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廢除

盡滅前朝宗室的隋文帝仁慈一面:廢除北周的苛政

  楊堅登上帝祚不久,大殺周朝宗室文帝子孫25傢,閔帝子孫及明帝子孫6傢,武帝子孫12傢。宇文的兒子宇文衍禪位後即被殺,時年9歲;宇文另外兩個幼子還在懷抱之中,為斬草除根,也被楊堅誅殺。其餘宇文宗室疏屬,幾乎為楊堅誅殺無遺,成千上萬的鳳子龍孫均於一年多內慘遭屠戮。開皇六年,又把三個老朋友劉昉、梁士彥、宇文忻一並殺掉,殃及其子輩。這些鞏固帝祚的血腥屠殺,使得楊堅給後人留下瞭一個“沉猜陰狠”的印象。   其實,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奪天下隻是基業常青的第一步,如何治理天下才是最為關鍵的。在治理天下上,楊堅為之獻出瞭他的餘生,可算是一位有為之君。   《屍子》曰:“德者,天地萬物得也;義者,天地萬物宜也;禮者,天地萬物體也。使天地萬物皆得其宜、當其體者,謂之大仁。”德義禮兼備,就是大仁。   楊堅對平民百姓實行寬仁的政策。即位當天,悉除北周苛政,大赦天下。長安城內萬民歡呼雀躍,新貴名流欣喜若狂。長安東西兩市一百一十坊,四面立邸,夜不閉戶,彩光繽紛,載笑載樂,共慶隋皇朝之興。   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在他的直接組織下,著名的《開皇律》誕生瞭。《開皇律》是在北魏北齊的刑律基礎上,廢除瞭許多酷法,減輕、剪裁瞭一些刑律刪修而成的。律法明晰,比北朝先前的朝代寬明許多,並取消瞭梟首、車裂等酷刑(後來又被煬帝恢復)。其中有冤可以逐級上訴,直至皇帝親自處理這項規定,是以前各代所沒有的。日後著名的《唐律》,基本脫胎於《開皇律》。清初著名思想傢王夫之對此大加贊賞,“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定也。(裴)政之澤遠矣,千餘年間,非無暴君酷吏,而不能逞其淫虐者,法定故也”。隋文帝統一瞭幣制,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   楊堅特別註重獎廉懲貪。據史載,岐州刺史梁彥光治理本州“甚有惠政”。楊堅到岐州視察,對他的政績十分滿意,當即下詔予以嘉獎,並號召各地官員向他學習。汴州刺史樊叔略,由於在任內“甚有聲譽”,遂升遷為相州刺史。在相州任上,他每當考核時,又都被評為政績第一。楊堅非常高興,也對他親下璽書嘉獎,賜物300段,粟500石,頒示天下。趙軌任齊州別駕時,在職4年,“考績連最”,楊堅又嘉獎他物300段,米300石,隨後召入朝廷任職。當他離升齊州時,父老鄉親揮淚相送,紛紛說:“別駕在此任官,從不收受賄賂,猶如水火不相交,所以我們不敢以壺酒相送。您清廉若水,請飲一杯清水為您餞行。”趙軌雙手接過那杯水,一飲而盡。楊堅聞聽此事,又先後提升趙軌為硤州刺史、壽州總管長史,將他樹為全國官吏學習的榜樣。

張作霖的財政改革:下令廢除“奉小洋票”本位

   為瞭積累和其他軍閥抗爭用的財富,1917年5月,張作霖起用王永江為奉天省財政廳長兼東三省官銀號督辦,對財政隊伍全面進行改革,將工作不力的稅捐局長盡行撤換,改變瞭以往各縣知事與稅捐局長虛報、貪污的積弊;規定各稅捐局,都有明確的指標、年額,凡是收稅超額完成定額指標的,按規定提取若幹成作為獎金;下令廢除“奉小洋票”本位,改為“奉大洋票”本位,“奉大洋票”與全國通用的銀元貨幣單位統一,與日本正金鈔1元相等,從而防止瞭錢商從兌換差價中牟利。  經過大力整頓,東北的財政發生瞭相當的好轉,還清外債400萬元,省庫存還餘1100萬元,這讓張作霖覺得財政危機四伏的局面已不復存在。  此後,張作霖利用積累的財富組織軍隊,和其他軍閥集團混戰不已。十年後,在張作霖終於能控制北京時,卻發現多年的窮兵黷武財政危機比以前更甚:於是濫發紙幣,東三省官銀號的基金挪用一空,致使5億元奉票頓成廢紙。財政困難日甚一日,各機關的薪俸不能按月發放,搞得張作霖隻得裁員,為瞭穩住軍心,他隻能硬著頭皮說:“希望大傢在國傢艱難的時候,有臥薪嘗膽之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從我開始和大傢共勉,待大局安定,國傢一定論功行賞。”可是,這時的張作霖再也拿不出什麼辦法來挽救局勢瞭。 張作霖相關閱讀推薦:後人憶民國報人邵飄萍:因歷數張作霖罪狀被槍殺張作霖指定東北軍繼承人是誰?張學良如何上位的奉軍“客卿”張宗昌:在張作霖眼皮底下起傢民國總理張紹曾:與張作霖多年積怨終引殺身禍張作霖與溥儀詭異交往秘聞:大軍閥竟給落馬皇帝磕頭日本人為什麼炸死張作霖?究竟是誰暗殺瞭張作霖

民國歷史揭秘:統一的國民政府為何曾想廢除春節?

  國民黨北伐統一中國後,重新頒佈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國使用公歷,同時廢除舊歷和禁過舊年。在廢除舊歷和春節的問題上,當時的政府稱得上是雷厲風行。首先是頻頒禁令,在舊歷年到來時,政府各機關禁止放假過年,有的地方還禁止商店關門;其次是嚴厲制裁重“舊歷”輕“新歷”的行為,不僅是按照慣例於舊歷年節放假的學校負責人會被處罰,那些關張回傢過年的商人、在街上為人寫春聯糊口的落魄文人也受到瞭查處。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幹脆采取暴力,強行禁止春節中的一切慶祝遊樂活動,當時的媒體報道,河北昌黎縣政府就曾派警察武力驅散民眾的慶賀,各傢掛起來的節日彩燈也全被沒收。  當時的禁令雲:民國元年(1912)已頒令廢除舊歷,以公歷為國歷。為認真推行國歷,今起廢除春節。這道法令規定1月1日至4日為新年假,凡傳統於春節期間。歇業超過4天的行業、企事業可以移延,但嚴禁在春節中休業。傳統的年節活動相應前移:12月15日為年前掃除日;12月31日為除夕,舉行夜宴;1月1日為新年正日,舉行春宴;1月15日為元宵節,是日“打年鑼鼓,遊市上燈”。  為確保法令實施,國民政府命各報大力宣傳,各機關、學校傳達貫徹外,還通過各省市社會局、教育局和公安局采取各種行政措施。如禁止印刷、出版和銷售舊歷歷書歷本,禁止報刊附印舊歷,學校調整寒假時間;郵局自01月15日起停止收受投發賀年片、賀年電;工廠對舊歷春節期間上班者支付雙薪等。為此上海專門印制瞭上萬本新歷和新春聯,由各區黨部分發;還提出瞭“過一個革命化新年”的口號,強調“黨政軍各機關工作人員,更要以身作則,為全民倡”,如有違犯,將予處罰。   1930年12月28日舉行“推行國歷演講大會”,請出瞭革命元老、學界耆宿蔡元培,發表“國歷遠勝陰歷,各界應切實奉行”的演講。此令一出,貌似雷厲風行,但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豈是一紙命令就能廢除的,民間消極抵制不說,各級官員也敷衍其事。以上海為例,頭一年花瞭大力氣組織瞭慶祝大會、燈會等許多活動,似乎還像回事。但到瞭舊歷年時,各傢仍偷偷過年,除夕那天鞋帽店擁擠不堪直至半夜,因為新年戴新帽穿新鞋乃吳地舊俗。1932年初,則適逢“一二八”戰爭,憤激與驚惶占據瞭人們的心頭。  1933年起,有組織的活動已漸漸銷聲匿跡,民間慶賀年節又復萌。到後來,除報紙不附印舊歷和春節期間不停刊外,一切如故。國民政府的這道命令。當時就引來瞭各方的批評。《民國日報》於1931年02月18曰,即舊歷之正月初二,刊發社論《昨天》,在歷數瞭上海街頭“鑼鼓聲、爆竹聲,又到處顯露著度歲的色彩瞭”、“一些私立學校依然放假數天”、“內地的學校更視國府明文為廢紙”事實後,明確指出:“廢歷系社會實際生活所形成,想用命令和宣傳力量,去革除廢歷,實系違背事實之奢望,決無立即實現之理。”這種“用命令的力量”革除舊歷,“實系最大的錯誤”。  再強大的行政力量,仍有鞭長莫及之處,那就是千百年來積淀而成的民眾心理和風俗習慣。於是出現瞭這樣的怪象:一方面是政府的嚴令,是政府所屬機關、學校團體對舊歷新年的有意的冷漠,另一方面,民間過舊歷新年之習俗及熱鬧場景,卻絲毫沒有因政府一紙禁令而減弱。當年北京《晨報》對此曾有生動描述:“一般人民於陽歷新年異常冷淡,對於陰歷新年,則特別高興。就北京一城而論,在陽歷新年的時候,除各公共機關門口結幾塊彩牌,與停止辦公幾天外,社會上絕無甚麼表示為新年點綴的,而在陰歷新年時候,無論何界都一律休息,而群趨於行樂一途,燃放爆竹徹宵不絕,比之陽歷新年實在熱鬧百倍。”當時一副對聯形容得很妙:“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在政府和民間的這場對抗中,最終是前者放棄瞭堅守,中國人又恢復瞭過舊歷新年的傳統。相關閱讀推薦:歷史上各朝公務員如何過春節?唐朝開始放三天大年三十的守歲待“年”:趣談春節習俗的由來戰爭年代如何過春節?志願軍在朝鮮用炮彈殼包餃子2015春節祝福語大全 2015羊年祝福短信你不知道的歷史:“春節”竟僅有102年歷史

