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忍耐

無比的謀略以及無情的忍耐——《德川傢康》序

   德川傢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戶幕府)第一任君王(征夷大將軍),他在日本混亂的戰國時代,掃平群雄,開創歷時二百六十餘年的長期政權,而以七十五歲高齡逝世。  德川傢康在日本歷史上已矗立起大和魂的精神堡壘,然而一八六七年德川王朝被西方世界英法美荷四國艦隊的巨炮摧毀,還政天皇,明治維新時,曾一度受到日本人的憎恨,認為日本所以受到屈辱,都由他們造成。心理狀態跟中國在辛亥革命時,人人厭惡清王朝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失敗,尊嚴掃地,過去所有累積下來的光榮和驕傲,全成夢寐,日本人發現他們所處的時代,竟跟三百年前德川傢康所處的那個時代——詭詐、鬥爭、生死間不容發,簡直沒有分別,於是激起再度反省。日本文壇最優秀的作傢之一,山岡莊八崛起,透過歷史的理解,面對當代日本所處的環境,開始撰寫《德川傢康》在報上連載發表。我用專門形容英雄豪傑石破天驚的“崛起”二字,形容山岡莊八,是因為他用一支筆,重新喚起迷惘中的大和魂,使日本人再建信心。山岡莊八具備雄厚的歷史知識,從德川傢康的祖父、外祖父開始探索,直追尋到德川傢康建立的全日本大一統的幕府王朝。山岡莊八用一千餘萬字的日文,對由現在德川傢康生命中每一個人、每一個動作,和心路歷程,幾乎都有細膩的描寫,而提出主旨:“忍耐!”  忍耐不是怯懦,更不是屈服,隻有巨人才知道什麼是忍耐,似勾踐戰敗後,甘心當敵人的奴隸,韓信被流氓強迫從褲襠下爬過去,他默然接受,這種縮回拳頭式的忍耐,一個人如果不夠堅強,就絕對無法忍受。當盟主織田要求德川傢康殺妻殺子的時候,德川傢康毫不猶豫地立即動手,隻有懦夫才會輕率地拔刀而起,血流五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悲壯的,使烈士動容。但歷史上多少政治領袖往往寧為瓦全,而等待有一天,把碎瞭的璧玉,恢復原狀。  曾有入問德川傢康:“杜鵑不啼,而要聽它啼,有什麼辦法?”德川傢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大仲馬在他出神入化的巨著《基度山恩仇記》中,最後一句話,就是:“等待!”   這是一個奧秘——卑屈的懦夫用它遮羞,堅強的巨人把它作為跳板。日本戰國時代,英雄豪傑輩出,包括豐臣秀吉在內,也隻有德川傢康深深領悟到這個奧秘。作者山岡莊八在德川傢康精神深處,提煉出這個奧秘,指出它就是由弱轉強的基因,使戰後的日本人終於在斷瓦敗壁中站起。  孤立的忍耐沒有力量,而必須發自明智的抉擇,熟讀《三國演義》的中國讀者都記得“讓徐州”一幕,劉備是徐州州長,當呂佈狼狽前來投奔時,劉備把他安置在小沛,而在不久一次對外戰爭中,呂佈襲據徐州州城,劉備遂被敵人擊敗。任何人的反應都會是從此跟呂佈不共戴天,劉備不然,他反而向呂佈投降,而被呂佈安置在呂佈原住的小沛,這項滿面蒙羞的決策,需要無比的智慧。桶狹之役後,德川傢康不但不為盟主今川復仇(為故主復仇,是日本武士最崇高的情操,否則將被人唾棄)反而踉盟主的敵人締約,這項一反武士傳統精神的劇烈反應,跟劉備一樣,都出人意外,忍人所不能忍,終於才能艱苦地達到既定目標,以至作者山岡莊八驚嘆他的勇氣。  一千餘萬字的《德川傢康》每一行每一頁,都充滿謀略、詭詐、殺機,但也充滿忠貞、效命,和崇高的統一全國的理念。中國有兩部書可以和它相比,一是《資治通鑒》,一是《三國演義》。《資治通鑒》因一直被封閉在艱深的文言文中,影響不大;而《三國演義》上的人物,卻深入民心,成為影響中國人性格最巨的書籍之一。同樣德川傢康的風范,也影響日本,德川傢康深受豐臣秀吉的信任,豐臣秀吉推心置腹,堅信德川傢康是道義之士,因之托妻寄子。對於政治性的效忠,另一位曾和山岡莊八對談德川傢康的歷史學者桑田忠親,曾提出聳動人心的警告,他說:“一個絕對聰明的人,一旦發誓臣服某人,在他有生之年,絕對不能謀反。——不過,也隻有傻瓜才會這麼做。”德川傢康終於負義,把豐臣秀吉的後裔殺盡。這使我們想起中國的司馬懿,不同的是,司馬懿是被迫自救,走上不歸路,且由下一代動手。而德川傢康卻是主動地掃蕩所有潛在敵人。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對美國人過度的恭敬卑屈,曾使人警覺到不是一個祥瑞兆頭。