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唐景崧簡介

唐景崧簡介

唐景崧簡介   唐景崧(一八四一——一九○三),字維卿,廣西灌陽人。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法越事起,自請出關赴越南招劉永福黑旗軍。次年,抵越南保勝,勸劉永福內附。以功賞四品卿銜,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爆發,張之洞令其募勇入關,編立四營,號景字軍,入越參加抗法鬥爭。中法戰爭結束後,率軍回國。以功“賞花翎,賜號迦春巴圖魯,晉二品秩,除福建臺灣道”。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遷佈政使。二十年,署理臺灣巡撫。   一八九五年四月,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與日本的賣國罪行,激起瞭廣大臺灣人民的無比憤慨,震動瞭臺灣的官僚士紳。臺灣士紳曾通過唐景崧多次致電清廷,表示“臺灣屬倭,萬眾不服”,“桑梓之地,義與存亡,願與撫臣誓死守禦,若戰而不勝,待臣等死後,再言割地。”但是,決心出賣臺灣的清政府,無動於衷,回電訓斥唐景崧說:“臺灣雖重,比起京師則臺為輕。倘敵人乘勝直攻大沽,則京師危在旦夕。又臺灣孤懸海外,終久不能據守……不可因一時義憤,遂忘以前所陳種種患害於不顧也”。並諭令“署臺灣巡撫佈政使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臺省大小文武各員,並著飭令陸續內渡”。五月八日清政府代表在煙臺與日本代表交換瞭條約批準書。十八日,派李經方為割臺專使,前往臺灣辦理交割事宜。至此,臺灣士紳倚靠清政府保臺的希望徹底破滅,於是,提出瞭臺灣獨立的主張。   五月二十三日,臺灣士紳丘逢甲等以全體居民的名義,發佈瞭《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二十五日,臺灣民主國在臺北宣告正式成立,推唐景崧為總統。國號“永清”,以藍地黃虎圖案為國旗。在臺北設議院。當天,唐景崧致電清政府報告就任情形時說:“臺民聞割臺後,冀有轉機,未敢妄動。今已絕望,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於(舊歷)五月初二日齊集衙署,捧送印旗前來,印文曰:‘臺灣民主國總統之印’,旗為藍地黃虎,強臣暫留保民理事,臣堅辭不獲。伏思倭人不日到臺,臺民必拒;若炮臺仍用龍旗開仗,恐為倭人藉口,牽涉中國,不得已暫允視事,將旗發給各炮臺暫換,印暫收存,專為交涉各國之用。一面佈告各國,並商結外援,嗣後臺灣總統均由民舉,遵奉正朔,遙作屏藩。俟事稍定,臣能脫身即奔赴宮門,席藁請罪。”   唐景崧任臺灣民主國總統後,一方面向列強發出呼籲,希望得到他們的承認,並以準備允許外國租借臺灣礦山、土地等權利,換取列強對臺灣的共同保護,來抵制日本的占領;同時對臺灣的防務進行瞭重新佈署。唐自率一部兵力駐臺北,總攬全臺軍政大權,並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臺北是臺防根本重地,本應派重兵駐守。道員林朝棟在中法戰爭中防守臺灣,勇敢善戰,曾大敗法軍;劉永福所部黑旗軍在越南抗法,戰功卓著,名震遐邇。但這兩名戰將都受到唐景崧猜忌,被調離臺北。而唐景崧自率新招募未經訓練和陣戰的廣勇駐守臺北。   五月二十九日,侵臺日軍在三貂角澳底登陸。六月三日占基隆。基隆失陷後,同知方祖蔭到臺北請唐景崧率兵駐紮八堵作死守計。唐景崧不允,隻派護衛營前往防禦。六月四日,部下再請唐率隊出戰,被唐拒絕。當日,唐景崧攜巡撫印由後門逃往淡水。在淡水電令丘逢甲、林朝棟、楊汝翼等速率兵赴援,而他自己卻於六日帶親兵由淡水乘德國船逃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