戰時外交:《辛醜條約》是如何被蔣介石廢除的

  1940年4月1日,國民參政會第一屆五次會議在重慶召開。在致開幕詞時,蔣介石對來自社會各界、各個黨派的與會人員說道:“我可以說今天我們抗戰軍事力量,比前半年更見充實,一切技術與組織更有進步,敵閥已經上瞭絕路,已經預備進入墳墓……”  通篇的致辭,蔣介石的神態都保持著始終如一的堅毅,然而,誰都明白,真實的現實遠非那麼樂觀。  戰場上的接連失敗,不僅令國土大片淪陷,也消解著整個軍隊的鬥志;經濟上,大後方的物資缺乏以及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加劇,更使得艱難的抗戰局面雪上加霜。  那時,汪精衛叛逃重慶,本身就是一種悲觀情緒下的反應。親日派看來,蔣介石的抵抗給中國人民造成瞭無數的犧牲,於是,他們千方百計地搞臭蔣的名聲,以迫使他辭職,為中日媾和開辟道路。蔣介石的壓力不僅來自親日派,國民黨的左派也對蔣的政策感到不滿,陳友仁就曾說:“如果我們還以為蔣介石能打贏戰爭,我們就不能使中國和我們自己免遭征服者的蹂躪。”也恰恰在那個時候,通過西方記者的報道,人們也慢慢接觸到中共地區的情況,那些報道描寫瞭一群社會道德和個人品德都極為高尚的人物,而與此相對,關於國民黨官員腐敗、徇私舞弊的消息甚囂塵上,所有這些都嚴重挑戰著蔣介石及他所領導下的政權的威信。  如果說,在國內,蔣介石已經預感到一些四面楚歌的寒意,那麼,在國際上,世界幾大強國,對日本在中國的侵犯,又幾乎同時采取瞭一種放任的態度。1940年7月,仍未放棄綏靖主義政策的英國封鎖滇緬公路,這對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而美國則奉行孤立主義,蔣介石預期的美國貸款也遲遲未能拿到。北方的蘇聯將主要的註意力放在瞭歐洲,為避免兩線作戰的困擾,也在謀求與日本改善關系。  那一年,蔣介石正經歷著一生中最焦慮不安的時刻之一。他和他的中國,被逼入瞭一種孤立無援的絕境。蔣介石清楚地知道,作為一個世界上的弱國,單憑自己的力量又根本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他所有的希望,便是尋求外部的支柱。   戰時外交  在最艱難的時期,蔣介石依然表現出堅忍的不服輸的意志。1939年9月,他在日記中寫道:“國際情勢雖甚險惡,如我擇善謹慎運用,餘深信必能使我國傢從此復興也。”因而,對於外交的過問,蔣介石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審慎。  而抗戰開始後,國民政府的外交大權也開始迅速地集中到蔣介石的手中。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議改組國防最高會議為國防最高委員會,以國民黨總裁為委員長。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擁有緊急處分權,“對於黨政軍一切事務,得不依平時程序,以命令為便宜之措施”,蔣介石的權力空前強大。1941年底,由於新任外交部長宋子文常駐美國,蔣介石便兼理起外交部長職務,正式成為中國外交的最高決策者。  大權在握的蔣介石,也施行瞭一些極具個人色彩的外交方式。他往往打破常規、不問手續,並不拘泥於傳統的職業外交方式。他曾在日記中批評中國的職業外交官說:“中國外交人才,怯懦無骨氣,無責任心,惟私利是圖,徐謨之膽小如鼠,尤為可鄙。”他說:“中國從前的外交人員,尤其甲午以來的外交人員,就是抱著這自居卑下,甚至枉屈自全的心理,以為外交無法轉變國傢的形勢,所以自前清以來,一切事業,都無進步,而以外交落後為尤甚。因為外交人員懷瞭這種錯誤的心理,所以行動就缺乏勇氣,處事就沒有剛毅精神,不能發揚國傢的威信,達成政府的使命。”在他看來,大多數職業外交官“總還脫不瞭舊官僚與政客的習氣,生活不能緊張,心理不能改革,辦事松懈因循,不切實際”,很難適應戰時外交的特殊情況。  因而,在蔣介石處理對外關系時,他更樂於使用非正規的外交途徑,常常倚重一些“外圍人物”。在對美關系上蔣介石可以倚重宋美齡、宋子文和商震,對英有杭立武和王世傑,對蘇有孫科和楊傑,對德有李石曾和蔣百裡——如此龐大的非職業外交人員群體,使蔣介石在選擇外交途徑時遊刃有餘。且圍繞在蔣介石身邊的外國顧問——如拉鐵摩爾,也使他獲取外交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加多元;諸如居裡、威爾基等穿梭於重慶、華盛頓之間的外國特使,更使得蔣介石有能力繞過常規外交渠道,從容地施展他的“人身外交”。(陳雁《蔣介石與戰時外交制度》)  以蔣介石“人身外交”為主要特征的中國戰時“元首外交”,極大地改變瞭中國自有現代外交以來根深蒂固的過分依賴職業外交官的傳統。蔣介石所派出的私人代表與外交特使,又多為孔、宋兩傢人員,他們利用自身巨大的活動能量,反而會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外交成果。  廢約交涉  戰時外交,除瞭在軍事、經濟上爭取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外,另一個重要方面便是在政治上爭取獨立自主的大國地位。  1940年11月,日本與汪偽政權簽訂條約,“撤銷其在中華民國所有的治外法權,並交換其租界”。日本放棄在華特權,實際上是一種策略,在政治上迎合整個民眾一直以來的廢約夢想,爭取更多民意,以瓦解已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的抗戰意志。  因而,為瞭提升重慶國民政府的地位,並挽救其日益受到挑戰的威望,蔣介石也將廢除各國對華的不平等條約作為外交的主要內容。  1941年7月,蔣介石在和他的美國政治顧問拉鐵摩爾長談時說:“中國進行瞭足足四年的抗日戰爭,到頭來卻發覺自己依舊處境孤立……步入抗戰的第五年,卻沒有一個盟國。”與此同時,日本卻利用這種狀況大肆宣揚說,白人依舊把中國作為一個殖民地加以對待,中國盡管進行瞭四年的戰爭,卻仍然沒有得到民主國傢的平等對待,因此應該另謀出路。  蔣介石說:“如果這一現象不加以制止,將會削弱中國的抗戰力量”。隨即,他向羅斯福總統提出兩個建議:建議之一是,由羅斯福倡議英國和蘇聯與中國結成同盟。建議之二是,中國參加英美澳和荷屬東印度召開的太平洋聯防會議。“這兩個建議中的任何一個付諸實施,都將保證中國與其他民主國傢處於平等地位,並消除歧視中國人的感覺。”  然而在此後的一段時期內,盡管蔣介石做出瞭積極的外交努力,但英蘇忙於歐戰、無暇顧及遠東,美國也極力避免過早地與日本發生沖突,所以對蔣的建議反應冷淡。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不宣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蔣介石命運的轉機也隨之來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中國政府便向日德意三國宣戰,宣佈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中德、中意之關系者,“一律廢止”。  這樣,中國與日本、意大利及其軸心國同盟的西班牙所簽署《辛醜條約》的相關條款至此廢止,而德國從《辛醜條約》中所獲得一切權益也早在一戰後就被中國收回。  不止如此,由於世界政治格局的迅速變化,中國與其他《辛醜條約》簽約國的廢約交涉也出現瞭前所未有的契機。  1942年1月1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二十四個國傢在華盛頓簽訂瞭《聯合國傢宣言》,這一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從此,中國與英美正式成為反法西斯的盟國關系。從法理上,這些不平等條約依然將中國在盟國中置於不平等的地位,就成瞭不合時宜的東西。從現實需要講,中國戰場牽制著百萬日軍,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於鼓舞中國軍民的士氣。  於是,國民政府將全面廢除不平等條約提到瞭議事日程。1942年10月,蔣介石在接見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代表維爾基時說:“中國今日尚未能取得國際上平等之地位,故深盼美國民眾能瞭解中國,欲其援助被壓迫民族爭取平等,應先使其本身獲得平等地位始。”  當時,在美國商洽軍援的外交部長宋子文也向美國提出瞭廢約的問題。10月9日,美國政府通知宋子文及中國駐美使節魏道明:美政府準備立即與中國政府就廢約問題進行談判。同日,英國政府亦發表類似聲明。雙十節後,中國與美、英就廢約問題正式展開談判。  《辛醜條約》終結  1943年1月11日,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在華盛頓簽訂《關於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之條約》(上圖)。條約第二條,規定大致如下:美國認為1901年9月7日之議定書,應行取消。並同意該議定書及其附件所給予美國政府之一切權利應予終止,美國願協助中國與其他有關各國成立協定,將北平使館之行政與管理,連同使館界之官有資產及官有義務,移交中國。  同一天,外交部長宋子文與英駐華大使薛穆也在重慶簽訂《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條約第三條內容與中美條約第二條規定大致相同。中國與英、美兩國之間的《辛醜條約》正式廢止。  中國與英美交涉的成功,對其他的國傢起瞭重要的推動作用。1943年10月20日,中比條約第二條,1945年5月29日,中荷條約第三條;1946年2月28日,中法條約第三條,均做出同樣規定,廢除《辛醜條約》。《辛醜條約》原簽字國,共十一國。除上述英美比荷法,五國外,其餘如德、奧、俄、日、意大利、西班牙六國,因宣戰或改定新約,也已取消。  至於瑞典、挪威、丹麥、葡萄牙、雖非辛醜條約簽字國,因有使館界等關系、於1945年4月5日、1943年11月10日、1946年5月20日、1947年4月1日,先後以條約或換文放棄。至此,《辛醜條約》強加於中國的約束基本得以清空,列強通過《辛醜條約》在中國獲得的權益隻剩下使館界一些房屋的產權而已。相關閱讀推薦:歷史解密:美國為什麼用退賠的庚款在中國辦學?依辛醜條約處死趙舒翹:源於奕劻與李鴻章的懈怠馬島戰爭:“美國人民的兒子”引來帝國的遠征解讀:在《辛醜條約》上為什麼沒有割地條款?《辛醜條約》為何沒有割地條款:瓜分中國是下策

明英宗朱祁鎮為何要廢除殉葬制度?

