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我軍

解密:我軍歷史上為何愛以第四命名開創性部隊

  在我軍歷史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井岡山的工農紅軍稱為第四軍,抗日戰爭時期由南方八省遊擊隊組成的部隊稱為新四軍,1950年組建的我軍第一支空軍部隊也定名為第四旅。  為什麼我軍總愛以“第四”來命名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部隊呢?新中國第一任空軍司令劉亞樓部分地回答瞭這一問題。   1950年4月的一天,劉亞樓向時任空軍第二航空學校政委的李世安傳達瞭華東地區要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隊、並由他任政委的組織決定。劉亞樓問李世安:你看部隊是叫第一旅好呢?還是第四旅好?李世安回答:數一個數、編一個序列都是從一開始,新組建的人民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當然是叫第一旅好!劉亞樓笑瞭笑說:我已經考慮瞭很久,還是叫第四旅好。叫“第一”容易產生“老子天下第一”的驕傲自滿情緒。我們要效仿毛主席的做法,他在井岡山創建第一支中國工農紅軍隊伍時就叫紅四軍。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紅軍這個光榮的傳統。同時,劉亞樓還決定,空軍部隊的首位番號,如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等等,都虛位以待,將來誰打得好,就留給誰。  1950年10月31日,經毛澤東主席批準,空軍部隊由旅改師,劉亞樓又指示混成第四旅番號序列不變,改成空軍第四師。相關閱讀推薦:粟裕策劃新四軍通海自衛團集體“投敵”內幕天長附近的新四軍戰鬥:之後皖南事變的源發點新四軍抗敵龍眠山:誰說敵後不英勇軍報批抗日神劇:日軍駕59坦克 新四軍端AK47反戰同盟的恐怖威力:18名日軍集體投奔新四軍

