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多少年

銀婚是結婚多少年 銀婚是多少年紀念日

  銀婚是結婚多久?下面為大傢搜集整理瞭銀婚是結婚多少年,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銀婚是結婚多少年   第二十五年銀婚,已有恒久價值,是婚後第一個大慶典。25周年一一銀婚(可送結婚25周年純銀紀念品,如銀幣、銀手鐲、銀項鏈、銀耳環、銀釵等銀制品)。   當攜手走過二十五年人生路,夫妻雙方都已不再年輕,或許身體也已經不再健朗,或許這二十五年他們無數次想離開對方。但,這麼多年歲的陪伴,即使最初不是因愛結婚,歷經這麼多風雨,心中的那份情肯定不輕瞭。 銀婚是結婚多少年 銀婚是多少年紀念日

銀婚是幾年 結婚多少年是銀婚

  結婚多少年是銀婚?下文為大傢介紹瞭銀婚是幾年,希望可以幫到您哦!   銀婚是幾年 結婚多少年是銀婚   銀婚是多少年?銀婚是指結婚二十五周年,為瞭紀念這二十五周年的結婚紀念日。每天都有很多新人帶著幸福的笑容步入婚姻的殿堂,為對方戴上那枚經過誓死不渝的戒指。可是能做到笑著過完完整的婚姻生活的又有幾對呢?25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夫妻要一起度過這25年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所以銀婚是用來贊許那些可以維持夫妻美好關系的一種嘉獎。   當攜手走過二十五年人生路,夫妻雙方都已不再年輕,或許身體也已經不再健朗,或許這二十五年他們無數次想離開對方。但,這麼多年歲的陪伴,即使最初不是因愛結婚,歷經這麼多風雨,心中的那份情肯定不輕瞭。 銀婚是幾年

藍寶石婚是多少年 藍寶石婚感言

  你知道藍寶石婚是多少年嗎?下文為大傢整理瞭藍寶石婚是多少年,希望可以幫到您哦!   藍寶石婚是多少年   藍寶石婚婚語   藍色,給人的感覺就是神秘、憂鬱,45年的感情,猶如藍寶石般神秘而美麗,不可攻破。   藍寶石婚禮物   藍寶石。藍寶石象征忠誠、堅貞、慈愛和誠實。藍寶石以其晶瑩剔透的美麗顏色,被古代人們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在結婚45周年紀念日送伴侶一顆藍寶石,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天安門城樓上的“天安門”匾額懸掛瞭多少年?

  導讀:據史書記載,天安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稱承天門,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名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被視為皇朝承天命和敬天之首地。清入關之初,對如此直接關系統治者地位的重要城門豈敢“怠慢”,於是清世祖順治帝於順治八年(1651年)命重新大規模修建這座城樓,大體上就是現在的樣子,易名天安門。  天安門的匾心是由四塊100餘毫米厚的板拼接而成的,今已斷裂。掛匾的左右四個鐵環尚在,隻是由於年代較久保管不妥,匾面上的地仗已全部脫落,刀痕字跡與木質斷裂紋渾然一體,不易分辨。但是你若依據筆畫的走向,仍然能隱約地看出滿漢蒙三體文字,滿文居中,漢文排左,蒙文列右。其漢文為“天安之門”四個篆字。史書記載,順治八年改名為天安門,而匾額上為何卻書“天安之門”呢?  清入關之初,朝廷曾將滿文定為“國語”。每逢在天安門舉行頒詔時,宣詔官亦是“先宣滿文,後宣漢文”(《大清會典事例》)。因此,三體文字中滿文居中書寫,表明清統治的重要地位。由此推斷,順治八年由承天門易名天安門時,應以滿文為主,換言之,就是先用滿文命名,後有漢蒙之譯文。根據匾上僅存的一點滿文筆畫痕跡,仍可辨認出滿文是:“天的、安寧、太平、使……的之、城門之門。”若按滿語的語法直譯即為“天(的門)使安寧太平之門”。由此“天安之門”四個字很可能是對滿文四個單詞的對應直譯。因此,“天安之門”之稱是漢滿文譯法上的問題,習慣上(包括史書記載)仍稱“天安門”。   年,清兵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後,對原明宮殿等建築上的匾額進行瞭改造,目的就在於配譯上滿文,有的同時配譯上瞭蒙文。隨著清朝在全國的統治地位日趨鞏固,軍事力量日益強大,為瞭削弱其他民族的勢力,不知何時又將匾上的滿漢蒙三種文字變成瞭滿漢兩種文字。天安門匾額就經歷瞭這次變化。由於變成兩體、字跡相應變大,“天安門”三個字已變成楷書,“天”字的寬度,由篆書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幾乎放大瞭一倍,字體蒼勁、渾厚。滿文的書寫亦相應變寬,使匾額顯得更加莊重。  武昌起義的槍聲宣告瞭清王朝的滅亡。接管故宮外朝的北洋政府,將故宮三大殿往南,包括東西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午門、端門、太廟、社稷壇等所有的匾額一律砍掉滿文,隻留漢文一體居中書寫(位於南池子大街路東的皇史宬除外,因該處按規定仍屬遜清皇室所管轄)。所以,現在故宮外朝與內廷的匾額是兩種形式,前者是漢文一體,後者是滿漢合璧。  天安門匾額同樣也經歷瞭這次變更。該匾變成漢文一體之後,一直在天安門上掛到解放前夕,也就是換上國徽之前。因此若從順治八年制匾開始,到1949年建國前,雖幾經易名、變字體,然而屈指算來,這塊匾懸掛瞭298年。相關閱讀推薦:揭秘:誰是第一個在天安門城樓上登基的皇帝?斯大林去世時的中國:天安門前掛遺像【組圖】歷史上的今天4月5日 “天安門事件”爆發揭秘:1976年“天安門事件”中的第一篇悼詞 揭秘:開國大典場地為何選在天安門? 雷鋒與北京的3次“交集”:風華少年曾駐足天安門前 

