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創始人

趙國創始人趙無恤:小妾生的微賤庶子逆襲之路

  趙國在戰國時期一直是軍事實力強勁,可與秦國一戰的大國,而在春秋時期,其實是沒有趙國的。趙國的始祖名叫趙襄子,別名趙無恤,他是晉國大臣趙鞅趙簡子的庶子,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小老婆養的。放在我們現代,當個小兒子那是沒什麼,說不定還能得到父母更多的疼愛,但是放在戰國時期,那就是原罪瞭。你不是正妻生的,你就沒有權力繼承父親的一切,包括國君的兒子都是如此。趙襄子的父親掌握晉國大權,但是他的母親卻是普通小侍妾一名,這樣,趙襄子一出生就明顯比他大哥趙伯魯低瞭不隻一等。甚至他比其他公子,都要微賤很多,而且悲催的是,他還長得不怎麼對得起人,屬於那種放在人堆裡馬上消失不見的類型。可是他偏偏得到瞭父親的最愛。為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聰明瞭。  關於他和趙伯魯爭奪大位的事情涉及到瞭兩件事。第一是竹簡事件。趙簡子在兩塊竹簡上記得瞭一段普通訓誡的話,說讓他們好好研讀並收藏起來,千叮萬囑,讓他們切記在心。開始時,趙伯魯也謹記在心,時刻拿在手上熟讀。但是隨著時間過去,趙簡子卻再也不提這個事,他也就忘瞭。而趙襄子則不一樣,時刻記在心上,三年過去瞭。有一天,趙簡子把他們叫來,讓他們背誦竹簡上的內容,趙伯魯原以為老父是一時興起,早忘瞭,但是趙襄子卻張口就來,而且還從袖子裡抱出竹簡,那竹簡早已磨得溜光,趙簡子對趙襄子的印象極好,有心把他立為繼承人。   但是光有這點還不夠,趙襄子畢竟出身微賤,趙伯魯也非常優秀,要廢長立幼,得有說服力。於是就有瞭第二次寶符測試。為瞭慎重起見,趙簡子又出瞭一招。他對兒子們說:“我把寶符藏在常山上,誰先得到誰有賞。”結果大傢都是空著手回來的,隻有趙襄子說得到瞭。其實原本所謂的寶符就隻是一個借口而已,但是趙襄子的一番話,卻讓趙簡子刮目相看。他說,從常山上,可以看到代國,如果吞並代國,那就是上天送來的寶貝瞭。  趙簡子對趙襄子的印象好得不得瞭,不但有毅力,而且還有雄圖大略,可以發展趙氏的勢力,於是下定決心,終於立趙襄子為繼承人。果然,趙襄子繼位後,第一步就是將他的姐夫代國國王殺掉,奪下代國地盤,以後再次聯合韓魏瓜分晉國另一大傢族智傢的土地,三傢分晉,終於建立趙國。  不能否認趙襄子在繼承老父的遺產上,體現出來的雄才大略,包括後來他不立自己五個兒子,而是立趙伯魯的孫子為繼承人的做法都得到瞭世人的贊同,他的確是個人才,很有才幹。但是就竹簡事件和寶符事件來講,他卻是很狡詐。竹簡可不是絲帛,是很重的東西,要說一時半會,三天兩天放在身上也不是不可以,但那麼重,放在袖子裡三年,而且一說到就馬上可以拿得出,這就怪瞭。當然這也就允許我們合理想象,如果他在老父身邊安排人手,那麼知道老父下一步做什麼行動也就不奇怪瞭。於是,所謂的寶符,有內幕,一切都可以解釋得通瞭。相關閱讀推薦:趙括紙上談兵?趙國換將有機會打贏長平之戰嗎?大將樂毅:在燕國,趙國都能建立不世功勛的名將趙括簡介 戰國時期趙國將領趙括生平揭秘歷史真相:戰國七雄之趙國竟然亡於娼妓之手後趙國第一個死於骨肉相殘的皇帝:後趙太祖之死

