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全過程

驚悚!皇帝陪葬妃子殉葬全過程 古代活人殉葬死法

  皇帝陪葬妃子殉葬全過程:“待這些嬪妃們睡著之後,旁邊的太監們便將她們的頭部切開一塊,執行人手持銅勺,往切開的部位裡面倒水銀,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銀之後,再用針線將頭部縫好,待一切做好後,這些陪葬的嬪妃再也沒有存活者。”  中國古代帝王墓葬制度裡,最殘忍的就是殉葬。秦漢時期,殉葬制度還比較盛行,但到漢朝以後,統治者發覺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漸將其廢止瞭。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考古學傢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發現瞭眾多宮女的白骨,很明顯,朱元璋死時實行過秦漢時期的殉人制度。那麼,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麼死的呢?  用活人殉葬,是奴隸社會的一種非常殘酷的制度。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殺或自殺後陪葬。  盤點歷史上喜歡讓妃子殉葬的十大皇帝  1、秦始皇——死後創殉葬人數之最  據文獻記載推測,中國歷史上殉葬美女最的帝王,是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在為其老子處理後事時,是如何處決秦始皇生前眾多嬪妃的?這在史書上沒有交代,成瞭一個歷史謎團,但推測就是坑殺。   秦始皇的後宮是古代帝王中人數最為壯觀的,他在滅瞭六國後,將六國後宮裡的美女,也一並“接收”瞭。秦始皇後宮內可謂是真正的“美女如雲”,因為美女太多,住的地方都沒有,秦始皇還專門為這些美女建造瞭一兩百裡相連的華麗宮室,給她們居住,供自己戲樂。  秦始皇一死,這些女人慘瞭。秦二世說,“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意思是,秦始皇後宮沒有生育過的嬪妃,不宜放他們出去”。這些女人最後沒有人能再活著,統統被處決殉葬。可以想見,當時決算的場面是十分十分恐怖的,恐怕哭得是地動山搖,聞者渾身發拌。  到底有多少漂亮的女人殉葬瞭秦始皇?《史記》上也沒有確數,司馬遷用春秋筆法,以“死者甚觽”一帶而過。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死的人很多,數量巨大。  嬴胡亥這個一刀切的殉葬政策,也堪稱空前絕後。自漢代以後,絕大多數皇帝不再殺生殉死,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遺詔,令放無子的妃嬪宮女出宮。雖然偶有帝王以活人殉葬,但均不及該傢夥殘暴刻毒。直到明朝,人殉才死灰復燃,甚至成為制度。相關閱讀推薦:史上最驚悚殉葬:秦太後欲拉男友殉葬上演僵屍戀《甄嬛傳》背後最嚴重的宮鬥:37歲後妃被逼殉葬血腥宮廷:努爾哈赤最寵愛的美妃為何被勒死殉葬?多爾袞生母阿巴亥為何被逼殉葬:阿巴亥被殉葬之謎探秘古代美女妃嬪殉葬 朱元璋46名妃嬪慘死殉葬分頁:1/10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2、周幽王——墓中百名妃子生殉  西漢時,出瞭一個“盜墓大王”——廣川王劉去,劉去盜瞭等級很高的古墓。其中有一座是周代最後一位帝王周幽王的墓。  周幽王的墓修得十分高大,墓門打開後,往下全是白堊土,這土實際是一種石炭巖石,有一丈多厚。劉去的手下費瞭老大的力氣,才挖去白堊土。再往下又看到瞭大量的雲母石。再往下挖瞭一尺多深,意外地看到瞭100多具屍體,縱橫交錯,相互枕靠,疊壓在一起。其中隻有一個男的,其餘全是女的。有的坐著,有的躺著,有的站著,身上的衣服款式和活人穿的一樣。  想必那一名男人就是周幽王瞭。其他的百餘女子會是誰?應該是殉葬的妃子或侍女。  人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喪葬惡俗,一般認為出現於父系社會。父權傢族把自己的妻妾孫女侍仆,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其有生殺權力。既然金玉珠寶都能隨葬,人這種財物自然也難免。已發掘的秦公一號大墓主是秦穆公,其墓的殉人之多令人觸目驚心,殉人屍骨多達184具,墓室上下層的平臺上擺放有殉人棺具,有的甚至是裸葬。   而《史記》記載秦穆公死後曾殉人達177人,實際出土卻多出瞭7人,可能是臨時處死的。周幽王是否有殉人,史料上並無記載。如果《西京雜記》所記是真實的話,這將進一步證實,中國古代的殉葬陋習,在西周時仍然是十分盛行的。  蒙古在進入鐵木真(成吉思汗)時代時,其社會形態仍處於奴隸社會,比中原的封建社會要落後多瞭。1227年8月成吉思汗死後,就有大量活人殉葬。時馬可·波羅所聞,成吉思汗死後,“在運送靈柩的途中,護送的人要將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殺死作為殉葬者,並對他們說:‘離開現世到陰世去服侍你們駕崩的主人吧。’”、“當蒙哥汗的屍體運往阿爾泰山時,護送的兵馬沿途殺死瞭將近兩千人。”除瞭這些不幸的殉葬者外,還有40名生前服侍過成吉思汗的美女,與他生前騎過的戰馬一道,被活活殺掉殉葬。此後的元朝皇帝死亡後,多少都有活人殉葬。分頁:2/10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3、朱元璋——46名妃嬪慘死殉葬  明太祖死後,共陪葬及殉葬46個嬪妃,除瞭兩個死在太祖之前,最後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東西兩側外,其餘38人都是殉葬而死。  傳說,朱元璋下葬時搞瞭一個“迷魂陣”,當天,十三城門同時出棺。這個說法已傳講瞭六百年,是南京民間最經典的段子之一。南京過去有個民謠:“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卜當作小菜賣,十三個城門抬棺材。”朱元葬當年這個怪異下葬傳說,竟然被當成瞭南京的城市符號之一。  可能有人覺得是無稽之談,其實並非空穴來風,史料上有記載,如明人朱國楨的《皇明大政記》上便有這樣的文字,朱元璋下葬那天,“而發引,各門下葬”。  各門下葬,是一種障眼法,實行秘葬的步驟之一,屬反盜墓的典型特征。我在我的《中國人盜墓史》等書中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我後來我進行瞭思考,發現這裡面很蹊蹺,因為大傢都知道朱元璋的墓在哪?如此反盜墓給誰看的?結合當年當年朱元璋死後嬪妃殉葬的事實,那些棺材裡很可能裝的都是這些殉死的後宮美女!   給朱元璋殉葬的人具體有多少人,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後來,朱允炆對這些生殉後妃宮女的傢屬進行瞭表彰和封賞。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瑞、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敏、劉政等人都被封賞,授以“千戶”、“百戶”之職,其官皆世襲。他們都是給朱元璋殉葬宮人的父兄,即所謂“朝天女戶”。  那麼,這麼多的殉葬者都要用棺材裝殮吧,然後陪葬於孝陵。而且,這殉葬的人數正好與“13”之數頗為接近。所以,在下葬那天,十三城門同時朝外抬棺材就很好理解瞭。當時的南京市民在朱元璋出殯那天肯定都出來看瞭,但因為朝廷“清街”,隻能遠遠地看,因為棺材很多,坊間便你傳我傳,便傳成瞭“十三城門抬棺材”,近而變成瞭南京一大怪。分頁:3/10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4、朱棣——30名宮女殉葬  給成祖殉葬的嬪妃人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大明會典》的16人,一種是朝鮮的《李朝實錄》的三十餘人。  後妃們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縊、絕食,這在中國正史是很少記載。不過朝鮮《李朝實錄》中卻詳細記載瞭給明成祖殉葬的嬪妃集體“自殺”的過程。明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戊午,三十餘名被挑選出來殉葬宮女嬪妃先在殿外用餐,後被帶到殿內,這個時候,宮女“哭聲震殿閣”。殿內放瞭三十多張“小木床”,這些即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們的頭頂上方是已經準備好自縊的繩子,“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朝鮮史詳細記錄:明成祖用30名宮女殉葬  在這三十多個人中,有兩個是朝鮮進獻的女子,一為宮女韓氏;一為崔氏,封號“美人”。臨近自縊時刻,韓氏突然跪倒在地,向與她們“辭決”的明仁宗苦苦哀求,求仁宗放她回國贍養老母,可是仁宗不為所動,最終這兩個朝鮮女子隻能在異國他鄉命歸黃泉。韓氏臨死時,向她的乳母道別,韓氏回頭對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話還沒說完,腳下的小木床就被抽掉。轉瞬之間,三十多個女子就被活生生地吊死。   這些殉葬的妃嬪死後,下一任皇帝多半會給她們及她們的親戚一些好處。最常見的是追贈謚號,表彰其行。據《明史·後妃傳》記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傢,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宣二宗皆然在明朝皇帝中,英宗朱祁鎮並沒有什麼建樹,反而一生都受制於人。他九歲登基,三十八歲去世,他經歷瞭“土木之變”,被擄去做俘虜,後艱難歸國復位。但是他在臨終前,卻下遺詔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這樣,最終廢止瞭慘無人道的人殉制度。分頁:4/10頁  上一頁23456789下一頁  5、明仁宗——五個妃子  仁宗死後有五個妃子殉葬,分別為:貴妃郭氏、淑妃王氏、麗妃王氏、順妃譚氏和充妃黃氏。  6、明宣宗——十人  宣宗的景陵葬八人,所以一種說法認為殉葬人數是七個;不過從《明史·後妃傳一》最後的加謚名單來看,又可能是十人。  7、明代宗景皇帝——具體人數不明  景帝,史書上僅記載“諸妃嬪唐氏等”殉葬,具體人數不明。五個皇帝加起來,殉葬嬪妃總數在一百人左右。  這些殉葬的嬪妃,多數沒有子女或者地位較低。比如宣宗殉葬十人說中,隻有一人生前為妃,其餘的生前不過是宮女罷瞭。不過也有例外。給仁宗殉葬的郭氏生前已經是貴妃,並且育有三子,似乎不合殉葬者的“標準”。所以《野獲編補遺》中感嘆說:“貴妃……例不當殉,豈銜上恩自裁以從天上耶!”這種“自願”的現象還真是絕無僅有。

西方人眼中的晚清:目擊慈禧太後葬禮全過程[圖]