歷史如何評價咸豐皇帝?咸豐皇帝在位多少年?

  咸豐皇帝_愛新覺羅·奕詝  咸豐帝(公元1831-1861年),道光皇帝第四子,滿族。咸豐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之澄靜齋。道光帝於1850年正月丙午日病死後,其於同月已未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咸豐”。在位11年,卒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葬於河北遵化縣(定陵),享年31歲,廟號文宗,謚‘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咸豐帝奢侈無度,縱情聲色,朝政十分腐敗,致使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其在位期間爆發瞭太平天國運動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奕詝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期間,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於廣西,不久,進軍湖南、湖北,咸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西方列強以“修約”為名,準備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興師動兵,強占中國黑龍江以北大片領土。對外簽定瞭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瞭許多主權,大清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國傢。  評價  咸豐皇帝在歷代帝王之中,咸豐帝的命運差不多是最慘的一位。前期雖然歷經圖治理,但是在外國入侵和國內農民運動的打擊下最終頹廢而招致罵名。  從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說,咸豐帝的資質在清朝帝王中大概能居中遊偏上。他重用漢族大臣,嚴懲貪污腐敗,改革力度超過瞭嘉慶、道光兩代君主。與其他的一些封建帝王一樣,在一生中有敗筆也有功勞,但是他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對於世界大勢缺乏瞭解,最終沒能挽救清朝的衰落,作為《北京條約》的直接簽訂責任人,他被刻在瞭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   從個人際遇來說,在歷代帝王之中,咸豐帝的命運差不多是最慘的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讓他趕上瞭;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讓他攤上瞭;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沒落也讓他碰上瞭,他駕馭的又是一條已經航行瞭二百年的千瘡百孔的破船。他無處回避,責無旁貸又無力回天,為此痛心疾首,抱終身之恨。咸豐帝在位期間清朝積累瞭二百多年的矛盾來瞭個總爆發,咸豐帝一個人把大清朝列祖列宗的苦難都承受瞭,一生短暫,備嘗艱辛,自打繼位開始,太平天國運動就深深地困擾著他,傾全國之力,依然未見勝利的曙光,又遭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打擊,咸豐帝終於崩潰瞭,以三十一歲的年齡命喪熱河。但是,當清王朝終於挺過這一系列的打擊之後,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逐漸融入到世界的洪流中去,跟過去的閉關鎖國時代相比,天地寬瞭,機遇多瞭,大清朝終於度過瞭乾隆晚年以來的統治危機,迎來瞭一場枯木逢春的“同光中興”,這真是中國王朝沒落史上的一個奇跡。然而,咸豐帝卻沒有等到這一天,可見咸豐帝真是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一位“苦命”的皇帝。  從政治角度來看,他雖說是嘔心瀝血,用力改革,可還是沒有挽回敗局;再加上他下瞭很多錯誤的抉擇,所以清朝還是那樣千瘡百孔。他的大變革沒有取太大的作用。政治腐敗,國庫空虧,民生凋敝,兵將腐朽一個也沒解決。他的疏忽太多瞭,他的最大的疏忽竟然可以滅亡一個國傢——他沒有阻止慈禧篡政,還加速瞭慈禧的篡政。他也要為清朝的滅亡負責。  《清史稿》:文宗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外強要盟,內孽競作,奄忽一紀,遂無一日之安。而能任賢擢材,洞觀肆應。賦民首杜煩苛,治軍慎持馭索。輔弼充位,悉出廟算。鄉使假年禦宇,安有後來之伏患哉?[2]  先丟瞭半壁江山,後毀瞭萬園之園。在位期間無所建樹。相關閱讀推薦:清朝咸豐皇帝是誰的兒子?咸豐皇帝的生母是誰?咸豐皇帝有幾個兒子? 咸豐帝的兒子是誰生的?咸豐帝的妃子有幾個? 咸豐皇帝的皇後是誰? 咸豐帝是怎麼死的?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之死咸豐皇帝的皇後慈安:被慈禧害死的鈕祜祿氏