我軍史上銷聲匿跡的三位高級將領:為何神秘消失

  他們曾是叱吒風雲的沙場戰將,他們曾為革命立下功勛,但是後來,他們卻神秘地淡出瞭人們的視線,是什麼,讓他們的人生如此波詭雲譎?  一 陳昌浩:為張國燾所累  密電事件  1935年,毛澤東、朱德等率領第一方面軍與四方面軍的張國燾、陳昌浩會合。當時中央紅軍經過長征,僅剩下1萬多人,到達陜北後僅剩下約8000人,而第四方面軍尚有8萬之眾,且武器精良,裝備整齊。  當時張國燾與毛澤東的分歧與鬥爭加劇。毛澤東要求張國燾率部“北上”,而張國燾則意欲“揮師南下”。張國燾曾拍發瞭一份密電給陳昌浩,指示陳昌浩勸毛澤東與其一並南下,“如他們不聽勸告,應監視其行動。若堅持北進,則應開展黨內鬥爭,徹底解決之”。這份電報流露出的“殺機”是顯而易見的。  當時的“左路軍”參謀長葉劍英截獲此“密電”後,立即連夜策馬飛奔,前往毛澤東駐地密報。毛澤東大驚失色,當夜即率黨中央及部隊秘密北上,迅速撤離“險境”,這就是黨內傳聞的所謂“密電事件”。毛澤東曾稱贊葉劍英每逢大事不糊塗,指的就是這件事。毛澤東與陳昌浩的嫌隙,恐怕出於此。   但這一事關重大的“密電”,在事件發生後竟不翼而飛,而與此案有關的當事人,亦都先後作古,使之變得疑竇叢生。陳昌浩本人生前則曾對兒子陳祖謨滿含冤屈地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份“密電”。多年來,一些當時的四方面軍將士和黨史研究者亦發表公開談話和文章,斷然否認“密電”的存在。  陳昌浩之所以在“密電”一事上大喊冤屈,用他的話來說根本就不曾見過這份密電。陳昌浩曾言及自己也是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決不會做出自相殘殺的糊塗事來,再說陳昌浩在四方面軍也是“黨指揮槍”,重兵在握,擁有8萬人馬,加上精良的武器和大片根據地,要想置毛澤東於死地,易如反掌,可是陳昌浩根本沒有對毛澤東下毒手的意思。即便當時沒有“密電”一事,陳昌浩也不可能成為毛澤東信任的人,概因陳昌浩已經卷入瞭毛澤東與張國燾之間的激烈路線分歧鬥爭。  兵敗河西  西路軍幾萬人馬西渡黃河後兵敗河西走廊,是陳昌浩人生中最大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的陳昌浩在中國革命的舞臺上銷聲匿跡,漸漸為歷史所湮沒。  1937年,紅軍西路軍主力兩萬餘人在甘肅一帶被馬傢軍圍殲,全軍覆沒,成為紅軍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慘敗。隻有數千幸存者僥幸逃脫,他們以後成為新組建的由鄧小平、劉伯承指揮的“第一野戰軍”的骨幹,而陳昌浩和徐向前均靠化裝行乞才脫離危難。  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乎所有過去出版的“黨史”都異口同聲稱,這是由於該軍領導人錯誤地執行瞭張國燾的“逃跑主義”和“分裂主義”路線的結果。  徐向前在其回憶錄中暗示,陳昌浩的責任隻是在於,由於擔心再犯“路線錯誤”,未能及時反抗中央軍委的指揮,而是逆來順受、唯命令是聽。中央軍委應對此承擔主要責任,而不應將責任推到西路軍領導人之一的陳昌浩一個人身上,這已經成為目前黨史界的共識。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國民黨史上十大起義將領們的最後歸宿歷史秘檔:金日成曾是中國哪位將領麾下的師長?揭露: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主要將領人物大盤點盤點中日甲午戰爭中十大忠烈將領 誰服鴉片自殺?劉備一生中錯過瞭哪些人才?盤點劉備拋棄的將領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最大遺憾  作為一位政治傢及軍隊中的高級將領,陳昌浩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沒有在抗日戰場發揮作用。  西路軍兵敗後剩下的不多人員化整為零,分散突圍,陳昌浩、徐向前二人在突圍時曾經歇腳在一個叫大馬營的村子中,一個叫但復三的百姓讓他們留宿。正巧,但復三是陳昌浩的湖北老鄉,高燒不退的陳昌浩實在不能行動瞭,再者也怕連累同生共死的徐向前,便住下來養病。徐向前一個人沿著祁連山的戈壁灘晝夜兼程,最終回到延安。在保存下來的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後,徐向前擔任瞭副師長,成為八路軍中的一員重要將領,建國後成為共和國的元帥。  1937年6月的一天,陳昌浩輾轉來到武漢。此後,陳昌浩的人生軌跡與自己的老搭檔徐向前迥然不同,這恐怕是兩人分手時所無法料到的。陳昌浩在武漢呆瞭一天,就來到革命老區湖北英山縣,打算在這兒重舉義旗,建立一支抗日武裝。但當地的反動武裝非常囂張,陳昌浩感到自己的願望難以實現,隻得趕赴陜北。回到延安後不久,他因患有嚴重的胃潰瘍,被批準到蘇聯治病。從此,開始瞭他長達十多年漂泊異國的生涯。   日本侵華期間,陳昌浩曾給中共中央、蘇共中央和共產國際多次發電報或寫信要求回國參戰,但都沒有回音。抗日戰爭結束後,遠在蘇聯的陳昌浩又多次給黨中央發電報或寫信,要求回國參加解放戰爭,但仍然沒有收到回信。是黨中央沒有收到陳昌浩的信,還是歷史和黨中央遺棄瞭他?沒人能說得清楚。此間,蔡暢曾途經莫斯科,專門看望瞭陳昌浩。通過蔡暢,陳昌浩再次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表達瞭回國服務的請求。可見,陳昌浩一直抱有回國的願望。  1951年,離開祖國十餘年的陳昌浩才得以回國。劉少奇等領導同志代表黨中央,親自來到北京站迎接他。老戰友、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徐向前邀請陳昌浩和在紅四方面軍工作過的一些老同志,在徐向前的寓所裡聚會。在昔日的老戰友傢裡,陳昌浩像一個落魄之人,低著頭,彎著腰,與他昔日之戰友、部下,當時共和國的將軍們、部長們一一拱手,表示歉意。當他和前妻、時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的張琴秋緊緊握手時,非常愧疚,連聲說道:“琴秋,你受苦瞭!我對不起你呀!”  陳昌浩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曾在許多場合懺悔自己的“罪行”。1962年5月,他曾經返回湖北故鄉,在那裡見到瞭數百名當年的紅四方面軍部下,他們而今皆為解放軍高級將領。陳昌浩在大會上眼含熱淚向他的舊部致歉,獨自承擔起西路軍覆滅的責任。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無法逃脫命運的無情打擊。他在“文革”中被“紅衛兵”、“造反派”們無休止地揪鬥。1967年7月30日晚,絕望之極的陳昌浩吞瞭大把的安眠藥,離開瞭令他感到痛苦的世界。時年,他61歲。  1980年8月21日,黨中央為陳昌浩舉行瞭追悼會。經黨中央審定的悼詞稱:陳昌浩同志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的一生”。歷史恢復瞭它本來的面目,為陳昌浩革命的一生劃上瞭一個完整的句號。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二 陳光:與林彪結怨  電臺事件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東北成為國共雙方矚目的焦點。林彪、陳雲、彭真等率10萬餘幹部晝夜兼程趕往東北,羅榮桓與黃克誠分率山東八路軍、蘇皖新四軍齊頭並進。  陳光原定回山東,由於形勢的變化,便和林彪一道趕赴東北、10月,陳光在與羅榮桓及老部隊會合後,中共東北局決定,在黑山、北鎮一帶設置第二道防線,由陳光負責指揮。羅榮桓當即把從山東帶來的一部電臺和機要人員交與陳光使用。  約兩月後,林彪帶領東北民主聯軍指揮所出關撤往阜新。此時,國民黨部隊已進占錦州、溝幫子一帶,惡戰一觸即發。情急之中,林彪得知陳光處有一部大功率電臺,忙致電陳光,要求將電臺和機要人員火速調往阜新。陳光考慮到沒有電臺無法進行聯絡、指揮,況且林彪部已有兩臺大功率日制電臺,當即回電希望不要調走電臺。林彪則兩度來電繼續催調,並嚴詞指責陳光扣壓電臺,妨礙其指揮作戰。見此情況,陳光忙抽調出電臺及機要人員,準備送往林彪處。不料,錦州之敵大舉進犯陳光部,倉促撤退之際,陳光隻得帶走電臺及機要人員。電臺就此無法上交。  隨後,林彪多次在公開場合指斥陳光“無理霸占電臺,抗命不交”。1949年初,陳光擔任瞭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3月進駐北平時,林彪在防止居功自傲的會上,未征得東北局同意,再次點名批評瞭陳光。