  探尋大清秘史:慈禧葬禮的真實現場照曝光(組圖)  亭子前面的道路上擠滿瞭人,他們好奇然而並非無禮地瞪著那些被稱做“番鬼”的洋人。送葬隊伍如何能通過這兒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整條路都完全被堵死瞭。在七點最遲七點半的時候,所有的來賓都得到齊,因為那時所有的道路都要被封閉。七點一刻時,送葬隊伍離開瞭紫禁城,但一直到瞭十點半,從亭子裡的看臺上才終於望見瞭送葬的隊伍。如何能在瞬息之間就清理出一條道路,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穿著現代軍服的中國騎警騎著蒙古矮種馬來到瞭這兒。就像是施瞭魔法一般,道路上成千上萬的旁觀者全都被趕上瞭小土丘。沒有發生任何搏鬥和爭吵,在歐洲也許要半小時才能解決的問題,這兒隻用瞭瞬間的工夫。警察們騎著靈巧的小矮馬,瀟灑地跑在路上,一會兒工夫,他們就清空瞭道路,使大傢都站到瞭小土丘頂上。已經有人告訴過我,這個送葬隊伍的景觀也許會使我感到失望,因為在新加坡和爪哇島上,有些富商的葬禮也許會比這更加風光和排場,所以我的期望值並不是太高。大多數西方人都不太明白,送葬行列的壯觀場面都是集中在靈柩上的。  幾個月來,報紙上盡是有關慈禧太後葬禮的報道。在直隸總督端方的命令下,從紫禁城到清東陵平整道路的巨大工程早就已經開始,給太後送葬的隊伍在這條道路上要走整整五天。  報紙上刊登著有關她生平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有人斷言,這位長期統治中國億萬人民的太後曾經是一位來自廣州的奴婢。而知識淵博的前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丁韙良卻指出,所有這些故事全是瞎編的。這位已故的太後是惠征的女兒,因此出身高貴。1853年,她被咸豐皇帝選做懿妃。他的皇後並沒有為他生子,而懿妃則為他生下瞭一根獨苗,即後來的同治皇帝。正因為她是皇太子的生母,所以深得皇帝的寵幸。當她的侄兒光緒繼同治成為皇帝時,慈禧垂簾聽政,成為舉世矚目的東方女皇。在她的統治下,大清帝國終於走到瞭盡頭。  她死於一個現代科學文明已經光臨中國的年代,但她死後葬禮上所演出的卻是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古老禮儀。   早在8月份,就已經燒過大量用紙糊的冥財。這些東西都代表瞭她所心愛的財物,做工精巧逼真,惟妙惟肖。它們包括鐘表、梳妝臺、煙桿,以及一大群紙糊的假人,後者將在冥間伺候慈禧太後。  還有成隊的紙糊士兵。他們是在舉行真正葬禮的兩天前在故宮午門外被燒掉的。他們都是在慈禧的葬禮前就先到冥府去打前站。由於中國人都相信,我們在世間所看到的一切都反映瞭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現實;因此他們除瞭提供大傢都能看得見的葬禮之外,還要提供一個看不見的葬禮。  然而,就像報上一篇文章所提出的問題,假如孔子和孟子在冥河的那邊看到這些穿現代歐洲軍裝的士兵們,他們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印象?當他們看到,作為隨葬品被燒掉的並非祖宗傳下來的中式轎子,而是一輛優雅的歐式佈魯厄姆車,即一種馭者坐在車廂外的四輪馬車,還有兩匹身材高大,有灰色花斑的歐洲馬,輪胎和歐式油燈時,又將會是多麼的驚愕?  在過去的年月裡,北京曾經上演過一出悲劇,其真正的戲劇性意義恐怕要等幾十年以後才能為人們所知曉。一位非常敏感和富有藝術傢氣質的年輕皇帝覺得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便試圖將中國突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然而他卻缺乏圓通的手腕,況且在他身旁還有他的姑母,咸豐皇帝的遺孀。這位女人在歷史上是罕見的——一個激情和暴政的藝術傢,身居億萬人民之上,盡情享受瞭她自己的生活。在皇帝的身邊還有康有為等一群革命夢想傢和知識分子的精英;而太後身邊則聚集瞭一幫保守、集權和泥古不化的官員。他們的腦袋裡隻有幾千年前的陳腐思想。  1908年11月,年輕的皇帝和他的姑母同時去世。她不容許他活得比自己還長,絕不能讓他分享到實現改變中國這一夢想的喜悅。當年歲的負擔將她這位舊世界的藝術傢和與皇帝爭奪最高權力的女人送進墳墓時,年輕的皇帝也突然死亡,而時間恰恰就是在他的夢想似乎終於就要實現的時候。神秘的恐懼籠罩瞭他的死亡。  神秘紫禁城的高墻是如此堅固,而這兒的一切又是那麼的隱秘,以至於沒有一位外人,無論是歐洲人、漢人或是滿人,能夠知曉1908年11月在蓋有黃色琉璃瓦的紅墻後面究竟發生瞭什麼事情。人們紛紛猜測、推理、竊竊私語,然而卻沒人知道真相;隻知道皇帝和太後都死瞭,而且瀕死時遵循瞭幾千年前的禮儀,即在滿朝文武百官的註視下,孤獨地死去。沒有人伸出手來安慰他們,因為沒有一雙手可以觸摸一位瀕死皇帝和太後的聖體。相關閱讀推薦:慈禧如何靠一碗催胎藥權傾朝野:催胎藥摧毀大清慈禧墓被盜歷史真相震驚世人:死後慘遭毀容辱屍!甲午戰爭時慈禧忙於過壽:3天打不到北京就行!慈禧太後獲得咸豐皇帝寵幸之謎:慈禧如何上位的慈禧變幹屍!盤點京城四大駭人聽聞的鬧鬼之地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幾個月前,光緒皇帝已經被葬在瞭離北京有四天路程的清西陵,那兒安葬著雍正、嘉慶、道光等大清皇帝。  11月9日那天,我親眼看到瞭蓋著金黃色柩佈的太後靈柩被緩慢而莊嚴地抬過瞭北京灰色的土丘,那裡面躺著慈禧太後的屍體——這最令人恐懼和最受人崇拜的女人,上世紀最偉大的女皇,一位嘗遍瞭生活和權力之酸甜苦辣的女性。當她藏匿在靈柩中從我身旁經過時,我尊敬地脫帽致敬,向這個敢於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的高雅藝術傢鞠躬敬禮。  在這個陰霾的冬日凌晨六點,天上刮著刺骨的寒風,我身裹裘皮大衣,坐在一輛舊黃包車裡,穿過空曠的街道,向東直門趕去。在東直門外的一個小土丘上,外務部官員們專門為各國公使館所介紹的在京外國人搭建瞭一個帶頂棚的看臺。  在東直門內附近,還有一個單獨的亭子,這是為各國外交官、尊貴的商業權貴,以及報界記者們所搭建的。我本來可以作為阿姆斯特丹《電訊報》記者在那兒申請到一個位置,但我知道在這東直門內大街上是看不到普通老百姓的。城裡所有的交通都已中斷,在送葬行列要經過的地方,所有的門窗都得關閉,而大街兩旁的所有岔道都要用藍佈遮擋起來。普通老百姓是絕不允許以圍觀的方式來褻瀆這個神聖的送葬儀式的。   但要在城外把老百姓全都趕走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從北京到清東陵有75英裡的路程,而且那天凌晨,北京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源源不斷地湧出瞭東直門。我覺得在東直門外觀看送葬的行列將會更有趣和更有代表性,盡管這樣做的話,我就會看不到走在送葬行列中的在京外國人代表,也看不到攝政王,因為他們到瞭東直門附近的那個亭子那兒,就不會再往前走瞭。  在舉行葬禮的好幾個月之前,去清東陵的道路就已經被修繕,清東陵內安葬著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等大清皇帝。西太後的陵墓沒有建在埋葬光緒皇帝的清西陵,此事絕非偶然。在修路過程中動用瞭蒸汽壓路機,親王和高官們還巡視瞭道路的情況。人們盡瞭一切努力來為已故的慈禧太後準備這條道路,以便使金色華蓋下的金黃色靈柩能夠莊嚴地順利經過這條道路。  從我所住的使館區乘坐黃包車到東直門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在前半個小時內,我沿著哈達門大街飛奔疾駛,因為街上幾乎看不到人。但是在東直門右邊的一條小街上已經聚集瞭大量的人群。整條大街上都站滿瞭武警和步兵,模仿日本的中國新軍看上去精神飽滿,做事有條不紊。馬車、騾車、騎者和黃包車正從西面和北面源源不斷地趕來。  在東直門附近,我遇上瞭極度擁擠的人群,要是在歐洲的話,我會對此感到害怕,但此時我卻是泰然處之,因為這是在中國。置身於苦力、車夫和騎者的叫喊聲,以及馬嘶驢鳴之中,我靜坐在黃包車裡,安詳地抽著一支雪茄煙,知道暴力絕不會發生。