清朝“存在”瞭多少年:是267年還是276年?

  今年(2011年)我國將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段時期以來國際上,尤其是美國也出現瞭“新清史”的學術熱潮。這使得清史再次引起學界的廣泛關註。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我們在回顧清末民初這段激蕩人心的歷史時,卻發現瞭一個很有基礎性和趣味性的問題:清朝在中國歷史上到底“存在”多少年?這個問題可謂眾說紛紜,應引起學界足夠的重視。  第一種說法:267年(1644-1911)。  1.費正清的《美國與中國》中說:“明朝諸帝統治瞭276年,他們的繼承者滿清的皇帝統治瞭267年。這是個有趣的巧合。”(商務印書館,1971年版,第67頁)  2.羅素的《中國問題》中說“到1644年,明朝為滿族人所滅,清朝建立,采用漢人的風俗。1911年,清朝被革命推翻。”(學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頁)推算出267年。  第二種說法:268年(1644-1912)。  3.唐德剛的《袁氏當國》中說:“(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溥儀下詔退位,歷時268年的清朝,至此正式結束。”(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頁)  4.閻崇年的《正說清朝十二帝》中說:“大清帝國占據中國歷史舞臺268年,為自秦以降整個中國皇朝歷史的八分之一。”(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8頁)  又說“(從秦始皇)到1912年宣統皇帝退位,歷經2132年,有492位皇帝。”(第278頁)  第三種說法:276年(1636-1911)。  5.《中國歷代年號考》中說:“公元1911年為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所推翻。自皇太極改國號起,共歷十一帝,二百七十六年”(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2頁)  6.《辭海》說:“宣統三年(1911年)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瞭兩千多年來的專制君主制度。清代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共歷十一帝,二百七十六年。”(第六版,1831頁)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四種說法:296年(1616-1911)。  7.柏楊的《中國帝王皇後親王公主世系錄(上)》中說清朝“一可汗十一帝,公元一六一六年——一九一一年,立國二百九十六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246頁)  第五種說法:分期法。  8.鄭天挺的《清史探微》中說:“整個有清一代二百多年,現在有三種分期法,即:按斷代分,1616至1911年(天命元年至宣統三年),從關外建國開始,共二百九十六年;按通史分,1644年入關前應入明史不算,從1644至1911年(順治元年至宣統三年),共二百六十八年;按社會發展階段分,從1644至1840年(順治元年至道光二十年),共一百九十七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317頁)  以上表述涉及很多名傢名書,中間涉及三個關鍵問題:  1.起止年代。“清朝”的國號開始於1636年,而1616年是後金建立的時間,1644年是清朝入關的時間;清朝結束於1912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立,2月12日清朝頒佈退位詔書,這兩種標準均為1912年。  2.計算方法。上述五種說法中,前兩種使用的是“周年法”,即直接相減;後三種使用的是“年頭法”,即相減再加一。兩種方法在民國時曾通用過,但目前國際紀年使用“周年法”。如辛亥革命100周年,美國建國200周年等。  3.歷史紀年。我國農歷(夏歷)的“天幹地支”紀年與公歷紀年存在絕對年份問題(會相差一年),即每個農歷年橫跨兩個公歷年份。如辛亥年一般對應1911年,但隆裕皇太後頒佈退位詔的辛亥年臘月廿五卻是1912年2月12日。  所以,清朝應開始於1636年,結束於1912年,“存在”276年(周年法)。以上五種說法均有自圓其說之處,也均有缺失不周之處。有趣的是,以上考證還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中華讀書報》“文化周刊”的兩篇文章:  一是6月22日13版的《明亡之辨及其它》中說:“對清朝在中國歷史的260年整體存在如何定義,可另外討論。”根據以上分析,這句話是不嚴謹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是6月29日15版的《讓歷史更加好看》一文混淆瞭歷史的三個重要因素:史料、史書和史學。通過以上考證,“讓歷史更加好看”應當分解為:讓史料更加可信、讓史書更加“好看”和讓史學更加繁榮,這樣才會更明確和準確。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清咸豐帝奕詝在位多少年?奕詝奕訢皇位之爭

