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封為

把火炮封為“將軍”:明清奇葩的武器榮譽規定

  黑龍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展廳內有一門大銅炮,炮身有滿漢兩種文字:“神威無敵大將軍”、“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從西清《黑龍江外紀》中可以得知,這是當年雅克薩戰爭中用過的銅炮,是17世紀我國各族軍民抗擊沙俄侵略的證物。   “神威無敵大將軍”是鑄造的銅炮,炮口外徑275毫米,內徑110毫米,炮筒前細後粗,最粗處外徑345毫米,全長2480毫米,重達一噸。炮身中部有雙耳,炮尾呈球形。可裝藥2千克,鐵彈重2?7千克。炮膛內還有一枚實心炮彈,炮彈直徑90毫米,重2700克。為國傢一級文物。1975年,在齊齊哈爾建華機械廠的廢鐵堆中,發現瞭這門大炮。   稱大炮為“將軍”,始於朱元璋。   至遲在808年,含硝、硫、炭三種成分的火藥已經在中國制成。火藥發明以後,至公元10世紀,中國人已經開始用火藥來制造兵器。明萬歷年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   1335年,起義剛三年的朱元璋得到瞭幾十支火龍炮,“勢若飛龍,洞穿層革”,威力很大。朱元璋看後十分高興,覺得如果軍隊裝備上這樣的火器,則“取天下如反掌”。於是,下令如果戰鬥中大炮有效果,就封這些炮為大將軍。從此,火炮就有瞭正式的封號。   大清康熙年間,國庫充實,鑄炮數量大增,種類繁多,皇帝也經常賜給炮“將軍”的封號,比如制勝將軍炮、威遠將軍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神威將軍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神功將軍炮等等,每年秋天,朝廷還派大臣到盧溝橋祭祀大炮。八旗軍出征,要在前一天推大炮到軍帳前,陳列犧牲供物獻酒於炮,領軍主帥還要親自向大炮三次揖拜。戰鬥獲勝,則為大炮披紅,以鼓吹迎之,然後上奏請賞給“將軍”封號;如果戰敗,大炮也要受到懲罰,少的打棍子一百或八十,多的要打八百至一千。

