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南唐

揭秘:南唐歷史上重臣為何沉溺於“天上人間”?

  導讀:夜讀《新五代史》,多處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韓熙載。這韓熙載便是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男一號”。五代大畫傢顧閎中的這幅《夜宴圖》,以連環長卷方式描摹出南唐名臣韓熙載夜宴盛開、縱情聲色的場景。畫中參加夜宴的四十餘人神態各異,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將南唐“天上人間”描繪得淋漓盡致。這韓熙載身為南唐重臣,何以沉溺“天上人間”、醉生夢死?  有一說是南唐後主李煜對韓熙載等一批北方投順官員百般猜疑、陷害,因而韓熙載故意裝成縱情聲色、玩世不恭,意圖讓李後主確信自己毫無政治野心以求自保。但李後主仍對他不放心,便暗出派顧閎中、周文矩二人窺探韓熙載,命其如實照畫。韓熙載自然明白顧、周之來意,便營造一個南唐最奢華的“天上人間”,上演一場酣暢淋漓的夜宴歡娛。顧閎中則憑借驚人的記憶力與繪畫天賦,畫出這場夜宴歡娛盛況。李後主見此畫後,便放過瞭韓熙載等人。上述傳說與歷史事實似乎有較大出入。韓熙載縱情聲色是刻意偽裝不假,但卻是別有隱情。他不是怕李後主猜疑,相反是怕李後主重用自己,縱情聲色的真實原因是躲避李後主拜其為宰相。   韓熙載原本具有遠大抱負,其才具足以成就一番大業。作為後唐同光年進士,其文章書畫,曾名噪一時。後來其父(北海武將)因事被誅殺,韓熙載便逃往江南投順南唐。《新五代史》上說,韓熙載南奔前與好友李谷酒酣話別時曾說:“江左若拜我相,我一定長驅北上,平定中原。”李谷則說:“中原若任我為相,我便直取江南。”可見韓熙載奔江南是想去做一番大事的。後來,李谷為將率大軍攻取淮南,而韓熙載卻是無所作為。是韓熙載平庸無能,還是南唐不給機會?答案是兩者都不是!  韓熙載曾經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寵信,後主李煜繼位後也一直重用他,任命其為吏部侍郎、兼修國史。不久因為改鑄錢幣之事,韓熙載與宰相嚴續爭論於禦前,韓熙載辭色俱厲,聲震殿廷。李後主因其失禮,改授秘書監,讓他管管著作局與三閣圖書。不到一年,李後主再次任命韓熙載為中書侍郎、勤政殿學士,這是韓熙載生前所任的最高官職。後主還分封他的兩個兒子為清源公、宣城公,對其是倍加寵愛。李後主甚至覺得韓熙載“盡忠,能直言,欲用為相”。可見,李後主是一心想讓韓熙載當南唐宰相,托付朝中大事。  問題在於,李後主統治時期的南唐已是岌岌可危。韓熙載深知李後主是個扶不起來的“阿鬥”,南唐衰亡大勢憑一己之力難以扭轉。韓熙載平日敢於直言,在朝中樹敵諸多。若身居相位,就可能或遭受政敵暗算,或成為一個“亡國之相”。《南唐書·韓熙載傳》上說到,當時的韓熙載認為“中原王朝一直對江南虎視眈眈,一旦出現真命天子,南唐可能連棄甲的時間都沒瞭。在此時接受拜相,豈不成為千古笑談!”應該說,此時的韓熙載已經完全失去瞭當年的抱負,當“亡國之相”倒不如縱情聲色,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他的內心卻是極其痛苦的,《夜宴圖》中韓熙載的表情便是悒悒不樂,可見其心情沉重。   史載,韓熙載在李後主欲拜其為相之時,便蓄養傢妓四十人,在自己的府上營造“天上人間”,每天請上一幫朋友,夜宴不斷,盡情歡娛。國之將亡,朝中重臣卻沉醉於美色艷舞之中,便隨即遭人彈劾。李後主也感到很失望,覺得如此韓熙載確實難以為相。這“亡國之相”算是躲避過去瞭,但又被貶為太子右庶子、分司南都,即於洪州安置。韓熙載立馬將所有的傢妓全部趕走,自己單車上路。李後主知道後大喜,覺得這人還有救,馬上下詔讓他留下來,恢復他的官職。但好景不長,不久那些走瞭的妓女又一個個被韓熙載請回來瞭,新“天上人間”的新夜宴又上演。李後主聞聽後搖著頭說:“我真是無可奈何啊!”從此就對韓熙載徹底失望瞭。  韓熙載在六十九歲時候死去,李後主感嘆地說:“我始終不得讓韓熙載為宰相啊!”於是下詔贈韓熙載平章事,即宰相之職。韓熙載死時傢裡已經非常貧窮,棺槨衣衾,都由李後主賜給。李後主將他埋葬在東晉名臣謝安墓旁,還令南唐著名文士徐鉉為韓熙載撰寫墓志銘,徐鍇負責收集其遺文,編集成冊。如此種種,足見李後主對韓熙載之厚愛!相關閱讀推薦:決定南唐存亡的兩對父子:李璟父子和皇甫暉父子宋朝四大將之一曹彬:平滅後蜀南唐的開國重臣南唐名將劉仁瞻:獨守孤城斬殺逃跑的親生兒子南唐史上樊若水曾獻計趙匡胤:架浮橋破長江天塹揭秘:南唐歷史上後主李煜手下不為人知的忠臣們南唐後主李煜寵愛的兩個女人:大小周後悲劇結局

南唐大將邊鎬:滅福建王氏 湖南馬氏的滅國名將

  邊鎬,小名康樂,生卒年不詳,江寧人。五代時南唐著名將領。   初露鋒芒   南唐保大元年,邊鎬奉南唐中主李璟之命,鎮壓張遇賢起義,以行營招討的名義兼任撫、信、袁、吉等州都虞侯,隨齊王李景隆進攻割據福建的閩主王延政,歷經激戰,王延政出降,閩亡。   削官為民   此時,南唐諸將皆爭功,唯邊鎬不發一言,得到南唐皇帝信任,此後以信州刺史兼湖南安撫史的身份,率軍平定割據湖南的馬氏政權,進位武安軍節度。邊鎬為人寬厚,禦下無法,時人稱之為邊菩薩。平定湖南之後,馬氏舊將劉言、王逵、周行逢、孫朗等人起兵叛亂,邊鎬抵禦不利,全軍覆沒,從湖南逃回,被削官為民。   再次為將

五代十國時期壽州之戰:南唐李璟不聽勸告誤國事

  自公元955年以來,南唐軍隊屢敗於後周,中主李璟數次遣使求和,都得不到答復。  李璟不得不任命弟弟齊王李景達為諸道兵馬元帥,以陳覺為監軍使,率大軍抵禦周軍。  李璟,字伯玉,初名李景通,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長子,母元敬皇後宋氏。網絡圖  韓熙載十分瞭解陳覺這個人:志大才疏,忌賢妒能。前幾次率軍進攻福州時,損兵折將,嚴重削弱南唐國力,所以韓熙載向李璟建議不要用陳覺這個人,說:“親莫過親王,重莫過元帥,何必再任命監軍使!”   其實李璟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隻是他想起父親李昪在世時,曾有意立弟弟李景達為太子,這件事雖然沒有公開,但畢竟在李璟心中已形成瞭陰影,把兵權交給弟弟不放心,派陳覺是為瞭牽制。  在這種情況下,韓熙載的勸諫自然不會被采納,然李璟的固執己見,卻為南唐軍事的慘敗埋下瞭很大的隱患。  這一時期南唐軍隊雖然屢敗,但由於後周軍隊軍紀敗壞,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激起瞭淮南人民的反抗,他們自動拿起武器,四處襲擊周軍;加之周世宗一度返回汴梁,南唐失去的州縣又有不少相繼被收復。  南唐的壽州守將劉仁贍出兵攻擊圍城的周軍得手,殺傷數萬,焚毀其器械無數。在形勢有利的情況下,劉仁贍派人至李景達駐紮的濠州,請求派大將邊鎬來守壽州,自己乘勝率軍出城與周軍決戰。  由於陳覺的幹擾,劉仁贍的請求沒有被批準,劉仁贍憤鬱得疾。  這時各地周軍紛紛撤退,準備集中兵力攻取壽州,南唐諸將請求乘機據險邀擊周軍,而朝中權要擔心事態擴大,不許行動,致使周軍安然退至正陽,使壽州之圍更加難以解救。  李景達雖為元帥,卻處處受到陳覺的牽制,軍政大權實際控制在陳覺手中,而陳覺擁兵五萬,無意決戰,將吏畏其權勢,無人敢言。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之時,卻發生瞭南唐大將朱元臨陣叛變降敵的事件,致使局面不可收拾。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朱元奉命擔任淮南西北面應接都監,他連下舒、和二州,駐軍紫金山。  朱元善撫士卒,與之同甘苦,每戰誓眾,慷慨陳詞,流涕被面,士卒皆有效死之意。  陳覺與朱元不和,密奏朱元不可信,不可付以兵權,中主李璟於是命楊守忠前往代替朱元統軍。  楊守忠到前線後,陳覺以李景達的名義,召朱元至濠州議事,謀奪其兵權。  朱元聞知,悲憤欲自殺,其門客勸他投降後周,朱元遂率本部萬馀人歸降瞭後周。  朱元的投降引起南唐諸軍崩潰,紛紛沿淮河東逃,被事先埋伏的周軍截擊,死傷及投降的達四萬馀眾,拋棄的船艦器械不計其數。  李景達、陳覺狼狽逃回金陵,大將邊鎬、許文稹、楊守忠被俘。壽州援兵斷絕,守將劉仁贍憂憤而死,壽州失守。其馀各州守將紛紛棄城而逃,後周戰艦直入長江,佈列江面。南唐徹底戰敗,隻好割讓淮南十四州給後周,並稱臣納貢。  中主李璟不聽韓熙載的勸諫,終於釀成戰敗的大禍。從此南唐積貧積弱,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為瞭躲避中原王朝的威脅,李璟被迫遷都洪州(今江西南昌),鬱鬱寡歡,終於一病而亡。(微信號:songshugonghui)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南唐歷史上重臣為何沉溺於“天上人間”?決定南唐存亡的兩對父子:李璟父子和皇甫暉父子宋朝四大將之一曹彬:平滅後蜀南唐的開國重臣南唐名將劉仁瞻:獨守孤城斬殺逃跑的親生兒子南唐史上樊若水曾獻計趙匡胤:架浮橋破長江天塹