  明朝第六個皇帝明英宗於1465年去世,他在當皇帝時重用宦官,殺死忠臣於謙,稀裡糊塗過完瞭一生,沒想到在最後咽氣前做瞭一件有人性的事情。他死前下遺詔說:“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這件事應從我這裡廢止。”至此,在明朝施行瞭七十年的殉葬制度才最終廢止,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明英宗對生命有瞭一番新的領悟和珍惜。明英宗個人與殉葬制度的接觸是比較多的。明英宗幼齡登極,曾與為他父親明宣宗殉葬的宮人訣別,這應該給他幼小的心靈打上瞭深深的刺激和可怕的回憶。在周憲王有燉死後,明英宗寫信給朱有爝說,“周王在日,嘗奏身後務從儉約,以省民力。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可是依然沒有阻止瞭眾多朱有燉的妃子殉葬,“既而妃鞏氏、夫人施氏、歐氏、陳氏、張氏、韓氏、李氏皆殉死,詔謚妃貞烈,六夫人貞順。”從在這件事中,明英宗應該進一步認識瞭殉葬制度的慘酷。宣宗和景帝這兩個皇帝以及眾多宗室諸王的殉葬情形,對明英宗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這成為明英宗廢止殉葬制度的重要因素。  明英宗要保護好自己心愛的妻子,最大程度上排除自己死後妻子被逼殉葬的可能性。妻子錢皇後為瞭明英宗,曾經“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明英宗大為感動。除開錢皇後之外,其他曾經與英宗共患難的妃嬪,應該也是英宗考慮的因素。  一個曾經讓國傢深受創傷的君主,在自己臨終前上演瞭一幕情深不渝的淒美故事,留下瞭一樁無法抹殺的德政之舉。相關閱讀推薦:明英宗朱祁鎮怎麼死的?明英宗朱祁鎮的墓在哪明英宗朱祁鎮:有小聰明卻不懂治國的昏君少年天子朱祁鎮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的生平介紹明英宗朱祁鎮生平簡介及怎麼死的明英宗朱祁鎮的妃子有哪些?朱祁鎮妃子及兒子列表

吳起變法的內容:從根本上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

  吳起變法的內容:公元前四世紀八十年代吳起變法,是楚國歷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對楚國歷史的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總結這一歷史現象,一方面要弄清變法產生的背景,即楚國國情之所然,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既是符合楚國歷史發展的一場改革。  一、均爵平祿。凡封君的貴族,已傳三代的取消爵祿;停止對疏遠貴族的按例供給,將國內貴族充實到地廣人稀的偏遠之處。吳起認為楚國積弱的原因是“大臣太重,封君太眾”。他們對上威逼君主,對下欺凌百姓,導致國貧兵弱。吳起實行”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減百吏之祿秩“的政策,廢除舊貴族世官特權。吳起還根據楚國地廣人稀的特點,把舊貴族及所屬遷到人跡罕至的荒涼地區。這一方面打擊瞭貴族勢力,同時也對楚國邊遠地區的開發起到積極作用。  二、 廢除無用、無能的官職,削減官吏俸祿,將節約的財富用於強兵,剝奪王室貴族的威權,使他們不能徇私情,因私廢公。削減無用的開支,以獎勵真正為國出力報效的戰鬥之士。精簡政府機構,重用賢能之士,為瞭整治官場腐敗,禁止官員之間私下請托,要求官吏做到”使私不害公,饞不蔽忠,言不取茍合,行不取茍合,行義不顧毀譽“。同時裁汰”無能“,”無用”之官,節約經費“撫養戰鬥之士”。   三、統一楚國風俗,禁止私人請托;糾正楚國官場損公肥私、讒害忠良的不良風氣,使楚國群臣不顧個人榮辱一心為國傢效力。  四、制定法律並將其公佈於眾,使官民都明白知曉。  五、改“兩版垣”為四版築城法,建設楚國國都郢。  六、加強軍事力量。吳起早年在魯,魏都以軍功見長,吳起認為強國”要在強兵“。而”強兵“的開支,吳起則用”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的方法來解決,用財政提高士兵待遇,增強戰鬥力。相關閱讀推薦:吳起變法的背景:楚國當朝大臣位高權重功高震主吳起變法為何會招來殺身之禍? 吳起是哪國大將吳起簡介 吳起變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揭秘史上幾次最著名的凌遲酷刑:凌遲是怎麼廢除的