李鴻章:毀譽交加的洋務派領袖和北洋軍創始人

  李鴻章是晚清政壇奇人,他一生忠貞事清,又敢做敢為,無論是皇胄掣肘,還是清流物議,他都不在乎,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領域幹瞭許多大事,是一位很務實的朝廷幹將。他性格復雜,總處在矛盾的漩渦中,長期處於內憂外患的夾縫中,處於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於朝廷的夾縫中,處於實際上是“弱國外交”的尷尬境地,雖小心翼翼,東補西貼,如履薄冰,然終未能挽救晚清大廈於將傾。他生逢大清國最黑暗、最動蕩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場”無不是在國傢存亡危急之時,大清國要他承擔的無不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贊他者說他是中興名臣,謗他者說他是千古罪人,可以說他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最有爭議的人。  李鴻章24歲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咸豐初年,他在原籍辦團練,抵抗太平軍,並去江西、湖南投靠瞭曾國藩,又奉其命回鄉招兵買馬,編練成7000名淮軍,由部將劉銘傳、周盛波、張樹聲、吳長慶等分帶,沿江而下,到上海鎮壓太平軍。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為江蘇巡撫,三年後又署兩江總督,鎮壓捻軍。1870年,他接替曾國藩,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開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大權。1899年到1900年任兩廣總督,授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他在施政過程中的核心是辦洋務,所以又被稱為洋務運動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鴻章的文華殿大學士是當時內閣最高職銜,他實際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可謂“兩人(慈禧光緒)之下,萬人之上”。  李鴻章當時中國極少數能夠正確對待西方技術的人之一,他在頑固派的阻撓和謾罵之下,極力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在他的主持下,中國出現瞭第一個大型兵工廠,第一座煉鋼爐,第一條鐵路,第一個煤礦,第一個紡織廠,第一支近代海軍,第一艘輪船,第一個到西方的留學生等等,洋務派創造瞭中國近代的許許多多的第一,無疑為中國的近代化邁出瞭第一步。他曾先後創辦江南制造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漠河金礦、天津電報局、津榆鐵路、上海機器織佈局,還建立同文館,選派留學生出洋。他辦洋務的初始動機是辦軍工企業,造出槍炮、彈藥、機器、艦船和水雷,主要用來對付捻軍。但由於直接改善瞭淮軍的武器裝備,使淮軍成為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軍事力量,後期淮軍實際上成瞭國防軍。   李鴻章在與列強的交往中意識到富國才能強兵,故積極推進官辦、商辦軍工企業的發展。他長期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坐鎮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積極籌劃北方防務,戍衛京級,又進一步拓展洋務,以增加財賦收人。他還苦心孤詣,編練成一支當時堪稱亞洲一流的海軍,並在山東的劉公島安營紮寨,這支北洋艦隊擁有各種軍艦25艘,42000噸位,以大沽港、旅順港、威海衛港形成三角,拱衛京城的海上門戶。後因朝廷的腐敗與各方面的掣肘,海軍長期沒有軍費沒錢買炮彈,導致在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空餘歷史的一聲浩嘆。  戊戌變法前後,李鴻章已意識到“窮則變,變則通,但端在人心相通”但他卻曾舉棋不定。當光緒帝下詔“明定國是”時,他曾向管學大臣孫傢熏推薦康有為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1898年戊戌政變,慈禧太後重訓朝政,光緒被囚,康、梁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維新人士。在這樣的嚴峻時刻,李鴻章卻暗中保護一些維新人士,並和康、梁暗通款曲。有人告他是維新派,慈禧因此問他:有人說你是康黨。李鴻章回答:臣實是康黨,廢立之事,臣不與聞;六部誠可廢,若舊法能富強,中國之強久矣,何待今日?主張變法者即指為康黨,臣無可逃,實是康黨。慈禧聽後默然。  環視清朝歷史,漢人中隻有李鴻章敢和滿清最高統治者如此對話。接下來他還有一次更驚世駭俗的“抗上”的舉動。  1900年6月,外國聯軍攻陷瞭中國北方的海岸門戶大沽炮臺,3天之後,京城門戶天津陷落,以保護使館為名登陸的聯軍向通州進發,而通州距都城北京僅20公裡。21日,大清國宣佈與各國進入戰爭狀態。然後朝廷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滅洋。而李鴻章深知國傢憂患日深,軍力積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李鴻章給朝廷發去一封電報——這位大清國兩廣總督對朝廷“北上勤王”的聖旨的回答竟然是:“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四川總督奎俊等在獲悉瞭李鴻章的電文後,確定瞭共同抗旨以求東南互保的原則。他們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大清國的南方也發生瞭動亂,那麼亂瞭敵人的同時肯定也要亂瞭自己。雖然在以後很長時期內這些人無不被國人痛斥為一群“出賣民族利益的無恥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禍中究竟是他們確保瞭大清國南方半壁江山的穩定。  八國軍攻進北京,帝、後西逃西安。朝廷的電報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李鴻章北上與正在攻打這個國傢的洋人議和。朝廷為此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大清國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後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每當滿清政府把這個巨大的帝國帶到毀滅的邊緣,他們惟一必須啟用的人就是李鴻章。由兩廣總督回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又為清廷這所“破屋”充當起“糖糊匠”之責。由於大清長期積貧積弱,李鴻章縱然有三頭六臂亦回天無力。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瞭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醜條約》的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後再一次大口地吐血史載其吐血中“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李鴻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  1901年11月7日,這位大清重臣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他“久經患難,今當垂暮,復遭此變,憂鬱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瞭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瞭!”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瞭,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瞭,中堂走瞭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瞭!”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瞭之事,我輩可瞭,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享年78歲。  李鴻章有一首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裡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李鴻章去世後,兩宮“哭失聲”,慈禧太後稱贊他是“再造玄黃”之人。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謚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李鴻章生前還有一項漢人最高殊榮:慈禧太後六十大壽之日,破格賞予李鴻章漢人唯一的“三眼花翎”(原隻有滿族貝子或以上貴族獨有,曾國藩亦隻獲授雙眼花翎)。  在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自傳中,李鴻章被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劉繼興考證,李鴻章青年時代所作的詩句“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曾使異國的伊藤博文在從政前竟深受其影響。  時任美國總統的格蘭特稱李鴻章為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與當時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首相俾斯麥齊名。  近代史學傢唐德剛認為李鴻章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瞭“兩個半”外交傢的其中一個(另外周恩來是一個,顧維鈞是半個。)  關於身後榮辱,李鴻章心裡很明白,他曾說,中日甲午戰爭“至一生事來,掃地無餘,如歐陽公所言,‘半生名節,被後生輩描畫都盡。’環境所迫,無可如何”。  梁啟超曾寫瞭《李鴻章》一書,書中為李鴻章大抱不平:“西報有論者曰:日本非與中國戰,實與李鴻章一人戰耳。其言雖稍過,然亦近之。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劉公島降艦之役,當事者致書日軍,求放還廣丙一船,書中謂此艦系屬廣東,此次戰役,與廣東無涉雲雲。各國聞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語實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與李鴻章一人戰也。以一人而戰一國,合肥合肥,雖敗亦豪哉!” “中國俗儒罵李鴻章為秦檜者最多焉。法越中日兩役間,此論極盛矣。出於市井野人之口,猶可言也,士君子而為此言,吾無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相關閱讀推薦:李鴻章挨日本人一槍竟“換回”瞭一萬萬兩白銀?李鴻章曾談甲午時日本間諜:多改裝易服潛匿街市揭秘:晚清時期李鴻章為何選擇兩個庸才當統帥?李鴻章是中國近代“背黑鍋”冠軍?如何評價李鴻章揭秘李鴻章日本遇刺內幕:竟讓中國少賠瞭1個億!

韓學者稱:“儒傢思想”的創始人並非孔子

  我國教授主張儒傢思想的創始人並非孔子。14日,韓聯社的一篇報道引發爭議。報道援引韓國祥明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金經一的看法稱,儒傢思想的創始人並非孔子,甚至儒傢學說的核心——“仁”這一漢字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還沒有出現。遼寧社科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傢呂超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韓國有些學者的考證沒有太多根據,甚至是道聽途說,這樣得出的結論本身沒有什麼道理,在外界看來非常幼稚可笑,也很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韓聯社稱,金經一在新書《儒傢思想誕生的秘密》中,以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和竹簡文字為基礎,從學術的角度介紹瞭儒傢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他認為,儒傢思想是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下逐漸形成的,並非由孔子或某一個人創造和整理而成。金經一還表示,在中國“也有部分學者知道這一事實”,“但隻有幾名年輕學者敢於委婉地提出來”。  韓國是接受孔子創立的儒傢學說影響最早的國傢之一。早在古朝鮮時代,孔子的基本精神通過漢字傳入朝鮮半島。儒傢學派創始人孔子是在韓國傢喻戶曉的聖賢,韓國人尊奉他為“萬世之表”,每年都要舉行祭祀孔子的典禮。  一名長期在韓的中國學者1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金經一在韓國不是知名學者,他的一些觀點在韓國爭議也很大。他幾年前寫過一本名為《孔子死瞭,國傢才能生存》的書,列舉儒傢思想給韓國社會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遭到外界廣泛質疑。  呂超告訴記者,儒傢學派在韓國被稱為儒教,韓國人從價值觀到理想到日常生活,到處都受儒傢思想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韓國教授肆意詆毀孔子,是比較奇怪的事情。儒傢思想對於社會發展的利弊可以做學術方面的爭議,但如果抱著一種情緒來詆毀孔子在創立儒傢思想上的歷史地位,本身就不是一個學術論調。韓國一些人士在文化思想領域存在民族主義情緒,比如把四大發明說成是韓國的,甚至極端地說哪個名人是韓國人。這本身既不嚴肅又有害,隻會在兩國國民之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解.