南唐史上樊若水曾獻計趙匡胤:架浮橋破長江天塹

  導讀: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南北都還有很多勁敵,其中以南唐最大而且最為富庶。趙匡胤的策略是“先南而後北”。開寶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趙匡胤滅荊南、南漢、後蜀等,接著擬派大軍攻打南唐。南唐當時的都城在金陵(南京),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最大國,橫跨江淮三十多州,更擁有魚鹽之利。李璟在位時,曾被後周打敗,失去江北十四州,乃改國號為“唐國主”。北宋建立後,後主李煜繼位,他酷愛詩詞、美術、音樂等,對當皇帝“並不在行”,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但這並沒有改變趙匡胤討伐統一的決心,然斯時最大的障礙是“長江天塹”。  當時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叫樊若水,字叔清,又名知古,祖父原居長安,父樊潛,任南唐石臺縣令,遂移住安徽池州。樊若水屢試科舉不中,欲謀北歸,“擇明主而事之”,後乃投靠宋廷。他知宋太祖急欲攻打南唐,受掣於長江天塹,有天他發奇想,認為如在江面裝置浮橋,大軍便可順利橫渡長江。樊若水經過周密的觀察後,選定在采石江面架設浮橋是最好的位置,於是他用繩索測量江面,以垂釣作掩護。   開寶三年(970年),樊若水拜見宋太祖,呈獻架置浮橋以渡大軍之計,太祖非常嘉賞,特令送學士院試,賜本科及第,授豫州軍事推官。同時,宋太祖也立即派人到湖南建造巨型戰艦千艘,另砍伐大批大竹竿,做成竹筏,以備架設浮橋之用。開寶七年(974年)9月,渡江作戰一切準備就緒,趙匡胤以李煜拒來朝拜為借口,令曹彬為元帥,潘美為都監,發兵十萬攻打南唐。樊若水時任太事右贊善大夫,乃引導曹彬占領池州,在安慶以西十公裡的石碑口,架設浮橋成功,曹彬遂趁機揮師順流,大破銅陵之南唐水軍,又克蕪湖、當塗等重鎮,殲南唐軍兩萬,奪占瞭采石要隘。  捷報傳到汴梁,趙匡胤立令將石碑浮橋東移,架設采石浮橋,大軍於對江待命,樊若水在現場指揮,三日橋成,步騎大軍渡江,如履平地一般。李煜聞訊,詢學士張泊,張說:“臣遍覽古今,未曾見浮橋橫跨大江,必是軍中誤傳。”張泊如此主觀臆斷,故僅派步兵一萬迎打宋軍,結果當然慘敗。開寶八年(975年)11月底,宋軍向金陵發動總攻擊,進而占領金陵,李煜投降,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令侯,南唐至此遂亡。由上可知,樊若水施展奇策,架設萬裡長江第一浮橋,使天塹變為軍事通道,加速北宋平定南唐,統一全國,誠可謂功垂青史。 相關閱讀推薦:皇帝竟然也做包租公:宋朝歷史上官員大多租房住趙匡胤母親杜太後簡介 宋朝昭憲太後生平簡介宋朝史上發達的娛樂業:開封竟有風月作坊近萬傢宋朝女子的相撲“很黃很暴力”:風化開放不輸唐宋朝公務員待遇太好:大傢閨秀打破頭爭當官夫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從南朝到宋朝的佛教熱

南唐名將劉仁瞻:獨守孤城斬殺逃跑的親生兒子

  劉仁瞻(900-957) 五代十國南唐大臣。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字守惠。一說瞻為淮陰洪澤(今江蘇省洪澤縣)人。以驍勇名於當世。曾任吳右監門衛將軍。歷任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袁州(今湖南省宜春市)刺使。瞻治軍嚴明,將士聽命。李璟襲位後,使掌親軍。在任壽州(今安徽省壽縣)節度使時,適後周來攻,他堅強固守,終因營田副使孫羽等獻城,而己又重病在身,不得已而降。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親征南唐,戰略目標是奪取南唐在淮南的領土,將其勢力趕到長江以南。周軍首先進攻壽州(今安徽壽縣),守將乃五代名將劉仁瞻,周軍始終無法攻克。周世宗派人招降劉仁瞻,隻得到一串無情的恥笑。但南唐援軍卻很不爭氣,均被周軍擊敗。首先是後周武信軍節度使李重進在淮河大敗唐軍精銳”揵馬脾”,陣斬神武統軍劉彥貞;之後趙匡胤在渦河口擊敗萬餘唐軍,陣斬兵馬都監何延錫等,然後兵至滁州。南唐江州軍節度使皇甫暉率15萬大軍駐守城北清流關,被擊敗後退入滁州城。皇甫暉在城上喊話:”你我都是各為其主,不要那麼拼命,你的砲彈打進來不好受,不如讓點空間,讓我出城列戰如何?”趙匡胤聽後哈哈大笑就同意瞭。等皇甫暉列好陣後,趙匡胤縱馬疾前,沖開唐軍陣型,一刀砍中皇甫暉的腦袋!唐軍大亂,皇甫暉被擒,周軍進駐滁州。當夜,趙弘殷所率援軍趕到,在城下叫門。趙匡胤在城上答道:”父子之間不可謂不親,但我率兵駐城,現在是深夜,軍情不明,不能開門。”趙弘殷無奈。隻好在城外露宿,天亮後才被放進城。   是的,正是這樣的治軍風格,才鍛造出後來那支勇猛凌厲、縱橫捭闔的鐵血宋軍。   南唐的援軍都被打掉,壽州成為孤城,但劉仁瞻堅守不讓,周世宗也親臨一線指揮。劉仁瞻見到周世宗傘蓋,挽起強弓射去,射到周世宗面前僅數步。左右連忙請周世宗退避,但周世宗毫不畏懼,竟然移步到剛才劉仁瞻射中處大喊道:”劉將軍,剛才您沒射中,現在我站近一點兒,請再射!”劉仁瞻也不客氣,再一箭射去,竟然又隻差數步!周世宗大笑道:”劉將軍請繼續射,箭射完瞭朕再給您送!”劉仁瞻大驚道:”難道他果然是真命天子?看來此城必破,我隻有以死報國瞭!”說罷擲弓於地,仰天長嘯。雖然劉仁瞻已經明白天下大勢已不屬南唐,但仍然忠於職守,周軍始終無法攻克壽州。   唐軍雖然不能解壽州之圍,但也一直在努力增援。唐中主之子齊王李景達集結禁軍主力,準備收復揚州。先前攻克並駐守揚州的周將韓令坤兵力不多,奏請棄守揚州。周世宗不允,並令趙匡胤率兩千侍衛親軍前往督戰。趙匡胤駐軍六合,下令”揚州兵敢有過六合者,斷其足!”韓令坤隻好繼續固守,並伺機出城與趙匡胤合兵,在六合大敗李景達,斬首萬級。這下唐中主徹底無奈,派司空孫晟求和。周世宗愛惜劉仁瞻的忠義,請孫晟到壽州城下勸降,孫晟一口答應,來到壽州城下,周世宗大喜。