忍人所不能忍的民族,一定復興;不是隻會高叫激情口號,自陷災難的民族所能比擬。  德川傢康幾乎全部接受中國傳統文化——除瞭科舉制度,他寫中國漢字、作中國漢詩、吃中國漢藥、崇拜朱熹、崇拜朱元璋。問題是,朱熹不是一個活潑開闊的思想傢,朱元璋則是一個愚昧的暴君,德川王朝終於頒佈“鎖國令”,中日兩國遂開始共同命運,直到十九世紀,但結果卻大大相異。十九世紀幾聲艦炮,日本解除枷鎖後,短短時間,迅速成長,而中國在受到更多炮擊後,遲遲未能建立一個現代化完整國傢。遂有入認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川傢康的精神使日本復興,中國卻勝得淒慘,應驗瞭古諺:爬得高、跌得重。原因之一是中國缺少德川傢康這種無論崛起或沒落,都貫穿著一股令當代和後世人懾服的精神,也缺少把這類英雄人物介紹給國人的文學作品。  要瞭解一個國傢和一個民族,唯一的方法是閱讀他們傢喻戶曉的文學作品——而不是閱讀學院派的經典著作。讀《三國志》不會瞭解三國時代,讀《三國演義》卻會立刻留下三國時代的深刻印象。瞭解日本亦然,《德川傢康》的文筆引入入勝。假如你臨睡前躺在床上閱讀的話,你會驀然發覺天已拂曉,因作者使用小說體裁,繞著史實的骨骼,想象力得以充分解放,無所拘束,使我們得以看到一個民族真實的本性。  我們尊重深奧的學術殿堂內供奉的典籍,但那是另一個層次,屬於使人肅然起敬的知識遺產。但是,和廣大人民結合成為一體的知識分子,卻負有更沉重、更嚴肅的使命,他們把典籍中的精華,或典籍中所缺乏的活潑精神,用現代化的文學形式,和高水準的文字功力,烹飪成為人人都能品嘗而回甘的美味。有目標、有深層含義的歷史文學作品,和“說故事”絕不相同,對人民心智的成長,有很大的裨益。《德川傢康》給我們的不僅是一部愛不忍釋的超級長篇小說,而是一部傳出來的信息:日本式權力遊戲教科書;在非權力場合,則是日本式商業遊戲教科書。無論在臺北、在香港、在內地,有一種現象是,中國商人和日本商人做生意,都會發現,日本商人精密的計算,往往隻留給你僅夠你活下去的利潤,使你既不願接受,又不敢拒絕,於是茫然失措。在《德川傢康》中,我們會瞭解,這正是日本文化深層元素,你隻存在日本文化深層元素中才可以找出破解之道。  明治維新時代一度受到貶謫的德川傢康,現在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已成為半人半神,被尊奉為“東照神君”,作者山岡莊八長期的竭力經營,不但使這位影響日本興衰的德川傢康凸顯無遺,更把承繼大和精神的本質完全呈現。而山岡莊八這位作傢更成為我們學習和超越的對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中國傳統戰爭觀念,價值連城;但是如果僅隻從欣賞的觀點,接觸日本這個民族,也將有無限的驚異贊嘆,使我們的生命,更為豐富。?相關閱讀推薦:綁架朝鮮王子整整一年——古代日本也搞人質事件日本戰國史上第一大名:戰國三英傑之一豐臣秀吉明朝歷史上誰計劃用四百日本人朝堂砍殺朱元璋?哪位愛國將領遭日軍斬首?頭顱至今仍在日本展覽?二戰史上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報復:杜立特奇襲東京揭秘德川傢康馭女術:75歲仍有19歲側室陪在身邊

韓信早年生活之迷:胯下之辱是忍耐還是無奈

  韓信在最有可能反叛成功的時候拒絕背叛劉邦,因為劉邦“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這不僅因為他是一個感恩重義的人,也是因為他曾歷盡坎坷。  作為一個破落的低級貴族,韓信早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他有一些怎樣的遭遇?這些遭遇對於他的性格和命運產生瞭什麼影響?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最終也遇到瞭一個伯樂,這就是蕭何。韓信的榮辱成敗寫就瞭那一段最輝煌的歷史篇章。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也是第一個被殺的功臣。那麼韓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有一個什麼樣的出身呢?  