深度:淺談我軍救援直升機的發展 與美軍比差距很大

  近日有網友提到我軍救援直升機的發展,我國空軍及海軍航空兵的救援直升機一直比較薄弱,在本世紀之後才有比較明顯的改善,目前裝備機型包括進口的米-17和國產的直-8系列救援直升機。  國產救援直升機發展一直比較緩慢,主要原因是國內直升機工業比較薄弱,難以提供比較先進的型號,配套設備也不完善,另外空軍長期招待國土防空作戰任務,作戰飛機的作戰半徑比較近,對於專業救援直升機的要求並不迫切。  上世紀60年代初,根據空軍的需要,我國在直-5直升機的基礎上加裝瞭簡單的救生設備,改裝成直-5救援直升機,1965年之後,根據海軍航空兵的要求,在直-5救援直升機的基礎上研制瞭直-5水上救援型,它主要是加裝瞭電動絞車、可以投放救生繩梯和拋放救生船,同時增加一些救生設備,主要執行海上救生任務。  由於直-5存在載荷低、速度低、發動機功率小、油耗高、噪聲大等缺點,被飛行員稱為“空中拖拉機”。所以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也一直希望能夠研制新型救援直升機,不過考慮到當時的國內經濟技術條件,隻能在現有的直升機上簡單的加裝救援設備,用於執行救援任務。  -  上世紀80年代根據海軍航空兵的要求,我國決定測繪仿制SA321“超黃蜂“通用直升機,這就是直-8直升機,它的貨艙底板就有一個1*0.8米的開口,可以外部吊掛吊籃或者繩梯之用,同時它的內部空間較大,可以根據需要加裝備救援設備,所以它也具備一定的救援能力。  2001年發生殲-8B與EP-3相撞事件是我軍救援直升機發展的一個轉折,事件之中我軍飛行員王偉落海,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出動瞭海空救援力量進行搜索,但是仍舊未能發現王偉同志,並且在搜索過程之中,也痛感現代搜索救援力量的缺乏,為此這個事件之後,中央軍委決定將搜索救援作為一項專項工程來抓,發展海陸空立體的搜索救援力量。   作為這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直-8的基礎上改裝瞭直-8S搜索救援直升機,它在直-8的基礎上加裝瞭艙門絞車系統、光電探測系統、高頻定位儀,具備更好的搜索與救援能力,主要執行海上飛行員搜索與救援以及執行醫療救護任務,並且還可以執行一般的運輸任務。  進入新世紀之後,我國海軍編隊遠海訓練增多,空軍、海軍航空兵也頻繁出海訓練,已經超過瞭直-8S的作戰半徑,所以又發展瞭直-8JH艦載救援直升機,它主要是在直-8J艦載型的基礎上改裝而成,主要采秀瞭高壓起落架,以適應艦上起降,采用瞭基於數據總線的聯合式航空電子系統、玻璃化座艙,飛行性能更好。  上世紀90年代之後,空軍考慮到現有的直-5救援直升機已經陳舊,並且搜索能力較差,難以執行新形勢下的搜索救援工作,所以利用引進的米-17型直升機改裝瞭米-17搜索救援直升機,它主要是在米-17-1型直升機的基礎上改裝而成,主要加裝備高亮度探照燈、光電吊艙、艙門絞車等,具備晝夜全天候搜索與救援能力,為瞭配合搜索設備使用,在座艙內部加裝瞭一個多功能顯示器,可以進行多模式切換,滿足不同任務的使用。  為瞭打破國外直升機對於空軍救援直升機的壟斷,同時保持與海軍搜索救援直升機的通用型,根據空軍的要求,昌河飛機公司在國產直-8的基礎上為空軍研制直-8K搜索救援直升機,在研制之中空軍要求直-8K具備3000米以上高原搜索救援能力,以適應未來戰爭的要求,所以直-8K換裝瞭PT6B-67A型渦軸發動機,同時對滑油散熱系統進行改進,與直-8原型機相比,PT6B-67A的功率提高30%,直升機剩餘功率大幅度增加,提高直升機在高原及山區執行救援的能力。在直-8K的基礎上我國又發展瞭直-8KA通用運輸直升機和用於駐港部隊的直-8KH搜索救援直升機。  除此之外,我國民用部門也在使用一些進口的救援直升機,如交通部求助打撈局使用的S-76救援直升機、超級美洲豹救援直升機等,這些直升機的性能較好,可以在晝夜惡劣氣候條件下執行搜索救援任務。  從目前來看,我國救援直升機已經形成瞭一定的規模,性能也有瞭較大的增加,但是從總體上來講,不論是數質量比發達國傢尤其是美國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美國光民用救生直升機就達到800架左右,而我軍裝備的直升機總數可能都沒有這個數字多,在質量上來講,我軍也缺少CH-53這樣的重型直升機,因此在救援能力和效率上比美軍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對於我軍,隨著外線及遠海作戰的增多,發展新一代救援直升機已經勢在必行,近期可能以直-8F100/AC-313為原型機,加裝搜索、救援設備,研制新一代救援直升機,實現部隊裝備的更新,遠期可能以國產重型直升機的研制為契機,研制或者改裝重型救援直升機,提高我軍搜索救援能力和效率。(相關閱讀推薦:我軍戰艦曾在臺風中對峙外國萬噸軍艦中越開戰蛙人將是最難纏敵人 我軍有兩大撒手鐧中將駁我軍落後20年論:有些軍事專傢還不如軍迷和唐駁虎再論我軍頭盔:有種數據叫網上搜不到揭秘我軍三大驚天事故:160號軍艦爆炸沉沒真相

