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平民

揭秘南宋平民皇後謝蘇芳:宋孝宗成肅皇後謝氏

  宋孝宗趙昚被普遍認為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他專心理政,從而百姓富裕,五谷豐登,太平安樂,史稱“乾淳之治”,而成肅皇後謝蘇芳當然也功不可沒。她積極支持宋孝宗平反嶽飛冤獄,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加強集權,又重視農業生產,因而政通人和,風調雨順,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故清代有丹陽邑人盛贊謝皇後詩雲:“中興帝後豈尋常,映出蛟龍侶鳳凰。女伴同行真不識,今來橋畔水猶香。”     (一)  謝蘇芳(1135——1207),江蘇丹陽人,祖籍陳郡陽夏。她幼失怙恃,由翟氏人傢收養而從其姓。長成後選入宮中,因美麗、聰明、賢惠被憲聖吳太後賜予普婁郡王趙昚,封咸安郡夫人。趙昚繼承皇位後,封婉容。當皇後逝世後,她進位貴妃,接著被冊立為皇後。  據《宋史》列傳第二後妃下載:“成肅謝皇後,丹陽人。幼孤,鞠於翟氏,因冒姓焉。及長,被選入宮。憲聖太後以賜普安郡王,封咸安郡夫人。王即位,進婉容。逾年,進貴妃。  “成恭皇後崩,中宮虛位。淳熙三年,妃侍帝,過德壽宮,上皇諭以立後意。尋遣張去為傳旨,立貴妃為皇後,復姓謝氏。親屬推恩者十人。光宗受禪,上尊號壽成皇後。孝宗崩,尊為皇太後。慶元初,加號惠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後。三年崩,謚成肅,攢錡於永阜陵。  “後性儉慈,減膳羊,每食必先以進禦。服汗濯衣,有數年不易者。弟淵,以後貴,授武翼郎。後嘗戒之曰:‘主上化行恭儉,吾亦躬服汗濯,爾宜崇謙抑,遠驕侈。’後歷閣門宣贊舍人、帶禦器械。光宗朝,遷果州團練使。寧宗立,轉萊州防禦使,擢知閣門事,仍幹辦皇城司。三遷至保信軍節度使,尋加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成肅皇後崩,遺誥賜淵錢十萬緡、金二千兩、田十頃,僦緡日十千。後累升三少,封和國公。嘉定四年薨,贈太保。”  鞠,育育、撫養。尋,不久。推恩,廣施仁愛、恩惠於他人。攢,聚攏,集中。錡,古代一種三足的釜。膳羊,閹割瞭的羊。緡,古代穿銅錢用的繩子。僦,租賃。   (二)  紹興二年(1132),六歲的趙昚被高宗選中,育於宮中。  趙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生於建炎元年十月廿二日,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高宗趙構養子,秀安僖王趙子偁之子,宋太祖七世孫,趙匡胤次子趙德芳六世孫。逝於紹熙五年六月初九日,終年六十八歲,謚號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廟號孝宗。葬於永阜陵。  高宗在逃跑時因為受到瞭驚嚇而失去瞭生育能力,而唯一的獨子又在“苗劉之變”後死去,便再也沒有子嗣。而英宗系的後人在靖康之變後基本被全都押往北方,出使金國的使臣回來後說金太宗長得酷似宋太祖,要回來奪皇位。於是高宗說太祖大公無私,自已有兒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結果其後人衰微,朕準備將皇位傳回給太祖的後人。於是從太祖的後人中選拔,最後選中那個不踢貓的趙昚。  紹興五年(1135)三月八日,謝蘇芳出生於丹陽郡。她幼年父母雙亡,孤苦無依,養育在翟氏人傢,因而從其姓。紹興十六年(1146),長大後她被選入宮。  紹興二十五年(1155),這位天資聰明的準皇儲確和權臣秦檜的關系卻很僵。因為趙昚厭惡秦檜屈辱求和,而秦檜也顧忌趙昚能力太強。趙昚的生父病故,於是秦檜上奏要趙昚守制三年,因為趙昚的皇太子身份並未確定,秦檜是想借機免去他的皇儲身份。但是高宗顯然不為秦所動,守孝期滿,趙昚就繼續回宮。後來,秦檜病重,趙昚立即得到消息便通知瞭高宗,十月,高宗親臨秦府探病,病榻旁的秦熺迫不及待地問:“由誰代任宰相之職?”高宗冷冷地答道:“這件事不是你應該問的!”次日,秦檜、其子秦熺、其孫秦塤和秦堪被一起免官,得知高宗的旨意,秦檜當夜一命嗚呼。孝宗通過高宗粉碎瞭秦檜和他的爪牙準備讓秦檜兒子秦熺當宰相的企圖。秦熺地位僅次於秦檜,高宗當然不願意看到另一個權相來威脅自己。  紹興二十六年(1156),因為她長相美艷絕倫,又懂得書法繪畫,被憲聖吳皇後賜予其養子普安郡王趙昚,封咸安郡夫人。  紹興三十二年(1186),趙昚被立為太子。趙昚被養在宮中將近三十年,卻一直未被確定太子的名份。首先就是高宗還抱有幻想,想自己再生出個兒子出來;其次秦檜的強烈反對;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韋太後不喜歡趙昚,而喜歡另一個養育在宮中的趙琢。直到韋太後死去,高宗使出瞭最後一招。分別給兩位準繼承人每人送去美女十名,過瞭一陣又把她們召回。經過檢查,發現給趙琢的那十個都已經不是處女,而給趙昚的那十個依舊都是完璧,於是,確立瞭趙昚的皇太子地位。據說這是趙昚聽從瞭史浩的意見。  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侵,高宗又準備下海逃命,皇太子趙昚上書,要求自己率兵迎敵。史浩知道後大驚,趕快讓皇太子上書謝罪,並要求隨皇帝一起出征。金兵退走後。高宗決定禪位給趙昚,自己退居太上皇。  隆興元年(1163),宋高宗趙構禪位,讓普安郡王趙昚即位,建元隆興,廟號孝宗,她晉封婉容。  隆興二年(1164),宋孝宗成恭皇後夏雲姑逝世,中宮虛缺。因謝婉容知書達理,賢惠善良,深得太上皇、太後、皇上鐘愛,封貴妃,代掌中宮。  