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北伐

為什麼隻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瞭:北伐為何那麼難?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南征取得的勝利比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傢都以偶然來看待這個問題,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  具體的戰術,往往決定的是暫時的成敗,經濟的基礎才是最關鍵的,諸葛亮可以招招領先,但是也在經濟上奈何不瞭司馬懿,而且諸葛亮進行的也是北伐。  決定這個成敗的關鍵在於古代的作戰半徑問題,我們設想一下,在古代一頭牛拉著自己吃的草和趕車人的糧食,能夠走多遠,這個距離除以二就是一般情況下的作戰半徑,超過這個半徑糧草就供應不上瞭。  沒有糧草的供應,是難以作戰的,諸葛亮對於司馬懿也是屢屢輸在這個糧草的供應上。而中國實際的情況是南方糧草豐富,人口密集,糧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戰地就地解決,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進行堅壁清野的,這樣一來南征與北伐在經濟上的壓力絕對是不對等的。   為瞭增加作戰的半徑,古代也有一定的解決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級的傳送體系,比如是一人作戰,一人從一級的糧庫送糧草,然後再二人把糧草從二級的糧庫送到一級糧庫,再四人把糧草從三級糧庫送到二級糧庫,依次類推。這種方法在漢武帝的時代使用,結果是一個作戰人員需要十四個運送糧草的人員,取得對於匈奴的勝利付出瞭三代人的積蓄和全國一半的人口,這樣的戰爭是否該打在今天把這個背景說出來是要探討是否該應當的。  還有就是提高自己控制區域的糧食運輸能力,古時一般的做法是修建運河,但是這樣的過程耗費巨大,時間太長,也容易在徭役上激發民變。  再者提高作戰半徑的方法就是送糧的人把糧食送到後變成作戰人員不返回,同時殺牛也作為軍糧。這樣的做法的問題是造成作戰人員雪崩式的增加,同時一旦不能快速取勝後果就不堪設想。采取這樣的方案的就是隋煬帝,他多次征伐高麗就是采取這樣的方法,以至於作戰人員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萬大軍,一旦不能速勝,結果就是餓死於道,基本沒有生還。隋朝的滅亡根本原因就在於此,至於隋煬帝的荒淫無恥是後來唐朝人寫的隋史,誇張地成分極大。   最後的做法為文明社會所不接受,卻是行之有效,那就是吃人肉。以前的霍去病幹過,後來的成吉思汗還有以此為樂的四犬,朱元璋能夠北伐取勝也幹過,元人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裡說,“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軍嗜食人,以小兒為上,……或使坐兩缸間,外逼以火。或於鐵架上生炙。或縛其手足,先用沸湯澆潑,卻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夾袋中,入巨鍋活煮。或男子止斷其雙腿,婦女則特剜其兩乳,酷毒萬狀,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淮右之軍”即朱元璋之軍,所以朱元璋的北伐勝利也是有不為人道的事情,那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也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這樣吃人肉是很難被倫理所接受的,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是比其他方式要容易,所以他產生瞭很多成功者,但是他們成功後是不會提及這個成功原因的。  所以要提高這樣的作戰半徑,在古代所能夠采取的辦法都是代價巨大的,基本上很困難,所以受作戰半徑的限制,北伐也使很困難的。  最後提到北伐的供應,實際上在國際上也是如此,俄羅斯在這方面就占盡便宜,多個國傢征伐俄羅斯也是失敗在經濟供應上,隻有蒙古取得瞭勝利,那個勝利也使建築在吃人肉的基礎上的。  所以綜上所述南征容易北伐難是有深刻的經濟原因的,絕對不是巧合。相關閱讀推薦:明朝軍隊:朱元璋北伐滅元時的騎兵從哪裡來的?歷史上諸葛亮北伐的真實目標:清除內部異己李嚴三國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解密:秦始皇為何要放棄北伐匈奴而修建長城?宋太宗派20萬大軍北伐:被遼朝“孤兒寡母”擊潰