我軍戰艦曾在臺風中對峙外國萬噸軍艦

  導讀:迎著寒流,踏訪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聽聞兩句“兵之聲”,讓記者心裡激起無盡波瀾——“若有戰,召必回!再與你們蹈大洋。”11月底,支隊服役期滿的老水兵揮淚向戰艦告別時,個個話語鏗鏘。“以前知道日寇對中國人民犯下瞭累累罪行,心裡很生氣;現在明白保傢衛國,得有把‘明犯強漢者’踩在腳下的實力,必須要爭氣。”12月12日,首個國傢公祭日前,入伍僅1年的女兵楊筠涵觀看紀錄片《讓歷史警示未來》後,現場向參與討論的戰友發出倡議。  聞戰則喜,為國爭氣!烽火歲月,這個支隊以舍生忘死、馬革裹屍的大無畏氣概,打出瞭“3·14”海戰等“七戰七捷”的赫赫威名。今天,他們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過硬戰鬥精神,把戰鬥力標準落實到每一個戰位上,用血性之火淬煉勝戰之刃。常態化備戰,高強度用兵。平時沒有流血犧牲的膽氣,戰時就難有以死相搏的勇氣——血性指數有多高,戰鬥力“成色”就有多足“嘭!”“啊……”12月9日下午,正在遠海進行實兵實彈演習的鄭州艦後艙傳來幾聲巨響,隻見滿臉是血的動力分隊長張昊從地上爬起來,掙紮著又去關舷窗。當時,海況陡變,艦體橫傾達20度,如山的巨浪將後甲板艉部舷窗沖開,海水瞬間湧入。在集控室值班的張昊與電工兵杜博急忙前去處置險情。沒曾想,他們剛把舷窗合上,又一個浪頭蓋瞭過來,張昊瞬間被舷窗打得左眼眉骨碎裂、兩顆門牙齊生生斷掉。  “斷瞭眉骨,挺起的是軍人硬骨。”隨艦指揮員、支隊長嚴正明心疼又自豪地說,直面生死,一往無前,就在於官兵始終保持著一股子虎狼之氣。去年10月下旬,常州艦完成一項演練任務後,不經轉換便奔赴某海區戰備巡邏,卻同時遭遇臺風“范斯高”和南下冷空氣。   那天清晨,值更官接連收到報告:“海水湧入後甲板,導纜孔蓋已局部變形。”“綜合設備室、器材倉庫開始進水……”海面上,風浪繼續加大,某國一艘萬噸級軍艦就像一片翻飛的樹葉。而不及對方噸位一半的常州艦,艦體不時“吱嘎”作響,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上級來電瞭解情況,艦上官兵決絕地回答:“對手不撤,我們堅決不撤。”  齊膝深的積水冰冷刺骨,化學班班長王寧忍著惡臭,直接用手去掏堵塞在排水管裡的垃圾;聲納技師謝勇腳踝被銳物劃得鮮血淋漓,不顧劇痛堅守戰位,海水浸泡得傷口脹裂潰爛;隨艦指揮員、支隊副支隊長王明勇一邊挽起褲腿與大傢一起搶險,一邊指揮戰鬥:“人在艦就在,我們與艦艇共存亡!”“狂風巨浪錘煉的戰鬥力標準最可靠。”王明勇感慨地說,官兵平時敢流血,關鍵時刻就能以死相搏。   血性指數有多高,戰鬥力“成色”就有多足。誠如克勞塞維茨所言:軍隊的勇氣和士氣在過去各個時期都曾使軍隊的物質力量成倍地增強,今後仍會這樣。數據顯示,支隊今年一年的出海訓練和聯合軍演、戰備巡邏等任務量幾乎是過去3年的總和,主力戰艦出海均達210天以上,探索的以5種新戰法為核心的6類成果體系,全部融入作戰方案預案和訓練實踐。  “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凜冽寒風中,支隊官兵帶著使命的“底火”,又一次向深藍前行……血性之光,豈止閃耀在戰場。準備打仗,存不得半點私心雜念——相關閱讀推薦:中國軍艦軍機馳援馬爾代夫應對“水荒”說明啥?專傢:中國軍機軍艦“心臟病”被美國人嘲笑媒體稱中越軍艦在南海赤瓜礁附近對峙美加緊妖魔化中國海軍:2020年將有軍艦351艘揭秘我軍三大驚天事故:160號軍艦爆炸沉沒真相中國海軍艦隊到西太平洋訓練 日本艦機跟蹤監視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軍人最大的血性,源自對戰鬥力的忠誠  說還是不說?12月中旬,某艦中修出廠交接會上,一級軍士長陳光明稍稍猶豫,便迎著某廠傢代表的目光直陳意見:部分戰技術指標不符合要求,不能交接。幾天前,陳光明作為支隊艦艇交接驗收小組成員對該艦全面測試時,發現某警戒雷達存有多個軟硬件問題,影響戰艦性能。“我可以當惡人,但絕不能當歷史的罪人!”會後,陳光明平靜地說:“軍艦是要打仗的,一處瑕疵就可能奪去全艦官兵的生命,甚至輸掉一場戰爭。”  血性之光,豈止閃耀在戰場。支隊政治部主任范玉定坦言,有形的對手讓人時刻警惕,不敢倦怠;看不見的“敵人”,藏在暗處,噬“心”蝕“骨”。撼山易,撼心中賊難!戰場上,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我們義無反顧,真刀真槍地幹。和平時期,對要面子、爭彩頭、保位子這些“心中賊”,我們有沒有刀口向內、向己開刀的勇氣?支隊政委胡成玉話語直接:準備打仗,存不得半點私心雜念,軍人最大的血性,源自對戰鬥力的忠誠。  今年5月,鄭州艦受命擔任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演中方“旗艦”。此時,它入列不足半年,在不久前的一次出海訓練打靶時,主炮首發命中卻緊接著炮彈卡殼。此次軍演舉世關註,並有中俄元首出席,萬一再出故障,“丟人就要丟到全世界瞭”。“畏難畏險不敢打,與北洋水師有什麼區別?”支隊專門召開誓師大會,號召全艦官兵傳承“忠誠、勇敢、精武、善戰”的血性基因,不惜一切代價完成軍演任務。   5月24日,軍演進入實際使用武器階段,波峰浪谷間,鄭州艦一馬當先,彈無虛發。