  “藏拙示仁”  在道光晚年的一個春天,他命皇子們隨駕到南苑圍獵。圍獵是清朝推崇尚武傳統的活動,通常也是檢驗皇子騎射才幹的考試。  根據文獻中對這次圍獵留下的記載,奕訢果然武藝超群,在圍獵中獲得獵物最多。而奕詝卻隻是站在一旁,不發一箭。  原來,奕詝知道自己騎射不如奕訢,於是事前請他的老師杜受田給他出瞭個高招。杜受田告誡奕詝說:阿哥到瞭圍場,千萬別發一槍一箭,而且要約束手下人不得捕捉一隻動物。皇上如果問及原因,你便說現在正值春天鳥獸萬物孕育的時候,不忍心傷害它們,也不願用這樣的方式與弟弟們競爭。  奕詝照計而行,果然,道光皇帝聽後非常高興,贊嘆道:這真是具有帝王心胸的人說的話啊!  “藏拙示孝”  又有一次,道光皇帝傳旨召奕詝和奕訢入對問策,就是要問問他們對國事政務的看法。二人接旨後分別請教自己的老師。奕訢的老師卓秉恬有才氣,少年得志,辦事認真,好發議論。他告訴奕訢:皇帝如果問你的話,“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杜受田卻告誡奕詝:如果談國事政務,阿哥是比不過六爺奕訢的。這時隻有一條計策:隻要皇上說自己快死瞭,不等他問國傢交給你該怎麼辦時,你就隻管趴在地上哭。  奕詝言聽計從,他的一番表現,使道光皇帝深感這個孩子仁孝。   道光三十年,被內憂外患困擾多年的道光皇帝終於走到瞭生命的盡頭,奕詝和奕訢的皇位之爭也有瞭結果。  我們來看看道光傳位的清宮秘檔,這是惟一保存至今的一組有關秘密立儲的珍貴實物。匣中共有諭旨四份。  立儲諭旨一份。上面用滿漢兩種文字寫道:“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又用漢文寫道:“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內層的包封紙上寫有“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並有道光皇帝的簽名。外層的包封紙上寫有滿文“萬年”,也有簽名。由此可見,立儲是在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道光逝世的前四年。  還有兩份交代身後應辦事項的遺旨。一份包封上寫有“禦前大臣軍機大臣公同手啟”並貼有封條,上有簽名。另一份包封上貼有封條,蓋有“道光之寶”戳記和“封”字。  此外,匣中還有朱諭一份:“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這份朱諭是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臨死前在圓明園慎德堂親筆書寫的,字寫得很潦草。  道光皇帝的一紙朱諭,決定瞭奕詝和奕訢的地位,從此奕詝黃袍加身,成為咸豐皇帝,而奕訢作為親王俯首稱臣。兄弟倆的地位改變瞭,但鬥爭卻並未結束。相關閱讀推薦:咸豐皇帝有幾個兒子? 咸豐帝的兒子是誰生的?咸豐帝的妃子有幾個? 咸豐皇帝的皇後是誰? 咸豐帝是怎麼死的?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之死咸豐帝為何事感慨:做皇帝想勤儉都不容易咸豐皇帝簡介 咸豐帝的母親是誰?咸豐的兒子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奕詝當上皇帝以後,恭親王奕訢小心謹慎,曾一度得到咸豐皇帝的信任,出任領班軍機大臣。但是到瞭咸豐五年,卻因奕訢多次請求為其生母孝靜皇貴太妃封後,惹得咸豐皇帝大為不快。  在《祺祥故事》中有這樣一種說法:說到瞭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孝靜皇貴太妃病重瞭,她在彌留之際的時候,咸豐皇帝去看望這位撫養自己有功的皇貴太妃,當他走到她寢宮門口的時候,恰巧碰見奕訢從門裡面走出來,兄弟倆在那碰瞭一個照面。  咸豐皇帝隨口問道:額娘病得怎麼樣瞭?奕訢答道:“已篤!意似等待晉封號方能瞑目。”倉促間咸豐皇帝不置可否,僅僅“哦、哦”瞭兩聲。沒想到奕訢聽後立即到軍機處傳達咸豐旨意,禮部隨後就上瞭一個奏折,請尊封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後。  為此咸豐皇帝非常生氣,但苦於已經給人答應出去的印象瞭,不得已批準瞭。