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韓非子》 任何成功,都是厚積薄發,多年苦修換來的,不怕走得慢,隻怕不開始。 2、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幽窗小記》 走在奮鬥的路上,不要過分在意一些榮辱,保持一顆平常心便好。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誘惑,才有可能成就大事業。
傷感是每個人隻要活著就無法避免的小編收集瞭【美麗傷感的詩詞 每句都能讓你紅瞭眼眶】來看古人的傷感吧!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柳永《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 3、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黃公紹《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4、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關於愛情的經典詩詞 1、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2、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蕭觀音是遼國道宗皇帝的皇後,史載其“姿容冠絕,工詩,善談論。自制歌詞,尤善琵琶。”曾作詩《伏虎林應制》、《君臣同志》、《華夷同風》應制屬和詩等,被道宗譽為女中才子。她曾因冠絕一時的容貌和過人的才氣集千般寵愛於一身,寵逾眾妃,成為道宗的“紅顏知己”,然又因一首色情詩遭人誣陷而被勒令自盡,命喪黃泉。即使香銷玉殞後,屍體也幾次被刨出,使其靈魂無安生之處。 紅顏薄命隻因多才藝 蕭觀音,出生於一個貴族傢庭。小時候,她面容慈善,明眸皓齒,美麗清秀,性格好靜,尤如觀音轉世。父母視之如掌上明珠,對其疼愛有加。為瞭吉利,特為其取小字叫觀音,希望她萬事能逢兇化吉,禍去而福存。長大後,她更是出落得穎慧秀逸,亭亭玉立,嬌艷動人。蕭觀音生性聰慧,好讀書,從五歲起便經常去父親的書房,打開書右看左瞧。父親偶然教她幾個字或一首詩,她便能過目不忘。她還極有靈性,先生所教的知識一學便通,不到兩年時間,通讀唐詩。她還隨先生學習瞭詞的填法,若讓她填詞,總是才思敏捷,轉眼成章。 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就喜歡音樂和漢詩。契丹族建立的遼國依然保持著遊牧民族的傳統,喜動不喜靜,遼國的貴族少女很少有專心於讀書認字的,尤其是難學的漢字。難得的是,她還會用漢語寫詩作文,書法也相當不錯。在遼國的歷史上,她是僅有的兩個傑出的女詩人之一。 16歲時,她成為梁王的王妃。次年,梁王登基為遼道宗。她性情溫順,飽讀詩書,而且她琴瑟、琵琶都堪稱國手,與遼國其他女子相比顯得格外特別,很快就被冊封為皇後。當時的遼國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孤穩壓帕女古靴,菩薩喚作特裡蹇。意思是:頭戴玉,足登金,皇後是觀音。 遼道宗繼位後,兩人伉儷情深,年輕的遼道宗對蕭觀音恩寵有加。不僅在宮中夜夜相伴,即使出外巡遊打獵也常常帶著蕭觀音一起去。可謂是夫唱婦隨,錦瑟相和。 契丹人都保持著尚武的習俗,喜歡打獵。按照契丹族的風俗,皇帝每年要帶領貴族們外出漁獵,稱為“捺缽”。遼道宗時常騎著號稱“飛電”的寶馬,瞬息萬裡,出入深山幽谷。有一年捺缽時,道宗在黑山獵得一虎,一片歡騰之中,道宗和群臣飲酒高會,道宗命身為皇後的蕭觀音即興賦詩。蕭觀音脫口而出:“威風萬裡震難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哪教猛虎不投降。”錦句出玉口,在座的遼帝遼臣,無不嘆服。此詩氣勢雄渾,彰顯出蕭觀音女中豪傑的豪氣和北國女子的颯爽潑辣。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過人的才氣為日後那些奸佞小人的誣陷提供瞭可趁之機,也為蕭觀音的悲劇人生埋下瞭隱患和禍根。 獨守空房吟詞作曲打發時光 好事多磨。不論夫妻感情多麼好,在皇帝那裡,漫長的婚姻都會成為一個枷鎖。遼道宗統治後期,道宗越來越耽於玩樂,終日以畋獵、飲酒為樂,對朝政不聞不問。大半年的時間在宮外山林曠野中度過,朝政漸漸被憑告密而平步青雲的耶律乙辛把持。賢德淑惠的蕭觀音,時時勸誡道宗不要耽於射獵,不要疏於政務。起初道宗還有所收斂,後來漸漸受不瞭穩重的皇後的束縛,對蕭觀音一些忠言逆耳的勸誡異常反感,以後便很少在蕭觀音處過夜瞭。他對這位貌美才多的皇後逐漸疏遠,更有甚者常常在酒宴之餘,冒用蕭觀音的名字,把大臣李儼的妻子邢氏叫到宮裡鬼混。 大凡女人,都會為挽留自己的愛情而鬥爭。失寵後的蕭皇後又寂寞又悲哀,開始作曲以自娛,也想挽回道宗對自己的寵愛。蕭觀音越來越不喜歡交際,容貌也日漸衰老。色衰而愛弛。耶律乙辛趁機將自己的弟媳進獻給皇上,並深得聖寵。看著道宗移情別戀,蕭觀音除瞭獨自嗟傷,空帳之中愁聚眉峰,悶損娥眉外,隻能在詩中傾瀉自己的絕望和夢想。風流多情的詞人蕭觀音為瞭喚起夫君舊情,獨創曲牌《回心院詞》,一口氣做《回心院詞》十首,她在絕望中希望,哪個文人丈夫能夠讀懂這種心音: “帚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空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帚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 “換香枕,一半無雲錦。為是秋來輾轉多,更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塊。鋪翠被,待君睡。” “裝繡帳,金鉤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隻願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 “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剔銀燈,待君行。” “薰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禦香香徹膚。薰爐,待君娛。”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詞中盡是“帚深殿,待君宴”、“拂象床,待君王”、“換香枕,待君寢”、“鋪翠被,待君睡”、“爇薰爐,待君娛”……的香艷。詞藻美麗,情真意切,惹人憐愛。 