  是誰廢除瞭凌遲這一人類史上的酷刑?1905年4月,清朝兩位修律大臣——伍廷芳和沈傢本——聯合署名,向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提交《刪除律例內重法折》,請求從《大清刑律》中永遠刪除凌遲。  這是伍廷芳和沈傢本匯合後做出的第一個驚天之舉,是現代法理與古代酷刑傳統的第一個較量,兩位修律大臣拉開架勢,高屋建瓴,以仁政為坐標系,說明刑法“裁之以義”,終極目標卻是“推之以仁”。又說——  參諸前人之論說,既多議其殘苛,而考諸今日環球之國,又皆廢而不用,且外人訾議中法之不仁者,亦惟此數端為最甚。  這是中國呼籲改革的老辦法:首先,把自己要幹的事說成上溯3000年來無數先烈一直想幹而代代未竟之事,要繼承先烈遺志,把他們不可能做成的事做成;其次,說美國就是這麼幹的,美國的今天,就是俺們的未來;最後再補充一點,說美國人早就對俺們這麼落後有意見瞭!  呵呵,這種寫法,可能是官牘習慣,也可能確是沈傢本如臨大敵,把改革的困難想得太充足,必及古今中外,否則無法說服聖上。   沈傢本有一得力助手,叫“董康”,其回憶說,司法改革剛開始時,海歸大臣伍廷芳尚在美國出使,作風謹慎的本土大臣沈傢本不敢貿然制新法,所以隻是“薈萃同治以來章程,詳看編輯”,做一些籌備工作,年底瞭,慈禧未見刑法改革成果,急瞭,沈傢本這才動作,召集屬下征詢意見,於是董康建議,“自宋以後,刑制日趨於重,凌遲尤形殘酷。今欲中外畫一,須從改革刑制始”,如果中央批準,“始知朝廷非虛應故事”。董康的意思是,事兒一定要做,步子一定要小,先別拋開《大清律例》去制訂《大清新刑律》,隻求在《大清律例》裡刪除酷刑,試探一下慈禧的意思。所以1905年4月,伍廷芳和沈傢本聯奏《刪除律例內重法折》,請求在舊法中刪除334條,其中重點在於“將凌遲、梟首、戮屍三項一概刪除,死罪至斬決而止”。  出人意料的是,慈禧沒做異議,下旨準行,將凌遲“永遠刪除,俱改為斬決”。  沈傢本和董康,甚而整個朝野,甚至於所有通過文藝作品學習清末歷史的後人,對於凌遲問題超順利解決,一定難以置信。惟有伍廷芳認為理所當然,因為他是海歸,不大知道官場世故,恰好官場也並不在意海歸的狷傲和直率。這是20世紀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情,海歸總是比土鱉敢說話,說出的話也會得到格外的重視。  魯迅曾說,中國人是“最能研究人體”的族群,俺認為,這是義憤之語,其實任何一個民族在蒙昧時期都喜歡在肉體上做些殘酷文章。實際上,凌遲這種刑罰,希臘時代已有,不僅割肉,而且還要剔骨,說不定這種駭人酷刑正是從雅典經由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  第一次載入史冊的凌遲事件  在中國,關於凌遲的文字記錄,最早出現在唐朝。在房玄齡、魏征、長孫無忌總撰的《五代史志·刑法志》中,有“輕刀臠割”一句,說的就是凌遲。《五代史志》記述的,是晉朝和隋朝之間那段小朝廷頻繁更迭的時代,史稱“南北朝”。其間,河北有個小朝廷,號稱“東魏”。但魏帝無能,大權掌握在高澄元帥手裡。高澄是一帥哥兒,鮮卑人和漢人的混血兒,他去江蘇打梁朝,活捉瞭徐州總督蘭欽子京,強迫他做首席廚師,蘭欽子京不堪打罵,終把高澄殺死在床下。高澄有個弟弟,叫“高洋”,奇醜無比,能征善戰,喜歡酩酊大醉之後去鬧市裸奔。高洋接過哥哥的權柄,把蘭欽子京那夥兒梁朝遺黨“輕刀臠割”,頭顱做成一套精美的酒具。這便是第一次載入史冊的凌遲事件。相關閱讀推薦:太平天國石達開為何被凌遲處死?石達開慘死謎案揭秘:古代最殘酷刑罰凌遲五百刀究竟是怎割的?揭秘清朝史上的殘酷奇案:皇太極將姐姐凌遲處死明朝後宮宮女的六大悲慘結局 凌遲殉葬無善終震驚世人的凌遲案!滿清十大酷刑之凌遲的歷史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後人常說,關於凌遲的記載始於北齊皇帝高洋,這不對。高洋對梁黨“輕刀臠割”之後9個月,他才廢魏帝,另建“北齊”小朝廷。準確地說,凌遲第1次被文字記錄,始於東魏權臣高洋。  凌遲在歷朝歷代的發展  凌遲經過混亂的南北朝,又經過短命的隋朝,在傳說中仁慈的唐朝也有記錄。比如說,706年,德靜王武三思私派大法官周利貞去海南定安縣,假傳唐中宗旨意,處決昔日的平陽郡王敬暉,周利貞公報私仇,命人把敬暉綁在大榕樹下,把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不過,唐朝確實別有氣象,懂得一個好的王朝必須慎於死刑,所以745年,也就是李白再婚的那一年,唐玄宗甚至考慮要廢除死刑。遺憾的是,安史之亂改變瞭一切。叛亂中,燕朝皇帝安祿山在洛陽勸降,常山市長顏杲卿和軍事部長袁履謙不為所動,被綁在天津橋上,零割處死。有道是,亂世用重典,自安史之亂起,唐史中有瞭不少凌遲記錄。此時,凌遲仍是私刑,沒有寫入法典,甚至“凌遲”2字尚未產生,隻做“臠割”或“剮”。  唐滅後,中國大亂,史稱“五代十國”,凌遲盛行。  那個時候,契丹族在北方建立遼朝,第1次把凌遲寫入法典,成為與絞斬並列的公刑。  在契丹語裡,“臠割”音同“凌遲”,漢族史官在寫《遼史·刑法志》時,第一次將其音譯為“凌遲”。在漢語中,“凌遲”也做“陵遲”,“陵”是土丘,“遲”是動詞,意思是“緩緩刮平”。荀子有言,“三尺之岸,而虛車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意思是,3尺陡岸,空車上不去,百仞高山,車可負重登頂,為啥,因為山坡緩緩。於是,緩緩登山,慢慢割肉,奧妙盡在其中。   在南部中國,小朝廷更替,遍地是酷刑,卻引發瞭廢止凌遲的第一聲呼喊。946年,後晉皇帝顧問竇儼奏請,死刑隻留斬絞兩種,“以短刀臠割人肌膚者”應當禁止。皇帝石重貴準奏,禁用凌遲。不過,心慈手軟的皇帝不久長,第2年,契丹攻打河南,石重貴服輸,後晉滅亡,法制盡廢。此後,歲月荏苒,五代繼續更替,竇儼先是做後漢的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隨後是後周的立法委員,等到後周元帥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瞭宋朝,竇儼又做瞭教育部副部長,所以他影響瞭一大批人,以至趙匡胤力糾五代弊政,再次規定重罪隻用斬絞,不用凌遲。  宋真宗時,總管太監楊守珍兩度抓獲不赦盜賊,國傢監察部查獲官僚犯罪,均申求臠割,宋真宗全部否決。可是,到瞭宋仁宗時,也就是水泊梁山鬧土匪那會兒,情況發生瞭逆轉。1031年,湖南湖北流行殺人祭鬼,宋仁宗氣暈瞭,恢復凌遲。翻翻《水遊傳》,便可知宋人對陵遲的愛好。第二十七回,王婆因為鼓動潘金蓮謀殺武大郎,被判凌遲,“上木驢,四道長釘,三條綁索”,“吃瞭一剮”。第四十一回,李逵對黃文炳說,“你要快死,老爺卻要你慢死”,他先從黃文炳大腿割起,好肉拿到炭火上去烤,邊割邊喝酒,最後開膛,取出心肝,給同志們做個醒酒湯。1032年,淮南凌遲瞭6名搶劫犯,宋仁宗覺得過分,急忙加以限制,規定“毋得擅行凌遲,須奏聽裁”,收回瞭凌遲終審權。  在適用范圍上,宋仁宗時期,凌遲僅限於太氣人的命案和軍隊嘩變。宋神宗時,凡危及皇權言行,凌遲重懲。自宋哲宗開始,凌遲成瞭懲治罪犯的重要手段,一想到犯罪,便想到凌遲。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宋室南渡後,一位著名高幹終於忍不住瞭,這便是教育部的陸遊局長。陸遊在《條對狀》中寫道,“五季多故,以常法為不足,於是始於法外特置凌遲一條。  肌肉已盡,而氣息未絕,肝心聯絡,而視聽猶存”,即便對於兇犯,也太過分瞭吧,難道五代如此,南宋就要因襲嗎!陸遊廢凌遲的理由是:一、凌遲不合法理,不該以血還血,即使罪犯臠割過別人;二、暴露犯人器官,妨礙教化;三、漢唐法典無凌遲,宋法也不該有。但是,陸遊失望地看到,凌遲不但沒有廢止,反而匯編進《慶元條法事類》,成瞭與斬絞並列的死刑名目。  從此,凌遲變成公刑,一直延續到1905年4月廢止。  《宋史·刑法志》記述,“凌遲者,先斷其肢體,乃抉其吭”,先打斷胳膊腿,省得犯人掙紮,爾後直取咽喉,省得亂喊,最後再分8刀、24刀、36刀、72刀、120刀把罪犯剮死,刀數少,屬於肢解活人,刀數多,是正宗的凌遲。   到瞭明朝,凌遲技術登峰造極,爐火純青,劊子手們一致認為,一片片切肉比連筋帶骨剃割要省力,犯人持續疼痛時間長。他們變得十分講究,像外科醫生一樣精細。行刑時,有門徒為他們端著托盤,盤中放著一組組工具,每一組由1把小刀和1隻鉤子組成,分別對應不同的肌肉組織。其基本手法是,用小鉤把皮肉勾起,每刀隻割下指甲大小的一片。有時候,他們會用漁網勒住死囚身體,用利刀削去突出來的肉包。從刀數上講,明朝凌遲已發展到千刀以上,達到“千刀萬剮”的地步。  正德皇帝殺大太監劉瑾,要求“凌遲三日”,銼屍梟首,司法部張文麟筆錄如下——  過官寓早飯,即呼本吏隨該司掌印正郎至西角頭,劉瑾已開刀矣。凌遲刀數,例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歇,一吆喝。頭一日例該先剮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動刀,則有血流寸許,再動刀則無血矣。人言犯人受驚,血俱入小腹小腿肚,剮畢開膛,則血從此出,想應是矣。至晚,押瑾順天府宛平縣寄監,釋縛,瑾尚食粥兩碗。反賊乃如此。次日押至東角頭。先日,瑾就刑,頗言內事,以麻核桃塞口,數十刀,氣絕。時方日升,在彼與同監斬禦史具本奏奉聖旨,劉瑾凌遲數足,銼屍,免梟首。受害之傢,爭取其肉以祭死者。  剮3357刀,每10刀歇1次,生怕劉瑾昏死而不知疼痛,得把他叫醒。  崇禎皇帝剮過兩位名流,一位是忠誠報國的沈陽軍區司令袁崇煥,罪名是叛國通敵,剮3543刀,殘肉被痛恨漢奸的沒腦憤青吃掉,另一位是喜歡高調進諫的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鄭鄤,罪名是棒打後媽、奸兒媳、奸妹,剮3600刀,殘肉出售,做調制瘡疥中藥的原材料。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與宋太祖趙匡胤絕然不同,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撰寫《大誥》,警告天下,輕罪可以重判。北京監察廳廳長柯哲很討厭國傢監察部長詹微,聯合18位官員,誣陷詹部長,何哲和3位同黨凌遲示眾。中央警備局有一位軍官,叫“靳謙”,他讓太太擊鼓鳴冤,庭審後發現,其訴不實,是誹謗政府,凌遲。浙江崇德縣有一名生產隊長,叫“李付一”,他總是騷擾良民,崇德基層法院傳訊他,他不理,刑警去抓他,反被他灌醉大綁,誣為騙吃騙喝,這樣的行徑,頂多上一次《焦點訪談》,但也被凌遲處死。  這時候,連不按時交稅,也會被凌遲,酷似彭真的“嚴打”。直到《大明律》頒佈,凌遲范圍才得到規范,即,凡危害國傢安全,破壞宗廟、皇陵、宮殿,不問首犯從犯,一律凌遲,凡謀殺奶奶爺爺老媽老爹、謀殺一傢超過3口、生取他人器官,凌遲處死。  清朝的凌遲,殘忍烈度不及明朝,但卻普遍化瞭。在適用范圍上,別說殺瞭奶奶爺爺媽咪爹地,就連打罵他們,打師傅,也得凌遲,另外殺人、太太殺丈夫、逼人致死、劫囚、越獄、掘墳,都得凌遲。因此,清朝反對凌遲的聲音,不絕於耳。康熙時代,法學傢王明德出書,就說凌遲在“正法之外”,違背祖先精神。乾隆時期,史學傢錢大昕說,“凌遲”詞義晦澀難懂,隻有清楚明白的刑名,才能起到警懾作用。   康乾是和諧社會,去酷刑,自然順理成章。但洪秀全造反之後,必須重典治亂,咸豐皇帝不得不授權督撫,可對叛黨“就地正法”,可頻頻使用凌遲威懾。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兵敗大渡河,為保三軍性命,隻率總理曾仕和和監察委員黃再忠獨入清營,向成都軍區司令駱秉章投降,咸豐遺孀慈禧傳旨,“就地正法”,駱司令選擇瞭凌遲。行刑時,劊子手先割曾總理一刀,總理痛得狂叫,石達開呵斥說,咋就不能忍受須臾之痛!曾總理聽罷,咬緊牙關,沒再喊叫。最後,石達開被割100刀,始終凜然無聲。四川民政廳長劉蓉記述:“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亢不卑,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實醜類之最悍者。”可見,石達開不是怕死鬼,是革命英雄。  一系列嚴酷殺戮,自然解決瞭南方動亂,但餘害不淺,與現代法理不容,國傢形象也十分糟糕,於是清末大法學傢薛允升大量援引陸遊、王明德、錢大昕,再次呼籲恢復漢唐,從《大清刑律》中剔除凌遲。  話至此,俺們可以發現,廢止凌遲的思路,古已有之,並非伍廷芳和沈傢本臨時獨有,後者是在一個合適的契機裡,完成瞭竇儼、陸遊、王明德、錢大昕、薛允升的未竟事業。另有一處也可圈點,亂世中,慈禧曾用凌遲殺人,很見效,但同樣在亂世中,她沒再猶豫,永遠廢除瞭這種酷刑。而對《刪除律例內重法折》的批復,慈禧寫得相當策略,力挺改革派,也於守舊派無礙——  我朝入關之初,立刑以斬罪為極重。順治年間修訂刑律,沿用前明舊制,始有凌遲等極刑。雖以懲儆兇頑,究非國傢法外施仁之本意。  自1905年4月起,使用瞭1355年的凌遲酷刑,永遠消失瞭。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明代朱元璋“大部制”改革為何廢除丞相?

