最根本上來說都是這兩個字:戰爭。戰爭從來用血與火,對一支軍隊進而對一個國傢作出嚴格檢驗。被甲午戰爭檢驗瞭的北洋海軍,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呢?   官僚傾軋下的窘迫成長   一支在官僚傾軋中艱難成軍的海軍,從始至終的窘迫絕不僅源於挪用經費   北洋海軍成軍主要受到三個事件的推動: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74年的臺灣事件,1884年的中法戰爭。這三大事件,無不與海上力量的有無和強弱密切相關。在危機愈加深重的時刻,清廷終於確定“懲前毖後,自以大治水師為主”的決斷。   從1861年決定投巨資向英國購買一支新式艦隊起,到北洋艦隊成軍的二十七年時間內,清廷為建設海軍到底耗去瞭多少銀兩,至今無法精確統計。有統計說,清廷支付的艦船購造費超過3000萬兩。再加艦船上各種裝備器材的購置維持費、艦隊基地營造費及維持費等,對海軍的總投資約在1億兩上下,等於每年拿出300餘萬兩白銀用於海軍建設,平均占其年財政收入的4%強,個別年份超過10%。   這樣的數目與比例,在當時條件下不可謂不高。道理不復雜,此時不論慈禧太後還是同治、光緒兩任皇帝,皆意識到海防對維護統治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宋朝文弱之謎:宋朝到底為何會屢遭軍事上的失敗

  宋朝,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前承五代十國、後啟元朝的封建王代,它起始於960年,終結於1279年,前後歷經瞭319年封建統治。根據宋朝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史學界將宋朝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為兩宋。  據載,宋朝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為解決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問題,采取瞭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即重視教育文化科技建設,輕視軍事勢力的積蓄,由此使得宋朝的經濟與文化教育等出現瞭史無前列的繁榮,尊師重教風氣濃厚,科技儒教空前發達,社會風氣也較清廉開明,但宋朝各代皇帝卻對軍事上重視不夠,積貧積弱,遠遠不敵它的北方鄰國,尤其是在抵禦鄰近北方民族侵略戰事上屢戰屢敗。先是經歷瞭1127年因對外族戰事失利,連徽、欽兩位皇帝也成瞭金人俘虜,朝廷不得不南遷的屈辱和窩囊的歷史,而最終在1279年因在崖山海戰敗亡於蒙元民族,由此使宋朝徹底改換成瞭元朝。  通過閱讀諸多史籍,今天的人們自然可以認知:宋朝也是在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比較繁榮發達的朝代之一,尤其是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之風氣,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科技發明活動異常活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項發明都是在宋朝開始得到廣泛使用的,等等。但是,宋朝確確實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這應該說,是古今史學傢們所共同承認的一是歷史事實。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翻開中國歷史史籍,人們不難發現,宋朝從建朝開始總是不免與“恥”和“恨”之類的負面記憶聯系在一起的。與其前面的強漢盛唐所創造的中華歷史輝煌相比,宋朝的國土疆域也隻是唐朝的一半,大片疆土被周圍的外族侵占,以抵禦外族入侵為主的對外戰爭更是屢戰屢敗。更令人吃驚的是,北宋滅亡時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則被新崛起的蒙古鐵騎逼得跳進大海……當朝老百姓所遭受的戰爭苦難也就更不在話下瞭。  大宋王朝之所以會在軍事和國防上軟弱無能,跟開國皇帝趙匡胤所采取的重文輕武的施政國策有關。據史載,靠“陳橋兵變”起傢的趙匡胤,為瞭提防當朝的武將們像他那樣“黃袍加身”,才創立瞭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國策,由此導致瞭宋朝中的武將地位低下、文人地位崇高的不正常局面。也許正是在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影響帶動下,趙宋王朝的後代們中沒有出現李世民這樣的一代雄主,卻湧現出瞭象徽宗這樣的畫傢、書法傢,而朝廷內外、大小官員平時熱衷於咬文嚼字,賣弄文采,風花雪月,淺斟低唱,以附庸風雅為能事;而一遇國傢危機當頭時,卻推諉扯皮,束手無策,甚至在危急關頭以請來神棍的做法來擊退敵軍。相關閱讀推薦:北宋考場打假第一案:趙匡胤借科考案排除異己黃袍加身的歷史真相:趙匡胤登基事先早有預謀趙匡胤落難發明羊肉泡饃:羊肉泡饃和趙匡胤的故事誰是“黃袍加身”的第一皇帝?並非宋太祖趙匡胤一文錢難倒趙匡胤 趙匡胤因一文錢被逼得就地打滾

“反清復明”的成因:反清復明為何會面臨失敗?

   很多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是以“反清復明”為題材。那麼,當時為什麼要“反清復明”,“反清復明”又是如何失敗的呢?  “反清復明”究其主因還是民族關系問題。明朝是一個民族關系相對比較平等的王朝,清朝則是一個實行“大滿族主義”、“滿族至上”政策的王朝,全體滿族八旗子弟,“不農不商不工,坐食漢人膏血”,不從事任何生產活動,完全依靠剝削其他民族為生,而且在政治、經濟、軍事諸多領域擁有大量超出其他民族的特權,連參加科舉考試都有相當於漢族考生30倍以上的錄取率。  清朝統治者還實行大滿族主義同化政策,粗暴幹涉其他民族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例如以死刑為威脅,強迫漢族人民放棄自己的傳統服飾與發型,改用滿族的風俗習慣,即所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清政府的這些政策,都對民族關系產生瞭很大的破壞作用。   由於現實中清王朝對漢族人民實行的各種民族不平等和民族歧視政策,加上清軍入關時對漢族人民進行的血腥大屠殺留下的痛苦歷史記憶,引起部分漢族人士的強烈不滿,他們追憶歷史上明王朝統治時期本民族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提出瞭“反清復明”的口號,來表達他們推翻清王朝民族歧視的統治,恢復漢族合法權利的政治願望。這是“反清復明”的原因。  明朝統治中原二百六十多年,弊端多多,戰禍不斷,人民流連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已到日暮西山的地步瞭,反觀清朝雖為滿夷,但經過漢族知識分子的多年輔佐已日益顯露“新朝新氣象”的寬容寬松環境,可以說在那時清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所向無敵,當地明朝官吏紛紛大開城門迎接“王師”,直到攝政王多爾袞的剃發令一出(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許多已降的明朝舊官吏紛紛降而復反,東南諸省幾成燎原之勢,但是多因為南明小朝廷沿襲瞭大明朝的陋習,文官愛錢,武官怕死,宦官當權,朝廷官員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外部領兵大吏之間互相爭奪地盤無心防守,造成畏敵如虎,主帥逃跑士兵跟風,豈能不敗。  雖然有些將領忠肝義膽,憂國憂民,但是獨木難支,大勢已去,像史可法,黃道周,瞿式耜,張煌言等大都被清軍所俘英勇犧牲,後期雖然有大批的大順和大西農民軍餘部加入到反抗清軍的鬥爭中來,奈何仍不可避免前車之鑒,南明小朝廷猜忌排擠農民軍將領,仍然不敢放心使用這支虎狼之師,後期雖然也湧現出像李定國等一批優秀將領,但明王朝氣數確實已盡,雖然南明小朝廷有過占領東南七省的輝煌時刻,都沒能很好的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南明小朝廷隻知一味爭論正統,為此甚至不惜刀兵相見,坐視防務空虛而不顧,到最後也隻能是回光返照曇花一現。  “反清復明”本可以成功,但因為南明小朝廷沿襲瞭陋習,沒能出現一位力挽狂瀾的皇帝,因此最終以失敗告終。相關閱讀推薦:鄭成功:竟然是清朝反清復明天地會的祖師爺?臺灣三傑陳永華:清朝歷史上反清復明天地會大哥清朝歷史上的反清復明天地會與“朱三太子”案清朝歷史上的反清復明天地會與傳說中的陳近南揭秘歷史上最真實的“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