一會兒,我的脖子邊出現瞭一個馬頭,一會兒又差點擁抱一頭溫順的小驢子,就這樣一步步捱過瞭東直門的門樓,來到四方形的甕城裡——那兒站滿瞭中國士兵——並且通過箭樓來到瞭城門外的一片開闊地。那兒有成百上千的騾車運載著城外的人翻山越嶺,朝這兒趕來。  在凌厲的寒風和來自戈壁灘的風沙中,經過瞭半個小時的上下坡,我終於來到瞭可以觀看送葬隊伍的看臺處。在外務部的門口,有一些神情嚴肅,會說英語的官員們在接待客人和收取入場券。沒有得到通過公使館發放的入場券是不容許進去觀看的。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亭子前面的道路上擠滿瞭人,他們好奇然而並非無禮地瞪著那些被稱做“番鬼”的洋人。送葬隊伍如何能通過這兒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整條路都完全被堵死瞭。在七點最遲七點半的時候,所有的來賓都得到齊,因為那時所有的道路都要被封閉。七點一刻時,送葬隊伍離開瞭紫禁城,但一直到瞭十點半,從亭子裡的看臺上才終於望見瞭送葬的隊伍。如何能在瞬息之間就清理出一條道路,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穿著現代軍服的中國騎警騎著蒙古矮種馬來到瞭這兒。就像是施瞭魔法一般,道路上成千上萬的旁觀者全都被趕上瞭小土丘。沒有發生任何搏鬥和爭吵,在歐洲也許要半小時才能解決的問題,這兒隻用瞭瞬間的工夫。警察們騎著靈巧的小矮馬,瀟灑地跑在路上,一會兒工夫,他們就清空瞭道路,使大傢都站到瞭小土丘頂上。已經有人告訴過我,這個送葬隊伍的景觀也許會使我感到失望,因為在新加坡和爪哇島上,有些富商的葬禮也許會比這更加風光和排場,所以我的期望值並不是太高。大多數西方人都不太明白,送葬行列的壯觀場面都是集中在靈柩上的。  從城裡出來的送葬道路大多是下坡路,道路兩旁都是小土丘,因此從亭子那兒可以把送葬行列看得非常清楚。打頭的是一隊穿著現代軍裝的長矛輕騎兵,裝束齊整,舉止得體;接下來是由仆役們用手牽著,成一列縱隊的小矮馬;再後面就是一大群身穿猩紅色綢緞衣服,帽子上插著黃色羽毛的仆役,大約有幾百人,他們是輪換著抬靈柩的仆役。  緊接著又是另一隊長矛輕騎兵,在他們的長矛上飄揚著紅色長條旗,後面跟著馬槍騎兵。他們屬於皇傢禁衛軍,身穿有紅鑲邊的灰色軍衣。後面又有一排排穿著紅衣服的仆役,舉著綠、紅、紫、黃等各種顏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綢緞條幅。那些舉著鮮艷旌旗的仆役行列沒完沒瞭,似乎他們把皇宮裡的旌旗全都搬出來給已故太後送葬瞭。   再往後是一個奇異而莊重的場景,三匹排成一列縱隊的白色小矮馬分別拖著三個裝置在四輪輕便馬車上的轎子。在我身後有人解釋說,這些是慈禧太後最喜歡的轎子,那些白馬也是她的寵物。後面跟隨的其他白馬身上都有黃色綢緞飾物。這個小矮馬組成的隊列行進時緩慢而又悲愴,此情此景令人為之動容。  接下來是來自戈壁灘的高大駱駝,滿身絨毛,體格壯碩,就像是遠古時期的怪物。它們成二列縱隊,行走在道路的兩旁。它們背負著用黃綢包裹的搭帳篷的必需品,因為這個送葬行列在到達清東陵之前要走整整五天的路程。這一隊行列是多麼具有東方色彩!首先是披著黃綢、色彩鮮艷的轎子,然後是白色小矮馬,而現在則是高大而威嚴的駱駝。這情景離我們的時代是多麼的遙遠,而且又是多麼的原始。  一時間,送葬行列中出現瞭一個空隙。接著又有一群穿著紅色衣服的仆役,雜亂無章地在我們面前經過。路中央有一個模樣怪異的傢夥,嘴裡正在嚼著一大塊面包。在一些穿黑衣服的官員走過去之後,又出現瞭一個空隙,之後還是雜亂無章的仆役隊伍。接著突然出現瞭兩頂用金黃色綢緞裝飾,並由轎夫抬著的轎子,還有一些相當歐化的現代葬禮花圈,然後又是一個空隙。  剛才被經過的馬匹和駱駝糞便弄臟瞭的路面現在又由仆役們打掃幹凈。所有這些似乎都表明前面的隻是開路的儀仗隊,因為後面的隊伍一時還看不見。  但是在遠處土丘之間的下坡路上很快就可以看到隱隱約約的旗幟。獵獵紅旗映襯著天空,一排排的騎兵向我們走來;更多的黃色轎子自上而下地過來,在這些轎子後面,閃爍著一團耀眼的金黃色火焰,體積大得嚇人,而且離地面很高。慈禧太後的靈柩非常緩慢地向前挪動著,方形的靈柩上頂著一個偌大的金球,而且是用一塊邊幅很寬的織錦罩起來瞭。它被一百多個轎夫用長長的竹杠抬著,高高地聳立在他們的頭頂上,以威嚴而莊重的方式向前移動。早在一個半小時之前,太陽就已經升起,使得那個靈柩上的黃色綢緞就像是天上的一道燃燒著火焰的金色河流。我首次意識到這種黃色是代表皇帝的顏色。以前我從未見過這麼漂亮的黃色,像太陽那樣燦爛和明亮。那金色的靈柩前面有數百面黃色的旌旗作為先導,那些旗幟被人們用紅色和藍色的旗桿高高地舉在空中。在陽光下,這支馬隊的到來類似於充滿瞭神秘色彩的敬神儀式,就像要下葬的是一位神祗。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一隊護送靈柩的長矛輕騎兵經過瞭我們的看臺,後面是馬槍騎兵和其他靜穆地徒步行進、手裡沒有拿旗幟和鑼鼓的其他士兵。接著來瞭一大群身穿飄逸的長袍和帽子上插著黃色羽毛的仆役。他們的後面是一批身穿紫紅色長袍,上面有象征長命百歲,用金線刺繡著“壽”字。這些人也手持黃旗。到處都是一片黃色的海洋,有無數方形或圓形,上面繡滿瞭龍鳳的黃、綠、紅、藍等各色旌旗。在其他浩瀚如雲的轎子、小矮馬、旌旗和喪旗的後面還跟著一大批身穿深黃色袈裟的喇嘛和尚,他們分別來自西藏和蒙古。  最後,一大批清朝的高官走上前來。他們身上隻穿著黑色的喪服。他們的官帽上摘掉瞭表示官銜的飾物,即紅珊瑚和藍寶石頂子,以及孔雀羽毛。他們是大清王國最高層的官員,其中包括瞭親王、禦史和大臣。所有的人都帶著哀悼的神情從我們面前經過,衣著質樸,就像老百姓那樣,身邊都未帶隨從。  龐大的靈柩現在已經離我們很近,距離地面很高,這個用黃色織錦覆蓋著的龐然大物像一團火似的燃燒,閃耀,發光,釋放出明亮的金黃色。這是我從未見過的,代表中國皇族和隻有皇帝才配穿戴的黃顏色,任何人如果僭越違規是要殺頭的。它由一百多個轎夫抬著,緩慢地向前移動。它前進的行程是如此的困難和復雜,恰似這黃澄澄的靈柩是一沉重的純金塊,其柩衣也好像是用金屬,而非織錦制成。在陽光下,它顯得像是一道金色的瀑佈。在這個皇傢的金黃色靈柩中居住著一個以藍鳳凰與紅花為象征的造物。沿路的士兵們全都持槍致敬,外國公使的警衛們也都向靈柩敬禮。現場像死一般的寂靜,連一下鑼鼓聲都聽不見。站在土丘上那成千上萬的人們也都靜穆無語。就像一位女神正從他們面前被抬過,其靈柩一搖一晃,莊嚴地向前挪動。   有一位喇嘛用小木鼓敲擊出瞭轎夫們抬靈柩的步伐節奏,木球擊打著羊皮,在令人抑鬱的寂靜中發出一種冰冷和陰沉的聲音。  看臺上所有的西方來賓都站起身來,脫掉瞭他們的帽子。那個龐大的靈柩就這樣在我們的面前經過,那藍色的鳳凰在柩佈上翱翔,紅花在鮮艷的金黃色綢緞上怒放,交織出一種斑斕的色彩。靈柩頂上的金球像太陽一般放射出光芒,那黃色的綢緞流光溢彩,耀人眼目。  慈禧太後就是這樣辭別瞭人世,這位奇妙而可怕的女皇。在其老邁靈魂的驅動下,她跟現代世界展開瞭一場悲劇性的決戰。然而她也有足夠的勇氣來啟動新時代的改革。正是她於  1900年命令野蠻的甘肅將領董福祥攻打歐洲駐京公使館。然而,她最終還是召來瞭她最痛恨的西方文明。這個女人隻要一皺眉就會令總督們心驚膽戰,一微笑就會給他們帶來榮耀和財富,一生氣就會使他們身敗名裂。   人們把她抬出瞭北京的城門,並且穿越過灰色的土丘。這位一生充滿傳奇,不顧忌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其意志即是法律的女人,如今已成瞭一具冰冷和枯萎的屍體。她是神聖和古老理念的最後一位代表,當另一個新的黎明降臨在這個已經成為世界未來一部分的奇妙王國時,上述理念就已經隨她一起死去瞭。  我長時間地註視著西太後的靈柩,直至它消失在遠處的一個拐彎處——那金黃色的巨大綢緞柩衣,那皇族的尊貴榮耀,那像太陽一樣發光的閃耀金球。  我深信隨著慈禧太後墮入湮沒無聞的冥世,眼前這一切也成為瞭神聖皇權的一個葬禮。這種神聖皇權據信由上天授予天子皇帝,使之成為萬民頂禮膜拜的半神半人。雖然我因這個浪漫神聖皇權夢想的破滅而眼眶裡含著眼淚,但一想到現代的新思想正在把這個信息傳播給億萬剛脫離愚昧和黑暗的人民,使他們從內心感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天神,我的嘴角便又露出瞭一絲微笑。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諸葛亮傢族從顯赫到滅族全過程:諸葛亮被滅族原因