九天後,七月初十康慈皇太後病逝。咸豐發泄心中怨氣的時候到瞭,七月二十一日咸豐皇帝便以“辦理喪事有疏忽”的罪名將奕訢趕出軍機處,並罷免瞭他的其他重要職務,從此再不重用他。  同時,咸豐還降低瞭養母康慈皇太後喪禮的等級,創造瞭清代皇後喪禮的特例。這位太後的陵墓,慕東陵也很特殊,它沒有與皇帝的陵墓在一起,而是與16個妃子的園寢在一起。但是,中間還是用墻與妃子們的墓分隔開,用瞭黃瓦,以示區別。  這種既有別於皇後又有別於妃子的處理,隱隱地透出瞭咸豐的用心:他要讓弟弟知道,皇帝的親生母親和養母,就是有區別的。咸豐警告弟弟:別再想打皇帝寶座的主意。  就這樣,奕詝終於戰勝奕訢坐穩瞭皇位。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元朝歷經多少年?開國皇帝是誰?元朝首都及疆域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在國號定為元之前,稱為蒙古帝國,蒙古帝國是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於1206建立的。後來改國號為元,那麼元朝的開國皇帝是誰呢?當時的首都在哪裡,疆域有多大,元朝共經歷瞭多少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1260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即位大汗並建元“中統”,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國號大元,因此元朝也被稱為大元大蒙古國。這一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市),所以大都就是元朝的首都。所以元朝的開國皇帝為忽必烈。  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統一全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500多年的分裂局面。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立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瞭治理泛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元末民變。   朱元璋在擊敗陳友諒等其它南方起義軍和南方大元勢力後,於1367年開始北伐。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後,派徐達、常遇春等人攻克通州,元惠宗於七月二十八日,倉惶北逃,徐達率軍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元作為一個全國性質的統治結束。  從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到1368年元朝滅亡,共經歷瞭97年的時間。元朝前身蒙古汗國時,通過成吉思汗的三次西征,蒙古汗國的疆域為:東達日本海與高麗、北達貝加爾湖、南到安南、西達東歐、黑海與伊拉克地區。  1279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後南滅南宋,當時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  蒙元統一後的疆域是:北到北冰洋沿岸(包括西伯利亞大部),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中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鄂霍次克海。相關閱讀推薦:忽必烈的母親:一生生過四位皇帝的女強人元世祖忽必烈生平簡介 忽必烈是怎麼死的忽必烈有幾位皇後?忽必烈的皇後及妃子列表忽必烈是誰的兒子?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麼關系忽必烈為什麼將國號由“蒙古”改為“大元”