《史記》為韓信作過一個傳叫《淮陰侯列傳》,列傳一開頭就說,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佈衣時,貧,好帶刀劍。這些話告訴我們這樣一些信息:第一,韓信曾經是佈衣。什麼叫佈衣呢?就是沒有官職的人——有官職的人可以穿錦,而沒有官職的人隻能穿佈。但是請大傢註意,這佈可不是現在的純棉,因為那個時候咱們中國還沒有棉花,這個佈是麻佈。第二,韓信沒有錢。貧,古代的貧是沒有錢財的意思;窮,是沒有官職的意思——在上古的時候,“貧”、“窮”兩個字是兩個概念。我們現在看到,韓信是既沒有錢也沒有官職,所以可以說他是貧窮。第三個信息告訴我們,韓信好帶刀劍。那麼他是帶刀還是帶劍呢?我的結論是:韓信帶的是劍。為什麼呢?因為古漢語為瞭好聽,往往要用兩個字,而第一個字又往往是虛指的。比方說緩急,沒有緩,隻有急;所以“刀劍”,我認為沒有“刀”隻有“劍”。而且在後面司馬遷還寫道,項梁項羽起義以後,韓信“仗劍從之”——拎著一把劍就參軍瞭,可見韓信平時是帶劍的。這個信息又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韓信有貴族身份。因為在那個時候,隻有有貴族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帶劍——當時冶金技術並不高,鑄一把好劍很不容易。我們去看一些古代文獻或者看一些古代故事,往往說一把寶劍鑄不出來之後,非得有一個人跳到爐子裡面去,才能鑄出來一把好劍,所以劍是很高貴的。我們看武俠小說,裡面大俠大多用劍,你看有沒有一個大俠用斧頭或是用兩把鐵錘的?那不成體統。隻有一身長衫,手上拿一卷書,這兒佩一把高貴的劍,才顯得風流瀟灑。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韓信可能是個破落貴族。那麼問題就來瞭,作為一個破落貴族,韓信的少年時代是怎樣度過的?他又有一些什麼遭遇呢?  司馬遷告訴我們,韓信這個人有著貴族身份,還有一把劍——我猜測這劍可能是祖傳的,韓信他肯定買不起——卻既沒有什麼德行又沒有什麼本事,史書上的說法叫做“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就是說韓信他沒有什麼良好的社會表現,因此地方上招募低級公務員——叫“吏”——的時候大傢都不招他。然後又說,韓信不能“治生商賈”。什麼叫商賈呢?商就是流動著販賣商品的人,賈就是開一個店鋪有固定地址賣東西的人,這叫做“行商坐賈”。韓信他沒有這個本事,不會做生意——既不能做行商,也不能做坐賈,那他該怎麼吃飯呢?韓信是“從人寄食”,就是他隻能到人傢傢裡去混飯吃、蹭飯吃,所以“人多厭之者”,就是當地的人都很討厭他。一個大男人,整天挎把劍,啥也幹不瞭,到處混飯吃,這樣一個人會討人喜歡嗎?  韓信經常去混飯吃的一傢叫做南昌亭長,亭長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當時的制度叫做十裡為亭、十亭為鄉,就是十個村子合起來叫做一亭,十個亭合起來叫做一鄉。那麼可以推測出來亭長比鄉長低半級,比村長要高半級,這人是這麼個職務。這個亭叫南昌亭,並不是我們現在江西省的南昌市,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這個南昌亭長大概多少有點錢,韓信就老到他傢裡去混飯吃,天天去吃,吃得這個南昌亭長的老婆一肚子氣。最後,南昌亭長的老婆就想瞭一個辦法:半夜起來做飯,天亮之前把飯端到床上,全傢人吃光。韓信早上起床,搖搖蕩蕩來吃飯,一看飯已經吃完瞭。韓信當然明白瞭,人傢是討厭他瞭,他一賭氣,就和南昌亭長絕交瞭—— 我不跟你玩兒瞭——他脾氣還大得很。  然後他跑去幹什麼?跑到河邊去釣魚。你想想他這種沒本事的人,我估計那魚大概也是釣不上來的。正好,河邊有幾個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那個時候絲綿的棉絮要到河裡面洗一洗。這些漂母每天來洗絮的時候都自己帶飯,其中有一個一看韓信沒飯吃,可憐他,就把自己帶的飯分給他吃,每天去洗絮就每天分飯給韓信吃。有一天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韓信說,明天我就不來瞭,以後吃飯的問題你自己想辦法吧。韓信說,謝謝大娘,將來我一定厚報您。漂母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還說什麼厚報?