  從傳說中先秦時代按照圖騰命名的龍官、鳥官;到秦漢時期強調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現,一時間丞相位高權重,連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議政;而隋唐時期“三省六部”的設立,讓“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六個部究竟掌管瞭國傢的哪些方面,和我們今天常說的“外交部”“國防部”是一個概念嗎?再到宋朝的“中書門下”和“樞密院”的建立,看似掌管著文武二柄,實則已經被皇帝牢牢把控著;明朝洪武十三年後,更是連丞相都不再設,由出身秘書的“內閣”成員充當皇帝心腹;清朝時的“南書房”“軍機處”看似重要,其實都是大臣在“兼職”。  南京大學歷史系老師武黎嵩說,中國古代的“部”從漢萌芽開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穩定不變,雖然各部門的名稱可能會發生改變,但職能基本不變,保證瞭政策的延續性。在中國古代這種靜止的農耕社會裡,統治者一直維持著一個小規模政府,在機構設置上盡量不折騰。中國古代政府機構究竟經歷瞭哪些變化,請跟隨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中國最早的職官據說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時,當時以部落圖騰為標志,作為官名,所以都叫龍官、鳥官……後來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結合起來,封以官職。堯舜時便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禮記》中稱“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見夏朝已有相當規模的政府系統。商朝時,政府組織機構更加強化,分為掌國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職的太史寮兩大系統。寮,即尞(燎),《說文解字》中解釋:“燒柴祭天也”,政府部門在屋內開會需燒柴照明,“寮”便成為政府部門的名稱。寮又通“僚”,“群官為僚”,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職官系統。據文獻記載,當時“尹”和“保”是國王手下的最高官,又稱“相”。保,原為保姆,姆,女師也。起初是貴族傢庭的保育人員,保姆往往是王的心腹,由保育人員成為匡輔大臣。 朱元璋  秦始皇建立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大帝國,但他沒法包攬一切,於是便創建瞭一套政府班子。設丞相為文官系統的首領,太尉為武官系統的首領,又設禦史大夫,讓他獨立於文武行政系統之外兼掌監察和會計(資料收集)。此外設立宮廷服務系統,管理皇族傢務。  “漢承秦制”,漢朝基本承襲瞭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組織機構,以秦制為藍本,建立瞭“三公九卿”的政府體制。漢朝的三公沿襲秦朝的丞相、太尉、禦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禦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個等級,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職。三公辦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機構。西漢初年,丞相權力相當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樣的百官朝會殿,甚至連皇帝也要親臨其殿議政,丞相府成為國傢的領導機關和決策機關。  丞相的權力非常之大,除瞭個人才能外,主要因為他們有一個聽命於自己的官員班子,丞相府成為瞭國務行政管理的中心,府內設諸曹機構。相府裡幾乎所有的公務人員都由丞相自己決定,丞相大可以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進來,通常情況下丞相的意見和決策,皇帝也多需聽取。武黎嵩打瞭個比方,“漢朝時丞相和皇帝之間,就類似於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關系,具體的行政事物,實際上都是丞相在處理。”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到漢武帝時,這種現象才發生改變,為瞭抓權,皇帝開始起用尚書。尚書是什麼官職呢?起先尚書的身份很卑賤,當時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書,多是些管吃管穿、鋪床疊被的工作,可見地位是很卑下的。“尚書是其中管文案的,漢代將文章刻寫在簡牘上,用繩子系緊,再用泥封住繩結,在泥上蓋印章,叫封泥,這樣能保證竹簡不被人打開,尚書就是負責給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獻中的‘主發書’。國傢實行雙軌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馬,皇帝也有自己的機要系統,尚書就成為皇帝的心腹。東漢光武帝進一步利用尚書的職能加強集權,建立尚書臺,目的就是為削奪相權。當高官領尚書事掌握瞭中樞機要決策大權後,尚書就從機要官變成瞭行政官。”武黎嵩說道。  漢武帝後,皇帝有意削弱丞相的權力,漢成帝改禦史大夫為大司空,太尉為大司馬,丞相為司徒,司徒、司馬、司空三公制成立,三公制的設立就為不使任何一人獨攬大權。風水輪流轉,大司馬(東漢仍稱太尉)地位開始攀升,成為三公之首。但是要知道秦漢都是馬上得來的天下,皇帝太知道軍權的重要瞭,一直都牢牢抓在手中,所以太尉也隻是時置時廢,充其量隻是皇帝的軍事顧問,兵符在皇帝手中,沒有兵符,太尉是不能發兵的,所以太尉是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並無實權。  如果說設置三公的目的是協助皇帝決策,那麼九卿的設置就是為瞭行政。“卿”是每個行政職能部門的頭兒,執行皇帝和宰相制定的方針策略,辦理各項具體行政事務。“在卿裡面,有一類是為國傢服務的,像大司農;還有一類是為皇帝傢庭服務的,像少府,就是主管皇帝傢事的。而卿辦公的地方就叫做‘寺’,也就是行政機構。”  那麼九卿最初是哪些部門的長官呢?各卿都負責掌管些什麼呢?  像太常就是掌管宗廟禮儀的,順帶掌管文教、太醫,甚至是治水;光祿勛更是大雜燴,從宮廷警衛到侍從應對、顧問議論都管;衛尉功能相對單一,就是統領衛兵,進行保衛工作的。  太仆寺掌輿馬,除瞭掌管皇室車馬外,還掌管全國馬政。可別小看這工作,古代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戰爭必備乘騎,所以馬政可是軍國大事,在當時,太仆寺是相當重要的部門,太仆也有左、右兩位,所以能去太仆寺上班,也算得上肥差瞭。  廷尉是執掌刑獄的最高司法官;大鴻臚寺是進行外交事務的機構;少府寺就是管皇帝傢事兒的部門,可以說是皇廷生活的總管。  大司農寺是主管谷貨的機構,掌管國傢錢谷租稅等財政收入和支出,掌管屯田、倉儲、漕運等事業,掌管國傢經濟命脈,差不多相當於財政部部長……  此外還有宗正寺。其實九卿遠不止九個部門,這裡的“九”是個虛數,表示多的意思,九卿之外還有別的卿。這一時期卿的安排並不那麼合理,常根據需要隨時設立一個官位。  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制建立。東漢時,尚書崛起,尚書臺不僅侵奪瞭三公職事,還侵奪瞭九卿職事,權力全面擴張,大有要把三公九卿架空的趨勢。曹魏時,尚書臺因為機構增多,已經搬至宮禁之外,而且臺、省並稱,成為尚書省。然而尚書臺權力的擴張到魏晉時雖仍在進行,卻發生瞭變化。漢武帝開始使用中朝官,使禁內掌決策,禁外掌行政。皇帝所居皇宮,又稱禁宮、禁中。宦官能出入禁中,離皇帝非常近,所以常常帶“中”字的官名,起先多是宦官。西漢時,中書官就是皇帝非常貼身的宦官,他們專門起草詔書,取代瞭尚書以前的工作。中書成瞭實際上的決策機關,漸漸發展成中書省。  既然中書也從機要官變成瞭行政官,皇帝自然又要起用新一套的人馬班子,重新培植機要官,於是就出現瞭門下省。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門下省是黃門之下的簡稱,因為漢宮門都被塗成黃色,所以叫黃門。門下最初指宮中介於後宮與前殿之間的一個區域,能進出這裡的都是近臣。侍中人員在黃門禁內服侍皇帝,與天子關系緊密而備受寵任。等到中書官退出機要官舞臺時,門下官就義不容辭地頂替上來瞭,直至成為門下省。  唐政府基本沿襲隋制。三省始於魏晉,隋朝定制為政府中樞,三省首長皆為宰相。當時的行政流程是由中書負責起草詔書,然後給門下省審核,如果門下沒有異議,就由門下的長官審核後,交給皇帝簽字,最後再交給尚書負責執行。後來中書和門下為瞭方便,就搬到一起開會,叫“政事堂”,也叫“中書門下”。