三國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

  首先在劉備活著時,諸葛亮百戰百勝,打下瞭偌大的蜀國,使劉備免於逃亡之苦。可在劉禪登基後,諸葛亮就很少有像樣的勝仗,前後判若兩人,這也是有人認為周瑜比諸葛亮有軍事才華的原因。本來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劉禪就更沒心情吃喝玩樂瞭。大傢想想南宋皇帝趙構為何殺嶽飛,其根本原因在於他想北伐迎回欽、徽二帝,這嚴重威脅趙構的皇權。因為他是皇帝,所以大傢都忽視瞭他其實是比秦檜更大的漢奸。諸葛亮被徐庶推薦給劉備後,他必須得先熟悉軍隊,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其次得顧及朋友的面子,不能剛去就出風頭,等到徐庶被迫離開後,他才真正接手指揮戰鬥。赤壁之戰是周瑜和諸葛亮的成名戰,真乃英雄所見略同。諸葛亮五次北伐中有兩次最有可能成功。首先要知道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大因素:  天時  第一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227年,由於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繼位(曹操早死瞭),魏國處於混亂。“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出自《三國志》,用聲東擊西之計,收復瞭三郡。然後同年孫權北伐,與諸葛亮幾乎同時,由此可見這個時機把握的很好。當時趙雲還在,南方孟獲又歸順蜀國,諸葛亮沒有內憂和劉禪幹擾,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地利  蜀國地勢險要,不需要太多兵力駐守,可以抽出多餘兵力用於進攻。其實魏國自“赤壁之戰”後就已經退出爭霸舞臺瞭,後期多數處於防守方。  魏國:總兵力在65萬左右,西線雍涼為10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中部洛陽15萬(其中10萬是機動兵力,用於防備諸葛亮北伐),北線20萬人,防備遊牧民族(讓他們變得很乖)。  蜀國:總兵力在15萬左右,北線漢中7萬,東線永安3萬,成都各據點5萬。(劉禪投降時,成都最低有1萬兵力,作為守城方,應付鄧艾小菜一碟)  吳國:總兵力在25萬左右,主要部署在長江沿線據點。20萬防備魏國,5萬防備蜀國。  也就是說魏蜀兩國交戰兵力對比是20萬對11萬。“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出自《晉書.宣帝本紀》三國時期,蜀國邊上南蠻,東吳邊上山越,魏國邊上烏丸匈奴都隻有挨揍的份,可見漢民族的戰力要強於少數民族,為何從隋唐開始戰力急劇下降呢?我的帖子《儒傢才是秦朝滅亡真兇,並支持劉邦戰勝項羽》中有詳細介紹。   人和  就因為馬謖自作聰明,被魏國右將軍張郃於街亭大敗(此時司馬懿還在荊州討伐孫權),因失去“人和”第一次北伐失敗。為瞭防止以後再出現不聽將令的現象,斬殺馬謖以正軍紀。這次北伐也把劉禪嚇尿瞭,他開始采取報復行動。  第二次北伐228年12月出散關攻陳倉,20餘日未下糧盡退兵。因李嚴撒謊,籌集糧草不當,造成軍隊缺糧而導致北伐失敗,被廢為庶人,這是個關鍵人物。李嚴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之臣,也就是說他隻聽命於劉禪。按理說他的罪行是要斬首示眾的,可是為何隻罷免其官職,一定有個大人物再保他,誰比諸葛亮官職大,答案呼之欲出。  第三次北伐229年春,進攻占領陰平、武都兩郡而歸。兩軍主力沒有交戰,不然還得斷糧。  第四次北伐231年2月“亮復出祁山,糧盡退軍時,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看出蜀軍弱點的是五子良將張郃)司馬懿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馬懿病之,諸將咸請戰。司馬懿到瞭現場後發現諸葛亮的軍威,嚇破膽瞭,才知道張郃說的對,魏國軍隊在質量上相差蜀軍很多,隻能開始裝病不戰。 司馬懿後來按耐不住手下的調笑就跟諸葛亮對戰瞭,結果被大敗。“五月辛巳,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亮使魏延赴拒,大破之,司馬懿退回營防守。” 當諸葛亮糧盡退軍時,司馬懿又派張郃去追擊,結果中瞭埋伏,可憐的張郃大好性命就這樣被他害死瞭。  第五次北伐234年經斜谷出五丈原,也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可惜因諸葛亮病死而退軍。這次諸葛亮為瞭防止有人斷他糧草(對亮有知遇之恩的劉備後代,他不忍心正面沖突),提前用瞭三年時間在斜谷囤積糧草,並且在戰場附近屯田(一般屯田都是在安全的腹地),就這樣司馬懿都不敢來騷擾,可見他害怕諸葛亮到何種程度,才有瞭後來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空城計》。相關閱讀推薦:解密三國:劉備最不相信曹操 ,為什麼投靠曹操?解密:三國第一武將呂佈敗亡竟是因為怕老婆?三國歷史上曹魏名將夏侯敦倍受曹操恩寵的原因?三國專傢得出驚人結論:張飛與曹操竟然是親戚揭秘:三國歷史上那些“戰神”級名將的死法大全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冷酷無比,極端務實的謀士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諸葛亮多次在北伐眼看要勝利的關鍵時刻(魏國名將夏侯惇等都死於北伐),都因糧草不足而失敗,從諸葛亮所著兵書可知他很重視後勤保障,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奇怪就在這裡,前期好好的,後期誰斷瞭他的糧草?劉禪不愧號稱“扶不起的阿鬥”(你吃喝玩樂也行,可你別幫倒忙啊),居然讓鄧艾的一支經過長途跋涉的偏軍嚇得投降瞭,導致薑維在前線的努力付之東流。蜀地有劍閣等險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要派一穩重之將,就能固若金湯,如果劉禪不投降也就不會有吳國的滅亡。  羅貫中為何重視蜀國的描寫,除瞭發揚忠義思想,還因為他知道諸葛亮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一首《隆中對》道出其中奧妙:“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國。”千萬不要小看《三國演義》這本名著,雖然在細節上為瞭故事更加生動,而有所改變,可大綱是和《三國志》正史一樣的,甚至比它更接近於真實歷史。以後我會對金瓶梅、封神演義等四大名著做個解讀,嘎嘎,大傢喜歡不。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  第一名、諸葛亮號稱“臥龍”,飛龍在天,聲震於野。他是個全方面的人才,不管在戰略戰術,還是在政治經濟發展上都很強,等同於荀彧和荀攸叔侄組合,還是個發明傢,最後過度勞累死於五丈原,所以諸葛亮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謀臣。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郭沫若稱其“千古賢相,智慧化身;忠義之士,悲劇英雄。”連魯迅也對他有所評價“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第二名、郭嘉號稱“鬼才”,那就不屬於人類的范疇瞭。在和袁紹之戰中也有上佳的表現,提出的《十勝十敗》,讓曹操贊美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可見他是個僅次於諸葛亮的人才,如果沒有早死就能幫助曹操統一全國,當然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 曹操陷入一個怪圈,就是其謀士戲志才、郭嘉等大多因病早死。郭嘉的習性和曹操的本性很相近,都是浪蕩公子哥,所以曹操才把他當作朋友看待。  第三名、周瑜號稱“大都督”。一代文豪蘇軾兀立於滾滾奔流的長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壯公瑾之業”,感慨萬千,以一闋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抒發出他對風流儒雅,功勛彪炳的周公瑾的無限向往和景仰。是周瑜毀瞭曹操統一全國的夢想,魏國由盛轉衰,可見要不是由於生病早死和為瞭襯托諸葛亮,也不會在三國演義中跑龍套。  第四名、荀彧(xun二聲、yu四聲)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瞭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戰術方面曾面對呂佈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瞭荀攸、司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太平天國李秀成握百萬大軍百萬傢產為何失敗?