“從軍報國,你的打仗意識樹牢瞭沒有?”“使命在肩,你的打仗本領增強瞭沒有?”“沖鋒陷陣,你的打仗作風形成瞭沒有?”一個問號就是一種責任,拉直瞭問號,明確瞭責任,就激發出“將用謀,兵用命”的豪氣。  新艦入列即遠航、單艦抗擊來襲超低空目標……今年支隊實戰化訓練力度前所未有,動兵、動彈頻率高、范圍廣,不可避免地出現幾起彈藥、裝備意外情況。對此,有人擔心:裝備長期超負荷,官兵太疲勞瞭,出瞭安全事故怎麼辦?“挨個處分、哪怕脫軍裝事小,耽擱戰鬥力建設事大。”議訓會上,嚴支隊長態度堅決,隻要科學組訓,出瞭問題自己負全責。  前不久,嚴正明為訓練中出現的險情主動向海軍首長作檢討,首長卻明確表示:訓練出意外不要緊,要緊的是向教訓要戰鬥力!除瞭打贏一無所求,為瞭打贏一無所惜。將一切與打仗無關的念頭拋出“艙外”,就能“受命之日,則忘其傢;臨陣之時,則忘其親;擊鼓之時,則忘其身”。藝高人膽大,大智生大勇。勇敢的“心”,離不開智慧的“腦”——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血性之火,當以過硬能力“助燃”  有人說,軍人血性是關鍵時刻一躍而起的能量。然而,這能量並不隻是一剎那間的血脈賁張。那次遠海訓練中排險的一幕,至今深烙在某艦機電長欒和春的腦海裡——大洋深處,戰艦正劈波斬浪、高速航行,突然主機艙內躥出一道火花,頓時濃煙四溢……艦艇歷來最怕失火,更何況險情發生在艦艇的“心臟”部位,若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緊急關頭,機艙值更員穿戴好防護服,迎著火苗和濃煙就撲瞭進去,欒和春和機電部門所有人也都趕瞭過來……很快,火被撲滅瞭,艦艇化險為夷。  事後,專傢組對險情處置過程進行瞭評估。一名裝備專傢握著欒和春的手接連說瞭兩個“多虧”:多虧你們第一時間控制瞭火勢,多虧你們全過程操作都符合最優的安全規程。“面對危險挺身而出,是勇敢;達成戰鬥目的,更是有意義的勇敢。”如今,欒和春更加堅信一個觀點:操作信息化裝備,大智方能生大勇,逞莽夫之勇則可能適得其反。  軍人的血性之火,當以過硬能力“助燃”。  艦艇出海最苦最累的是機電兵,但在培養機電新兵上,支隊始終堅持高標準。今年,某艦8名新兵參加上崗能力考核,有的考瞭3次才過關,還有2人因不具備獨立值更能力而被調離。“藝高人膽大!勇敢的‘心’,從來離不開智慧的‘腦’。”胡成玉認為,血性的底氣是能力,讓官兵具有過硬戰鬥精神,首先要鍛造他們過硬的戰鬥本領。去年以來,支隊艦艇實彈實射、海上遠航時間,都達到年度訓練指標的2倍左右。常態化開展新裝備集訓,分層次舉行崗位比武,設立“武備系統操作使用規范月”……一系列練兵組合拳,全方位錘煉打仗能力。   前不久,某艦出海執行重大任務,由於傳動系統的控制裝置損壞,導致齒輪箱故障,戰艦無法調整航速……情急之下,副機電長張德光與戰友快速設計瞭一份直接運用高壓電源進行控制的方案,確保瞭艦艇正常航行。返航後,進行裝備維修時,一名廠傢技師看到那個臨時方案後驚訝地說:“你們可真大膽,簡直是在玩火!”“我們敢這麼做,是因為相信自己能做好!”張德光信心滿滿地說。體系作戰,勝利很少緣於匹夫之勇,失敗卻很可能是因為單兵的懈怠——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既要齊裝滿員,更要“鬥志滿編”  那場“深海獵鯊”比武,年輕的聲納兵崔濤率先鎖定“敵”潛艇的經歷,在許多人心中留下瞭一道難解之“謎”——當時,廣袤的海域裡,十幾艘新老艦艇雲集,競相搜尋潛藏深海之“敵”。數小時的連續反潛作業中,聲納聽音室裡始終奔騰著海浪、機械摩擦等枯燥的背景噪聲。盡管操作的隻是一款老式聲納設備,崔濤卻最早於萬千噪聲中一錘定音。“不是說我的技術就比別人強,隻是無論噪聲多麼令人煩躁,我都始終堅持註意力高度集中。”如今已成長為聲納技師的崔濤,經常向新兵強調戰位意識:戰場上,每個稍縱即逝的聲納信號,都可能是敵人藏身所在,你的一絲懈怠,就可能是艦覆人亡之源。  艦艇上“百人同操一桿槍”,人人都是戰鬥力生成鏈條上的關鍵一環,誰的意志薄弱都可能出現“斷鏈”。體系作戰,勝利很少緣於匹夫之勇,失敗卻很可能是因為單兵的懈怠。“今天,單兵戰鬥精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與戰鬥全局密切相關。”支隊領導說,構建作戰體系,做到齊裝滿員不難,難的是人員的血性鬥志能否全都“滿編”。  ——領導幹部是戰鬥精神傳導、裂變的關鍵節點。去年,長春艦和常州艦赴亞丁灣護航,風浪中訓練吊放戰鬥小艇課目,支隊領導第一個下到飄搖的小艇上。見此情景,官兵無一有懼色,隨後還創下艦艇行進間吊放小艇的最高航速。——精神意志也要常用實戰的“尺子”量一量。支隊黨委提出,實戰化練兵既要“練技”也要“練心”,每次執行重大演訓任務後,各艦艇都結合任務官兵履職情況,對其意志作風進行評估,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戰鬥精神培塑,確保人人鬥志昂揚。“體系制勝的力量,就是眾人劃槳開大船。”在支隊艦艇編隊剛剛完成的遠海訓練講評會上,嚴正明感嘆道:戰艦馳騁大洋,誰的節奏都不能慢半拍,誰的牙關都不能松一點……相傳,“幹將”“莫邪”等絕世名劍出爐常以人血祭之,其逼人劍氣是因為融入瞭鑄劍者的精神之魂。此乃傳說,但也折射著一個道理:銳利劍鋒須以血性開刃。