任何一個絕望的女人都會縈繞這些心思,在蕭觀音那裡,卻有穿透任何一顆鐵石心腸的力量。詞曲本不分傢,冰雪聰明的蕭皇後,又親自將《回心院詞》十首自譜成曲,以打動遼道宗。由於曲調幽雅,演奏難度很大,宮中伶人皆知難而退,惟獨孤身塞外的漢族伶人趙惟一的技法高妙,能把此首幽怨之詞演繹得絲絲入扣,蕩氣回腸。趙惟一殫精竭慮,把《回心院詞》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蕭觀音與趙惟一絲竹相合,每每使聽的人怦然心動。蕭觀音希望皇帝能聽見,就經常召他入宮彈奏。時日久瞭,後宮盛傳她兩人情投意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又利用那紛紛謠喙,惡意中傷,有意陷害蕭觀音。 蕭觀音身邊有個宮女叫單登,同樣精通音律,看見趙惟一如此受寵,心裡很不平衡。一天,單登大膽地對蕭觀音說,特裡蹇(皇後的意思)這樣寵愛趙惟一是偏心,宮裡能演奏《回心院》的又不是隻有他一個。蕭觀音看出單登的心意,於是叫趙惟一來同她當面比試。蕭觀音讓兩人各自彈瞭四旦二十八調,單登都敗下陣來。單登雖敗,名聲卻大瞭,竟然連皇帝也經常召她演奏樂曲。蕭觀音勸告皇帝說:“此女出身不好,皇帝總是親近這種人,恐怕有所不便。”於是將單登貶斥到別處,不再讓她演奏。單登因此懷恨在心。相關閱讀推薦:遼道宗皇後蕭觀音蕭皇後寫“黃詩”獲罪遼道宗耶律洪基皇後蕭觀音簡介 遼代女詩人蕭觀音揭秘遼國才女皇後蕭觀音:皇後蕭觀音怎麼死的?光緒為何拒絕與隆裕皇後同房?不得寵的隆裕皇後蕭後蕭觀音哪個朝代的?歷史上蕭觀音怎麼死的?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纏綿艷曲竟成催命符 如果中間不出個大奸臣耶律乙辛,蕭觀音和遼道宗夫妻歡好,伉儷情深,又有聰慧賢明的太子耶律浚,雖然遼道宗有沉迷打獵,遼國皇傢應該不會發生太大的變故,蕭觀音也不至於香銷玉殞,含冤而死。 道宗整天沉迷於飲酒作樂,耶律乙辛漸漸地大權獨攬,朝臣無不阿附,以至權傾朝野。蕭觀音的兒子即太子耶律浚頗為英明,耶律乙辛對他有些忌憚。因對耶律乙辛構成不小的威脅,成為他的心腹大患,欲出之而後快,但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蕭觀音的詞曲,與孤身塞外的漢人趙惟一的演奏,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感。可惜,這種清音高雅的故事,卻被當時的奸臣耶律乙辛嗅到瞭肉體的味道。 單登遭貶斥後,經常對妹妹傾訴自己的冤屈。她的妹妹清子是教坊朱頂鶴的妻子,雖為人妻,卻暗地裡與耶律乙辛相好。單登對妹妹說,皇後與趙惟一肯定有私情,不然以趙惟一的實力,怎麼能專寵於前?清子匯報到瞭耶律乙辛那裡。一聽到匯報,耶律乙辛大呼:“天助我也,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他盤算著想利用蕭觀音與趙惟一之間出現的謠傳予以打擊,從而達到扳倒太子的目的。 他的謀士即當時的宰相張孝傑仔細研究瞭一番後,利用蕭觀音善詩詞這一點,寫瞭一支艷曲名為《十香詞》。這首《十香詞》,類似於《十八摸》,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一部用身體寫作的色情小說。此曲情節有沒有不重要,關鍵是細節非常生動,算是同類作品裡的佼佼者,《十香詞》寫瞭女人身上的十種香氣,用詞比《回心院》更加露骨。耶律乙辛讓清子把它拿給單登。單登以舊婢的身份匍匐在蕭觀音面前,呈上《十香詞》,並聲稱這是宋國皇後的作品。 蕭觀音讀後臉紅心跳,對單登說:“真沒想到,宋國的特裡蹇也會寫這樣的東西。雖然浪蕩瞭些,不過功力還是有的。”單登乞求蕭觀音為她抄寫一遍,還說:“奴婢雖是一個粗人,但也想收藏這樣的佳作。可惜這書法太差,要是有皇後的書法相配,就堪稱雙絕瞭。”雖說《十香詞》遣詞用語都十分曖昧,多少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這正合孤寂中蕭皇後的心態。蕭觀音讀後,覺得它雅麗有致,對《十香詞》愛不釋手。經不住單登的再三乞求,蕭觀音當場揮毫幫她抄瞭一遍。為瞭勸誡,還在“宋國皇後”的詩後作瞭一首道學氣十足的懷古詩:“宮中隻數趙傢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至此,蕭觀音已完全墮入瞭耶律乙辛所設的陷阱之中。 得到蕭觀音親手謄寫的《十香詞》後,耶律乙辛如獲至寶。他立即拿著它到遼道宗那裡,大放厥詞說是皇後與趙惟一私通,並假裝膽戰心驚地拿出《十香詞》這個證據。道宗對皇後與趙惟一的謠傳早有耳聞,如今一見這白紙黑字的物證,頭腦簡單、專喜打獵的道宗不覺怒火中燒,馬上派人將皇後帶來對質。不管皇後如何否認,氣極敗壞的道宗一怒之下命人把皇後一頓毒打,打昏之後扔進死牢。等稍稍冷靜後,道宗有點半信半疑:“咦,最後這首詩明明是在罵飛燕淫亂誤國呀,那皇後怎麼還會私通呢?”昧著良心的宰相張孝傑說:“這首詩正是證據,含瞭‘趙惟一’三個字,說明皇後這篇用身體寫作的小說,男主角就是趙惟一呀。”道宗醋勁大發,勃然大怒。認定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私通,敕令蕭觀音自盡,趙惟一凌遲處死。蕭觀音再三請求再見道宗一面竟不獲準。皇後自盡以前,還作瞭一首絕命詞,最後幾句是:“呼天地兮慘悴,恨古今兮安極!知吾生兮必死,又焉愛兮旦夕。”自盡時年36歲。 後來,年剛十八歲的太子耶律浚也在耶律乙辛的構陷下廢為庶人,不久之後也被害死。 蕭觀音被賜死後,遼道宗還不解恨,依舊非常惱怒自己戴瞭綠帽子,便讓人把蕭觀音屍體扒個精光,隨便裹個葦席草草埋葬。蕭觀音的孫子天祚帝繼位後,他為祖母的含冤不白和父親的慘遭殺害鳴不平,一面將張孝傑剖棺戮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孫及親舊,盡行誅戮;一面又把奶奶的屍體刨出,重新洗沐裝裹,以“宣德皇後”的名號把奶奶與爺爺遼道宗合葬一處。後來,金人攻滅遼國,懷著對遼朝刻骨的民族仇恨,在京城大肆破壞。遍挖遼國皇族陵寢,蕭觀音的屍身又被刨掘出來,剝去身上金玉,任由牛馬踐踏。 清代的朱彝尊對蕭觀音這種悲劇寄予瞭莫大的同情。朱彝尊在詠蕭觀音的詩詞中說: 細草含茸,圓荷倚蓋,猶與舞衫相似。回心院子,問殿腳香泥,可留蕭字?懷古情深,焚椒尋夢紙。 清朝風流倜儻的才子納蘭性德對蕭觀音惺惺相惜,作詞追悼她時,嘆道:六宮佳麗誰曾見,層臺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隻有花鈴,綰風深夜語。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柳亞子(1887-1958),江蘇吳江人,一個以詩歌為武器的政治詩人,一生中寫下瞭大量高歌慷慨、聲情激越、意氣風發、格律嚴謹的詩詞,計有詩7000餘首、詞200首,數量居諸詩傢之冠。