揭秘:南唐歷史上後主李煜手下不為人知的忠臣們

  導讀:古往今來載入史冊的忠臣名士數不勝數,他們都以對國傢和民族的無限忠貞而名傳萬世永垂不朽,然而,在五代十國的南唐卻有幾個忠烈之士淹沒在歷史當中。  一、冒死勸諫的汪煥  後主李煜特別崇尚佛教,他自號蓮峰居士、鐘山隱士,宮中設有佛堂,京城寺廟眾多,募集百姓錢財供奉僧道,常帶領宮娥嬪妃誦經拜佛,聘請高僧講法,因而荒廢朝政。其間有兩位大臣相繼進諫,結果一人被判刑,一人遭流放。當時安徽歙縣人汪煥不顧個人安危,再次冒死進諫,上奏說,南朝梁武帝蕭衍迷信佛教,曾刺破手指以血抄寫經書,披頭散發讓和尚踐踏,並舍身出傢甘願做佛傢的奴仆,然而最終卻落瞭個國破人亡,自己餓死在宮中。現在陛下信奉佛教,雖然沒有像梁武帝那樣癡迷,隻怕將來難免從蹈覆轍。李煜看完他的奏折後拍案而起,大罵汪煥賊膽包天,可是靜下心來一想,汪煥也是赤心一片,李煜佩服他的勇氣和忠誠,非但沒有治罪,反而晉升他的官職。  二、滿門忠烈的李雄  淮地有位叫李雄的將軍鎮守南唐西部,當大宋的軍隊攻打時,他指揮手下浴血奮戰所向無敵,聽說國都遭到圍攻,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坐視不理,留下幾個兒子鎮守,然後率兵東下救援,列陣溧陽與宋軍決戰,結果父子都戰死疆場,留守的兒子們也都死在宋軍的刀劍之下,全傢八口人為南唐獻出瞭寶貴的生命。他們全傢為國捐軀卻並未得到朝廷的封贈,後人隻有從《吳唐拾遺錄》中瞭解他們的事跡。   三、誓與南唐共存亡的吳主薄  歐陽修曾為南唐的一位縣主薄作《吳某墓銘》,這位吳某是一位對南唐忠心耿耿的文人,他曾任彭澤縣主薄,大宋將軍曹彬率軍攻克池陽後,派使者到各縣招降,彭澤縣令想開城投降,吳某說,食君之祿當為國盡忠,能與國傢同生死共存亡是臣子的光榮。於是殺掉來使,決心死守彭澤。李煜投降後,吳某被宋軍抓獲,宋軍主將責備他殺害使者,吳某慷慨激昂說,各為其主,本來就該如此。主將佩服他的忠貞品質,因而釋放瞭他。  以上南唐事跡,史料幾乎沒有記載,直到南宋,當時的皇帝曾下旨編撰九朝國史,所以散見於其他雜記。洪邁在《容齋隨筆》裡對以上南唐忠臣表示瞭極大的崇敬,他說,假如有史官能把他們的名字與事跡附於《李煜傳》之後,就是對他們九泉之下的亡魂最大的安慰。歷朝歷代都有眾多令人敬仰的忠臣,南唐也不例外,李煜雖然昏庸,但他手下忠君之士也不勝枚舉,李煜在一旦歸為臣虜後才明白文學藝術並不能使世界和諧,政治與戰爭依然是強權制勝的法寶,所以他的詞雲:四十年來傢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宵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相關閱讀推薦:南唐後主李煜寵愛的兩個女人:大小周後悲劇結局李煜猜疑韓熙載夜宴有陰謀 招畫傢赴宴畫出場景李煜身世著實“悲慘”:沒有當過一天“皇帝”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哀嘆帶給他死亡宋朝史上的頭號變態人物宋太宗:侮辱李煜小周後揭秘李煜的後宮醜聞:趁妻病危將小姨子騙上龍床

南唐江州慘案:一條魚引發的全城大屠殺

  北宋初年,為瞭統一天下,宋太祖趙匡胤命令大將曹彬攻打南唐,由於南唐軍隊疲弱不堪,一時間宋軍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占領瞭南唐的國都金陵,並俘虜瞭南唐後主李煜。在曹彬的逼迫下,李煜下瞭一道詔書,要求南唐全境的所有軍隊停止抵抗,各郡縣全部向宋軍投降。這道詔書一經發佈,宋軍不費一刀一槍就占領瞭南唐絕大部分地區。隻剩下瞭南唐唯一一座軍事重鎮江州。該城的最高軍事長官胡則接到李煜的詔書後,拒絕服從命令。他要求全城軍民與宋軍作戰到底,直到最後一人。   胡則的做法,徹底激怒瞭宋軍,曹彬派下屬曹翰率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江州。盡管宋軍兵精糧足,但由於江州城城池極為堅固易守難攻,加之軍民又殊死抵抗上下一心,宋軍打瞭幾個月都沒有攻下,傷亡巨大。對此,曹翰若無良策,隻能把江州城圍瞭起來,打算困死城中軍民。   雖說城池沒有被占領,但胡則的心情也極度煩悶。如今他是無依無靠,前途無望。國傢早已被滅,自己雖還守有江州,可江州是一彈丸之地,孤掌難鳴,能堅持多久是個未知數。一天晚上,正在書房看軍事地圖的胡則讓府中的廚師給他做一條鱠魚當夜宵,這是胡則的最愛。可那天廚師恰好身體不舒服,得瞭重感冒頭昏腦漲,結果在刮魚鱗時沒有刮幹凈,留下瞭少量殘餘。當廚師把燉好的鱠魚端到書案前時,眼睛很尖的胡則一眼發現瞭魚鱗。看到這條做得十分不精細的魚,早已被戰事搞得煩躁無比的胡則勃然大怒,端起盤子向廚師扔去,罵道:“敢叫我吃魚鱗,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煩瞭。”並轉身抽出瞭掛在墻上的寶劍就要殺掉廚師。   廚師一看胡則這架勢,頓時臉嚇得慘白,癱軟到瞭地上,心想性命休矣。而此時胡則的妻子正好到書房叫胡則歇息,看到胡則要殺廚師。她連忙對丈夫說:“將軍,士兵們守城已經好幾個月瞭,屍骨遍地都是,你怎麼能因為吃再去殺人呢?這不是寒瞭軍民的心嗎?”聽瞭妻子的這番話,讓沖動的胡則迅速冷靜下來,不過還是餘怒未消。他對廚師說:“今天有夫人給你求情,就先饒你一命,倘使以後做魚再不精細,我是定斬不饒,給我滾。”廚師一聽,一顆懸著的心才落瞭地,連忙不住叩頭謝罪,然後起身一溜煙跑瞭出去。   雖說躲過瞭一劫,可廚師左思右想,還是感覺不安全。他對胡則是十分瞭解的:這個長官生性暴躁,殺人不眨眼。如果哪一天胡則氣不順瞭,沒準就會翻舊賬,自己很可能再一次大禍臨頭。   思來想去,為瞭保住自己的性命,廚師決定逃離江州,出城投靠宋軍,這是僅有的一條出路。拿定主意後,後半夜,廚師灌醉瞭城墻上一角的兩個守衛,然後用繩子滑下城墻逃瞭出去。一出江州城,廚師直奔宋軍軍營,正好被宋軍兵丁發現,馬上將其抓捕,送到瞭曹翰的軍帳。一見曹翰,廚師馬上表明心意,一五一十地把江州城內的佈防情況詳細地說瞭一遍,曹翰大喜。曹翰連夜召開瞭軍事會議,決定馬上攻打江州城。然後他讓廚師帶著宋軍從江州城守衛薄弱的西南面一角發動瞭突然襲擊,不多久江州城破。為瞭報復江州軍民數月的頑強抵抗,曹翰下令,城破之後軍兵可以隨便搶劫財物,無論男女老幼一律殺掉,一時江州血流成河鬼哭狼嚎,而胡則一傢也在戰爭中慘死。