淳熙三年(1176),謝貴妃侍奉皇上來到宋高宗德壽宮,趙構告訴她要立她為皇後。不久即派德壽宮提舉張雲傳旨,立謝貴妃為皇後,並恢復其本姓謝氏,並讓其親屬覃恩有十人之多。  紹熙元年(1190),宋孝宗退位,禪位給太子,趙惇即位,建元紹熙,廟號光宗。光宗上謝蘇芳尊號壽成皇後。  謝蘇芳看到光宗皇後李鳳娘專橫跋扈,常常勸李鳳娘要學吳太皇太後風范,才能母儀天下。謝蘇芳一片好心,不料卻遭到李鳳娘惡語中傷。李鳳娘惡狠狠地對她說:“我是官傢的結發夫妻!”語中明顯帶刺,諷刺婆婆出身卑微。相關閱讀推薦:宋孝宗成肅皇後謝氏簡介 宋孝宗趙昚第三任皇後宋孝宗趙昚成恭皇後簡介 宋孝宗夏皇後生平宋光宗不孝之謎:為什麼宋光宗與宋孝宗父子不合宋孝宗為何遭遇不孝皇帝兒子:兒媳離間父子關系揭秘宋孝宗即位之謎:宋孝宗是如何當上皇帝的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於是謝蘇芳大怒,與她爭執不休,沒想到這位強悍的兒媳,竟將婆婆一把推倒在地,又正好被太上皇趙昚看到,因而大怒,為此還大病瞭一場。  由於李鳳娘的挑撥離間,從此宋光宗和太上皇之間關系也越來越差,於是宋孝宗、謝蘇芳決定廢黜李鳳娘。為此宋孝宗召來朝廷大臣,商議廢後一事。  右相史浩認為,光宗才剛登基,如若立即廢後,或許會引起人們議論,這於大局不利,因而堅決反對廢後。  由於孝宗已經退位,作為太上皇他已得不到大多數大臣的支持,結果廢後一事便不瞭瞭之,讓大逆不道的李鳳娘繼續胡鬧。  有一次,宋光宗見給他端水的宮女的手生得嫩白,隨口說瞭一聲“好!”。第二天李鳳娘給光宗送來瞭一盒點心,揭開蓋子一看,裡面裝的竟是那位宮女的兩隻手,嚇得光宗心臟病突發。後來光宗的另一個寵妃又被她殺害,光宗因此受到很大刺激,發展到精神也不太正常。宋孝宗聽說後,便送來瞭藥丸。但是她卻造謠說那是毒藥,從中離間他們父子關系。  李鳳娘(1144——1200),安陽人(今河南安陽),父親李道官至慶遠軍節度使。由於她姿色艷麗而又面相大貴,道士皇甫坦看見後驚訝不已:“此女當母儀天下。”此話一傳至宋高宗的耳中,便立即命其皇孫趙惇聘她為妃,初封榮國夫人,改封定國夫人。她喜好搬弄是非,在為皇太子妃時就已令宋高宗對她非常反感。乾道四年(1168),她生下皇子趙擴,產下龍種,更無可奈何。冊立為皇後之後,恃著宋光宗生性懦弱,又疏於朝政,以至大事小事都要取決於她,皇帝權力漸漸被她操控。不僅朝政受她操控,就是光宗的行動也被她幹預。慶元六年(1200),李鳳娘病死,享年五十六歲。   紹熙五年(1194)六月初九(6月28日),宋孝宗崩駕,謝蘇芳被尊為皇太後。一代有作為的南宋皇帝宋孝宗,在對不孝兒子宋光宗和不孝兒媳皇後李鳳娘極度失望和傷心中,憂鬱而死去,時年六十八歲。臨死前身邊隻有謝蘇芳陪伴他。  宋孝宗臨死之前,欲見一見兒子、兒媳最後一面。光宗因得不到她的同意,竟然不敢前去探望彌留之中的父皇。盡管許多大臣為此上書,光宗也不予理睬,就是大殮之日,兩人也同樣不理不聞。為此激起朝野公憤,以至大殮同日,眾臣即奉立趙擴為帝,讓光宗夫婦成為太上皇和太上皇後。  慶元元年(1195),在得到當時還在世的八十多歲高齡太皇太後吳氏的支持下,謝蘇芳暗中聯合朝中大臣,把這個不忠不孝的宋光宗拉下皇帝寶座,讓他禪位給他和李鳳娘所生的皇子趙擴,建元慶元,廟號寧宗。宋寧宗尊稱謝蘇芳為太皇太後,並加尊號惠慈。  慶元六年(1200),謝蘇芳被尊為太皇太後。嘉泰二年(1202),加尊號慈佑太皇太後。  嘉泰三年(1203),謝蘇芳逝世,謚號成肅,安葬在宋孝宗、夏皇後的永阜陵,三陵如同三足錡。將謝蘇芳譽為“中興帝後”,看來並不虛言。  (三)  謝皇後性格儉樸仁慈,自減膳食羊肉,每次進食必先奉獻皇上。衣服出汗後自己洗幹凈,多年不曾更換新衣。  其弟謝淵,因為謝皇後而驟然成為新貴,授官階第四十二階武翼郎(武臣共五十三階)。於是她常告誡弟弟說:“皇上有教養且行為恭順節儉,我也親自洗衣,你應當崇尚謙虛,遠離驕橫奢侈。”  謝淵聽從姐姐的教誨,不驕不躁,保持清正廉潔。入武臣清要之選,任閣門通事舍人,後得皇上信任,授予武臣榮銜“帶禦器械”,即帶刀侍衛。光宗朝時,遷果州團練使。  據清徐松《宋會要輯稿》載:“光宗紹熙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詔郊祀大禮差鄭興裔、李裕文、蕭奪裡懶、李孝友充都大主管大內公事,趙師夔、楊皓、鄧從訓、夏執中、蕭鷓巴、張子仁、謝淵充行宮使。翌日,詔韋璞差充郊祀大禮主管大內公事。”  另據《宋史》列傳第一百四十八尤袤載:“陳源除在京宮觀,耶律適嘿除承宣使,陸安轉遙郡,王成特補官,謝淵、李孝友賞轉官,吳元充、夏永壽遷秩,皆論駁之,上並聽納。”謝淵因賞轉官,曾受給事中兼待講尤袤的諫阻,宋光宗還聽從采納瞭他的意見。  寧宗朝,謝淵轉萊州防禦使,提拔為知閣門事、仍然幹辦皇城司。他經過三次升遷,官至保信軍節度使,一方諸葛亮侯,不久加官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據清王國維《庚辛之間讀書記》載:“宋時臣下受玉帶之賜者,可以指數。太祖時則有李彝興、符彥卿、王審琦、石保吉,英宗時則有王守約(保吉、守約均以主婿賜),神宗時則有王安石、嘉、岐二王,徽宗時則有蔡京、何執中、鄭居中、王黼、蔡攸、童貫、趙仲忽,欽宗時則有李綱(上皇所賜)。南宋得賜者,文臣則有張浚、秦檜、史浩、史彌遠、鄭清之、賈似道,宗室則有居廣士、鋋枿、伯圭、師揆、師彌,勛臣則有劉光世、張俊、楊存中、吳璘,外戚則有吳益、謝淵、楊次山(何執中以下五人賜玉帶事,見《石林燕語》,史彌遠、趙師揆見《四朝聞見錄》,賈似道、師彌見《癸辛雜志》,餘見《宋史本傳》及《玉海》卷八十六),此外罕聞。”  據說玉帶,即毬路方團玉帶,為宋金時代異常珍貴的皇傢寶物,隻有極特殊情況下才會禦賜,而且每代受到禦賜玉帶者極其稀少,屈指可數,如北宋十六人,南宋十八人,這些受禦賜者的身份尊榮顯赫,諸如東宮皇太子,宰相、親王、勛舊和皇室成員之屬。禦賜毬文方團玉帶,已在全世界范圍內被首次發現,據傳開價在一億元人民幣之上。謝淵也在宋朝三十四人之列,說明他在皇帝眼中的地位至高無上。  謝皇後非常關心這個弟弟,她逝後遺詔賜給謝淵錢十萬貫,金二千兩,田十頃,於是田租就每日達十千貫。後來他又累升朝堂“三少”,即少師、少傅、少保,封和國公,嘉定四年(1211)逝世,贈太保。  《中國香艷全書》所載趙棻《南宋宮閨雜詠一百首》詩曰:“受冊長秋翟茀膺,異光穿室記休征。最難介弟敦清節,勸易糟糠竟不能。”充分肯定瞭她示例弟弟要保持清高氣節的精神難能可貴。  冊,冊封。長秋,漢代皇後的宮名。茀,古同“福”,福祿。膺,胸。休征,吉祥的征兆。介,介紹,示例。敦,勉力。  《中國香艷全書》,晚清蟲天子輯,共二十集八十卷,是一套大型女性及“香艷”專題叢書。該書以女性題材為主,包羅瞭隋代至晚清一千多年間,有關女性和艷情方面的文言小說、詩詞曲賦等,為研究提供瞭較全面系統的文獻資料,特別是一些清人著作未見它書著錄,史料價值尤高。