  核心提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百萬大軍的統帥,但在他最後孤身逃亡時竟然戲劇性地成為“人為財死”的犧牲品,不能不引起後人的感嘆。  本文摘自:《炎黃春秋》2000年第9期,原題:《李秀成百萬傢財和百萬大軍的煙銷雲散》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百萬大軍的統帥,但在他最後孤身逃亡時竟然戲劇性地成為“人為財死”的犧牲品,不能不引起後人的感嘆。  李秀成被俘後在為曾國藩寫供狀(即《自述》)時帶著悔恨交加的心情,談到他從天京突圍出來獨自逃到山中破廟因財而喪身的經過:“我命該絕,身上帶有寶物,用縐沙帶捆帶在身,不知此日如此心迷,到破廟休息,遂將珍珠寶物吊在樹下,欲寬身乘涼,不意民傢尋到……,那幫百姓得我寶物,民傢見利而爭,帶我這幫百姓,去問那幫百姓,兩欲分用。那幫百姓雲:‘你問我分此物,此物天朝大頭目方有,此外別無。爾問我分此物,爾必獲此頭目’,雲言該百姓帶我,必有私忌,兩傢並爭,因此我藏不住,被兩個奸民查獲,解送前來。”他的百萬私財與百萬大軍兩夢,就這樣同時破滅瞭。  忠王財寶知多少  李秀成在廣西加入太平軍時隻是一名兵,隨軍到天京。到1856年天京事變時雖然升為中級官銜的地官副丞相,但太平天國前期嚴禁官兵私藏金銀珠寶,所以他在前期不會聚斂私財。從天京事變到1860年占領蘇州以前,李秀成駐軍在安徽相城、江蘇浦口一帶貧困的地方,行軍戰鬥頻繁,所轄的兵員不多,雖然他此時已被封侯、封王,但私財也不會聚斂很多。直到占領蘇州後,李秀成的私財才急劇地膨脹起來。   英國翻譯兼代理寧波領事富禮賜,於李秀成占領蘇州10個月後到天京訪問,從1861年3月至9月在天京住過半年,並在忠王府住過,與李秀成見過面。離開天京以後他發表《天京遊記》(《太平天國》Ⅵ)一書,比較客觀翔實地記述瞭他在天京的見聞。如受忠王兄弟李明成招待宴會的情景:“盛眞饌的盤子是磁制的,共九個,形如花瓣,彼此配合而成為一個玫瑰花形……席上筷子、叉、調羹均用銀制,刀子為英國制品,酒杯為銀質鑲金的。”他還在李明成的帶領下參觀忠王府內的寶藏,他在《天京遊記》中記錄著這次奇遇:“他把忠王所藏的許多珍奇的東西給我看。除瞭天王之外,隻有忠王有一頂真金的王冠,以餘觀之,此真極美珍品也。冠身為極薄金片,鏤成虎形,虎身及虎尾幾可繞冠前冠後,兩旁各有一小禽,當中則有鳳凰屹立冠頂。冠之上下前後復鑲以珠寶。餘曾戴之頭上,其重約三磅。忠王又有一金如意,上面嵌有許多寶玉及珍珠……各室內置有雕琢甚工的玉器及古銅器多件。吾友——王弟所自用之文具均有大價值,硯是玉制的,盛水的盂是由紅石雕成的,筆是金制的,筆架乃是一塊大紅珊瑚,裝在銀座上,水晶和玉的押紙具多具,四散放在桌上。桌上又置有七個時鐘,時間都不一致。凡各器物可用銀質者皆用銀制,刀鞘及帶均是銀的,傘柄是銀的,鞭子、扇子、蚊拍,其柄均是銀的,而王弟之手上則金鐲銀鐲累累也。”  富禮賜所記的忠王府珍貴器物,有的註明來自蘇州(如九瓣玫瑰盤),有的雖然沒有註明出處,但也隻有工藝發達的蘇州才能生產出如此珍貴如此精美的金寶王冠、如意之類的寶器。所以,李秀成的私財積累,主要是從蘇州開始的。當時昭王黃文英就說過:“那忠王也是顧己不顧人,顧私不顧公的。”(《太平天國》Ⅱ858頁),這大約反映瞭李秀成占領蘇州繁華地以後一心營私的基本情況。  李秀成究竟斂積瞭多少私財,撇開他在蘇州和天京新建及舊的三座宏偉王府不計,就現金而言,從他在《自述》中提到的錢糧支出,除去其中難以分清公私的部分,僅就其中的六筆私財,仍然可以窺見其富有的程度:  (1)1863年他離開天京赴蘇州時:“主及朝臣要我助餉銀十萬,方準我行。後不得已,將合傢婦女首飾以及銀兩交十萬。”  (2)蘇州失守以後,李秀成回到天京。天京的事雖然由天王兄洪仁達提理,不歸李秀成管,但在1863年秋,大約是天京臣民向這位著名的富豪起哄要救濟,李秀成不得不為貧民“開造冊者七萬餘,窮苦人傢各發洋錢二十元,米二擔,俱到保堰領取。”  (3)發過瞭銀、米以後,還有人鬧,李秀成“不得已將自己傢存之米谷,發放城內窮人。自轄之官兵又不均勻,再不得已,將傢內母親以及婦女首飾概變為軍資。”(見《自述》)  (4)李秀成的朋友松王陳德風因為陰謀叛變投敵而被捕,由李秀成出面營救時“代用去銀一千八百餘。”(《自述》)  (5)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偷到南門外曾國荃大營,接洽獻城投降,事情泄露被捕後,也由李秀成托補王莫仕葵營救,用去瞭一筆為數不少的銀兩。  (6)即本文開頭所提,李秀成帶在身上因而被俘喪命的那一帶縐紗包裹的珍寶,其價值更是難以估計瞭。相關閱讀推薦:一場話劇引發的血案:李秀成之死掀起清共風暴李秀成究竟有沒有投降曾國藩?解讀李秀成之死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以上六筆中有具體數目的三筆,少則千兩以上,多則十幾萬兩(元)。最後那筆落難喪身的珍寶價值連城,但也隻是他在天京淪陷倉促突圍時抓到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難以隨身攜帶的財物則連同王府一起落入湘軍手中瞭,換瞭主人。  李秀成的動產如此驚人,他的不動產尤其可觀。他在天京有兩座忠王府。與天京新忠王府興建的同時,在蘇州又另建一座遠遠超過天京忠王府的豪華忠王府。蘇州淪陷後,李鴻章進駐這座忠王府時竟驚嘆為“瓊樓玉宇,曲欄洞房,真如神仙窟宅”。這些王府內究竟貯存著多少珍寶金銀,誰也無法計算得清楚,但從英國人富禮賜參觀天京舊忠王府寶庫時所見到的無價之寶,再從曾國荃揭露李鴻章從蘇州忠王府論斤賣錫器一次賣瞭20多萬斤,就可以看到李秀成寶藏的豐富,說其擁有“百萬傢財”實非虛估。  靠私兵聚斂掠奪私財  李秀成占領蘇州以後發瞭大財,而擄聚這些財物主要是靠他手下的兵丁掠取豪奪,因此除瞭自己占有外,還要拿出一部分財物用以養兵。他擁有的兵力在占領蘇州以前不會超過萬人,如他在《自述》中說,他在進蘇州兩個半月前,從天京奇襲杭州時,兵力隻有六七千之眾。”從杭州返回天京到蘇州時:“自李文炳、何信義獻城而降,我即引兵入城,收得其部眾五六萬人。”兵力增加瞭七八倍。隨即利用蘇州地區的財富繼續招兵,數量更大。半年後他到江西湖北招兵,臨行前點派蘇州留守部隊交給部將陳坤書時已有十萬之眾,李秀成自己也要帶幾萬人,合計他在蘇州已有一二十萬人。其後1861年6月在湖北將“來降之人招齊,大概三十萬之數”。同年8月他從湖北撤退到江西河口時,遇見一支從廣西脫離翼王石達開回歸天朝的百戰精兵,又收“得其二十餘萬”,以上一年時間,他在蘇州、湖北、江西三地即擴軍七十餘萬人,其後當然還會繼續招兵。所以四年後李秀成被俘寫“自述”時自言他“部轄百餘萬眾”,這當是真實的。   這百餘萬大軍匯集在蘇、浙狹窄地區,軍費浩大,可想而知。而軍費來源隻能向百姓加征賦稅、掠取財物。這些財物除一部分用以養兵外,大量的還是用來興建李秀成的新王府、新官舍,供他個人斂聚私財,揮霍享受。甚至連興建王府官舍的工役也來自軍工。  英國人富禮賜在李秀成占領蘇州10個月後到天京參觀訪問時,用對比的手法,記述他從現場看到的天王府與忠王府兩處建設工地的情景。他寫道:“天宮工程隻完成其一半,全宮面積將倍於現在,但在那裡做工的兵工隻寥寥十餘人,究未知其何時方竣工也。”他又觀看瞭天王洪秀全的幾個王兄王弟的王府,規模和陳設都無法與宏偉的忠王府比擬。李秀成曾當面向他誇耀新忠王府為天王府以下最佳最美的建築物。富禮賜還由王弟引導他去參觀正在建造中的忠王新邸。他描述此處王府說:“此真是宏偉的工程,其大僅亞廣州之總督衙門一籌耳。工人千餘方在此工作,有些造上蓋,有些雕工刻石,又有數人站在一旁拿著藤鞭在手,凡有懶惰者即鞭之。工程大部已完,全府氣象即如一間中國大衙門,棟梁崇偉,雕刻精致。我問:‘工人得工資多少?’王弟答:‘你們英國人給工資雇人做工,我們太平軍知識多些(意謂工人皆不付工資之強迫工役也),我們天朝是不是很偉大呢?’……”(《天京遊記》)  富禮賜記錄中透露的信息是,從天王府到忠王府,都在使用軍人作“不付工資之強迫工役”,所以手握兵權的李秀成能夠派出多於天王府百倍的兵力建築新王府,能夠在占領蘇州不到一年即建成“太平天國中最佳最美的建築物”,與天王府的寥寥十餘工兵對比,可知李秀成擁兵私用,而不把天王府放在眼裡。  蘇州那座規模更大的“神仙窟宅”般的忠王府,最初使用三千人,後來有增有減,大部分使用的也是不付工資的“軍工”。幾千人從1860年太平軍占領蘇州到1863年底蘇州失陷,“工尚未峻,城已破矣”。上行下效,可以想見蘇、浙地區有記載有遺跡的許多王府官舍,當年該使用多少“不付工資之強迫工役”的軍工、又會耗費多少物資財富呵。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不聽軍令擁兵自重  李秀成從進入蘇州以後,就拒不服從天朝的軍令,開始擁兵自重。本來太平天國為爭取列強中立,始終執行“東守西攻北伐”的戰略,未曾向上海進軍。1860年6月太平軍占領蘇州以後,李秀成為謀求上海的關稅,不顧天王所頒到蘇州為止的詔令,貿然進軍上海,從而招致瞭列強以保護租界為借口而發動的武裝幹涉。後來遵王賴文光在他寫的《賴文光自述》中指責李秀成,說:“……忠王李秀成者,不知君命而妄攻上海,不唯攻之不克,且失外國和約之大義,敗國亡傢皆由此舉。”  李秀成把百萬大軍視為私有,不許任何人調動他的一兵一卒。他在《自述》中直率地向曾國藩表白:“我在天朝時用文蓋印者,無我親書密號,其將不從。”提到天朝為統一軍權所作的軍事改革,他說:“營稱天營,兵稱禦林兵,那時人人遵稱,獨我與李世賢不服。”對天王調他赴援天京上遊門戶的幾次嚴詔,李秀成再三抗拒不肯遵行,還自鳴得意地說他“管主從與不從”、“主本不從,我強行而止”。  太平天國後期的戰略重點,是迎戰從上遊大舉攻撲安慶威脅天京的曾國藩湘軍,對此天朝曾有五次具體的戰略部署,都因李秀成的逆命而流產。  這五次戰略部署是:  第一次是1860年5月太平軍破清軍江南大營以後,天王洪秀全命令太平軍乘勝追擊到常州、蘇州,限一個月肅清殘敵後回師到上遊安慶,集中兵力消滅湘軍。可是太平軍6月2日占領蘇州完成瞭追殲殘敵的任務後,陳玉成立即領兵到皖北奮戰安慶城下,而李秀成則把天王嚴詔置之腦後,自行越過蘇州進軍上海,開辟瞭與列強苦戰不勝又難以脫身的第二戰場,使太平軍由天京解圍後取得的戰略主動陷入致命的東西兩面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主戰場安慶方面,過去陳、李合軍曾經幾次擊退過敵軍對安慶的進犯和圍困,這一次隻有從蘇州趕來的陳玉成孤軍奮戰,使曾國藩得以乘太平軍陳、李分軍的機會,完成瞭對安慶的戰略包圍;   第二次援皖是1860年11月前後,天朝命李秀成與楊輔清沿長江南岸向西攻取九江,切斷湘軍圍攻安慶的後路,與奮戰在安慶前線的英王陳玉成呼應,擊退或消滅湘軍。這是五個月前第一次援皖行動流產以後實行的補救措施,仍然有成功的可能。但李、楊聯軍攻到湖口城東,九江業已在望的時候,李秀成因為謀求浙江,突然撤軍東走,影響到楊輔清勢孤力單無法再進,迂回援皖的進軍計劃又一次流產。  因李秀成退軍行動匆促,連乘虛突襲曾國藩大營活捉曾國藩的機會也放過瞭。據說當李秀成領兵經過皖南祁門附近的洋棧嶺時,設在祁門的湘軍曾國藩大營一片混亂,文武幕僚紛紛逃亡,祁門異常空虛。曾國藩也寫好遺書,準備一死。可是李秀成卻率部匆匆過境,馳經浙江常山過年去瞭。曾國藩僥幸得以逃生,這一險局在清軍中曾傳為笑談,為曾國藩的一大恥辱。  第三次援皖行動,是在1861年初,安慶保衛戰已到最後決戰關頭。而李秀成從浙江嘉興到蘇州準備到湖北招兵,此時天王嚴詔命領兵赴上遊,支援安慶,但李秀成不從,仍堅持出師江西、湖北。天王盛怒。後經朝臣從中周旋,天王又作出瞭李秀成等從江西三路上湖北南岸,英王陳玉成一路出湖北北岸,四路迂回進取武漢,逼湘軍從安慶撤退的決策。這一戰略部署顯然是為瞭遷就李秀成上江西湖北招兵而作出來的,但仍然不失為一個頗有氣魄並為湘軍所懼怕的釜底抽薪戰略。如果認真實施,還是有可能擊敗湘軍救出安慶,從而穩定天京上遊局勢的。可惜又因為李秀成迷戀江浙而功敗垂成。  這一次大迂回的戰略決策,英王陳玉成是很認真執行的。他隻用瞭十幾天時間就從安徽翻越過大別山,於1861年3月18日占領瞭距漢口東一百七十裡的重鎮黃州,準備接應南岸的李秀成會師武漢。而李秀成則因為在江西一路招兵,遲瞭兩個多月於6月才到達湖北境內。而他到湖北後,即不攻武昌,又不渡江增援安慶,仍然是隻顧招兵。  李秀成進入湖北境內時,極大地震動瞭清軍。守備力量異常空虛的湖北省會武昌城內,官吏逃亡,百姓騷動,隨時有城陷易幟的可能。在安慶前線督戰的湖北巡撫胡林翼帶病馳返武昌坐鎮,並準備隨時把圍攻安慶的湘軍全部調回湖北固守武昌這一根本之地。但出乎湘軍將帥的預料,李秀成於6月15日兵至武昌境內並未攻城,而在招齊瞭三十多萬新兵以後,突於7月9日又全部退出湖北,對這一驚心動魄的戲劇性事件,湘軍方面直到天京淪陷審訊李秀成時還心有餘悸。曾國荃的幕僚趙烈文在日記中記有他審問李秀成時的一段對話:“餘(指趙烈文。下同)又問:‘十一年(即1861年)秋,爾兵至鄂省南境,更進則武昌動搖,皖圍撤矣,一聞鮑帥至,不戰而退,何耶?’曰(指李秀成。下同)‘兵不足也。’餘曰:‘汝兵隨處皆是,何雲不足?’又曰:‘時得蘇州,而無杭州,猶鳥無翼,故歸圖之’……”(《趙烈文日記》)當時李秀成就是用從湖北、江西招來的兵,尤其是從廣西轉戰回來的翼王舊部20餘萬精兵,如潮湧東進般去占取浙江全境。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曾國藩當時身任節制安徽、江西、浙江、江蘇四省軍政大權的欽差大臣,清朝政府和蘇浙官紳同聲呼籲他領兵東進救援江蘇、浙江,但他堅持主攻方向毫不動搖。他認識到安慶戰事是與太平軍決戰的主要矛盾,不但不派兵赴援蘇、浙,而且連江西、皖南一帶的精兵如主力鮑超等部,也從江西一帶調往皖北安慶前線,他自己也把大營從皖南祁門調到安慶附近的水師船上。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救安慶,是1861年,在曾國藩從江南岸調兵到江北,他自己親臨安慶前線,集中兵力對安慶發動最後總攻擊的時候,太平天國的英王陳玉成眼看到安慶保衛戰已經到瞭最後的決戰關頭,他親自馳返天京向天王稟陳安慶決戰勝負將直接關系到天國的安危興亡,請求緊急派兵增援。天王首先想到擁兵大戶李秀成,派朝中重臣千王洪仁眡趕赴浙江向李秀成求援,卻不料遭到剛從湖北、江西招得五六十萬精兵的李秀成的拒絕。據洪仁眡三年後被俘寫的《自述》回憶到這件事時,他說,當時李秀成說:“天朝有瞭蘇、浙,可以高枕無憂。”洪仁眡當即反駁李秀成:“自古取江山,屢先西北而後江南,……況江之北,河之南,自古稱為中州漁米之地,前數年所恃無恐者,實賴有此地屏藩資益也。今棄而不顧,徒以蘇浙繁華之地,一經挫折,必不能久遠。今殿下雲有蘇浙可以高枕無憂,此必有激之談,諒殿下高才大志,必不出此也。殿下之言,非吾所敢聞也。”(《洪仁眡自述》)而李秀成仍一味搪塞,一心進軍浙江,堅決不肯派兵救援安慶。結果當李秀成揮其百萬雄師如潮湧入浙江的時候,皖北安慶城下陳玉成軍血戰經年業已精疲力竭。  第五即最後一次拒絕赴援皖北,是英王陳玉成在安慶戰後率領殘部退守廬州,為天京保守這一最後屏障,從1861年8月堅守到1862年5月,牽制住攻克安慶的湘軍,使湘軍在這九個月中遲遲不敢進攻天京。在這關系天國大局的戰役中,李秀成隻顧取杭州、戰上海,而不派一兵一卒去增援廬州,以致廬州失守,陳玉成犧牲。在廬州失守17天後,曾國荃即率領湘軍水陸進抵天京城下。   到瞭天京又一次陷入包圍,李秀成才驚恐起來,趕緊調動兵力救援天京城。以前天京曾經有兩次解圍戰,但那兩次(1856、1860年)反包圍戰都有陳玉成參加指揮,得以取得消滅敵軍為天京解圍的大勝。這一次救援天京之戰,由於失去瞭陳玉成的組織指揮,李秀成雖然在曾國荃的湘軍剛到天京三個月,立足未穩並且疫病流行的情況下,率領60萬大軍投入戰鬥,但大戰45天後,終未能趕走僅有2萬人的湘軍。此時太平軍已軍心渙散,諸王以衣單缺糧為借口紛紛離散,解圍戰以失敗告終。  李秀成未能解天京之圍,兩個月後他又率領20多萬大軍渡江“掃北”,希圖收復皖北失去的地方,但到六安而兵敗退回時,兵員已損失瞭百分之八九十,想遠離帝國主義洋槍隊而從沿海轉到內地的夢想也落瞭空。到這時,李秀成才看到迷戀蘇浙坐視陳玉成苦戰皖北而不救援的錯誤,他的百萬大軍已經分崩離析各奔前程去瞭。  由於百萬大軍統帥李秀成“顧己不顧人,顧私不顧公”,向天王鬧獨立分裂,擁兵自重和斂聚私財的結果,以致他的部下離心叛變,尤其是他的親信大將納王郜永寬裹挾李部嫡系精兵十餘萬人把蘇州完整地奉獻給李鴻章,最終徹底搞垮瞭李秀成。李秀成在吃過曾國藩的臨別賜宴後,說瞭幾句“昨夜深惠厚情,死而足願,歡樂歸陰”,兩手空空地走向人生終點,赫赫威風的百萬大軍統帥與百萬傢財富豪,最終也隻落得財空、兵空、命喪,這大約是他當初絕沒有料到的。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真實的“後羿射日”背後解讀:以天譴論解釋失敗