北伐名將抗日功臣黃琪翔:抗戰後堅決要求退役

  黃琪翔(1898~1970),字禦行,廣東梅縣水車墟木蓮塘村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著名愛國將領,政治活動傢,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之一。  黃傢祖輩世代務農,由於傢計艱難,其父黃富霖被迫遠渡印尼謀生,其母劉桂伍居傢操業。黃琪翔童年在村塾就學,1910年進其族叔黃鈞選創辦的梅縣務本中學讀書,後到廣州進優級師范附中求學。從1912年起,黃琪翔先後在廣東陸軍小學、湖北第三陸軍中學、保定入伍生隊、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兵科第六期學習,由於聰穎過人,成績優異,為師友所期許。     1919年,黃琪翔於保定軍校畢業後,分配到北洋邊防軍第一師炮兵團第三營任排長。1920年調回保定軍校任炮兵隊隊長,陳誠是他隊上的學生。由於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黃琪翔於1922年辭去保定軍校職務,回到廣東參加革命。黃到廣州時,正值孫中山率師北伐,他在粵軍第一師司令部後方辦事處任少校參謀。同年6月,黃應第一團輜重營營長張發奎之邀,任該營副營長。從此,黃與張共事至1927年底,離開廣東為止。1924年1月,國民黨改組後,黃加入國民黨。次年,黃琪翔任粵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第三營營長,參加瞭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接著,參加瞭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之役。戰後,第一團擴編為獨立旅(旅長張發奎),黃琪翔升任該旅第二團團長。同年8月,粵軍第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李濟深),隨後獨立旅擴編為第十二師(師長陳可鈺、副師長張發奎),黃任該師第三十六團團長。10月,黃又參加瞭國民革命軍的第二次東征,在討伐南路的鄧本殷之役,一直打到瓊崖。  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舉行北伐。黃琪翔隨第十二師進入湖南、湖北和江西、河南,在平江、汀泗橋、馬回嶺、上蔡、臨穎等重要戰役中,都建立瞭功勛,成為北伐著名的戰將之一。在著名的汀泗橋戰役中,黃琪翔以偷襲戰術攻敵側背,再立奇功。該日黃昏,副軍長陳可鈺和各師、團長親臨前線偵察地形。大傢見汀泗橋敵防守兵力雄厚,地形險要,工事堅固,易守難攻,在討論打法時,意見不一。黃琪翔建議以所部三十六團為前鋒,於當晚開赴橋之上遊,強渡北岸,迂回橋北,奪取敵最高峰陣地,次晨橋南部隊發起正面攻擊,橋北部隊配合作戰,當可一舉成功。黃陳述意見後,大傢都表示贊成,蘇聯顧問尼基金稱此為奇謀勝算。當夜,黃琪翔令偵探隊長梁秉樞率六十餘人首先渡河,第三營和第一營跟進。黃並命令遇少數敵人時隻用刺刀,未到達最高峰敵陣地之前,不許放槍。時敵軍在最高峰陣地上設防,山腹地區兵力較少,黃部乘夜摸索前進,秘密接近敵人,未經過激烈戰鬥就奪取瞭四個山峰。迨接近敵最高峰陣地時,黃琪翔下令發起沖擊,忽然間槍聲大作,殺聲四起,敵亂成一團,紛紛潰退。在拂曉前,三十六團即攻占瞭最高峰敵陣。此時,獨立團、三十五團及第十師亦發起猛攻,敵遂全面崩潰,大部為第四軍截斷退路,包圍繳械。著名的汀泗橋戰役不到一天就勝利結束瞭。葉挺贊嘆道:“琪翔是位軍事天才,汀泗橋大捷他應居首功。”汀泗橋之役後,黃琪翔因功升為少將團長(北伐軍中獲少將銜的團長唯有葉挺,黃琪翔二人)。然而可悲又可嘆的是,至今全部有關“汀泗橋戰役”的官方文章和教科書對“應居首功”的黃琪翔都隻字不提。  1926年11月第十二師擴編為第四軍,張發奎升任軍長,黃琪翔升任該軍第十二師師長。1927年4月19日,武漢政府以唐生智為總司令,出師河南,繼續北伐。黃琪翔為第四軍前敵總指揮(時黃已升任副軍長),1927年6月他榮升第四軍“鐵軍”軍長。1927年7月15日,第四軍移駐江西南昌、九江一帶,準備東征討伐蔣介石。29日,黃參加瞭汪清衛等在廬山召開的“分共”會議。他派人連夜下山,秘密通知著名的共產黨人高語罕、於樹德、惲代英等離開該軍。8月1日,賀龍、葉挺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瞭南昌起義。黃不願追隨蔣、汪反共反人民,又沒有勇氣跟共產黨走。因此,感到無所適從鬱鬱於懷。他說:“北伐至此,最覺痛心,擬將第四軍所有槍炮拋沉大江中,軍中所存款項,平分全軍作路費還傢,做個真的解甲歸田”。同年12月12日,留守廣州的教導團和廣州工人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動瞭廣州起義,建立瞭蘇維埃政權。張發奎、黃琪翔被迫逃往廣州河南李福林處躲避,以總指揮和軍長名義急召東西江部隊遄返廣州,協同朱暉日的公安部隊向起義軍反撲,鎮壓瞭廣州起義,血腥屠殺革命群眾。黃琪翔對這一事變負有重責,在內外輿論指責下,離職前往香港。黃在香港逗留月餘,於1928年春赴日本,同年7月赴德國柏林,入柏林大學補習德文。黃琪翔在柏林逗留期間,適鄧演達、葉挺、宋慶齡等人也在柏林,黃受他們影響,有所覺悟。他贊同鄧演達與共產黨合作的立場,並贊助鄧在中國組織、建立既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又不同於共產黨的第三種政治勢力的主張。  1929年5月,黃應宋慶齡之請,護送宋回國參加孫中山移靈南京典禮,後寄居上海。1930年5月,鄧演達也回到上海,發起組織“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農工民主黨的前身),黃力予贊助。8月,舉行結黨式,成立中央幹事會。黃琪翔參加幹事會,並擔任軍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次年11月,鄧演達被蔣介石殺害,黃乃負起與各方聯系之責,繼續“第三黨”的工作。  “九·一八”事變爆發,全國震動。原第四軍將領蔣光鼐、蔡廷鍇率領十九路軍在上海奮起抗戰,舉國矚目。黃琪翔當時仍在上海,曾親至前線,並領導“第三黨”在上海的同志組織義勇隊參戰,發動群眾開展募捐、慰問等活動,支援前線。上海抗戰失敗後,“第三黨”在上海的組織也多被破壞,黃琪翔避往香港。十九路軍調到福建後,經過原第四軍將領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的積極籌劃,於1933年11月20日在福州召開中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推黃琪翔為大會主席團主席。黃在會上宣讀瞭宣言,宣告成立人民革命政府,改國號為中華共和國。這就是當時稱為“閩變”的福建人民政府運動。黃琪翔積極參與瞭這一事變,早在逗留上海期間,黃與蔡廷鍇等人比鄰而居,時相過從,對當時形勢,曾屢加研討,認為非抗日不足以圖存,非反蔣不足以言抗日,彼此之間早有默契。在事變中,黃擔任人民政府委員兼軍事委員會委員及參謀團主任。他力主實行改元易幟、計口授田,以便爭取工農大眾的擁護。但是,“福建人民政府運動”由於事起倉卒,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沒有取得各方的支持,在蔣介石的軍事壓力下,很快就失敗瞭。黃乃離開福州,在漳州匿居月餘,後經汕頭轉道香港,並於1934年夏重赴德國柏林。相關閱讀推薦:北伐“鐵軍”:葉挺獨立團 還是李濟深第四軍?為什麼隻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瞭:北伐為何那麼難?明朝軍隊:朱元璋北伐滅元時的騎兵從哪裡來的?歷史上諸葛亮北伐的真實目標:清除內部異己李嚴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1936年10月間,黃琪翔在柏林接到陳誠來電,要他回國參加抗戰。黃即動身回國。次年1月,黃在南京會見陳誠,復由陳引見蔣介石,蔣委黃為中將高級參謀,  後任命為訓練總監炮兵監。1937年,上海爆發“八·一三”抗戰。張治中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黃琪翔為副總司令防守上海。不久,黃又調任第八集團軍副總司令,指揮青浦,嘉定一線的防禦作戰。11月5日,日軍以其海、空優勢,在杭州灣金山衛登陸,繞攻上海。黃琪翔聞警星夜趕赴松江,抽調部隊驅逐登陸日軍,無效,乃扼守黃浦江以圖阻止日軍前進,保障松江以固上海側後安全。黃琪翔隻率參謀若幹人駐松江城指揮,傾註所有殘存部隊,竭力抵禦。經兩晝夜激戰,終於不支,日軍坦克於8日開進松江,黃琪翔由小道退出。至此,上海抗戰遂失敗,全軍西撤。黃隨軍到達武漢。翌年,在武漢成立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蔣介石以陳誠為政治部長,周恩來,黃琪翔為副部長。黃努力與周恩來合作,壯大抗日陣容。在這段共同工作的日子裡,黃琪翔與周恩來不僅是同事,而且是鄰居,朝夕相處,兩人常在一起散步,分析國內外政治形勢和抗戰前途,黃對國民黨內頑固派破壞抗戰的行徑十分厭惡,他發現與周恩來許多觀點相同,彼此結下深厚友誼。8月,周恩來去職。黃不安於位,加之由於他堅持團結抗戰反對分裂,與周恩來配合默契,因而激起國民黨內右翼分子的不滿,經常向蔣介石告惡狀,乃請陳誠調其為軍訓部次長(部長白崇禧),離開武漢前往桂林。從1938年秋至1939年,一年多時間裡,黃在軍訓部次長任內呆在桂林。  1939年秋,日軍在湖南、湖北戰場發動進攻。黃琪翔調任第二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率李默庵的一個軍和第四軍駐防湖南邵陽,拱衛長沙。但軍隊還沒有調到戰場上,黃又被調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他堅持國共合作,通過八路軍駐桂辦事處李克農,借調《救亡日報》的共產黨人廖沫沙到他的總司令部來任少校秘書,同上前線不離左右。該集團軍駐湖北襄樊,參加棗宜會戰。棗宜會戰是抗戰中較重大的戰役之一,日軍出動瞭五個師團的兵力,第一期作戰以占領棗陽、襄陽、老河口為目的。黃琪翔的第十一集團軍屬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統轄,擔任棗陽地區正面防守。其時,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震請假回川,戰區長官部又以黃琪翔兼任該集團軍總司令,指揮該部作戰。   1940年5月4日,日軍第三十九師團、第六師團之一旅團向第十一集團軍進攻,占領高城、安居陣地。黃以第八十四軍一七五師在唐縣鎮附近阻擊,使主力部隊得以轉移到棗陽陣地周守。但此時在唐縣鎮正面進犯之敵,從兩翼包抄,蔣介石的嫡系湯恩伯根本不聽李宗仁指揮,為保存實力不戰而退,棗陽暴露敵前。8日,黃部被迫棄守棗陽,撤至襄樊。撤退時,黃琪翔滿腔悲情,在指揮部墻壁黑板上,揮淚書寫瞭“還我河山”四個大字。黃部撤退後日軍緊迫不舍,黃以第一七三師阻擊日軍,由於寡不敵眾,該師在激戰中,自師長鐘毅以下大都陣亡。黃率主力撤至外線後,沉著指揮,積極反攻,對敵實施反包圍,在友軍協同下,將日軍的四個師團兵力,圍困在襄東平原地區,激戰至11日,敵傷亡慘重,突圍東退,棗陽復被克復。但在襄東追擊戰中,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率少數部隊與敵發生遭遇戰,壯烈殉國。敵復以反撲,於17日再度侵占棗陽。黃琪翔所指揮的部隊是雜牌軍,第二十二集團軍又是臨時隸屬,難以調遣。棗陽、襄陽、樊城相繼失守後,黃曾憤慨地說:“若有當日第四軍在手,我對抗戰不至於毫無辦法。”  黃琪翔常說:自己是一個軍人,在抗日戰爭中絕無保留地貢獻一切,是天經地義的。由於他的積極和素養,指揮作戰總是沉著、冷靜,膽大心細,每有戰事,必詳盡研究敵情,仔細查看地圖,雖敵機在頭上盤旋,炮聲在耳邊轟響,都若無其事,鎮靜如常。在他的司令部,還引用一些進步人士如廖沫沙、朱潔夫、陳卓凡等人,擔任重要工作。其夫人郭秀儀亦以戰場為傢,隨同工作,不避危險,組織戰地服務團,進行救護工作。  1940年9月,棗宜戰役結束後,由於他擔任的第十一集團軍軍減員嚴重,蔣介石借整編之機撤消瞭部隊番號,黃調任預備集團軍總司令,於1941年初到重慶。這年冬,黃調任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駐湖北恩施和四川黔江。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拘禁在恩施,黃不避嫌疑,時加看望並予照顧。他對葉挺不獨是鄉情舊誼,尤欽佩其高風亮節。後來他在紀念葉的詞作中曾寫道:“時花異草知何在,紅葉長留天地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組織遠征軍,在昆明設遠征軍司令長官部,黃任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陳誠),指揮滇西遠征軍作戰。他在盟軍中顯示出瞭傑出的指揮才能,為打通被封鎖達三年之久的中印公路,結束我國被圍困的局面,立下瞭汗馬功勞。在八年抗戰中,黃琪翔轉戰東南,幾次指揮大兵團作戰,打出瞭中華民族的威風。他待人接物,卻溫文爾雅,平易近人,有軍人政冶傢之稱。他同中國共產黨的許多領導人有深厚的友誼,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做出瞭可貴的貢獻。抗戰勝利後黃榮獲“抗日戰爭勝利勛章”、中國最高獎章“青天白日勛章”以及美國最高獎章“自由勛章”,改任中印公路東段警備司令等職。1946年,該司令部撤銷,黃回到重慶。  抗戰勝利後黃琪翔第一個以現役上將的身份,公開聲明:“從此退役,絕不參加內戰。”為此遭到蔣介石的嚴厲訓斥。國軍上將黃紹雄說:“黃琪翔一貫反蔣,所以老頭子不到萬不得已,絕不重用。否則以他用兵如神、無堅不摧的戰績,早就該和那些國軍頂級將帥一樣,升為一級上將瞭。”1947年,蔣介石為避免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將他貶往德國,任中國駐德軍事代表團團長。1948年秋,解放戰爭已進入人民解放軍全面反攻階段。蔣介石寄希望於美蘇戰爭或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以挽救失敗的命運。是年9月,黃琪翔在柏林忽接蔣介石一封署名電報,內謂:“聞柏林美蘇關系緊張,冷戰有變為熱戰可能,究竟情況如何,希即回國報告。”黃即回南京見蔣,向蔣分析大戰不可能發生,希望恢復和談。這次會見,使黃對蔣的幻想最後破滅,便請求辭去駐德軍事代表團團長職,不願再赴柏林,決心歸附人民。之後,蔣介石要黃琪翔到臺灣去看陳誠,想借陳誠的關系留黃在臺灣備用。黃見陳誠後,陳即勸黃將傢屬搬來臺灣定居,黃答以回上海後再商量,就此離開臺灣,回到上海。是年冬,他離開上海前往廣州,後潛赴香港,脫離瞭國民黨的控制。黃在香港期間,曾向中共負責同志表示希望在黨的領導下,為解放事業多做一些工作。因此,他曾寫信給張發奎、餘漢謀、薛嶽、李漢魂等四位將領,策動他們起義。  1949年8月間,黃琪翔在中共組織安排下攜眷北上,回到北平,以特邀代表資格參加瞭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並參加瞭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建國後,黃琪翔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司法部長、法案委員會委員、國傢體委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及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和秘書長等職,並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59年建國十周年大慶時,是中央級第一批“摘帽右派”名單中的第一人。文革期間被掃地出門,飽受折磨、凌辱與毆打,遭到殘酷迫害。  1970年12月10日,一代北伐英雄、抗日名將黃琪翔因患心肌梗塞,撒手人寰,含冤西去,終年七十二歲。而其“摘帽右派”的冤案直至1980年經鄧小平親自批示,才得到徹底平反昭雪。1988年9月2日,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集會,紀念黃琪翔誕辰90周年。時任統戰部部長閻明復代表中共中央向黃琪翔表示深切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他在致辭中說:“黃琪翔先生為新中國的司法、體育事業,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作出瞭積極的貢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解密:秦始皇為何要放棄北伐匈奴而修建長城?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內蒙古的河套地區,秦朝大將蒙恬率領以步兵為主的秦軍,與兇狠的匈奴騎兵展開瞭一場殊死之戰,剛剛統一天下的秦軍士氣正旺,一舉拿下瞭河套地區。匈奴殘部望風而逃,遠遁大漠。  然而,凱旋的秦軍得到的命令卻不是再接再厲,攻占漠北,而是轉攻為守,30萬大軍以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的北方長城為基礎,就地修築長城,從西北的臨洮一帶一直延伸到遼東,橫貫東西的萬裡長城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究竟是什麼導致瞭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盡全國的財力、人力去修築長城呢?因為秦始皇不僅是我國一位傑出的政治傢,他還是一位卓越的經濟學傢,他肯定算過一筆經濟賬。  讓我們站在秦始皇的角度來思考對付匈奴的難題。首先,秦始皇統治的民眾基本上都是農民,而如果要深入大漠與匈奴作戰,就需要相當數量的騎兵。把平時基本不騎馬的農夫轉變為強大的騎兵,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訓練,同時由於這些農民當瞭兵,不能再從事農耕瞭,還要蒙受生產上的勞動力損失。  況且即使有瞭強大的騎兵,要送他們到北方草原深處作戰,糧草的運輸和損耗也是一筆很可怕的開銷。古代沒有高速公路和鐵路,也沒有大貨車,糧食運輸隻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艱難。史記中曾經記載,從中原地區運送1石糧食抵達北方的前線,路上運輸隊消耗的糧食竟達到瞭192石!  而匈奴騎兵的作戰成本卻很低,遊牧民族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戰士,角色轉換很容易,甚至可以一邊放牧,一邊作戰,後勤保障比農耕民族好多瞭。   農耕民族作戰的成本比遊牧民族要高,而作戰的收益卻很可憐。即使占領瞭廣袤的草原,卻無法耕種,中原王朝的稅收是從農民的頭上獲取的,沒有瞭農民,要那麼大片的草原有什麼用處?即使打贏瞭對遊牧民族的戰爭,也要被高昂的戰爭成本壓垮。  漢武帝雄才大略,曾經在對匈奴的戰爭取得瞭輝煌的勝利,可是勞民傷財,大大削弱瞭國傢的經濟實力,直接導致瞭漢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軍五出漠北,苦戰多年,把蒙古各部趕得四處奔逃,但仗打到最後,先吃不消的卻是明朝。  反觀騎馬的遊牧民族,他們來去如風,掠奪農耕民族積累的財富輕而易舉,收益驚人。成本低,收益高,遊牧民族怎麼會不熱愛劫掠戰呢?  得想個招兒,改變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鑒戰國時期的策略,想到瞭修築長城。有瞭長城這種防禦工事,流動的戰場將會變為固定的戰線。遊牧民族無法重演來瞭就搶、搶瞭就跑的鬧劇,必須先在長城一線與守軍打一仗。  如此一來,成本和收益就改變瞭。防守的農耕民族可以從附近的農田中獲得糧食,進攻的遊牧民族卻遠離瞭放牧的草場。而且長城一線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瞭堅固的關隘,農耕民族的步兵隻要固守防線,遊牧民族的騎兵就毫無用武之地,往往還沒有搶到東西,就先挨瞭一頓打。  依托長城打防禦戰,農耕民族不用訓練騎兵部隊,訓練成本得以降低,又因為士兵原本就是農民,有瞭固定的根據地,熟悉農活的士兵們在閑時完全可以就地屯墾,後勤的負擔也小多瞭。  說句實話,農耕民族的傑出代表秦始皇雖然沒有讀過現代的《經濟學原理》之類的著作,但他大規模修築長城的舉動,的確與經濟學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規律是相符合的。修築長城固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內經濟壓力很大,但從長遠來看,秦始皇的這筆賬算得很精明。  此後的各朝各代,隻要有條件、有需要,也都盡量采取修築長城的方式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間,蒙古韃靼部常常進犯陜北、甘肅一帶,皇帝於是召集大臣討論防禦事宜。大臣們算瞭一筆賬,如果征集5萬勞工,用兩個月的時間修葺長城,耗銀不過100萬兩;而派出8萬大軍征討韃靼入侵者,每年糧草、運費折合銀兩,總計耗銀近1000萬兩。成本高低一目瞭然。而且,軍人可以在長城之內屯田耕種,獲得一定的糧食,這就節省瞭從內地調糧食到前線的巨額成本。於是,明朝的皇帝們選擇瞭修建長城,我們今天看到的雄偉長城就是那個時期完工的,在元朝初年就來到中國的馬可波羅自然是看不到明朝長城的。相關閱讀推薦:秦史解密:秦始皇修建萬裡長城背後真正動機?跨越歷史的大比拼:秦朝秦始皇大戰隋朝隋文帝歷史上孟薑女哭長城的真相?竟然是後人栽贓秦始皇!秦始皇未曾焚書坑儒:這個說法是理解史書錯誤秦始皇和漢武帝為封建帝王做出瞭哪些重要貢獻?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的真實目標:清除內部異己李嚴

  今日興趣所致翻瞭翻三國方面的資料,發現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雖然沒有為蜀國奪取到什麼東西,但在清除內部異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僅僅在蜀國這一塊成功。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諸葛傢族。這是當時最著名的世傢大族,在魏蜀吳三國均一度擁有很大的勢力。  在蜀國,其成員任托孤大臣之首,益州牧(看看蜀國的地盤,就知道這個職務的奧妙);在吳國,其成員任托孤大臣之首,荊州牧兼揚州牧(看看吳國的地盤,就知道這個職務的奧妙);在魏國的差一些,其成員任征東大將軍,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戶,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顯而易見,諸葛傢族是通吃三國,無論三國中哪個統一中國,諸葛傢族都是勝利者。這就註定瞭對於諸葛傢族來說,三國誰勝誰負不重要,清除在三國各政權中的異己,提高傢族成員在三國各政權中的地位才重要。在蜀國,對諸葛傢族牽制最大的,就是另一個托孤大臣——李嚴。  李嚴是蜀漢集團東州派的代表人物,公元223(章武三年),劉備病重,李嚴與諸葛亮一道受遺詔輔佐少主劉禪;以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下鎮守永安,不易清除。而由於李嚴在益州東部有很深的勢力,如果在當地清除,即使成功,也難以確保不會引發益州內戰。於是北伐應運而生。公元226年,諸葛亮駐漢中。以即將北伐為由,要調李嚴率軍鎮守漢中。李嚴也不是傻子,一旦離開自己的地盤,到時能不能回永安就兩說瞭,當然不肯服從。一來二去之後,諸葛亮也隻能任由李嚴不來,也要先把北伐的火點起來瞭。公元228年,北伐正式開始。其詳細過程不必累述,總之就是捅瞭一下馬蜂窩然後被蟄瞭一下就跑路,魏蜀雙方都沒有太大的傷亡,但魏國也開始重視魏蜀這一線的戰場瞭。但魏國似乎有些懦弱,被蜀國打瞭,也沒打算第二年找回場子去報復。   公元229年,北伐又來瞭。其詳細過程也不必累述,總之就是捅瞭一下馬蜂窩然後還沒被蟄瞭一下就跑路,魏蜀雙方的傷亡更少。但這一次,終於成功激怒瞭魏國。一年來一次,你不煩我還煩。魏國托孤大臣曹真不願坐等諸葛亮明年再來一次北伐,堅持要報復,要派大軍攻蜀,於是就攻蜀瞭。公元230年,曹真親率大軍進攻蜀國。諸葛亮以抵禦魏軍大舉進攻為由,時隔四年再次要調李嚴率軍鎮守漢中,李嚴就不得不來瞭。這下李嚴離開自己的地盤,搓扁搓圓就由諸葛亮說瞭算。公元231年,也就是李嚴率軍鎮守漢中的第二年,諸葛亮又來場北伐。當然瞭,這一次雖然沒有消滅魏國的關中,但終於成功消滅瞭李嚴這隻離山的老虎,清除瞭內部最大的異己,算是北伐的圓滿成功。  隨著李嚴的完蛋,諸葛亮終於不再需要每年進行魏蜀雙方都沒有太大傷亡的北伐。於是,連北伐的幌子也懶得舉瞭。本來公元228—231這四年,蜀軍每年沒事就北伐。等到李嚴完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232年,他人以為諸葛亮會習慣性進行下一次北伐,但發現諸葛亮顯然已經把每年沒事就北伐的慣例忘掉瞭。直到公元234年吳國孫權北伐,諸葛亮才重拾北伐,為提高傢族成員在吳國政權中的地位出一把力。相關閱讀推薦:揭秘三國:諸葛亮從未預料到其死後的接班人內鬥深度解讀:諸葛亮是如何自己放棄《隆中對》的?街亭得失現象考:失街亭被高估的其實是諸葛亮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諸葛亮北伐的原因?諸葛亮為什麼要與曹操為敵?叔父諸葛玄之死三國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