在詩風上,他崇尚唐音,承繼夏完淳、顧炎武、龔自珍3傢,貶斥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在詞風上,他推崇辛棄疾,貶斥吳文英。在文風上,他反對韓愈和桐城派。代表作:詩《放歌》(長詩)、《吊鑒湖秋女士》(七律),詞《金縷曲》、《沁園春(次韻和毛潤之詠雪之作)》、《浣溪沙》等。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大文豪、大學者,但為人頗有微詞。早期作品具有濃烈的愛國熱忱,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厚重,或鞭撻時政或感世傷懷,倒也簡括明朗。但晚年作品有趨炎附勢、違心迎合之弊。代表作:詩《歸國雜吟》7首、《詠史》4首、《感時》4首、《用原韻卻酬柳亞子》等。 毛X澤X東(1893-1976),湖南湘潭人,革命領袖、民族英雄之作,題材豐富,充滿想象,意境優美,善於用典,氣勢磅礴,波瀾壯闊,豪邁壯麗,揮灑自如。詩詞數量不多,計七八十來首,但篇篇精品,影響極大。著有《毛主席詩詞選》,代表作:詩《長征》(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七律)、《到韶山》(七律),詞《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水調歌頭(遊泳)》、《卜算子(詠梅)》等。 鬱達夫(1896-1945),浙江富陽人,在中國現代文學史讀本中,鬱達夫主要是一個小說、散文名傢,然而其舊體詩詞情韻跌宕、才思恣意,藝術成就並不在小說、散文之下。郭沫若評價鬱氏的文學成就說:“其舊詩詞比他的新小說更好。”劉海粟亦評價說:“(鬱)詩詞第一,散文第二,小說第三,評論文章第四。”著有《達夫詩詞集》、《鬱達夫詩詞鈔》,代表作:詩《釣臺題壁》、《贈隆兒》、《寄王映霞》、《詠詩三首》等。 夏承燾(1900-1986),浙江溫州人,舊學大宗師、詞學大傢,既是傳統詞學總結者,亦是現代詞學奠基人。其創作不僅“妄意合稼軒、白石、遺山、碧山為一傢”,而且“欲合唐詞宋詩為一體”,兼收並蓄,再造新體,取精用宏、奇思壯采,又能憂時憤世、心系黎民。著有《夏承燾詞集》、《天風閣詞集》、《天風閣詩集》、《瞿髯論詞絕句》,代表作:詞《浪淘沙(過七裡瀧)》、《水龍吟》、《金縷曲》等。 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日本平安時代為何如此推崇詩人白居易?揭秘:唐朝歷史上的一代風流詩人元稹的那點事唐代詩人駱賓王下落之謎:徐敬業兵敗後神秘失蹤揭秘:唐朝詩人燒錢求關註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隻有情難死。-文廷式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張仲素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瞭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 嗟餘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 直道相思瞭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
我叮嚀你的 你說不會遺忘 你告訴我的一我也全部珍藏 對於我們來說 記憶是飄不落的日子 永遠不會發黃
她曾因冠絕一時的容貌和過人的才氣集千般寵愛於一身,寵逾眾妃,成為道宗的“紅顏知己”,然又因一首色情詩遭人誣陷而被勒令自盡,命喪黃泉。即使香銷玉殞後,屍體也幾次被刨出,使其靈魂無安生之處。 蕭觀音是遼國道宗皇帝的皇後,史載其“姿容冠絕,工詩,善談論。自制歌詞,尤善琵琶。”曾作詩《伏虎林應制》、《君臣同志》、《華夷同風》應制屬和詩等,被道宗譽為女中才子。她曾因冠絕一時的容貌和過人的才氣集千般寵愛於一身,寵逾眾妃,成為道宗的“紅顏知己”,然又因一首色情詩遭人誣陷而被勒令自盡,命喪黃泉。即使香銷玉殞後,屍體也幾次被刨出,使其靈魂無安生之處。 紅顏薄命隻因多才藝 蕭觀音,出生於一個貴族傢庭。小時候,她面容慈善,明眸皓齒,美麗清秀,性格好靜,尤如觀音轉世。父母視之如掌上明珠,對其疼愛有加。為瞭吉利,特為其取小字叫觀音,希望她萬事能逢兇化吉,禍去而福存。長大後,她更是出落得穎慧秀逸,亭亭玉立,嬌艷動人。蕭觀音生性聰慧,好讀書,從五歲起便經常去父親的書房,打開書右看左瞧。父親偶然教她幾個字或一首詩,她便能過目不忘。她還極有靈性,先生所教的知識一學便通,不到兩年時間,通讀唐詩。她還隨先生學習瞭詞的填法,若讓她填詞,總是才思敏捷,轉眼成章。 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就喜歡音樂和漢詩。契丹族建立的遼國依然保持著遊牧民族的傳統,喜動不喜靜,遼國的貴族少女很少有專心於讀書認字的,尤其是難學的漢字。難得的是,她還會用漢語寫詩作文,書法也相當不錯。在遼國的歷史上,她是僅有的兩個傑出的女詩人之一。 16歲時,她成為梁王的王妃。次年,梁王登基為遼道宗。她性情溫順,飽讀詩書,而且她琴瑟、琵琶都堪稱國手,與遼國其他女子相比顯得格外特別,很快就被冊封為皇後。當時的遼國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孤穩壓帕女古靴,菩薩喚作特裡蹇。意思是:頭戴玉,足登金,皇後是觀音。 遼道宗繼位後,兩人伉儷情深,年輕的遼道宗對蕭觀音恩寵有加。不僅在宮中夜夜相伴,即使出外巡遊打獵也常常帶著蕭觀音一起去。可謂是夫唱婦隨,錦瑟相和。 契丹人都保持著尚武的習俗,喜歡打獵。按照契丹族的風俗,皇帝每年要帶領貴族們外出漁獵,稱為“捺缽”。遼道宗時常騎著號稱“飛電”的寶馬,瞬息萬裡,出入深山幽谷。有一年捺缽時,道宗在黑山獵得一虎,一片歡騰之中,道宗和群臣飲酒高會,道宗命身為皇後的蕭觀音即興賦詩。蕭觀音脫口而出:“威風萬裡震難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哪教猛虎不投降。”錦句出玉口,在座的遼帝遼臣,無不嘆服。此詩氣勢雄渾,彰顯出蕭觀音女中豪傑的豪氣和北國女子的颯爽潑辣。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過人的才氣為日後那些奸佞小人的誣陷提供瞭可趁之機,也為蕭觀音的悲劇人生埋下瞭隱患和禍根。相關閱讀推薦:近代十大才貌雙全的女人(圖):中國近代十大才女史上最完美的女人!古代帝王後妃中的八大絕世才女古代最搶手的女人:母儀天下命帶桃花的蕭皇後傳奇女子蕭皇後 被各路梟雄輪番搶的末代皇後蕭後蕭觀音哪個朝代的?歷史上蕭觀音怎麼死的?