  應該說,後羿是一個英雄人物,這在於盡管他篡瞭夏王朝的王位,後來死得也不太好看,但這些非主流行為不影響他在後世神話傳說中以英雄形象存在,而且當時盡管是占據瞭別人的地盤,居然也沒什麼特別大的反對聲音。   有一句話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後羿的成功,在於他雖然是有窮國的人,但是他這個君王並不狹隘,他收容瞭許多來自不同部族的人,這些人幫助他出謀劃策,幫他安邦定國;但是正如劍有雙刃,傷人也能傷己;鏡子有正反兩面,照見美麗也照見醜陋。   後羿對別人不加保留的信任,成就瞭他,但也毀滅瞭他。   在一次出行打獵中,後羿死在瞭他最信任的助手寒浞和他的弟子逢蒙的手中。   寒浞何許人也,他本是被一個叫寒族的部落逐出來的人,原因是人品不端。當時在上古,生存條件很差,大傢都是群居,部族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連自己的部族都無法存在下去,那麼不是變成流浪狗就是其他部族裡的二等公民。   當時由於有窮部落的後羿有野心,也在大力收留其他部落裡的人來壯大自己,所以許多人就投瞭後羿。

大禹之父鯀治水為什麼失敗?大禹治水為什麼成功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作為黃帝的後代,鯀[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唐堯、虞舜二帝,分別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事宜。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瞭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瞭”封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瞭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傢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瞭治水的大業。  鯀治水為什麼失敗?  鯀,(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姓姬?姒,字熙。是黃帝的曾孫、昌意的孫子、顓頊的兒子、大禹之父、夏啟的祖父。被堯封於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或崇伯,約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鯀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後因治水失敗,被刑罰致死。  當堯還在世的時候,中原地帶洪水泛濫,無邊無際,淹沒瞭莊稼,淹沒瞭山陵,淹沒瞭人民的房屋,人民流離失所,很多人隻得背井離鄉,水患給人民帶來瞭無邊的災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堯決心要消滅水患,於是就開始訪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邊,對他們說:“各位大臣,如今水患當頭,人民受盡瞭苦難,必須要把這大水治住,你們看誰能來當此大任呢?”  於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都推舉鯀。堯素來覺得鯀這個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就暫且將治水的任務委任給鯀。  鯀治水治瞭九年,大水還是沒有消退,鯀不但毫無辦法,而且消極怠工,拿國傢這一艱巨的任務當兒戲。後來舜開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問題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瞭鯀的職務,將他流放到羽山,後來鯀就死在那裡。  大禹治水為什麼成功?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  鯀死後,舜也來征求大臣們的意見,看誰能治退這水,大臣們都推薦禹,他們說:“禹雖然是鯀的兒子,但是比他的父親德行能力都強多瞭,這個人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認真真,生活也非常簡樸。”舜並不因他是鯀的兒子,而輕視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給瞭他。  大禹實在是一個賢良的人,他並不因舜處罰瞭他的父親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瞭這一任務。他暗暗下定決心:“我的父親因為沒有治好水,而給人民帶來瞭苦難,我一定努力再努力。”相關閱讀推薦:鯀禹父子治水之謎:鯀禹父子為什麼要治理洪水?大禹治水在遷安?大禹治水到底是在什麼地方魏忠賢和朱由校誰的政治水平高? 明熹宗朱由校簡介神話故事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為何三過傢門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簡介 大禹治水用瞭多少年?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但是他知道,這是一個多麼重大的職責啊!他哪裡敢懈怠分毫。考慮到這一特殊的任務,舜又派伯益和後稷兩位賢臣和他一道,協助他的工作。  當時,大禹剛剛結婚才四天,他的妻子塗山氏是一位賢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灑淚和自己的恩愛妻子告別,就踏上瞭征程。  禹帶領著伯益、後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瞭當時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人跡罕至的地方都留下瞭他們的足跡。大禹感到自己的父親沒有完成治水的大業而空留遺憾,而在他的手上這任務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無數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掙紮,他一次次在那些流離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瞭自己的清淚,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識的和不相識的人都會向他獻上最珍貴的東西,當然他不會收下這些東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實在太濃太濃,這也倍增瞭他的決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著準繩,右手拿著規矩,走到哪裡就量到哪裡。他吸取瞭父親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訓,發明瞭一種疏導治水的新方法,其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地東流入海。大禹每發現一個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個部落去發動群眾來施工,每當水利工程開始的時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勞動,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幹。   他生活簡樸,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裡,吃得比一般百姓還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錢的,每當治理一處水患而缺少錢,他都親自去爭取。  他治水三過傢門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過自己的傢,聽到小孩的哭聲,那是他的妻子塗山氏剛給他生瞭一個兒子,他多麼想回去親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務艱巨,隻得向傢中那茅屋行瞭一個大禮,眼裡噙著淚水,騎馬飛奔而走瞭。  大禹根據山川地理情況,將中國分為九個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梁州、豫州、雍州、荊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個中國的山山水水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  然後他治理山,經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瞭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長江以北的大多數河流都留下瞭他治理的痕跡。  他治水講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黃河上遊的龍門山就是如此。龍門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將黃河水從甘肅的積石山引出,水被疏導到梁山時,不料被龍門山擋住瞭,過不去。大禹察看瞭地形,覺得這地方非得鑿開不可,但是諾大一個龍門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選擇瞭一個最省工省力的地方,隻開瞭一個80步寬的口子,就將水引瞭過去。因為龍門太高瞭,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到瞭這裡,就遊不過去瞭。許多魚拼命地往上跳,但是隻有極少數的魚能夠跳過去,這就是我們後人所說的“鯉魚跳龍門”,據說隻要能跳龍門,馬上魚就變成瞭一條龍在空中飛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瞭13年的時間,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瞭往日的兇惡,馴馴服服地平緩地向東流去,昔日被水淹沒的山陵露出瞭崢嶸,農田變成瞭米糧倉,人民又能築室而居,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後代人們感念他的功績,為他修廟築殿,尊他為“禹神”,我們的整個中國也被稱為“禹域”,也就是說,這裡是大禹曾經治理過的地方。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巨鹿之戰項羽勝利的誘因:章邯失敗沒有任何退路

  楚懷王是楚國造反大軍的領袖。   名義上的。   因為他是原楚懷王的孫子,所以項梁就把他捧出來作為一個招牌以號令三軍。   但?對於項梁、項羽兩人,楚懷王還是有所戒備的。   當天下沒有到手時,楚懷王作為一個標志性的人物,是有著他充分的利用價值的;當天下到手之後,楚懷王也就該騰出位置瞭。這是一種人生的悲涼,也是暴力美學的悲劇部分。   關於這一點,楚懷王很清楚。

金門之戰失敗的歷史教訓:海戰和陸戰完全不同

  當年金門戰役之後,翻看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兩方面的戰史總結,解放軍方面的經驗總結有很多“假如”如何就不至於失利的追悔,國民黨軍方面則多是些“幸虧”如何才取勝的慶幸之詞。確實,對於當時橫掃千軍如卷席的解放軍來說,金門失利委實是一次不應該出現的偶然失誤;而對於當時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軍來說,也真是一次僥幸的勝利。   國民黨軍的將領事後的回憶歸納起來,主要有這幾個僥幸的因素碰到一起:幸虧金門遭到攻擊時臺灣國民黨軍已下令調第十二兵團來援;幸虧10月25日這一登陸日,正值金門海域一年中的大潮日,對登陸一方的船隻搶灘登陸十分不利;幸虧登陸一方缺乏反坦克武器,彈藥糧食也不足;幸虧登陸第二天晚間因對方無足夠船隻運載第二梯隊來援。國民黨軍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事後慶幸說:“若無十二兵團之增援,則吾人之遭遇,誠有不可想象者。”國民黨軍裝甲兵戰史稱,當海邊防線被突破後,“如無裝甲兵,則壘卵之危恐難幸免”。國民黨軍第十九軍軍長劉雲瀚承認戰鬥第一天已用盡瞭島上的兵力,當天晚上是“最危險的一夜”,如遇登陸第二梯隊,“勝負之數還未易言”。總之,這幾個僥幸因素少一個,勝敗屬誰即很難說。   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和第二十八軍的領導事後總結教訓,認為有幾個疏忽碰到一起:在攻擊廈門前已有可運載8個團的船隻,假如不攻廈先攻金,除去不適用於攻金的小舢板外,船隻還可運載5個團以上的兵力,這時國民黨軍第十九軍又未到,攻擊金門是有很大把握成功的,攻占金門後廈門的出海口即被封鎖,也不能守;假如攻廈後就能集中足夠運6個團的船隻,也完全能在國民黨軍第十九軍到達前攻占金門,即使其來援也未必不能取勝;假如在知道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已向金門增援後停止執行原計劃,待船隻足夠再攻,也有取勝的很大可能;假如登陸部隊掌握瞭潮汐規律,能使船隻返航再渡,上岸後再能很好地組織指揮,仍有避免失敗的可能。另外,據後來得到的消息,蔣介石原準備將金門守軍李良榮兵團撤回臺灣休整,由胡璉兵團接替金門防務,解放軍發起進攻時正值李兵團未走、胡兵團接防之際,早打晚打都要好一些。總之,這幾個失誤如能避免一個,也不至於遭此失敗。   解放軍在金門的失利確實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從哲學上講,偶然性寓於必然性之中。盡管第十兵團攻金失利是由當時許多特殊原因和偶然因素集中到一起促成的,然而仔細分析這些因素的出現,卻都反映瞭一個共同的思想情緒,那就是主觀主義,既不瞭解渡海作戰規律又未註意認真研究。正如金門戰鬥結束三天後第十兵團政治部主任劉培善的報告中所說的:“主觀主義是最為危險,高級指揮機關的作戰方案、願望與意圖必須與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此次戰鬥失利是不從敵情、我情、海情三方面實際情況出發的必然結果。”   在過去長期的戰爭年代中,毛澤東歷來強調調查研究,對主觀主義深惡痛絕,在延安整風中將主觀主義作為“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但是在解放戰爭後期的順利進軍中,又出現這種主觀主義的錯誤,其思想根源則是經驗主義所導致的驕傲輕敵。在解放戰爭後期一帆風順的勝利進軍中,一些同志自認為對付國民黨殘軍已經毫無問題,將陸戰和渡江作戰的一般規律當作所有條件下作戰的普遍規律,而不註意研究渡海作戰的特殊規律,就出現瞭急躁求勝打莽撞仗的情況。在平潭、廈門作戰中其實都出現過險情,卻都馬虎對待。假如金門戰鬥中不暴露出這些問題,在以後的渡海戰鬥中繼續輕敵,那麼在後來的戰鬥中還必然會以偶然性的形式出現嚴重失利的。   葉飛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總結金門作戰的教訓說:“我們接受經驗教訓不能僅限於此,不能僅從微觀上接受教訓,還應該從宏觀上體會這次教訓的更重大的意義。那就是在現代戰爭的條件下,沒有制海權、制空權,要實行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是非常困難的。五十年代初,在我海、空軍還處於劣勢的條件下,要僅僅靠木帆船橫跨臺灣海峽,解放臺灣,現在看來,恐怕是會吃比攻金失利更大的苦頭的。金門失利之後,接受瞭教訓,頭腦清醒起來。接受攻金門失利的經驗教訓的真正意義,也許就在於此。”葉飛的這段話,確實從較高的層次闡明瞭金門失利帶來的深刻反思。