呂後簡介 漢王朝創始人漢高祖劉邦的發妻呂雉

  導讀:楚漢戰爭結束時,劉邦登基稱帝,立呂雉為一國之後。呂雉位居皇後,也是一個隱於後宮的政治傢,雖然她不曾當上皇帝,但是她的魄力與政績卻讓人刮目相看。在國事上積極幫助劉邦鏟除異己,殺掉韓信等朝中重臣。在中國歷史上,喜歡權力、政治的女人有很多,皇傢宮廷中會有一些熱衷於幹預朝政的女人。呂後前後掌權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後、武則天、慈禧太後)的第一個。  高祖死,呂後見漢惠帝年少無知,便策劃誅殺諸舊臣,從而取得實際的軍政大權。又毒死趙王劉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使她變啞,並置之廁中,名為“人彘”。漢惠帝因不滿呂後之舉動,長年憂鬱沉悶,沒有幾年便去世。呂後心狠手毒,詭計多端,隻要幹擾自己前程之路的一律死罪,從而成為巾幗梟雄,一步步攫取瞭西漢王朝的最高權力,成為瞭真正的無冕女皇。  呂後簡介  呂後(?~公元前180)漢高祖劉邦之妻,名雉。秦時單父縣(今山東單縣)人。其父呂公因避仇傢,移居沛縣,在一次宴會上認識劉邦,遂以呂雉許配。楚漢戰爭開始不久,呂雉和劉邦父母被項羽俘虜,置軍中以為人質。漢王四年(前203),項羽因形勢失利,被迫與劉邦講和,呂雉和劉邦父母獲釋。次年,劉邦稱帝,立呂雉為後。   呂雉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瞭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陳豨謀反,劉邦率兵親往平定,呂雉留守長安,聽說韓信陰謀詐赦諸官徒奴發兵策應陳稀,遂與蕭何商議,騙韓信入宮後處死,並夷三族。劉邦擊陳豨,至邯鄲,向彭越征兵。彭越稱病不往,被劉邦廢為庶人,徙居蜀地。呂後認為不可遺患,又指使人誣告彭越謀反,夷滅其宗族。  呂後生漢惠帝劉盈及魯元公主。劉邦嫌劉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籠姬戚夫人之子趙(轉載自第一范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王如意為太子。由於大臣反對,呂後又多方設法為劉盈輔翼,廢立太子之事未成。劉邦死後,呂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後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她毒死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藥使之變啞,置於廁中,名曰“人彘”。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後所為,憂鬱病死後,呂雉臨朝稱制,封侄呂臺、呂產、呂祿等為王,擅權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親信。但其稱制的八年期間,繼續執行漢高祖以來與民休息的政策,獎勵農耕,廢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殘破的社會經濟也得以恢復。  由於劉邦曾與諸大臣共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呂雉封諸呂為王,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強烈反對。她病危時告誡諸呂部署應變,命呂祿領北軍,呂產居南軍,嚴密控制京城和皇宮的警衛。諸呂在呂後死後陰謀作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和朱虛侯劉章等迅速翦滅。相關閱讀推薦:呂後簡介 漢王朝創始人漢高祖劉邦的發妻呂雉歷史上的呂雉是什麼樣的人? 呂雉的兒子是誰?

玄奘簡介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玄奘生平

  (602-664年)原名陳褘,洛川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高僧,通稱三藏法師,13歲出傢,629年從長安西遊,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印度,645年回到長安,帶回經書657部,十年間與弟子共譯出75部1335卷,還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傢及傳聞的28個國傢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佛經翻譯傢、旅行傢。俗姓陳,名煒。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也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翻譯傢、旅行傢、外交傢、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萬裡,歷時17年,到印度取真經,並窮一生譯經1335卷。他的足跡遍佈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通過多年來在各處講筵所聞,他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傢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要典《瑜伽師地論》作為依據,發揚法相唯識宗之根本理論。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準。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裡。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3歲,於東都洛陽凈土寺出傢。隋大業十二年(616年),玄奘隨其兄長赴長安居留,後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謝靈運是哪個朝代的 山水詩派創始人謝靈運介紹

  謝靈運是哪個朝代的:謝靈運(385年-433年),漢族,浙江會稽人(今紹興),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  謝靈運,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生於始寧(今嵊州和上虞交界),世居會稽(今浙江紹興縣)。出身江南士族陳郡謝氏,祖父謝玄為東晉名將,是淝水之戰的英雄。靈運幼年即穎悟,父親謝瑍卻是不太聰明,謝玄覺得奇怪,曾說:“我乃生瑍,瑍那得生靈運!”  謝靈運小時,在錢塘杜明師的道館中寄養,十五歲回建康,故小名客兒、阿客,後人稱靈運為“謝客”,靈運“博覽群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十八歲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公、謝康樂。  406年,謝靈運出仕。義熙二年(407年),改從撫軍將軍、豫州刺史劉毅任記室參軍。義熙八年(413年),劉毅反劉裕,兵敗自殺,謝靈運返京任秘書丞。  義熙十一年(416年),轉中書侍郎。義熙十四年(419年),劉裕在彭城建宋國,謝靈運任宋國黃門侍郎。420年,劉裕代東晉自立,創劉宋,是為宋武帝,謝靈運爵位由公降為侯,任太子左衛率。永初三年(422年),劉裕死,少帝繼位,謝靈運被權臣排擠出京,任永嘉太守,在職一年,即稱病返鄉隱居。  元嘉三年(426年),文帝誅權臣徐羨之等,召謝靈運回朝任秘書監,因不受重用,心有不平,多稱疾不上朝而肆意遨遊。借文帝諷旨令其自解之機,請病假東歸,二次隱居故鄉。因日夜遊宴,謝靈運於元嘉五年(428年)被免職。   元嘉八年(431年),因決湖造田之事,被會稽太守孟顗告發,他上書申辯。文帝知其被誣,未予追究,任其為臨川內史。但他依然荒廢政事,遨遊山水。司徒劉義康譴使收錄,靈運興兵拒捕,犯下死罪。文帝愛其才,降死一等,流放廣州。  元嘉十年(433年),有人告發謝靈運在廣州參與謀反,文帝下詔,在廣州對其行棄市的死刑。靈運頗信佛教,死前佈施,捐出自己的胡須,裝飾南海祗洹寺的維摩詰佛像。唐時,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將維摩詰佛像之須,剪取一半,以備鬥草之用。又恐他人所得,因剪棄其餘。今遂絕。  詩歌成就  在政治上,謝靈運屢有沉浮,因此“常懷憤憤”,遂寄情山水。他開後世山水詩之先河,打破瞭東晉玄言詩占統治地位的局面。  由於出身士族,政治上又不得意,更因玄言詩的影響,他有不少詩作,表現出沒落頹廢的感情和樂天安命的思想。  謝靈運沿著以山水景物來體悟玄理這條路,對玄言詩進行改造。把玄言詩中概括化、概念化的自然山水景物具體化、生活化:在詩作的標題上盡可能標明所遊覽之地與遊覽方式,盡可能忠實地描摹出所遊覽之地的山水景物的原本面貌,讓人們欣賞。  他的詩註重字句的鍛煉,“名章迥句,處處間起;曲麗新聲,絡繹奔發。”(鐘嶸《詩品》)受西晉太康雕琢之風的影響,他的詩多駢偶、多雕章啄句,開創南朝崇尚聲色之風。  唐朝大詩人李白,對謝靈運頗為推崇,曾有“吾人詠歌,獨慚康樂”之句。  