三國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

  首先在劉備活著時,諸葛亮百戰百勝,打下瞭偌大的蜀國,使劉備免於逃亡之苦。可在劉禪登基後,諸葛亮就很少有像樣的勝仗,前後判若兩人,這也是有人認為周瑜比諸葛亮有軍事才華的原因。本來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劉禪就更沒心情吃喝玩樂瞭。大傢想想南宋皇帝趙構為何殺嶽飛,其根本原因在於他想北伐迎回欽、徽二帝,這嚴重威脅趙構的皇權。因為他是皇帝,所以大傢都忽視瞭他其實是比秦檜更大的漢奸。諸葛亮被徐庶推薦給劉備後,他必須得先熟悉軍隊,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其次得顧及朋友的面子,不能剛去就出風頭,等到徐庶被迫離開後,他才真正接手指揮戰鬥。赤壁之戰是周瑜和諸葛亮的成名戰,真乃英雄所見略同。諸葛亮五次北伐中有兩次最有可能成功。首先要知道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大因素:  天時  第一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227年,由於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繼位(曹操早死瞭),魏國處於混亂。“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出自《三國志》,用聲東擊西之計,收復瞭三郡。然後同年孫權北伐,與諸葛亮幾乎同時,由此可見這個時機把握的很好。當時趙雲還在,南方孟獲又歸順蜀國,諸葛亮沒有內憂和劉禪幹擾,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地利  蜀國地勢險要,不需要太多兵力駐守,可以抽出多餘兵力用於進攻。其實魏國自“赤壁之戰”後就已經退出爭霸舞臺瞭,後期多數處於防守方。  魏國:總兵力在65萬左右,西線雍涼為10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中部洛陽15萬(其中10萬是機動兵力,用於防備諸葛亮北伐),北線20萬人,防備遊牧民族(讓他們變得很乖)。  蜀國:總兵力在15萬左右,北線漢中7萬,東線永安3萬,成都各據點5萬。(劉禪投降時,成都最低有1萬兵力,作為守城方,應付鄧艾小菜一碟)  吳國:總兵力在25萬左右,主要部署在長江沿線據點。20萬防備魏國,5萬防備蜀國。  也就是說魏蜀兩國交戰兵力對比是20萬對11萬。“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出自《晉書.宣帝本紀》三國時期,蜀國邊上南蠻,東吳邊上山越,魏國邊上烏丸匈奴都隻有挨揍的份,可見漢民族的戰力要強於少數民族,為何從隋唐開始戰力急劇下降呢?我的帖子《儒傢才是秦朝滅亡真兇,並支持劉邦戰勝項羽》中有詳細介紹。   人和  就因為馬謖自作聰明,被魏國右將軍張郃於街亭大敗(此時司馬懿還在荊州討伐孫權),因失去“人和”第一次北伐失敗。為瞭防止以後再出現不聽將令的現象,斬殺馬謖以正軍紀。這次北伐也把劉禪嚇尿瞭,他開始采取報復行動。  第二次北伐228年12月出散關攻陳倉,20餘日未下糧盡退兵。因李嚴撒謊,籌集糧草不當,造成軍隊缺糧而導致北伐失敗,被廢為庶人,這是個關鍵人物。李嚴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之臣,也就是說他隻聽命於劉禪。按理說他的罪行是要斬首示眾的,可是為何隻罷免其官職,一定有個大人物再保他,誰比諸葛亮官職大,答案呼之欲出。  第三次北伐229年春,進攻占領陰平、武都兩郡而歸。兩軍主力沒有交戰,不然還得斷糧。  第四次北伐231年2月“亮復出祁山,糧盡退軍時,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看出蜀軍弱點的是五子良將張郃)司馬懿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馬懿病之,諸將咸請戰。司馬懿到瞭現場後發現諸葛亮的軍威,嚇破膽瞭,才知道張郃說的對,魏國軍隊在質量上相差蜀軍很多,隻能開始裝病不戰。 司馬懿後來按耐不住手下的調笑就跟諸葛亮對戰瞭,結果被大敗。“五月辛巳,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亮使魏延赴拒,大破之,司馬懿退回營防守。” 當諸葛亮糧盡退軍時,司馬懿又派張郃去追擊,結果中瞭埋伏,可憐的張郃大好性命就這樣被他害死瞭。  第五次北伐234年經斜谷出五丈原,也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可惜因諸葛亮病死而退軍。這次諸葛亮為瞭防止有人斷他糧草(對亮有知遇之恩的劉備後代,他不忍心正面沖突),提前用瞭三年時間在斜谷囤積糧草,並且在戰場附近屯田(一般屯田都是在安全的腹地),就這樣司馬懿都不敢來騷擾,可見他害怕諸葛亮到何種程度,才有瞭後來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空城計》。相關閱讀推薦:解密三國:劉備最不相信曹操 ,為什麼投靠曹操?解密:三國第一武將呂佈敗亡竟是因為怕老婆?三國歷史上曹魏名將夏侯敦倍受曹操恩寵的原因?三國專傢得出驚人結論:張飛與曹操竟然是親戚揭秘:三國歷史上那些“戰神”級名將的死法大全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冷酷無比,極端務實的謀士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諸葛亮多次在北伐眼看要勝利的關鍵時刻(魏國名將夏侯惇等都死於北伐),都因糧草不足而失敗,從諸葛亮所著兵書可知他很重視後勤保障,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奇怪就在這裡,前期好好的,後期誰斷瞭他的糧草?劉禪不愧號稱“扶不起的阿鬥”(你吃喝玩樂也行,可你別幫倒忙啊),居然讓鄧艾的一支經過長途跋涉的偏軍嚇得投降瞭,導致薑維在前線的努力付之東流。蜀地有劍閣等險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要派一穩重之將,就能固若金湯,如果劉禪不投降也就不會有吳國的滅亡。  羅貫中為何重視蜀國的描寫,除瞭發揚忠義思想,還因為他知道諸葛亮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一首《隆中對》道出其中奧妙:“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國。”千萬不要小看《三國演義》這本名著,雖然在細節上為瞭故事更加生動,而有所改變,可大綱是和《三國志》正史一樣的,甚至比它更接近於真實歷史。以後我會對金瓶梅、封神演義等四大名著做個解讀,嘎嘎,大傢喜歡不。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  第一名、諸葛亮號稱“臥龍”,飛龍在天,聲震於野。他是個全方面的人才,不管在戰略戰術,還是在政治經濟發展上都很強,等同於荀彧和荀攸叔侄組合,還是個發明傢,最後過度勞累死於五丈原,所以諸葛亮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謀臣。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郭沫若稱其“千古賢相,智慧化身;忠義之士,悲劇英雄。”連魯迅也對他有所評價“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第二名、郭嘉號稱“鬼才”,那就不屬於人類的范疇瞭。在和袁紹之戰中也有上佳的表現,提出的《十勝十敗》,讓曹操贊美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可見他是個僅次於諸葛亮的人才,如果沒有早死就能幫助曹操統一全國,當然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 曹操陷入一個怪圈,就是其謀士戲志才、郭嘉等大多因病早死。郭嘉的習性和曹操的本性很相近,都是浪蕩公子哥,所以曹操才把他當作朋友看待。  第三名、周瑜號稱“大都督”。一代文豪蘇軾兀立於滾滾奔流的長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壯公瑾之業”,感慨萬千,以一闋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抒發出他對風流儒雅,功勛彪炳的周公瑾的無限向往和景仰。是周瑜毀瞭曹操統一全國的夢想,魏國由盛轉衰,可見要不是由於生病早死和為瞭襯托諸葛亮,也不會在三國演義中跑龍套。  第四名、荀彧(xun二聲、yu四聲)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瞭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戰術方面曾面對呂佈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瞭荀攸、司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明朝軍隊:朱元璋北伐滅元時的騎兵從哪裡來的?

  兩宋積弱,缺乏騎兵,主要原因就是失去瞭燕雲十六州和陜北的馬場,中原和江南沒有能大規模養馬的草場。而朱元璋北伐滅元時他的控制范圍也就江南一帶,但徐達常遇春的騎兵已經可以跟蒙古鐵騎硬碰硬。明軍的大批軍馬從哪裡來的?  這是蒙古人自己給自己挖的坑之一吧。  元朝靠騎兵起傢,對馬的重視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重視。  眾所周知,南耕北牧,但是元朝的統治者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在水美草肥的山東、江西甚至雲南都有官辦馬場,插一句,就連棒子也沒逃過養馬的命運,現在的旅遊勝地、韓國對中國免簽的唯一地區、韓劇中經常出現的免稅天堂濟州島當年也是蒙古人的一個官辦馬場,叫耽羅馬場…蒙古貴族在內地的私人馬場更是不計其數,元史中記載”蒙古軍取民田牧,久不歸”;”闊端赤牧養馬駝,歲有常法,分佈郡縣,各有常數”。同時,元朝在內政上建立瞭許多鼓勵養馬的制度,設立瞭如太仆寺這種專職的管理馬政的機構,就像石油學大慶、農業學大寨一樣,當時全國掀起瞭牧馬學大漠的高潮,湧現瞭很多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跡和先進人物。   有首民謠這麼唱到,”傢住淮西廬州邊,那裡是個好地方” ,元朝在內地一個很大的官辦馬場叫做“廬州馬場”、朱元璋黑幫中重要打手,也就是你提到到徐達、常遇春,史稱”淮西勛貴”,廬州馬場+淮西勛貴,知道他們起傢的馬是從哪來的瞭吧。所以他最終一統全國也有歷史的必然性,跟他打的那些土豪們,比如方國珍之流,一問有多少馬?190匹…估計還沒有軍隊裡做飯的大師傅多。但朱元璋此時已經有上千匹戰馬瞭。  再說說北伐,其實,整個過程中他們就沒怎麼遇到牛逼的蒙古騎兵,這展開來講就太多瞭,他敢打王保保都是後來的事兒瞭,在騎兵上也吃過虧。  朱元璋有一支軍隊叫做長槍軍,光榮的三國志玩過吧?長槍兵是專門克騎兵的,戰爭初期,一般是蒙古騎兵來打朱元璋,都被長槍兵打回去。這時,朱元璋已經積累瞭一些打騎兵的經驗。  攻取大都,大部分責任是因為蒙古貴族通知集團內部矛盾,南方都打成一鍋粥瞭,元朝內部還在爭權奪利,消滅朱元璋最好的時候,王保保正在跟孛羅爭國本,好不容易爭上瞭國本,現在打朱元璋還來得及,突然李思齊又跟他幹起來瞭,元朝朝廷也很搞笑,今天幫王保保,明天又幫李思齊,南邊徐達和常遇春都快打到大都瞭,元惠帝還操心找人幫著李思齊一塊兒合攻王保保,這樣搞不清狀況的政府,真不亡國也是醉瞭。  坦白的說,朱元璋還是很忌憚王保保的,王保保在山西,他可以說是元朝最後一支保持蒙古騎兵傳統的中原軍隊(其實漠北還有一些,但已經離心,甚至還有搗亂的、罷工的、叛逃的、不想放牧自己跑去務農的等),王保保這個人很傳奇,有個很有名的妹夫張無忌,在韓店打敗湯和之後,趙敏派內應去瞭他的軍隊,在太原,明軍料到正面戰場肯定是打不過(朱元璋在眾臣要求迅速北上的時候,很冷靜的說北土平曠,利於騎戰,說明朱元璋此時已經認識到在南方的打法不適應北方作戰瞭),所以選擇瞭依靠內應,趁夜劫營的戰法,打敗瞭王保保。當然趙敏內應那段是我胡編的,內應劫營是史實,順便說一句,王保保真正的妹夫是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元璋外孫子還得叫他聲大舅,這是後話。相關閱讀推薦:中國騎兵發展史:縱橫戰場2000年最終走向衰亡誰創下中國史上最牛的戰績:十三騎兵破敵萬人?李牧破匈奴:第一個以步兵圍殲騎兵的名將盤點歷史上十大騎兵戰天才:古代十大騎兵戰專傢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再回到主題,打王保保的騎兵哪來的?答案是連搶帶占還受降,王保保在山東的時候,朱元璋沒怎麼搭理他,他走瞭,朱元璋就去捏軟柿子瞭,山東有個馬場,叫做益都馬場,守將叫做施魏因施泰格,不是,說錯瞭,叫魏賽因不花,就是個沒什麼用的八旗子弟,迅速就投降瞭,馬有瞭…打到河南,王保保他姥爺又帶著大批軍馬投降瞭,馬又有瞭;河北一帶,私人馬場眾多,古人稱,燕趙多精騎,徐達常遇春速度打下來,這又有一大批馬瞭。但想要追擊王保保,要更多的馬,還記得我剛才說的棒子的馬場吧?朱元璋畢竟文明人,花錢買!在廣東那邊也買!最扯淡的是,連琉球的馬,他都買!琉球就是現在的沖繩,一介島國,馬在他們國傢估計就跟大熊貓似的,就這朱元璋也買瞭40多匹,可見當時明朝對馬的需求有多麼饑不擇食瞭。  但即便如此,明朝騎兵仍然無法與王保保騎兵相匹敵,我們回顧一下明朝的馬匹來源:三大馬場的馬,這些馬是很不錯的軍馬,私人馬場的馬,可以說,這些馬檔次就低一些瞭,再就是朝越南、琉球買的馬,不是我看不起他們這種馬,樓主可以去動物園看一看,矮種馬有多麼猥瑣,跟漠北的高頭大馬一比,首先氣勢上就輸瞭,就好比郭敬明在姚明面前,怎麼都覺得矮人一頭(甚至不止一頭),我們再來看看王保保是什麼馬?朱元璋對李文忠說,“王傢這小子隻是用拐子馬熟,更說必有伏馬”什麼叫做拐子馬呢?就是鐵甲馬。朱元璋有多麼忌憚這支騎兵呢?他說“爾等諸將,出入塞上,非一、二千騎不得輕行”,但他自己有多少馬,他自己心裡也清楚,這句話,其實有一定吹牛逼的成分,你有多少個一、二千騎啊,但是不是真沒辦法瞭呢?歷史告訴我們,不是。  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下,朱元璋主要靠兩個手段  1、步騎協同。步兵,當然不是拿板兒刀那種,槍兵為主,騎兵協同,可防可攻。說“淮北勁旅,雖燕趙之精騎不及也”說得就是徐達的部隊,朱元璋認為“方今馬少,全仰步軍,必常附城壘,倘有不測,則可固守得全,以待援至,此上策也”,所以兩個兵種協同作戰,進可攻,退可守,打得過可以欺負,打不過可以賴皮。   2、車騎並重。朱元璋說“車騎並重,北方尤宜”,前面我們說瞭,朱元璋從琉球買瞭40隻熊貓回來的同時,還帶回瞭5000斤硫磺。朱元璋的兵車復興計劃,沒有照搬春秋戰國時代,而是開創瞭原始小坦克,路上阿帕奇時代,《精武英雄》上日本老師跟李連傑對打的時候說過,這個時代,最快的還是槍。古代之所以騎兵可以橫行天下, 比得是機動性,當機動性更強的火器出現瞭,又搭配在馬拉的軍車上,蒙古騎兵還跟你玩個什麼啊。  簡單的說軍馬就是上面說的這四處地方來的,中原官辦馬場、蒙古貴族私人馬場、降軍帶來的馬匹、國外進口的馬匹。  徐達是帥才,單說騎兵玩的好的還得是閃電前鋒常遇春,大外甥李文忠和朵顏老板馮勝(就是上邊題友所說的朵顏三衛的頭兒,但朵顏三衛出彩都到靖難之役瞭)  至於說硬碰硬,可能真是算不上,當時明朝的騎兵萬裡防線“可用之馬,不足十萬”,而反觀蒙古,人傢過年趕個集,上街買個菜,吃個早飯都有數萬匹馬出沒,所以才有後來蒙古即便分成瞭瓦剌和韃靼,沒事兒還能搶你點雞蛋,借皇帝去玩兒兩天的實力。  徐達和常遇春的勝利,非強於騎兵,而是戰法和科技進步的,徐達、李文忠當年三路攻元也是被打成狗瞭(順便說一句,三路中唯獨傅友德七戰七捷,創造神話戰績)。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諸葛亮北伐的原因?