周厲王以“專利”治民:引發史上第一次平民暴動

  中國有確切紀年是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這一年召公和周公合作,共同執掌周王權力,處理國政。在此之前的歷史,隻有王號而沒有年代,從共和元年開始,後來的歷史都記載瞭國王或皇帝在位的年數,使中國古代的歷史有瞭準確的系年。  公元前九世紀中葉,西周王朝曾在十餘年的時間裡,國中沒有天子,國政由周公、召公兩個貴族共同主持,史稱“共和行政”。導致這起事件發生的起因,是周厲王的“好專利”和暴虐。  按古代的習慣成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川林澤和荒野名義上自然是歸周天子所有,任何個人不得私自占有。由於山川林澤數量太大,周天子也無暇顧及,民眾可以隨便使用。  西周中期以後,情況發生瞭變化,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一些山川林澤和荒地已被開墾出來加以使用,成瞭貴族和國人的私田。隨著占有欲的增加,他們還把原來占有的國有土地逐漸私有化,當成瞭私田。周厲王在位時,這個問題日益嚴重,而周厲王為瞭滿足自己奢侈的生活,總是想不斷聚斂更多的財富。當時周王朝有一個叫榮夷公的大臣,很有斂財的本事,他為周厲王出主意:重申土地國有的傳統法度,明確山川林澤、荒地及其中生產的各種產品都是國王的專有利益。這樣,周厲王便在土地國有的招牌下,公然侵奪貴族的私田、產品和奴隸,變為王有,而一般平民也不得在山林中砍柴打獵,不得在河流中捕魚。這種作法激起貴族和國人的不滿,社會矛盾激化,他們作詩指責厲王:“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復奪之。”   一個叫芮良夫的大夫勸諫周厲王不要聽信榮夷公的話,廢除有關“專利”的各項規定。可是周厲王為新增加的大量財富迷住瞭心竅,根本聽不進芮良夫的肺腑之言,不僅沒有疏遠榮夷公,相反還提拔他做瞭朝廷的卿士。  周厲王實行“專利”的做法激起瞭人們的普遍不滿,上上下下議論紛紛,尖銳的批評直指周厲王,史稱“謗王”。大臣召公聽到這些批評議論後,急忙跑去報告厲王,並告誡厲王:百姓已經無法忍受瞭。周厲王聽後大怒,他找瞭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暗中監視國人,一旦發現有人發表“謗王”的言論,立即告發,一律處死。在這樣的殘酷鎮壓下,很少有人敢再“謗王”瞭,各地諸侯也不再來鎬京朝見。到後來,鎬京城裡的人們在路上碰到熟人,連話都不敢說瞭,隻能用互相使眼色的辦法,表示一點對厲王的不滿。  周厲王見用衛巫“弭(止息)謗”的辦法很有成效,十分高興,他對召公說:“我已經止住瞭那些批評議論,沒有人再發表謗王的言論瞭。”召公指出:“您並沒有平息人們心中的不滿,隻不過是堵住人們的口,不讓他們說出來罷瞭。您要知道,堵住人們的口比堵塞奔流的河水還危險。堵住的河水一旦沖垮瞭堤防,就會造成很大的災難;堵住人們的口,不讓他們發表意見,一旦人們的憤怒爆發,就會給國傢造成危險。”可是,一意孤行的周厲王根本聽不進去。  周厲王實行“專利”,增加瞭王室的收入,卻損害瞭貴族及國人的利益,因而喪失瞭民心。在周厲王推行的高壓政策下,人們敢怒而不敢言,表面上看國中平安無事,實際上一場大的動亂已經在醞釀中瞭。相關閱讀推薦:周厲王並不愚蠢:如果聽召公的建議一天都過不瞭周厲王:親手促成瞭中國史上首次人民暴動的君主揭秘:歷史上第一個遭到人民公審的皇帝周厲王“壞典型”周厲王:老百姓的嘴被他堵瞭三年 周厲王姬胡簡介 在位16年即被國人放逐的暴君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周厲王實行“專利”的第三年,表面的平靜狀態再也維持不下去瞭,國都中爆發瞭一場大規模的國人暴動,城中的國人、工匠和部分貴族一哄而起,手持棍棒、斧頭,沖向王宮,要殺死厲王。厲王聞到風聲,趕緊逃跑,東渡黃河,一直逃到彘地(今山西省霍縣東北)。後來厲王再也不敢回鎬京,直至死於彘。  憤怒的國人在宮中沒有找到周厲王,便把仇恨發泄在他的傢人身上。這時有人發現周厲王的兒子太子靜逃進瞭召公傢中,於是國人包圍召公的傢,要求召公交出太子靜。召公的先輩世代都是周王朝的重臣,召公本人也對周王室忠心耿耿,他雖然對周厲王不聽勸諫導致這場災難十分怨憤,但為瞭周王室的利益,還是藏起瞭太子靜,而讓自己的兒子換上太子靜的衣服,把他假裝成太子靜交給國人,結果被國人打死瞭。  周厲王出逃在外,“太子”又被殺死,太子靜雖得到保護,但一時也不得公開身份來接周王之位,周朝歷史上出現瞭一個朝廷中沒有國王的政治空白期。周國的貴族們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舉行一次特別會議,會上決定由德高望重的周公和召公共同代行國政,史稱“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期間,革除瞭周厲王推行的一些弊政,各種矛盾得到緩和,周王朝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   共和行政十四年(前828),周厲王在彘死去,誰來繼承王位的問題又被提上瞭議事日程。