南唐後主李煜寵愛的兩個女人:大小周後悲劇結局

  南唐後主李煜,一位從沒有想過做帝王的錯位皇帝。他一生娶瞭兩個女人,但他寵愛的這兩個女人,都是悲劇人生。  李煜(937~978年)是南唐中主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按照嫡長子襲位的封建傳統,他絕對沒有做皇帝的希望,而且他自己也絲毫不做這樣的奢想。他的本志就是要做一個風流倜儻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經綸滿腹的高人隱士。但李煜又是一個風流才子和帝王。  1、大周後  955年,李煜與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名憲,小字娥皇成婚,當年周娥皇十九歲。961年,南唐元宗李璟病逝,李煜被歷史推上瞭政治舞臺,繼位於金陵,年僅二十五歲。李煜即位,立周皇娥為皇後,也就是後來稱之的大周後。  大周後比李煜大一歲,精音律,善歌舞,通書史,至於采戲弈棋,也無不絕妙,對於時尚和流行文化也頗有研究,曾“創為高髻纖裳及首翹鬢”之妝,當時“人皆效之”,可稱得上是五代時期的一位才女。據說,李煜得到至五代已經絕響的唐代《霓裳羽衣曲》殘譜,周後與之變易訛謬,去繁定缺,遂清越可聽,夫妻唱和,雙方都陶醉在藝術創造的天國裡。李煜即位之後,從不關心國事,每日譜詞度曲,以風流自命,他與大周後情好甚篤,隻有在與周後的吟商咀羽之中,他才完全意識到瞭自我價值的存在,才真正體嘗到瞭人世間愛的幸福和甜蜜。   春天到來時,李煜將殿上的梁棟窗壁,柱拱階砌,都裝成隔,密插各種花枝,稱之為“錦洞天”;令宮裡的妃嬪,都綰高髻,鬢上插滿鮮花,在錦洞天內飲酒作樂。據說嬪妃的“綰高髻”,就是對於時尚和流行文化也頗有研究大周後,曾“創為高髻纖裳及首翹鬢”之妝的“人皆效之”。  星轉鬥移,時光飛馳,轉瞬又到973年,七月七日乞巧夜,因為這一天,既是牛郎織女的“七七”相會,又是李煜的生日。李煜在碧落宮內,張起八尺琉璃屏風,以紅白羅百匹,紮成月宮天河的形狀。又在宮中空地上,鑿金做蓮花,高約六尺,飾以各種珍寶。不多時佈置完畢,隻見一座月宮,天河橫亙於上,四面懸著一色琉璃燈,照得內外通明,月宮裡面,有無數歌伎,身穿霞裾雲裳扮成仙女,執樂器奏李煜和大周後修改的《霓裳羽衣曲》,音韻嘹亮,悅耳怡神。好似真到瞭月宮一般。周後連聲稱揚道:“陛下巧思真不可及!如此佈置,與廣寒宮一般無二,倘被嫦娥知道,恐怕也要奔下凡間,參加這個盛會瞭。”李煜含笑說:“昔唐人有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雖居月宮為仙,也未免有寂寞淒涼之感,哪裡比得上朕與卿,身在凡間,反可以朝歡暮樂呢!”  李煜與周後開懷暢飲,直至天色已明,方才席散。不料周後在七夕夜間,多飲瞭幾杯酒,忽然生起病來。李煜十分著急,召周後的傢屬入宮省視。周後的父母攜帶次女,入宮問候。周後留傢人在宮中多住數日,待自己病愈後再回去。周後母因傢事繁冗,不能不回去,隻留次女在宮侍疾。小周氏秀外慧中,才色比周後尤為佳妙。李煜已在暗中垂涎,不由地生瞭一箭雙雕之心,隻因無由親近,惟有心中羨慕。現在聽到小周氏居住宮中,遂命心腹宮人,將小周氏引誘至後苑紅羅小亭裡面,逼著她勉承雨露。  李煜曾在群花之中建築一亭,罩以紅羅,裝飾著玳瑁象牙,雕鏤得極其華麗,榻上鋪著鴛綺鶴綾,錦簇珠光,生輝煥彩。隻是面積狹小,僅可容兩人休息。李煜遇到美貌的宮女,便引至亭內,任意臨幸,所以亭中備有床榻、錦衾繡褥等床上用品。宮女把小周氏引入之後,轉身退出。小周氏見內中地方雖小,卻收拾得金碧輝煌,設著珊瑚床,懸著碧紗帳,錦衾高疊,繡褥重茵,有一男人端然坐在床上,正是李煜。小周氏不覺紅潮暈頰,羞慚無地,慌忙翻轉身來,用手啟門,哪知這門閉得十分堅牢,用盡氣力也不能打開。李煜早已執定瞭小周氏的纖手。  小周氏無處可以藏身,隻得含羞說:“陛下請放尊重些。倘被姊姊知道,妾之顏面何存。”  李煜笑道:“自古風流帝王,哪一個不惜玉憐香呢?此處甚為秘密,宮人們不奉傳宣不敢擅入,萬無泄漏之理,可盡管放心。”  小周氏生得玉貌花容,慧質蘭心,常常對鏡自憐,深恐自己具有這般才貌,將來落於庸俗人的手內。又見姊姊嫁得李煜,冊立為後,做瞭南唐的國母,享不瞭的歡娛快樂,心裡本來羨慕;現在見李煜看中瞭自己,軟語溫存,願效鸞鳳,芳心早已許可,卻不得不。做出嬌羞的樣子,故意推卻。一經李煜再三央告,也就半推半就順從瞭李煜。李煜是個風流天子,得著小周氏這樣的美貌佳人,與自己有瞭私情,心中非凡得意,少不得又要借詩抒情瞭,便填瞭《菩薩蠻》詞一闋,把自己和小周氏的私情,盡情描寫出來。其詞道:“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相關閱讀推薦:宋朝史上的頭號變態人物宋太宗:侮辱李煜小周後大周後專寵之謎:唐後主李煜為何獨寵大周後?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後周娥皇與周女英的故事南唐後主李煜簡介 五代十國皇帝李煜的跌宕人生李煜的皇後小周後簡介 宋太宗強幸小周後的真相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這闋詞填得十分香艷,早被那些宮人妃嬪傳唱去瞭。李煜和小周氏的曖昧事情,連民間也知道,傳為風流佳話。幸虧周後病臥在床,不知道這事。李煜偏生還不肯謹慎,每天和小周氏在紅羅小亭裡歌唱酣飲,李煜親執檀板,小周氏宛轉歌喉,明月風清,良辰美景對佳人,便是天上神仙,也不過如此。那李煜見小周氏飲瞭幾杯酒,略帶微醺,柳腰一搦,玉肩雙削,櫻唇微啟,香氣撲人,不禁趁著酒興,以香口為題,又填《一斛珠》詞道:“晚妝初過。沉檀輕註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洗,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李煜這一闋《一斛珠》的詞更把自己和小周氏飲酒歌唱,及平日間的情趣一齊描寫出來。  李煜隻在紅羅亭內日夕取樂,早把眾妃嬪拋在九霄雲外。那些妃嬪經瞭李煜這樣的冷落,未免心懷怨意,恰巧李煜填瞭這兩闋詞,把所有的私情,都真實描寫出來。就有妃嬪借著探問周後疾病的名目,來到中宮,把兩闋詞作為證據,將李煜與小周氏的私情,一齊告知周後。  周後正在病中,心內又氣惱,又懷著一股妒意,頓時病勢加重起來,從喉中吐出一口鮮血,立刻昏暈過去。過瞭半晌才悠悠醒轉,長嘆一聲,喘息不已。周後經此一氣,疾病愈加重,不上數日,竟自撒手塵寰。李煜見周後亡故,傳旨從厚殯殮,附葬山陵,謚為昭惠皇後。   2、小周後  開寶二年,南唐立國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舉行瞭在位君主娶後的典禮。  在經過瞭整整四年的等待之後,小周氏終於成為正式的國後,史稱小周後。 這一年她十九歲,正是她的姐姐當年嫁給李煜時的年紀。  小周後愛綠色,所服的衣裝,均為青碧,艷妝高髻,身服青碧色的衣服,群裾飄揚,逸韻風生,妃嬪宮女見小周後身穿青碧之裳,飄飄然有出塵之氣質,便都效仿小周後,爭穿碧色衣裳。宮女們又嫌外間所染的碧色不純正,便親自動手染絹帛。有一個宮女,染成瞭一匹絹,曬在苑內,夜間忘瞭收取,被露水所沾濕。第二天一看,顏色卻分外鮮明。李煜與小周後見瞭,都覺得好。此後妃嬪宮女,都以露水染碧為衣,號為“天水碧”。  李煜與小周後寸步不離,視六宮粉黛如塵土。小周後不但相貌生得美麗,並且知書識字,素擅音律,較之已故的大周後尤為精妙。她好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每天垂簾焚香,滿殿氤氳的芬芳。小周後坐於其中,如在雲霧裡面,望去如神仙一般。但在安寢時,帳中不能焚香,恐怕失火,所以用鵝梨蒸沉香,置於帳中,香氣散發出來,其味沁人肺腑,令人心醉。沉香遇熱氣,其香方始發出來,現在用鵝梨蒸過,置於帳中,沾著人的汗氣,所生之香,便變成一股甜香。小周後取瞭一個名,叫“帳中香”。  李煜將茶油花子制成花餅,大小形狀各異,令宮嬪淡妝素服,縷金於面,用花餅施於額上,名為“北苑妝”。妃嬪宮人,自李煜創瞭“北苑妝”以後,一個個去瞭濃裝艷飾,都穿瞭縞衣素裳,鬢列金飾,額施花餅,行走起來,衣袂飄揚,遠遠望去,好似廣寒仙子一般,別具風韻。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李煜與小周後日夕研究,將茶乳做片,制出各種香茗,烹煮起來,清芬撲鼻。李煜將外夷所出產的芳香食品,通統匯集起來,或烹為肴饌,或制成餅餌,或煎做羹湯,多至九十二種,皆是芬芳襲人,入口清香。李煜對於每種肴饌,親自題名,刊入食譜。命禦廚師將新制食品配合齊全,備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宮赴筵,名叫“內香筵”。李煜在夜間不點蠟燭,宮殿都懸掛著夜明珠,到瞭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晝。  李煜隻圖歌舞酣宴,卻不知宋太祖已出兵平瞭南漢,正調將遣兵,訓練水師,預備蕩平江南。李煜聽說南漢滅亡的消息,震恐異常,便上表宋廷,願去國號,改為南唐國主。宋太祖命李煜入朝。李煜推說有疾,不肯入朝。宋太祖便借口說李煜違逆,心懷異志,命曹彬領兵十萬,即日南下攻取南唐。  南唐的邊將毫無防備,皆棄城遁去。宋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李煜在宮內召集僧道,誦經燒香,禱告神靈保佑,親自寫疏祀告皇天,立願宋師退後造佛像若幹,自稱蓮峰居士,敬告上蒼,速退宋師。最後李煜沒法可施,隻得命徐鉉馳赴汴京,面見宋太祖,哀求罷兵。徐鉉說盡千般好話,宋太祖無奈,隻好調侃道:“臥榻之旁,豈能任他人酣睡。”李煜知道已是山窮水盡,隻得率領臣僚,到軍前投降。宋太祖開寶九年(976)正月,曹彬將李煜等一行人被押至汴梁(今河南開封),煜白衣紗帽待罪明德樓下。宋以他屢召不降,又起兵抗拒,封之為違命侯。小周後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宋太祖駕崩,趙光義即位史稱宋太祖。宋太祖“例隨命小周後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駕後主,聲聞於外,多宛轉避之。”