我不過是同情你罷瞭,你還說這種大話?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所以,此時的韓信是個不討人喜歡的人。因為他不討人喜歡,大傢就都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會來羞辱他。有一天,淮陰市面上一個地痞無賴就跑來羞辱韓信,說,韓信你過來,你這個傢夥,個子是長得蠻高的,平時還帶把劍走來走去的,我看啊,你是個膽小鬼!他這麼一說,呼啦就圍上來一大群人看熱鬧。這個傢夥氣就更盛瞭,說,韓信你不是有劍嗎?你不是不怕死嗎?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劍來刺我啊!你敢給我一劍嗎?不敢吧?那你就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  大傢都看著韓信。是殺啊?還是爬啊?韓信怎麼樣呢?司馬遷用三個字來描寫:“孰視之”。這個“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  “熟”是通用的。“孰視之”就是盯著他看,看瞭一陣子,他把頭一低,就從這個無賴的胯下爬過去瞭,然後趴在地上。看到這個場面,一市人皆笑——整個街上的人都笑,這就是有名的韓信遭受“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對一個男人來說那是奇恥大辱啊,而我們前面講過韓信是一個破落的貴族,是一個士,誰都知道一句話:“士可殺而不可辱”。韓信為什麼接受這樣一個奇恥大辱呢?他還是不是個士?他究竟是英雄還是懦夫呢?  柏楊先生有個說法很有意思,不要認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這其中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心膽俱裂,膽戰心驚,丟掉瞭靈魂,“撲通”一聲跪下來,這是懦夫;還有一種是先彎一下,然後往上一蹦——因為人隻有蹲下來以後才能跳得高——如果是為瞭將來跳得高些蹲下來一下,這是英雄。如果是別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撲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這算是什麼?是螃蟹。  韓信肯定不是螃蟹,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引用蘇東坡一篇文章的觀點來說明。這篇文章叫做《留侯論》,論的是誰呢?論的是張良,不是韓信。但是《留侯論》開頭的這段話我覺得可以用在韓信身上。這段話是這樣說的:“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匹夫見辱,拔劍而起”,就是說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點侮辱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樣:拔刀子或者掏拳頭。我說這個不算勇敢,這叫什麼?這叫魯莽,這叫盲動,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真正的大勇敢是什麼呢?是“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臨一件什麼事情,神色不變,並不驚慌失措,別人無緣無故把一個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為什麼這麼說呢?“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樣的人,他懷著遠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長遠的目標,他不會為眼前的這一點小是小非或小恩小怨魯莽地盲動,所以有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韓信這個時候面臨的選擇是什麼呢?要麼殺瞭這個傢夥,要麼爬過去。殺瞭這傢夥的結果是什麼?你也要被殺頭,將來遠大的理想還能不能夠實現呢?