中越開戰蛙人將是最難纏敵人 我軍有兩大撒手鐧

  美媒:越南蛙人將是難纏對手 中國有兩種撒手鐧  據環球人物雜志報道,自今年5月初以來,越南持續幹擾中國在西沙海域的“981”鉆井平臺作業,截至6月13日,越南船隻沖撞我鉆井平臺附近船隻總計達1547次。與此同時,越南還向該海域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大量佈放漁網、漂浮物等障礙物。  越南蛙人是該國特種部隊的一張王牌。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甚至稱,如果中越在南海發生沖突,那麼以蛙人為代表的越南特種部隊將是解放軍難纏的對手。  兩種武器都是“撒手鐧”  正所謂“有狼就會有獵人”,經過訓練的蛙人雖然神出鬼沒,但並非沒有對付的辦法。  據美國軍事專傢介紹,中國南海駐軍專門用來對付蛙人的秘密武器可能有兩種:一種是“DP—65式55毫米反蛙人自動榴彈發射器”(下文稱 DP—65武器),一種是水下突擊步槍。 中國展出的反蛙人武器(資料圖)  DP—65武器主要用於監視和保護臨海戰略戰術設施免遭敵方蛙人水下進行破壞。它的結構簡單,便於部署,可直接用螺栓固定在任何堅固基座上,或安裝在軍艦上、岸邊陣地、位於海域附近的其它重要戰略設施上,如核電站、港口、島礁、鉆塔等。在這個武器系統中,榴彈發射器一般與受水聲探測站指示的射擊指揮儀器配套使用,形成一個完全自動化的武器系統,可自動探測水下活動目標、自動判斷威脅態勢、自主開火,一切都無需作戰人員幹預。該系統可保障對1000米以內海域進行監視,操縱人員隻需控制計算機系統即可。一旦目標出現,該系統可自動進行定位並消滅敵方目標。  DP—65武器的前身是“MRG—1型7管小型反蛙人榴彈”,後者加配瞭完善的探測和火控系統,增添榴彈發射管數量並使其能夠自動射擊。該武器系統由自動控制的10管榴彈發射器、水聲探測站以及射擊指揮儀三部分組成,其中射擊指揮儀可以同時控制4組榴彈發射器作戰。水聲探測站實際上就是一臺小型的聲吶,聽音器安放於水下,可提供自動目標檢測。10管榴彈發射器可發射GR—55M、RGS—55以及RG—55—1三種榴彈,最大彈重1.1公斤,最大使用水深60米,有效殺傷面積80平方米。其作戰樣式是向水聲傳感器發現的目標實施定向轟擊,將蛙人炸死或震暈。  據悉,DP—65武器是從俄羅斯進口的最先進的一種對付蛙人的武器,由俄羅斯著名的“玄武巖”科研生產聯合體制造。  對付蛙人的水下突擊步槍,則是中國國產的QBS—06式步槍。從外形上來看,QBS—06如同普通步槍的袖珍版,特別是槍管更長更細。該槍的口徑為5.8毫米,使用特殊的魚刺型水下子彈,如同“傳統子彈的彈頭換成瞭一枚箭式金屬飛鏢”。這種子彈長15厘米,重約28克(是傳統5.8毫米口徑子彈重量的兩倍左右)。由於彈頭部位設計特殊,從QBS—06的槍膛射出後,魚刺型子彈的彈體四周將形成一個空泡,僅有子彈頭的最前端受到水的阻力作用,因此子彈的彈道極其穩定,殺傷精準度較高,足以穿透蛙人厚重的潛水服、防水面罩或潛水用氧氣瓶。QBS—06的彈夾由特殊塑料制成,每個能裝25枚魚刺型水下子彈。據《亞太防務》雜志介紹,QBS—06主要裝備解放軍特種部隊及水下特戰分隊,執行滲透攻擊和反滲透安保等任務。相關閱讀推薦:換個視角看中越戰爭:越南人眼中的中越邊境戰爭越南人如何看待中越戰爭:貧窮落後是中國造成中國援助瞭越南多少物資?中國的援助有多慷慨?越南稱“反對中國南海斷續線主張” 中方回應揭秘:歷史上蒙古鐵騎為何征服不瞭日本和越南?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俄反蛙人“雙層防禦體系”  從20世紀初起,原本隻作為潛水運動的蛙人開始出現在戰場上,先是在一戰中有意大利蛙人炸沉奧匈帝國最強大的戰列艦“烏尼提斯”號,後有在二戰中日軍組織的“蛙人特攻隊”攜磁性炸彈炸美國軍艦。面對“非對稱的敵人”,各國都積極尋求破解之道。  冷戰時期,蘇聯深受蛙人之害。1955年10月29日深夜,蘇聯最強大的“新羅西斯克”號戰艦在塞瓦斯托波爾母港被北約蛙人炸沉,608名官兵在睡夢中喪生。1956年4月,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乘坐最先進的“奧爾忠尼啟則”號巡洋艦訪問英國,遭遇受雇於英國軍情6處的蛙人間諜暗算,雖然躲過一劫,但讓蘇聯方面捏瞭一把冷汗。  正是這些教訓,促使蘇聯積極地發展反蛙人力量。上世紀70至80年代,蘇聯除在海軍基地、水面艦艇普及DP—65反蛙人武器外,還專門在各艦隊部署蛙人特戰隊,並最先配備獨特的水下槍械。俄羅斯《技術與武器》雜志曾介紹過俄軍至今仍在使用APS“水槍”——軍用水下射擊武器,它也是槍械傢族中最稀少的產品。與傳統的水下步槍相比,APS步槍的綜合性能有瞭很大提高。該槍口徑為5.66毫米,全槍長614毫米(折疊狀態),重約3公斤,其彈匣一次可裝填26發子彈。在有效射程內,APS步槍發射的箭形彈,不僅能穿透敵人的耐熱潛水服,還能穿透5毫米厚的有機玻璃面具,給對方以致命打擊。 中國展出的反蛙人武器(資料圖)  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終於形成瞭遠有DP—65武器系統,近有持水下槍械的蛙人的“雙層防禦體系”。  從2010年起,俄國營武器出口公司向海外推銷升級版DP—65——綽號“斯卡特”的非致命性反蛙人武器,它的最大特點是用電子脈沖形成水下沖擊波,讓蛙人暈眩,但不會致人死亡。據俄軍事專傢羅馬諾夫介紹,“斯卡特”系統沒有瞭DP—65的10管榴彈發射器,卻多出好幾個長達2.5米、直徑為60公分的線圈,整個系統也都安裝在水下。在聲吶發現有目標接近保護設施時,操縱員就會通過線圈發射定向電子脈沖,作用范圍可覆蓋長100米、深度為40米的水域。由於沖擊波能量巨大,入侵蛙人根本無法抵擋。  據俄羅斯《技術與武器》雜志稱,獨聯體、東南亞和中東國傢對“斯卡特”有濃厚興趣,有的已引進該武器,用於港口保衛和反海盜任務。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動物士兵”齊上陣  為瞭對付蛙人,一些軍事大國還打動物的主意。  據俄羅斯《絕密》雜志報道,在越戰期間的1964年,為對付頻頻攻擊美方艦船的越南蛙人,美軍有人想出妙招,調來瞭6隻“海豚兵”。這些經過訓練的“海豚兵”能在360米外發現敵方潛水員,然後悄悄地逼近目標,將嘴上的空心尖管刺入蛙人體內。尖管連接著高壓二氧化碳氣罐,膨脹開來的氣體能讓蛙人的五臟六腑爆裂。據統計,當時這些“海豚兵”在12個月裡共使50多名越南蛙人葬身海底。此外,美軍在越戰中還使用瞭海獅。與本性溫馴的海豚相比,海獅天生就是暴烈殘忍、志在必得的獵手。在海豚和海獅參與瞭一系列戰鬥之後,越南使用蛙人偷襲美軍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後完全放棄這種戰術。  正是從美軍那裡得到啟發,蘇聯時任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倡導和推動瞭蘇聯軍事水族館的建立,並以此為基礎,於1966年成立瞭海軍科研試驗基地。代號為“13132—K”的秘密“海豚部隊”就是那時成立的。1974年,一隻叫“格爾庫列斯”的海豚立瞭首功,它在黑海海域51米深的水下發現一枚疑似北約蛙人埋設的監視傳感器。