甲午失敗的啟示:面臨改革的關鍵期時要排除萬難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戰,中國人不應該忘記,中國軍人更不應該忘記!   ,面對日本挑釁頻出,中日紛爭不斷,戰鼓由遠及近,我們有必要回望當年那場海戰,思考一個東方大國海軍何以殞歿黃海,導致中國由此衰弱至歷史谷底?而那時人所稱“蕞爾小國”又何以由此步步緊逼,一再中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今天,我們能否以史無前例的革新進取精神戮力強軍,真正穿越近代以來橫亙在中國強國強軍道路上一道道無形的歷史障壁?   三大歷史積弊阻礙中國強國強軍   1867年,時為曾國藩幕客,極力推動曾國藩興辦洋務、強國強軍的趙烈文,私下推斷大清國不出50年就會滅亡。曾國藩聽瞭,無奈嘆道“我日夜望早死”。他不願看到國傢“抽心一爛”、“土崩瓦解”的局面。1894年,大清國在甲午海戰中慘敗,次年被迫簽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泱泱中華從幾度威儀萬邦,衰落到遭受幾乎所有外來列強的欺凌;從當瞭日本一千多年的先生,衰落到被這個東方“蕞爾小國”打得一敗塗地。趙烈文憑什麼推斷大清國很快會亡?他看到瞭什麼?甲午戰敗為什麼在國內引起比當年鴉片戰爭還大的震動?中國人反思、省察到瞭什麼?   甲午海戰慘敗,宣告瞭曾國藩、李鴻章等洋務派凡30年興辦洋務、致力強國強軍的種種努力徹底失敗。它以最冷酷的現實,集中暴露出大清國外強中幹的極度虛弱性,暴露出阻礙中國救亡圖存、強國強軍的種種歷史積弊。   第一,高層“改革惰性”。1876年,李鴻章與日本駐華公使森有禮有過一次耐人尋味的交談,他對日本想與東亞傳統決裂表示不解,認為日本人以西裝換掉古老民族服裝是不敬祖先。森有禮卻說:“如果我們的祖先還活著,他們無疑會做我們全部做過的事……大約一千年前,他們改穿中國服,因為他們發現中國服比自己原來的穿著要好。”這場關於服裝的辯論,反映瞭兩國改革者完全不同的變革取向:森有禮主張變革必須徹底;而李鴻章則堅持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基本立場,說中國決不推行日本式改革,決不用歐俗,隻是認為“軍器,鐵路,電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

以少勝多經典戰役:中途島海戰日軍失敗四個原因

  近代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海戰莫過於二戰時的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海戰於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美軍以一個航母戰鬥群的代價摧毀瞭“傾巢出動”的日軍聯合艦隊,美國海軍因此得到瞭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中途島海戰可以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美軍成功的情報工作  在經歷過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開始著手破譯日軍的通訊密碼。美國海軍情報局在與英國以及荷蘭相關單位緊密的合作下,開始成功的解讀日本海軍主要通訊系統JN-25的部分密碼。到瞭五月上旬,聯軍在破解JN-25上取得瞭重大的突破,也因此得到瞭窺探日本海軍計劃的能力。JN-25讓聯軍得悉‘AF方位’將會是日本海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然而聯軍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一些美軍的高層將領認為‘AF方位’便是中途島,另外一些則認為是阿留申群島。  然而任憑聯軍解碼科技多麼的先進,也仍然無法破解‘AF方位’的正確位置。正當美軍高層在傷腦筋的同時,一名年輕軍官卻想到瞭一個能夠確認‘AF方位’是不是中途島的妙計。他要求中途島海軍基地的司令官以無線電向珍珠港發報,說中途島上的食水供應站出現瞭問題,導致整個中途島面臨缺水的危機。不久後,美國海軍情報局便截奪到一則JN-25信息,內容果然提到瞭‘AF方位’出現缺水問題。結果‘AF方位’便證實為中途島,也就是日本海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中途島的美軍早有準備。1942年6月4日黎明,當日軍飛機逼近中途島時,美軍野貓式戰鬥機中隊騰空而起,沖入轟炸機群。日本轟炸機所能找到的轟炸目標,不過是空空的飛行跑道,所有的美軍飛機都已升空。美國轟炸機群出現在日本艦隊的上空。它們沒有戰鬥機護航,排成單列,穿過炮火,直撲赤城號大型航母,輪流扔下魚雷後又躍人高空。  從事後的報道來看,美國轟炸機的這次打擊雖然沒有給日本航母艦隊造成損失,但給統轄這支艦隊的司令長官南雲中將嚇瞭一跳,他以後一驚一乍,指揮越來越亂。航空母艦最怕的是艦載機飛完一個輪次,回來續油或裝彈時,對方來轟炸,這時艦載機無法起飛,隻有幹等著挨炸。也許隻是湊巧,美軍轟炸機一批批的飛臨,尖厲的空襲警報一次次響遍整個艦隊。航母上的軍械士剛裝上魚雷,怕影響飛機起飛離艦,又匆匆卸下。這樣折騰瞭幾次,整個艦隊被調排得瘋狂暴躁,疲憊不堪。     中途島海戰改變瞭太平洋地區日美航空母艦實力對比。  日軍僅剩大型航空母艦2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戰局出現有利於盟軍的轉折。  此次海戰的特點是雙方海上戰鬥編隊在艦炮射程之外,以艦載航空兵實施突擊。日軍失敗的原因是 :1、過高估計己方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同時在兩個戰役方向作戰,兵力分散;  2、情況判斷錯誤,認為美國航空母艦來不及向戰區集結;  3、通信技術落後,缺乏周密的海上偵察,直至關鍵時刻也未查明美航空母艦的位置;  4、戰場指揮不當,軍令多變。  而美軍獲勝的原因是掌握日軍進攻企圖,及時集結兵力待機;在魚雷機大部損失的情況下,轟炸機連續俯沖轟炸,導致日軍魚雷機連機帶雷爆炸,航空母艦被徹底摧毀。相關閱讀推薦:中途島海戰內幕:美軍偽造情報破譯日軍攻擊目標劉伯承抗戰治軍方略:日軍軍令是“第二種教材”日軍狂熱抗寒訓練釀1902年慘劇 凍死失蹤200人戰史傳奇:日軍奇襲能殺國軍軍長 抓不住遊擊隊抗日傳奇:陳毅險被日軍俘獲

大同集寧作戰:解放戰爭中少有的一場慘重失敗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7月至9月間,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和晉綏軍區部隊,在山西省大同和綏遠省(今內蒙古自治區一部)集寧地區對國民黨軍的攻城打援作戰。   大同為平綏(北平至歸綏)、同蒲(大同至風陵渡)兩鐵路的交會點,是國民黨軍鞏固華北,屏障綏寧,呼應熱察,支撐太原的戰略要地。守備大同及其外圍的國民黨軍為第43軍暫編第38師,東北挺進軍騎兵第5、第6師及晉北挺進總隊等部,共約1.9萬餘人。為拔除大同國民黨軍據點,進一步孤立綏遠國民黨軍,求得與晉綏解放區更廣泛的聯成一片,晉察冀軍區和晉綏軍區共同組成大同前線指揮部,由晉綏軍區副司令員張宗遜任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副政治委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兩軍區主力和地方部隊各一部共30個團的兵力攻取大同。   7月31日,大同前線指揮部以5個旅及地方武裝一部向大同外圍發起攻擊。戰至8月5日,除白馬城、臥龍灣、陳傢莊、沙嶺子及北關、西關車站外,其餘外圍據點均被肅清。我軍經一周準備,攻城部隊於14日向大同城郊和四關發起攻擊。但由於攻城兵力、火力不集中,部隊又缺乏攻堅經驗,進展緩慢,形成拉鋸。直到9月4日,攻城部隊才分別攻占瞭北關車站及東大街、南大廟、周傢店、西關車站、晉北學院等地,進逼城下。   8月10日,蔣介石為促使傅作義增援大同,將原屬第二戰區閻錫山所轄的大同劃歸第十二戰區管轄。9月3日,傅作義集中第35軍3個師、暫編第3軍兩個師和4個騎兵縱隊(師)共3萬人,沿平綏路分南、中、北3路向集寧前進,企圖經集寧南援大同。   我軍大同前線指揮部根據上述敵情變化,決心首先消滅敵增援部隊,然後轉移兵力攻取大同。遂以3個旅和地方武裝一部繼續圍困、監視大同之敵,抽調第358旅北上集寧參加打援。9月5日,敵占我卓資山。我軍判斷敵人可能沿鐵路進犯集寧或沿公路向新堂、豐鎮進犯,又增調晉察冀野戰軍第四縱隊1個旅、第一縱隊2個旅,連同第358旅,分別集結在豐鎮、麥胡圖地區。至此,集寧方向我軍已增至25個團。   7日,敵人從卓資山東犯集寧,我軍以3個團守城,主力5個旅集結在集寧以南,擬乘敵進攻集寧時突擊其側背,以豐鎮之第一縱隊2個旅為預備隊。10日8時,國民黨軍暫編第11、第17師和新編第31師,在空軍配合下向集寧城西、北兩面陣地猛攻,解放軍防守集寧各部隊雖經連續反擊,但未能阻住國民黨軍的進攻,退守城垣。國民黨軍先後占我臥龍山、南營房。當晚,我軍主力趕到,立即奪回瞭臥龍山以南陣地和土城子。敵遭我反擊後就地轉入固守,我軍遂將國民黨軍3個師包圍於集寧城下。11日下午,我軍向臥龍山,腦包山之敵發起攻擊,殲滅暫編第11師大部、第17師一部共5000人,截斷敵西退的道路,將新編第31師、暫編第17師大部及第11師殘部壓縮在集寧西南的臥龍山陣地。但我軍未能對已被打亂之敵組織連續攻擊,卻轉兵西進,求殲來援之敵第101師等部。12日,國民黨援軍第101師等部相繼趕至,我軍幾度攻擊,均未奏效。新編第31師等殘部在乘隙重新整頓後,在飛機掩護下攻入集寧城內,與我守城部隊展開巷戰。解放軍終因形勢不利,於13日晚放棄集寧,撤出戰鬥。援敵繼續向大同前進。16日,我軍撤除對大同的包圍,戰役遂告結束。

蒙古大軍東征日本為何失敗?根本原因竟是豆腐渣工程?