這時召公把當年讓自己的兒子代替太子赴死的真相講瞭出來,並把在自己傢中躲藏瞭十四年的太子靜帶到貴族們面前,提出仍由他繼承王位。太子靜當年還是一個小孩子,周厲王的暴政本來就與他無關,隻是國人一時遷怒於他而已。現在經過召公十四年的培養教育,太子靜已成為一個頗具才幹的青年,於是貴族們一致擁立他做瞭國王,他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之後,在周公和召公的輔佐下,繼續革除厲王時的弊政,他要求大臣在處理政事時,要廣開言路,使下情上達;又警告他們在征收賦稅時,不要中飽私囊,魚肉百姓。這些禁令還被鄭重地銘刻在毛公鼎上。周宣王勵精圖治,努力恢復西周初年先王建立的好傳統,使國傢逐步強盛起來,在對不服統治的周邊少數民族部落的征伐中,取得瞭巨大勝利,周王朝的威望也提高瞭。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宣王中興”。  “共和行政”不僅在結束周厲王的暴政、開啟周宣王時的中興局面中有著不可抹殺的功績,它還作為歷史上最早有明確紀年的開端而受到史傢的重視。在此之前的歷史,隻有王號而沒有年代,從共和元年開始,後來的歷史都記載瞭國王或皇帝在位的年數,使中國古代的歷史有瞭準確的系年,這是一個很有歷史意義的大事。共和元年這個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年份,就是公元前841年。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為什麼說宋理宗是宋朝血統最不純正的平民大帝?

  宋理宗趙昀,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歲。趙昀,紹興府人,宋皇室宗戚,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原名趙與莒,1222年被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宋寧宗駕崩後,趙昀被權臣史彌遠擁立為帝,史稱“宋理宗”。  宋理宗(1205年出生,1264年逝世於臨安),原名趙與莒,1222年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時間是從1224年到1264年。  宋理宗早期很少理會政事,登基後將所有國傢事物都交給史彌遠,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一直到1233年史死後,理宗才開始親政。1234年南宋聯蒙古國滅金。理宗崇拜理學,對政治不感興趣,將國傢大事交給他的丞相處理,先後有吳潛、丁大全、賈似道等。  1259年,蒙古攻鄂州,右丞相賈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稱臣,並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讓給蒙古。1264年逝世於臨安。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隻是宋朝皇傢的一個親戚,他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他的前任宋寧宗死後,宰相史彌遠矯詔廢太子趙弘,立貴誠,即為宋理宗。   宋理宗繼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權相史彌遠挾制之下,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一直到1233年史死後宋理宗才開始親政,親政之初立志中興,采取瞭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等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執政後期,朝政相繼落入丁大全、賈似道等奸相之手,國勢急衰。1234年南宋聯蒙古國滅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賈似道以宋理宗名義向蒙古稱臣,並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讓給蒙古。  理宗死後的謚號是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廟號理宗。廟號定為理宗,原因就在於他對程朱理學的推崇,他是理學官學化進程中最為重要的一位君主,其廟號可謂實至名歸。  理宗病重時,曾下詔,征求全國名醫為自己治病,但無人應征。理宗病逝,死後葬於會稽附近的永穆陵。他死後不過十五年,其陵墓,包括南宋其他幾位帝王和後妃的陵墓,被一個叫楊璉真珈的僧人盜發,理宗的屍體因為入殮時被水銀浸泡,所以還未腐爛,盜墓者便將其屍體從陵墓中脫出,倒懸於陵前樹林中以瀝取水銀。隨後將理宗頭顱割下,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統治者,其軀幹則被焚毀。這是宋理宗生前萬萬沒有料到的。理宗的頭顱直到朱元璋攻占大都後,才在元大都的皇宮中被找到,朱元璋命人將理宗顱骨重新安葬於宋陵遺址,並對被毀壞的陵墓進行瞭修復。  宋理宗無子,立他的侄子趙禥為太子,是為宋度宗。相關閱讀推薦:宋理宗趙昀怎麼死的活瞭多少歲?宋理宗墓在哪平民皇帝宋理宗趙昀如何應對南宋“四人幫”?謝太後簡介 南宋理宗皇後謝道清的別樣人生介紹宋理宗與滅金戰爭 貪圖小利重蹈北宋的覆轍宋理宗頭骨和九陰白骨爪邪功有什麼關系?