這種制度後來被沿襲。唐朝時,經過中書門下的詔書,叫正封朱敕,而如果皇帝未經過中書門下,獨自擬的詔書,則被叫作斜封墨敕。  隋唐用“三省六部”制取代瞭“三公九卿”制,確立三省的首長為宰相,但其他官員也可臨時差遣到中樞任職,也可以是宰相。所以這時的宰相不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需要有一個集體議政的場所,就是設於門下省的“政事堂”。門下和皇帝關系最為親密,因此政事堂設在此處意圖是非常明顯的。此時宰相們已經沒有什麼實權瞭。  唐高宗時,新建大明宮,此後歷代皇帝都長居在此,取代原來的太極宮。這次移宮其實源於權力鬥爭,武則天對於太宗留下的舊中樞成員顯然是不信任的,太極宮中樞三省被反對她的舊門閥貴族把控瞭,武則天唯有移居新宮,另立新署。移居新宮時,中書省和門下省雖隨之遷入新宮,但是已被排除在宮禁之外。  到瞭宋代,宰相的名號被統一稱為源自唐代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有副宰相被稱為“參知政事”。“平章事”也好,“參知政事”也好,都帶臨時性的差遣意味。唐朝開始使職差遣,就是皇帝臨時委派一人任具體職務。唐代中期以後,這種差遣性的臨時宰相越來越多,而原來的中書令、侍中、尚書仆射如果不帶“同平章事”等官銜,則已經不能參與宰相的會議瞭。  六部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是國傢人事行政管理部門,居於六部之首,官吏銓選是吏部最重要的工作,開元以前,科舉考試都是由吏部主持的,後來才移至禮部。戶部是中央政府管理財政、民政的職能機構。戶口簿籍是國傢推行均田制及征稅派役的根據,所以朝廷高度重視。禮部最初是國傢禮儀祠祭的機關,直到科舉移屬禮部,禮部的地位才真正得以提高。  兵部是掌管全國軍事軍備的政府職能機構,差不多相當於“國防部”,歷來都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此外,兵部還要進行武舉,選拔人才。刑部則是國傢最高司法行政機關。工部是管理國傢工程建築的行政職能機關,在六部中排行最末。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不久便結束瞭藩鎮割據的局面,統一全國軍事行動,並且讓唐代後期的使職差遣制度全面開花。北宋大部分時間都采用這種使職差遣,防止大臣集權,因此宋朝時很少集權、專權。宋朝使職大量產生,許多宰相大臣、重要軍職及地方首長都是使職,本官不辦實事,而讓差遣施行政務,官僚政治發展到此時出現瞭典型的官僚病,居官不辦事也照樣可以拿俸祿。宋政府機構臃腫,閑官過多,形成大量徒有虛名的冗閑機構。冗官問題在宋立國之初就出現瞭,不過宋朝統治者為瞭分化事權,刻意讓功臣武將領厚祿,勸他們去過聲色犬馬的生活。  宋代開始變三省為兩府。設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對掌文武二柄,中書門下在宮中居東稱東府,樞密院居西稱西府,史稱“二府”。二府的首長稱作宰相和樞首。同時設三司使掌管財政,首長稱計相。這二府和三司使的長官成為實際的宰相,與皇帝共同組成北宋政治中樞。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樞密院是總理全國軍務的最高機關。但北宋政府重文輕武,為防武將跋扈,以文制武,實行“兵將分離制”,樞密院可得旨下符調兵,但不能領兵打仗,統兵機構另有禁軍三衙。樞密院和中書門下是各辦各的事,彼此消息不通,以致樞相調兵,中書宰相竟然不知,隻有皇帝才能通盤掌握。  自秦時設立的丞相制度到明代朱元璋時畫上瞭句號。朱元璋是怎麼啟動機構改革的呢?  朱元璋稱吳王時,還沒有動這個心思,而是仿照元制設立中書省,作為自己政權的基礎,還設置瞭掌軍權的都督府和負責監察的禦史臺。丞相統率百官,領導禮、戶、刑、工四部。等到1368年,朱元璋稱帝時,他又在四部基礎上設瞭吏、兵二部,六部是中書省的辦事機構。  當時,丞相總攬全國行政,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帝的詔書都必須由中書省頒發,朝臣奏議也必須由中書省呈達皇帝。中書省權力的增大,軍權架空,讓朱元璋感到瞭威脅。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謀大逆”案發,受牽連被誅除的各級政府官吏達3萬餘人,朱元璋就此發佈瞭《廢丞相、大夫,罷中書詔》,罷除中書省,不設丞相,六部尚書歸皇帝直接領導。“這樣,皇帝實際上兼任瞭丞相的職責,既為國傢元首,又為行政首腦。”武黎嵩說。  明朝另一項改革是出現瞭內閣。永樂年間,朱棣奪得帝位後,宮中形成比較穩定的參議機構,用來彌補廢丞相後中樞決策留下的空缺,這個機構就是“內閣”,性質其實就是內廷秘書班子。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北京,內閣就設在紫禁城午門內東南角的文淵閣。  代皇帝草詔批文件是內閣的重要權力。“這叫‘票擬’,內閣學士用貼紙的方式對官員的奏章發表處理意見,協助皇帝決策,但是下發給官員必須經過皇帝的‘批紅’,皇帝將意見抄一遍才有效力。”武黎嵩說。  明朝內閣大學士的入選一般必須是翰林出身,所以翰林院成為明代士人進入內閣的進身階梯。翰林院和內閣都是禦用文秘機關,內閣專掌機密決策,翰林則逐漸與朝政機密遠去,成為單純的文秘機關。  那麼,內閣一直是當權派嗎?別忘瞭明朝還有著名的宦官機構。明朝宦官機構不斷調整增加,朱棣遷都北京後定制為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武黎嵩介紹,十二監是十二個宦官領掌的內侍衙門,各置太監一員,下面還有其他品級的宦官。因為內侍衙門稱“監”,其長稱為太監,以後,“太監”就成瞭宦官的代名詞。其中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之首,權力最大。司禮監是內廷總管,掌管宮廷事務,掌印、秉筆太監等掌管批紅、傳宣諭旨。  宣德年間,皇帝懶惰,奏本大多由司禮監代筆,後來太監甚至可以改動內閣票擬的內容,旨意究竟出自於皇帝之手還是秉筆太監之手,無從核對。後期皇帝索性不上朝瞭,太監改動旨意愈發大膽,宦官代皇帝批紅得以專制朝政。  清宮劇中,南書房和軍機處常被提及,它們都是清代的“首創”,隻是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正統”。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南書房隻是康熙舊時讀書的地方。康熙在重建內閣和翰林院的同時,又設立瞭自己的內廷秘書班子,人員從翰林中選出,稱南書房。南書房位於禁宮乾清宮斜對面的右階下,距離皇帝寢殿很近,南書房又稱“內廷翰林”。它不是正式機構,沒有固定編制,人員流動很大,專為皇帝服務。入值南書房的翰林既為皇帝反映下情、口傳上諭,有時也陪皇帝察訪民情,公私兼顧。  雍正朝設立的軍機處,就是入值南書房多年的張廷玉秉承皇帝旨意建立的。軍機處的全稱是“辦理軍機事務處”。後來軍機處的職能擴展到瞭軍政財各個方面,與實際操辦的事務差距越來越大。軍機處作為皇帝的機要機構一直存在到清滅亡前夕。和南書房一樣,軍機處也是非正式機關,屬於臨時性差遣。軍機處最具體、最重要的職能就是草詔,取代內閣票擬,而且就是在皇帝身邊奉旨草擬,皇帝閱定後就可以立刻頒發。大臣奏折也由軍機處抄錄存檔。但是軍機大臣隻是秘書參謀,隻作建議而不能下令,一切命令必須通過皇帝。  在古代官員制度中,還有“吏”這個龐大的群體,值得關註。胥吏是官府中專門辦理文書的低級行政人員。如果說官員是決策者,那麼吏就是執行者。命令下達後,具體事情就攤派到吏身上,由他們去完成。吏的數量超過官的數量。吏裡既有幕僚,他們是國傢公職人員,國傢給他們發俸祿;還有一些被稱為幕友,則是由地方官私人聘請的,他們沒有編制,工資也是由地方官私人支付。像師爺就屬於吏。  在古代,好的吏可以入官,叫“流外入流”;清代以後,吏表現突出,國傢可以賞一個官給他;或者自己捐一個官。吏的工資究竟從哪開出來呢?一名得力的吏,一年工資可能得上萬兩銀子,這就得從“倉耗”“火耗”這樣一些名目中來獲得瞭。  秘書省是掌管經籍圖書檔案的政府機構。最早出現於漢,秘書監隸屬於太常寺,掌禁中圖書秘文,故曰秘書。曹操時置有秘書令,曹丕建魏後改為中書監、令,另置秘書監專掌圖書考訂。晉置秘書寺,掌中外二閣圖書,梁武帝改寺為省,隋唐沿襲舊制。秘書是國傢圖書館和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其中不乏飽學之士。  明代時,秘書迎來瞭一次好機遇。在朱元璋罷中書廢丞相後,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皇帝每天要看二百多份奏章,處理四百多件政事。忙不過來,於是朱元璋便把目光投向瞭年輕有為但品級不高的翰林近侍身上,設置殿閣大學士。大學士其實就是皇帝的近臣秘書。  我們都知道尚方寶劍,但尚方其實是古代制辦和掌管宮廷食器物的官署。秦代就設置瞭,屬於九卿中的少府,秦漢時少府下屬有尚方令、尚方丞,負責制造皇帝的刀劍等珍貴器物。漢末還分中、左、右三尚方。唐代時稱尚署,元代有中尚監,明朝時廢除。清代時又出現瞭,叫尚方司。分頁:5/5頁  上一頁345下一頁