項伯簡介 鴻門宴中保護劉邦而被封為射陽侯

  導讀:項伯(?-前192年),名纏,字伯,出生於下相,戰國末期的楚國貴族。他是項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殺瞭人,跟隨韓公子張良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躲避。  項梁起事,後立懷王,項伯為左尹。楚軍北救趙,隨項羽一起北上。後又隨項羽進入關中。曾在鴻門宴中保護劉邦。  漢王朝建立後,劉邦為感念項伯當年在鴻門宴時的解救之恩,賜劉姓,並封為射陽侯。  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去世,嗣子睢有罪,不得代,國除。  生平事跡  項伯早年任俠,秦時曾與張良有舊。曾殺人,張良匿其於傢。及項梁起事,項伯亦與其事。後隨項梁北上,與立懷王,為楚左尹。秦二世三年,參與北伐救趙,又隨項羽入關。  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向楚將沛公劉邦投降,秦亡。劉邦利令智昏,聽從謀士建議,據函谷不納諸侯。[3]十一月,項羽率聯軍至函谷關,有人守關,不得入,又聞劉邦已先破咸陽,大怒,使當陽軍等擊關,遂入關,至戲西。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告訴項羽:“沛公欲王關,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發佈命令: 次日犒賞士卒,進攻劉邦。劉邦當時駐軍霸上,並不知情。   在大戰即臨,霸上將玉石俱焚的時刻,項伯想到瞭跟隨劉邦的張良。張良曾有恩於他,兩人關系極好。項伯不願棄張良而不顧,連夜趕至霸上,找到張良,告以 實情,要張良和他一起離去。張良借口說,危難時棄人而逃是不義的,遂將此事告訴瞭劉邦。  劉邦感到自己力量不敵,決定軟化雙方的對抗,遂把項伯選定為行事的突破口。他對項伯極恭敬地以兄長的禮儀約見、祝酒,結為親傢,又以圓通的理由,誠懇地解釋瞭產生誤會的事情,表明瞭他對項王的忠誠之心。項伯完全相信瞭劉邦的忠誠,甘願充當雙方和解的中介人,不僅給劉邦提出瞭一個自認不錯的主意,而且說服項羽善遇劉邦,為劉邦到新豐鴻門道歉做瞭很好的鋪墊。  在次日的鴻門宴上,范增不斷地暗示項羽,讓乘機殺掉劉邦,項羽因在事前已被項伯說服,認定劉邦為忠誠有功之將,因而對范增的暗示默然不應。當范增召來項莊即席舞劍時,項伯一定看出瞭其中要殺劉邦的真意,立即拔劍對舞,常用身體遮護劉邦,使項莊一直難於下手。  漢二年,項羽征伐齊國,征兵於九江。九江王英佈僅遣將將數千人行。及劉邦下彭城,九江王英佈亦不稱病不佐楚。項羽由是怨英佈,使使者責佈,召之。英佈恐,不往。而項羽亦因北方有齊、趙之憂,西方有漢為患,而自己盟友僅九江王一個,故沒有發兵擊英佈。  漢三年,漢使隨何至九江,成功策動九江王英佈助漢,項羽派項聲、龍且攻淮南,數月,淮南悉平。英佈至滎陽劉邦後,也派人至九江招徠其散卒。而項羽則派項伯至九江,收九江兵。項伯至九江,盡殺英佈妻子。英佈隻好收兵北上。  項羽敗亡後,劉邦赦項氏皆不誅,賜姓劉氏。項伯於秦時起隨諸侯滅秦,鴻門宴又護過劉邦,因此被封為射陽侯。其封國位於今江蘇寶應縣東部射陽湖鎮。  在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項伯去世,其嗣子項睢有罪,不得襲爵,國除,地入於漢。相關閱讀推薦:項梁簡介 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之一項羽之叔父項莊簡介 西楚霸王項羽的堂弟項莊的人物生平項羽簡介

韓王成簡介 韓國王室被項羽封為韓王韓王成生平

  名成。韓國王室。秦末被擁立為王。項羽後封韓王成為韓王,都陽翟(今河南禹縣)。因張良降漢,導致受到項羽威脅。項羽就因為韓王無大功,而張良又為劉邦謀臣,便殺瞭韓王成。  秦朝末年,六國貴族紛紛反秦。前208年,韓人立韓國王室後裔韓成為韓王。前206年,項羽封韓成為韓王,都陽翟(今河南禹縣)。因張良降漢,導致項羽受到威脅。項羽就因為韓成無大功,而張良又為劉邦謀臣,便殺瞭韓王成。項羽改封鄭昌為韓王。前205年,漢軍來攻,鄭昌投降,韓國滅亡。  前205年,劉邦封韓襄王之孫韓信為韓王。但無實土,至漢五年春,才獲封於潁川一帶,都陽翟(今河南禹州市)。漢高祖六年春,劉邦認為韓王信封地乃兵傢必爭的戰略重地,擔心韓王信日後或會構成威脅,便以防禦北方胡人為名,把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以晉陽(太原市)為都。韓王信上書請求把都城改至馬邑山西朔州市),得到劉邦批準。後來匈奴攻馬邑,朝廷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劉邦更致書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擔心會被誅,便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進軍太原。前201年冬,劉邦親自帶兵擊敗韓王信,韓王信逃到匈奴那裡。劉邦廢除瞭封國。

揭秘: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封為“榮國公”的和尚?