  蒙古鐵騎橫行天下,為何兩次東征日本,都宣告失敗?  在日本人看來,是神風兩度幫瞭日本的大忙,將蒙古入侵者的艦隊擊潰,將日本從危難之中解脫出來。也因為這個原因,日本人對神風異常崇拜。  事實是什麼呢?  臺風呼嘯,船隻難行確實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蒙古大軍連續兩次出擊,都是在取得大勝的情況下,“意外”毀傷幾百艘戰艦,最終不得不取消作戰。兩次如出一轍,這就不單單是臺風的問題瞭。  近期英國的《新科學傢》雜志中,學者依據最近出土的蒙古戰艦遺骸發現——蒙古建隊拙劣的造船工藝和船體設計,才是導致蒙古戰艦覆滅的根本原因!  研究發現:“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肋材在造船時曾反復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據漢文史料記載,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艦900艘,其中大艦可載千石或四千石者300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快速艦)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並規定於正月十五日動工,限期完成。六月,900艘軍艦完工。  當時,造船業發達的中國江南及沿海地區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區仍在南宋軍隊的控制之下。所以,忽必烈不得不將造船的任務交給技術較為落後的高麗人。一方面,高麗對於造船很反感,認為元朝出兵日本肯定會要求高麗參戰,這必將給高麗人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讓造船技術落後的高麗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實屬難事。高麗人隻得在匆忙間敷衍瞭事,這些艦船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瞭。  至元十八年(1281年),蒙古軍隊的大多數戰艦都是平底河船,采用瞭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計,而此種戰艦的結構並不適於航海作戰。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一個一個艙區,艙數一般為8或13個。它大約發明於唐代,宋以後被普遍采用。雖然該結構便於船上分艙,有利於元軍在航海途中進行軍需品的管理和裝卸,但是艙板結構取代瞭加設肋骨的工藝,簡化瞭主體結構,削弱瞭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  戰艦殘骸的碎片沒有一塊超過3米,大多數碎片都在10厘米到1米之間。他據此推測,蒙古戰船可能采用瞭類似新安古船的一種“魚鱗式”船殼結構形式。其船殼板之間不是平接,而是搭接的。這種結構在巨浪的拍擊之下容易碎裂。相關閱讀推薦:蒙古不敗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共打過幾次敗仗?蒙古帝國“長子西征”:拔都率蒙古鐵騎橫掃東歐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最厲害的“四傑”與“四狗”新式火銃加分化敵人的檄文:朱元璋趕走蒙古騎兵蒙古西征之戰:黃色旋風席卷歐亞大陸勢不可擋

袁世凱告密導致維新失敗?所謂告密隻是老實交代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八月初五下午三點鐘,一輛從北京駛來的蒸汽火車轟隆著在天津站停下。站臺上頓時喜樂喧囂,等候多時的天津文武官員來瞭精神,紛紛向一位下車的大人物湧去。   這位大人物就是進京陛見歸來的三品按察使銜、督練小站新軍的袁世凱。他剛剛被光緒皇帝擢升為二品頂戴、候補兵部侍郎–這就是滿城文武官員熱臉相迎的原因。   袁世凱高興地和大小官員一一致意,跟著進入早已籌備的盛大的歡迎會。似乎天津全城的官員都來瞭,場面頗為熱鬧。天津是督府所在地,但二品侍郎也算是屈指可數的高官瞭。在場的許多人眼看昔日的同僚現在進步到自己的前頭去瞭,心情復雜,羨慕、妒忌和巴結的心態各有。而老袁一如既往的親切、熱情,不慌不忙,請皇上、太後聖安,入座同大傢行禮如儀,再激動地轉述陛見盛況,表態”天恩浩蕩””效忠皇上”雲雲。最後,袁世凱與各位告別,出站,奔赴直隸督署。   時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是榮祿。作為老袁的直接上級,榮祿一直認為袁世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多次舉薦、籠絡他。如今袁世凱榮升瞭,眾人想當然地認為榮祿肯定準備瞭盛大的宴會給愛將接風。   誰知,袁世凱一入督府就被榮祿”扣”住瞭,而且這一”扣”就是數日之久。   就在第二天,北京城發生瞭可怕的政變,改變瞭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在歷史關鍵時期,天津督府內發生瞭什麼事情?袁世凱風風光光、風平浪靜的背後有什麼秘密呢?

周平王東遷洛邑:一招不能再失敗的錯誤決策

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終於在內外勾結、裡應外合的情況下戰敗於驪山,並被犬戎所殺。他的死直接導致三個結果:第一,印證瞭他父親生前的那個謠言;第二,他寵愛的美人褒姒也被犬戎虜走瞭,這個美人的結局如何,史上是不會有人再關註的,誰叫她是紅顏禍水;第三,他的死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事實上,幽王之亡國,既不是因為那個謠言,謠言本身透露出來的也許正是王室內部權力鬥爭的刀光劍影;也不是因為一個女人,但女人的背後其實聚焦著一個權力的焦點。可惜的是,幽王至死尚不知為何而死,也許他在臨死之前也和後人一樣,會感嘆非吾之罪,乃天意也。他哪裡知道,他身邊早就有人在算計著他的位子和權力。他雖然有罪,但從史籍記載來看,好色的幽王怎麼都比不過他那殘虐的祖父厲王,厲王的殘暴到瞭國人道路以目的地步,尚且不過遭到流放的下場,為什麼幽王卻獲得瞭比乃祖嚴重十倍以至於身死國亡的下場呢?謠言也好,烽火也罷,隻不過是後人為瞭掩飾這一切而施放的煙幕,撇開這煙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隻是由於這煙幕太曲折太誘人瞭,幾千年來人們寧願沉迷於其間。 幽王死後,他原來的太子宜臼在申侯的擁戴下繼天子位,他就是周平王。另一派勢力以虢公翰為代表擁立王子餘臣在攜地繼天子位,史稱攜王。應該說,幽王死後,周朝並未滅亡,犬戎畏於諸侯的實力,很快就撤兵瞭。可是歷史上為什麼要說周朝滅亡瞭呢?新王即位為什麼要遷都洛邑呢? 讀這段歷史,我曾多次湧上這樣一種疑問,申侯為什麼不借助中原其它諸侯國之力來造反,卻偏偏選擇與中原諸國共同的敵人犬戎相勾結呢?要知道,在當時,不管怎麼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一夷夏之大防的觀念始終是堅如磐石,不可撼動的。這一舉動,無論如何是不得人心的。為什麼呢?我想唯一的理由就是申侯等人的舉動是得不到中原諸侯國的支持的,他想要造反,隻有借助於別的力量。這也許正是人們要把平王之後的周稱為東周的諦奧所在,更是平王東遷之後得不到廣大諸侯國的支持和擁護,王室迅速衰落的諦奧所在。 事實上,幽王死後,周朝並沒有滅亡。一方面,驪山一役,雖然以幽王身死宣告結束,但周天子管轄下的各諸侯國依然存在,沒有傷筋動骨,隻要他們團結起來,實力依然十分強大,對付一區區犬戎是小菜一碟,不在話下。另一方面,幽王的繼承人隨即在公元前770年繼位,周祀得以延續,甚至出現瞭兩個周王。 太史公司馬遷作《史記》時也並沒有說當時有兩個周朝,平王之前為西周,平王之後為東周。那麼歷史上西周東周之分,又是怎麼來的呢?簡單地說,那是後世歷史學者為研究方便起見而劃分的。這就造成一種誤會,其實,滅亡的隻是後世歷史學傢眼中的西周,真正的周並沒有滅亡。

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從成功到迅速面臨著失敗

天下發生瞭一件大事,一件對天下人來說推波助瀾的大事,這事首先得從一個最低層最普通最地道的農民說起。 這個人姓陳名勝字涉,是陽城縣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民。如果不是秦二世元年這次征兵到漁陽守邊陲,隻怕他將永遠守在那個小山窩裡默默無聞地過一生。但秦二世的一道詔令,改變瞭他一生的命運。 陽城接到皇帝的征兵詔令後,全縣人民頓時陷入一片混亂。誰都知道,被征去的人大抵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但當時被選中的人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由不得你做主。陳勝也在被征行列。他身強力壯又識文斷字,和吳廣一道被命為屯長。於是,在兩名將尉的監督下,帶著九百多人向漁陽進發。如果路上不出什麼意外,隻怕這是千萬批守邊疆的義兵中的一批,將成為歷史上的匆匆過客。然而,老天卻偏降大任於他們。 都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陳勝帶領的這批隊伍才走瞭幾天的路,到瞭大澤鄉時,沒有征兆的大雨傾盆而下,這一次的雨有點特別,一下連著幾天都沒有停的跡象。這下可苦瞭這群去守邊關的義兵瞭。此時淋點雨著點涼倒也是小事,關鍵是這大雨一下,誤瞭行程,是要被殺頭的。 這雨下瞭約莫半個月,陳勝掐指算來算去,以後就算一天不歇一刻不停地趕路也不能按期到達目的地瞭。 “這可如何是好?”陳勝的眉頭幾乎擰成瞭一團,他和吳廣兩人商量瞭良久,最後兩人對掌一拍,兩個手掌心都寫著一個大大的“反”字。是啊,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反正都是一死,還不如反瞭,大不瞭死得轟轟烈烈……

盤點歷史上幾位毀於藝術的皇帝:帝王生涯失敗!