安史之亂歷時多少年?安史之亂是怎樣被平底的?

  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結束,前後達八年之久。  安史之亂經過  安祿山起兵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 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傢長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民疏於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長驅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東都洛陽,僅用瞭三十五天時間。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就控制瞭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瞭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著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兵臨長安  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陽。東京留守李憕和禦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瞭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唐室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後,任命哥舒翰為統帥,鎮守潼關。由於地勢之險,唐室本可利用此一優勢暫時死守,保衛京師。可是由於唐玄宗想盡快平定亂事,加之楊國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殺人挑唆皇上,迫其領20萬大軍出戰,最後以慘敗收場。潼關一破,都城長安震驚,失陷在即。  馬嵬兵變  唐玄宗於六月十三日凌晨逃離長安,到瞭馬嵬坡(今陜西興平市西北23裡)途中將士饑疲,六軍不發,龍武  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占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相關閱讀推薦:安史之亂的背景 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唐朝怎樣?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 唐朝安史之亂的性質是?安史之亂是誰發動的 唐朝安史之亂禍首是誰?安史之亂簡介

金朝和南宋對峙瞭多少年?金朝南宋哪個先滅亡

  金的歷史時間是1115-1234,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滅亡後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來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來,一直在金國的威脅之下,直至被元消滅時,也未能恢復宋朝在中國北方的統治。也就是說,南宋和金的對持隻能是從1127年才開始的,到瞭1234年,金朝就已經滅亡瞭,而南宋還繼續存在,所以,他們的對峙時間最多也隻能是7年。  1141年,南宋與金達成和議,時為高宗紹興11年,史稱”紹興和議”。其主要內容是劃界、稱臣、納歲幣三項。即:(一)宋金兩國,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為界;(二)宋高宗向金稱臣;(三)宋每年給金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為”歲幣”。  宋金和議,說明南宋統治者正式承認瞭女真貴族在北部中國的統治,南宋統治者放棄瞭收復北方失地的計劃,偏安東南。  宋金和議後,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後來,金為瞭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把都城遷到燕京(今北京),改名為中都。   指導13世紀初,蒙古軍隊攻占瞭金朝首都燕京(今北京),金政府南逃汴京(今開封),後來蒙古軍隊攻破該地,金帝南逃蔡州,蒙古與南宋聯合,於1234年攻占蔡州,金亡。後蒙古軍於1276年進攻南宋,攻占臨安,南宋滅亡。  南宋為什麼助蒙滅金  主要是如下幾點原因:  1、金朝欺人太甚,先是發動靖康之變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再是逼宋高宗稱臣納貢,國仇傢恨交織在一起;  2、金朝在蒙古占領河北後企圖挖東墻補西墻,南下攻宋遭到失敗,後來更是想攻占四川來安身立命,令南宋惱怒;  3、蒙古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金朝滅亡到1232年已成定局,南宋隻能聯蒙滅金以求蒙古緩期攻宋。  需要指出的是,聯蒙滅金的決策不是馬上就形成,在金哀宗即位後宋金曾一度修好,而蒙古兩次南侵宋朝(丁亥之變、辛卯之變)導致南宋想聯金抗蒙,但是由於以上因素和親金的權臣史彌遠的去世導致南宋做出聯蒙滅金的決策,但是由於端平入洛的失敗導致蒙古與南宋全面交戰,南宋在抵抗瞭40年後終於滅亡。相關閱讀推薦:金朝是怎麼滅亡的 金朝最後一個皇帝是誰?嶽飛死後的南宋歷史 金朝為何沒能滅掉南宋? 金朝歷代皇帝列表 金朝皇帝一共有多少位?

武則天當皇帝時多少歲 武則天共當瞭多少年皇帝

  武則天當瞭多少年皇帝?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武曌,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那麼武則天是多少歲當的皇帝呢?又當瞭幾年的皇帝?  武則天在唐高宗時為皇後(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唐中宗和唐睿宗時做為皇太後臨朝稱制,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即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即位時已經67歲瞭,是中國史上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  655 年,武則天被立為皇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這樣看來是一共當瞭15年女皇帝,但是實際掌控朝政是從當皇後開始的,一共是50年。 相關閱讀推薦:武則天幾歲登基 女皇武則天如何整治後宮女人?李世民的長孫皇後

呂雉的情人是項羽嗎?呂雉掌管西漢多少年?