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獨守空房吟詞作曲打發時光 好事多磨。不論夫妻感情多麼好,在皇帝那裡,漫長的婚姻都會成為一個枷鎖。遼道宗統治後期,道宗越來越耽於玩樂,終日以畋獵、飲酒為樂,對朝政不聞不問。大半年的時間在宮外山林曠野中度過,朝政漸漸被憑告密而平步青雲的耶律乙辛把持。賢德淑惠的蕭觀音,時時勸誡道宗不要耽於射獵,不要疏於政務。起初道宗還有所收斂,後來漸漸受不瞭穩重的皇後的束縛,對蕭觀音一些忠言逆耳的勸誡異常反感,以後便很少在蕭觀音處過夜瞭。他對這位貌美才多的皇後逐漸疏遠,更有甚者常常在酒宴之餘,冒用蕭觀音的名字,把大臣李儼的妻子邢氏叫到宮裡鬼混。 大凡女人,都會為挽留自己的愛情而鬥爭。失寵後的蕭皇後又寂寞又悲哀,開始作曲以自娛,也想挽回道宗對自己的寵愛。蕭觀音越來越不喜歡交際,容貌也日漸衰老。色衰而愛弛。耶律乙辛趁機將自己的弟媳進獻給皇上,並深得聖寵。看著道宗移情別戀,蕭觀音除瞭獨自嗟傷,空帳之中愁聚眉峰,悶損娥眉外,隻能在詩中傾瀉自己的絕望和夢想。風流多情的詞人蕭觀音為瞭喚起夫君舊情,獨創曲牌《回心院詞》,一口氣做《回心院詞》十首,她在絕望中希望,哪個文人丈夫能夠讀懂這種心音: “帚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空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帚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 “換香枕,一半無雲錦。為是秋來輾轉多,更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塊。鋪翠被,待君睡。” “裝繡帳,金鉤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隻願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 “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剔銀燈,待君行。” “薰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禦香香徹膚。薰爐,待君娛。”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詞中盡是“帚深殿,待君宴”、“拂象床,待君王”、“換香枕,待君寢”、“鋪翠被,待君睡”、“爇薰爐,待君娛”……的香艷。詞藻美麗,情真意切,惹人憐愛。 任何一個絕望的女人都會縈繞這些心思,在蕭觀音那裡,卻有穿透任何一顆鐵石心腸的力量。詞曲本不分傢,冰雪聰明的蕭皇後,又親自將《回心院詞》十首自譜成曲,以打動遼道宗。由於曲調幽雅,演奏難度很大,宮中伶人皆知難而退,惟獨孤身塞外的漢族伶人趙惟一的技法高妙,能把此首幽怨之詞演繹得絲絲入扣,蕩氣回腸。趙惟一殫精竭慮,把《回心院詞》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蕭觀音與趙惟一絲竹相合,每每使聽的人怦然心動。蕭觀音希望皇帝能聽見,就經常召他入宮彈奏。時日久瞭,後宮盛傳她兩人情投意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又利用那紛紛謠喙,惡意中傷,有意陷害蕭觀音。 蕭觀音身邊有個宮女叫單登,同樣精通音律,看見趙惟一如此受寵,心裡很不平衡。一天,單登大膽地對蕭觀音說,特裡蹇(皇後的意思)這樣寵愛趙惟一是偏心,宮裡能演奏《回心院》的又不是隻有他一個。蕭觀音看出單登的心意,於是叫趙惟一來同她當面比試。蕭觀音讓兩人各自彈瞭四旦二十八調,單登都敗下陣來。單登雖敗,名聲卻大瞭,竟然連皇帝也經常召她演奏樂曲。蕭觀音勸告皇帝說:“此女出身不好,皇帝總是親近這種人,恐怕有所不便。”於是將單登貶斥到別處,不再讓她演奏。單登因此懷恨在心。 纏綿艷曲竟成催命符 如果中間不出個大奸臣耶律乙辛,蕭觀音和遼道宗夫妻歡好,伉儷情深,又有聰慧賢明的太子耶律浚,雖然遼道宗有沉迷打獵,遼國皇傢應該不會發生太大的變故,蕭觀音也不至於香銷玉殞,含冤而死。 道宗整天沉迷於飲酒作樂,耶律乙辛漸漸地大權獨攬,朝臣無不阿附,以至權傾朝野。蕭觀音的兒子即太子耶律浚頗為英明,耶律乙辛對他有些忌憚。因對耶律乙辛構成不小的威脅,成為他的心腹大患,欲出之而後快,但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蕭觀音的詞曲,與孤身塞外的漢人趙惟一的演奏,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感。可惜,這種清音高雅的故事,卻被當時的奸臣耶律乙辛嗅到瞭肉體的味道。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單登遭貶斥後,經常對妹妹傾訴自己的冤屈。她的妹妹清子是教坊朱頂鶴的妻子,雖為人妻,卻暗地裡與耶律乙辛相好。單登對妹妹說,皇後與趙惟一肯定有私情,不然以趙惟一的實力,怎麼能專寵於前?清子匯報到瞭耶律乙辛那裡。一聽到匯報,耶律乙辛大呼:“天助我也,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他盤算著想利用蕭觀音與趙惟一之間出現的謠傳予以打擊,從而達到扳倒太子的目的。 他的謀士即當時的宰相張孝傑仔細研究瞭一番後,利用蕭觀音善詩詞這一點,寫瞭一支艷曲名為《十香詞》。這首《十香詞》,類似於《十八摸》,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一部用身體寫作的色情小說。此曲情節有沒有不重要,關鍵是細節非常生動,算是同類作品裡的佼佼者,《十香詞》寫瞭女人身上的十種香氣,用詞比《回心院》更加露骨。耶律乙辛讓清子把它拿給單登。單登以舊婢的身份匍匐在蕭觀音面前,呈上《十香詞》,並聲稱這是宋國皇後的作品。 蕭觀音讀後臉紅心跳,對單登說:“真沒想到,宋國的特裡蹇也會寫這樣的東西。雖然浪蕩瞭些,不過功力還是有的。”單登乞求蕭觀音為她抄寫一遍,還說:“奴婢雖是一個粗人,但也想收藏這樣的佳作。可惜這書法太差,要是有皇後的書法相配,就堪稱雙絕瞭。”雖說《十香詞》遣詞用語都十分曖昧,多少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這正合孤寂中蕭皇後的心態。蕭觀音讀後,覺得它雅麗有致,對《十香詞》愛不釋手。經不住單登的再三乞求,蕭觀音當場揮毫幫她抄瞭一遍。為瞭勸誡,還在“宋國皇後”的詩後作瞭一首道學氣十足的懷古詩:“宮中隻數趙傢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至此,蕭觀音已完全墮入瞭耶律乙辛所設的陷阱之中。 