  導讀:提起“榮國公”,相信絕大多數人會聯想到《紅樓夢》,會聯想到開創賈府百年基業的“榮國公”賈源。但《紅樓夢》畢竟是小說,裡面描寫的那些人和事兒,包括“榮國公”的封號,多是作者的虛構和杜撰,所以不能等同於歷史來看。歷史上真實的榮國公為數不少,像唐朝的樊興、高滿政,明朝的梅殷、張玉,都因為戰功被封賜為“榮國公”。而歷史上以僧人身份獲此殊榮的,卻隻有明朝永樂年間的道衍和尚一人。  無論是在明朝歷史上,還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道衍和尚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深通謀略的奇人,一代參透世俗的高僧。如果說玄奘法師和鑒真高僧在佛學傳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瞭巨大貢獻的話,那麼道衍和尚則改變瞭明朝政治格局,進一步說,他改寫瞭中國歷史的篇章。其個人成就,以及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力,決不亞於三國時期謀劃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和元末明初的傳奇人物劉伯溫。  道衍,俗名姚廣孝(1335—1418),江蘇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出身醫傢,博學廣識,精通儒、道、佛等諸傢之學。十四歲時,度發為僧,改法號道衍。三十歲時,前往徑山隨師習禪。期間,他遊歷四方,與當時許多吳中文人往來頻繁,交遊酬唱、評書品畫,所以有人把他列為“北郭十友”之一。四十八歲時,經人舉薦,入燕王府開始輔佐野心勃勃的諸侯王朱棣。   如果沒有道衍的煽動,朱棣未必敢舉事;如果沒有道衍的擘畫,朱棣也未必能成事。盡管燕王朱棣覬覦帝位已久,盡管北平集團的實力雄厚,但以一隅反天下,以王府北平挑釁國都南京,朱棣心裡終究還是沒底,更不敢輕意的付諸實施。朱棣最後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奪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從某種程度上說,道衍和尚起瞭決定性的作用。對於朱棣來說,道衍和尚在他心目中的份量,遠不是一個普通的軍師或者謀士,而是“靖難之役”的總智謀和總策劃。說白瞭,是道衍和尚最終促成瞭整個“奪宮事件”的大功告成。相關閱讀推薦:史無前例:明成祖朱棣為何大肆捕捉天下尼姑?揭秘:明成祖朱棣強娶小姨子的企圖為何會落空明成祖朱棣屠殺宮女之謎:朱棣為何屠殺3000宮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是蒙古大汗?朱棣生母是誰揭秘:朱棣本元順帝遺腹子,外祖父是元朝太師?朱棣有多愛善吹簫的朝鮮妃子:為她殺宦官數百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單從對時局的判斷和對戰機的把握上來看,道衍的大局觀念和軍事謀略就讓人稱奇,更讓當時身處“溫柔富貴鄉”的建文帝措手不及。朱棣起兵之後,“靖難軍”與“中央軍”曾有過近三年的軍事拉鋸戰,雖然雙方各有消耗,但總體形勢對朱棣一方更為不利。如果再這麼耗下去,吃虧的肯定是朱棣,必須要速戰速決,否則功虧一簣。認清瞭這一點,道衍突出奇招,建議朱棣輕騎挺進,直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這一招,比起當年官渡之戰時曹操徑取烏巢之舉,毫不遜色。這種派出尖刀部隊直插敵軍心臟的戰術果然奏效,朱棣很快就“連敗諸將於淝河、靈璧,渡江入京師”。混戰中,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撿起侄子丟在地上的帽子,如願以償的當上瞭永樂皇帝。  從堅定信心的煽動,到縝密周詳的策劃;從造反前的充分準備,到舉事後的戰略調整,道衍與朱棣如影隨形,寸步不離,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直到朱棣順利渡過長江天塹,一直充當著北平集團“主心骨”和“總指揮”的角色。對於這樣一位輔佐自己成就帝業的元勛人物,朱棣沒有虧待他,不但“論功以為第一”,封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而且還“復其姓,賜名廣孝”,道衍的祖父也被追封為大官。就連新皇帝朱棣與他說話的口氣和稱呼,都有瞭極大變化,“呼少師而不名”。  對一般人來說,分享成功後的成果和喜悅,乃人生大快之事。然而,貴極人臣的道衍卻不這麼認為,歷史上“兔死狗烹”的例子,以及朱元璋對功臣的血腥屠殺場景,使他不得不選擇瞭在人生巔峰時的急流勇退。朱棣讓他蓄發還俗,他不幹;送他兩個漂亮姑娘,他不要;賜給他一套豪華別墅,他不住;最後,讓他管理全國佛教事務,仍舊入朝議事,他同意瞭。於是在永樂朝,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老態龍鐘的光頭和尚,上朝時穿著制式官服,回傢後便披上袈裟,那自然就是姚廣孝瞭。姚廣孝雖然名義上隻是一個管理宗教事務的官員,但實際上仍然是朱棣最重要的謀士與心腹,朝中重大事務,朱棣都要找他商量。正是那件袈裟,才沖淡瞭朱棣對他的戒心;正是抽身自退,才博得瞭皇帝對他的信任;正是低調檢束,才得以與皇帝善始善終。   雖然選擇瞭遠離官場,但姚廣孝對自己的興趣和追求卻沒有絲毫改變和半點停歇。晚年,他承擔皇太子、皇太孫的輔導講讀,主持瞭《永樂大典》、《明太祖實錄》等書的修纂。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廣孝因積勞成疾,在慶壽寺病逝,享年八十四歲。朱棣知道後“震悼,輟視朝二日,命有司治喪”,並“以僧禮葬”,以尊重姚廣孝生前意願。同時,還追贈其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明成祖朱棣親制神道碑志其功。洪熙元年,加贈少師,配享成祖廟庭。生前榮極一時,死後無上榮光,對於以和尚身份受封“榮國公”的道衍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千古榮耀,這也是《紅樓夢》中的賈府之“榮”所望塵莫及的。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白起是什麼爵位? 殺神白起被封為什麼爵位?