  其執政的聲望降到瞭最低點。即便如此,恪仍一意孤行,“改易宿衛,用其親近,復敕兵嚴,欲向青、徐”。這樣,恪之統治實際上也走到盡頭瞭。孫氏宗室代表人物孫峻經過精心策劃,利用諸葛恪進見孫亮的機會,將其刺殺。恪之子竦、建及外甥張震、常侍朱恩等同時收殺,皆夷三族。其弟融駐兵在外,峻也派人拘捕,融飲藥而死,其三子皆伏誅。這樣,瑯邪諸葛氏江東一系遭致覆滅性打擊。  ——作者:王永平,原題:《論諸葛恪》  在孫吳中後期的軍政舞臺上,諸葛恪是一位關鍵性的人物,他的榮辱成敗不僅關系其個人或傢族之興亡,而且影響著孫吳政權的盛衰。不過,對諸葛恪歷來評價分歧頗大,譽之者將他與乃叔諸葛亮相提並論,抑之者則貶斥為亂臣賊子。但無論譽之、毀之,有關評論多集中在孫權、孫亮父子更替之際的北伐活動上,而對其一生軍政活動的發展過程及其他方面則缺乏足夠的關註,從而對他的相關評論難免帶有片面性。有鑒於此,本文對諸葛恪進行比較全面的研究,從一個側面論述孫吳中後期政治的變化及其走向。  一、“少有才名”:諸葛恪辯論戲弄之事及其所顯現的門風問題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瑯邪陽都人,其父諸葛瑾東漢末年避禍至江東,瑾為後來成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之兄。瑾長期充任孫權的長史等軍政參謀職務,為人謹慎,從政穩健,深得孫權敬重,是孫吳僑寓之士的傑出代表。《三國志》卷五二《吳書·諸葛瑾傳》載瑾與“(孫)權談說諫喻,未嘗切愕,微見風彩,粗陳指歸,如有未合,則舍而及他,徐復托事造端,以物類相求,於是權意往往而釋。吳郡太守朱治,權舉將也,權曾有以望之,而素加敬,難自詰讓,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顯陳,乃乞以意私自問,遂於權前為書,泛論物理,因以己心遙往忖度之。畢,以呈權,權喜,笑曰:‘孤意解矣。顏氏之德,使人加親,豈謂此邪?’”又稱“瑾為人有容貌思度,於時服其弘雅。權亦重之,大事咨訪。”陳壽在《三國志》卷五二傳末“評曰”中也稱贊“諸葛瑾、步騭並以德度規檢見器當世”,說明瑾是以德望見重於世的人物。正是由於諸葛瑾的努力,確立和鞏固瞭諸葛氏在江東的地位。從當時情況看,在孫吳僑寓傢族中,瑯邪諸葛氏之門望僅次於彭城張昭傢族。   諸葛恪為瑾之長子,肩負傢族承傳的重任,但瑾對他極不放心,《三國志·諸葛瑾傳》載恪“名盛當時,(孫)權深器異之;然瑾常嫌之,謂非保傢之子,每以憂戚。”諸葛瑾如此擔憂傢族的命運,在於諸葛恪的才學、作風與之大異其趣。《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恪傳》載恪“少知名”,註引《江表傳》:“恪少有才名,發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權見而奇之,謂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可見恪自少便以才顯名,反應快,善言辭,“辯論應機,莫與為對”。孫權之所以“見而奇之”,“深器異之”,正在於此。孫權出自寒門,在文化上受儒傢禮法的約束較小,表現出輕脫佚蕩的特征,造成瞭當時盛行的嘲弄戲笑的風尚。在這方面,諸葛恪是孫吳朝臣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很得孫權賞識。關於孫權、諸葛恪之間的嘲弄之事甚多,涉及各個方面,請略述之如下。  其一,關於傢庭倫理方面的。《三國志·諸葛恪傳》:  恪父瑾面長私驢,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續其下曰“之驢。”舉座歡笑,乃以驢賜恪。他日復見,權問恪曰:“卿父與叔父孰賢?”對曰:“臣父為優。”權問其故,對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權又大噱。  又,《太平廣記》卷一七三《俊辯一》引劉氏《小說》:  孫權嘗問恪:“君何如丞相(諸葛亮)?”恪曰:“臣勝之。”權曰:“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且為君叔,何宜言勝之邪?”恪對曰:“實如陛下明詔,但至於仕於污君,甘於偽主,暗於天命,則不如從容清泰之朝,贊揚天下之君也。”權復問恪:“君何如步騭?”恪答曰:“臣不如之。”又問“何如朱然?”亦曰“不如之。”又問“何如陸遜?”亦曰“不如之。”權曰:“君不如此三人,而言勝叔者何?”恪曰:“不敢欺陛下,小國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是以勝也。”  孫權以諸葛瑾、諸葛亮之相貌、才能、德行等作為談笑話題,而恪非但不生氣,反而別為之解,目的是讓孫權“大噱”、“舉座歡笑”。諸葛恪本人也常以別人父諱開玩笑。《太平禦覽》卷八三○引《諸葛恪別傳》:“昔元遜對南陽韓文晃誤呼其父字,晃難之曰:‘何人子前呼人父字,是禮乎?’諸葛笑答曰:‘向天穿針而不見天,何者?不輕天,意有所在耳。’即罰晃酒一杯。”恪花言巧語如此。儒傢禮法對父祖傢諱等有嚴格規定,諸葛恪在這方面與孫權唱和,可見他們的禮法觀念比較淡薄。相關閱讀推薦:諸葛亮殺死大將魏延的真實原因:揭秘歷史上的魏延三國史上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嗣子諸葛喬殞命隴原揭秘諸葛亮一生十大遺憾:諸葛亮為何事報憾終生歷史上堪比張良和諸葛亮的軍師:大明開國功臣劉基三國史上打得司馬懿吐血:諸葛亮竟擁有秘密武器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其二,對孫吳儒學士人代表張昭的嘲弄。張昭是孫吳時期最重要的儒學士大夫,對孫吳早期立國和發展有重大影響,為人嚴正,不茍言笑,是一位典型的禮法之士,他常對孫權的輕脫之舉如酗酒、射獵等提出尖銳的批評,於是孫權、諸葛恪一再設計嘲弄他。《三國志·諸葛恪傳》載:“(孫權)命恪行酒,至張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飲,曰:‘此非養老之禮也。’權曰:‘卿其能令張公辭屈,乃當飲之耳。’恪難昭曰:‘昔師尚父九十,秉麾仗鉞,猶未告老也。今軍旅之事,將軍在後,酒食之事,將軍在先,何謂不養老也?’昭卒無辭,遂為盡爵。”註引《江表傳》又載:“嘗有白頭鳥集於殿前,權曰:‘此何鳥也?’恪曰:‘白頭翁也。’張昭自以坐中最老,疑恪以鳥戲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嘗聞鳥名白頭翁者,試使恪復求白頭母。’恪曰:‘鳥名鸚母,未必有對,試使輔吳復求鸚父。’昭不能答,坐中皆歡笑。”諸葛恪之所以一再戲弄張昭,主要目的是為瞭沖擊禮法,嘲弄神聖。  其三,在外交活動中與蜀國使節以言辭相競。吳、蜀聯盟,不斷有使節往來。在接待蜀使過程中,諸葛恪常受命嘲難對方。《三國志·諸葛恪傳》註引《恪別傳》:“權嘗饗蜀使費禕,先逆群臣曰:‘使至,伏食勿起。’禕至,權為輟食,而群下不起,禕啁之曰:‘鳳凰來翔,騏驎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恪答曰:‘爰植梧桐,以待鳳凰,有何燕雀,自稱來翔?何不彈射,使還故鄉!’禕停食餅,索筆作麥賦,恪亦請筆作磨賦,咸稱善焉。”《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註引《江表傳》:“費禕聘於吳,陛見,公卿侍臣皆在坐。酒酣,禕與諸葛恪相對嘲難,言及吳、蜀。禕問曰:‘蜀字雲何?’恪曰:‘有水者濁,無水者蜀,橫目茍身,蟲入其腹。’禕復問:‘吳字雲何?’恪曰:‘無口者天,有口者吳,下臨滄海,天子帝都。’”又,《三國志》恪本傳,“後蜀使至,群臣並會,權謂使曰:‘此諸葛恪雅好騎乘,還告丞相,為致好馬。’恪因下謝,權曰:‘馬未至而謝何也?’恪對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廄,今有恩詔,馬必至也,安敢不謝?’恪之才捷,皆此類也。”恪以此開釋孫權對自己傢族的疑慮,同時羞辱蜀使。  其四,插渾打科、惡作劇式的戲笑。《三國志》恪本傳註引《恪別傳》載:“恪嘗獻權馬,先媰其耳。范慎時在座,嘲恪曰:‘馬雖大畜,稟氣於天,今殘其耳,豈不傷仁?’恪答曰:‘母之於女,恩愛至矣,穿耳附珠,何傷於仁?’太子嘗嘲恪:‘諸葛元遜可食馬矢。’恪曰:‘願太子食雞卵。’權曰:‘人令卿食馬矢,卿使人食雞卵,何也?’恪曰:‘所出同耳。’權大笑。”《世說新語·排調》:“諸葛瑾為豫州,遣別駕到臺,語雲:‘小兒知談,卿可與語。’連往詣恪,恪不與相見。後於張輔吳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恪因嘲之曰:‘豫州亂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賢,未聞其亂。’恪曰:‘昔唐堯在上,四兇在下。’答曰:‘非惟四兇,亦有丹朱。’於是一座大笑。”   不僅諸葛恪如此,其弟諸葛融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的表現。《三國志·諸葛瑾傳附子融傳》載融襲瑾之爵位,並領兵駐公安,他與將士十分融洽:“疆外無事,秋冬則射獵講武,春夏則延賓高會,休吏假卒,或不遠千裡而造焉。每會輒歷問賓客,各言其能,乃合榻促席,量敵選對,或博弈,或有樗蒱,投壺弓彈,部別類分,於是甘果繼進,清酒徐行,融周流觀覽,終日不倦。融父兄質素,雖在軍旅,身無采飾,而融錦罽文繡,獨為奢綺。”由此可見融之日常生活相當自由、少節制。關於融之文化傾向,本傳註引《吳書》又載:“融字叔長,生於寵貴,少而驕樂,學為章句,博而不精,性寬容,多技藝,數以巾褐奉朝請,後拜騎都尉。”融之輕脫與其兄不同,他雖不長於口辯才捷,但他表現在“多技藝”(各種遊戲)和“驕樂”、“奢綺”上。  正史和小說等材料對諸葛恪、諸葛融兄弟的這方面記載如此集中,說明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確實有這方面的表現。不過,以往人們對這些材料並未引起重視,即便說起,也僅以趣聞軼事視之,少有人予以學術上的關註和剖析。特別在偏狹的禮法之士看來,他們更以不經之論加以鄙視、斥責。盧弼《三國志集解》卷六四《諸葛恪傳》引“或曰”論此雲:“凡此諸事,皆口給禦人,或抵辱大臣,或啟釁鄰好,甚至君臣相嘲、父子為笑,人道無復可論矣,何足以辱簡牘哉!史傢無識可笑。”這代表瞭絕多數正統儒士的看法。盧弼於此下案雲:“史傢美惡兼書,以昭勸懲,‘或說’失之。”盧弼雖以為史傢可以記載這類事情,但對事情本身也並不贊賞,目的在於“勸懲”。這都是站在衛道的立場上說話的。  其實,從文化史或社會史的視角看待這些材料,不僅可以獲得新的認識,而且有助於分析瑯邪諸葛氏傢族的階級出身及其門第。關於瑯邪諸葛氏傢族的門第,人們一般多以高門世族視之,《三國志》卷五二《吳書·諸葛瑾傳》註引《吳書》:“初,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太平禦覽》卷四七○引《晉中興書》曰:“諸葛氏之先,出自葛國,……三國之興,蜀有丞相亮,吳有大將軍瑾,魏有司空誕,名並蓋海內,為天下盛族。”這是魏晉以降的看法。瑯邪諸葛氏最早可追溯到西漢諸葛豐,《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載亮“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以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查《漢書》卷七七《諸葛豐傳》,豐字少季,瑯邪人,“以明經為郡文學,名特立剛直”,為貢禹所薦,任侍禦史,元帝擢為司隸校尉,“刺史無所避”,是一位忠直施法的人物,終因此導致“在位者多言其短”,被免為庶人。漢代政治文化是“王霸雜用”,儒學之士也重視吏能,諸葛豐以“明經為郡文學”,說明他具有儒學修養,但在政治實踐中,他則表現出重法術的特征。因此,陳寅恪先生將諸葛氏傢族文化的傳統歸之法傢:“諸葛亮為諸葛豐的後代,是世傢相傳的法傢”,而非儒學世傢。方詩銘先生《三國人物散論》“諸葛亮傢世”條指出,根據瑯邪諸葛氏的譜系,自西漢諸葛豐之後,直到諸葛亮、諸葛瑾兄弟,其間已經過兩百餘年,“應該說,他們的關系極為疏遠,而且是否可信也正是一個疑問。