得到蕭觀音親手謄寫的《十香詞》後,耶律乙辛如獲至寶。他立即拿著它到遼道宗那裡,大放厥詞說是皇後與趙惟一私通,並假裝膽戰心驚地拿出《十香詞》這個證據。道宗對皇後與趙惟一的謠傳早有耳聞,如今一見這白紙黑字的物證,頭腦簡單、專喜打獵的道宗不覺怒火中燒,馬上派人將皇後帶來對質。不管皇後如何否認,氣極敗壞的道宗一怒之下命人把皇後一頓毒打,打昏之後扔進死牢。等稍稍冷靜後,道宗有點半信半疑:“咦,最後這首詩明明是在罵飛燕淫亂誤國呀,那皇後怎麼還會私通呢?”昧著良心的宰相張孝傑說:“這首詩正是證據,含瞭‘趙惟一’三個字,說明皇後這篇用身體寫作的小說,男主角就是趙惟一呀。”道宗醋勁大發,勃然大怒。認定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私通,敕令蕭觀音自盡,趙惟一凌遲處死。蕭觀音再三請求再見道宗一面竟不獲準。皇後自盡以前,還作瞭一首絕命詞,最後幾句是:“呼天地兮慘悴,恨古今兮安極!知吾生兮必死,又焉愛兮旦夕。”自盡時年36歲。 後來,年剛十八歲的太子耶律浚也在耶律乙辛的構陷下廢為庶人,不久之後也被害死。 蕭觀音被賜死後,遼道宗還不解恨,依舊非常惱怒自己戴瞭綠帽子,便讓人把蕭觀音屍體扒個精光,隨便裹個葦席草草埋葬。蕭觀音的孫子天祚帝繼位後,他為祖母的含冤不白和父親的慘遭殺害鳴不平,一面將張孝傑剖棺戮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孫及親舊,盡行誅戮;一面又把奶奶的屍體刨出,重新洗沐裝裹,以“宣德皇後”的名號把奶奶與爺爺遼道宗合葬一處。 後來,金人攻滅遼國,懷著對遼朝刻骨的民族仇恨,在京城大肆破壞。遍挖遼國皇族陵寢,蕭觀音的屍身又被刨掘出來,剝去身上金玉,任由牛馬踐踏。 清代的朱彝尊對蕭觀音這種悲劇寄予瞭莫大的同情。朱彝尊在詠蕭觀音的詩詞中說: 細草含茸,圓荷倚蓋,猶與舞衫相似。回心院子,問殿腳香泥,可留蕭字?懷古情深,焚椒尋夢紙。 清朝風流倜儻的才子納蘭性德對蕭觀音惺惺相惜,作詞追悼她時,嘆道:六宮佳麗誰曾見,層臺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隻有花鈴,綰風深夜語。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1、《沁園春·長沙》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2、《憶秦娥·婁山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3、《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4、《清平樂·六盤山》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5、《沁園春·雪》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6、《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7、《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8、《水調歌頭·遊泳》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七律·到韶山》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10、《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11、《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無限風光在險峰。 12、《七律·冬雲》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13、《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14、《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賭神李清照:我們常常說五毒俱全:騙、賭、幫、煙、娼,那可都是連男人沾瞭都沒好果子吃的事,可李清照偏偏沾上瞭一樣厲害的——賭。而且她對賭博可不是一般的喜歡,簡直到瞭執迷不悔的地步。我們看那些迷戀賭博的人,常常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賭得傢破人亡,幾乎沒幾個不後悔的人。可李清照賭博賭瞭一輩子,還真沒後悔過,為啥呢?一個字——贏。輸錢的號天哭地的後悔,贏錢瞭誰還後悔呢? 您見過賭博賭瞭一輩子從來不輸的人嗎?沒見過吧。據我所知,這樣的人,除瞭李清照,還真沒第二個。一個賭博從來不輸,老贏錢的人,怎麼會後悔呢?當然不會。您不相信?不信也得信!這些可都是李清照她自己白紙黑字寫下來,留傳到今天的,證據確鑿。李清照寫過一篇《打馬圖序》,“打馬”就是一種賭博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開篇就教訓人說:你們賭博為啥就不能像我一樣精通呢?其實賭博沒什麼竅門,找到搶先的辦法就行瞭,所以隻有專心致志地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謂“博者無他,爭先術耳,故專者能之”也。 要說這樣的教訓也沒啥特別,誰不知道賭博要專心致志啊?不專心要輸錢的呀!有的人幹別的不見得專心致志,一到賭桌上那可是廢寢忘食,忘我投入,贏瞭的還想趁著手氣再多贏點兒,輸的人想撈回來!這一點,跟李清照倒有點兒相似。這不,李清照接著就得意洋洋地宣稱: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 說得很明白啊:我這人沒啥別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歡賭博。凡是賭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賭桌上就飯也忘瞭吃,覺也忘瞭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賭。而且,我賭瞭一輩子,不論是什麼形式的賭,不論賭多賭少,從來就沒輸過,贏的錢嘩啦嘩啦爭著往我腰包裡趕,擋都擋不住啊。嘿,神瞭!李清照要是活到今天這把年紀,賭神還輪得到周星馳?門兒都沒有! 說到這裡,大傢可能要問瞭,那個時候到底流行什麼賭博?李清照又最精通哪種賭博呢?相關閱讀推薦:李清照生平 揭秘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一生李清照的傢世之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身世李清照和蘇東坡 李清照到底是蘇東坡什麼人?