  蜀漢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最終以諸葛亮病死軍中而宣告失敗。那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其時,蜀地, 國小力弱,易守難攻。為何以諸葛經天緯地之大才,竟不顧現實,以短擊長,不自量力,堅持北伐?後世史學眾說紛雲。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系。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瞭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隻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傢,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瞭。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隻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隻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采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瞭,但每個基地隻有一個農民在采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采瞭礦,開始暴兵瞭,你就完瞭。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復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瞭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隻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瞭一個很發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瞭,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瞭,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瞭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瞭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傢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註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集團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也存在著很多矛盾。一開始,關羽丟瞭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思路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統治益州,以李嚴為代表的益州集團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集團,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集團。這樣,長江上遊和中遊互相依托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集團,比如黃權,也大力支持。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集團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劃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經接受瞭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通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因為對益州集團的打壓,缺乏人才始終是北伐的掣肘,鍛煉、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瞭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征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保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瞭——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相關閱讀推薦:諸葛亮為什麼要與曹操為敵?叔父諸葛玄之死三國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歷史的不公:為何曹操成瞭奸雄而諸葛亮成完人?揭秘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給劉備出過哪五個餿主意?諸葛亮與司馬懿誰厲害?諸葛亮司馬懿幾番較量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為什麼識不破?後果如何?