至於其父諸葛珪所任不過是太山郡丞,據《漢書·百官公卿表》,僅是一名六百石的小官,從父諸葛玄得為豫章太守,更是在戰亂年代為袁術或劉表這類割據者所任命,他們都不是當時的顯赫人物。”因此,他以為瑯邪諸葛氏並非世代仕宦的“世族”、“大族”一類,而應該屬於“單傢”,諸葛瑾、諸葛亮兄弟“並有盛名”,主要是由於他們有才能,並正逢漢末三國社會急劇變化的時代機緣。根據陳、方二先生所論,瑯邪諸葛氏傢族出身於非儒傢之寒門,從而糾正瞭《晉中興書》所謂諸葛豐“子孫代居二千石”的記載,是很有見地。分頁:2/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世族與寒門的分別主要不在於事功勛業和財富,而決定於文化傳統。陳寅恪先生曾指出漢末士大夫社會,“其為學也,則從師受經,或遊學京師,受業於太學之博士。其為人也,則以孝友禮法見稱於宗族鄉裡。然後州郡牧守京師公卿加以征辟,終致通顯。故其學為儒傢之學,其行自必合儒傢之道德標準,即仁孝廉讓等是。”這在理論上明確瞭世族與寒門的文化標準。但就具體傢族而言,情況則比較復雜,在世族與寒門(側重於文化分別)、大族與單傢(側重於社會勢力的強弱)比較典型的狀況之外,大多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在兩極之間還有一些處於過渡狀態的傢族。就諸葛氏而言,恐怕正是處於世族與寒門之間的傢族,因而具有某些雙重特點:諸葛氏早有習儒的傳統,雖發展的不夠充分,但始終延續下來。據《三國志·諸葛瑾傳》,瑾“少遊京師,治《毛詩》、《尚書》、《左氏春秋》。遭母憂,居喪至孝,事繼母,恭謹,甚得人子之道。”這表現出受儒學文化影響的氣質,但從瑾弟亮的政治實踐與文化傾向看,則偏重於法術,顯得“駁雜”不純。又,諸葛瑾雖習儒,但他並非經師,且其諸子皆不專儒,融“學為章句,博而不精”,其傢族確實沒有實現“儒傢化”,故恪、融皆放達不羈,顯得輕脫,不守禮法,頗多寒門的特征,與儒傢禮法世傢明顯不同。至於諸葛氏仕宦地位,諸葛豐之後確實沒有出現載入史冊的高級官僚和名士,其傢族沒有實現“中央化”,當屬於有一定勢力的地方性傢族。一般情況下,在漢代正常的社會標準下,像諸葛氏這樣的傢族要出現一流的名士,提升其傢族門第,要經歷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我們通過對諸葛恪通脫簡易之事的分析,可以進一步地說,諸葛氏傢族的門風具有世傢和寒門階層的雙重特征,這與其傢族正處於由單傢向世族轉變的過程是一致的。  二、黃武至赤烏年間孫權對諸葛恪的培植及其政治活動  由上所述,諸葛恪是一個才藝之士,論說辯難,“口給禦人”,這與乃父諸葛瑾“篤慎”、“恭敬”的作風大相徑庭,頗似漢代宮廷中的“俳優倡技”之屬。不過,孫權輕視禮法,對恪之言行大加贊賞,在政治上也予以提攜,將他作為孫吳僑寓人士新生代的代表加以重點培養,從而使他在黃武以後逐步成為孫吳政壇的一個重要人物,並親歷瞭一些重大的軍政事件。概而言之,孫權對恪之培養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將諸葛恪培養成太子孫登東宮輔政集團後進之士的領袖人物。黃武元年(222年)孫權稱吳王,以長子孫登為王太子,黃龍元年(229年),權稱帝,又以登為皇太子。孫權對太子的教育及其政治力量的扶持和培育是非常重視的,除瞭精心挑選太師、太傅外,重點是選擇東宮屬吏。《三國志》恪本傳載其“弱冠拜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侍太子登講論道藝,並為賓友。從中庶子轉為左輔都尉。”同書卷五九《孫登傳》記載更詳:“(孫權)立登為太子,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為賓友,於是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以選入,侍講詩書,出從騎射。……登待接僚屬,略用佈衣之禮,與恪、休、譚等或同輿而載,或共帳而寤。……黃龍元年,權稱尊號,立為皇太子,以恪為左輔,休為右弼,譚為輔正,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而謝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為賓客,於是東宮號為多士。”一般地說,東宮僚屬將來都有可能成為太子執政的主要輔助班底。由於孫權的安排,諸葛恪不僅成為太子核心的賓客,即所謂其“四友”之一,而且深得登之依重,視為其中的領袖。孫登曾命侍中胡綜作《賓友目》,評恪“英才卓越,超逾倫匹”,後登病重,死前力薦東宮人士,以為恪“才略博達,器任佐時”。盡管後來孫登早逝,未及登位,其諸賓友也都各奔前程,但由此可見孫權父子對諸葛恪的重視。這對恪之政治地位的提高是大有助益的。   二是孫權任命諸葛恪負責具體軍政事務,意在考察和鍛煉他的實際才幹。《三國志》恪本傳載孫權欣賞諸葛恪的才思敏捷,“權甚異之,欲試以事,令守節度。節度掌軍糧谷,文書繁猥,非其好也。”所謂“欲試以事”,既是考驗,也是培養,孫權的用意是將來以恪為孫吳核心輔政大臣。不過,恪性格輕佻、粗疏,有華而不實的缺陷。前引其父瑾“常嫌之,謂其非保傢子,每以憂戚”,所謂知子莫若父,此之謂也。恪叔父亮為蜀丞相,對此也很擔心。恪本傳註引《江表傳》:“權為吳王,初置節度官,使典掌軍糧,非漢制也。初用侍中偏將軍徐詳。詳死,將用恪。諸葛亮聞恪代詳,書與陸遜曰:‘傢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糧谷,糧谷軍之要最,仆雖在遠,竊用不安。足下特為啟至尊轉之。’遜以白權,即轉恪領兵。”當時東宮同僚中也有人評論恪“才而疏”,看來並非個人恩怨,而是有事實依據的。孫權對諸葛恪的這一安排,其本意是為瞭鍛煉他處理實際事務的能力。  三是支持諸葛恪領兵平定丹楊郡等地的山越。孫權有心培養諸葛恪,希望他能夠建功立業,樹立威望。采用什麼途徑或方式達到這一目的呢?對此,諸葛恪本人也有所思考。據《三國志》本傳,“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兵,徒得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禽盡,屢自求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當時江南丘陵山區生活著數量眾多的越人後裔和漢族逃亡人口,人們統稱之為“山越”,形成瞭勢力強大的“宗部”。特別是丹楊郡,為孫吳京師所在,又與江淮地區曹魏統治區毗鄰,相互交通,對孫吳構成嚴重的潛在威脅。恪傳載丹楊“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裡,山谷萬重,其幽邃民人,未嘗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咸共逃竄,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時觀間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蜂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孫吳立國江東,一直致力剿除山越,幾乎所有的將領都參與過對山越的戰爭。嘉禾三年(234年),孫權任命諸葛恪為丹楊太守、撫越將軍,“拜畢,命恪備威儀,作鼓吹,導引歸傢,時年三十二”。孫權以如此特殊的形式對待出征山越的諸葛恪,這是其他將領從未得到過的。恪主持剿越任務,汲取過去的成功經驗,明令各地軍政官員“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把守險要;自己的軍隊則控制關口要塞,“但繕藩籬,不與交鋒”,等待糧食作物成熟,搶先收割,“於是山民饑窮,漸出降首”,對出降者,“皆當撫慰,徙出外縣”,不僅從根本上清除山區的隱患,而且為孫吳增加瞭大量的軍隊和勞力。嘉禾六年,諸葛恪征討丹楊山越之事基本結束,“權嘉其功,遣尚書仆射薛綜勞軍”,拜恪為威北將軍、封都鄉侯。以討山越受封,事例不少,但享此殊榮,則恪為少見。此後,他成為孫吳主要的軍事將領之一,先後出鎮皖口、柴桑等地。赤烏八年,陸遜死,“恪遷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代遜領荊州事”,成為孫吳主持長江上流軍政的主要方面。這也為他後來入京輔政奠定瞭基礎。分頁:3/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由上述可知,自黃武初以來,諸葛恪進入太子東宮賓友集團,並成為其中的領袖人物,以至赤烏間位列大將軍,其地位上升之快、權位之重,一帆風順,令人側目。何以如此呢?這顯然與孫權的精心設計和具體安排是分不開的,而孫權對諸葛恪的獎掖、提攜則有更深層的政治原因。孫吳自立國以來,其統治集團主要由三種勢力構成:一是孫氏宗族勢力;二是江北流寓人士;三是江東本土大族。由於階級差別和利益沖突,一開始江東地方大族是抵制孫氏武裝勢力的,孫氏對他們也采取瞭“誅其英豪”的政策,而對流寓人士則加以扶持。建安後期,孫權意欲正式建國號於江東,必須贏得江東地區大族的廣泛支持,於是推行一系列的“江東化”政策,其核心便是“以吳人治吳”。在這一過程中,陸遜先為上流軍事長官,顧雍後為丞相,成為孫吳“江東化”的標志。不過,必須指出,孫權作為一位具有很強的專制欲望的割據君主,他對江東本土大族壟斷孫吳軍政大局的狀況是心存擔憂的,他一直在暗中提攜、培植僑寓人士的勢力,以遏制江東大族勢力的膨脹。孫吳地方社會的人才選舉與曹魏相似,也受到漢代“鄉舉裡選”傳統的影響,控制在地方大族手中。而僑寓人士一方面由於脫離鄉裡,在選舉中自然處於劣勢;另一方面由於他們人才較少,隨著漢末流遷英俊的逐漸凋零,其力量不斷削弱。這樣,在孫吳政權“江東化”背景下,孫吳皇族、皇權與僑寓人士盡管在思想文化觀念與利益傾向上也存在種種矛盾,但他們往往自覺不自覺地結成政治同盟,以制約江東地方大族勢力。從黃武年間以來,孫吳發生瞭一系列影響重大的政治鬥爭,這背後主要是孫權操縱,但都援引、優遇僑寓勢力,目的在於打擊江東大族,如“暨艷案”、“呂壹事件”、“二宮構爭”等,無不如此,以致有不少學者習慣用南、北人士的沖突、鬥爭的線索來解釋孫吳政治史的發展規律。確實,僑寓人士比江東人物對孫吳皇權的依賴性更強。孫權在立太子後,其東宮賓友中,可考者以北人為主:諸葛恪,瑯邪人;張休,彭城人;陳表,廬江人;羊衜、謝景,南陽人;范慎,廣陵人;隻有顧譚為吳郡人,刁玄為丹楊人。如果太子登得以繼位,其核心輔助集團必然以北方流寓人士的後進人士為主,而諸葛恪則因其才能及其傢族地位,成為孫權的重點培養對象。在這一背景下,諸葛恪在上升過程中,為貫徹孫權的政治意圖,必然要與江東大族代表人物發生矛盾沖突。據《三國志·陸遜傳》,遜為江東大族首望,他曾謂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則扶持之。今觀君氣陵其上,意篾乎下,非安德之基也。”又,《三國志》恪本傳,赤烏中,恪特與陸遜書雲:“楊敬叔傳述清論,以為方今人物彫盡,守德業者不能復幾,宜相左右,更為輔車,上熙國事,下相珍惜。又疾世俗好相謗毀,使已成之器,中有損累;將進之徒,意不歡笑。聞此喟然,誠獨擊節。”這是陸遜讓人轉信給恪,提醒他有關用人標準等問題,恪回信表示贊同:“恪知遜以此嫌已,故遂廣其理而贊其旨也。”這說明恪的有關政策、言行與陸遜相左,遜特轉言批評,恪回信解釋以消除矛盾。恪何以與位隆權重的陸遜相抗呢?恐怕主要是執行孫權的意見。   不過,赤烏年間的“二宮構爭”中,諸葛恪的態度竟與孫權相左,而與陸遜一致,頗令人費解。所謂“二宮構爭”,是孫權一手導演的皇位繼承人的鬥爭。太子孫登於赤烏四年早逝,權立三子和為太子,但同時扶持四子魯王霸,形成“二宮構爭”的局面,以致“自侍禦賓客造為二端,仇黨疑貳,滋延大臣”,“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而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太子和黨的領袖是陸遜,其他骨幹分子也多為吳地大族子弟,而諸葛恪深知孫權支持魯王,但仍站在太子一邊,如何理解呢?