李清照親生母親是誰?李清照到底是誰的女兒李格非簡介 北宋文學傢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生平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其實,宋代的賭博跟今天也差不太遠。比如說,有錢人可以玩*。宋代有一種體育遊戲叫蹴鞠,規則大約就類似於今天的足球。大傢如果看過《水滸傳》,一定還記得裡面有個小人高太尉,就是因為踢球踢得好,巴結上瞭當時的皇帝宋徽宗,一步登天成瞭炙手可熱的權貴。高太尉的兒子看上林沖的老婆,硬是逼得好漢林沖傢破人亡,不得已上瞭梁山泊落草為寇。今天*的人那可也是一擲千金,動輒上百萬啊。看看世界杯的時候那些人的瘋狂,真以為是為足球瘋狂啊?我敢說,有一半是為錢瘋狂! 當然,除瞭常見的這幾種,賭博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鬥雞啊,鬥蛐蛐兒啊,等等等等。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瞭二十多種賭博遊戲方式,不過在這二十幾種五花八門的賭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嫌隻憑運氣,顯示不出智慧;有的嫌太難,會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對手——整個一賭博界的“東方不敗”。那李清照喜歡什麼賭博呢?據她自己說,是“打馬”。打馬具體是個什麼玩意兒,現在已經失傳,我們沒辦法知道瞭。不過據說有人考證出來,打馬就是今天麻將的前身,看來,打通宵麻將,是李清照的一大愛好。 最神的還不是這個。北宋滅亡後,為瞭躲避金兵的圍攻,李清照跟著宋朝的皇帝、達官貴人們一起逃難。就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北宋的兩個皇帝被俘虜瞭,北宋朝廷滅亡瞭,丈夫死瞭,前半生千辛萬苦積累的一些傢產也在逃難中幾乎都丟光瞭,她還念念不忘賭博的事兒。人傢說三天不練手生,她是三天不賭手癢啊。所以從逃難的船上一下來,剛剛租瞭臨時的房子安頓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把賭具找出來,賭一把再說!這種賭癮,抽鴉片也不過如此瞭吧? 有人說李清照是個賭棍,還真不是冤枉她,如果嫌賭棍這兩個字不大雅觀,可以換個詞,就像《古今女史》所說的那樣,稱她為“博傢之祖”——賭博的祖師爺。這頂高帽子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戴的,賭棍不雅,那就再贈她一個當之無愧的外號——賭神!她可不是說過這麼一句話:“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來李清照寫這篇《打馬圖序》,除瞭得意洋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賭博,她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讓千萬年後的後輩子孫都知道,“命辭打馬”這種賭博遊戲,就是我李清照開創的啊。“博傢之祖”,非我莫屬,誰都別來搶啊! 當然,要聲明一點,愛賭博也不是李清照一個人的錯,人傢宋朝連皇帝都好這個。難怪那個時代人口雖然沒這麼多,參加賭博的人比例不見得少。民間甚至傳說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跟道士陳摶賭博,輸掉瞭整個華山!還有更絕的,受宋朝賭博風氣的影響,北方各民族也都盛行賭博,例如遼國的皇帝遼道宗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扔骰子比大小,看大臣們誰可以升官,結果還真有人扔瞭個最大點,立馬升瞭個宰相的官!好賭到瞭這種程度,難怪宋朝要亡國,也難怪遼國滅亡比宋朝還要快!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她曾因冠絕一時的容貌和過人的才氣集千般寵愛於一身,寵逾眾妃,成為道宗的“紅顏知己”,然又因一首色情詩遭人誣陷而被勒令自盡,命喪黃泉。即使香銷玉殞後,屍體也幾次被刨出,使其靈魂無安生之處。 蕭觀音是遼國道宗皇帝的皇後,史載其“姿容冠絕,工詩,善談論。自制歌詞,尤善琵琶。”曾作詩《伏虎林應制》、《君臣同志》、《華夷同風》應制屬和詩等,被道宗譽為女中才子。她曾因冠絕一時的容貌和過人的才氣集千般寵愛於一身,寵逾眾妃,成為道宗的“紅顏知己”,然又因一首色情詩遭人誣陷而被勒令自盡,命喪黃泉。即使香銷玉殞後,屍體也幾次被刨出,使其靈魂無安生之處。 紅顏薄命隻因多才藝 蕭觀音,出生於一個貴族傢庭。小時候,她面容慈善,明眸皓齒,美麗清秀,性格好靜,尤如觀音轉世。父母視之如掌上明珠,對其疼愛有加。為瞭吉利,特為其取小字叫觀音,希望她萬事能逢兇化吉,禍去而福存。長大後,她更是出落得穎慧秀逸,亭亭玉立,嬌艷動人。蕭觀音生性聰慧,好讀書,從五歲起便經常去父親的書房,打開書右看左瞧。父親偶然教她幾個字或一首詩,她便能過目不忘。她還極有靈性,先生所教的知識一學便通,不到兩年時間,通讀唐詩。她還隨先生學習瞭詞的填法,若讓她填詞,總是才思敏捷,轉眼成章。 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就喜歡音樂和漢詩。契丹族建立的遼國依然保持著遊牧民族的傳統,喜動不喜靜,遼國的貴族少女很少有專心於讀書認字的,尤其是難學的漢字。難得的是,她還會用漢語寫詩作文,書法也相當不錯。在遼國的歷史上,她是僅有的兩個傑出的女詩人之一。 16歲時,她成為梁王的王妃。次年,梁王登基為遼道宗。她性情溫順,飽讀詩書,而且她琴瑟、琵琶都堪稱國手,與遼國其他女子相比顯得格外特別,很快就被冊封為皇後。當時的遼國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孤穩壓帕女古靴,菩薩喚作特裡蹇。意思是:頭戴玉,足登金,皇後是觀音。 遼道宗繼位後,兩人伉儷情深,年輕的遼道宗對蕭觀音恩寵有加。不僅在宮中夜夜相伴,即使出外巡遊打獵也常常帶著蕭觀音一起去。可謂是夫唱婦隨,錦瑟相和。 契丹人都保持著尚武的習俗,喜歡打獵。按照契丹族的風俗,皇帝每年要帶領貴族們外出漁獵,稱為“捺缽”。遼道宗時常騎著號稱“飛電”的寶馬,瞬息萬裡,出入深山幽谷。有一年捺缽時,道宗在黑山獵得一虎,一片歡騰之中,道宗和群臣飲酒高會,道宗命身為皇後的蕭觀音即興賦詩。蕭觀音脫口而出:“威風萬裡震難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哪教猛虎不投降。”