老子是哪裡人 中國道傢創始人老子究竟是哪裡人

  老子是哪裡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傢和思想傢、道傢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老子到底是哪裡人;司馬遷《史記》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今渦陽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姓李,又為何稱老子呢?據鄭玄《禮·曾子問註》曰:老子,壽考者之稱。然而古往今來,壽星很多,為什麼獨李耳稱老子?於是,葛玄(葛洪從祖,治神仙術,見《抱樸子》)則解釋說:老子生而皓首,故曰老子。至於老子姓李氏,列仙傳(馬敘倫案《神仙傳》)曰:老子母扶李樹而生老子。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以此為姓。”而唐初《藝文類聚》(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引:“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雖受氣於天,然生於李傢,猶以李為姓。母到李樹下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以此為我姓。’”《神仙傳》又說老子“身長八尺八寸,黃色美眉,長耳大目,廣額疏齒,方口厚唇,額有三五達理,日角月懸,鼻有雙柱,耳有三門,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時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上述諸說,乃附會之談。  為弄清老子出生地問題,當代學者專傢經過多年的辛勤工作,查閱、搜集瞭大量的典籍、方志,並多次進行實地考察,獲得瞭不少確鑿可信的資料,從《左傳》、《史記》、《孔子傢語》、《莊子》、《列子》等書籍考定,老子是宋國相縣人,即今安徽渦陽縣人,出生在渦陽中太清宮所在地。1991年以來,先後在遺址進行瞭三次大規模的文物發掘工作。  據1993年3月17日《光明日報》記者胡豐報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縣文管所進行瞭考古發掘,“終於發現瞭天靜宮的遺址,先後共發掘10米×10米考古探方37個,累計揭露面積3700多平方米,發現唐至宋元明清五個時期的地層堆積。資料表明:老君殿區文化層厚1.8-2.4米左右,大體可分八層,其中第一層為表土層;第二層為清代層,出土‘大清年制’款識的青花瓷片等;第三層為紅淤土,系黃河泛濫層;第四層為明代層,內含有‘大明年制’款識的青花瓷片;第五層為紅淤土,系黃河泛濫層,土層較厚;第六層至八層為宋元文化層,內含大量的粗白瓷碗,影青和兔毫瓷片,宋代錢幣和建築構件等。唐代文化堆積,見於一灰坑和窯內,有含蓮花瓣圓瓦當、板瓦和黃釉粗瓷碗,考古地層顯示瞭自唐代以來,建築活動持續不斷,大體都處於天靜宮遺址的中心地帶,這期間曾經歷瞭兩次黃河泛濫之災,反映天靜宮滄桑的歷史。”老子到底是哪裡人  在天靜宮遺址內發掘瞭一批漢至六朝期間的建築遺物,有菱格紋、乳丁紋、幾何形紋、繩紋磚及“大吉祥”陽模文字磚。另一處還發現繩紋厚板瓦、繩紋磚和凸突蓮花瓦當,均具漢至六朝風格。這些建築遺物的發現,表明天靜宮在漢至六朝時較繁盛。   又據《文匯報》記者許前偉1995年8月12日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觀民、邵望平在現場考察發現:有20多塊元代以來敕建和裝修“天靜宮興造碑”,其中記載“天靜宮為老君所生之地”和“世傳老子在妊,有星突流於園,既而降誕”,有“敕撰”、“混元降(誕)”等殘片和司馬光記載的老君石像一尊及“古流星園”石匾一塊,證實此地即老子故裡。在天靜宮東北有老子生母的“聖母墓”和老子弟子尹喜的墓,至今仍有遺物在。老子說:“既知其母,以知其子。”(五十二章)既然有老子生母的“聖母墓”在此,那麼此地是老子的出生地無疑瞭。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劉觀民、邵望平二位研究員在考古現場還發現:在流星園舊址,即老君殿東南,清理出九眼古井,即九龍井,經鑒定,其中一眼為春秋時期陶制大塊板瓦井壁,這眼春秋瓦圈井至今保存完好,其餘八眼在漢代、宋代整修過。據唐代《括地志》(分道計州的地志)載:“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宙,廟中有九井尚存”,《亳州志》說:“世傳老子始生,九龍吐水”,後人根據傳說建九井。九井當在老子誕生後根據傳說所建。而瓦圈井既為春秋時期建,那麼由此可以斷定,老子生年不能晚於春秋時代。  在中太清宮西北角還發現一處新石器晚期古遺址。天靜宮遺址地面散見自史前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和春秋時期文物,俯首可拾,品類繁多,有的文物達到國傢一級標準,還完整出土一個春秋時期用的灰砂陶制甕棺,還有銅器、鐵器、玉器和錢幣等,說明此地歷史悠久,到春秋時期已相當繁榮,老子正是在已經創造瞭燦爛文化的環境裡成長為一代哲人的。  據史料記載,此地,古屬豫州,春秋時曰相,介於陳宋兩國接壤處,後為楚國兼並,故《史記》言老子為楚人。自秦漢起,為譙(今亳州)之轄地。清同治三年(1864),設立渦陽縣時,劃歸渦陽所轄。太清宮位於渦陽城北五公裡處的鄭店村,南繞渦谷之二水,三面碧波粼粼,北枕龍山之麓,環境清幽,風光宜人。公元前571年,老子即降生在太清宮流星園址。太清宮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初稱為老子廟,蓋因漢桓帝夢老子降於殿庭,乃頒旨在老子故裡建廟祭祀,命陳相邊韶撰《老子銘》碑。後在曹魏黃初三年,隋開皇元年都奉旨敕修過。李唐王朝以老子為始祖,尊此宮為祖廟,大興土木興建,後毀於兵火。唐、宋時,殿宇林立,金碧輝煌,不遜於帝王之都。帝王對老子尊崇至極,不僅屢賜宮名,先為太清,後為天靜,而且親往朝謁,不絕史冊。元明兩代,仍占地三千畝,食業數千人,堪稱華夏第一道觀。清代乾嘉年間,尚稱殿宇弘深,規模整麗。惜乎清末戰亂頻仍,始有“燒丹灶冷餘荒草,問禮堂前剩石牛”之嘆。在中太清宮舊址發掘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老君殿遺址,對道傢發源地和道教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老君殿遺址將按西安市半坡遺址的方法進行保護。相關閱讀推薦:神話故事之趕山鞭和老君山 關於老子的幾則神話神話故事之老子降青牛 老子坐騎青牛是怎麼來的神話故事之老子出世 關於老子出世的一則故事老子主張愚民政策嗎?主張去除奸智提倡誠樸