順治皇帝以“無能”為由廢除皇後指的是什麼?

  順治帝為什麼要廢後?順治帝親政後,盡管歲數還不算大,但在朝臣的輔佐下,其政績還是不錯的,雖然沒有把國傢治理得國富民強,但基本上還是做到瞭興利除弊。其實在歷史記載上,有關他治理國傢的部分並不占主導,更多的還是他個人生活的記錄。順治帝的傢庭生活並不是甜蜜和諧的。當時,順治帝雖然隻有14歲,但卻過早地走入瞭男女兩性世界,那時候的人結婚都比較早,尤其是帝王傢,順治帝也不例外。  順治八年(1651)八月十三日,在北京的紫禁城裡,大清帝國舉行瞭入關以來的第一次皇帝大婚。  順治帝的皇後博爾濟吉特氏,不僅聰明機智,還是出瞭名的美女,而且出身高貴,是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孝莊皇後的娘傢親侄女,順治帝的親表妹。按理說,順治帝的這門婚姻,不僅門當戶對,還是親上加親的“姑表親,輩輩親”。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兩年後,順治帝與這位年輕漂亮的表妹皇後,不僅反目成仇,還搞起瞭分居生活。  順治十年(1653)的一天,順治帝令大學士馮銓等人查找前代是否有廢皇後的先例,盡管沒有說明什麼原因,但是,其用意已經很顯然,那就是要廢掉現在的皇後。朝臣聞訊,百般勸阻,順治帝主意已定,並不更改,手諭“無能,故當廢”。群臣見此,皆議論紛紛。禮部員外郎孔允樾上奏順治帝:   皇後正位三年,未聞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嫡之案,何以服皇後之心?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君後猶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過,猶涕泣以諫,況不知母過何事,安忍緘口而不為母請命?  朝廷重臣的惶恐沉痛之論,於紙上很是動情,看得人不禁眼淚汪汪的。但此時的順治帝不為其所動搖,並嚴厲斥責道:  朕納後以來,緣志意不協,另居側宮已經三載。從古廢後遺議後世,朕所悉知。但勢難容忍,故有此舉。  盡管順治帝如此表白自己廢後的決心,但仍有14名禦史再次懇請順治帝收回成命,並建議:皇後仍位中宮,可以新立東、西兩宮。順治帝雖然不同意,但是苦於群臣的苦諫,也不好強硬下旨,一時還真沒有瞭辦法,隻是有些鬱悶,後又生病。孝莊太後見此,不僅同情,更為擔憂,在心裡掂量瞭很久,侄女與兒子相比,還是兒子更重要,於是,降懿旨,令朝臣重新討論此事。順治帝用健康做代價,終於獲得瞭母後的支持,取得瞭最終的勝利。  順治十年(1653)八月二十五日,順治帝諭令禮部:  自古立後,皆慎重遴選,始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時因親訂婚,未經選擇,宮閫(捆)參商,已歷三載,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後,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帝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選擇皇後這件事情,都需要仔細認真挑選,才能真正達到母儀天下的目的。現在的皇後,是多爾袞在我小的時候,因為她是親戚的關系而指定的,我沒有經過選擇。我與皇後的關系,是水火難容,誰也不理誰,如此已經三年瞭,她的品德難以恢復,不能肩負起祖宗給予的對後宮全面負責的重任,在八月二十五日,我已經把此事告訴瞭皇太後,將皇後降為靜妃,令其居住在別的宮殿裡。“宮閫”,原指後妃居住的臥室,這裡則是指順治帝與皇後的夫妻感情;“參商”,“參”、“商”是天上的兩個互相不能碰見的星星,參星出來的時候,商星則正好沉沒,彼此誰也見不到誰。這裡是指順治帝與皇後的關系,已經水火不相容。“宮閫參商”這句話則是說,順治帝與皇後夫妻關系不和睦,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生活瞭。相關閱讀推薦:順治帝孝陵地宮真是空的嗎?(圖)順治陵墓之謎順治的妃子 揭秘清朝順治皇帝的皇後妃子簡介順治皇帝是怎麼死的? 揭秘順治皇帝出傢之謎清順治帝福臨皇後是誰?順治帝兩次廢後原因是多爾袞是如何成為太上皇的 順治為何鞭屍多爾袞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順治帝為什麼這麼痛恨自己的表妹皇後呢?  根據順治帝的言語以及後來為董鄂妃所寫的《行狀》分析,他之所以執意廢掉皇後,有五大理由:  第一,皇後與多爾袞有親戚關系,是多爾袞在他小的時候選定的,不是自己做主選定的;  第二,兩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順治帝稍喜簡樸,而皇後則比較奢侈,酷愛金銀珠寶。  第三,皇後“無能”。這裡的無能,不知道是指不能博得皇帝的歡喜,還是不能夠生育。筆者認為,這裡的“無能”是指不能夠調諧夫妻兩人的感情關系。  第四,皇後不夠賢惠,既任性還嫉妒,心毒手狠,“每見貌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死”,難以勝任統禦後宮之職。  第五,監視、猜疑順治帝,幹涉、阻止順治帝與其他妃嬪的接觸。  雖然順治帝最終達到瞭自己的目的,將自己的表妹皇後降為瞭靜妃,並不再理睬,但是,就他所說的那些“理由”,有些實在是牽強。針對已知道的順治帝的性格和本性來說,真正令他難以忍受的借口無非是兩點:一是不會調和夫妻的感情;二是幹預他與別的女人的私生活,是一個大醋壇子。   皇後被降為靜妃以後,就在官方記載上消失瞭,從此,她的生活起居和死亡等信息便成為幾百年來的一個歷史謎團。然而,最近幾年,經過清史專傢的潛心研究發現,在朝鮮國的《實錄》裡面,對這個被廢皇後有著記載。皇後被廢之後不久,就被順治帝趕出瞭北京,回到瞭她的娘傢——蒙古科爾沁草原,因為當時已經懷孕,回到娘傢不久,就生下瞭一個男孩。經過廢後的精心撫養,男孩長大後頗有賢名,當男孩14歲的時候,北京的清皇室知道瞭這件事,為瞭防止這個男孩被冊立為新皇帝,打算要回這個男孩,但是,蒙古的娘傢拒不交出。後來,這個男孩與他生母的事情,便不再為人知曉,隻能期待新史料的發現來給予解答瞭。  不管怎麼說,對於當時的順治帝來說,他是勝利者,他最終趕走瞭他的表妹皇後,雖然為此快樂瞭一段時間,但他作為一代君主,國傢不能沒有母儀天下的皇後,說得通俗一些,他不能沒有新的女人來陪伴。於是,他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中,開始選擇新的皇後。  順治帝廢撣皇後的做法,不僅開創瞭大清帝國後宮女人的地位既可以升遷也可以下放的先例,還為自己日後廣泛選納後宮女人找到瞭新的理由,但最令後世子孫興奮的是順治帝的超前意識,即選擇後宮女人有法可依。順治帝為此特意制定瞭一個制度——選秀女。  選秀女制度,是清朝為皇帝及其子孫挑選妻妾的辦法。《欽定大清會典》記載:“選秀女,順治年間定。”選秀女制度之所以出臺,就是因為順治帝屢次強調選後妃是頭等大事情,必須由他親自選擇確定。於是,清宮後妃和宗室子孫妻妾的主要來源,均是通過“選秀女”的方式。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順治朝規定:凡滿、蒙、漢軍八旗官員、另戶軍士、閑散壯丁傢中年滿14歲至16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3年一度的備選秀女,17歲以上的女子不再參加。據說清代八旗之傢也因此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在女兒出嫁之前,從來不對長輩或其他親屬行跪拜大禮。因為這些女子都要經過選秀女的程序,日後有可能成為皇帝的妃嬪甚至“母儀天下”的皇後,如果真當選的話,這些女子的親族長輩反倒要給她們行朝廷大禮。  順治十年(1653)十月,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運作,順治帝最終用諭旨的形式,向天下頒佈自己挑選後妃的意願和原則:  選立皇後,作范中宮,敬稽典禮,應於內滿洲官員之女,在外蒙古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選擇。  這次以選皇後為由進行的挑選,部分地改變瞭滿族統治者的婚姻方式。清入關前,滿族統治者主要通過與相鄰民族或部落通婚,特別是與蒙古通婚的方式,以達到鞏固和擴大自己勢力范圍的目的。這次,順治帝將滿洲官員和外藩王公大臣傢的女子納入選擇後妃的行列,無疑是擴大瞭聯姻的范圍。可以說,順治帝的這種後妃選擇的辦法,對後世清皇室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瞭清皇室血統的成分,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史上第一個廢除肉刑的皇帝是誰? 古代肉刑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肉刑是什麼?廣義的肉刑,指括黥(刺面並著墨)、劓(割鼻)、刖(斬足)、宮(割勢)、大辟(即死刑)等五種刑罰。起源於“殺人者死,傷人者創”的原始同態復仇論。至夏商周成為國傢常刑,有三典五刑之說,秦及漢初相沿不改。  狹義上的則指死刑以外的其他刑罰。以其侵刻肌膚、殘害人體,故名肉刑。《荀子·正論》:“世俗之為說者曰:治古無肉刑。”所謂“治古”,指的是堯、舜太平盛世。《漢書·刑法志》:“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這是說,肉刑始於夏、商、周三代。漢文帝在位期間,先後廢除瞭肉刑中的墨、劓、斬左右趾(實即剕刑)和宮刑,被後人譽為“千古之仁政”。自此以後,肉刑基本停用。魏、晉以後,雖屢有恢復肉刑的議論,但終未被采用。當然,使用肉刑的個別事例還是有的。  歷史  刑夏以前已經出現,夏朝統治者加以沿用。夏以後經商到周期,刑罰有瞭進一步發展。《左傳·昭公六年》:“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冊;周有亂政,而作九刑。”西周法律規定肉刑很多,不僅見於史籍,也見於出土的銘文。1975年2月以來,從陜西歧山縣董傢村出土的銘文,就有關於擬處罪犯黥刑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肉刑的適用更為廣泛。晏嬰作為使臣到齊國談及對齊國的印象時,就曾當著齊景公的面說:“國之諸市,屨賤踴貴。”說明當時受刖的人很多。   肉刑的出現,有其社會歷史條件,隨著社會向前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這種刑罰便成為野蠻殘忍的行為而遭到人民的強烈反對。秦末的農民起義,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天下苦秦久矣”。  漢高祖劉邦和其統治集團的不少人來自平民和下層官吏,清楚肉刑給人們造成的巨大危害和激起的劇烈反抗。因此,劉邦入關中後,與百姓“約法三章”。劉邦稱帝後,即命蕭何參照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從漢初刑法實施的情況看,當時秦的酷法,一部分被廢除瞭,一部分卻仍保留,如,漢初仍實行夷三族之令:“當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誹謗詈祖者,又先斷舌。”(《漢書·刑法志》)隨著社會的發展,殘酷的肉刑開始逐步被廢除。惠帝四年(前191年),漢廢除《挾書令》;高後元年(前187年),廢除夷三族刑和《襖言令》。  廢除——史上第一個廢除肉刑的皇帝是誰?  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中國在世界上率先廢除瞭肉刑(改用笞刑(打竹板)代替肉刑),與肉刑一同廢除的還有秦朝的“連坐”罪。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法制史上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肉刑本是奴隸制的刑罰,它在漢初之所以仍被采用,是秦朝奴隸制殘餘在刑罰制度上的反映。漢文帝廢除肉刑,順應瞭歷史發展的潮流,使漢初的刑罰由野蠻殘酷變得相對文明,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更有利於“文景之治”的順利實施。  由於緹索上書救父,使漢文帝大動悲憫情懷,而廢除瞭斷肢體、在肌膚上刻字的“肉刑”和連坐親屬的法律,漢文帝的這一改革使漢初法治精神,躍升到一嶄新的境界。  緹縈救父感化瞭漢文帝。公元前167年,臨淄地方有個小姑娘名叫淳於緹縈。她的父親淳於意,本來是個讀書人,因為喜歡醫學,經常給人治病,很有名氣。後來他做瞭太倉令,但他不願意跟做官的來往,也不會拍上司的馬屁。沒有多久,辭瞭職,當起醫生來瞭。  有一次,有個大商人的妻子生瞭病,請淳於意醫治。那病人吃瞭藥,病沒見好轉,過瞭幾天死瞭。大商人仗勢向官府告瞭淳於意一狀,說他是錯瞭病。當地的官吏判他“肉刑”(當時的肉刑有臉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長安去受刑。  淳於意被押解到長安去離開傢的時候,望著女兒們嘆氣,說:“唉,可惜我沒有男孩,遇到急難,一個有用的也沒有。”相關閱讀推薦:明皇帝朱厚熜曾杖責群臣 嚴刑拷打致死者達17人朱元璋為什麼要用鐵裙刑處死朱棣生母?碽妃之死中國古代刑罰為何要“株連九族”? 古代刑罰古代刑罰:中國史上最後一個死於腰斬的人是誰武則天重用酷吏發明的十大酷刑 唐朝的酷吏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幾個女兒都低著頭傷心得直哭,隻有最小的女兒緹縈又是悲傷,又是氣憤,提出要陪父親一起上長安去,傢裡人再三勸阻她也沒有用。  緹縈到瞭長安,托人寫瞭一封奏章,到宮門口遞給守門的人,漢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書的是個小姑娘,倒很重視。那奏章上寫著:  “我叫緹縈,是太倉令淳於意的小女兒。我父親做官的時候,齊地的人都說他是個清官。這回兒他犯瞭罪,被判處肉刑。我不但為父親難過,也為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砍去腳就成瞭殘廢;割去瞭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後就是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瞭。我情願給官府沒收為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看瞭信,十分同情這個小姑娘,又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們,對大臣說:“犯瞭罪該受罰,這是沒有話說的。可是受瞭罰,也該讓他重新做人才是。現在懲辦一個犯人,在他臉上刺字或者毀壞他的肢體,這樣的刑罰怎麼能勸人為善呢。你們商量一個代替肉刑的辦法吧!”  大臣們一商議,擬定一個辦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來判砍去腳的,改為打五百板子;原來判割鼻子的改為打三百板子。漢文帝就正式下令廢除肉刑。   漢文帝為何要廢除肉刑。漢文帝劉恒的母親薄太後出身低微,在漢高祖在世的時候是個不得寵的妃子。母子倆在朝廷受盡瞭冷落的遭遇,薄太後教子有方,總是循循善誘的教育漢文帝。劉恒在劉邦眾多兒子中因禍得福算是幸運的,為什麼呢?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呂後僅生瞭一個,即漢惠帝劉盈。在惠帝去世後,呂後為瞭使自己長期掌握政權,對劉邦其他的兒子們大開殺戒,呂後共害死劉邦四個兒子。劉邦的大兒子劉肥最後未被陷害,得以善終。呂後最後死時,劉邦的八個兒子隻剩下瞭劉恒和劉長。  在劉邦的眾子中,劉恒是最不引人註目的一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母親薄姬原是項羽所封魏國王宮的宮女,在劉邦打敗魏國後,將許多宮女選進自己的後宮,後來劉邦便和薄姬生瞭文帝劉恒。但劉恒出生後,薄姬卻遭到劉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沒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劉恒從小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給大傢留下瞭很好的印象。在劉恒八歲時,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舉他做瞭代王。雖然地位沒其他王子那樣顯赫,但這恰好幫文帝躲過瞭呂後的迫害,幸運地活下來,後來又幸運地登上瞭皇位。  漢文帝在代國不像在皇宮裡那麼闊氣,因此,娘兒倆深知老百姓的疾苦。薄姬帶著當時年僅八歲的兒子劉恒(漢文帝),北上酷寒荒涼的代國,十多年在邊地飽嘗艱苦,憂患中成長的歲月,深知骨肉親情的可貴,更親身體驗過民間疾苦的情狀。  如今貴為天子,仍然時時以臨深履薄的心情,戒慎恐懼的態度,小心翼翼地使用君權治理國傢。文帝閱罷書狀,再看著眼前這個淒苦無助的小女子,不就是當年自己倉惶離京時的化身嗎?又想到如此嬌弱的女子,為瞭營救父親,竟然冒死上書,這種膽識與孝心著實令人感動,於是當面赦免瞭她父親的刑罪,第二天就下瞭一道詔書:  “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肽,終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淳於意既蒙赦免罪刑,真是喜出望外,父女雙雙望闕叩謝恩典以後,便歡天喜地相偕返回臨淄,從此痛改矜持作風,專心濟世救人。  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廢除肉刑的皇帝。廢除肉刑,作為中國刑罰史上著名的改革措施而引人註目,是刑罰制度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進步,是刑罰制度從野蠻殘酷向相對文明過渡的一個劃時代的裡程碑。緹縈上書救父不僅成為中國孝道的典范,而且對於推動古代法律制度的改革作出瞭巨大貢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科舉制度廢除時間 古代科舉考試廢除的過程?