  導讀: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劉邦死後,被尊為皇太後,也被稱為呂後、呂太後。而在近日,由明道、陳喬恩主演的電視劇《王的女人》卻講述瞭項羽、虞姬、呂雉之間的愛恨情仇。那麼呂雉的情人是項羽嗎?呂雉成為呂太後掌管瞭西漢多少年?  在電視劇《王的女人》中,呂雉首先邂逅的是西楚霸王項羽,之後便喜歡上瞭對方。該劇主要講述瞭呂雉、虞姬兩個女人爭奪項羽而引發的一系列情節故事。開始項羽也是喜歡呂雉的,但最終呂雉嫁給瞭劉邦。在該劇中呂雉的情人是項羽。  前202年—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在位年間,呂雉一直是他的皇後,她是秦始皇嬴政時期的仲父呂不韋的族人。劉邦死後,被尊為皇太後,也就是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又稱為呂後、呂太後。呂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掌握西漢政權長達十六年。  呂後與西漢  呂後,在西漢初期,她的身份在某種歷史背景下決定瞭繼劉邦之後,對西漢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都有瞭重要的推動和嬗變作用。  西漢之初,劉邦依靠"初漢三傑"(張良,韓信,蕭何)的雄才謀略,奪取瞭楚漢之爭的歷史勝利,從而建立瞭劉氏統治王朝集團的偉大功績。而說起劉邦,歷史上也沒有什麼肯定他的王朝統治之世,隻是說明瞭他是一個勝利的王者,而項羽則是一個失敗的千古英雄。而呂後在劉邦打天下的歷史亂世之中,也似乎起著明顯的一個女婦人的精神作用。   呂後,名雉,出生在秦郡的單縣(今山東單縣),其她的父親為瞭躲避仇傢,而移居彭城沛縣,也就成瞭中國大漢高祖劉邦之妻。楚漢戰爭開始不久,呂雉和劉邦父母被項羽俘虜,置軍中以為人質,被項羽作為人質一年。漢王四年(前203),項羽被迫與劉邦講和,呂雉和劉邦父母獲釋。次年,劉邦稱帝,立呂雉為後。呂雉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剪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瞭很大作用。高祖十年(前197),陳豨謀反,劉邦率兵親往平定,呂雉留守長安,聽說韓信陰謀詐赦諸官徒奴發兵策應陳豨,遂與蕭何商議,騙韓信入宮後處死,並夷三族。劉邦擊陳豨,至邯鄲,向彭越征兵。彭越稱病不往,被劉邦廢為庶人,徙居蜀地。呂後認為不可遺患,又指使人誣告彭越謀反,夷滅其宗族。呂後生漢惠帝劉盈及魯元公主。劉邦嫌劉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寵姬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由於大臣反對,呂後又多方設法為劉盈輔翼,廢立太子之事未成。劉邦死後,呂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後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她毒死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藥使之變啞,置於廁中,名曰“人彘”。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後所為,憂鬱病死後,呂雉臨朝稱制,封侄呂臺、呂產、呂祿等為王,擅權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親信。但其稱制的8年間,繼續執行漢高祖以來與民休息的政策,獎勵農耕,廢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殘破的社會經濟也得以恢復。由於劉邦曾與諸大臣共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呂雉封諸呂為王,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強烈反對。她病危時告誡諸呂部署應變,命呂祿領北軍,呂產居南軍,嚴密控制京城和皇宮的警衛。諸呂在呂後死後陰謀作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和朱虛侯劉章等迅速剪滅。  呂後,在劉邦統治的朝廷中,她的出現更是改變瞭西漢的統治割據。在後來的歷史史料中,她成為瞭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最高統治者的女性。相關閱讀推薦:呂澤簡介 呂後的哥哥悼武王呂澤是怎麼死的?呂雉喜歡的人不是劉邦?揭呂後與審食其的愛情呂雉是怎麼死的 呂後真是得瞭狂犬病而死的?呂後為什麼要殺戚夫人?最殘酷的後宮虐殺事件