墨翟簡介 墨傢學派創始人主要代表人物墨翟介紹

  墨翟簡介: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dí),漢族,我國戰國初期魯國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傢、教育傢、科學傢、軍事傢,墨傢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後來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他提出瞭“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墨子創立的墨傢學說,並有著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傢、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傢創始人。其主要思想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瞭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傢並稱“顯學”,在當時的百傢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傢分為相裡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公元前467—公元前376),名翟(dí),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傢、教育傢、科學傢、軍事傢,墨傢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創立的墨傢學說,並有著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傢、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傢創始人。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瞭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傢並稱“顯學”,在當時的百傢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傢分為相裡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俗稱魯班)相比,墨子擅長防守城池,據說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領比公輸班還要高明。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佈衣之士”。《史記》記載說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傢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傢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瞭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傢學派。墨傢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傢崛起以前,墨傢是先秦和儒傢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列“顯學”。《韓非子·顯學》記載:“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相關閱讀推薦:墨子非樂簡介 戰國墨子的非樂思想是什麼意思?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的反對兼並戰爭。墨傢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密紀律的團體,最高領袖被稱為“巨子”,墨傢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指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旋轉腳跟後退。  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到數百人之多,形成瞭聲勢浩大的墨傢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宋、齊,北到鄭、衛,南到楚、越。  墨子先祖是目夷人,出生在魯國(今山東滕州),曾到過宋、魯、衛、楚、齊等國,並打算到越國,但終未成行。其主要事跡有:阻止魯陽文君攻鄭,說服公輸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書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吳之地方五百裡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沒有接受。宋昭公時曾做過宋大夫。但以後地位下降,接近勞動者。《墨子》一書,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記錄的匯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後期墨傢的著作。也有人認為《經上》《經下》兩篇是墨子的著作。  在《墨子·魯問》中,墨翟提出瞭墨傢的十大主張。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他認為,要根據不同國傢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傢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傢貧弱,就選用“節用”“節葬”;等等。  墨傢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團體。他們的領袖稱為“矩子”。第一任矩子是墨子,後來的“矩子”有孟勝、田襄子、腹等。由“矩子”執行“墨子之法”。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人,本應依法處死。但秦惠王認為腹年老,隻有一個兒子,就命令不殺。腹卻說,墨者之法規定:“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這是禁止殺人傷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義”,還是堅持把自己的兒子殺瞭。這個故事生動的反映瞭墨傢紀律的嚴明。   正因為如此,墨者很能戰鬥,具有“赴火蹈刀,死不旋踵”的精神。但是,墨傢是一個具有宗教性的集團,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據《史記》記載,在楚國舊貴族陽城君等殺害從事變法改革的吳起時,墨者“矩子”孟勝就站在陽城君一邊。後來陽城君畏罪逃走,楚國要收回其封國。孟勝為陽城君守封國,忠於陽城君。他傳“矩子”於田襄子,自己為陽城君死難,許多弟子也從其死。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俠客”的精神。正如《史記·遊俠列傳》所說的遊俠那樣:如果行為並不符合正義,但是說話算話,講信用,答應人傢要辦的事就必須辦到。而且行動果斷,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別人的危難等等。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墨子死後,墨傢分裂為三派:相裡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鄧陵氏一派。《莊子·天下》所說的相裡勤的弟子、鄧陵子的弟子苦獲、己齒,即這三派中的兩派。他們都傳習《墨子》,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擊對方是“別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約就是墨傢分裂為三派的證據。據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團到秦惠王時,有集中於秦的趨勢。因此,從第四代“矩子”時起,墨學的中心已經轉移到瞭秦國。  此後還有記載,東方的墨者謝子,不遠千裡入秦而見秦惠王。這時墨學還是興盛的。但是到漢代,墨傢已經消亡。為什麼墨傢消亡如此之快呢?關於這個問題,答案分歧很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從墨傢內部來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論上是可取的。墨傢與儒、法、道等傢不同之處在於,它是由墨者組成的帶有宗教色彩的集團,有嚴格的紀律,能赴湯蹈火,視死如歸。這些,作為一般人是難以辦到的。禽滑厘是春秋時期人,傳說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為慎子。禽滑厘曾是儒門弟子,學於子夏,自轉投墨子後,便一直潛心墨學。  作為一個平民,墨子的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作為沒落的貴族後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在他的傢鄉,滔滔的黃河奔流東去,巍巍的黛眉山經年嵐黛飄飄,他們阻擋瞭墨子的視線。墨子決心走出大山,去拜訪天下名師,學習治國之道,恢復自己先祖曾經有過的榮光。於是他開始各地遊學,學習儒傢之術。但是,他逐漸發現,儒傢所講的都是些華而不實的廢話。   他首先是在各地聚眾講學,以激烈的言辭抨擊儒傢和各諸侯國的暴政。大批的手工業者和下層士人開始追隨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組成瞭墨傢遊俠集團。他們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如果誰違背瞭這些原則,輕則開除,重則處死。墨傢學派領袖稱巨子(也作矩子),代代下傳,所有墨者都服從巨子的指揮,甚至不惜“赴火蹈刃”。  墨子的思想和言論,被其門徒編成《墨子》一書傳世。這是一部光彩奪目的巨著,是墨傢學說的精華之作。墨子的基本主張是:反對剝削,崇尚勞動;反對以強欺弱,主張兼愛、非攻;反對儒傢禮樂,主張節葬、節用;反對世卿世祿,主張尚賢、尚同。於是,在墨子晚年,儒墨齊名。他去世後,墨傢弟子仍“充滿天下”、“不可勝數”,故戰國時期雖有諸子百傢,但“儒墨顯學”則是百傢之首。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儒傢創始人孔子很理想主義 一生仕途毀於不現實