劉邦稱帝創造瞭兩個第一:文盲皇帝和平民皇帝

  一、第一個底層小民做天子   公元前202年,劉邦借韓信之力在垓下滅瞭項羽,又立馬搞突然襲擊奪瞭韓信兵權,實力穩操一人之手,“老子天下第一”,於是急不可待地由漢王改稱漢皇帝,漢王朝由此開局。   在今天的山東定陶。天寒地凍的北方正月,荒涼破敗的氾水北岸,登基儀式進行得如劉邦的流氓習性一樣潦草而隨意。假戲真做,劉邦的諸侯將相們先來一番“請登帝位”的乞求,劉邦接著假惺惺地來一番謙讓。群臣煞有介事地再來一番勸進,雖說“大王起微細”,出身不大尊貴,但您“誅暴逆,平定四海”,功高當作皇帝呀。劉邦再擺出一副為眾人逼迫,實在“不得已”,隻好違心破例,勉為其難的樣子,“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傢”,嘿嘿,你們硬覺得我當皇帝合適,那就以國傢利益為重吧。“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   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紀》中,真實地記下瞭當時的場景。這場景在今天看來,有如三流演員彩排,蹩腳生硬,扭捏作態。然而,卻萬不可因此忽視瞭劉邦君臣這場政治遊戲巨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秦末,所有政權的創始者,不管是喚作帝,喚作王,還是喚作天子,喚作皇帝,查其身份,都有著堂皇而悠久的傢世淵源,由底層小民“起微細”直接一步躍上全國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做天子,建王朝,劉邦可謂第一人。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王朝和人物為綱,主要記王朝之史的通史,其專記帝王的十二本紀,所記五帝、夏、商、周、秦、漢六個全國性政權的創始者,劉邦之外,其餘五人,皆出於世代諸侯之傢。打開《史記》,跳入眼簾的第一行正文,便是莊嚴而隆重地記述五帝之首的黃帝的顯赫身世:“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父親少典是有熊國的國君,自身姓氏也直接標明是公侯之後,你看,如今舉世公認的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血統何等高貴,起點何等輝煌,可真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呀。其後四帝,順勢高揚,“奔流到海不復回”,顓頊、高辛、堯、舜,一脈相承,皆黃帝子孫。再之後,夏朝開國之君“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滅夏朝而興商朝的湯,其初祖契,是黃帝曾孫帝高辛的妾生子,“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被舜帝封於商,湯已是第九代地方政權商國的國君。滅商朝而興周朝的周武王,其初祖後稷,比商湯的初祖契身份更高貴,是帝高辛的大老婆的兒子,以擅長農業而早享盛名,堯時已為天下農官並建國,自那以後,歷堯、舜、禹時代和夏朝、商朝,“皆有令德”,到周武王時,已傳國十六代,歷時一千多年。徹底取代周朝而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其初祖大業,是黃帝之孫帝顓頊的外孫,大業之子於帝舜時得國,到秦始皇時已傳國近40代。

揭秘唐太宗慧眼識馬周:平民英才從打雜到宰相

  導讀:中國自古就有“求賢”的優良傳統。春秋時代,齊桓公想富國強兵,請教管子怎樣才能網羅天下英才。管子回答道:“對英才要禮敬褒獎,優待而不相欺。怎麼個優待法呢?值五的給六,值九的給十,不可斤斤計較。”做領導最忌諱的就是倚仗手中的權力傲慢待人,對人才像對商品一樣錙銖必較,值一塊的非得講成九毛九不可。真正的人才最需要的是得到尊重,從人格到智慧,而待遇往往是尊重與否的表現。英才和凡人的區別,在於凡人沒有很大的抱負,拿一份工資做一份工作;而英才常常心高氣傲,不容易駕馭。管子深深懂得這一點,所以勸齊桓公出手要大方,從優養士,讓他感到溫暖,人格上尊重,事業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懷,則天下英才無不向往而來,精忠報國。  所以用人不要多,而要精。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唐太宗是吝嗇到傢,又大方出奇。怎麼個吝嗇法呢?他剛登基,讓房玄齡組建朝廷,特地吩咐“官不必備,惟其人”。也就是官不必多,不求齊備,核心是要得其人而用之。就這個原則,唐太宗從《詩經》《尚書》一直引用到孔子,乃至《史記》,叮囑再三,甚至說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狐貍腋下的白毛最為珍貴,比千張羊皮都貴。房玄齡深知唐太宗的心思,他組建的朝廷寧缺毋濫,減到不能再減,總共隻有643人。   怎麼個大方呢?就說馬周,一個禁衛將軍傢裡的幫手,唐太宗隆重接見,迎接的使者相望於道。一席深談,如獲至寶,馬上提拔,讓馬周到宰相府上班。一個沒有科考出身的貧寒子弟,一下子提拔到宰相府當差,夠大方、夠有氣魄吧?經過在宰相府三年的歷練,唐太宗任命馬周為監察官,委以重任。馬周還有點“不識時務”,被提拔後,他不僅沒有感恩戴德,反而先監察起唐太宗來,上表批評道:  1.太上皇住在城外,宮室狹小,太子卻住在城內中央之地,不足以示天下以大孝。  2.分封宗室,寵愛皇子,要是子孫不肖,怎麼辦?應該磨煉他們。  3.陛下提拔戲子、馬夫當官,違背瞭用人的原則。琴彈得好,馬喂得壯,可以給他們賞錢,卻不能賞官。相關閱讀推薦:唐太宗與隋煬帝妻:李世民如何納楊廣皇後為妃?唐太宗李世民遭突厥暗殺之謎:刺殺李世民行動!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放數百死囚 約定次年自覺來領死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十年都幹瞭什麼事情?李世民為何不愛武則天?解密唐太宗喜歡的三類女人哪位臣子竟敢幹涉唐太宗私生活?揭秘唐太宗秘史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一口氣數落瞭五大條,唐太宗沒生氣,反而覺得馬周講得對,不久再提拔他。馬周一路升官,一路上表直陳,指出朝政弊端。哪怕到瞭大傢都認為歌舞升平的貞觀十一年,馬周再次上表,問唐太宗:為什麼剛建立唐朝的時候,大傢吃不飽,糧價很高,可百姓沒有怨言;現在年年豐收,物價低廉,大傢吃飽瞭,卻有很多意見,認為陛下不關心他們?這是因為我們建瞭許多和民生無關的工程,收瞭很多稅。國傢興亡,不在於積蓄多少,而在於百姓苦樂。如果老百姓負擔沉重,朝廷還興役不斷,一旦有內憂外患,就會發生不測的變故。  這是盛世的警鐘啊!唐太宗再次把馬周的批評當作天籟之音,讓他負起更重要的職務,一提再提,馬周就成為宰相瞭。唐太宗對人說道:“我和馬周,一時半會兒不見,就想念他。”這對君臣一路相伴,可惜後來馬周患瞭“消渴癥”,也就是糖尿病,加上不惜身體日夜操勞,才四十八歲就倒下瞭。