這其中除瞭儒傢立嗣觀念上的因素外,還有一些具體原因,即太子和妃為恪之外甥女,和之廢黜與否,與恪之個人及傢族的興廢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他附和陸遜,支持太子和。不僅如此,恪後來主政,還想恢復廢太子和的地位。《三國志·吳書·孫和傳》:“太元二年正月,封和為南陽王,遣之長沙。四月,權薨,諸葛恪秉政。恪即和妃張之舅也。妃使黃門陳遷之建業上疏中宮,並致問於恪。臨去,恪謂遷曰:‘為我達妃,期當使勝他人。’此言頗泄。又恪有徙都意,使治武昌宮,民間或言欲迎和。”在傢族本位的情況下,不能不考慮到這一因素。諸葛恪以為孫權最終會聽取大多數朝臣的建議,維護太子和的地位,於是他也支持孫和。另外,太子和的母親王氏為瑯邪人,與諸葛氏為鄉裡,恐怕早有往來。孫吳宮闈制度混亂,影響政治甚大,這點恐也值得註意。當然,作為一個頗有心計的政治人物,諸葛恪充分地考慮到瞭這一鬥爭中的變數,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又將自己的長子綽安排到魯王霸黨之中,《三國志》恪本傳:“恪長子綽,騎都尉,以交關魯王事,權遣付恪,令更教誨,恪鴆殺之。”恪父子在“二宮構爭”中腳踩兩隻船,最終使其長子付出瞭生命的代價,這表明諸葛恪對此事的態度,主要出於現實的傢族利益方面的考慮。  三、建興年間諸葛恪北伐及其失敗原因的分析  經歷長時間的“二宮構爭”,孫權於赤烏十三年廢黜太子和,將魯王霸賜死,以年幼的少子亮為太子,卷入“二宮構爭”的不少士大夫人物也遭到無情摧殘。太元元年(251),孫權病篤,他開始物色孫亮的輔政人員,諸葛恪等人得選。《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孫亮傳》:太元元年冬,“權寢疾,征大將軍諸葛恪為太子太傅,會稽太守滕胤為太常,並受詔輔太子。明年四月,權薨,太子即尊號,大赦,改元。”《三國志》恪本傳載“權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將軍領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領少傅。權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屬以後事。”註引《吳書》載之更詳:  權寢疾,議所付托。時朝臣咸皆註意於恪,而孫峻表恪器任輔政,可付大事。權嫌恪剛很自用,峻以當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征恪。後引恪等見臥內,受詔床下,權詔曰:“吾疾困矣,恐不復相見,諸事以以相委。”恪歔欷流涕曰:“臣等皆受厚恩,當以死奉詔,願陛下安精神,損思慮,無以外事為念。”權詔有司諸事一統於恪,惟生殺大事然後以聞。分頁:4/6頁  上一頁23456下一頁  由於諸葛恪具有一定的士大夫的政治立場,在江東儒學大族政治代表人物多遭厄運之後,他成為孫吳社會中重要人物,所謂“朝臣咸皆註意於恪”,說明人們對他的推崇,孫權也順勢詔令“有司諸事一統於恪”。  不過,恪主持軍國大事,缺乏名望,當時侍中孫弘便利用孫權之死,圖謀秘不發喪,想矯詔誅恪,恪得孫峻幫助才保住權位。這表明恪之輔政地位很不牢固。他當時給駐守公安的弟弟諸葛融寫信說:“……吾身顧命,輔相幼主,竊自揆度,才非博陸而受姬公負圖之托,懼忝丞相輔漢之效,恐損先帝委付之明,是以憂懼惶惶,所慮萬端。且民惡其上,動見瞻視,何時易哉?今以頑鈍之姿,處保傅之位,艱多智寡,任重謀淺,誰為唇齒?”這體現出身為首席輔政大臣的諸葛恪的孤獨而憂懼的心態。哪如何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呢?諸葛恪在政治、軍事等方面都采取瞭一些措施。  在政治上,恪一主政,便推行瞭一些改革措施。《三國志》恪本傳註引《吳書》載孫權死前著力提高恪之聲望,“群官百司拜揖之儀,各有品敘。諸法令有不便者,條例以聞,權輒聽之。中外翕然,人懷歡欣。”這是對孫權統治中晚期以來法禁嚴酷的情況加以調整,意在爭取民心。孫權死後,恪“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事崇恩澤,眾莫不悅。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所謂“罷視聽,息校官”,就是廢除為士大夫社會痛恨的“校事”制度,而“原逋責,除關稅”,則主要是緩和對人民的剝削,順應瞭自黃武以來陸遜、顧雍、張昭等人減緩刑罰的主張,因而深得士民的擁護,“眾莫不悅”。另外,他也註意整治統治集團內部的關系。如孫權第五子齊王孫奮居武昌,“權薨,太傅諸葛恪不欲諸王處江濱兵馬之地,徙奮豫章。奮怒,不從命,又數越法度。”恪作書重申儒傢尊卑之意和法令條禁,批評奮“多違詔令,不拘制度”的惡行,責其遷出軍事重鎮武昌。恪這一舉動十分堅決,目的是鞏固自己的地位。   不僅如此,諸葛恪甚至有遷都的打算,《三國志》卷四八《吳書·孫亮傳》註引《吳錄》載“諸葛恪有遷都意,更起武昌宮。”《孫和傳》也載:“恪有徙都意,使治武昌宮。”《孫亮傳》則載建興元年(253)冬十二月恪新作武昌端門和內殿受災的情況。遷都為國傢大事,恪當政未久,竟有遷都之思,原因何在?恐怕主要是建業為孫吳皇族及其他既得利益集團的大本營,恪不僅欲有所改革十分困難,其本身地位也常受沖擊。可以說,作為孫亮首輔的諸葛恪,其處境是比較困難的。對此,當時有識見的政治人物是心知肚明的。《三國志》恪本傳註引虞喜《志林》:“初權病篤,召恪輔政。臨去,大司馬呂岱戒之曰:‘世方多難,子每事必十思。’”恪以為聖人講“三思而後行”、“再思可矣”,何必責我“十思”呢?虞喜評曰:“此元遜之疏,乃機神不俱者也。”確實,恪性格粗疏,入都前未知建業政局復雜,一旦執政,意欲通過政治變革提高聲望,阻力重重,難以進行,無奈,遂生出遷都之意。但此事影響極大,涉及方方面面,難以落實。  遷都既不得,諸葛恪發動瞭針對曹魏的北伐,想通過建立軍事業績來提高聲望,進而加強權力。建興元年十月,恪領兵四萬,會眾於東興(今安徽巢湖東南),因山勢築塢,鞏固城防,並乘魏軍不備,於天寒大雪之機,突襲魏軍得勝,魏軍死者數萬,並繳獲大量的器械物資。恪返師,進位陽都侯,加荊、揚二州牧,督中外諸軍事。這樣,恪集孫吳軍政大權於一身。這是他的第一次北伐。不過,恪獲勝後,有輕敵之意,第二年春,“復欲出軍”,派人與蜀漢大將軍薑維聯系,東、西聯合攻魏。諸葛恪的這一軍事行動,引起瞭孫吳上下的強烈反對。《三國志》恪本傳稱“諸大臣以為數出罷勞,同辭諫恪,恪不聽。中散大夫蔣延或以固爭,扶出。”為說服大臣,恪特著論,以為曹魏權臣當道,政局不穩,“當今伐之,是其厄會”,但眾人主張維持現狀,“懷偷安之計”;至於眾人所謂“百姓尚貧,欲務間息”的看法,更是鼠目寸光的表現,他表示一定要效仿其叔父諸葛亮北伐的精神。這樣,“眾皆以恪此論欲必為之辭,然莫敢復難”,恪“於是違眾出軍,大發州郡二十萬眾,百姓騷動,始失人心。”在前線,諸將領也不支持戰爭,圍攻新城,數月不下,以致士卒疲勞,暑熱飲水,疾疫流行,死亡塗地。都尉蔡林“數陳軍計,恪不能用,策馬奔魏。”魏軍得知恪軍營困境,大舉進攻,恪兵敗退師,“士卒傷病,流曳道路,或頓仆坑壑,或見略獲,存亡忿痛,大小呼嗟。”但恪並未認真反省,“晏然自若”,想在潯陽屯守,再興北伐之舉,詔令相銜,不得已才旋師,八月,恪回到建業,“由此眾庶失望,而怨黷興矣”,其執政的聲望降到瞭最低點。即便如此,恪仍一意孤行,“改易宿衛,用其親近,復敕兵嚴,欲向青、徐”。這樣,恪之統治實際上也走到盡頭瞭。孫氏宗室代表人物孫峻經過精心策劃,利用諸葛恪進見孫亮的機會,將其刺殺。恪之子竦、建及外甥張震、常侍朱恩等同時收殺,皆夷三族。其弟融駐兵在外,峻也派人拘捕,融飲藥而死,其三子皆伏誅。這樣,瑯邪諸葛氏江東一系遭致覆滅性打擊。分頁:5/6頁  上一頁3456下一頁  諸葛恪北伐為何遭到如此慘重的失敗,並最終直接導致其傢族的滅亡呢?這其中不僅僅有軍事方面的原因,還有深刻的政治方面的因素。首先,恪出兵二十萬之眾,欲一舉而得大功,這是很冒險的,將自己的命運與此役捆綁在一起。恪性格粗疏,他著論宣揚北伐,雖以“兼並天下而欲垂祚後世”為己任,但大話連篇,實際上,對戰略部署、戰術安排等並無細致、縝密的考慮,以致圍攻新城數月而不得下,陷入困境。其實,當時曹魏為司馬氏所控制,國力甚強,恪欲與之戰,就綜合國力而言,根本都不是對手。  其次,恪剛愎自用,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出師之前,文武大臣的進諫之言,無不懇切之至,但恪根本不予理睬。在前線,他依然“剛很自用”,如圍攻新城的軍隊“士卒疲勞,因暑飲水,泄下流腫,病者大半,死傷塗地。諸營吏日白病者多,恪以為詐,欲斬之,自是莫敢言。”不少將領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他非但不聽,甚至罷黜其地位,有的不得已投敵,難怪後來臨淮臧均上書乞求收葬諸葛恪時說:“恪素性剛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靜邦內,興功暴師,未期三出,虛耗士民,空竭府藏,專擅國憲,廢易由意,假刑劫眾,大小屏息。”陳壽《三國志》卷六四傳論亦雲:“諸葛恪才氣幹略,邦人所稱,然驕且吝,周公無觀,況在於恪?矜己陵人,能無敗乎!”  再次,在諸葛恪北伐過程中反對最激烈的是江東人物,說明恪之軍事活動嚴重危害瞭他們的利益,因而遭到其抵制。據《三國志·諸葛恪傳》,當恪圍新城最困難的時刻,“將軍朱異有所是非,恪怒,立奪其兵”。同書《朱桓傳附子異傳》註引《吳書》:“異又隨諸葛恪圍新城,城即不拔,異等皆言宜速還豫章,襲石頭城,不過數日可拔。恪以書曉異,異投書於地曰:‘不用我計,而用傒子言!’恪大怒,立奪其兵,遂廢還建業。”朱異出自吳“四姓”之一的吳郡朱氏,是江東本土人士的主要代表,他對諸葛恪興師北伐顯然是不滿的。又,據同書《朱然傳附施績傳》,丹楊人施績為孫吳名將朱然子,然為朱治姊子,本姓施,績復本姓,績領兵上流,與諸葛恪兄弟不睦,績遇戰而融拒援,怨恨甚深:“初績與恪、融不平,及此事變,為隙益甚。建興元年,遷鎮東將軍。二年春,恪向新城,要績並力,而留置半州,使融兼其任。”恪以績隨軍北伐,而將其上流重任由諸葛融兼任,這實際上有利用北伐打擊異己的傾向。正因為如此,施績後來參預支持誅殺諸葛恪,並親自出馬抓捕諸葛融。孫峻敢於對諸葛恪下手,因恪已成為“民之所怨,眾之所嫌”,這裡的所謂“民”、“眾”,主要為江東本土之士民,因為諸葛恪興兵黷武,必然極大地損害他們的利益。自黃武以來,江東大族代表人物如陸遜、顧雍等明確主張保境息民,反對大規模經營北方。孫權始終堅持“限江自保”策略,正是與此相呼應的。對此,連曹魏、蜀漢的有識之士都看得很清楚。《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載鄧艾對司馬師說:“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恪新秉國政,而內無其主,不念撫恤上下以立根基,竟於外事,虐用其民,悉國之眾,頓於堅城,死者萬數,載禍而歸,此恪獲罪之日也。昔子胥、吳起、商鞅、樂毅皆見佐時君,主沒而敗。況恪才非四賢,而不慮不患,其亡可待也。”《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張嶷傳》載“吳太傅諸葛恪以初破魏軍,大興兵眾以圖進取”,嶷謂諸葛亮子瞻曰:“東主初崩,帝實幼弱,太傅受寄托之重,亦何容易!……昔每聞東主殺生賞罰,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沒之命,卒召太傅,屬以後事,誠實可慮。加吳、楚剽急,乃昔所記,而太傅離少主,履敵庭,恐非良計長算之術也。雖雲東傢綱紀肅然,上下輯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慮邪?取古則今,今則古也,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誰復有盡言者也!旋軍廣農,務行德惠,數年之中,東西並舉,實不為晚,願深采察。”他們都看出孫權集權苛政弊端叢生,以為諸葛恪隻有改變孫權的“殺生賞罰,不任下人”的狀況,爭取“名宗大族”的支持,才能穩固“根基”,否則,“其亡可待”。後來事態的發展,可謂不幸而言中瞭!