  導讀: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因功封武安君。  白起(?—前257),羋姓,白氏,名起,楚白公勝之後。春秋時期楚君僭稱王,大夫、縣令僭稱公,白起為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  功高震主,不聽號令,與朝廷產生嚴重分歧。  范雎與之交惡,因罪被貶,范雎勸秦昭王將其賜死。  白起簡介  白起(?-前257年),也叫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陜西眉縣常興鎮白傢村)人,秦國名將,中國軍事傢、統帥。為將三十多年,拔七十餘城,共殲過百萬敵軍,魏國、趙國、韓國、楚國等國皆畏忌三分,有伊闕之戰、華陽之戰、長平之戰等輝煌勝利。白起因戰功被封為武安君,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任左庶長,攻打韓的新城(今河南伊川縣),韓、魏聯軍24萬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據險堅守,秦軍兵力不到聯軍一半,起初雙方僵持,翌年,各個擊破,俘韓主將公孫熹。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8年),白起攻楚,攻下鄢(今湖北宜城東南)等城,隔年又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因功封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擊破趙、魏聯軍於華陽(今河南鄭州南),斬首十五萬。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秘密接替王齕任秦軍統帥。在戰事中秦軍射死趙軍主將趙括,後趙軍因缺糧崩潰,秦軍俘虜趙軍40萬。但白起害怕趙軍降卒無法管理,遂設下一計,以酒肉安撫降卒,又命令秦兵以白佈裹頭,吩咐說“凡首無白佈者,即系趙人,當盡殺之。”趙國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45萬趙軍,一夜俱盡,僅釋放240名小兵回國散佈消息以震懾趙國。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白起收趙卒頭顱,聚為頭顱山,又在山上建臺,謂之白起臺。  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7年)秦圍邯鄲失利,秦王命白起接任,白起認為之前未能趁勝追擊,致失戰機,此役必無功而返,遂托病不行。然前線不斷失利,秦王令范雎親自勸說,白起仍稱病不起;昭王乃遣王陵攻邯鄲,五月不下,昭王又命白起掛帥,白起仍稱病,拒不受命。  於是,昭王大怒,免去白起官職,貶為士兵,驅逐出咸陽,出西門十裡至杜郵(今陜西咸陽東北),秦王派遣使者賜劍令其自殺,白起死前曾懊悔殺降過激。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相關閱讀推薦:白起殺瞭多少人? “人屠”白起坑殺瞭40萬降卒?大秦帝國之縱橫白起簡介 白起是哪個國傢的將領?大秦帝國白起簡介 號稱“人屠”的白起怎麼死的?白戰神起簡介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怎麼死的?

聞仲是怎麼死的?聞太師死後被封為什麼神仙?