中將駁我軍落後20年論:有些軍事專傢還不如軍迷

  導讀:近日,有軍事專傢稱網絡上出現“紅褲衩”(指對國產武器裝備持樂觀積極的態度)現象,而稱“比較客觀”的專傢普遍都認為,“我們和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三、四十年的差距”,“至少差距二十年”。那麼,這位專傢的評價是否“比較客觀”呢?起碼在筆者所熟悉的陸軍武器裝備領域,是不客觀的。  試舉幾例。一舉遠程火箭炮。我遠程火箭炮已從借鑒俄羅斯“旋風”火箭炮技術,射程75公裡,無末端制導,發展到射程200公裡以上,末端帶北鬥定位或末敏彈頭(可直接命中坦克上裝甲)。相當於近程地地導彈,價格卻比導彈低很多,便於部隊大量裝備。西方國傢有這樣超遠射程的陸戰兵器嗎?二舉99式改進型坦克。所有世界一流坦克的主要技術設備在99式改進型上全部具備,如總線系統和車載計算機、上反式火控系統、“三合一”觀瞄系統、125毫米坦克炮先進制炮技術和彈藥技術、大功率發動機、先進裝甲技術、滅火抑爆技術、激光對抗系統等。問題是在早期部署階段,可靠性和穩定性還未得到大面積考驗,這在列裝部隊後會逐步得到改善並成熟。在今年俄羅斯坦克冬季兩項大賽中,我軍隻拿出低配置的96A式坦克參賽,就取得19發19中的優異成績。筆者相信,把全世界的一流坦克集中在一起比武,我軍99式改進型也不落下風。三舉05式兩棲突擊車。由於采取瞭滑板技術,使水上航速達到近30公裡/小時,采用的高精度和低後座力的105火炮和火炮穩定裝置,具有靠自身火力打擊和壓制水際灘頭堅固陣地之敵的能力。對近岸島嶼可采取岸到岸進攻模式,省去瞭裝載、航渡、泛水等一系列動作,大大增強瞭進攻的突然性和有效性。而美軍現役AAV-7兩棲裝甲車的速度和火力差得很遠,隻有輸送能力而不具備攻擊能力。   還可以舉出諸多實例。如155毫米自行加榴炮,122毫米兩棲自行榴彈炮,紅箭-9反坦克導彈,“紅旗”系列先進防空導彈,35毫米自行高炮等。大量裝備部隊的“猛士”軍車與美軍“悍馬”戰技性能相近,更新型的步兵機動作戰平臺也已進入試驗列裝階段。  鑒此,請這位專傢說一說哪一種裝備比西方落後20年?即使是在筆者不太熟悉的裝備領域,如航母艦載機起降技術、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戰略預警雷達、數據鏈技術、反隱身技術、海上運動目標定位和跟蹤技術、反衛星技術、潛艇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全數字化技術、高能量激光技術……還可以一口氣說出一大串。20年前西方國傢或者沒有此類技術,或者性能落後,就是現在,西方國傢軍隊有些技術也沒有達到中國的水平。   “八五計劃”以來,通過數個《軍隊建設和裝備發展五年計劃》的跨越式發展,我軍主要方向部隊的裝備已完全改觀。當然實現不瞭全軍普遍換裝,要等到2020年和軍隊改革完成後才能“實現我軍的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發展”的目標。這位專傢說是我軍2020年要達到的目標,是海灣戰爭美軍的水平,更是荒唐可笑。筆者曾在軍隊裝備領導機關工作多年,親眼目睹或通過正式渠道瞭解到我軍各類裝備發展的情況,倍受鼓舞。當年我預警機剛研發出來時,指標就超過西方預警機。筆者近年幾篇文章涉及到裝備,沒有一種裝備戰技指標是拔高的,完全不是“紅褲衩”,甚至出於保密原因,把有的先進指標模糊瞭。筆者在軍區領導崗位7年,每年都有數種新裝備列裝部隊。作為某一具體部隊,“首次”列裝,“最早”形成作戰能力,媒體予以報道後,指戰員受到鼓舞,完全反映瞭實際情況,老百姓知道瞭也高興。專傢反倒用“褲衩不要太紅”揶揄部隊和正面報道的媒體,這是什麼態度和立場?相關閱讀推薦:韓媒:金正恩手握20多枚核彈 圓軍事強國夢技術宅鄧尼茨的軍事奇跡:“偷渡”直佈羅陀海峽漢尼拔通道:阿爾卑斯山的遊客都該記得的軍事奇跡“施利芬計劃”:狹隘軍事主義是如何毀滅世界的中國近代20大軍事傢排行:朱德第一 蔣介石第幾?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戲迷皇帝後唐李存勖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筆者在去年3月發表《軍事專傢不能荒腔走板》一文,希望這些在網友特別是軍迷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傢,不要荒腔走板。今天再勸這些專傢不要自以為是,感覺太好,要謹言慎行,要實事求是地評價我軍建設和裝備發展,“忽悠”過瞭不好,“褲衩不要太紅”更不好。要發揮實實在在的正能量,特別不能滅自己志氣,長別人威風。否則對奮戰在軍事裝備科研生產第一線的廣大科技人員和幹部職工,以及刻苦訓練的部隊指戰員是不公平的。出於保密原因,他們不能站出來說話。真正熟悉情況的人不能說,就給專傢留出瞭話語空間。比如俄羅斯坦克大賽正在進行期間,就有一天坦克兵也沒當過的所謂 “專傢”出來瞎評,說我軍裝備和訓練如何不行,參賽官兵得知後很難受,完全是一種負能量。其實,專傢又知道多少呢?據筆者所知,很多專傢並沒有可靠的官方消息渠道(有關單位對他們也要保密),從私人關系聽說和從網上扒西方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恐怕是他們的主要信息來源。在這兒也跟網友和軍迷說一說,有的所謂“專傢”的話可以聽一聽,但不要太當真。專傢跨瞭行就不是專傢,跟你我他一樣,還不如專攻一門的資深軍迷懂行。  告訴網友和軍迷一個“訣竅”,對專傢的身份可以上網查一查,如果他在歷來幹的本行上發表言論,可信度就高,如果出身含糊或跨專業言論,則大多不靠譜。特別是從總體上評價我國以及西方國傢裝備水平更難,哪有“全才”能把陸、海、空、天、電、網裝備“通吃”?請有關專傢在綜合評論上更要謹慎,網友和軍迷也要力求不被忽悠。