  春秋戰國550年,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結構大調整的一段時期。很多仁人志士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瞭構建理想社會的看法。儒傢的創始人孔子就是這場文化運動的先驅者。然而,孔子的理想並沒有得到順利的展現與實踐。盡管他躊躇滿志,但最後也不得不轉而以教育著書的形式,來寄托他一生的理想與奮鬥目標。追求理想主義,一生仕途毀於不現實,這樣值得嗎?  貴族出身  孔子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的後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為安撫商朝的貴族,封於亳,國號宋,即宋國,所以是殷商的貴族後裔。三監之亂後,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國,死後葬於宋國故地(今商丘市睢陽區),建有微子祠。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  微仲去世後,子宋公稽繼立;宋公稽去世後,子丁公申繼立。宋丁公去世後,子湣公共繼立。宋湣公去世後,弟煬公熙自立,太子弗父何不得立。於是弗父何之弟公子鮒祀殺煬公,欲立弗父何,弗父何拒之,於是公子鮒祀成為國君,是為宋厲公。弗父何成為正卿。   弗父何死,子宋父周立;宋父周死,世子勝繼立,世子勝生正考父。正考父事宋國戴、武、宣三位國君,以恭敬著稱,“一命而僂,二命而傴,三命俯“。正考父嘗朝周,取回《商頌》,進行瞭一些整理補充瞭在宋國已經亡失的篇章。正考父死,子孔父嘉繼立。孔父嘉事宋穆公。  穆公臨死前,不立己子公子馮,而立兄子公子與夷,以報兄長宣公讓國之恩。去世前遺命孔父嘉輔佐與夷(宋殤公)。孔父嘉事殤公與夷,屢次對鄭、衛等國作戰,但多以失敗告終,引起國人不滿。孔父嘉有妻十分貌美,引起另一主政大夫華父督的垂涎。於是華父督借國人不滿,發動兵變,殺掉瞭孔父嘉與宋殤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到魯國,從此孔傢成為魯國人。  木金父生祈父睪夷,祈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是為孔子的父親,是魯國著名的武士。前563年晉國荀瑩率十一國聯軍進攻小國逼陽(今山東棗莊市中區),逼陽詐降,聯軍入城後即降下城門準備襲擊聯軍,而此時叔梁紇則進前托住城門,使聯軍安然退出逼陽。孟獻子稱贊他:“《詩》所謂‘有力如虎’者也”。相關閱讀推薦:鮮為人知的歷史常識:至聖先師孔子其實不姓孔誰是民間信仰中的老大:關羽與孔子江湖地位比較元武宗為什麼要大肆尊崇孔子?尊孔另有隱情揭秘:孔子一傢三代都有過離婚或再嫁經歷歷史難解之謎:孔子到底是不是“私生子”?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孔子從小勤奮博學,精通“禮”、“樂”、“射”、“禦”、“書”、“數”六種技能,尤其對古代的禮儀很有研究,35歲時已是魯國的禮儀專傢。他把“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作為其一生的主要工作,立志吸取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古代聖人的經驗,創建一個理想的社會。  在他看來,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是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個人修養的社會。然而,西周末年,整個社會發生瞭前所未有的變化,溫文爾雅的周禮全然崩潰,原先維持社會政治的“禮樂”制度遭到肆意踐踏。當時的魯國,政權長期受控於大臣,而後來魯昭公竟然被臣子趕到瞭齊國。孔子是魯國的禮儀專傢,作為周公的繼承人,實在無法接受魯國的這種政治格局。  為瞭看望被驅逐出境的魯昭公,同時希望齊國能夠給他提供一個施展抱負、實現其理想社會的機會,時年35歲的孔子決定出走齊國,開始他第一次的列國之遊。齊景公對於他的到來,雖然非常高興,還曾熱情地詢問孔子怎麼構建政治理想、社會有序等問題,但由於朝中其他大臣的反對,加上自己目光短淺,最後對孔子采取瞭“敬而不用”的態度。   三年後,孔子帶著無奈又回到瞭魯國。然而,此時的魯國政治格局並沒有發生變化。對此,目標遠大、心懷安邦之志的孔子采取瞭另一種策略,他暫時打消瞭出仕的念頭,以在傢著書、教育的方式為實現政治理想培養人才,積蓄力量。此後的十幾年裡,魯國多次發生大臣叛亂事件,這些叛臣也曾邀請孔子出仕,但均被他拒絕。  在孔子的心目中,凡是不符合周禮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去做的。後來,可能是魯國臣子叛亂不斷,以及當時社會風氣日趨惡化,魯國政府開始覺得孔子平常提倡的“忠恕”、“仁政”、“德治”等政見,也許對魯國走出困境有所幫助。所以,孔子在51歲那年被委以中都(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宰(縣長)的官位,開始瞭“五十知天命”的仕途生涯。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孔子僅用瞭一年多的時間,就政績卓著,使得中都大治,百姓安居樂業。各地紛紛效法他的治理辦法。不久,他就被魯國聘為大司寇,掌管全國的公安司法工作。在孔子任大司寇的兩年裡,采取禮治德化和政令刑罰兼重的方法,使得魯國的刑事案件大幅度減少,社會風氣大變,逐漸形成瞭一個民安政清的政治局面。  然而,上述政績並沒有幫助孔子大展宏圖,由於孔子一心想用周禮治理國傢,觸犯瞭當時權貴的利益,所以反而摧毀瞭自己的政治前途。孔子為瞭徹底貫徹他的治國理念,向當時實際掌握魯國政權的皇族“三桓”建議拆除都城,還權威於國君,不料卻遭到三桓的猛烈攻擊。此後,三桓就處處為難、排擠孔子。無奈之下,孔子隻好在他55歲那年,再次離開魯國開始瞭長達十四年的第二次列國之遊。  十多年中,孔子路經衛、曹、宋、鄭、陳、楚,足跡幾乎遍及中原各諸侯國,期間受盡瞭苦難、艱險與凌辱。而他所強調的“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也到處碰壁,君王們不是以沽博愛賢之名對其敬而不用,就是受臣子反對。而孔子也多次受到生命的威脅。例如在宋國,他受到實際掌握權力的大臣桓魋的詆毀,差點掉瞭腦袋。《論語》裡有一句“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說的就是這段經歷。   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學生冉求幫助弱小的魯國戰勝瞭強大的吳國。因此,魯國的君臣把在外流浪瞭14個年頭的孔子請回瞭傢鄉。那一年孔子已68歲。這幾年流離他鄉的人生閱歷,使孔子的人生觀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加上魯國的政治格局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於是,孔子本著“盡人事安天命”的態度,本著傳承古代政治理想的使命和信念,決定在晚年專心於教授門徒、著書立說。  趣聞解密編輯語:在今天看來,孔子努力倡導的理想在當時最終沒能實現,個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追尋的政治理想脫離瞭當時的社會現實。其實,當時其他學派,如墨傢的“愛無差等”,與道傢“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六十七章)的說法,也是如此。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語文”一詞從何而來?葉聖陶是創始人