  聞仲是怎麼死的?聞仲,又稱聞太師,是中國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也是民間信仰中的“雷神”或“雷祖”,但歷史上並無其人,為小說虛構人物。聞仲亦是截教金靈聖母門下弟子,深諳道術、法力頗深。那麼聞仲最後是怎麼死的呢?  聞仲本來是商朝末代君王紂王朝中的太師,乃國傢三朝元老大臣,文武雙全,威儀並重,擅長行軍,是商朝軍隊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商紂王之父帝乙托孤之臣,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與太師聞仲,隨立紂王(子辛,名受,後世稱為殷紂王)為天子,名曰帝辛,都朝歌。  殷商太師聞仲輔兩朝君主,殫精竭慮;東征西討,鎮朝歌江山、穩殷商氣數,為人剛正不阿,甚有威望,對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賜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紂王亦敬重和害怕。俗語“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的“文”指的就是聞仲。  聞仲長期遠征北海之時紂王無人管束,回朝後曾力陳十策,怒打奸臣費仲、尤渾,要求紂王改過自新,重塑朝綱,不料東海戰事又起,聞太師再次領兵征討,朝政愈加敗壞。   由於紂王殘暴,激起武王伐紂,聞仲為保殷商,兵伐西岐,對陣薑尚,眾截教道友紛紛相助。聞仲因不敵薑尚門下諸人,連敗數陣,最終於絕龍嶺被雲中子奉敕所煉通天神火柱活活燒死,在第九十九回,薑尚奉命封神,聞仲的靈魂被封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亦稱雷祖),率領雷部二十四員神將,負責催雲佈雨,行雷擊電。相關閱讀推薦:民間神話故事之薑子牙封神以後屬於什麼神疑問:《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有什麼關系?封神演義人物介紹 封神演義中有哪些歷史人物?《封神演義》的作者是誰?封神演義作者為何不明《封神演義》簡介 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

比幹是怎麼死的?忠臣比幹死後被封為什麼神?

  比幹是怎麼死的?比幹,子姓,名幹,殷商沫邑(今河南衛輝)人,殷商宗室,商紂時丞相,紂王三大忠臣之一,《論語》中稱微子、箕子、比幹為“殷三仁”。為殷商貴族商王太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紂王)的叔父,官少師(丞相) 。  比幹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幼年聰慧,勤奮好學,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於道。”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輔帝辛。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因火燒狐貍洞遭妲己記恨,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紂王處以剜心之刑,終年(公元前1063年)63歲,薑子牙封神時,被封為文曲星。  比幹為帝嚳高辛氏之後,太始祖為“忠臣比幹”,當時紂王無道,殘害忠良。他抱著救國救民之心,三日不出宮門,犯顏直諫。紂王恨之入骨,於是剖開比幹之心,又派兵包圍比幹府,欲滿門抄斬,比幹的兩個妃子都懷孕在身,黃氏被捕立即處死,並剖腹取出胎中嬰兒,並將屍體以火焚燒。  正妃盥媯氏,為瞭保住比幹一脈,放棄殉葬,忍辱負重,被同情的士兵放走,並與四個婢女逃出朝歌,隱居長林石室(今河南淇縣西南)中,生下遺腹子:“堅”,成為林姓始祖,其子孫因以為氏,稱林氏,是為河南林氏。   比幹挖心的故事  明代著名作傢許仲琳的代表作《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比幹為不世出的賢人,有一顆“七竅玲瓏心”,也就是一顆天生有七個洞的珍奇心臟,後忠臣比幹因直諫紂王,而開罪於紂王、妲己。  比幹接連三天三夜不離宮廷的摘星樓,斥責妲己禍亂天下,並要紂王改過自新,以振朝綱,再加上曾經因火燒狐貍洞遭妲己(九尾狐化身)記恨,他對紂王說:“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婦言,大禍不遠矣!”。  鹿臺完工後,紂王聽信妲己妖言,欲會見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計,於十五日夜請軒轅墳內眾妖狐變成仙子、神仙、仙姬來鹿臺赴宴,享受天子九龍宴席,迷惑紂王。席上,狐貍騷臭難聞。功夫淺薄的妖狐竟露出瞭尾巴,宴席上的紂王叔比幹看得十分真切,宴後將此情告知武成王黃飛虎。  經查,眾妖狐都是軒轅墳內的狐貍精,比幹便與武成王黃飛虎領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將狐貍盡行燒死。比幹還揀未燒焦的狐貍皮制成一件襖袍,嚴冬時獻於紂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與君前。妲己見襖袍盡是其子孫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幹,誓挖其心。一番思索之後,妲己找來雉雞精胡喜媚,兩人決心共同設計害死比幹。相關閱讀推薦:聞仲簡介 商朝末代君王紂王朝中太師聞仲生平比幹簡介 商朝時期商紂王的叔父少師比幹生平妲己介紹 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皇後妲己生平商紂王寵妃妲己身世之謎