宋太宗派20萬大軍北伐:被遼朝“孤兒寡母”擊潰

      太宗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北宋又發動瞭一次更大規模的北伐戰役,企圖一舉奪取燕雲十六州。戰爭的結果卻是以宋軍更大的慘敗告終,從而使在對遼關系上“終宋不振”。這段悲慘的歷史不知令當時及後世多少人扼腕嘆息!學術界有關探討這次戰役宋軍失敗原因的文章,較多地論述瞭宋軍戰略的失誤;其次是宋君臣們對遼方情況判斷的錯誤,因而貿然發動瞭這場毫無把握的戰爭;此外,還指出瞭“將從中禦”、將無親兵、將系庸才等方面導致失敗的因素。已有的研究,還幾乎將失敗的主要責任歸結到太宗一人身上。這些觀點,對研究歷史上這場戰役,已具有瞭許多啟發意義。  梳理和總結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除值得肯定的,在一些主要的問題上,似仍有重新商榷和探討的必要。本文即試圖在總結學術界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求對這次戰役作一個較為全面的剖析。  宋高梁河戰役後的對遼政策  北宋朝廷作出第二次北伐的決策,據載緣於這樣一次對遼方情況判斷的錯誤:雍熙元年,宋知雄州賀令圖與其父嶽州刺史賀懷浦、文思使薛繼昭、軍器庫使劉文裕、崇儀副使侯莫、陳利用等相繼上奏,內稱已即位二年的遼聖宗耶律隆緒年幼,“國事決於其母,其大將軍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請乘其釁,以取幽薊。’,這件事,被有關評論這場戰役的文章反復引用,認為“宋太宗便是以這個無知作為根據,作出第二次北伐的戰略決策。”或曰“這些人既是太宗的親信,又投合瞭太宗的心意,太宗閱後大喜,遂決意北征。”等等。這些論述,在史籍裡都能找到一定的根據,而且也與當時文臣的看法相合、如知制誥田錫在端拱二年(989)正月所上奏論中總結失敗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是侯、利用、賀令圖之輩誤惑聖聰,陳謀畫策,而宰臣昉等不知。”而所歸結的經驗教訓就是“內則詢謀宰臣”,並且要“事事與宰臣商量”。將戰爭失敗的責任首先歸咎於賀令圖這批武人。田錫的看法,實際上代表瞭當時文官集團的意見。除瞭宋太宗的因素,發動戰爭的責任是否應該主要由賀令圖等人承擔,揆諸當時的實際,情形並非如此。根據似是而非的情報得出錯誤的判斷,並不隻是賀令圖等少數幾人,而所投合的,也不隻是太宗一人的心意,而是當時士大夫們較為普遍的心理。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作這樣的思考,假使沒有賀令圖等人的出現,這場戰爭是否可以避免?回答是否定的。這個問題的討論要追溯到高梁河戰役結束之後。  太平興國四年(979),宋軍從剛攻占的太原倉促北伐,七月在高梁河與遼軍決戰遭到大敗後,銳氣雖然受到嚴重的挫傷,但還沒有因此而改變宋遼雙方軍事力量的均衡態勢,在遼國為報復宋朝對幽燕發動的不宣而戰所實施的進攻中,盡管宋軍時有敗績,但有的主力部隊還能夠以積極防禦的姿態,在迎戰中斬將擎旗,擊退遼軍。總的說來,宋軍基本上遏制住瞭遼軍的攻勢,在防守戰中與遼打瞭個平手。其間較大的戰役有發生在是年九月的滿城。宋軍在滿城之西大破集結來犯的遼軍,又乘勝追奔至遂城,“斬首萬徐級”,俘獲甚眾。又有次年三月的山西雁門,潘美與楊業以奇兵大敗入侵之敵。遼軍未達到報復的意圖,雖經二次挫敗仍不罷手。這一年的十月,遼景宗親至幽州督戰,圍攻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在連續取得數次勝利之後,目的既已達到,在宋太宗再次親自督率的增援部隊尚未趕到之際,就主動班師撤回。此後宋遼在邊境地區雖多次發生戰鬥,但隨著乾亨四年(宋太平興國七年)遼景宗的駕崩,兩國繼續維持著原有疆界,軍事沖突則基本告一段落。   應該看到,宋軍在防禦戰中取得的勝利,除瞭其軍事實力尚足與遼抗衡之外,主要還是由於依托堅城,以逸待勞,發揮瞭以步兵為主的短距離集團作戰優勢。雖然不斷有捷報被及時地呈送到朝廷,並由史官記錄下這些令人震奮的戰果,但有的戰績極有可能被有意無意的誇大。這正如後來端拱二年田錫在檢討中所言:“報大捷則不足深信。’宋軍在防禦戰中的這些局部性勝利,在一定程度沖淡瞭高梁河戰敗後的悲觀情緒,對重新鼓舞起宋軍將士的信心多少起瞭些作用,但卻又使太宗及文官們對本朝的軍事實力產生瞭過高的估計,認為還足以去收復幽燕。  宋太宗一而再地將收復幽燕提上議事日程,就在太平興國五年遼軍主動撤師之後,親征至大名府的太宗又把進攻幽州提出與臣下商議,李昉等大臣鑒於“河朔之區,連歲飛挽,近經蹂踐,尤其蕭然”以及“屬茲寒冽,益復罷勞”的實際,娓婉勸阻,才作罷退兵。李昉等所述情況,事必躬親、勵精政務的太宗未必不清楚,盡管他缺乏對雙方綜合實力的正確比較,但對緊接著又一次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是沒有顧慮,軍隊疊經戰役,急需休;各種與進行大戰役有關的條件都明顯地不具備。因此,太宗此時高唱的北伐,更多的隻是一種精神上和輿論上的需要。  如果說,雍熙四年的北伐是太宗過分從鞏固自己的皇位出發,因此才不顧“饋餉且盡,軍士罷乏”,“諸將皆不願行”的實際,也聽不進呼延贊“此餅難翻”的勸諫,頭腦發熱,執意進兵,慘遭失敗。但太宗一回京就貶斥瞭認為不可靠的將領,又逼死太祖長子德昭,同時註意選拔忠於自己的將領。潛在的政治威脅已逐漸消除。那麼,太宗此時仍然堅持把北伐掛在嘴上,則主要是從自己的名聲和威望考慮。原想用戰爭的勝利來穩固皇位,不料卻是失敗,不得已借助並不十分情願的不光彩手段,自己的形象已受到極大的損傷,如果就此取消北伐,何以有顏面對群臣?但要付諸實施,則絕非兒戲。不能不說太宗已相當謹慎,所以,當垂詢到的李昉等人一提出異議,他立刻’深納其說,即下詔南歸。”為瞭更體面地班師回朝,太宗還以不無遺憾的口吻寫詩以示群臣:有“一箭未施戎馬遁,六軍空恨陣雲高”之句,頗富戲劇意味。  今之論者,多將此後雍熙三年決定北伐的失誤主要歸咎於太宗,此非持平之論。按照傳統的觀念,皇帝具有無上的權力,擁有對國事的最後決定權。但應當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皇帝在許多情況下亦不過作為一種最高權力的象征,如果他不能俯順輿情,一意孤行,長期違背群臣特別是文官集團的意志行事,則政治就會出現某種危機。以英主賢君自期的太宗皇帝自然不願看到這樣的情形出現。何況,本朝自太祖皇帝開始,就以不殺士大夫的誓言詔告子孫後世。此無異激勵士大夫們以及全國的讀書人更好地以天下為己任。因此,本朝的士大夫放言直諫、無所顧忌的濃厚風氣是前朝後代無與倫比。在北伐問題上,相比之下,群臣們的情緒遠較太宗熱烈。即以李昉等人的議論看,也僅僅是從技術問題上著眼,並非是反對北伐本身,隻是說要再作些準備後,“期歲之間,用師未晚。”其思想根源,正如顧全芳在《評宋初的對遼政策》一文中所指出:“宋朝的士大夫們,從中原王朝中心觀和漢族統治論出發。”但顧文所引,皆是太宗以後宋人的議論,其實在太宗時群臣的言詞裡,這樣的觀點已是俯拾即是。李昉等人奏議中所謂:“幽薊之壤,久陷敵人,慕化之心,倒懸斯切。”王禹催所謂“本是漢疆”,等等言詞,都體現瞭宋士大夫們這種鬱結不化的情結。  此時,也不是完全沒人對現實具有清醒的認識因而提出正確主張。當太宗在太平興國五年回到京師,“議者皆言宜速取幽薊”時,左拾遺張齊賢則上疏反對。通觀其全文,其中心觀點是主張恢復太祖時代對遼積極防禦的策略,選擇象古之李牧那樣的良將,“峻壘深溝,蓄力養銳”,避免戰事,減少對邊鄙地區的後勤供應,使河北人民獲得休息,從而增加河北地區的農業生產,以實邊用,等待自己的力量強大以後,再議收復不晚。當前,則“戎虜不足吞,燕薊不足取。”太宗“嘉納”瞭他的建議。  張齊賢的遠見卓識,沒有資料證明受到瞭其他臣僚的響應,而倒是遭到後來人似揚反抑式的批評。如南宋人呂中說:“齊賢之論其知本矣;然徒知遼未可伐,而不知燕薊在所當取。”.’蓋燕薊之所當取者有二:一則中國之民陷於左枉,二則中國之險移齡夷狄。燕薊不收則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則河南不可高枕而臥也。”呂中的這段議論被不止一種史籍所引用。本文無意對宋人的這種情結進行過多的糾纏,隻是想說明,建言速取幽薊的眾多議者,並非多數都是在迎合太宗;而我們對太宗力排眾議,接受張齊賢的建議也不能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更不能斷言太宗絲毫沒有接受高梁河失敗的教訓。如果以這種簡單的方式看待歷史,則不符合歷史本身的實際。  當然,這並不意味宋太宗放棄瞭攻取幽燕的念頭。輕率用兵招致敗北之恥這一點既已是明擺的教訓,那下一次的北征就必須謹慎從事,但攻占幽燕的目標仍然不變,隻是一個時間問題。邊境地區在加緊修築城防,屯兵聚糧,又開疏河道以通槽運。這些措施,既增強瞭邊防,又在為再次大舉暗作準備。因此,積蓄力量,加緊備戰,尋機而動,再事北伐,是這一期間北宋對遼政策的基調。這些行動,自然也引起遼國高度的重視並采取瞭相應的對策。太宗本人也辛勤於再次北伐的準備:每天一早在崇德殿接受百官的朝請議事後,中午就在講武殿討論軍事;“或揀閱軍人”,“或親觀戰馬”。因為,在太宗和臣僚們看來,不收復幽燕,不僅是不能解除北邊的威脅,而且更重要的,是難以避免歷史的指責,無疑將在青史上留下污點。  太平興國六年,易州宋軍在遼國試探性的進攻中獲取小勝,太宗又謀大舉伐遼,分別與遼接壤的東北地區的渤海國和定安國聯絡,希望兩國能出兵協助,以“張椅角之勢,”但兩國都因懼怕遼國,無一響應,太宗才取消瞭這次計劃。  次年,遼景宗帶兵分三路南進,戰皆不利而回。九月,景宗駕崩,其子耶律隆緒繼位,是為聖宗。太宗在三路獲勝之徐,於十月頒佈保疆詔書,除瞭聲明太平興國四年的北伐曲在遼方外,“亦罪己良多。”同時申令軍民不得“入北界剿略及竊盜”。十二月,宋朝又向遼遣使獻犀帶請和。金戈鐵馬之聲戛然而止,是不是宋廷突然改變瞭主意?應該說,這不過是一種策略上的考慮。年年兵連不解,幾乎使整個北方地區的人民不逞起居,不堪重負。因此“議者多請息民。’而遼國的情形是景宗新喪,“母寡子弱”,短期內似無主動進犯的可能。太宗采用田錫上年希望尋求與遼重新和好可能性的建議,主動采取以上行動。不論是息民以利恢復生產,還是從輿論,以及對遼朝新主作某種外交上的試探等諸方面考慮,都是非常明智的。遼國對這一點也看得很清楚,宋在邊境地區的備戰狀況並沒有緩解的跡象,講和僅僅是一種口頭上的表示,因而斷定宋朝沒有講和的誠意,也采用試探性的方式,“詔以無書卻之。”假使宋廷的求和出自真誠,出於維護體面的考慮,不便正式照會遼廷,也不妨接著采用開寶七年遼國主動向宋求和的方式,由宋邊臣致書遼國邊臣,逐步展開和平外交。宋廷就此止步,說明上述對遼政策基調並未改變。有文稱“由於求和未得,在羞忿之下,太宗轉而積極備戰。”恐非歷史真相。  據載,太宗“始有意北伐”是在雍熙元年。在此前一年,北宋君臣在一再對遼國的情況作出與事實相反的判斷後,北伐的意圖就躍躍欲現瞭。如十一月,高陽關捕得遼軍俘虜,“言契丹種族攜貳,慮王師致討,頗臨近塞築城為備。”說明遼朝對宋已在加強防禦,處轉戒備警惕狀態,卻對俘虜之言信以為真。又據情報認為“自朝廷增修邊備.北人甚懼。”太宗與宰相宋琪就已經討論到收復幽燕後的計劃,設想到那時隻需要在古北口、松亭關、野狐門三、五處要害置戍,就可以止絕遼軍的南侵。這種美好的設想,自然不止為太宗和宋琪二人所抱有,也是北宋士大夫們夢寐以求的藍圖,並被形諸筆墨。賀令圖等人在這一年的相繼上言,不過是更堅定瞭北伐決心。  賀令圖等人所依據的事實,證之以遼景宗剛死後的遼國內情形,似也不無吻合。“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這是蕭太後對其國內國外形勢的憂慮。且不談其西南邊的黨項十五部趁機復叛侵邊,雖被擊破,但潛在的威脅依然存在,而東邊的女真族也伺機欲動。遼廷又在統和元年(宋太平興國八年)二月一日頒佈禁令,禁止所在官吏軍民不得無故聚眾私語及冒禁夜行。從這些跡象看,都說明遼國內的政治危機確實存在。令圖等人同時還看到:專政的蕭太後“有機略,其下皆察服焉。”也非虛假。此外,他們在報告中還詳細提供瞭蕭太後與韓德讓特殊關系這一情報,在分析中顯然增加瞭若幹想象的成分,錯誤地從漢文化心態來臆測已造成瞭遼國內強烈的不滿情緒。這是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無知,顯然不足為據。但遼國內這種主幼國疑的局面,也確是北宋伐遼的機會。而且,歷史上亦屢見在這種局面下發生劇變的先例。問題的關鍵卻在於:時過境遷,遼國內的形勢已逐漸發生瞭若幹變化,因此,上述情報實際業已過時。宋廷中並沒有人看到這一點而對此提出準確的看法,應該說,太宗和群臣對令圖等人的分析深信不疑。  遼國在聖宗即位後,稱制的蕭太後明達治道,習知軍政,她所信任並與參決國事的大臣,如室防、耶律斜較、耶律休哥、韓德讓等人,都是識大體、有能力有威望的卓越人才。在他們的輔佐下,同心同德,“整析蠢弊,知無不言,務在息民薄賦,以故法度修明,朝無異議。”蕭太後還及時實行改革,調整民族關系。統和元年七月,就從法律上規定不論遼人或漢人,都完全按照漢法判決,因而使“燕民皆服。”耶律休哥全面負責幽燕事務,“均戍兵,立更休法,勸農桑,修武備,邊境大治”。不僅如此,他為瞭改變連年戰爭造成燕地人民疲弊的狀況,在省賦役,恤孤寡的同時,還一改主動向宋進犯的態勢,“戒戍兵無犯宋境,雖馬牛逸於北者悉還之。”對前來投奔的宋朝犯罪官吏,也主動遣送交還。可惜,這些積極備戰的行為,都被北宋君臣錯誤地認為是對宋“甚俱”。休哥“戰知宋有用兵意”,清楚宋遼間不可避免要再次發生大戰,為瞭進一步地引誘迷惑對方,“還多設間諜,佯言國內空虛,邊帥無謀。”其用意十分明顯:既然戰爭不可避免,則以逸待勞,引誘宋軍遠離堅城,在平原曠野與之決戰,自然是有利於以騎兵為主的遼軍。可惜宋方對這些假情報“皆信之”。沒有進行認真的分析,對遼方的估量便一再出錯。戰爭還未開始,宋在間諜戰上已先暗輸瞭一著。  然而,賀令圖等人的建議,還沒有使太宗立刻下達北伐的命令,他似乎還要慎重地再作觀察,還要作更充分的準備。又過瞭近兩年,直到雍熙三年正月,盡管有個別臣僚仍對某些技術問題表示擔憂,如糧食是否接濟得上,幽州城下取石困難,飛炮是否能派上用場等。但朝廷上下,對北伐的前景無一不持樂觀態度。連曾經反對北伐、時任樞密副使的張齊賢,也完全轉變瞭原先的態度。太宗這才在群臣不斷的鼓勵下,正式下達瞭大舉北伐的命令。相關閱讀推薦:宋太宗治國方針的轉向:興文抑武 擴大科舉取士令宋太宗膽寒的寡婦蕭氏:一力支撐起龐大遼國宋太宗毀太原城之謎:毀掉”千古龍城“的龍脈宋太宗如何登位?宋太宗如何在登位後排除障礙?宋史懸疑:宋太宗是否是殺死親哥哥宋太祖的真兇?北宋皇室公主的出傢人:宋太宗小女兒出傢後興起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雍熙北伐的戰略意圖及經過  雍熙三年正月,太宗發佈《北伐諭幽州吏民詔》,第二次北伐戰爭正式拉開帷幕。北宋對這次戰爭經過較長時期的準備,又廣泛地調動起能調動的力量,單是承擔軍需供應和運輸的民工,就擴大到從七十個州府內征調,物資調運數目之大可想而知。參戰的禁軍將士二十萬,幾乎動員瞭本朝所有的精銳部隊,軍官無疑都是久經戰場,並通過慎重的遴選。這些,都顯示瞭宋對幽燕期於必得的決心。而且,大量資料證明,整個戰略部署也不是太宗一人閉門造車構想所成,而是集體研究的產物。就在此月,已罷相為刑部尚書的宋琪,其接連所上的平燕之策,太宗也“頗采用之”。  宋軍這次北伐的總體戰略部署是:任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為全軍主帥,統率河陽節度使崔彥進等三十徐將,兵分三路進擊。東路軍:曹彬親為主帥,崔彥進為副帥,率軍從雄州(今河北雄縣)出發,取道東北經固安(今河北固安)再折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然後向幽州挺進,又以米信為主帥,杜彥圭為副帥,率軍從雄州出發,向西北經新城(今河北新城)至涿州,與曹彬部隊會合。由於宋軍在東路是分兩路推進,所以,這次北伐實際上是四路進兵。東路軍的兵力有十萬多一點。是進攻幽州的主力,其中,米信一軍又是作為曹彬軍的輔助部隊,起呼應配合作用。中路軍:以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即中路軍主帥,率部從定州(今河北定縣)出發,從西北方越過太行山,占領戰略要地飛狐(今河北淶源縣),切斷並阻擊遼軍的西援,配合西路軍拿下代北諸州。西路軍:以潘美為雲、應、朔等州都部署,楊業為副帥,出雁門關(今山西代縣北),攻占代北雲、應、朔等州後,會合田重進部,向東遷回,最後與東路軍一起合圍並攻占幽州。中、西路軍共有作戰部隊近十萬,因中路軍又是作為西路軍的輔助配合部隊,估計在兵力分配上是西強中弱。除三路陸軍之外,又任高瓊為樓船戰掉都指揮使,統率一千艘戰船趨赴雄州待命,似有在渤海灣登陸,從側後夾擊的意向。可能是宋朝廷對其水軍的戰鬥力缺乏信心,集結在雄州的水師後來並沒有獨立承擔某個方面的戰鬥任務,隻擔負瞭運輸和加固修繕易州城池的工程。)  戰略意圖是:曹彬、米信率部“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行”,或者幹脆“頓放雄、霸,裹糧坐甲,以張軍聲”。不要貪圖小勝而多主動向敵進攻,以此將遼的主力部隊吸引聚集於幽州地區,不敢大批抽調兵力向西增援。計劃在一至二月之內,潘美、田重進兩部攻占瞭太行山西北,即所謂山後的雲、武、應、朔、蔚、新、寰、儒、九州之後,三路兵馬會合,才直向幽州挺進,與遼軍主力作最後的決戰,實現奪取幽州的戰略目標。)  宋軍在一至二月間完成瞭戰略部署和戰前準備。三月初,三路宋軍同時向幽雲地區發動瞭全面攻擊。甲戌(六日),遼廷就迅速獲悉宋三道進犯的奏報,緊急征調各部族兵增援幽州地區,歸由耶律休哥統一指揮;又派遣東京留守耶律抹隻率領大軍緊接著開進關內。蕭太後與聖宗也立即作出瞭親征決定,並馬上付諸行動,率師馳赴前線,駐於駝羅口(今河北涿縣東北)督促諸軍在南京即幽州的外圍涿州一帶,抗擊宋軍。為瞭保障幽州的安全,在曹彬攻占涿州的當天(三月十三日),蕭太後與遼聖宗急調東征女真的兵馬回援。次日又詔林牙勤德以兵守平州(今河北盧龍縣)之海岸,防備宋水師從海道襲擊。直到丁亥(十九日),才任命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為山西兵馬都統,分兵去挽救中、西方面遼城池接連失守、節節敗退的頹勢。從以上遼采取的應變措施看,顯然不出宋的意料,遼始終將幽州作為防禦重點,從而在這個地區集結其主要兵力與宋決戰。   宋東路軍攻占涿州後,後方的糧食補給線經常被遼軍截斷,與耶律休哥諸軍於涿水之北相持十多天後,部隊給養接濟不上,以至於“食盡,乃退師至雄州,以援供饋。”至此,宋軍後勤補給這一缺陷已經暴露出來。而且,遼還偵知到宋水師沒有從海道進攻的跡象,隻是作為宋東路軍的後勤運輸工具而已,於是便立刻將防守平州的軍隊調回。盡管如此,戰事到曹彬軍退至雄州期間內,總的說來還是有利於宋方。東路軍雖然退守雄州,在撤退中被遼兵追躡也遭到不小損失。但一月之內同遼軍的戰鬥,還是勝多敗少,從戰略上看,至少是打瞭個平手。中、西兩路宋軍卻創造瞭十分驕人的戰績。潘美和楊業的西路軍在三至四月內,相繼攻占寰、朔、雲、應等州,進展順利。田重進的中路軍迭經苦戰,與遼軍鬥智鬥勇,取飛狐、靈邱、蔚州,生擒遼來援勇將大鵬翼。兩路大軍已“多得山後要害之地”,雖然耶律斜軫在蔚州的反攻得手,重創瞭宋賀令圖等部,但宋軍仍然占據著上風。這是宋遼會戰第一階段的大致情況。  曹彬軍從涿州撤退大約在三月下旬,估計在四月初到達雄州。為瞭避免撤退使西鄰米信的部隊成為孤軍從而遭到遼追兵的圍殲,曹彬還派遣一支軍隊去接應尚在新城一線運動的米信部隊。由於趕到及時,在四月壬寅(四日),致使米信軍於垂敗中僥幸取勝,然後安全地撤回雄州。  東路軍經過長距離來回的運動戰,撤回雄州後應得到較好的休整,使已勞弊的部隊重新煥發出充沛的戰鬥力,然而,中、西兩路軍累獲勝利的消息卻引起瞭東路軍眾多將領的躁動不安,他們恥於無所攻取,亦意欲爭功,於是“謀議蜂起”,作為主帥的曹彬面對這一局面左右為難,無法控制,便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懷著一種矛盾的心情,“乃裹糧與米信復趨涿州”。  耶律休哥聞說宋軍主力再攻涿州,便先采取瞭一種疲勞宋軍的戰術,用裝備輕便的騎兵部隊與宋軍接戰,且戰且退,使宋軍在進軍中始終處於交火狀態,又選擇在宋軍進餐等休息時實施騷擾襲擊。加之氣候炎熱,宋“軍渴乏井,漉淖而飲”。經過四天艱難的戰鬥和跋涉,好不容易才重新奪回涿州,而聚集在駝羅口以逸待勞的遼軍在遼聖宗與太後的親自率領下,直向宋軍撲來。此時,宋士卒困乏,糧又將盡,聽說遼援兵將至,又隻得無可奈何地放棄涿州 ,冒雨倉皇逃退,其部伍之混亂,猶如狼奔豸突。耶律休哥則乘亂帶兵追殺。五月庚午(三日),已有瞭增援精兵的耶律休哥追至岐溝關(今河北涿縣西南),與宋曹彬、米信兩軍發生瞭一場激戰,宋軍慘敗,被“追至拒馬河,溺死者不可勝紀;餘眾奔高陽,又為遼師沖擊,死者數萬,棄戈甲若丘陵”,“沙河為之不流”。田重進中路軍面對東路軍的潰敗,就不得不率師撤退至定州防守。潘美、楊業的西路軍此時已是孤掌難鳴,太宗隻得詔令其護送雲、應、寰、朔四州吏民內遷。七月,由於監軍王銑和潘美拒絕瞭楊業的正確建議,逼令其正面迎敵,結果朔州一戰,宋軍又遭潰敗,連勇將楊業也被擒殉國。宋軍從高梁河戰敗後準備瞭八年之久的雍熙北伐,至此又以失敗結束。  雍熙北伐失敗原因綜析  北宋雍熙北伐的失敗,最糟糕的後果,是使此後北宋朝廷喪失瞭獨立收復幽燕的信念;遼朝最大的勝利,也莫過於從心理上瓦解瞭宋君臣的進攻意識,使北宋在對遼策略上從此轉為消極防禦,主和妥協。盡管也不斷有振奮者企圖挽回頹局,但皆因勢單力薄而難以逆轉這一潮流。這次戰爭,無疑對宋遼關系產生瞭很大的影響。它不僅使歷代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封建士大夫們痛心疾首,千載之下,也是今日學術界比較關註的一個問題。對宋失敗原因的探討,則是這一問題的焦點所在。  首先,是這次北伐的時機並不成熟。呂中將此視為首要原因:“既平河東之後,三出王師,屢與敵接而不獲伺時,一也’。甚至還絕對地說幽燕在’太宗時未有可取之機耳’。這個論斷基本上是符合實際的。錯誤的情報導致錯誤的決策,以不知彼而戰,一開始已犯兵法之大忌。今之學者也普遍認為這次北伐為輕舉妄動,盲目無知。論述已多,故不煩一一征引。但有一點筆者卻不敢茍同。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把這一錯誤決策的責任歸之於太宗及賀令圖等人。如前所述,這種看法已始於當時。如端拱二年文臣們的奏議中,既歸罪於賀令圖等人,李至、王禹偎還不約而同地要太宗“追禹湯罪己之旨,下漢武哀痛之詔”。     