不能實現瞭。而一個懷有遠大理想的人是能夠忍受的。司馬遷就是這樣的人,他遭到宮刑——這也是一個男人的奇恥大辱,是一個男人不能接受的東西——他還不是忍下來瞭?為什麼要忍下來?他是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而韓信同樣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視之”——盯著那個無賴看瞭很久——思想鬥爭很厲害,最後為瞭自己的遠大理想犧牲瞭眼前的榮辱。我想韓信當時心裡面一定有一個聲音在對自己說,韓信啊韓信,心字頭上一把刀,你就忍瞭吧!這就叫做忍辱負重。因此我們得出結論,韓信是一個英雄,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和志向的英雄。這樣的一個英雄,絕不會滿足於那樣的生活,蠅營狗茍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他一定要有所作為!那麼,韓信有著怎樣的作為呢?他又是怎樣走上瞭一條新的人生道路呢?  韓信既然是英雄,而且“所挾甚大,其志甚遠”,那麼他在這個各路英雄大顯身手的時代就不會無所作為。韓信是怎樣成為風雲人物的?他從軍後,在項羽和劉邦那裡都不得志,他的命運又是怎樣發生轉變的?  韓信終於成為一個英雄是遇到瞭一個時勢,這就是“時勢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傑在陳勝吳廣的帶動下,全部站出來和暴秦進行鬥爭。這個時候韓信的傢鄉同樣發生瞭起義,項羽的叔叔項梁拉起瞭一支義軍,於是韓信“仗劍從之”——韓信拎著他的寶劍參軍瞭。韓信參軍以後先跟著項梁,後來又跟著項羽,但是項羽不重視他,韓信這個時候的情況司馬遷用瞭四個字進行概括:“無所知名”——當時韓信還沒有什麼名氣,在項羽那兒他覺得沒有發展前途,於是又投奔瞭劉邦。劉邦讓他當什麼呢?劉邦讓他當個連敖,連敖就是接待員,就是公關先生。韓信這個人長得比較體面,是一個帥哥,做做接待工作還是不錯的。這個時候韓信的狀態也是四個字:“未得知名”。那麼,有一次韓信和幾個同事都犯瞭軍法,依法當斬,一個個拉出來殺頭。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氣殺瞭十三個。輪到韓信瞭,劊子手把韓信叫出來,要殺他,這時候韓信一抬頭看見瞭一個人,這個人叫夏侯嬰。夏侯嬰是什麼人呢?夏侯嬰是劉邦的哥們兒,從小就跟劉邦在一起,跟劉邦一塊兒起義,再之後當瞭劉邦的太仆,太仆這個職位翻譯過來就是車夫,是給劉邦駕馬車的——但是大傢要知道,按照當時的制度,這個皇帝的太仆是部長級的官員;當然當時劉邦還不是皇帝,是一個諸侯王,那這個太仆少說也是副部級瞭。韓信看見夏侯嬰瞭,就大喊一聲說,我們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嗎?為什麼要殺英雄好漢?夏侯嬰說,咦!怎麼還有這樣的人啊?過來過來。司馬遷用瞭六個字來形容:“壯其貌,奇其行”。夏侯嬰一看韓信,呀!一表人才,跟他談談話,發現他頭頭是道,不殺瞭,就向蕭何推薦。由於發現韓信是個人才,所以不但不殺,還給他換瞭一個職位,叫做治粟都尉,相當於司務長。所以說,韓信他參加工作以後一直是鬱鬱不得志,先做侍衛官,再做接待員,再做司務長,都是不能施展自己才華的職位。那麼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韓信轉變瞭命運,使他成為西漢初年的風雲人物呢?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韓信的推薦者、他事業上的恩人就是蕭何。蕭何也是劉邦的故舊,跟劉邦一起起義的,而且一直掌管著劉邦的所有雜事,實際上是劉邦的大管傢,是丞相嘛。這個時候劉邦的情況並不好,屢戰屢敗,看不出有什麼前途可言,因此劉邦手下的人一個一個地都離開他,投奔到別的地方去瞭——或者投奔項羽,或者自立山頭——劉邦手下的將軍一下子跑瞭很多。韓信想,哎!我這個人也是命不好啊,我投奔項梁沒什麼出息,投奔項羽沒什麼出息,投奔劉邦我還是沒什麼出息,現在那些官職比我大的人都走瞭,我在這兒待著幹嗎啊?而且我的想法已經拜托蕭何多次向劉邦提交瞭,一直也沒有理睬我,我在這兒待著幹什麼啊?所以韓信他也走瞭。  韓信一走蕭何就著急瞭,甚至來不及向劉邦報告,自己馬上就追瞭過去,連夜去追韓信。