  導讀:光緒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後下詔書,宣佈自光緒三十二年開始廢除科舉。  科舉是中國封建皇朝選拔人才的一種考試制度。始於漢代,隋唐時期形成制度。明清兩代考生首先參加童試,參加者無論年齡大小,一律稱為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中凜生,由官傢按月發給糧食;成績次好的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額限制。成績再次的是附生,就是才入學的附學人員。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能參加正式科舉考試。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北。錄取的人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亞元。會試於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錄取者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參加考試的人是貢土。考取後稱進士,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上面所提到的解元、會元、狀元,即所謂“三元”。根據這一制度秀才是功名的起點。如果在三級考試中都名列第一,這就是連中“三元”。據史書記載,自實行科舉考試起至廢科舉,連中三元的有十三人。他們是:唐朝的張又新、準元翰,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若叟、馮京,金朝的孟宋獻,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輅,清朝的錢檠和陳繼昌。  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咸趨實學。清廷詔準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並令學務大臣迅速頒發各種教科書,責成各督撫實力通籌,嚴飭府廳州縣趕緊於鄉城各處遍設蒙小學堂。   科舉制度是隋以後各封建王朝設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分科取士而得名。漢代已有考試取士之法,但系臨時措施,並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廢除為世族壟斷的“九品中正制,於開皇七年(公元587年)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煬帝時始置進士科。唐代於進士科外,復置秀才、明法、明書、明算諸科,又有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武則天親行殿試,並增設武舉。其由皇帝特詔舉行者稱制科。諸科之中,惟進士科為常設,最為重要。宋以後各朝科舉制僅有進士科。唐宋進士科主要考試詩賦。宋神宗熙寧時,玉安石改用經義。元、明、清均用具法。明清兩朝的經義以《四書》、《五經》的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須依朱熹《四書集註》等書。  19世紀80年代後,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發生改變。1888年,清政府準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1898年,加設經濟特科,薦舉經時濟變之才。同時,應康有為等建議,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嚴禁憑楷法優劣定高下。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下令所有考試悉照舊制。  1901年9月清廷實行“新政”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4年,清廷頒佈《奏定學堂章程》,此時,科舉考試已改八股為策論,但尚未廢除。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張之洞所奏,將育人、取才合於學校一途。至此,在中國歷史上延續瞭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瞭徹底分離。相關閱讀推薦:中國歷朝歷代科舉考試的特點 科舉制度的演變古代科舉的含義及起源 古代科舉制的起始年份 古代科舉考試考什麼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內容史上零記錄科舉:秦檜竟讓9月大孫子當狀元揭秘狄仁傑出身:科舉上來的非貴族傢庭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