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小船為何說翻就翻

三國演義_三國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為何說翻就翻_三國人物

  臣子得君主信任,這叫知遇之恩;君臣關系好,這叫君臣契合,用現在的一種新說法,那就是君臣之間這條友誼的小船,就會一直向前,永不翻船。一個國傢要想有一個好的發展,顯示出它強大的力量,那他的君臣之間的關系必然是融洽的,臣子必然是得到信任的。三國是個亂世,對人才的需求就更加迫切,因而君主也就能夠放手讓臣子施展自己的才華。因而這種君臣友誼的小船,總體上還算比較平穩,多數不會翻船。可以成為典型的當屬劉備,他對待關羽、張飛和兄弟一樣;把自己和諸葛亮的關系說成是魚水關系,得到諸葛亮是“如魚得水”,因此,蜀漢國君臣那條友誼的小船始終不翻。不僅如此,這種關系還延續到瞭下一代,劉禪時期君臣這條友誼的小船還是那麼平穩,始終沒有翻船。曹操雖然比不上劉備,但他也有一大批信任有加的臣子,也有哭郭嘉,重張遼的美談。也就是說,魏國君臣之間友誼的小船雖有搖晃,總體上也不翻船。可是孫權卻是三國的一個另類,在孫權君臣這條友誼的小船上,總是說翻就翻。   孫策死的時候,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兩個人——張昭和周瑜,還說瞭“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話。孫策去世,張昭“下令各屬地官吏、內外將官,讓他們各自奉行職守”,同時告誡孫權不要隻顧得哀戚悲傷,而是要趕緊出來視事。當時的東吳政權,雖然說是一個“獨立”的小朝廷,但孫策一死,分崩離析的局面隨時都會出現。外部除瞭“天下鼎沸”這個大的局面,內部更是“群盜滿山”,東吳政權這條航船隨時都可能傾覆。更重要的一點,孫策還沒有稱王,一些手裡有兵又有地盤的太守、將軍之類的人,隨時都有可能自立。這個時候,不要說張昭的忠心究竟如何,就是張昭的能力稍有不及,孫權這個政權都不知道該怎樣延續下去,畢竟這時候的孫權還沒有表現出他父兄那般的才能。否則,孫策也不會說:“如果這個弟弟不行,你就自己幹吧!”這句話耳熟吧?沒錯,劉備對諸葛亮也說過,搞不好還是跟孫策學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顧命大臣,和孫權這條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瞭。   孫權初次設置丞相,東吳眾大臣都認為非張昭莫屬,結果孫權兩次任命都不是張昭。那理由更是一個笑話,說是丞相事情多,不是用來優待人的!仿佛張昭根本就幹不瞭丞相,讓他幹屬於優待似的。最嚴重的時候,孫權更是按著刀和張昭說話,威脅說害怕失手殺瞭他。結果人傢張昭說,我知道我的話你聽不進去,但我要竭盡自己的“愚忠”!因為這是太後和桓王(孫策)顧命遺言時時在我耳邊響起的緣故。還說,太後和桓王是把你托付給我,不是把我托付給你。   孫權和張昭這條友誼的小船為什麼說翻就翻?關鍵兩點,一是張昭不讓孫權幹那些和猛獸搏鬥、徹夜飲酒等輕狂之事;二是赤壁之戰前張昭主張“權迎曹操”。這後一條需要說兩句,你孫權既然是征求意見,人傢就應該說出自己的意見,主張投降不一定就是為瞭他張昭自己;你孫權以為投降不好,可你自己為什麼在此後形勢更好時還要投降曹操?關鍵不是張昭這個主意好還是不好,而是孫權心中有另一個算盤。對此本博有專門論述,不再重復。類似的情況,官渡之戰前,曹操手下有些人,寫信給袁紹“通款”,這要比主張投降嚴重得多吧?可是勝利後,曹操一把火把這些信燒瞭。都說曹操是一個“奸雄”,可這件事孫權還真比不上曹操這個“奸雄”。   周瑜也是孫權的顧命大臣之一。周瑜是最早以臣子對待君主的禮節來對待孫權的,周瑜死後,孫權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看起來這條友誼的小船是一生都沒有翻船瞭,問題在於兩件事,一是赤壁之戰前,孫權為什麼不趕緊把周瑜調回來,非要等著魯肅提醒?二是赤壁之戰後,孫權決定讓周瑜和劉備一起進攻蜀地,為什麼周瑜死後這個計劃就不再實施瞭呢?隻因為周瑜死的早,這些疑問也就無從解答。假如周瑜能夠活得長一些,聯系到前面的張昭和後面的陸遜,孫權周瑜兩人這條友誼的小船,會不會也是說翻就翻呢?   魯肅是周瑜介紹、推薦給孫權,後來接替周瑜領兵。魯肅初見孫權,提出瞭“不與曹操直接對抗、鼎足江東,靜觀天下之變、消滅黃祖,進攻劉表,將長江完全據為己有,然後再稱帝圖謀天下”,這可以稱得上是東吳版的“隆中對”,比諸葛亮的還要早。功績是促使孫權下決心抗曹,並讓他召回周瑜授予軍事指揮權;最早預見瞭劉表死後荊州可依靠的力量隻有劉備,並和諸葛亮共同促成瞭孫、劉聯盟,協助周瑜取得瞭赤壁之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