這個時候,有手下人就去報告劉邦,大王,不好瞭,丞相跑瞭!劉邦當時大驚失色,蕭何怎麼也跑瞭啊?蕭何是他的大管傢,所有事情都是蕭何管著的,別人跑瞭就算瞭,蕭何也跑瞭……劉邦急得在傢裡團團轉。過瞭兩天蕭何回來瞭,劉邦一看蕭何氣就不打一處來,你他媽跑哪兒去瞭?幹嗎去瞭?你為什麼要逃跑?蕭何說,我沒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瞭。劉邦說,那你追誰去瞭?什麼?韓信,扯淡!那麼多將軍跑瞭你不追,一個韓什麼信的,有什麼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謊!蕭何說,不對,其他人是一般人才,一抓一大把,哪兒都能找得到,有什麼好追的;韓信與這些人可不一樣。  蕭何用瞭四個字來評價韓信,叫做“國士無雙”。什麼叫國士呢?國士就是一國當中最優秀的人才,如果加上無雙呢,那就是獨一無二的最優秀的人才。蕭何說,這個事兒看大王您怎麼考慮瞭,您如果打算一輩子就待在漢中這個地方當個漢中王,這個韓信是沒什麼用得著用不著的。韓信是幹什麼的呢?韓信是打天下的,是幫助您得到整個中國的這樣的人才,如果你有那個想法的話,非韓信不可。劉邦說,我當然也想出去,哪個願意一輩子待在這個鬼地方?蕭何說,真的是這樣嗎?那你就一定要用韓信。劉邦說,那好吧,看你的面子,也讓他當個將軍。蕭何說,那不行,讓他當將軍他還是要走的。劉邦說,當將軍還要走?那當大將軍好瞭。蕭何說,那就太好瞭——“幸甚”。  大將軍是什麼?是三軍總司令,是最高軍事統帥。我估計劉邦當時是脫口而出,當個將軍都不行,那就當大將軍。誰知道蕭何說那太好瞭,劉邦也沒有辦法回轉瞭。劉邦說,那好好好,你去把那個韓什麼信的,給我把他叫來,寡人就讓他當個大將軍。蕭何說,就這麼著可不行。劉邦問,怎麼還不行?蕭何說,你這個人啊,就是這個毛病,沒禮貌,不懂得尊重人才——你看看,一個大將軍、三軍總司令,你要任命這麼一個職務,卻像叫阿貓阿狗一樣呼來喚去的,成何體統?所以像韓信這樣的人就不願意在你手下幹。劉邦問,那你說要怎麼辦?蕭何說,四個條件:第一擇吉,你要選一個黃道吉日;第二齋戒,你要把什麼酒、肉、女人先放到一邊去,先吃三天素再說;第三築壇,你要專門建一個拜將壇;第四具禮,你要把所有的禮儀都準備好,香湯沐浴,換一身幹凈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他做大將軍。劉邦說,好吧。  劉邦這個人,你別看他沒文化,為人粗魯,愛罵人,自己也沒什麼本事,但他確實有一條優點:能聽得進意見——你給他提個什麼意見,隻要他認為是正確的就一定采納。所以盡管蕭何提出這些條件對劉邦而言不是很能讓他接受,他也照辦瞭。  於是,劉邦就擇吉、齋戒、築壇、具禮、香湯沐浴,恭恭敬敬地拜韓信為大將軍。這個時候,全軍嘩然。所有的人都認為,我們這些將軍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這個職務也一直空著,隻看見劉邦在那個地方築壇、豎旗子、擺香案、殺豬宰羊地一陣忙乎,都以為自己可以當那個大將軍之職,可等到一正式宣佈任命書,哎,這一切居然都是為那個名不見經傳的什麼韓信準備的!哪兒冒出來這麼一個臭小子?所以大傢都不以為然,都大驚失色,嘟嘟囔囔的。  其實這個事情說起來也是奇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的時候,他還不認識韓信,甚至也沒有說要把韓信找來談一談,考察考察,看看這個人到底怎麼樣——這麼重要的一個職務,你不得來點幹部考察嗎?沒有。僅僅是蕭何一番話,劉邦就做出瞭這麼一個重大的決策,能靠得住嗎?  所以,拜完將後,劉邦和韓信就有瞭一次談話。劉邦坐下來以後就問韓信,這個蕭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薦將軍,那麼請問將軍是不是準備點什麼東西來教導教導寡人呢?韓信說,先謝謝大王對韓信的信任,韓信想問問大王,當今和大王爭奪天下的是不是就是項王呢?劉邦說,是的。韓信說,那好,請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就自己集團的力量和勢力而言,大王您比得上項王嗎?韓信一開始就問瞭這麼一個問題,單刀直入,劉邦一下子答不上來瞭——司馬遷寫到這裡,說漢王“默然良久”,就是沉默瞭很長一段時間,最後說瞭三個字:“不如也”,是比不上他。