美國水門事件始末 1974年白宮水門事件全過程

  事態發展  為瞭挽回局面,尼克松再次發表聲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門事件,事後也沒有任何阻撓調查的行為,並為竊聽活動辯護,說這些都是為瞭國傢安全,是合法的、必要的,從羅斯福總統時開始,每一個總統都這麼幹。他企圖再次利用美國人民對他的信任來蒙混過關。  不幸的是,一枚更大的定時炸彈爆炸瞭。水門事件委員會掌握瞭一個新的情況:尼克松從1971年年初起,為瞭記錄與手下的談話和電話內容,下令在白宮辦公室裡安裝竊聽系統。委員會要求尼克松交出有關的錄音帶和文件資料。尼克松以行政特權為理由拒絕交出,並將事情鬧到上訴法院。不料,在經過三星期的考慮後,多數法官認為總統也要受法律的約束,必須交出錄音帶和文件資料。  尼克松惱羞成怒,下令免去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職務。這一下可捅瞭馬蜂窩,美國各電視網立即中斷正常節目,向美國公眾報告這一爆炸性新聞。公眾的反應就像火山開始噴發,抗議電報像雪片一樣鋪天蓋地,輿論將尼克松與希特勒相提並論。連宗教界和原先支持尼克松的出版物,都憤怒地指責尼克松。血氣方剛的大學生則組織瞭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整個美國像開瞭鍋一樣,群情激憤。   在民意的推動下,眾議院決定對總統進行彈劾。尼克松決心頑抗到底,他一面銷毀錄音帶上對他不利的內容,一面繼續強調行政特權,表示“將遵循從華盛頓到約翰遜歷屆總統所遵循與捍衛的先例,決不做任何削弱美國總統職位的事情”。他交出的電話記錄千瘡百孔,大量重要的內容被諸如聽不見、無情報價值等字眼代替。尼克松的行為進一步激怒瞭公眾,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決尼克松必須交出有關的錄音帶。  事件經過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瞭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W.McCord,Jr.)為首(20多年後,專傢考證,幕後策劃是白宮律師迪安)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相關閱讀推薦:水門事件時間 尼克松水門事件的前因後果是? 什麼是水門事件?美國水門事件是怎麼回事?奧巴馬拒為泄密調查道歉:先讀歷史再比尼克松奧巴馬也難逃第二任期魔咒?遭批如同尼克松奧巴馬的”水門事件”? 奧巴馬政府連遭醜聞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事件發生後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蓋開脫,但在隨後對這一案件的繼續調查中,尼克松政府裡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並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從而引發瞭嚴重的憲法危機。  1973年10月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對總統尼克松的調查進入關鍵時刻,前者要求尼克松交出與水門事件有關的證據。  20日,周六,晚。尼克松下令,要求司法部長理查德森罷免考克斯的職務。但理查德森拒絕瞭總統的要求。隨即辭職。司法部副部長拉克爾·肖斯接任司法部長後,也因拒絕罷免特別檢察官而辭職。最後司法部的三號人物博克成為司法部代理部長,才答應罷免特別檢察官。尼克松更動員FBI封鎖特別檢察官及司法長官、次長的辦公室,宣佈廢除特別聯邦檢察局,把此案的調查權移回司法部。面對尼克松濫用行政權力來維護自己,招來國民嚴重指責。   1973年10月31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證,為彈劾尼克松作準備。  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佈與彈劾尼克松有關的全部證據。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通過瞭三項彈劾尼克松的條款。尼克松於8月8日11點35分致信國務卿基辛格宣佈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楊開慧怎麼死的? 楊開慧在長沙被殺全過程

  導讀: 楊開慧之死——1930年10月,楊開慧在板倉被軍閥何鍵抓捕。同年11月14日,開慧在長沙被殺害,年僅29歲。犧牲前她隻說瞭一句話:“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0年11月14日,清晨6點鐘。北風在嗚咽,江水在嘆息。長沙司禁灣陸軍署監獄的大門打開瞭。清鄉司令部特務連的20多名匪兵,在一個中尉軍官率領下,荷槍實彈,站列在大門兩旁。  然後,陸軍署監獄署長歐國賢走瞭出來,站在地坪中央,男女看守分別站在牢門口。10多個看守兵,殺氣騰騰地監視著各個牢房。看守長趙而鴻發出一聲狼嚎:  “提楊開慧!”  滿地坪的嘍羅都吆喝起來:“提楊開慧!”  難友們被喊聲驚醒,一齊撲向木柵,一個個都把頭伸出瞭窗口。  牢房的門打開瞭。楊開慧貼身穿瞭那件新做的白佈衣,外面罩著她與毛澤東分手時穿的藍旗袍,腳上穿著潔白的襪子,鞋子是黑色帶絆的粗佈鞋,顯得更加樸素莊嚴。她走出牢門,用手理一理頭上的短發,摸摸頸下的衣扣,昂然向大門走去。  這時候,牢房裡飛奔出8歲的岸英。他滿臉是淚,撲到媽媽的腳下,抱著楊開慧的腿嚎啕大哭:“媽媽,媽媽!我舍不得你啊!媽媽——”  楊開慧強忍淚水,抬頭舉目,眼望東方。她仿佛看見瞭親愛的母親,正在南京街頭徒勞地為她奔走呼救,她好像看見瞭毛澤東,站在巍巍的井岡山上,指揮著千軍萬馬,馳騁萬裡,奮戰沙場。她彎下身扶起岸英,緊緊摟在胸前,輕聲安慰說:“孩子,如果你將來見到爸爸,就說我沒有做對不起黨的事。說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幫助他瞭,請他多多保重!”   岸英含淚點頭。  這時候,陳玉英從牢房裡踉蹌著奔出來:“楊先生,你不能走啊!”  楊開慧望著她,親手把岸英交給她說:“孫嫂,我的3個孩子都還小,他們是潤之的親骨肉,是革命的幼苗,我不能承擔撫養的責任瞭,全托給你們吧!”  陳玉英忍不住哭出瞭聲。楊開慧又說:“孫嫂,你莫哭。你帶岸英回去,等孩子長大以後,你們就會好的。”  然後,楊開慧抬起頭,望瞭望眼含淚水的難友們,充滿深情地大聲說:“同志們,別難過,隻要堅持鬥爭,總有一天會勝利的。永別瞭!”  在難友們的淚水中,她轉身往外走。身後傳來瞭陳玉英的痛哭聲、岸英的呼喊聲。她頂著凜冽的寒風,迎著敵人的刺刀走去。天是陰森森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隨後,她從司禁灣又押到瞭督軍署。督軍署,從前是府臺衙門,現在是國民黨湖南省政府的所在地。楊開慧抬眼望去,一切都是老樣子,隻是院子裡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刀光劍影,如臨大敵。  在清鄉司令部中廳特種刑庭的審訊室裡,坐著執法處長李瓊。他見楊開慧進來,彎著一對吊梢眉,身子呆板得像一根棍子,一字一頓地問道:  “楊開慧,你真的不願意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麼?”  “無須多問,早就回答你們瞭!”楊開慧斬釘截鐵地說。  “你上有老母,下有孩子,年紀輕輕的,就不為自己的將來想?”  “這些事,我自己有主張,不用你們管!”  “你不怕死嗎?”  “犧牲小我,成功大我!”相關閱讀推薦: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好!”李瓊把臉沉下,問道:“對你的親屬,有什麼遺言?”  “你可以告訴他們,我死後,不要作俗人之舉。”  刑庭上寂靜下來。接著,李瓊拿出一紙文書,捧著喊道:“……判處**要犯,毛澤東之妻楊氏開慧死刑,立即綁赴識字嶺刑場槍決!”  話音一落,幾個法警便圍瞭上來。楊開慧奮力推開綁她的敵人,高聲斥道:“我自己走!”然後,轉過身,大義凜然地走出瞭省清鄉司令部的特種刑庭。  外面,天色越發灰暗瞭。楊開慧來到督軍署大門口,馬上被五花大綁起來,推向街頭。長沙上空,西風蕭瑟,黑雲滾滾,愈顯得陰冷淒涼。一個瘦骨伶仃的吹鼓手,弓著背吹著殺人號開路,隨後,是四五十個軍警,提著上瞭刺刀的步槍,分做兩路沿街高喊著:“滾開,滾開!行人滾開!”楊開慧被兩個劊子手夾著走在中間,她後面還有一起就義的6個難友。在他們後頭是騎在馬上滿臉殺氣的監斬官。  已是中午時分。街兩邊的店鋪忙著插板、關門,像怕遭匪兵搶劫一樣。行人靠在滴水簷前,像木頭人那樣呆呆地看著他們。楊開慧註視著這一切,一路上她氣宇軒昂地挺著胸脯。突然,她帶頭喊起瞭口號:  “勞苦大眾聯合起來,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同赴刑場的難友聽見口號聲,一個個都昂頭挺胸,齊聲呼應:  “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口號聲在陰沉的街道上回蕩著,店鋪裡的門一扇一扇打開。男的,女的,細伢子和老娭毑從門縫裡向街上張望。楊開慧又使勁喊著口號:  “打倒蔣介石!”  “中國共產黨萬歲!”   難友們都跟著喊。劊子手罵著,甚至用槍托砸楊開慧的脊背。但是,她全然不顧,繼續高呼口號。  楊開慧不停地高呼口號,軍警沒辦法,又把她打倒在地上,然而她爬起來又喊。難友們互相鼓勵,互相聲援,直喊得行人頻頻掉淚,法警們喪氣低頭。監斬官急得騎馬團團轉,隻好叫來幾部人力車,拉著楊開慧等人火速趕往識字嶺刑場。  楊開慧等人來到瞭識字嶺。她繞過一塊又一塊大石碑,冷眼看著石碑上那些八卦、太極圖,背對著幾丈高的天燈柱子,面向井岡山,面向她親愛的故鄉——板倉挺立著。附近廟宇裡撞響瞭“幽冥鐘”,鐘聲低沉而淒愴。湘江在她身後靜靜地流淌,遠方的山川被烏雲籠罩。寒風輕拂著她的短發,撫摸著她的傷痕,她面帶笑容,滿懷深情地望著東方,眼神裡充滿著對祖國未來的向往。  下午1點鐘,行刑的時間到瞭。一聲槍響之後,楊開慧倒下瞭,流瞭很多血,但是還沒有死。她的雙手緊緊摳入泥土,摳成瞭兩個小坑。後來,行刑的人又補瞭一槍。  楊開慧英勇就義,年僅29歲。  第二天,《國民日報》發表瞭槍殺楊開慧的消息:  經清鄉部審訊,對努力**工作,煽惑婦女,擴大紅軍女赤衛隊,擾害湘鄂贛各省地方不諱,已於昨十四日下午一時,監提女**毛楊氏一名,綁赴識字嶺刑場,執行槍決。  楊開慧犧牲時,向明卿正在南縣修湖堤,嚴嘉委托堂兄向樹林前往長沙識字嶺,幫助楊開慧族兄楊秀生收斂屍體。在向樹林和楊秀生及板倉親友的幫助下,楊開慧的遺體被連夜運回板倉,安葬在松樹環繞的青松坡上。  毛岸英出獄後,由嚴嘉接到平江石洞調養瞭幾天,然後換過衣服,送到板倉外婆楊傢,由外婆向振熙、舅媽李崇德撫養。不久,毛岸英被黨組織送往上海。  1930年12月,毛澤東在江西吉水縣木口村,從報紙上驚悉楊開慧殉難的噩耗,十分哀痛。當即,他寄去30塊光洋和一封信給楊開智,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隨後,板倉人遵照毛澤東給楊開慧修墓立碑的囑托,銘刻“毛母楊開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龍刊”、“民國十九年冬立”3塊石碑立於楊開慧的墓前。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二戰中一次最具破壞性的戰略大轟炸全過程