  中國從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算起,到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統,坐過皇帝王寶座的人士就有八百多位,這些帝王們的層次參差有別,品質良莠不齊,政績或高或低或有或無。其中有創業型的,有守業型的,也有敗傢型的。有勤政操勞型的,也有安逸享樂型的,更有優雅文藝型的……  歷史上有那麼幾位藝術范兒十足皇帝,在文學藝術領域取得瞭驕人的成就,但卻在事業上遭遇瞭諸多風吹雨打。他們的帝王生涯頗為世人所錯愕痛惜、哀憐感傷、及津津樂道。  唐玄宗李隆基  我們在談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有兩個詞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是“開元盛世”,另一個是“安史之亂”。“開元盛世”是大唐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的耀眼一頁,而“安史之亂”則是李隆基皇帝生涯中的一大失敗。  早年的李隆基,是位奮發有為的皇室青年,熱血膽大有智慧有力量,一手操作瞭流血政變,把寡欲無求的老爸推上瞭皇位。在27歲時,李隆基接瞭班,登基做瞭大唐帝國的皇帝。心系天下蒼生的玄宗,內修德政,發展生產;外禦強敵,開疆拓土。政治上銳意進取,興利除弊,選用有德有能有才的官員主持政務,經過二十多年的奮鬥,並在幾代祖輩努力的基礎上,終於鑄造瞭我國歷史上一段璀璨的輝煌——開元盛世。   近些年,又陸陸續續有人提到瞭一些其他王朝的“盛世”,這些所謂的“盛世”,其實大多是臆想一廂情願誇大出來的!而“開元盛世”則是貨真價實的盛世,社會比較和諧穩定,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安康平靜,幸福指數得到提高,國傢的經濟文化也都發展到瞭一定的高度。  相對於所有的帝王,李隆基無疑是位傑出的君主、傑出的政治傢,同時,這位帝王還是位出色的藝術傢,寫得一手精妙書法,他的隸書水平達到瞭一定的高度,當代的許多書法字典裡都有收錄。此外,李隆基更精通韻律及舞蹈,對許多種樂器都相當的門兒清,拎得起來,玩兒得轉。皇帝的重任並沒有影響隆基同志在藝術上的精進與巨大的成就。  我們今天把戲曲行當稱為“梨園”,把戲曲行業的從業人員稱為“梨園弟子”,其淵源就在李隆基對戲曲的熱愛和帶動,這位文藝皇帝他的梨園裡開設藝校,並充當校長及教員的角色,培養為皇傢服務的音樂人才,學員的陣容比較龐大,有三百人之多。玄宗經常組織樂隊人員在梨園演出,若有哪位演奏上出瞭哪怕是纖毫的差錯,李隆基立馬就能聽出來,並指出錯亂所在,濫竽在樂隊裡根本充不瞭數。  在創作熱情的激蕩下,李隆基不但制定瞭數十首樂曲的曲名,還親自操刀,主持編排瞭大型群舞《霓裳羽衣曲》,並由楊貴妃掛帥帶隊,舞動著大唐的漫漫風情。  進入天命之年的玄宗,面對國傢表面上太平祥和的景象,得意且有些忘形,政務弛廢,任用奸佞,特別是得到楊玉環後,愈發的“從此君王不早朝”,飲美酒,沉醉在溫柔鄉,專註於聲樂歌舞,鐘鼓笙簫齊鳴。敢想最做的李隆基,不但培養瞭大批的藝術人才,而且把藝術培訓普及到瞭畜牧界,訓練瞭大批會聞樂而舞的駿馬,“舞馬隊”陣容強大,有數百匹之多,表演時形式多樣,令人眼花繚亂。可惜這批“舞馬”最後被毫無審美能力的“安史”叛軍認定為妖畜,慘遭戧害。  玄宗李隆基以為他可以在藝術的氛圍裡終老,他和玉環的愛情也可以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可是,未來總是難測,事情的演進和結果總會與期盼相左!就在吳道子揮動丹青妙筆、李太白鬥酒詩百篇、顏真卿書法的雄渾豐茂被傳瞻宇內、公孫大娘一舞劍器動四方之際,北方少數民族善於熱舞的將領安祿山,夥同具有超強語言天分但相貌慚愧的史思明悍然發動叛亂,開始瞭一場持續七年多的社會大動蕩。李隆基西逃入蜀,路上,遭到護衛軍的強迫,隻得恩賜楊貴妃縊死。  巴山夜雨中,黯然魂傷時,李隆基依然創制瞭詞牌《雨淋鈴》,以寄托傢破國亂,物損人亡的悲哀。《雨淋鈴》詞曲中成就最高的要數柳永作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曉月。”  後來,叛亂雖然平定瞭,但唐王朝遭受瞭巨大的浩劫!李隆基的皇帝崗位也沒保住,太子李亨未經他的首肯,單方面做出果斷明智的舉動:自己做瞭皇帝率眾平叛,讓李隆基升級為太上皇。“被下崗”的李隆基,把一個又大又爛的爛攤子留給瞭他的子孫們,從此,中央政府上演著“宦官專權”加“朋黨爭風”,地方上“藩鎮割據”人禍不斷,使盛極一時八方來儀的大唐帝國走向衰敗,唐玄宗也在寂寥苦悶悔恨中黯然辭世。相關閱讀推薦:南唐後主李煜寵愛的兩個女人:大小周後悲劇結局唐玄宗錯用瞭哪兩個人毀瞭盛唐?用人也是門藝術楊玉環李隆基所謂的生死之戀被溢美的千古絕唱宋徽宗趙佶創造瞭什麼字體 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及其書法宋徽宗趙佶簡介 一位投錯胎當瞭皇帝的藝術大師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字重光,他的這個“字”是有些講究的,因為他有一隻眼睛是兩個瞳孔的。說起來,李煜的眼睛跟上古的舜帝有百分之五十雷同,舜帝也雙瞳,而且是雙眼雙瞳,名字是“重華”。李煜在婚姻上,跟舜帝卻是有百分之百的相似度,先後娶瞭同胞姐妹為皇後,她們的名字也撞瞭車,兩位姐姐都叫“娥皇“,兩位妹妹名字都是“女英”。  如果求本溯源,李煜也可能不姓李,他的爺爺南唐烈祖李昪是位流浪兒,姓氏其實是難以考證的,在建立政權之前,李昪名字是徐知誥,他是靠養父徐溫的栽培起傢,成瞭氣候,然後對天下宣稱自己姓李,是大唐李氏皇族傳人,這樣比較有號召力。  後主李煜出生時,依舊是中國政權紛亂的年代,但外面的世界如何無奈,對他的成長沒有什麼影響,身為皇子,他當然過著可以錦衣玉食,快樂無憂的生活。  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李璟也是以文詞見長的帝王,在他的周圍聚集瞭一大批優秀的文學傢、藝術傢。天資高妙的李煜就是這種大環境裡成長起來,修煉出非凡的藝術才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笙管笛簫,件件擅長,妙手善繪丹青,並寫得出神入化的書法。如果李煜隻作為一個皇子,大可在優雅精致終老此一生。然而,風流才子,卻誤作人主。   本來李煜是沒有資格成為皇帝的,封建宗法制遵循的原則是“立長立嫡”,最理所當然的繼承人是正宮(正房)所出的老大,李煜在兄弟中行六,他也對皇帝的寶座沒什麼興趣,其志在山水之間,不巧的是,他的五個哥哥先後都駕鶴而去,皇冠硬是砸到瞭他的頭上!  毫無政治熱情、國傢抱負、更無心皇位的李煜,上任後並沒把強國富民當做第一要務,而是依然沉緬於他的藝術王國裡,根本不能自拔,他也不可能想過去自拔,終日在錦繡奢華中尋找藝術靈感,耗費大量的財力來烘托藝術氣氛。閑愁幽緒,描摹不盡……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篤信釋教、性格略有些疲軟的李煜沒有心思去練兵尋釁,但是,他不出門找事,不等於戰爭就不會找上門來。在文學作品中,特別是歷史類的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句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說這句話的是宋太祖趙匡胤,他所說的酣睡者,就是李煜和當時幾個殘存的政治勢力。  在大宋強大的壓力之下,李煜戰戰兢兢把自己從“南唐皇帝”降職為“江南國主”。既便如此,趙匡胤的繼任者宋太宗趙老二還是發兵把南唐給掃蕩一平,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南唐國都金陵城即將被攻陷時,李煜吟頌瞭最後一首唐詩,然後命令部隊放棄抵抗,宣佈投降,肉袒出城(光著膀子,表示哥們就任你們處置瞭)作瞭大宋的俘虜。在拜別祖廟,北上開封去作階下囚之際,仍然有心情命令樂隊為他演唱瞭離別的歌曲……  李煜被押送到汴梁後,在強制下穿上白色衣服,有如被捕的犯罪分子,等候大宋皇帝發落。雖然宋太宗趙光義沒有殺李煜的頭,但卻強加給李煜難以承受的侮辱,封給他一個頗帶嘲諷意味的爵位——違命侯。這個封號既流露出趙光義對他的不滿和責怪,也對李煜的精神造成一定的摧殘。  在北宋的都城汴梁,李煜渡過瞭兩年痛苦悲哀的時光,先是私人財產幾乎被掠奪敲詐一空,使他生活陷入瞭困頓。來他傢掠搶的,其中有大宋的官吏軍卒,還包括他的南唐舊臣。之後,隨他同甘共苦的小周後女英,被趙老二召入他的皇宮,強行纏綿。而且,這種欺侮性的宣召漸成常態。李煜隻能於淚眼婆娑中捶胸頓足,卻又無可奈何!  階下囚的生活開始後,李煜的詞作則大放異彩。為賦新詩強說愁,跟無病呻吟相去不遠,此類作品不但得不到生前身後人的認可,還可能招來譏諷與批判。而李煜經歷瞭國破傢敗,繁華成淒涼,傷懷之情,自然寓於詞作之中。李煜的詞,有情,有景,有故事,情真意切走腦子的東西,當然會打動人心,會有生命力。  無論生活給予李煜多少苦難折磨,也難以消減他對藝術的熱愛。公元978年的農歷七夕,李煜生日這天,違命侯府舉辦瞭難以盛大,卻雅致殘存的生日宴會,笙歌陣陣,不絕於耳,心緒復雜的李煜寫下瞭那首傳頌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瞭?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對昔日故國江山的留戀,對今日生存狀態的不滿,刺激得趙光義起瞭殺心,賜毒酒送李煜上瞭路!幾個月後,李煜的小周後也鬱鬱而終,他們合葬在一處。  做帝王李煜做得失敗,所以才有那麼多的感慨,這也助推他躍身成為殿堂級的詞人。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趙佶也是位大師級的藝術傢,而且更是很綜合的大藝術傢。  趙佶沒做皇帝前,被封為端王,一般稱其為九端王,這位端王,跟這個“端”字十分不匹配,趙佶同志生性輕佻浮浪,也就是浪蕩輕浮,東遊西逛,朝三暮四,可能他的長輩和皇帝哥哥也察覺出來瞭,對他寄予瞭端莊端正的希望,故爾,才有瞭“端”的封號。但最終,大傢還是要失望,趙佶無論是做端王還是在皇帝崗位上,始終未能“端”起來!  這位端王從小就喜愛書法繪畫、騎馬射箭,更善於踢球(當時稱這項體育運動為蹴鞠),兼之賣相頗佳,舉止溫文爾雅有禮貌,總是給人比較良好的印象。  趙佶的哥哥宋哲宗沒有兒子,哲宗去世的有些突然,趙佶被選為瞭繼承人。當時,端王能否繼承大統,還是有些爭議的,一些明眼的大臣怕他行為不端,難以君臨天下。而後宮中的皇太後卻力挺他,覺得他能善待老太太。最後,皇太後的意見占瞭上風,就這樣,這位後人評價“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適合做皇帝”的趙佶,做瞭大宋王朝的皇帝!   雖然成為一國君王,但趙佶卻不怎麼關心國是,更不去管他的子民生活得是否幸福。他把主要的精力都奉獻給瞭藝術,在書法上,趙佶吸收唐宋諸多大傢的精華,自創一體,名曰“瘦金體”,字體如切金斷玉,天然遒美,風神灑脫,韻味獨到。趙佶的繪畫,特別是他的花鳥畫作,水平達到瞭一定的巔峰高度,後世少有能企及者,從他的畫作中,看到一種恬淡,一種雅致,一種雍容富貴的情調。  趙佶不但自己鐘愛書畫藝術,還鼓勵學子們投身到書畫事業當中,在翰林院設置瞭書畫院,把畫學納入科舉之中,趙佶本人親自出題遴選出色的畫傢,並從中選拔高級公務員,這不但提高瞭畫傢的社會地位,也大大地激發瞭人們手握畫筆的熱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產生於徽宗年代,而徽宗也成為《清明上河圖》的第一個收藏者。  除瞭醉心於書畫之外,趙佶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及市井娼妓都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為瞭裝飾宮殿修建園林,特意在江南采辦“花石綱”,在以太湖為中心的地區搜羅名花香草,和各具形態、玲瓏天成的太湖石,然後由水路運送到汴京,損耗瞭海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於造得國傢財政窘迫。僅為滿足他私人的愛美之心,點綴奢侈的帝王生活。  趙佶在藝術上求美求得很有意境,放蕩起來也千方百計地下賤,在幸福風流生活裡忙得不亦樂乎,把國傢大事交給大臣處理,而掌握權柄的大臣就是童貫、蔡京等臭名昭著的“宣和六賊”,一個國賊張牙舞爪尚且危險,六個國賊齊上陣是多麼可怕而且悲哀的狀態!大宋王朝在六賊的肆虐下,烏煙瘴氣,瘡孔越來越大。雖然這六賊最後處死的處死,謫貶的謫貶,但國傢根基被他們動搖,不但引爆瞭方臘的造反,更使滿洲金人一路南侵,鐵蹄踏上大宋的國土,攻克瞭都城汴京。遂使神洲,百年陸沉。  嶽飛高呼“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陸遊囑咐傢人“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  辛棄疾慷慨悲吟“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中原的淪陷,多少人的血淚!  徽宗趙佶和他的大兒子欽宗趙桓都成瞭金人的俘虜,連同皇室親屬及大臣工匠三千來人,及難以計數的財物,被押往金國。中途,趙佶寵愛的妃子就被金國將領侵占帶離。其他的男女,都遭到肆意的羞辱和傷害。  一路上受盡瞭侮辱和苦楚,到達金國後,趙佶成為一場活動的主角,金人搞瞭個“獻俘”大會,所有被俘人員不論男女,都穿上百姓的服裝,披著羊皮外罩,頭上纏著佈帶子,身份低一些的貴族們隻能裸露上身。徽宗和欽宗牽著羊走在獻俘隊伍的前面,到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上去拜謁,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阿骨打的弟弟)手持利刃,幹凈利落地刺死大宋兩位皇帝牽的兩隻羊,獻給阿骨打的牌位來報功!作為帝王來說,沒有比這更無地自容的恥辱瞭!  接著,金主封徽宗為“昏德公”,兒子趙桓被打包一起受封,爵名為“重昏侯”,這兩個爵號不由我們不想起“違命侯”,趙佶在靖康之變後所遭遇的欺負,比起他的老祖宗趙光義給予李煜的恥辱,大有過之。“因果報應”之說早已作為迷信糟粕被批判,我們當然不會相信什麼因果報應,但是這種令人神魂悚然的報應,卻真的會偶然的出現!  在做瞭九年的囚徒後,大藝術傢趙佶在當時的膻腥僻壤五國城(黑龍江依蘭縣)的土炕上,於病痛悲哀中辭世。  北宋的後期,社會已經進入瞭資本主義萌芽的準備階段,在當時寬松的社會狀態中前行,中國的發展也不會繞那麼長那麼久的彎路,然而,一切都隨著金軍的入侵戛然而止!如果不是趙佶昏庸沒正事兒,數百年後的中國,也許將呈獻出另一番景象。所以說,宋徽宗趙佶於中華,其罪大矣!  無論是唐玄宗,還是李後主,還是宋徽宗,他們都引領瞭一個時代的文藝昌盛,卻直接或間接地把國傢引向瞭苦難,並且,他們在蒙難時,都沒能保護住自己的女人!  魚肉與熊掌不是絕對不能兼得,但也不是誰都能得到的,特別是那些不務正業的人。如果是普通人不務正業,耽誤的可能隻是自己,大不瞭傢人跟著遭罪,而不務正業的帝王耽誤的卻是整個國傢,殃及的是全國無辜的民眾!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秦晉崤之戰:秦國第一次妄圖稱霸中原失敗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後,國勢日盛,已有圖霸中原之意。但東出道路被晉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鄭、晉兩國國君新喪,不聽大臣蹇叔等勸阻,執意要越過晉境偷襲鄭國。晉襄公為維護霸業,決心打擊秦國。為不驚動秦軍,準備待其回師時,設伏於崤山(xiao二聲”)(今河南省洛寧縣東宋鄉王嶺村交戰溝)險地而圍殲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視等率軍出襲鄭國,次年春順利通過崤山隘道,越過晉軍南境,抵達滑(今河南偃師東南),恰與赴周販牛的鄭國商人弦高相遇。機警的弦高斷定秦軍必是襲鄭,即一面冒充鄭國使者犒勞秦軍,一面派人回國報警。孟明視以為鄭國有備,不敢再進,遂還師。   晉國偵知,命先軫率軍秘密趕至崤山,並聯絡當地薑戎埋伏於隘道兩側。秦軍重返崤山,因去時未通敵情,疏於戒備。晉軍見秦軍已全部進入伏擊地域,立即封鎖峽谷兩頭,突然發起猛攻。晉襄公身著喪服督戰,將士個個奮勇殺敵。秦軍身陷隘道,進退不能,驚恐大亂,全部被殲。   秦是春秋時的西方大國,穆公在位時又以賢名著稱。他重用百裡奚、蹇叔等一批賢臣,國勢漸強,從此竭力圖謀向東發展,參與中原爭霸鬥爭。他先後支持晉惠公、晉文公二位國君歸國,其目的也正在於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而在東方尋求盟國或立足點。晉在文公時,同秦國保持瞭一段良好的關系。在城濮之戰中,秦又出兵助晉,幫助晉文公登上瞭霸主的寶座。   周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30 年),晉文公會同秦穆公圍攻鄭國,討伐鄭國對晉懷有二心。晉軍駐在函陵(今河南新鄭縣),從東、北方面圍鄭;秦軍駐在氾南(今河南中牟縣南),從西面圍鄭。鄭文公為挽救國傢危機,派特使燭之武勸說秦穆公:晉、秦圍鄭,鄭國知道要滅亡瞭。但是鄭國滅亡對於秦國來說並無好處,它隻會增強晉國的力量。而晉國力量的增強則是秦國力量的削弱。如果不滅鄭國,而留下它作為秦國的東道主,供奉秦國往來的使臣,這對於秦不是更好嗎?何況,貴君曾有恩於晉君,晉君答應割給秦焦、瑕之地,但晉君早晨渡河歸國,晚上就對秦國設防。晉如果向東並吞瞭鄭國,那麼向西不侵掠秦國,土地從哪裡取得?所以滅鄭其實是損害秦國以利於晉國的下策,請貴君考慮吧!   燭之武一席話使秦穆公如夢初醒,他不但不再助晉滅鄭,反而與鄭國單獨結瞭盟,並留下杞子、逢孫、揚孫三位大夫助鄭戍守,自己則率兵歸國瞭。   秦軍撤退後,晉大夫狐偃等對穆公的背信棄義行徑大為不滿,主張攻擊秦軍。晉文公則從大處著眼,認為秦有恩於晉,攻擊秦軍是不仁。