北伐“鐵軍”:葉挺獨立團 還是李濟深第四軍?

  北伐期間,國民革命軍曾有一支著名的部隊,被譽為“鐵軍”。  這支“鐵軍”到底指的是誰?  周士第在回憶錄中說,“鐵軍”是兩湖人民送給葉挺獨立團的光榮稱號。按說,當時任葉挺獨立團參謀長的周士第應該是很有發言權的。  還有種說法,說“鐵軍”是指第四軍。這稱號,是因葉挺獨立團的英勇善戰贏得的。如此,“鐵軍”成瞭李濟深的部隊。     北伐軍占領武漢  有關史料是這樣記載的:  葉挺獨立團,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前身是中共兩廣區委領導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  1925年11月,獨立團成立於廣東肇慶。共產黨員葉挺任團長、參謀長和政治指導員分由周士第和吳季嚴擔任,連以上幹部基本為共產黨員。該團約2000人,是當時中共領導的唯一正規軍隊。  北伐期間,葉挺獨立團曾作為先譴部隊,出兵湖南。後在汀泗橋、賀勝橋戰鬥中,屢建奇功,名聲大震。攻克武昌後,武漢10萬群眾舉行瞭慶祝大會,漢陽兵工廠為第四軍趕制盾牌一面,鑄有“鐵軍”字樣。“鐵軍”名稱由此而生。  可見,“鐵軍”,並不是指葉挺的獨立團,而是指李濟深的第四軍。不可否認的是,第四軍所屬各部隊英勇善戰,是第四軍獲得“鐵軍”稱號的重要因素。  隻是,這其中既有著名的葉挺獨立團,也包括其他各支部隊,如張發奎的第十二師。張還因在攻占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戰功顯著,遂即升任第四軍軍長。相關閱讀推薦:為什麼隻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瞭:北伐為何那麼難?明朝軍隊:朱元璋北伐滅元時的騎兵從哪裡來的?歷史上諸葛亮北伐的真實目標:清除內部異己李嚴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諸葛亮北伐的原因?三國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在於劉禪的昏庸?

諸葛亮5次軍事失誤!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軍事失誤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曾任蜀國軍師、丞相,受封為武鄉侯。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27歲的諸葛亮經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又經劉備“三顧茅廬”的一番“隆中對策”後,被懇請出山,投身於錯綜復雜的政治、軍事鬥爭中,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傢、軍事傢。他足智多謀:用激將法說服孫權,實現孫、劉結盟,赤壁敗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施以“占據險要,徐圖發展”的戰略,使劉備稱雄西蜀;采用“攻心為上”的方略,七擒七縱孟獲,一舉平定南中;以及奉行“治戎講武,足食足兵,出師有名”統一中國的軍事戰略方針。以至於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他是謀略與智慧的化身。然而他也一再失誤,為實現“隆中對策”中的“圖取中原”的方略,連續實施瞭長達8年之久的5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還,終至積勞成疾,病亡五丈原。  1、錯用將 街亭失守  蜀漢建興六年(228年)1月,諸葛亮領兵北上,丞相司馬魏延建議兵分兩路:即一路由精兵取子午道(從關中直達南通漢中的通道)襲擊長安;另一路大部隊從斜谷道(今陜西眉縣西南,為秦嶺太白山170裡長狹谷的北端部分)出擊咸陽。諸葛亮認為魏延傲才不馴未采納,堅持采取“穩紮穩打,先奪取隴石,再相機進圖關中”的戰略方針。為實現此方針,他采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揚言出兵斜谷,進攻關中,並使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兵進駐斜谷,吸引魏軍;親率主力6萬出祁山(今甘肅東南部西漢水北岸地區)。諸葛亮的出其不意,達到瞭一舉掠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等隴西廣大地區的第一中間目標,取得瞭下一步發展進攻的戰略據點。蜀軍的行動大出魏軍所料。曹睿急忙坐鎮長安,並調張督步騎5萬西拒諸葛亮,調大將曹真守陳倉(今陜西寶雞東南)。  2月,諸葛亮在西城(今甘肅西和縣)得知魏軍5萬前來拒戰,乃遣參軍馬謖、裨將軍王平、督將軍李盛和黃襲等為前鋒,疾趨街亭(今陜西清水縣北)以堵塞隴坻西方隘口,另以將軍高翔屯柳城(今陜西清水縣北)為其翼。大將軍魏延曾自告奮勇請當先鋒,但諸葛亮對魏存有戒心,“違人拔謖”。   街亭,位於渭河與麥積山(今甘肅天水東南)之間,是由陜入隴的要隘,地位極為重要。馬謖等率軍到達後沒有貫徹諸葛亮的意圖,認為街亭是山僻之險,魏軍不會前來攻取,隻有街亭側面的一個高地才是天賜之險,“居高視下,勢如破竹”。對馬謖違背主率意圖的決策,王平進行瞭多次的勸說,依然無效,隻得請馬謖分拔部分人馬另立據點,成犄角之勢。馬謖拔給王平千餘人馬後,自率大軍安營紮寨。張大軍一到,便直逼山下,把馬謖層層圍住,馬謖多次沖擊無效,軍中斷水,軍心浮動,在魏軍的威脅下。有的開始投降,馬謖控制不住局面,隻好突圍逃跑。王平鳴鼓自恃,張恐有伏兵,不敢相逼,王平才得以收攏殘兵退回。  魏大將軍曹真見諸葛亮敗退,隨後收復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同時估計諸葛亮可能會改從陳倉方向進攻,便令郝昭等率兵在陳倉搶修城郭,準備堅守。  街亭失守表現瞭諸葛亮在用人上的重大失誤。他不使用既有作戰經驗、有膽有識又有勇有謀的魏延,卻用瞭一個長期從事地方行政事務、從未帶兵打過仗、空有一套書本理論、連最起碼的軍旅實踐和作戰經驗都沒有的馬謖,“好論軍計”、“言過其實”,且劉備早已對其存有戒心。諸葛亮事後也認為:“街亭之敗不在其他,而在選人不當。”  2、誤料敵 陳倉受挫  諸葛亮敗回漢中後,及時對軍隊進行瞭整頓,厲兵講武,以為後圖,半年多後,即建興六年(228年)11月,諸葛亮得知魏發動三路大軍東下攻吳,認為關中虛弱,便決定再次舉兵擊魏。  當時,蜀群臣大多數認為要吸取街亭失敗的教訓,魏不可伐。但諸葛亮卻極力闡明攻魏是先帝之托,王業不可偏安,強調“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於是12月3日,諸葛亮率兵沿故道(今陜西鳳縣)、散關路線進攻陳倉。  陳倉地形險要,是蜀軍伐魏的必經咽喉要道。正如諸葛亮所說:“陳倉西北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進兵。”魏將郝昭依托陳倉天險,構築瞭堅固的防禦工事;還在陳倉口築起一城,深溝高壘,遍排鹿角,十分嚴謹。先鋒魏延率軍猛攻數日,仍不能破城。  為打破僵局,諸葛亮采取政治誘降與軍事打擊相結合的方針,曾派郝昭的同鄉兩次向其喊話勸降,均遭拒絕。諸葛亮自恃擁有數萬精兵,而郝昭隻不過千餘人馬。且援軍又不可能很快趕到,於是便決定對陳倉展開強攻。  蜀軍起初用雲梯攻城。郝昭發射火箭。燒毀雲梯,登城士兵均被燒死或摔死。蜀軍繼而用載重沖車攻城,郝昭令士兵運石鑿眼,用繩子拴著石盤上下飛打,沖車皆被打壞。蜀軍又在城外搭起高架向城內射箭,用土填塹,企圖直接登城,郝昭則在城墻內加修一道城墻防護。蜀軍改挖地道攻城,郝昭也在城內挖地道截擊。這樣晝夜不停,針鋒相對激戰瞭20餘天,郝昭的援軍趕到,蜀軍彈盡糧絕,隻好退兵。相關閱讀推薦:諸葛亮為什麼不說服諸葛瑾一起輔佐劉備?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氣死瞭哪三個人?三國小故事三國史上的臥龍諸葛亮神機妙算背後的四位高參三國歷史上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十個必殺秘技揭秘鮮為人知的北宋開國名將苗光義:竟與諸葛亮並列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3、拒納諫 首陽敗歸  諸葛亮圍攻陳倉不克,兵退漢中,魏六將曹真則急欲伐蜀,上表魏明帝,建議兵分3路進攻漢中。建興七年(229年)8月,諸葛亮得知魏軍分數路進攻漢中,乃移兵城固(今陜西固縣)及赤坂(今陜西洋縣東龍亭山南)待戰。令將軍魏延與吳壹率輕騎部隊自河池(今甘肅徽縣)出祁山(今甘肅孔縣東),向西穿插到羌中(今甘肅臨夏與青海循化一帶),以擾亂敵人後方為主要任務,並聯合羌族,招兵買馬,以牽制魏軍進攻。  魏軍在進攻途中,遇淫雨30餘日不止,山洪暴發,道路阻絕,戰士多死,軍資大失,被迫還師。期間魏延與吳壹率軍到羌中後,在洮水之西輾轉,招兵買馬成一勁旅,與羌人相處得很好,於是魏延派人回漢中,請示諸葛亮下一步行動方案以及歸期歸途。11月,魏延與吳壹率萬騎自羌中返回漢中,與魏將費瑤、郭淮激戰於首陽(今甘肅渭源縣東南首陽鎮)南面的陽溪。費瑤、郭淮迅速堵塞要道,部署兵力於谷底,並於夜間在魏延營地四周設置障礙。恰在此時。諸葛亮接應大軍趕到,與魏延、吳壹的部隊相配合,對費瑤、郭淮部隊實施夾擊。幾乎與此同時,魏大將張也率部前來增援。此時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請得萬人,與丞相異道出征,約期會師潼關,一如韓信與漢王的故事。”諸葛亮認為此次入羌中招兵買馬的成功,在於出敵不意,可一不可再;魏延雖智勇,但終非張的對手,因而否定瞭魏延“異道出兵,約期會師”的建議,仍率軍退還漢中。  諸葛亮一退兵,郭淮隨即率軍突入羌中,攻斬與漢有盟約的羌人酋長。使羌人區重新得以控制。   4、遭計謀

嶽飛北伐被叫停和秦檜沒關系:南宋朝廷沒錢瞭

我們讀《水滸》,其實也是讀貨幣的流通,英雄豪傑的理想人生境界就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稱金銀。吃喝之餘,少不瞭要有手頭把握海量貨幣的樂趣。好漢們最爽的舉動除瞭打抱不平,就是拿出一錠銀子,砸在櫃臺上,大吼一聲:小二,上酒!宋公明之所以被稱為“及時雨”,就是因為他把貨幣帶來的便利,輸送給窮人和落魄的好漢。誰讓我們享受貨幣的樂趣,誰就是我們的老大,所以宋公明成瞭好漢們的頭。 《水滸》講的是宋朝的事,宋朝也是一個貨幣的時代,成敗興亡都系於它,今天我們且進入宋朝的金融體系和貨幣市場看看。 引子:秦檜借理發解決錢荒難題 南宋初期的京城,忽然發生錢荒。不知道是南宋王朝的央行提高瞭存款準備金率,還是戰爭形勢吃緊使然,市面上忽然流動性匱乏,各大錢莊資金頭寸開始吃緊。錢莊的夥計們都背負著沉重的納儲任務。說不定還出現存款送禮,存款返現等手段。 一個偏安的王朝,被貨幣苦惱著。 怎樣增大貨幣流量,把現金給逼出來?這個難題不是軍事奇才嶽飛所能解決的,任務落到瞭內閣首相秦檜的肩上。秦檜是奸臣,奸臣也是能臣,起碼看上去是能臣。秦檜可能運用瞭大量符合金融學原則的舉措,然而收效甚微。某日,秦首相摸摸頭上發,哎呀,長瞭,也白瞭,白發三千尺,隻為貨幣愁。該理發瞭。