南唐將軍事堡壘置於城外 北宋軍隊進攻時無險可據

  導讀:“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相傳,三國時期蜀漢軍事傢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孫吳,途經南京登臨石頭山時,對南京發出瞭這樣的贊美之詞。鐘山像龍一樣盤曲,石頭山像虎一樣踞坐,“龍盤虎踞”的贊語在南京已經流傳約一千八百年。不過,多數人僅僅知道龍盤虎踞,也隨口能報出紫金山、獅子山、棲霞山、清涼山、牛首山等多個熟悉的山名,卻說不清它們的起源和關聯。   寧鎮山脈自鎮江向西延伸至南京,在南京市區東側分為三支:北支有棲霞山、烏龍山,幕府山、獅子山等;南支有青龍山、方山、牛首山、三山、雲臺山等。這南北兩支分別圍繞著南京市區的南、北邊緣向西延伸,直到長江邊上。中支則是自古被稱為“龍盤虎踞”的一支,“龍頭”是鐘山,位於東郊,主峰海拔448.9米,是南京最高峰,而後也是向西延伸入城,依次有富貴山、九華山、北極閣,繼而深入城中心,西接鼓樓崗、五臺山、清涼山等,直到“石頭虎踞”石頭山的峭壁處,橫亙南京城區中部。這條山脈從古至今對南京城市佈局結構影響最大,隻是因為歲月變遷和現代城市建設挖掘,如今我們早已看不到這一支山脈的全貌。   六朝時期的宮城,都以兩道山脈做屏障  那麼,山脈對歷史上的南京城市建設起著怎樣的影響呢?那要從3萬多年前的史前時期說起。那時山還沒有連成一體,在南京地域內,隻有雨花臺、鼓樓兩座島嶼和紫金山一處山脈,其他地方都被古長江和其支流淹沒。而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在秦淮河和金川河沿岸開始有原始村落。據考證,生活在北陰陽營遺址的南京人,已經能夠經過鼓樓、北極閣去紫金山打獵,也就是說,從那時起,南京人已經開始利用紫金山到鼓樓的山脈,這是他們的交通要道。在輝煌的六朝時期,這些朝代就是依據自然山水環境來建城。  孫權選址建都,正是看中瞭南京的山水格局。在南京,緊貼長江南岸有自然山脈連綿延伸,即寧鎮山脈伸入南京市區的北支,山體臨江面是絕壁,而山南面是緩坡,軍隊人馬可以順坡登山,沿山脊線建立“白石壘”“幕府”等一系列軍事要塞堡壘,絕對易守難攻。形成一道緊貼長江南岸的自然山體城墻,是抵禦北方入侵的防禦天塹。   寧鎮山脈的另一支由鐘山向西延伸的餘脈,形成第二道連綿的自然山體城墻。孫權選擇這條山脈圍合地作為城市建設用地,設籬柵增強防護。山巒連綿成半圓形圍合,具有凝聚氣韻之勢,之後被稱為“金陵王氣”。而石頭山,是這兩條山脈的匯集點,而且控制著淮水入長江口,是南京的戰略軍事要地。因為,臨江為絕壁山勢,山體起伏,形勢極為險要,這個地理景觀被贊譽為“虎踞”。孫權還在石頭山築防禦要塞,名叫“石頭城”。  從孫權定都南京到南朝滅亡,南京作為都城的歷史有370多年。在此期間,歷代皇帝多次改建宮殿,擴大廟宇,但城池格局規模基本上仍沿舊制,都是依托鐘山西延的九華山北極閣脈絡,在原先山環水繞的地理小盆地之中,建立呈矩形的城池和宮城。其中,孫吳的建業宮城在今天珠江路魚市街一帶,而東晉和宋、齊、梁、陳的都城建康在臺城,中軸線位於太平北路以東總統府一帶。  南唐建宮城將山置於城外,不利於防守  六朝時期之後,南京城市的格局變化又經歷瞭兩個重要階段:南唐、明朝。這兩個朝代,對山脈又有怎樣的利用呢?姚亦鋒說,南唐金陵城擺脫瞭六朝建康都城的舊框架。南唐的宮城東至今大中橋西側,南至今中華門,西至今水西門、漢西門一線,北至今珠江路南側、五臺山麓,中軸線是今天的中華路。這樣,宮城的四周都是山巒,如城北的雞籠山、城東的鐘山、城南的雨花臺以及城西的清涼山,後人形容為“四顧山巒,無不攢簇”。  “南唐宮城的特點是把重要的戰略制高點置於城外,像軍事堡壘石頭城、雨花臺都在城市范圍之外。這種形勢對金陵城的軍事防守非常不利。北宋軍隊進攻南唐時,南唐軍隊幾乎無險可據。所以南唐的這種城防佈局受到瞭後代的批評。”姚亦鋒說道。而明朝建都後,改變瞭南唐金陵城的防守格局,建立內城垣之後,又建宏大的外城郭,改守城為守郭,將南京周圍的制高點紫金山、幕府山、雨花臺等山丘全部包入外郭之內,使得城內和城外的防禦能力大大增強。相關閱讀推薦:南京為何又被稱為石頭城:源自東吳在此建立的衛城1949年宋慶齡北上途經南京時為何不願去中山陵?日軍日記中的南京大屠殺:士兵殺紅瞭眼竟殺向友軍秦淮名妓李香君如何成為南京史上最偉大女人?某些人竟質疑紀念南京大屠殺 稱內戰殺人更多36年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宋美齡攬住少帥的腰

南唐重臣韓熙載:為何沉溺於聲色犬馬“天上人間”?