錦句出玉口,在座的遼帝遼臣,無不嘆服。此詩氣勢雄渾,彰顯出蕭觀音女中豪傑的豪氣和北國女子的颯爽潑辣。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過人的才氣為日後那些奸佞小人的誣陷提供瞭可趁之機,也為蕭觀音的悲劇人生埋下瞭隱患和禍根。相關閱讀推薦:近代十大才貌雙全的女人(圖):中國近代十大才女史上最完美的女人!古代帝王後妃中的八大絕世才女古代最搶手的女人:母儀天下命帶桃花的蕭皇後傳奇女子蕭皇後 被各路梟雄輪番搶的末代皇後蕭後蕭觀音哪個朝代的?歷史上蕭觀音怎麼死的?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獨守空房吟詞作曲打發時光 好事多磨。不論夫妻感情多麼好,在皇帝那裡,漫長的婚姻都會成為一個枷鎖。遼道宗統治後期,道宗越來越耽於玩樂,終日以畋獵、飲酒為樂,對朝政不聞不問。大半年的時間在宮外山林曠野中度過,朝政漸漸被憑告密而平步青雲的耶律乙辛把持。賢德淑惠的蕭觀音,時時勸誡道宗不要耽於射獵,不要疏於政務。起初道宗還有所收斂,後來漸漸受不瞭穩重的皇後的束縛,對蕭觀音一些忠言逆耳的勸誡異常反感,以後便很少在蕭觀音處過夜瞭。他對這位貌美才多的皇後逐漸疏遠,更有甚者常常在酒宴之餘,冒用蕭觀音的名字,把大臣李儼的妻子邢氏叫到宮裡鬼混。 大凡女人,都會為挽留自己的愛情而鬥爭。失寵後的蕭皇後又寂寞又悲哀,開始作曲以自娛,也想挽回道宗對自己的寵愛。蕭觀音越來越不喜歡交際,容貌也日漸衰老。色衰而愛弛。耶律乙辛趁機將自己的弟媳進獻給皇上,並深得聖寵。看著道宗移情別戀,蕭觀音除瞭獨自嗟傷,空帳之中愁聚眉峰,悶損娥眉外,隻能在詩中傾瀉自己的絕望和夢想。風流多情的詞人蕭觀音為瞭喚起夫君舊情,獨創曲牌《回心院詞》,一口氣做《回心院詞》十首,她在絕望中希望,哪個文人丈夫能夠讀懂這種心音: “帚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空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帚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 “換香枕,一半無雲錦。為是秋來輾轉多,更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塊。鋪翠被,待君睡。” “裝繡帳,金鉤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隻願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 “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剔銀燈,待君行。” “薰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禦香香徹膚。薰爐,待君娛。”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詞中盡是“帚深殿,待君宴”、“拂象床,待君王”、“換香枕,待君寢”、“鋪翠被,待君睡”、“爇薰爐,待君娛”……的香艷。詞藻美麗,情真意切,惹人憐愛。 任何一個絕望的女人都會縈繞這些心思,在蕭觀音那裡,卻有穿透任何一顆鐵石心腸的力量。詞曲本不分傢,冰雪聰明的蕭皇後,又親自將《回心院詞》十首自譜成曲,以打動遼道宗。由於曲調幽雅,演奏難度很大,宮中伶人皆知難而退,惟獨孤身塞外的漢族伶人趙惟一的技法高妙,能把此首幽怨之詞演繹得絲絲入扣,蕩氣回腸。趙惟一殫精竭慮,把《回心院詞》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蕭觀音與趙惟一絲竹相合,每每使聽的人怦然心動。蕭觀音希望皇帝能聽見,就經常召他入宮彈奏。時日久瞭,後宮盛傳她兩人情投意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又利用那紛紛謠喙,惡意中傷,有意陷害蕭觀音。 蕭觀音身邊有個宮女叫單登,同樣精通音律,看見趙惟一如此受寵,心裡很不平衡。一天,單登大膽地對蕭觀音說,特裡蹇(皇後的意思)這樣寵愛趙惟一是偏心,宮裡能演奏《回心院》的又不是隻有他一個。蕭觀音看出單登的心意,於是叫趙惟一來同她當面比試。蕭觀音讓兩人各自彈瞭四旦二十八調,單登都敗下陣來。單登雖敗,名聲卻大瞭,竟然連皇帝也經常召她演奏樂曲。蕭觀音勸告皇帝說:“此女出身不好,皇帝總是親近這種人,恐怕有所不便。”於是將單登貶斥到別處,不再讓她演奏。單登因此懷恨在心。 纏綿艷曲竟成催命符 如果中間不出個大奸臣耶律乙辛,蕭觀音和遼道宗夫妻歡好,伉儷情深,又有聰慧賢明的太子耶律浚,雖然遼道宗有沉迷打獵,遼國皇傢應該不會發生太大的變故,蕭觀音也不至於香銷玉殞,含冤而死。 道宗整天沉迷於飲酒作樂,耶律乙辛漸漸地大權獨攬,朝臣無不阿附,以至權傾朝野。蕭觀音的兒子即太子耶律浚頗為英明,耶律乙辛對他有些忌憚。因對耶律乙辛構成不小的威脅,成為他的心腹大患,欲出之而後快,但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蕭觀音的詞曲,與孤身塞外的漢人趙惟一的演奏,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感。可惜,這種清音高雅的故事,卻被當時的奸臣耶律乙辛嗅到瞭肉體的味道。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單登遭貶斥後,經常對妹妹傾訴自己的冤屈。她的妹妹清子是教坊朱頂鶴的妻子,雖為人妻,卻暗地裡與耶律乙辛相好。單登對妹妹說,皇後與趙惟一肯定有私情,不然以趙惟一的實力,怎麼能專寵於前?清子匯報到瞭耶律乙辛那裡。一聽到匯報,耶律乙辛大呼:“天助我也,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他盤算著想利用蕭觀音與趙惟一之間出現的謠傳予以打擊,從而達到扳倒太子的目的。 他的謀士即當時的宰相張孝傑仔細研究瞭一番後,利用蕭觀音善詩詞這一點,寫瞭一支艷曲名為《十香詞》。這首《十香詞》,類似於《十八摸》,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一部用身體寫作的色情小說。此曲情節有沒有不重要,關鍵是細節非常生動,算是同類作品裡的佼佼者,《十香詞》寫瞭女人身上的十種香氣,用詞比《回心院》更加露骨。耶律乙辛讓清子把它拿給單登。單登以舊婢的身份匍匐在蕭觀音面前,呈上《十香詞》,並聲稱這是宋國皇後的作品。 蕭觀音讀後臉紅心跳,對單登說:“真沒想到,宋國的特裡蹇也會寫這樣的東西。雖然浪蕩瞭些,不過功力還是有的。”單登乞求蕭觀音為她抄寫一遍,還說:“奴婢雖是一個粗人,但也想收藏這樣的佳作。可惜這書法太差,要是有皇後的書法相配,就堪稱雙絕瞭。”