嶽飛的後來人:宋孝宗的北伐支柱宰相陳康伯

陳康伯(1097— 1165)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長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陽縣南港口鄉南山人。徽宗宣和三年進士。歷官高宗參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樞密使、左相兼樞密使。南宋時期金兵南下侵宋,陳康伯力主抗金,危難之際,他迎眷屬入臨安,薦虞允文參謀軍事,在采石大敗金兵。病死於京城任所,歸葬於弋陽縣新政鄉九龍崗。宋高宗曾稱贊陳康伯“靜重明敏,一語不妄發,真宰相也。” 主張抗金 陳康伯,生於宋哲宗紹聖四年,卒於孝宗乾道元年,年六十九歲。宣和三年(1121)中進士。而後歷任太學正、柯州代理知州、太 常博士、樞密院大計議官、泉州知州、漢州知州、吏部尚書、左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等職。在紹興三十一年三月拜左仆射與湯思退共同輔佐朝政。 建炎末,衢州常出現盜匪之禍,身為衢州通判的陳康伯,力督州兵濟王之師,進行討伐,並成功搗毀瞭盜匪在衢州的勢力。高宗為獎勵其功勞,提升為太常博士,後改任提舉江東常平茶鹽,再後擔任瞭樞密院大計議官。此時,雖然說陳康伯是與秦檜同朝為官,而且與秦檜在太學中有舊交,但是,陳康伯卻是與秦檜在“泊然無求,不偷合”。在秦檜死後,陳康伯出任吏部侍郎,在次任是他就提出“節用寬民”,要求朝廷節儉歲用,采取有所入則儲備其中十分一二以預防水旱災害。在秦檜當政的時候,有的官吏為瞭迎奉秦檜的喜好大興冤獄,而陳康伯挺身而出平讞多次於朝廷上直述冤情,保護瞭諸多士大夫,通過這些措施以此來節省費用,減輕百姓稅賦,平反冤獄。高宗登基後不久就拜陳康伯為參知政事。

桓溫北伐為何沒贏得好名聲:權利的無限濫用

  桓溫,是公元4世紀東晉大臣。星球大戰,是美國人喬治·盧卡斯所編寫和導演的科幻巨著。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相幹的兩個事物瞭。然而,如果我們深入去研究,卻會發現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兩者竟有如此驚人的相似之處。   桓溫幾乎把半輩子的時間都花在瞭北伐和勸說東晉朝廷北伐上面。興師北伐,恢復西晉在永嘉之亂中喪失的中原故地,對於每一個避難江南的晉人來說,都是他們念茲在茲的夢想。因此,北伐給桓溫帶來瞭崇高的聲望和權力。可是,如果認真去剖析桓溫北伐的一點一滴,就不難發現,這位桓大司馬想要的北伐,還真是有點與眾不同呢。   桓溫第一次北伐的目標是關中。桓溫軍一開始所向披靡,數次大敗前秦軍,很快就兵屯長安郊外的灞上。此時前秦皇帝苻健已經做出瞭最壞的準備,隻留6000老弱士兵留守長安,而自己把剩下的3萬能用之兵拉出來準備打遊擊。可是桓溫卻做出瞭讓人大跌眼鏡的舉動——按兵灞上不動!這次北伐最終由於桓溫軍在灞上逡巡不進,喪失戰機,被前秦軍隊切斷瞭補給,導致轉勝為敗。兩年後桓溫再次出兵北伐,他成功收復瞭西晉故都洛陽和大片國土。可是這次北伐的結局卻比上一次更詭異,在要求朝廷遷都到自己控制的洛陽未果之後,桓溫竟幹脆從洛陽撤軍瞭,“溫還軍之後,司、豫、青、兗復陷於賊”,北伐成果毀於一旦!   太和四年(369年),桓溫再次以執政的身份提出北伐,要求郗愔等部一同出兵,並趁此機會奪下瞭郗愔的徐、兗二州刺史職務和軍權。於是,桓溫終於心滿意足瞭,率領5萬大軍北伐。然而,經過20年的時間流逝,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已經遠不是永和年間那樣混亂與脆弱瞭。鮮卑名將慕容垂先阻擊桓溫軍於枋頭,接著切斷晉軍糧道,最後再趁桓溫退軍之機以精騎猛擊,在襄邑和譙國大敗桓溫。   桓溫一輩子孜孜以求的北伐就以這樣的失敗結局收場瞭。然而桓溫卻似乎絲毫不以為意,也不再謀求北伐,而是開始一門心思謀權篡位。從太和六年(371年)開始,在短短不到3年內,桓溫廢瞭一個皇帝(海西公),差點廢瞭第二個皇帝(簡文帝),而這僅僅是因為第二個皇帝死得太快,沒來得及被廢。   分析到這裡,桓溫北伐的實質已經很清楚瞭。桓溫真正要的,不是北伐,而是權力,北伐不過是他為瞭攫取權力而打的一面堂而皇之的大旗而已。正是因為如此,盡管桓溫第三次北伐失敗的損失並不比第一次北伐的損失大多少,而他所掌握的資源則遠遠超過瞭當年,他卻再也沒有任何出兵北伐的舉動,而是專心致志地在行“廢立”之事和打擊異己大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原因很簡單,北伐雖然失敗瞭,但他的真正目的——權力,卻已經拿到瞭手。目的既然已經達到,又有什麼必要再去打那面大旗呢?

戰神韓信的成名戰:率殘兵北伐平定三個諸侯國

在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彭城之戰中,劉邦的56萬聯軍不敵項羽的3萬精兵,劉邦的軍隊一直敗退到滎陽才站穩腳跟。但防線穩固後,劉邦的後方卻出瞭問題,諸侯聯軍的趙國、代國、西魏國相繼叛漢。劉邦派韓信北上平叛,但劉邦又在韓信平叛的過程中,不斷抽調韓信的精兵去補充滎陽的兵源。那麼,韓信帶領剩下的老弱之旅,他能夠連續平定三個反叛的諸侯國嗎? 劉邦在漢二年4月攻占瞭彭城,結果吃瞭個大敗仗,5月他撤到瞭今天河南的滎陽,並且在滎陽築起瞭一道非常有效的防線,遏制一路敗退的狀況。剛剛把戰線穩住,劉邦的煩心事又來瞭,就是聯軍的諸侯出瞭問題,出在一個西魏國,一個趙國,一個代國,趙國在上一集已經提到過瞭,趙王是姓趙名歇,趙歇叛漢。趙歇叛漢的原因是因為代王陳馀的挑唆,因為陳馀當年給劉邦提出出兵條件你殺張耳,劉邦找瞭一個長得像張耳的人殺瞭,把頭給人傢送過去,忽悠住人傢陳馀,所以陳馀加入聯軍,趙王也加入瞭。等到後來發現張耳沒有死,這陳馀不幹瞭,所以代國退出,趙國退出,西魏王魏豹的退出最富有戲劇特色。西魏國是怎麼退出來呢?他給劉邦提瞭個要求,我要回傢去看父母,請假瞭,回傢省親瞭。一過黃河魏豹就下令把黃河渡口給封鎖住。劉邦對趙王、代王的叛變沒有采取行動,西魏王魏豹的叛變,劉邦立即感到問題很嚴重,因為西魏國的地理位置太重要瞭。西魏國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山西,山西的地理位置對於劉邦來說太重要瞭,從山西南下可以切斷劉邦所在的滎陽的補給線,他可以打滎陽的後方,這是南下;從山西西進可以打到現在劉邦的關中根據地,魏豹一叛變劉邦特別急。那麼為什麼魏豹會叛變呢?這裡邊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魏豹一叛變,劉邦就想打魏豹,但是他沒有兵,在萬般無奈之下,他派瞭一個他手下非常有名的說客叫酈其食去勸魏豹重新回到漢軍陣營來。 魏豹給酈其食說瞭一番話,魏豹說“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說人活一輩子非常短,短到什麼時間呢?“白駒過隙”,“白駒”就是白馬,“隙”就是門縫,一匹白馬奔跑過去,在那個門縫中間就是一閃而過,而漢王劉邦這個人罵起其他的諸侯就像罵奴仆一樣,我實在受不瞭,所以我不願意再回到劉邦陣營裡,但這不是魏豹叛漢的最重要的原因。第二個原因,彭城之敗以後,當時天下的局勢是楚強漢弱。魏豹還有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叛漢的理由,就是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和魏豹的一個嬪妃有關,魏豹有一個嬪妃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這個人叫薄姬,薄姬的母親是當年和魏國的宗室私通生瞭薄姬,生下來以後,她女兒長得很漂亮,長大後就找瞭一個善於相面的相面大師給她女兒看相。這個相面大師告訴薄姬的母親魏媼,說你的女兒將來必生天子,將來一定生個皇帝,做母親的把這話悄悄告訴她女兒。等到魏豹成瞭魏王以後,魏媼就主動把自己這個漂亮女兒送到魏王的宮殿裡面,成瞭魏豹的嬪妃。做瞭魏豹的嬪妃以後,薄姬就把這個秘密告訴瞭魏豹,說我入宮之前有人給我相過面,說我將來必生天子。魏豹一聽,史書記載叫“獨喜”,心裡特別高興。你想入宮薄姬將來生天子,那魏豹想著我應當是天子的什麼?我是天子他爹,天子的爹是什麼?老天子。所以魏豹叛漢還有一個秘密,就是他覺得這個薄姬將來要生上一個皇帝,是不是應著我有可能當皇帝的呢?我跟著劉邦幹幹嘛呢,跟著劉邦幹將來劉邦當皇帝瞭我不能當皇帝,我自己拉起一股隊伍來,將來幹成瞭,說不定將來我當皇帝,這個嬪妃再生一個小皇帝。 其實魏豹算錯瞭,魏豹少問一句話,就是這個女人是給哪個男人將來生天子,這句話他沒問。就差這麼一點點,結果鬧出一個大問題來,魏豹叛變瞭,後來魏豹被殺。魏豹被殺以後,他老婆也被人傢“沒收”瞭,“沒收”到劉邦那兒去瞭,劉邦就把她送到輸織室,就是織佈的地方,魏豹的嬪妃就做瞭劉邦王宮裡邊織佈坊的一個織佈女工。因為織佈坊都是女工,劉邦特意去看一看,結果發現這個薄姬很漂亮,就立即從織佈女工提拔瞭一下,提拔到王宮裡來瞭。提拔過來以後劉邦忘瞭,結果一年多也沒有召她。後來有一次,薄姬有兩個發小,她三姐妹關系非常好,她這兩個發小也進瞭劉邦的後宮,但這兩個人很幸運,都被劉邦看中瞭,而且寵幸瞭。所以有一天,就是在滎陽作戰的時候,在滎陽對峙中間,劉邦的結發夫妻這個時候正在項羽的陣營中間做人質,劉邦就和他很寵幸的這兩個嬪妃在一塊兒聊天,這倆人就說起來,她們三個發小當年在一塊小時候玩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說過一句什麼話呢?“先貴無相忘”,就是咱們三個人中間誰將來得到寵幸瞭,別忘瞭另外兩個人。現在她兩個人都得到寵幸瞭,她倆就談起來薄姬。結果她倆說這個話被劉邦聽見瞭,劉邦就問,你們說那個人是誰?然後這兩個人把這個經過整個說瞭一遍。劉邦聽過以後,就說這樣吧,今天晚上召她來侍寢,就把這個薄姬召過來瞭。其實薄姬很會說話,她見到劉邦以後第一句話就說,我昨天晚上做瞭個夢,夢見一條蒼龍盤在我的腹部。劉邦就說瞭兩句話,“此貴征也”,這是一個非常吉利的征象,“吾當為汝成之”,我來成全你這個夢。兩個人就住瞭一晚上,這一夜一住薄姬竟然懷孕,而且生瞭一個男孩,劉邦給他取瞭個名字叫劉恒,此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文帝。所以那個相面的說的對,說此女當生天子是對的。魏豹搞錯的就是他沒有想這個女的和誰生天子,他忘問這一點瞭 當然魏豹叛亂是有他的資本的,魏豹很能打仗,魏豹過瞭黃河以後,就在蒲坂,就是今天山西的永濟縣做瞭重點防護。那麼韓信怎麼打呢?韓信還是用當年和章邯打仗那個辦法,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換句話說叫聲東擊西,韓信就在魏豹重點防范的對面,臨晉關的黃河渡口集中瞭大量的船隻,大量的軍事物資,還派瞭一部分士兵給瞭魏豹一個假象,說漢軍要從臨晉關這兒強渡黃河,所以魏豹重點防范的就在這兒。但是韓信的主力卻是悄悄地向西開拔,一直走到今天山西的韓城,在少梁渡口偷渡。怎麼偷渡黃河呢?韓信找瞭一些大葫蘆,還找瞭一些大甕,把那個口封住,葫蘆跟甕捆在一塊兒,在上面紮成木筏子,底下就是葫蘆、大甕,它有浮力,士兵們就在這上邊偷偷地渡過去瞭。渡過去以後,魏豹還在蒲坂那兒重點防范,韓信帶著軍隊過去以後,首先就把西魏國的一個重鎮安邑給拿下來。然後派曹參去打東張,因為東張離蒲坂很近,就在蒲坂的東邊。一打東張魏豹就害怕瞭,因為他怕漢軍抄他的後路,所以他就匆匆忙忙從蒲坂撤兵,想回安邑,回到安邑這個重鎮去。結果走到路上聽說安邑被韓信占瞭,魏豹就向東逃,韓信跟曹參就追,在追逐中又打瞭兩仗,魏豹都打敗瞭,最後魏豹戰敗被俘。 韓信去打魏豹的時候是8月份,到瞭9月份,韓信的軍隊就攻占瞭平陽,就今天山西最南部的一個重鎮,叫臨汾,把魏豹的父母親、妻子、兒女全抓住瞭,西魏國滅亡瞭。韓信這一次滅魏,兩個月把魏國給滅瞭,滅魏是韓信奉劉邦之命迫不得已的做法。滅瞭魏以後,劉邦的做法很絕,韓信不是滅瞭魏嗎?劉邦就派人過去把韓信的精兵全部抽走,給韓信留下老弱,給他下瞭個任務,你繼續再打。把他的精兵全帶走瞭,精兵帶走幹什麼呢?補充滎陽戰線上兵源的損失。當然還有一個目的,有人說劉邦這樣做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削弱韓信的實力。