病重時,馬周把他寫的奏章找出來,親手燒掉,說道:“管子、晏子留下文字,顯出君主的過失,我不做這種事情。”馬周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唐太宗。要不是唐太宗留下馬周的表文,我們哪能知道他們君臣之間的高風亮節?真真正正的“士為知己者死”。   人們可能會說馬周有命數,生逢明君。如果把所有看似偶然的事情都用命來解釋,那馬周顯然命好。可是,仔細想想,一個人的命說到底還是要靠自己去創造。唐太宗是不世出的英雄,統率百萬雄師,閱人無數,如果馬周不是有過人的真本事,能被看上嗎?君臣相知相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作為唐太宗,如果不是為國傢殫精竭慮、勵精圖治,就不會當真去批閱所有的奏章,也就發現不瞭馬周這位難得的人才。他們兩個人走到一塊,所謂的命數說穿瞭就是一片公心情懷所致。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日本平民皇後美智子:昔日磨坊女,今日太子妃

  企業公主  1946年,當麥克阿瑟將軍把天皇從神座上拉下來到人間時,美智子還隻有十一歲。美智子祖父正田貞一郎是日清制粉創業者,外祖父副島綱雄是中支那振興理事,父親正田英三郎是戰前著名的實業傢,他接手經營的日清制粉是日本的大手企業,是東證一部上場的中堅企業。  買日清股票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不會倒產的皇傢企業。美智子雖說不是貴族出身,但時代賦予這個新興資產階級教育烙印,可以說是時代的典范。父親有兄弟三人,一個是大阪大學的校長,另一個是東京大學的地質學教授,還有一個則是醫學部教授。可以說是領時代風流的精英傢族。  再看看美智子在中學的每天作息,就可一窺其充滿溫馨的資產階級小姐的生活瞭。美智子中學進的是聖心女子學校,這是一所基督教風的學校,教學目標就是要把女孩加工打磨成一顆顆閃閃發亮、沒有雜質的寶石,使她們成為新的上流階級的一員。   不過,美智子進校時是一個佛教徒,也沒受過洗禮。每天清早上學,下午三點回傢,然後喝茶吃點心,接著做功課。晚上六點開始吃晚飯,八點後全傢聚在客廳聽母親演奏肖邦等古典鋼琴曲。有時孩子也和琴而唱。  美智子在學校的學習總是名列前茅,也熱心學校活動,是學生會會長。對人有禮貌、有朝氣,以至於一位老師對她說:“你似乎是一個完璧的女孩,但沒有缺點似乎是你的缺點。”每逢暑假,全傢便去淺間山附近的輕井澤別墅度假,那時候美智子可以盡情地沉醉在大自然或玩網球瞭。  網球奇緣  1957年8月,皇太子明仁和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學生正田美智子不約而同地來到素負盛名的旅遊勝地輕井澤,參加當地舉行的網球賽,並在比賽的第三輪相遇瞭。  就是這場普普通通的網球賽,引出瞭一場轟動日本全國的浪漫情戀,演繹出一個日本版的灰姑娘的故事。  按照日本皇室的傳統,皇太子年滿18歲就算是成人,應該考慮成親瞭。因此,早在1951年明仁滿18歲後,宮內廳就已開始選妃的非正式調查。1953年正式成立瞭有主要皇族成員參加的”皇太子選妃委員會”,一時間,日本全國上下掀起瞭一股選妃熱潮。相關閱讀推薦:詩碑傳奇!唐武宗千年“詛咒”竟嚇退日本天皇“東京審判”內幕:日本天皇為何能逃過制裁?歷任日本天皇多不得善終之謎:日本歷代天皇結局揭秘:日本史上的8位女天皇 風流女天皇愛上和尚難以置信:日本天皇為何把女兒嫁給親弟弟為妻?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然而,雖然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但選妃委員會的選妃工作卻遲遲沒有進展。這是因為,雖然戰後公佈瞭新《皇室典范》,但在為皇太子選妃的標準上,基本上還是沿襲瞭舊典,即選妃的范圍仍局限在舊皇族和舊華族當中。  而在這些適齡的女子中,條件好一些的,早早就戀愛、訂婚瞭。加之有的不願過皇室拘束的生活,有的並不以嫁給皇太子為榮,這些因素都大大縮小瞭挑選的范圍。選到最後,就剩下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而且明仁還沒看上。  他曾因此十分煩惱地說:“我這一輩子,難道不能結婚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明仁結識瞭年輕貌美的美智子,並且對她一見鐘情。  明仁當時讀大學,非常喜歡打網球,他聘請專業教練指導訓練,球藝不斷提高。他特別擅長打底線球,抽出的球既狠又刁。平常陪伴他練球的皇親,貴族子弟,都有意讓他三分,所以他幾乎每戰必勝,大傢也誇贊他球藝高。  一次偶然的機會,明仁應邀參加大學的網球比塞,抽簽時恰巧把聖心女子大學的美智子與皇太子編排在一個組。這是一場淘汰賽,輸的一方將不得參加下一輪比賽,在場的觀眾都不約而同地為皇太子助威,希望看到他獲得出線權。  皇太子也很自信,認為美智子不是他的對手。然而事與願違,盡管明仁超水平發揮,打出瞭許多漂亮的抽球,美智子卻毫不示弱,死死咬住,奮力救起每一個險球。  她一面沉著應戰,一面細心觀察,很快發現明仁上網功夫不佳,她機智地調整瞭戰術,采用長拉短調的打法。這使得明仁亂瞭陣腳,顧得前顧不瞭後,連連失誤。比賽打的很艱苦,足足進行瞭2個小時,最後明仁輸給瞭美智子。   雖然輸給瞭一個無名女子,明仁卻覺得這場球打得非常開心。他欽佩美智子堅韌的毅力,更欣賞美智子機智勇敢的精神。  幾天後,明仁委托朋友帶話,邀請美智子參加一個舞會,在舞會上向她表示敬意,並約她一起打網球。從此,明仁與美智子在網球場經常見面,共同切磋球藝漸漸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明仁與美智子的球場姻緣至今仍被日本體育界傳為佳話,這也是日本許多青年人熱衷於網球運動的原因之一吧。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婚前  1958年4月,選妃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明仁和美智子的婚事被正式提瞭出來。但在會上,這一婚事引來瞭一片反對之聲。那些抱殘守缺、維護皇族血統的封建意識非常頑固的委員們都不贊成。  有人甚至說:“作為堂堂大日本帝國的皇太子,哪能隨隨便便從球場上亂拉一個打球的便當皇太子妃。”對此,出身於皇族的香淳皇後良子也不大贊成。美智子的父兄也不因為是皇室的求婚就盲目的答應,他們擔心美智子日後是否會有幸福。  最終促成明仁和美智子結合的,是昭和天皇的態度。也許是由於自己在與良子結合的過程中也經歷過一番磨難的緣故,昭和天皇顯得比較開通,也能體諒兒子的心情。經過一個多月的考慮,他終於表明瞭自己的態度:“隻要皇太子喜歡,平民出身也不妨。”  由於天皇表瞭態,反對的意見被壓瞭下去。1959年4月10日,日本皇室在皇宮的賢所為明仁和美智子舉行瞭隆重的結婚慶典。婚後一年,美智子生下瞭長子浩宮德仁;1964年11月,生下瞭次子禮宮文仁(秋筱宮文仁親王);1969年4月,生下瞭唯一的女兒紀宮清子。