六國對付個秦國失敗:群體的力量有時不可靠

  勒龐的《烏合之眾》描述瞭他對於“群體”的恐懼,當人聚集成“群體”時,會產生摧毀性的力量,狂暴得無可抵擋,還特有理想,絕不計較私利。這種特征讓勒龐在皮袍下瑟瑟發抖,不知道怎麼才能和“群體”對抗。  他思索的這個問題在中國早就被解決瞭,並且有實戰經驗,並被記載在《戰國策》裡。秦昭王的時候,因為秦國越來越強大,經常侵略周邊國傢,天下英雄都聚集到趙國準備集合成“群體”進行一項有理想的事業——合縱抗秦。眼看著“群體”的強大力量就要顯現出來瞭,秦昭王盡管沒寫過《烏合之眾》,但也像勒龐一樣瑟瑟發抖。這時范雎——一個比勒龐更偉大的心理學傢和社會學傢跳瞭出來,跟秦王說:“大王不必擔心,我能讓‘群體’立刻土崩瓦解。”  他先建立瞭一個模型來解釋:“請大王看看大王的狗,現在睡著的都好好睡著,站著的都好好站著,走著的都好好走著,停著的都好好停著,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爭鬥。可是隻要在它們之間丟下一塊骨頭,所有的狗都會立刻跑過來,齜牙咧嘴露出一副兇殘相,互相爭奪,亂咬亂叫。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所有的狗都起瞭爭奪的意念。”  根據這個模型,秦昭王采取瞭措施,讓范雎用車載著美女樂隊,帶著五千兩金子,到趙國的武安大擺宴席,然後把金子送給英雄們。第一批金子送完,又追加瞭五千兩,第二個五千兩還沒送完,“群體”就瓦解瞭,英雄們像狗一樣互相爭奪起來,有理想的事業沒開始就結束瞭。心理學傢和社會學傢范雎對抗“群體”的辦法——讓他們恢復成個體。而做到這一點,隻要一個“利”字就夠瞭。‘   理論指導實踐啊,光憑經驗是不行的。社會活動傢蘇秦就不明白這一點,鉆研不夠深入,結果釀成瞭悲劇。  蘇秦是個有理想的人,盡管歷史上對他評價不高,但我仍要說,他是個有理想的人,因為他竟然相信,人們是可以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的。  在深入研究過國際形勢之後,蘇秦為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制定瞭合縱抗秦的戰略,這是那個時候唯一可以保存六國避免被強秦吞並的辦法。他還成功地說服瞭六個國君采納他的主張,走出瞭成立六國合作組織的第一步。個體集合成群體,力量是會呈幾何倍數增長的,這一點,他很瞭解。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個“利”字輕輕掃一下,集體竟然可以那麼輕易地恢復成個體。  六國合作組織生效十五年後,秦國私下與齊、魏結盟,相約攻打趙國。因為有過一些新仇舊恨,並有眼前利益的吸引,兩國輕易地答應瞭,從此合縱聯盟解散;燕國國君去世,喪事期間國力減弱,相鄰的齊國就趁機出兵奪瞭燕國十座城,共同體受到更大的重擊。蘇秦跑東跑西地拆補,費盡口舌,理想主義的理由在爭取實利的現實面前毫無說服力,隻能用更精密的利益計算來對付各國的利益計算,而這種做法雖然取得暫時的成功,卻讓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感受到面對更聰明的人的恐慌,他們開始排斥他。  他終於死在表忠心給那些懷疑者看的過程中。在過瞭幾年狼狽不堪的生活之後,現實無情地嘲笑瞭他,讓他知道他的理想看似堅固宏大,卻不堪一擊,在各國自己的小算盤啪啪的響聲中,“成為集體”像個笑話一樣荒謬。  他死後,他的兩個弟弟——蘇代和蘇厲成名、發財,且得到善終。和蘇秦不同的是,他們完全瞭解各人、各國各顧其利的現實;他們沒有理想,從不打算讓大傢共同奔小康;他們沒有原則,誰招標就為誰做方案,於是賺瞭大把鈔票。就這樣,大傢還都覺得他們是厚道人,他們獲得瞭比蘇秦好得多的名聲。  所以“群體”這種東西,真的沒有多麼厲害,各懷鬼胎的個體像一個個互有排異反應的細胞一樣,稍微催化一下就能開始作用,隻要你選對催化劑。相關閱讀推薦:秦為什麼能滅六國:變法後的人才儲備秦始皇並沒有統一天下:滅六國卻還有衛國六國精銳女兵大比拼:以色列女兵盡顯男子氣概揭秘:名將王翦幫秦始皇統一六國背後的秘密條件漢奸軍閥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王天木初顯兇名

告誡自己的名言警句 失敗乃成功之母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 海若無邊天做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過。   困難坎坷是人們的生活教科書。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