關羽北伐為何不殺降卒斷送劉備一統天下的希望

  關羽北伐水淹於禁七軍後,寧可養著三萬多降卒也不殺降,為瞭解決吃飯問題,關羽隻好去孫權的地盤上搶糧食,再次觸怒瞭孫權,導致孫權與曹操聯手,派兵偷襲荊州,關羽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也徹底斷送瞭劉備集團一統天下的希望。   西漢時期,有中興英主之稱的漢宣帝劉詢與時為太子的漢元帝劉奭討論治國之道時,曾說道:“漢傢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這是一代英主對治國之道的終極思考和選擇。此後兩千年,中國帝王的治國之道基本沿用這一方略,從不外乎王道和霸道兩者。   那麼,什麼是王道?什麼又是霸道?簡而言之,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王道”重於“德”,“德”勝“術”而“王”,而“霸道”重於“術”,“術”勝“德”則“霸”。   孟子說得更明白:“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依靠武力、假托仁義,是為霸道;依靠道德、推行仁政,是為王道。漢代大學問傢劉向,也曾在《新序·善謀》中解釋說:“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禮義。”   至於王道與霸道的效果,孟子也給出瞭答案:“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東晉最後的北伐希望祖逖:遭八王之亂掣肘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封建宗室之亂中規模最大、時間最久、牽涉最廣的一次骨肉之禍,整整大鬧瞭二十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及社會秩序完全破壞。其間,胡族勢力乘機擴大,相繼為禍中原。其中勢力最大的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族,史稱“五胡亂華”。  西晉政治敗壞,壯大的胡人乘機作亂。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兵攻進瞭首都洛陽,俘虜瞭晉懷帝(惠帝已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懷帝是他的弟弟)。匈奴兵殺瞭太子、諸王、百官達三萬人之多,造成歷史上的慘劇,歷史上稱之為“永嘉之禍”。  晉懷帝被俘虜瞭以後,有一天,匈奴王劉聰在光極殿請客,命懷帝穿著百姓的破舊青衣,一一為客人斟酒。晉朝的舊臣庾岷等看瞭心酸,悲憤得嚎啕大哭,使得劉聰非常厭惡。哭聲表示人們心目中還思念晉朝,萬一日後再擁立懷帝就不妙瞭,因此劉聰一不做二不休,殺掉瞭懷帝及庾岷等人。  懷帝被殺以後,晉朝的臣子擁立愍帝在長安即位,不久也被匈奴擊敗,西晉就正式滅亡瞭。這時西晉大批的貴族、百姓,紛紛遷往江東,造成一次民族大遷移,歷史上稱之為“衣冠南渡”。  竹林七賢的放蕩作風是西晉人所羨慕的,這七個人雖然在西晉時代都已死去,他們留下來的頹敗風俗卻隨著名流渡江而南下。因此當瑯玡王司馬睿(晉元帝)在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建立東晉時,已註定瞭東晉失敗的命運。  東晉的士大夫放蕩縱欲,沒有責任感,卻自以為清高脫俗,但在亂世之中竟也有愛國的“俗人”——祖逖。   祖逖小時候傢裡環境很不錯,祖上留有不少田財,他為人慷慨大方,極關心鄉裡貧苦的鄰居,經常拿出稻谷衣帛周濟貧苦,深得鄉黨同族的敬重。  長大以後,祖逖博覽書籍,時常往來京師之間,看到他的人都說他英氣勃勃,日後當有一番作為。  祖逖和劉琨都是司州主簿,兩人很談得來。當時的年輕人在一起都喜歡說些玄妙的怪理,研究如何使皮膚白嫩的妙法,完全一派娘娘腔。祖逖和劉琨可不,他們具有男子氣概,經常討論國傢大事,對世局的混亂非常憂心。  一天,他倆同被共寢,忽然聽到荒野中傳來“喔喔”雞鳴,祖逖一腳踢開瞭棉被,叫醒劉琨:“起來吧,讓我們來練練身體,以備日後報國之用。”  於是,他二人拿著劍,對著寒風,起勁地舞起來。從此天還未亮,隻要公雞一叫,他們便聞雞起舞,有人笑他們:“神經病,在被窩裡多待一會不好嗎?”庸碌凡俗的人怎能瞭解他二人的雄心壯志?  過瞭不久,京師大亂,祖逖率領瞭數百傢親戚朋友往淮泗避難,一路上祖逖把車馬都讓給同行老弱,自己徒步而行;藥材、衣物、糧草也毫不吝嗇地與眾人分享,大傢感激得說不出話來。逃難途中遇到不少土匪,祖逖都好心地收留他們,待他們像子弟一般親切。許多人不以為然,警告祖逖:“當心這會損害你的名譽!”祖逖完全不以為意,他說:“土匪也是被逼的,他們又何嘗願意當土匪?”  這時候,瑯玡王司馬睿剛在江南即位,他就是晉元帝。晉元帝的得位,完全是時勢所造成的,依靠祖宗的門蔭而得到的,能保命已經不錯瞭,哪兒還想得到北伐統一?  祖逖本著一腔熱忱對晉元帝說:“西晉的滅亡,並不是由於君主的暴虐引起人民的反叛,而是因為諸王彼此相鬥,使得戎狄乘機而人。現在北方的人民都不滿胡人的統治,如果皇上讓我為統帥,率兵北伐,我相信一定可以一雪國恥!”  一方面晉元帝根本沒有北伐心意,他隻想偏安江南;另一方面過江的百姓沒有報戶口,政府沒法子抽稅,租稅是隨意樂捐,也找不到壯丁當兵。財政困難加上軍隊缺乏,晉元帝隻得任命祖逖為豫州刺史,勉強給瞭祖逖一千人的糧食,三千匹佈,也不給鎧仗,讓他自己去設法。  換瞭別人可能知難而退,但祖逖是一個有毅力的人,他率領瞭傢鄉部曲渡江北上,船開瞭一半,祖逖拿著楫敲擊船舷發誓說:“祖逖要是不能清中原得到勝利,那我便如江水一去不返。”表現瞭視死如歸的精神。同伴們也知此去是明知不可能成功,還要拼死一戰,個個都慨嘆不已。  祖逖渡過長江,在黃河以南與羯族領袖石勒發生激烈戰爭,由於祖逖獲得河南地區許多塢堡主人的擁護,他的勢力逐漸擴大。  所謂塢堡是五胡亂華之時,晉室南遷,留在長江以北的漢人,為瞭自保,不被胡人殺戮,而建築的防禦性的城堡,塢堡內有自己訓練的軍隊,也從事糧食生產,所以很有力量。  黃河以南的地區大部分被祖逖收復。石勒也很佩服祖逖的領導能力,特別下令替祖逖的母親隆墓(祖逖的老傢被石勒控制)。  祖逖整軍經武,安撫百姓,和胡族苦戰瞭八年,戰果輝煌,正準備揮兵渡過黃河,繼續北伐,不料,晉元帝忽然派遣戴淵為都督,坐鎮淮陰,命令祖逖要受戴淵指揮。戴淵在江南雖有名望,但完全沒有軍事能力,更沒有積極進取的企圖,祖逖覺得十分失望。同時,又聽說京師(南京)之內大臣不和,明爭暗鬥,恐怕會變成內亂,祖逖身在前線,憂心忡忡。  在焦慮煎熬之下,祖逖生瞭重病。祖逖自知不久於人世,望天長嘆:“我正準備渡過黃河,收復河北,老天爺卻要我死,真是不保佑我們國傢啊。”  不久,祖逖去世,隻有五十六歲。河南地區人民如喪考妣,哀痛極瞭,還為祖逖建瞭祠堂,供後人瞻仰。相關閱讀推薦:嶽飛的後來人:宋孝宗的北伐支柱宰相陳康伯嶽飛北伐被叫停和秦檜沒關系:南宋朝廷沒錢瞭為什麼隻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瞭:北伐為何那麼難諸葛亮北伐違背瞭隆中對?到底什麼促使其北伐南宋的野望:嶽飛死後的三次的北伐

為什麼隻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瞭:北伐為何那麼難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南征取得的勝利比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傢都以偶然來看待這個問題,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     具體的戰術,往往決定的是暫時的成敗,經濟的基礎才是最關鍵的,諸葛亮可以招招領先,但是也在經濟上奈何不瞭司馬懿,而且諸葛亮進行的也是北伐。   決定這個成敗的關鍵在於古代的作戰半徑問題,我們設想一下,在古代一頭牛拉著自己吃的草和趕車人的糧食,能夠走多遠,這個距離除以二就是一般情況下的作戰半徑,超過這個半徑糧草就供應不上瞭。   沒有糧草的供應,是難以作戰的,諸葛亮對於司馬懿也是屢屢輸在這個糧草的供應上。而中國實際的情況是南方糧草豐富,人口密集,糧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戰地就地解決,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進行堅壁清野的,這樣一來南征與北伐在經濟上的壓力絕對是不對等的。   為瞭增加作戰的半徑,古代也有一定的解決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級的傳送體系,比如是一人作戰,一人從一級的糧庫送糧草,然後再二人把糧草從二級的糧庫送到一級糧庫,再四人把糧草從三級糧庫送到二級糧庫,依次類推。這種方法在漢武帝的時代使用,結果是一個作戰人員需要十四個運送糧草的人員,取得對於匈奴的勝利付出瞭三代人的積蓄和全國一半的人口,這樣的戰爭是否該打在今天把這個背景說出來是要探討是否該應當的。

諸葛亮北伐違背瞭隆中對?到底什麼促使其北伐

蜀漢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最終以諸葛亮病死軍中而宣告失敗。那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其時,蜀地, 國小力弱,易守難攻。為何以諸葛經天緯地之大才,竟不顧現實,以短擊長,不自量力,堅持北伐?後世史學眾說紛雲。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系。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瞭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隻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傢,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瞭。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隻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隻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采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瞭,但每個基地隻有一個農民在采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采瞭礦,開始暴兵瞭,你就完瞭。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復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瞭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隻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瞭一個很發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瞭,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瞭,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瞭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瞭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傢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註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集團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也存在著很多矛盾。一開始,關羽丟瞭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思路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統治益州,以李嚴為代表的益州集團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集團,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集團。這樣,長江上遊和中遊互相依托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集團,比如黃權,也大力支持。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集團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劃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經接受瞭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通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因為對益州集團的打壓,缺乏人才始終是北伐的掣肘,鍛煉、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嶽飛北伐遭遇解放軍:嶽飛原來是林彪轉世

  電視熒屏如今幾乎被古裝劇壟斷,雖然幾部大片收視都很不錯,但其中屢屢出現的差錯和讓人“不忍直視”的劇情卻讓人揪心。如果說《天天有喜》中神仙們唱著鳳凰傳奇的歌曲上場還能以“無厘頭神話劇”的理由掩飾一下,在難得一部歷史大劇《精忠嶽飛》片中,眼尖網友發現在嶽飛率軍北伐時,行軍圖上竟赫然寫著“四野戰區”的字樣,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精忠嶽飛》由於其歷史題材收視頗高,但常識性硬傷讓觀眾不堪忍受。例如趙桓當太子時就被字幕介紹為“宋欽宗”;韋太後在老公在世時自稱“哀傢”;楊業殉難的“兩狼山”變成瞭“二狼山”;金兀術手臂上竟文有英文……觀眾的忍耐,在發現嶽飛率軍北伐時,墻上掛著一張寫著“四野戰區”行軍圖時達到極限——第四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簡稱四野。許多網友對於這個顯然是從解放戰爭劇中“借用”過來的道具地圖,一頓調侃,“原來嶽飛是我軍的人”。   劇中涉及歷史的偏差並未到這裡結束,當劇情進展到宋軍搬出幾百門火炮阻止金軍南渡黃河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再度驚呆瞭”。歷史小說作傢斯庫裡對照歷史表示:“《武經總要》(北宋官修的一部軍事著作)中沒有任何火槍、火炮類的介紹,世界第一部火炮為內蒙古新發現的元代火銃。”   對於觀眾的挑刺與吐槽,該片監制唐季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沒有回避,坦言確實有些地方處理欠妥,“觀眾挑刺是好事,說明他們關心這個劇”。但他也提出電視劇屬於藝術作品,“並非教科書,更不是紀錄片”。 相關閱讀推薦:宋朝史上的民族英雄“平民將軍”嶽飛會遭毒手?殺死英雄的兩把暗器:細談民族英雄嶽飛之死緣由揭秘:嶽飛死後其著作的《武穆遺書》今何在?遊嶽忠武王祠:於謙嶽飛兩個英雄的惺惺相惜嶽飛愛國千古稱頌:明朝贊頌嶽飛詩歌合集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由南擊北從無勝紀

  蜀漢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最終以諸葛亮病死軍中而宣告失敗。那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其時,蜀地, 國小力弱,易守難攻。為何以諸葛經天緯地之大才,竟不顧現實,以短擊長,不自量力,堅持北伐?後世史學眾說紛雲。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系。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瞭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隻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傢,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瞭。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隻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隻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采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瞭,但每個基地隻有一個農民在采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采瞭礦,開始暴兵瞭,你就完瞭。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復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瞭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隻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瞭一個很發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瞭,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瞭,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瞭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瞭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傢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註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集團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也存在著很多矛盾。一開始,關羽丟瞭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思路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統治益州,以李嚴為代表的益州集團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集團,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集團。這樣,長江上遊和中遊互相依托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集團,比如黃權,也大力支持。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集團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劃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經接受瞭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通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因為對益州集團的打壓,缺乏人才始終是北伐的掣肘,鍛煉、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