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於是,韓信站起來,跪下去拜瞭一下,說,恭喜大王,大王說得非常對,就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您比不上項王,無論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還是就我們整個集團的實力而言,都比不上。那韓信為什麼要“賀曰”呢?為什麼要祝賀劉邦呢?因為韓信發現劉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一個說實話的人,那麼這個人就好打交道瞭。我們為領導服務的最怕領導不聽真話,如果他專門想聽假話,專門喜歡你吹捧他,那這個事情就搞不瞭。劉邦這點好,他不要你吹捧他,他承認我不如項羽,那麼這個話就好說瞭。韓信就接著往下說,雖然如此,但是韓信我認為項王並非不可戰勝,我曾經在項王手下當過差,對項王這個人是很瞭解的,請大王允許我韓信為您分析項王的為人。項王的為人是怎麼樣的呢?項羽這個人有兩個看起來是優點其實卻是缺點的特點。第一點,項羽這個人非常地英雄,他身材雄偉,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史書上說項羽是力能扛鼎,就是連鼎都能舉起來——而且每次打仗項羽都是身先士卒,打沖鋒,一旦沖進敵營,怒吼一聲,上千人都鴉雀無聲,噤若寒蟬,都被他嚇破瞭膽,這個漢王您是比不上他的。但是項羽卻不懂得使用人才,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賢良的人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他都不懂得正確使用,他隻懂得自己一個人去沖鋒陷陣,他是個人英雄主義者,這種勇敢叫什麼?韓信給瞭四個字的評價:“匹夫之勇”——這是小人物的勇敢,沒出息人的勇敢。第二點,項羽這個人對人非常有禮貌,心腸也很軟,恭敬仁慈。可是另一方面項羽他小氣,手下的將領沖鋒陷陣,浴血奮戰,建功立業,你應該封官賜爵,應該封賞他們啊,可項王怎麼做的呢?他倒是也封賞,會給你鑄一個官印,可這個印鑄好瞭以後,項羽捏到手裡他舍不得給,在手上磨過來磨過去的,最後把這一個方印都磨成圓的瞭,他就是舍不得給人。這叫什麼?這叫婦人之仁。項羽仁愛嗎?小恩小惠,流著眼淚送飯給將士,這事項羽也做過;可是一說到要封官,他舍不得給。  所以說,項羽的兩個特點看起來是優點,實際上是缺點。另外,他還有一些錯誤,比方說他分封諸侯的時候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誰跟自己關系好他就封個大的,誰跟自己關系不好他就封個小的,這樣一來項羽是大失人心。再有,他進軍一路燒殺掠搶,這怎麼能夠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漢王您進瞭關中以後,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著您到秦地去當王。韓信最後說瞭一句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就是說,你要發一個戰書過去,三秦地區馬上就是你的瞭。  劉邦一聽,不由叫好,說,我打仗這麼多年來,沒聽到哪一個人這樣清晰地對整個局勢進行過分析,這個分析實在是太透徹瞭。於是他對韓信說,哎呀,寡人與你真是相見恨晚啊!  由此可見,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策,但是這裡面有問題,什麼問題呢?我們現在還不能夠確定地說韓信就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傢——他有此政治分析確實表現瞭他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但是,戰爭是一件需要實際操作的事情,是要用實踐來檢驗來證明的。那麼,韓信到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夠幫助劉邦奪取天下,這還需要實踐來考驗。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 韓信是無奈還是忍耐?