  1944年6月15日,47架美軍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從中國成都起飛,前往日本九州島轟炸位於該地區的亞洲最大鋼鐵企業——八幡鋼鐵廠。但因飛行距離太遠,須減少載彈量以運載燃油,此次轟炸日本本土並沒有造成太大破壞。然而,47架美軍B-29型轟炸機首次集群轟炸日本九州島,卻拉開瞭二戰後期美軍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的序幕。  早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曾派出16架B-25型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等地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等,但據說這些空襲的規模較小,屬於象征性的報復轟炸。其主要原因為B-29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當時處在研發試制階段,美軍尚未攻占馬裡亞納群島、硫磺島等軍事基地,如果從中國機場起飛轟炸機,距離太遠補給也會有問題,因而當時美軍才對日本本土發動瞭極為有限的空襲。  1944年10月,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采用跳島戰術攻占瞭馬裡亞納群島後,美軍第七十三轟炸機聯隊進駐馬裡亞納群島的塞班島,美國第20航空軍被編配到第21轟炸司令部,並開始謀劃籌備使用當時最先進的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對日本本州島的大規模戰略轟炸。   據史料記載,美軍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為美國波音公司研發設計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槳轟炸機,飛行時速達563公裡 /小時,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裡程為6430公裡,空中打擊距離達到2400公裡,並能攜帶9000公斤重磅炸彈。據說,二戰時軸心國的戰鬥機、轟炸機很少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B-29型轟炸機的速度。當美國制造的B-29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投入使用後,美軍便有能力對日本本土作出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瞭。  1944年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空襲日本首都東京,計劃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據美軍參戰人員回憶錄稱,當時飛臨日本首都東京上空的B-29型轟炸機在1萬米高空進行投彈,結果隻有約30架飛機找到瞭轟炸目標,約10%命中預定目標,隻有一個日本飛機制造廠受瞭輕傷。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是誰下令十六架轟炸機空襲日本城市?歷史上的今天8月23日 日機轟炸上海 平民死傷無數抗美援朝初期 美為何不敢轟炸鴨綠江大橋親歷記者講述:北約的轟炸是有目的、故意的歷史上的今天4月2日

【組圖】抗戰勝利後絞死日本甲級戰犯的全過程

  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召開第一次公開會議,開始審理東條英機等戰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檢察官基南宣讀42頁的起訴書,歷數瞭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  1948年11月12日,經過兩年多的正義與邪惡、機智與陰謀、巧辯與詭辯的激烈較量,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終判處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絞刑,木戶幸一等16名甲級戰犯無期徒刑,2名甲級戰犯分別判處20年和7年有期徒刑。另外3名甲級戰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審判,另外2名因在審判期間死亡免於追究。1948年12月23日凌晨,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被絞死在東京巢鴨監獄的死刑架上。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主要戰犯作出的合乎正義的公正判決,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通過這次審判,核實瞭大量史實,揭發和列舉瞭戰爭販子們的戰爭罪行,肯定瞭日本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所進行的是侵略戰爭,並懲辦瞭戰爭的策劃者。另外,遠東盟軍最高統帥總部的《特別通告》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是各國公認的關於戰爭的重要的國際法文件,它肯定瞭反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等都是違反國際法的罪行。以上兩點,均有利於保障世界和平和各國人民的安寧。   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對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  1948年12月23日,日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發動侵華戰爭首犯、前首相及關東軍參謀長)、土肥原賢二(前滿洲特務機關長)、廣田弘毅(前首相)、板垣征四郎(前陸相及關東軍參謀長)、木村兵太郎(前東條內閣陸軍省次官)、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主犯)、武藤章(前東條內閣陸軍省軍務局長)等7人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巢鴨監獄執行絞刑。這是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 相關閱讀推薦:蔣介石和國民黨全面潰敗原因:獨享抗戰勝利果實28名日本甲級戰犯是如何選定的? 東京審判內幕盤點靖國神社的甲級戰犯:二戰日本甲級戰犯名單抗戰勝利日是哪一天?抗戰勝利紀念日是哪一天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何放棄收復香港? 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被判處絞刑的日本戰犯東條英機,素有“戰爭狂人”之稱。他和希特勒、墨索裡尼並列為三大法西斯頭子,對日本對外侵略擴張負有主要責任,是雙手沾滿中國及東南亞、太平洋地區幾千萬人民鮮血的劊子手。其父東條英教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號稱“智將”。東條英機從軍以後辦事專斷兇狠,人稱“剃刀東條”。1935年因在關東軍憲兵司令任上屠殺中國東北民眾升任中將。1937年春任關東軍參謀長。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東條英機率部侵略中國。1941年10月,東條英機出任首相,隨後將陸相等職位集於一身,大權獨攬。他野心勃勃,殺氣騰騰,妄圖稱霸世界。同年底發動太平洋戰爭,對美、英宣戰。1944年7月,因日軍節節敗退,東條英機被迫辭職。日本戰敗後,東條英機立即為千夫所指,連他的親人也要他自殺以謝罪。1945年9月11日,東條英機自知罪責難逃,企圖開槍自殺,但自殺未遂,最終難逃被送上絞刑架的懲罰。   被判處絞刑的日本戰犯土肥原賢二,被稱為“中國通”,擅長於特務工作。曾參與策劃、制造皇姑屯炸死張作霖事件和九一八事變。最有名的“傑作”是劫持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前往東北,組織偽滿洲國。參與策劃所謂的華北自治運動。1935年6月迫使國民黨當局簽訂《秦土協定》並在同年底策劃制造冀東事變,組織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可以說,日本每一次侵華行動,都有他的策劃和參與。1944年春出任駐新加坡日軍第7方面軍司令官。日本戰敗投降後,被指控犯有對中、美、英發動侵略戰爭等10項罪行,被送上瞭絞刑架。

揭秘二戰中一次最具破壞性的戰略大轟炸全過程

  1944年6月15日,47架美軍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從中國成都起飛,前往日本九州島轟炸位於該地區的亞洲最大鋼鐵企業——八幡鋼鐵廠。但因飛行距離太遠,須減少載彈量以運載燃油,此次轟炸日本本土並沒有造成太大破壞。然而,47架美軍B-29型轟炸機首次集群轟炸日本九州島,卻拉開瞭二戰後期美軍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的序幕。  早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曾派出16架B-25型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等地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等,但據說這些空襲的規模較小,屬於象征性的報復轟炸。其主要原因為B-29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當時處在研發試制階段,美軍尚未攻占馬裡亞納群島、硫磺島等軍事基地,如果從中國機場起飛轟炸機,距離太遠補給也會有問題,因而當時美軍才對日本本土發動瞭極為有限的空襲。  1944年10月,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采用跳島戰術攻占瞭馬裡亞納群島後,美軍第七十三轟炸機聯隊進駐馬裡亞納群島的塞班島,美國第20航空軍被編配到第21轟炸司令部,並開始謀劃籌備使用當時最先進的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對日本本州島的大規模戰略轟炸。   據史料記載,美軍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為美國波音公司研發設計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槳轟炸機,飛行時速達563公裡 /小時,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裡程為6430公裡,空中打擊距離達到2400公裡,並能攜帶9000公斤重磅炸彈。據說,二戰時軸心國的戰鬥機、轟炸機很少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B-29型轟炸機的速度。當美國制造的B-29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投入使用後,美軍便有能力對日本本土作出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瞭。  1944年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空襲日本首都東京,計劃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據美軍參戰人員回憶錄稱,當時飛臨日本首都東京上空的B-29型轟炸機在1萬米高空進行投彈,結果隻有約30架飛機找到瞭轟炸目標,約10%命中預定目標,隻有一個日本飛機制造廠受瞭輕傷。

【組圖】抗戰勝利後絞死日本甲級戰犯的全過程

  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召開第一次公開會議,開始審理東條英機等戰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檢察官基南宣讀42頁的起訴書,歷數瞭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  1948年11月12日,經過兩年多的正義與邪惡、機智與陰謀、巧辯與詭辯的激烈較量,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終判處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絞刑,木戶幸一等16名甲級戰犯無期徒刑,2名甲級戰犯分別判處20年和7年有期徒刑。另外3名甲級戰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審判,另外2名因在審判期間死亡免於追究。1948年12月23日凌晨,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被絞死在東京巢鴨監獄的死刑架上。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主要戰犯作出的合乎正義的公正判決,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通過這次審判,核實瞭大量史實,揭發和列舉瞭戰爭販子們的戰爭罪行,肯定瞭日本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所進行的是侵略戰爭,並懲辦瞭戰爭的策劃者。另外,遠東盟軍最高統帥總部的《特別通告》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是各國公認的關於戰爭的重要的國際法文件,它肯定瞭反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等都是違反國際法的罪行。以上兩點,均有利於保障世界和平和各國人民的安寧。   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對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  1948年12月23日,日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發動侵華戰爭首犯、前首相及關東軍參謀長)、土肥原賢二(前滿洲特務機關長)、廣田弘毅(前首相)、板垣征四郎(前陸相及關東軍參謀長)、木村兵太郎(前東條內閣陸軍省次官)、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主犯)、武藤章(前東條內閣陸軍省軍務局長)等7人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巢鴨監獄執行絞刑。這是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