  “語文”一詞從何而來?  王本華  編研一體,學術立社,此則人民教育出版社作為具有出版資質的國傢級課程教材研究單位堅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請的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終獲批準(課題批準號:10&ZD095),數百名編輯人員與國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者共預其事。廓清百年教科書發展之軌跡,探尋近代以來吾國中小學課程、教材演變之規律,功在當下,利澤久遠。  所有受過初等教育以上的人對語文課本和語文課無疑都印象深刻。但要說清楚“語文”一詞究為何意,恐怕就難有一致的答案,至於“語文”從何而來,恐怕除語文教育方傢,他人未必知曉。  我們可能想當然地會以為“語文”一詞歷史上早就存在瞭,其實不然。我國傳統上確實有“語文學”,但那是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偏重於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文字的學科。“語文”作為一個學科的名稱,遲遲沒有單獨出現。大傢熟知的權威性工具書——《辭源》《辭海》,先後編纂於1908年和 1915年,都未收“語文”這一詞條,直到1999年《辭海》修訂時,“語文”仍然無緣進入。  那麼,“語文”一詞究竟源於何時,取自何義呢?  與傳統語文教育剝離  與其他學科相比,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歷史最長。從公元前6世紀春秋末期(孔子是中國教學的第一人,教授的詩、書、禮等,與語文教學有密切關系,所謂“不學《詩》,無以言”)開始,直至19世紀末開辦新學堂止,前後不下兩千五百多年。在這悠久的歷史中,沒有“語文”這個概念,也沒有專門的語文教材。《三字經》、《百傢姓》、《千字文》基本上成瞭孩童的啟蒙讀物,然後就開始教學以“四書五經”為主的經學讀本,進行一定程度的讀寫訓練。張志公先生在其《傳統語文教育初探·引言》將其概括為三個階段:“開頭是啟蒙階段,以識字教育為中心;其次是讀寫的基礎訓練;第三是閱讀訓練和作文訓練。”  清朝末年西學東漸,廢除科舉,興辦新學堂,以讀經講經為要義的傳統語文教學開始有瞭波瀾。  先是民間學者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在第一次白話文運動的推動下,藉由逐漸傳入中國的語法理論和課程理論,開始借鑒外國的經驗,嘗試編寫新的蒙學語文教材。1897年,南洋公學外院師范生陳懋治、杜嗣程、沈叔逵等編著的《蒙學課本》堪稱開山之作。  緊接著,戊戌變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受到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的沖擊,面對八國聯軍侵華的巨大創痛,清政府逐漸認識到“興學育才,實為當今急務”,開始廢科舉,興新學,重新厘定教育宗旨,改革教育。1902年制定的《欽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和1904年頒佈的《奏定學堂標準》(癸卯學制),就是這次改革的產物,從中也可以看到語文教育的新發展。前者規定:蒙學堂設有字課、習字、讀經;小學堂中的尋常小學堂設有讀經、作文、習字,高等小學堂在此基礎上加設讀古文詞;中學堂設有讀經、詞章。後者規定:初等小學堂設有讀經講經、中國文字(識字、讀文、作文);高等小學堂設有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包括讀文、作文、寫字、習官話);中學設有讀經講經、中國文學(讀文、作文、寫字、中國古今文章流別及文風盛衰等)。我們從這兩個學制的規定中可以看出:《欽定學堂章程》將字課、習字、作文、讀古文詞等與讀經剝離開來,單獨設課,賦予瞭語文教學與傳統不同的新的現代意義;特別是《奏定學堂標準》分為讀經講經與中國文字或讀經講經與中國文學兩大課程,既是精細化的剝離,更為語文教育的學科化發展奠定瞭基礎。  初具科學化的“國文”課程  時間推移至民國時期,這是思想大發展、文化大變革的時代,語文教育開始逐漸脫離封建教育的樊籠,往科學化方向邁進。  1911年10月中華民國成立初期,政府在教育上進行瞭一系列的改革:將清政府的學部改為教育部,將小學堂改為小學校,禁止使用清學部頒行的教科書,在課程上廢除瞭‘讀經講經’科,等等。在教育改革觀念的推動下,語文學科也有瞭統一的稱名,小學和中學統稱為“國文”,但是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別。1912年制訂的《小學校教責及課程表》對國文科的規定是:  國文要旨,在使兒童學習普通語言文字,養成發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啟發其智德。  初等小學校,首宜正其發音,使知簡單文字之讀法、書法、作法,漸授以日用文章,並使練習語言。  高等小學校,首宜依前項教授漸及普通文之讀法、書法、作法,並使練習語言。  1912年的《中學校令施行規則》則規定:  國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語言文字,能自由發表思想,並使略解高深文字,涵養文學之興趣,兼以啟發其智德。  國文宜首授以近世文,漸及於近古文,並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學史之大概,使作實用簡易之文,兼課習字。  這個時期,中小學雖未涉及“白話”“國語”一類的概念,但都提到“普通語言文字”,昭示著語文學科正在擺脫文言的桎梏,更加貼近生活、貼近語言使用的實際。  “國語”登場  在歷史推演中,更大的改革浪潮在向語文襲來,這就是由新文化運動引領的白話文堂而皇之地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甚至主要內容。  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對於改革中小學的國文教學居功至偉。蔡元培、胡適、黎錦熙、葉聖陶等大傢紛紛撰文,提出改革國文教學的主張,主要集中在:在語文形式方面,主張言文一致和國語統一,提倡白話文,推行國語;在內容方面,主張科學和民主的教育思想,提倡個性解放。在改革浪潮的推動下,為瞭強化國語教育理念,1920年北洋政府訓令,將小學一、二年級“國文”改為“國語”(後小學各年級均改為“國語”),並通令自1922年以後,國民小學各種教材一律改為語體文。我們從1923年頒佈的《中小學課程標準綱要》中規定的課程原則和課程內容中便可以看到這種改變帶來的可喜變化:小學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實現瞭言文一致,融進瞭較多童話、笑話、兒歌、謎語、故事、演說、專輯、劇本等通俗易懂、便於學習的語文內容;初中文言、白話混合教學,逐步加大文言教學的比例,要求能讀普通參考書報,欣賞淺近文學作品,作文教學則涵蓋瞭作文與筆記、文法討論、演說與辯論三方面內容;高中分公共必修(稱國語)和文科必修(高三,稱國文)——相當於現在意義的必修和選修,必修主要讀一般古典文學作品和文言文,培養欣賞中國文學名著的能力,並要求練習用文言寫作,選修主要是文字學和文學概論的內容。這些變化,應該說是現代意義的語文教學的雛形。  之後的國民黨統治時期和革命根據地時期,都沿用瞭小學“國語”、中學“國文”的稱名。  葉聖陶創始“語文”新名稱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走上瞭新的發展道路,與上層建築關系密切的語文教育也面臨著創新發展的需要。恰逢此時,時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的葉聖陶先生提出瞭“語文”這個新概念。  1949年8月,葉老主持草擬《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及《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時,第一次使用“語文”作為學科名稱,用來取代當時在小學稱為“國語”、在中學稱為“國文”的課程。1950年,由國傢出版總署編審局編寫出版全國統一使用的中小學課本時,統一名為“語文”,並在初中語文教材的“編輯大意”裡作瞭如下說明(小學教材中也有大致相同的陳述):  說出來的是語言,寫出來的是文章,文章依據語言,“語”和“文”是分不開的。語文教學應該包括聽話、說話、閱讀、寫作四項。因此,這套課本不再用“國文”或“國語”的舊名稱,改稱“語文課本”。  1964年2月1日,葉老在給友人的信中進一步回憶瞭“語文”的由來:  “語文”一名,始用於一九四九年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選用中小學課本之時。前此中學稱“國文”,小學稱“國語”,至是乃統而一之。彼時同人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於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見此學科“聽”“說”“讀”“寫”宜並重,誦習課本,練習作文,固為讀寫之事,而茍忽於聽說,不註意訓練,則讀寫之成效亦將減損。原意如是,茲承詢及,特以奉告。其後有人釋為“語言”“文字”,有人釋為“語言”“文學”,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自此,語文學科在中國開始有瞭確定的學科名稱,而從上述的引用看,它在當時至少包含以下兩層含義:“語”是指口頭語言,“文”是指書面語言,因此語文教學應該重在語言的訓練;語言訓練不能偏廢,應該是聽、說、讀、寫四項並重,使之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當然,這樣的認識並不是被廣泛認可的,即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例,就可以看出人們的認識遠遠沒有統一。  前邊說過,《辭源》《辭海》都未收錄該詞,我們能查到的較早收錄“語文”一詞的是1965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試用本,解釋為:“1.語言和文字:~程度(指閱讀、寫作等能力)。2.<簡>語言和文學。”此後1978年第1版、1983年第2版,義項1相同,義項2直接解釋為“語言和文學的簡稱”;自1996年第3版起,義項2徑釋為“語言和文學”,並增例證“中學~課本”。“語言和文學”果真是“語文”這一課程的本質內涵或唯一內涵嗎?辭典編纂者恐怕要三思。  其實,這一術語一經問世,就引起瞭曠日持久的爭論: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章、語言文化,是對課程內涵的爭論;思想性、工具性、思想性和工具性並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是對課程性質的爭論。凡此種種,既反映瞭人文學科本身的模糊性,也顯示出對學科本身的研究還亟待加強。