  夜讀《新五代史》,多處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韓熙載。  這韓熙載便是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男一號”。五代大畫傢顧閎中的這幅《夜宴圖》,以連環長卷方式描摹出南唐名臣韓熙載夜宴盛開、縱情聲色的場景。畫中參加夜宴的四十餘人神態各異,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將南唐“天上人間”描繪得淋漓盡致。  這韓熙載身為南唐重臣,何以沉溺“天上人間”、醉生夢死?  有一說是南唐後主李煜對韓熙載等一批北方投順官員百般猜疑、陷害,因而韓熙載故意裝成縱情聲色、玩世不恭,意圖讓李後主確信自己毫無政治野心以求自保。但李後主仍對他不放心,便暗出派顧閎中、周文矩二人窺探韓熙載,命其如實照畫。  韓熙載自然明白顧、周之來意,便營造一個南唐最奢華的“天上人間”,上演一場酣暢淋漓的夜宴歡娛。顧閎中則憑借驚人的記憶力與繪畫天賦,畫出這場夜宴歡娛盛況。李後主見此畫後,便放過瞭韓熙載等人。   上述傳說與歷史事實似乎有較大出入。韓熙載縱情聲色是刻意偽裝不假,但卻是別有隱情。他不是怕李後主猜疑,相反是怕李後主重用自己,縱情聲色的真實原因是躲避李後主拜其為宰相。  韓熙載原本具有遠大抱負,其才具足以成就一番大業。作為後唐同光年進士,其文章書畫,曾名噪一時。後來其父(北海武將)因事被誅殺,韓熙載便逃往江南投順南唐。  《新五代史》上說,韓熙載南奔前與好友李谷酒酣話別時曾說:“江左若拜我相,我一定長驅北上,平定中原。”李谷則說:“中原若任我為相,我便直取江南。”可見韓熙載奔江南是想去做一番大事的。後來,李谷為將率大軍攻取淮南,而韓熙載卻是無所作為。  是韓熙載平庸無能,還是南唐不給機會?答案是兩者都不是!  韓熙載曾經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寵信,後主李煜繼位後也一直重用他,任命其為吏部侍郎、兼修國史。不久因為改鑄錢幣之事,韓熙載與宰相嚴續爭論於禦前,韓熙載辭色俱厲,聲震殿廷。李後主因其失禮,改授秘書監,讓他管管著作局與三閣圖書。  不到一年,李後主再次任命韓熙載為中書侍郎、勤政殿學士,這是韓熙載生前所任的最高官職。後主還分封他的兩個兒子為清源公、宣城公,對其是倍加寵愛。  李後主甚至覺得韓熙載“盡忠,能直言,欲用為相”。可見,李後主是一心想讓韓熙載當南唐宰相,托付朝中大事。  問題在於,李後主統治時期的南唐已是岌岌可危。韓熙載深知李後主是個扶不起來的“阿鬥”,南唐衰亡大勢憑一己之力難以扭轉。韓熙載平日敢於直言,在朝中樹敵諸多。若身居相位,就可能或遭受政敵暗算,或成為一個“亡國之相”。  《南唐書·韓熙載傳》上說到,當時的韓熙載認為“中原王朝一直對江南虎視眈眈,一旦出現真命天子,南唐可能連棄甲的時間都沒瞭。在此時接受拜相,豈不成為千古笑談!”  應該說,此時的韓熙載已經完全失去瞭當年的抱負,當“亡國之相”倒不如縱情聲色,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他的內心卻是極其痛苦的,《夜宴圖》中韓熙載的表情便是悒悒不樂,可見其心情沉重。  史載,韓熙載在李後主欲拜其為相之時,便蓄養傢妓四十人,在自己的府上營造“天上人間”,每天請上一幫朋友,夜宴不斷,盡情歡娛。  國之將亡,朝中重臣卻沉醉於美色艷舞之中,便隨即遭人彈劾。李後主也感到很失望,覺得如此韓熙載確實難以為相。  這“亡國之相”算是躲避過去瞭,但又被貶為太子右庶子、分司南都,即於洪州安置。韓熙載立馬將所有的傢妓全部趕走,自己單車上路。  李後主知道後大喜,覺得這人還有救,馬上下詔讓他留下來,恢復他的官職。但好景不長,不久那些走瞭的妓女又一個個被韓熙載請回來瞭,新“天上人間”的新夜宴又上演。李後主聞聽後搖著頭說:“我真是無可奈何啊!”從此就對韓熙載徹底失望瞭。  韓熙載在六十九歲時候死去,李後主感嘆地說:“我始終不得讓韓熙載為宰相啊!”於是下詔贈韓熙載平章事,即宰相之職。韓熙載死時傢裡已經非常貧窮,棺槨衣衾,都由李後主賜給。李後主將他埋葬在東晉名臣謝安墓旁,還令南唐著名文士徐鉉為韓熙載撰寫墓志銘,徐鍇負責收集其遺文,編集成冊。如此種種,足見李後主對韓熙載之厚愛!相關閱讀推薦: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哀嘆帶給他死亡宋朝史上的頭號變態人物宋太宗:侮辱李煜小周後揭秘李煜的後宮醜聞:趁妻病危將小姨子騙上龍床大周後專寵之謎:唐後主李煜為何獨寵大周後?李煜簡介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國君後主李煜生平

自古誰傢無良將:讓趙匡胤都忌憚不已的南唐名將

  早期事跡  林仁肇生性剛強堅毅,武藝高強,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紋身。原是閩國裨將,與陳鐵齊名,人稱林虎子。閩國滅亡後,歸傢閑居。  大戰周軍  956年(顯德三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後周軍攻打淮南,命鴻臚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薦瞭前永安節度使許文稹、靜江指揮使陳德誠以及鄭彥華、林仁肇等人。中主任命林仁肇為將軍,讓他率偏師救援壽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柵,被擢升為淮南屯營應援使.  八月,周軍正陽浮橋建成,扼住南唐援軍的進路。林仁肇親自率領一千敢死士,用船載著薪柴牧草,乘風放火,欲焚毀浮橋。不料,風向轉變,不利火攻,周軍大將張永德趁機進戰,唐軍大敗.  這時,林仁肇單馬殿後,並將張永德射來的箭矢全部擋開。張永德大驚道:“敵軍有能人啊,不可輕敵。”便不再追擊。後來,南唐向後周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為鎮海軍節度使,不久又改鎮武昌.   忠言被拒  960年(建隆元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宋朝,是為宋太祖,並平定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叛亂。此後,淮南各州兵力薄弱。  970年(開寶三年),林仁肇私下向南唐後主進言道:“淮南兵力很弱,宋國又連年用兵,先後平定西蜀、荊湖、嶺南,千裡奔波,士卒勞累,這正是可乘之機。陛下隻要給臣數萬兵馬,臣就能奪取淮南。陛下可以對外宣稱臣起兵反叛,那麼臣若成功,淮南歸國傢所有,臣若兵敗,陛下便滅我滿門,以此表示陛下並不知情。”  後主聽後,驚道:“你千萬不要胡說,這會連累到國傢的。”不久,林仁肇便被任命為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南昌尹  含冤遇害  林仁肇出身行伍,後雖擔任將帥,仍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軍心。但是,皇甫繼勛、朱令贇等人與林仁肇關系不和,便在唐後主面前進讒言,稱他向宋朝求援,要在江西自立。宋太祖也對林仁肇非常忌憚,便賄賂他的隨從,得到他的畫像,懸掛在別室中。  972年(開寶五年),鄭王李從善到汴京朝貢。宋太祖帶李從善觀看林仁肇的畫像,道:“林仁肇將前來投降,先用這幅畫像為信物。”又指著空著的館宇道:“這是我準備賜給林仁肇的。”李從善命人回報後主。後主不知這是反間計,便暗中命人將林仁肇鴆殺。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李煜的後宮醜聞:趁妻病危將小姨子騙上龍床大周後專寵之謎:唐後主李煜為何獨寵大周後?李煜簡介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國君後主李煜生平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後周娥皇與周女英的故事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南唐後主李煜簡介 五代十國皇帝李煜的跌宕人生

  李煜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被稱為“千古詞帝”。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流的大詞人李煜,便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孫子。李昪死於公元943年,其子李璟即位,改元保大,是為“南唐中主”。李璟死於公元961年,李煜繼承君位,史稱“南唐後主”,公元975年為北宋所滅。  唐朝末年,廬州刺史楊行密占據以揚州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建立吳國。楊行密死後,政權落在大將徐溫之手。徐溫死於公元927年。公元937年,徐溫養子徐知誥廢吳主楊溥以自立,即皇帝位於金陵,定國號為唐,建元昇元。史稱“南唐”。徐知誥自稱是李唐子孫,昇元三年,復姓李,改名昪。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從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生於南唐烈祖昇元元年。   李煜生性天真、浪漫,文士氣有餘而帝王氣不足。李煜上有五位兄長,本無繼位的可能。李煜的長兄太子燕王弘冀是一個權力欲望極其強烈的野心傢。弘冀為人剛毅果斷,善於權謀,曾領兵在常州大敗吳越國的軍隊,因戰功而被立為太子,參與國事。但是弘冀獨斷專橫的作風,卻不為父親李璟所喜歡。況且李璟生性仁愛孝友,即位之初即表示王位要兄終弟及,並立其弟景遂為皇太弟。矛盾愈演愈烈,終於發生悲劇。公元959年八月,太子弘冀鴆殺叔父晉王景遂。九月,弘冀死。李煜自鄭王徙吳王,以尚書令知政事居東宮。  弘冀生時,面對陰險專橫的長兄,李煜不得不存一種避禍的心理。李煜的才華為父親賞識,又和大舜、項羽一樣生就重瞳異象,怎能不被長兄猜忌呢?李煜的策略是躲避,在立場上表明自己無意於王位。從“鐘隱”、“鐘山隱士”、“鐘峰隱者”、“蓮峰居士”、“鐘峰白蓮居士”這些自號,不難看出看出李煜的姿態。  李後主在位十五年中,侍奉北方強宋,始終小心謹慎。無論宋怎樣挾制和壓迫,他都無條件接受。公元970年,李後主遣其弟鄭王從善朝貢北宋,並上表請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唐國印為江南國印,所詔呼名。並於次年貶損儀制,降封子弟。無論是如何有辱國體,李後主都強忍下去。隻有詔他入朝一事,不敢輕易冒險。他實在怕被宋太祖扣押。他的七弟從善朝宋,便給宋太祖扣留在汴京。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後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傢。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  他嗣位之時,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進貢,茍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相關閱讀推薦:李煜的皇後小周後簡介 宋太宗強幸小周後的真相揭秘後主李煜手下的忠臣:汪煥冒死勸諫