(現名黑田清子)  婚後  結婚以後,美智子雖然得以與明仁共同品嘗新婚的甜蜜,但精神上的壓力與日俱增。宮廷中的貴婦千金經常對她橫加挑剔,冷嘲熱諷。  例如,美智子在陪同明仁出現在公眾場合時,多問瞭幾句,便會遭到”目下沒有殿下,太愛管閑事”的批評。在陪同良子皇後聽進講時,有時問得過細瞭一點,皇後的女官長保科就會過來提醒:”在皇後面前,少充內行”。類似的事情可以說不勝枚舉。   對此,貴為皇太子的明仁也愛莫能助,美智子也隻好忍氣吞聲。她在一次私下談話中曾說:”既有艱難也有委屈,總希望能習慣又非常難以適應,有時甚至感到周圍的空氣都要窒息瞭”。美智子在宮內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事情逐漸傳到瞭社會上,許多日本國民紛紛為美智子鳴不平,就連美國的一些婦女雜志也報道瞭這件事情。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盡管面臨著種種壓力,婚後的美智子還是對皇室的一些陳規陋習進行瞭改革。如美智子破除瞭延續幾百年的乳母制,以及孩子與父母分居撫養的慣例,自己為孩子哺乳,讓孩子與父母一起生活。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美智子對他們像普通孩子一樣嚴格要求,不讓他們有任何優越感。  在社會生活方面,美智子曾陪同明仁數十次出訪外國。所到之處,她以美麗的容姿、優雅的舉止、流利的英語,給訪問國留下瞭美好的印象。  美國《時代周刊》曾兩度在封面刊登她的肖像,美國輿論將她譽為“昔日磨坊女,今日太子妃”。日本國民也將她視為皇室外交的頭號明星。  平淡皇後  以一個平民之女一躍而成為太子妃,美智子以自己的努力在現代天皇史上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  1989年2月,當明仁成為日本天皇時,《朝日新聞》進行瞭一次輿論調查,在問到對於平成天皇的印象時,日本的絕大多數國民就像提到明治天皇必談明治維新,提到昭和天皇必言二次大戰一樣,不約而同地強調:“他娶瞭平民出身的美智子。”時隔瞭30年的一場婚姻竟給日本國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是美智子塑造瞭日本新一代天皇的形象。   美智子雖說是平民,但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平民,本身就住東京富人區,社交名媛。具備所有的溫婉賢淑的女性氣質,隻是命運的安排被皇太子喜歡上瞭,嫁入深宮,臉上總帶有淡淡的哀愁。  入宮之後據說一直受到婆婆的苛責,染上抑鬱癥,直到婆婆去世後才好點,除瞭丈夫和誰都不說話,最後發現得瞭失語癥,活潑的美少女和啞巴一樣,日本皇室真不是一般女孩子能待的。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宋理宗趙昀簡介 宋朝血統最不純正的平民大帝

  宋理宗趙昀,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歲。趙昀,紹興府人,宋皇室宗戚,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原名趙與莒,1222年被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宋寧宗駕崩後,趙昀被權臣史彌遠擁立為帝,史稱“宋理宗”。  宋理宗(1205年出生,1264年逝世於臨安),原名趙與莒,1222年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時間是從1224年到1264年。  宋理宗早期很少理會政事,登基後將所有國傢事物都交給史彌遠,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一直到1233年史死後,理宗才開始親政。1234年南宋聯蒙古國滅金。理宗崇拜理學[1],對政治不感興趣,將國傢大事交給他的丞相處理,先後有吳潛、丁大全、賈似道等。  1259年,蒙古攻鄂州,右丞相賈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稱臣,並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讓給蒙古。1264年逝世於臨安。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隻是宋朝皇傢的一個親戚,他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他的前任宋寧宗死後,宰相史彌遠矯詔廢太子趙弘,立貴誠,即為宋理宗。   宋理宗繼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權相史彌遠挾制之下,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一直到1233年史死後宋理宗才開始親政,親政之初立志中興,采取瞭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等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執政後期,朝政相繼落入丁大全、賈似道等奸相之手,國勢急衰。1234年南宋聯蒙古國滅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賈似道以宋理宗名義向蒙古稱臣,並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讓給蒙古。  理宗死後的謚號是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廟號理宗。廟號定為理宗,原因就在於他對程朱理學的推崇,他是理學官學化進程中最為重要的一位君主,其廟號可謂實至名歸。  理宗病重時,曾下詔,征求全國名醫為自己治病,但無人應征。理宗病逝,死後葬於會稽附近的永穆陵。他死後不過十五年,其陵墓,包括南宋其他幾位帝王和後妃的陵墓,被一個叫楊璉真珈的僧人盜發,理宗的屍體因為入殮時被水銀浸泡,所以還未腐爛,盜墓者便將其屍體從陵墓中脫出,倒懸於陵前樹林中以瀝取水銀。隨後將理宗頭顱割下,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統治者,其軀幹則被焚毀。這是宋理宗生前萬萬沒有料到的。理宗的頭顱直到朱元璋攻占大都後,才在元大都的皇宮中被找到,朱元璋命人將理宗顱骨重新安葬於宋陵遺址,並對被毀壞的陵墓進行瞭修復。  宋理宗無子,立他的侄子趙禥為太子,是為宋度宗。相關閱讀推薦:宋寧宗趙擴簡介 9個兒子都未成年就夭折的皇帝宋光宗趙惇簡介 古代歷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宋孝宗趙昚簡介 被公認為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宋高宗趙構簡介 盛年主動禪位的南宋第一代皇帝宋欽宗趙桓簡介

明朝平民服飾的特點 明朝民間男女服飾有哪幾種?