道傢創始人老子的著作有哪些?老子活瞭多久?

  老子的著作: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計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註,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註》等書。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瞭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老子活瞭多久?老聃長壽,一百零一歲仙逝,鄰裡皆來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老聃好友秦佚來吊唁,至老子靈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號三聲即止。待其欲轉身回去時,鄰人攔住問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相關閱讀推薦:老子簡介 道傢學派創始人老子的生平介紹老聃、老萊、太史儋:哪位才是歷史上的真老子? 老子活瞭多久?老子真的是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嗎元成宗是怎麼繼位的?子憑父貴沾瞭老子的光神話故事之三聖之老子收徒弟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秦佚答道;“當然。”鄰人道:“既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禮,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鄰人聞言,由怒轉,大聲責問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  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鄰人聞之,似有所悟,又問:“汝既不悲,何以哭號三聲?”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非因悲也,是與老聃辭別也。一號,言其生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二號,言其死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三號,言其在世傳自然無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舉足而應時,動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眾鄰聞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為主葬之人。合土之時,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聖,替天行道,遊神大同,千古流芳。” 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老子簡介 道傢學派創始人老子的生平介紹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1] 。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傢和思想傢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  《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傢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瞭深遠的影響。   關於他的身份,還有人認為他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傢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名史學傢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瞭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傢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傢創始人。  老聃長壽,一百零一歲仙逝,鄰裡皆來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老聃好友秦佚來吊唁,至老子靈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號三聲即止。待其欲轉身回去時,鄰人攔住問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當然。”鄰人道:“既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禮,可乎?”相關閱讀推薦:老子活瞭多久?老子真的是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嗎神話故事之三聖之老子收徒弟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老子是哪裡人 中國道傢創始人老子究竟是哪裡人神話故事之趕山鞭和老君山 關於老子的幾則神話老子主張愚民政策嗎?主張去除奸智提倡誠樸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秦佚道;“有何不可?”鄰人聞言,由怒轉,大聲責問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鄰人聞之,似有所悟,又問:“汝既不悲,何以哭號三聲?”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非因悲也,是與老聃辭別也。一號,言其生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二號,言其死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三號,言其在世傳自然無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舉足而應時,動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眾鄰聞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為主葬之人。合土之時,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聖,替天行道,遊神大同,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