鐘馗的故事 鐘馗死後為什麼會被封為捉鬼大師

  鐘馗的故事:唐朝德宗年間有個叫鐘馗的舉子,此人長得豹頭虎額鐵面環眼,臉上長滿虯須。這鐘馗外貌雖醜可才華出眾武藝超群。這年恰逢秋季科舉考試,鐘馗告別瞭親友進京趕考。  鐘馗風塵仆仆來到長安,見京城樓臺林立一派繁華景象自是十分高興,便在街上遊逛起來。他見前面有個測字卦攤就走到攤前說道:”先生我是趕考的舉子你給我卜個吉兇算算前程。”說著寫瞭一個”馗”字。測字先生仔細看瞭看”馗”字沉思片刻慢條斯理地說:”相公此次科考文章定然獨占鰲頭,但你時運不濟,到時不但名落孫山且兇多吉少。”測字先生停頓片刻說:”馗字拆開是九和首,現在時序九月你來應試必然名列榜首。但是這個首字被拋在一邊,恐怕旬日內必有大禍臨頭,望相公謹慎才是。”鐘馗聽瞭心想:大丈夫在世隻要行得端正怎會有大禍降臨,因此他也沒往心裡去付瞭銀子便揚長而去。  幾天後鐘馗進瞭考場應試,鐘馗看瞭考題立即”刷刷刷”一氣呵成寫完文章交瞭上去。當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韓愈,副主考是大學士陸贄。兩人看瞭鐘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異口同聲地說道:”奇才,奇才,這文章字字珠璣堪繼李太白、杜子美之後。”於是將鐘馗點為第一名。   德宗皇帝聽韓愈稟奏說新科狀元鐘馗才華出眾,便在金殿上召見鐘馗。  德宗一看鐘馗相貌醜陋,頓時心中不悅道:”我朝取士全在身言書判,此等醜陋之人如何點為金科狀元”韓愈連忙跪奏道:”人之優劣全不在貌,聖主豈不聞晏嬰三尺而為齊相,周昌口吃而能輔漢,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萬望陛下三思。”德宗皇帝沉吟片刻說:”韓愛卿之言雖說有理,但我朝太宗帝時,曾有十八學士登瀛州之美談,此人為狀元,恐世人笑朕不識人才也。”宰相盧杞為人心胸狹窄妒賢嫉能,聽瞭皇上的話忙跪奏道:”金科狀元須內外兼修,今科考生三百人眾豈少其人,何不另選一個。”鐘馗一看此人如此糊塗,不由怒發沖冠,指著盧杞大罵道:”如此昏官在朝豈不誤國。”說罷揮拳向盧杞打去。德宗見狀大怒道:”膽大舉子竟敢大鬧金殿速速拿下。”鐘馗盛怒之下順手拔出站殿將軍腰間的寶劍,高聲嘆道:”失意貓兒難學虎,敗翎鸚鵡不如雞。”說罷自刎而死。  德宗見鐘馗一怒之下竟自刎而死,大出意外,為瞭籠絡人心他下旨將鐘馗以狀元官職殯葬,又封鐘馗為驅魔神以祛人間邪魔。相關閱讀推薦:匡衡讀書的故事 古代傳統好學故事鑿壁偷光宋醜子的故事 傳奇人物宋醜子是怎樣的一個人紅羅女的故事 鏡泊湖地區關於紅羅女的傳說撲朔迷離的主人公是誰?撲朔迷離講瞭誰的故事滿族的祖先 滿族的祖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