  明代平民百姓服飾明代平民男子一般服飾為搭護(屬於半臂一類的衣服)、直身(與道袍相似的寬大長衣)、程子衣、褲褶、裙等。婦女的服飾,隨隨各人的傢境及身份的變化,有各種不同形制,普通婦女服飾比較樸實,主要有襦裙、背子、襖衫雲肩及袍服等。袍服是由背子演變而來,特點為低領、對襟、寬袖,領、袖花邊較少或不用,衣長及足。左圖為戴網巾或笠帽的農民(明崇禎十年刻本《天工開物》插圖)。中圖為梳髻、穿對襟衫的農婦(明崇禎十年刻本《天工開物》插圖)。右圖為裹巾、穿窄袖衫的男子及穿襦裙的婦女(明萬歷年間刻本《人鏡陽秋》插圖)。  明代的服飾上采周漢,下取唐宋,集歷代華夏服飾之大成,崇古而不泥古,長於創新流變。故形制之繁雜、紋彩之斑斕,質料之多樣,裁制之精巧都大大超過瞭以往各代。      明代男子的日常服飾  明代庶民男子的日常服飾,洪武年間規定:“戴四方平定巾,雜色盤領衣..穿皮紮”。四方平定巾亦稱“方巾”,是一種四角方正,可以折疊的輕便紗帽。據載,朱元璋因奇其形狀、喜其名稱而令天下吏民俱服之。盤領衣即圓領長袍,因其領形似盤,故名盤領衣。皮紮是十分簡便粗糙的皮履,多為北方人穿用,江南則可穿蒲草編的鞋子。頭頂方巾,身穿盤領長袍,腳蹬皮紮,是明初平民男子最為普遍的裝束。然而這種用行政命令硬性規定的千篇一律的穿戴方式不能維持長久。至洪武末年,民間服飾已悄悄地“巧制新樣”,此後男裝便日漸豐富起來。查諸史籍,明代200多年間,男子服式變幻繁多,其中流行最為普遍的有以下十幾種:直綴、罩甲、、衫、褡護、褲褶、程子衣、褲、褂、裙、衫等等。       這些服飾的款式、色彩、面料都隨著社會風俗的變遷而多有變異。如直綴,明初庶民大多遵守政府規定穿“青佈直身”,但後來,許多人都不是用佈,而是用絹、綢等華麗面料來裁制,顏色也由單一的青色轉而出現瞭沉香色、元色、醬色、玉色、淡藍等,款式變得愈來愈長,尤其是衣袖非常肥闊,以至於民間諺語這樣形容:“綿綢直綴蓋在腳面上”,“二可怪,兩隻衣袖象佈袋。”又如罩甲,本是騎馬儀衛穿用的黃色短衫,正德以後衣身變長,不僅諸軍步卒服用,市井小民也仿其制,用素花棉佈裁制者頗多,富貴人傢或以綢緞為之,下擺還常加飾絲穗,遂使罩甲成為廣為流行的“時世妝”。  一般說來,無論古今中外,男子服飾比之女子服飾都要簡練平實得多,但在明代這種差異明顯縮小,男服的變幻與流行周期與女服相去無多。相關閱讀推薦:明朝皇帝服飾具體介紹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幾種?明朝錦衣衛服飾:中國古代最帥的公務員制服明朝官員服飾介紹 明朝文武官員服飾特點及含義清朝官員服飾介紹

元朝女子服飾 元朝貴族和平民女子服飾的區別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代婦女服裝分貴族和平民兩種衣。貴族多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材料多為貂鼠皮和羊皮。多為寬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燈籠,袖口窄小,袖身寬肥。這種袍式肩部裝飾十分華美。面料質地十分考究,采用雲錦、茸類及毛氈織物,顏色多為紅色。   元代蒙古族女子時興戴一種很有特色的古古冠,這種冠是用樺樹皮或竹子、鐵絲之類的材料作骨架從頭頂伸出一個高近1米的柱子,柱子頂端擴大成平頂帽形,然後加飾翠華、珍珠,地位高的還在冠頂插野雞毛使之飛舞飄動,很有生氣。與古古冠相配的是長袍,蒙古貴族婦女的袍子寬松肥大,袖身很大但袖口收窄,衣長拖地,走路時要有兩個女奴扶拽才能前行。  這種寬袍一般用織金錦、絲絨或毛織品制成。流行胭脂紅、雞冠紫、泥金等艷麗的顏色,漢人也稱團衫或大衣。他一反馬上民族緊身窄衣的風格,體現瞭漢族文化隊蒙古族服飾的影響。相關閱讀推薦:元朝皇帝服飾 元朝歷代皇帝的服裝有何特點?明朝平民服飾的特點 明朝民間男女服飾有哪幾種?清朝民間服飾介紹 揭秘清代民間男女服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