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孫毓汶

孫毓汶簡介

孫毓汶簡介   孫毓汶(?-1899),字萊山(亦作來杉),山東濟州人,尚書瑞珍子。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年),以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   八年,丁父憂。咸豐十年(一八六○年),在原籍舉辦團練,以抗捐被劾,革職遣戍。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以輸餉復原官。尋遷詹事,視學安徽。擢內閣學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入直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十五年(一八八九年),遷刑部尚書,旋調兵部,贈太子少保。毓汶為西太後“最得意信任之人,且與李蓮英結蘭譜,得以偵探內宮消息,視皇上(光緒)如虛器焉”。   在甲午戰爭期間,孫毓汶為軍機大臣中的主和論者。“力言戰不可恃”,積極支持李鴻章的妥協方針。“當中日事急,鳳凰、九連城相繼失陷,浸及登萊,毓汶日召梨園府中演劇”。一八九五年三月馬關談判,日本政府和談代表伊藤博文等向李鴻章蠻橫無理地提出賠償巨款,割讓大片領土的侵略要求,四月四日,軍機大臣議論應付辦法。孫毓汶極力主和,“並言‘戰’字不能再提”。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清政府中許多封疆大吏和朝內重臣以及禦使臺諫紛紛上疏,反對批準馬關條約,主張整軍再戰,斥責主和非計。軍機大臣中,李鴻藻、翁同龢主張暫緩批準條約。俄、法、德三國也勸告暫緩換約。獨有孫毓汶力主早日批準。四月二十三日,軍機大臣見起,論及臺灣人民反對割讓臺灣事。光緒皇帝不願割讓臺灣,曾說:“臺割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孫毓汶則以“前敵屢敗對”。   光緒詰責以“賞罰不嚴,故至於此”。四月二十七日,光緒召見樞臣,意欲廢約再戰。孫毓汶則力言:“戰萬無把握,而和則確有把握”。五月一日,孫毓汶又以天津海嘯為借口逼迫光緒批準和約,“詞色俱厲,各樞不敢有異詞”。五月二日,光緒對批準和約,仍持猶疑。孫毓汶再次催逼,光緒皇帝不得已,“繞殿急步約時許,乃頓足流涕,奮筆書之”,和約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