周朝一共有多少年?周朝歷代皇帝列表及簡介

  周朝共有多少年?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周朝皇帝列表及簡介  西周皇帝列表:  周武王姬發 (?—前1043年) 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3年。  周武王姬發,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他繼承父親遺志,於西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瞭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瞭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謚號“武”,史稱周武王。  周成王姬誦 (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 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  周成王,漢族,姓姬,名誦,是中國西周第二代國王,謚號成王。  管叔、蔡叔不信任周公,挾殷商後代武庚一起作亂反叛,史稱“三監之亂”。周公奉成王之命東征討伐,平定叛亂。成王長大,親自執掌政權後,大封諸侯,加強宗法統治權力,命召公營建洛邑(今河南洛陽市西),後來成為東周的都城。成王還命令周公制禮作樂,規劃各項規章制度,奠定瞭西周王朝的基礎。  周公、召公率師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國,使統治范圍進一步擴大。成王時期,社會安定,人民和睦,歌頌太平盛世之聲不絕於耳。成王與其子康王統治時期,合稱成康之治,是周代的興盛時期。   周康王姬釗 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  周康王姬釗,生卒年不詳。漢族,周成王之子,成王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於鎬京,葬於畢原。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瞭隆重的登基儀式。  姬釗在位時,不斷攻伐鬼方(今陜西省西北部)和東南各地,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其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天下統一,經濟、文化繁榮,社會安定,史書載,“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姬釗死後的廟號為康王。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為“成康之治”。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1002年) 前995年—前997年在位,3年。  周昭王姬瑕,中國周朝第四代王,周康王之子。漢族,鎬京(今陜西長安縣境)人。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之濱。南征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志,後來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問鼎周疆。  周穆王姬滿 前996年—前992年在位,5年。  姬滿,即周穆王,姬姓,名滿,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 他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  穆天子東征西討,范圍之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通過他的征伐,周王朝順利擴大疆土,加強對四方蠻夷的統治力度,有力地鞏固瞭周王朝的統治,是在文武成康四代統治者積累的強國之本基礎上,得以展現的大邦周威信的強勢證明。  然而,常年征討,天子不在朝堂,導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後,周王朝開始由盛而衰。相關閱讀推薦:武王伐紂 周武王是怎麼率領聯軍討伐紂王的?周武王姬發死後誰繼位?周武王姬發有幾個兒子周成王姬誦簡介 周朝開創成康之治的一代明君周武王姬發簡介 周世祖武王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姬昌簡介

安史之亂歷時多少年?安史之亂是怎樣被平底的?

  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結束,前後達八年之久。  安史之亂經過  安祿山起兵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 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傢長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民疏於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長驅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東都洛陽,僅用瞭三十五天時間。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就控制瞭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瞭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著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兵臨長安  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陽。東京留守李憕和禦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瞭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唐室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後,任命哥舒翰為統帥,鎮守潼關。由於地勢之險,唐室本可利用此一優勢暫時死守,保衛京師。可是由於唐玄宗想盡快平定亂事,加之楊國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殺人挑唆皇上,迫其領20萬大軍出戰,最後以慘敗收場。潼關一破,都城長安震驚,失陷在即。  馬嵬兵變  唐玄宗於六月十三日凌晨逃離長安,到瞭馬嵬坡(今陜西興平市西北23裡)途中將士饑疲,六軍不發,龍武  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占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金朝和南宋對峙瞭多少年?金朝南宋哪個先滅亡

  金的歷史時間是1115-1234,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滅亡後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來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來,一直在金國的威脅之下,直至被元消滅時,也未能恢復宋朝在中國北方的統治。也就是說,南宋和金的對持隻能是從1127年才開始的,到瞭1234年,金朝就已經滅亡瞭,而南宋還繼續存在,所以,他們的對峙時間最多也隻能是7年。  1141年,南宋與金達成和議,時為高宗紹興11年,史稱”紹興和議”。其主要內容是劃界、稱臣、納歲幣三項。即:(一)宋金兩國,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為界;(二)宋高宗向金稱臣;(三)宋每年給金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為”歲幣”。  宋金和議,說明南宋統治者正式承認瞭女真貴族在北部中國的統治,南宋統治者放棄瞭收復北方失地的計劃,偏安東南。  宋金和議後,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後來,金為瞭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把都城遷到燕京(今北京),改名為中都。   指導13世紀初,蒙古軍隊攻占瞭金朝首都燕京(今北京),金政府南逃汴京(今開封),後來蒙古軍隊攻破該地,金帝南逃蔡州,蒙古與南宋聯合,於1234年攻占蔡州,金亡。後蒙古軍於1276年進攻南宋,攻占臨安,南宋滅亡。  南宋為什麼助蒙滅金  主要是如下幾點原因:  1、金朝欺人太甚,先是發動靖康之變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再是逼宋高宗稱臣納貢,國仇傢恨交織在一起;  2、金朝在蒙古占領河北後企圖挖東墻補西墻,南下攻宋遭到失敗,後來更是想攻占四川來安身立命,令南宋惱怒;  3、蒙古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金朝滅亡到1232年已成定局,南宋隻能聯蒙滅金以求蒙古緩期攻宋。  需要指出的是,聯蒙滅金的決策不是馬上就形成,在金哀宗即位後宋金曾一度修好,而蒙古兩次南侵宋朝(丁亥之變、辛卯之變)導致南宋想聯金抗蒙,但是由於以上因素和親金的權臣史彌遠的去世導致南宋做出聯蒙滅金的決策,但是由於端平入洛的失敗導致蒙古與南宋全面交戰,南宋在抵抗瞭40年後終於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