  導讀: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也是第一個被殺的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傢,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關於韓信最出名的莫過於“胯下之辱”,後人關於這個事情展開瞭討論,韓信的胯下之辱是究竟是無奈還是忍耐?  有一天,淮陰市面上一個地痞無賴就跑來羞辱韓信說:韓信你過來,你這個傢夥,個子是長得蠻高的,平時還帶把劍走來走去的,我看啊,你是個膽小鬼!他這麼一說,呼啦就圍上來一大群人看熱鬧。  這個傢夥氣就更盛瞭,說,韓信你不是有劍嗎?你不是不怕死嗎?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劍來刺我啊!你敢給我一劍嗎?不敢吧?那你就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這個情景司馬遷用三個字來描寫:“孰視之”。  這個“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熟”是通用的。“孰視之”就是盯著他看,看瞭一陣子,他把頭一低,就從這個無賴的胯下爬過去瞭,然後趴在地上。   看到這個場面,一市人皆笑——整個街上的人都笑,這就是有名的韓信遭受“胯下之辱”。胯下之辱對一個男人來說那是奇恥大辱啊,韓信是一個破落的貴族,是一個士,“士可殺而不可辱”。  韓信為什麼接受這樣一個奇恥大辱呢?他究竟是英雄還是懦夫呢?不要認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這其中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心膽俱裂,膽戰心驚,丟掉瞭靈魂,“撲通”一聲跪下來,這是懦夫。  還有一種是先彎一下,然後往上一蹦——因為人隻有蹲下來以後才能跳得高——如果是為瞭將來跳得高些蹲下來一下,這是英雄。  蘇東坡《留侯論》:“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就是說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點侮辱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樣:拔刀子或者掏拳頭,這叫魯莽,這叫盲動,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真正的大勇敢是“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臨一件什麼事情,神色不變,並不驚慌失措,別人無緣無故把一個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樣的人,他懷著遠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長遠的目標,他不會為眼前的這一點小是小非或小恩小怨魯莽地盲動,所以有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韓信這個時候面臨的選擇是什麼呢?要麼殺瞭這個傢夥,要麼爬過去。殺瞭這傢夥的結果是你也要被殺頭,將來遠大的理想不能實現瞭。而一個懷有遠大理想的人是能夠忍受的。  韓信的胯下之辱並不是膽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有傳說韓信富貴之後,找到那個地痞無賴,無賴很是害怕,以為韓信要殺他報仇,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對他,並封他為護軍衛,他對地痞無賴說,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天的韓信。相關閱讀推薦:楚漢傳奇寇騫是怎麼死的 寇騫是被韓信殺瞭嗎?漢代第一陰謀傢陳平:玩弄韓信於股掌之間韓信早年生活之迷:胯下之辱是忍耐還是無奈韓信是怎樣死的 劉邦手下大將韓信是被誰殺死的韓信被殺之謎團:歷史上的韓信是怎麼死的?

關於忍耐的名言名句

    在人生的道路上,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的時候,你也要堅定,要沉著。 ——朗費羅     希望消失時,恐懼就產生。 ——格拉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