雖說《十香詞》遣詞用語都十分曖昧,多少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這正合孤寂中蕭皇後的心態。蕭觀音讀後,覺得它雅麗有致,對《十香詞》愛不釋手。經不住單登的再三乞求,蕭觀音當場揮毫幫她抄瞭一遍。為瞭勸誡,還在“宋國皇後”的詩後作瞭一首道學氣十足的懷古詩:“宮中隻數趙傢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至此,蕭觀音已完全墮入瞭耶律乙辛所設的陷阱之中。 得到蕭觀音親手謄寫的《十香詞》後,耶律乙辛如獲至寶。他立即拿著它到遼道宗那裡,大放厥詞說是皇後與趙惟一私通,並假裝膽戰心驚地拿出《十香詞》這個證據。道宗對皇後與趙惟一的謠傳早有耳聞,如今一見這白紙黑字的物證,頭腦簡單、專喜打獵的道宗不覺怒火中燒,馬上派人將皇後帶來對質。不管皇後如何否認,氣極敗壞的道宗一怒之下命人把皇後一頓毒打,打昏之後扔進死牢。等稍稍冷靜後,道宗有點半信半疑:“咦,最後這首詩明明是在罵飛燕淫亂誤國呀,那皇後怎麼還會私通呢?”昧著良心的宰相張孝傑說:“這首詩正是證據,含瞭‘趙惟一’三個字,說明皇後這篇用身體寫作的小說,男主角就是趙惟一呀。”道宗醋勁大發,勃然大怒。認定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私通,敕令蕭觀音自盡,趙惟一凌遲處死。蕭觀音再三請求再見道宗一面竟不獲準。皇後自盡以前,還作瞭一首絕命詞,最後幾句是:“呼天地兮慘悴,恨古今兮安極!知吾生兮必死,又焉愛兮旦夕。”自盡時年36歲。 後來,年剛十八歲的太子耶律浚也在耶律乙辛的構陷下廢為庶人,不久之後也被害死。 蕭觀音被賜死後,遼道宗還不解恨,依舊非常惱怒自己戴瞭綠帽子,便讓人把蕭觀音屍體扒個精光,隨便裹個葦席草草埋葬。蕭觀音的孫子天祚帝繼位後,他為祖母的含冤不白和父親的慘遭殺害鳴不平,一面將張孝傑剖棺戮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孫及親舊,盡行誅戮;一面又把奶奶的屍體刨出,重新洗沐裝裹,以“宣德皇後”的名號把奶奶與爺爺遼道宗合葬一處。 後來,金人攻滅遼國,懷著對遼朝刻骨的民族仇恨,在京城大肆破壞。遍挖遼國皇族陵寢,蕭觀音的屍身又被刨掘出來,剝去身上金玉,任由牛馬踐踏。 清代的朱彝尊對蕭觀音這種悲劇寄予瞭莫大的同情。朱彝尊在詠蕭觀音的詩詞中說: 細草含茸,圓荷倚蓋,猶與舞衫相似。回心院子,問殿腳香泥,可留蕭字?懷古情深,焚椒尋夢紙。 清朝風流倜儻的才子納蘭性德對蕭觀音惺惺相惜,作詞追悼她時,嘆道:六宮佳麗誰曾見,層臺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隻有花鈴,綰風深夜語。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梅須遜雪三分白,霜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梨園子弟白發新 白居易清詩句句盡堪傳 杜甫袈裟未著悉多事,著瞭袈裟事更多。楊萬裡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遊哉想英雄垂暮日,溫柔不住住何鄉?龔自珍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寂寞無人見 蘇軾無意懷人偏入夢,有心看月未當圓。方貞觀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梅堯臣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韓翊無欲自然心如水,有營何止事如毛。趙師秀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王安石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傅斯年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杜甫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得饒人處且饒人。醒世恒言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欲識官司心腸,但看民饑膚。陸繼略欲采盈盈太孤絕,胸中長此玉崢嶸。嚴復停車間村酒,倚樹聽疏蟬。李日華梨花風雨後,人在綠楊中。馮氏探梅詩客多清趣,瘦賽沖寒溪上去。子謙斜陽幾處吹蘆笛,頭戴衣裳渡水歸。薑玄晨光海上來,雲山生萬壑。黃清老野老相過無一事,白頭喜對酒盈缸。邦韶悠悠窗下斷腸波,總是行人墮淚多,劉昂淒涼今夜月,照我故鄉情,於石從今別卻江甫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文天祥遵宵作而知豐年,老妻飽飯兒童喜。王庭詿悠悠綠水分支港。撐出南鄰放鴨船。葉紹翁野鴨被人驚得慣,作群飛去卻飛回,楊萬裡虎處綠波通酒巷,女郎多在采菱舟。張良臣篇飛欲盡暮煙橫,一笛西幾萬裡晴。朱繼芳卿跟倦時且小歇,山色佳處須細看。楊萬裡雪含欲下不下意,梅帶將開未開色,曾幾野鶴忽來橋上立,山僧獨自水邊行。張戈淡色似黃楊葉小,濃香如蜜菜花多。徐璣雪後春生人未覺悟,弄絲鰭子獨先知。楊萬裡荷邊弄水一身香,竹裡招幾滿扇涼。楊萬裡悠哉四子心,共此千裡明。蘇軾造物亦知人亦老,故使江西向西流。蘇軾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王維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王維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李頎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孟郊將傢就魚麥,緊老江湖邊。元結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劉長卿寂寂何所待,朝朝空自歸。孟浩然偶然值林皇,談笑無還期。王維盡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無名氏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蘇武悠悠蒼天,易其有極。詩經 十二畫
1、魚說你看不到我因為我在水裡 水說我能感覺到你因為你在我心中(說的人太多瞭) 2、每一個等待的夜裡我哭的好無力(不要感覺太弱的) 3、no english thank
SNOW –to the tune of Chin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