李璟簡介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李璟生平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即位後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他的詞,感情真摯,風格清新,語言不事雕琢,“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時年47歲。廟號元宗,謚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詩詞被錄入《南唐二主詞》中。  李璟,字伯玉,初名李景通,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長子,母元敬皇後宋氏。李璟的父親李昪,原是南吳權臣徐溫的養子。李璟初為駕部郎中,累遷升任諸衛大將軍。徐溫死後,李昪專政,以李璟為兵部尚書、參知政事。天祚元年(935年),李昪被封齊王,立李璟為王太子。次年(943年),李昪鎮守金陵(今江蘇南京),留下李璟為司徒、同平章事,與宋齊丘、王令謀在廣陵,共同輔佐南吳睿帝楊溥。李昪要篡位時,召李璟回到金陵為副都統。升元元年(937年),李昪廢黜楊溥,自立為帝,建立南唐,封李璟為吳王,後徒封為齊王。升元四年(940年)八月,被立為皇太子。  升元七年(943年),李昪去世,李璟繼位,改年號為保大。尊奉其母宋氏為皇太後,妃鐘氏為皇後。封弟壽王李景遂為燕王,宣城王李景達為鄂王,李景逷以前沒有封王,此時封為保寧王。同年秋,改封李景遂為齊王、諸道兵馬元帥、太尉、中書令,李景達為燕王、副元帥,在李昪靈柩前立盟,相約兄弟世世繼立。封其子李弘冀為南昌王、江都尹。

李煜簡介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國君後主李煜生平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瞭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後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文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詣,其中詞的成就最高。在被宋朝俘虜後,囚禁在玄武湖中的櫻洲,在那裡寫下瞭千古絕句《虞美人》。李煜詞的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後,李煜以亡國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過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烏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陣子》等,皆成於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多哀婉淒涼,充滿憂傷氣質,主要抒發瞭自己憑欄遠望、夢裡重歸的情感,表達瞭對往事的無限眷戀。故有詞雲:後主雖拙於治國,然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對後世影響甚大。他繼承瞭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瞭一大步,擴大瞭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他還極力推廣瞭澄心堂紙,與大周後一同修補瞭《霓裳羽衣曲》。

徐熙簡介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傑出畫傢徐熙生平

  徐熙,五代南唐傑出畫傢。江寧(今南京)人。一作鐘陵(今江西進賢)人。出身於“江南名族”。生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後在開寶末年(公元975)隨李後主歸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虛稱他為“江南處士”。沈括說他是“江南佈衣”。其性情豪爽曠達,志節高邁,善畫花竹林木,蟬蝶草蟲,其妙與自然無異。  鐘陵(今江西南昌附近)人,一說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但可知其卒於宋滅南唐之前。他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畫花竹、禽魚、蔬果、草蟲。他經常漫步遊覽於田野園圃,所見景物多為汀花野竹、水鳥淵魚、園蔬藥苗。每遇景物,必細心觀察,故傳寫物態,皆富有生動的意趣。在畫法上他一反唐以來流行的暈淡賦色,另創一種落墨的表現方法,即先以墨寫花卉的枝葉蕊萼,然後傅色。他在所著《翠微堂記》中自謂“落筆之際,未嘗以傅色暈淡細碎為功”。當時徐鉉記徐熙畫是“落墨為格,雜彩副之,跡與色不相隱映也”(《圖畫見聞志》)。  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畫“以墨筆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氣迥出,別有生動之意”(《夢溪筆談》)。宋代《德隅齋畫品》中著錄徐熙《鶴竹圖》,謂其畫竹“根幹節葉皆用濃墨粗筆,其間櫛比,略以青綠點拂,而其梢蕭然有拂雲之氣”。米芾又謂他畫花果有時用澄心堂紙,用絹則“其紋稍粗如佈”。這種題材和畫法都表現他作為江南處士的情懷和審美趣味,與妙在賦彩、細筆輕色的“黃傢富貴”不同,﹝指黃筌與黃居父子﹞而形成另一種獨特風格,被宋人稱為“徐熙野逸”。然而《圖畫見聞志》中記徐熙為南唐宮廷所繪的“鋪殿花”、“裝堂花”,於“雙縑幅素上畫叢艷疊石,傍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之妙”,“意在位置端莊,駢羅整肅,多不存生意自然之態”。這種富有裝飾性的繪畫,也構成瞭徐熙繪畫的另一風貌。

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後周娥皇與周女英的故事

  南唐後主李煜,是中國一代詞帝,他的皇後一開始是周娥皇,卻跟周娥皇的妹妹偷情,氣死瞭皇後周娥皇,又封瞭周娥皇妹妹周文英為皇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李煜的皇後原本是女英的姐姐周娥皇。  李煜與周娥皇,本是非常幸福的一對,他們有相當多的共同語言,感情很好。周娥皇“通書史,善歌舞,尤工鳳蕭琵琶。”也是很有藝術天賦的,與李煜的感情自然也是很融洽的。  周娥皇什麼都好,就是身體不太好。在一個七夕之夜,李煜的生日,她與李煜飲酒作樂玩得太晚,著瞭涼,竟就此倒在病榻之上。傳說為瞭讓她早日康復,李煜曾寫瞭一首詞《後庭花破子》送給她,詞曰:  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於是,正是因為周娥皇,李煜就將周娥皇的妹妹召進宮來陪伴她。周女英的故事就此開始。  這個時候的周女英,年芳二八,身體和心理都已完全成熟,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李煜一見到這樣的周文英,就喜歡上瞭她。   李煜和周女英經歷瞭相見、動情、相思、挑逗等一系列過程,並最終走到瞭偷情那一步。關於這些,李煜竟然做得光明正大,還寫瞭很多詞,而此事卻周娥皇渾然不知。  關於李煜與周女英偷情的詞:  《菩薩蠻》其一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雲光,繡衣聞異香。潛來珠瑣動,驚覺很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翻譯:周女英睡午覺的時候,李煜同志闖進去看瞭個飽,他有點詫異——這就是那個五歲的小女孩嗎?都長這麼大啦!該大的都大啦!李煜也許想悄悄地再走近點,不小心碰到些裝飾品,周女英醒瞭。四目一對,來電!  《菩薩蠻》其二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雨雲深繡戶,未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翻譯:宴會上,音樂聲中,周李二人互送秋波,但礙於環境,不好下手。隻好各自回去做相思春夢。  《菩薩蠻》其三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剷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翻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周女英大膽地向約會地奔去……以下內容兒童不宜。  從此,李煜和周女英算是搭上線瞭。與此同時,周娥皇的病情卻在日益加重,並且漸漸知道瞭李煜和周女英偷情的事,病上再加一重氣苦,不久就撒手人寰。  李煜良心發現,為她作瞭長長的《昭惠周後誄》。四年後,他正式娶周女英,之後又立為皇後。為瞭明確區分,後世一般把周娥皇稱為“大周後”,把周女英稱為“小周後”。  相比姐姐娥皇,周女英的青春活力無疑給李煜帶來許多新鮮刺激,把李煜牢牢拴在身邊。周女英喜歡香氣,她發明瞭一種鵝梨蒸沉香,放在帳中,沉香遇到熱氣才會發出香味,用鵝梨蒸過的沉香沾著人的汗氣,會生出一股異樣的香味,周女英美其名曰“帳中香”。李煜在生活享樂上絕不甘人後,他也趕緊發明一種茶油花子做的花餅,制成不同的大小形狀,讓宮女貼在額頭上,名為“北苑妝”。兩人還合作搞美食研究,精心炮制瞭一些亂七八糟的菜肴,請宗室大臣入宮赴筵,名叫“內香筵”。相關閱讀推薦: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南唐後主李煜簡介 五代十國皇帝李煜的跌宕人生揭秘後主李煜手下的忠臣:汪煥冒死勸諫

“南唐北陸”是誰 民國時期最著名的交際花

  南唐北陸指的誰?交際花這個概念是20世紀30年代從西方、特別是法國輸入的。民國時期,我國最為著名的交際花,有“南唐北陸”之稱:“南唐”,就是上海的名媛唐瑛;“北陸”,就是北平(北京)的陸小曼。但實際上,陸小曼後期的主要生活仍在上海。  著名的一對交際花 ——“南唐”姐妹花  天生麗質的唐瑛、唐薇紅,乃是一對姐妹花、並蒂蓮。  姐姐唐瑛1910年生於上海,出身名門。她的父親唐乃安曾留學德國,也是中國第一個留洋的西醫;唐乃安回國以後,成為上海市著名的開業醫生。唐瑛的哥哥唐腴廬,是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最親信的秘書。  1931年7月23日,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遭遇行刺。但是刺客卻認錯瞭對象,開槍誤殺瞭宋子文身邊的秘書,唐腴廬當場斃命,充當瞭替死鬼。宋子文僥幸逃得活命,他對救命恩人唐腴廬的傢族當然感恩戴德,除厚贈撫恤之外,宋子文對唐傢親人一直很照顧。   唐瑛身材苗條,嗓音甜美,衣著前衛。她畢業於上海教會學校——中西女塾。中文、英文的水平都很傑出,藝術造詣也很高。  她和上海灘名門望族的大傢閨秀們一起,熱衷於社交派對(Party)。  兩名戴著白手套的服務生緩緩拉開百樂門黃銅把手的大門,交際花們優雅的身姿如期出現於大理石的臺階,鋪著猩紅色地毯的弧形轉角樓梯,展開在她們眼前。  她們風姿綽約、雍容大雅,如一群美麗的蝴蝶精靈,在舞池中穿梭。眾多目光交織中,優雅有節地、華而不妖地轉身,標致而又香艷。  唐瑛多才多藝,秀外慧中,擅長昆曲,還能演戲,曾主演過洪深編導的話劇《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又做出一個驚人之舉——在卡爾登大劇院用英語演出整部的《王寶釧》。  在唐瑛的深閨中, ChannelNo5香水、Ferregamo高根鞋、CD口紅、Celine服飾、Channel香水袋、LV手袋……凡是法國貴婦人所有的,她也都具備。  唐瑛在青春華年嫁給瞭上海市富商李雲書的公子李祖法。但是婚後夫妻性格不和,於1937年離婚,當時唐瑛27歲。不久之後,唐瑛嫁給瞭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熊希齡傢的七公子做少奶奶。40年代,唐瑛去瞭香港。  唐瑛的妹妹唐薇紅,有個英文名字 Rose(籮絲、即玫瑰);她從小也被培養成著名的交際花,會說幾國外語。她16歲時,身穿一襲長及腳背的嫩黃旗袍、挽著男朋友的手,進入百樂門舞廳,施展她令人眩暈的舞姿。  她和姐姐唐瑛一樣,都出嫁瞭兩次。第一次不幸的婚姻,唐薇紅嫁給瞭浙江寧波的一位富豪,卻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她的婆婆非常古板,不喜歡這個30年代中國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女人穿著很短的白色短褲騎自行車在外面瘋玩,不喜歡她經常拉著老公或獨自一人跑去百樂門舞廳跳舞,不喜歡她不遵循那些守舊的封建禮制……唐薇紅終於覺得不能再這樣繼續忍受下去,帶著四個孩子離開瞭夫傢,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她雖已不再年輕,但改嫁給浙江南潯四大傢族之一龐傢的公子龐維謹,兩人志趣相投。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民國時期的七朵絕美校花 宋子文後代

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讀古人的詩詞,語句意境自然是讓人產生很多聯想,生出無限感慨,但瞭解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和背景,卻更耐人尋味。  “林花謝瞭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南唐後主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不失赤子之心,感性多於理性,這是作為統治者最大的短處,卻是作詞人最大的長處。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也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乃度儉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感性的李煜,對於周圍的事物都有一種異於常人的執著與愛戀,對於異性更有著一種獨到的欣賞能力。他的宮嬪窅娘,以一雙小腳,細嫩挑巧,擅長霓裳舞衣曲而得到李後主的寵幸。對窅娘善舞,後人有宮城一首詠嘆:  “紅羅疊間白羅層,簷角河光一曲澄;碧落今宵難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窅娘當時為瞭使足部更美,常常用錦帛纏裹雙腳,屈作新月形狀。女子纏足尉然成風是從五代開始的,窅娘不是女子纏足的第一人,但對婦女的纏足是起瞭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人宋之後,名媛閨秀爭相仿效,逐漸遍及全國各地,愈纏愈小,都以“三寸金蓮”為婦女的美態標準,以至於一直流傳到民國初年才徹底廢除。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與習性影響至深且巨。有詩說:  “一彎新月上蓮花,妙舞輕盈散綺霞;亡國君王新設計,足纏天下女兒傢。”  事實上在李後主的心中窅娘也不過比較特殊的歌伎而已,真正令李後主傾心相愛的還是周後。  周後有大小之分,大周後名薔,小周後名薇,兩姐妹都是錢塘美女。  大周後懷孕瞭,正是破瓜年紀的妹妹周薇應姐姐之邀來到內官服侍姐姐。李後主對周薇久已暗中垂涎,現在她已來到宮中,如何還肯輕輕放過,於是命心腹宮人將她引誘到後苑紅羅小亭裡面。周薇被引進來,看到後主,不覺紅潮暈頰,嬌羞無地,一寸芳心,早已許可。後主是個風流天子,得瞭小姨子這樣的可人兒,心中得意非凡,便形諸筆墨,填瞭菩薩蠻詞一闋,把自己和小姨子的私情,盡情描寫出來。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隈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相關閱讀推薦:南唐後主李煜簡介 五代十國皇帝李煜的跌宕人生李煜的皇後小周後簡介 宋太宗強幸小周後的真相揭秘後主李煜手下的忠臣:汪煥冒死勸諫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又趁著酒興,以小姨子的香口為題,填一斛珠詞:  “晚妝初過,沈檀輕註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農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  大周後難產,加上產後失調,不久去世,周薇順理成章地當上瞭皇後。小周後陪伴著李後主過著美滿歡娛而又風流浪漫的生活。幾年之間,大宋政權又削平瞭其他幾個小國,把下一個目標指向南唐。宋太祖趙匡胤的說法是:“江南何罪,但天下一傢,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太祖開寶七年,終於派大將曹彬率軍攻占南唐。  “四十年來傢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宵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巨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唱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南唐李後主寫罷降表,寫下這首沉痛的破陣子,被押解北上汴京。這闋詞曾經引起後世莫大的非議,都認為李煜拜辭祖廟,北上而為巨虜,理應對著祖宗碑位痛哭流涕,愧對列祖列宗,愧對錦繡山河,愧對黎民百姓,而李後主卻是垂淚對宮娥。  李後主到瞭汴京,穿著白衣到明德樓去見宋太祖,被封為違命侯。這年冬天,宋太祖在“燭光斧影”中,在萬歲殿崩駕,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為宋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李後主被封為違命侯,過著長籲短嘆的淒寂日子,好在尚有小周後相伴。  宋太宗即位,去掉李煜的違命侯、改封為隴西郡公,表面上優待,但主意卻打在小周後的身上。宋太宗開始有事沒事就以皇後的名義宣小周後進宮。  太平興國三年的元宵節,小周後再次入宮,過瞭數日卻不見回來。李後主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在傢中恨聲嘆氣。走來踱去,要想到宮門上去問,又因自己奉瞭禁止與外人交通並任意出入的嚴旨,不敢私自出外,隻得眼巴巴地盼著小周後回來。一直到正月將盡,小周後才回來,後主如獲至寶,連忙迎入房中,陪著笑臉,問她何以今日才回宮。小周後一聲不響,隻將身體倒在床上,掩面痛哭。李後主一見料定必有事故,待到夜間,小周後哭哭啼啼指著後主罵道:“都是你當初隻圖快樂,不知求治,以致國亡傢破,做瞭俘虜,使我受此羞辱,你還要問麼?!”李煌明白瞭一切。言談之間從此常露出些怨恨。他是個書呆子,講話又不知避嫌。那些話一句句傳到宋太宗耳裡。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又到瞭七月七日。這既是乞巧節,又是李煜的生日,回憶在江南的時節,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歡飲。現在孤零零的夫妻二人,比似囚犯,隻少瞭腳鐐手銬,好生傷感,觸動愁腸,一齊傾瀉出來。先填一闋憶江南的小令: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記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填完之後,胸中的悲憤,還未發泄盡凈,再填一闋感舊詞,調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日瞭,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填完後,李煜叫小周後唱出來,小周後說:“我已有許久不唱歌,喉澀得很,就是勉強歌來,也未必動聽,還是暢飲幾杯。不必唱瞭罷。”李後主不依,親自去拿瞭那支心愛的玉笛,對小周後說。“燒槽瑟琶,已經失去,就讓我以笛相和。”小周後隻好低鬟斂袂,輕啟朱唇,歌唱起來,玉笛淒涼,歌聲淒楚,早有人飛報宋太宗。太宗醋勁大發,更認為後主不忘故國之思,有什麼“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便以牽機毒酒賜李後主喝下。  明明是一代傳奇詞人,偏偏生在帝王傢,幸或不幸,這都是真實的李煜。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