和唐駁虎再論我軍頭盔:有種數據叫網上搜不到

  近日一時性起發瞭一文,沒想到被朋友推薦給瞭一傢官方微信,然後引起很大熱度,多個網站以“解放軍報批南方周末腦殘”的標題予以轉發,還引得唐駁虎先生也發表題為《有一種無知叫狂傲》(以下簡稱唐文)的網文,對本人所發的文章(唐主筆的叫法是“軍迷文”)進行瞭批駁。本人才疏學淺,不敢與主筆先生爭鋒,言語如有得罪之處還望海涵。  一、有一種力量叫客觀  唐駁虎先生的文章一上來就是一頓高強度火力突擊,而且直指要害——是的,必須要承認,作為一個氣勢洶洶地指責南周的作者不認識PASGT頭盔的挑戰者,自己卻又把FAST頭盔認成瞭MICH2000頭盔,實屬打鐵未能自身硬,這是“軍迷文”客觀存在的硬傷。所以本文甫發,在一小時內便連遭專業人士打臉,趕緊重新發微博更正。在此,我想再次感謝在第一時間指出我這一明顯硬傷的@高冷逗逼宅、@七點九二輕尖彈、@戰甲軍品資料網、@王小樹需要轉轉運、@PK-King-chn、@尖大尖、@KurtXiang,現在還要加上唐駁虎先生。打鐵先要自身硬,批別人自己要更嚴謹。謝謝,非常感謝!  二、有一種偷換叫明搶  在唐文中,主筆先生一再指斥所謂的“軍迷文”偷換概念,在這裡我且不去辯解是不是偷換瞭概念,先讓我們來看一看唐文對概念是怎麼做的。  1、在討論加掛對頭盔防護作用的影響時,唐駁虎先生說:“隻是外加附件鉆幾個眼怎麼就對頭盔的防護作用產生影響瞭呢?”可“軍迷文”說的明明是“預留各種凹槽、接口,而這些東西又反過來會對頭盔的防護作用產生影響”,怎麼凹槽、接口到瞭唐先生那裡就等同於“鉆幾個眼”瞭呢? 象那個女兵頭上戴的FAST頭盔,連護耳都去掉瞭,防護面積明顯減小,這是“幾個眼”麼?這是不是偷換概念?   2、唐先生還說,沒有裝備和裝備瞭自己不用是一回事——效果上當然是一回事,可責任上是一回事麼?裝備瞭是我給你創造的物質條件,不用是你自己的選擇,責任主體明顯不同嘛!提及過去我軍是否裝備頭盔時,南周作者原文的意思是,因為被視作“弱者的裝備”,所以我軍不配頭盔,也就是說不配頭盔的原因是高層不願意給官兵配頭盔。因此我指出,我軍當時在一定范圍內是配瞭頭盔的,如果說不願配備,那為什麼在這些范圍內又願意配備瞭?說明不是認識問題——本人文章在探討責任,唐文卻在強調效果,誰在偷換概念?  3、唐先生指責本人發的文章中把“部分裝備”等同於“全軍列裝”是偷換概念——誰不承認是“部分裝備”瞭?文章中白紙黑字寫著“我軍仍然利用繳獲的頭盔最大限度地裝備瞭部隊”。隻有等到全軍都裝備才能叫重視? 若按這個邏輯,沒有哪個國傢為全體士兵都配發戰鬥機,能說“沒有哪個國傢裝備瞭戰鬥機”嗎?本人文章談的是列裝過晚的原因,唐文卻跟我折騰列裝的范圍有多大,誰在偷換概念?  另外,既然唐文說閱兵場不能代表戰場,那我就再貼一個戰場上的圖吧。  4、唐先生說“文章作者甚至大言不慚的說:‘翻閱70年代以前我軍的歷史照片,會發現很多官兵戴頭盔的場面’。比例真的多麼?”——本人文章講的“多”是指絕對數量多,因為我看到的歷史照片中,在各個時期大都有我軍官兵戴頭盔的鏡頭,陸軍有,海軍有,空軍也有。且不說我說的對不對,絕對數量多就是比例多嗎?這是不是偷換概念?  三、有一種狹隘叫隻會上網  網絡的發達的確給搜集資料帶來瞭巨大的方便,但要因此極端到瞭除瞭上網搜再無其他的資料來源,則未免狹隘。唐先生強調,網絡上沒有查到數據出處,所以就心安理得地不管前文數據而隻以所謂常識進行量級核算瞭。  首先,南周的《裝備》一文中關於陣亡者的數據明顯是從一篇名為《中國陸軍裝備之痛:單兵裝備篇》的網文中抄去的,直到今天,以“因頭頸部受傷造成的戰鬥死亡”為關鍵詞百度一下也是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怎麼能說“唯一的搜索結果都指向文章本身”呢? 唐先生到底有沒有認真搜索一下?  其次,關於“軍迷文”中的數據,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1982年6月出版的《中越邊境自衛反擊作戰野戰外科工作總結》——這個網上應是沒有的,如果去舊書市場淘,沒準運氣好的話能淘到。該書中記錄:顱腦傷的傷死率為7.1%,而唐先生則自稱根據第三軍醫大一份文獻記載應該是22.4%,數據相差3倍。建議唐先生說明那份“第三軍醫大文獻”到底是什麼文獻,以便查證。相關閱讀推薦:獨傢客觀解讀:中美單兵裝備差距究竟有多大解析《解放軍單兵裝備值2臺iPhone》真那麼糟?我軍1套單兵裝備隻值兩部iPhone6 美軍值輛轎車甲午戰前中日裝備引進對比:清朝靠外購

我軍1套單兵裝備隻值兩部iPhone6 美軍值輛轎車

  原標題:我軍1套單兵裝備隻值兩部iPhone6 美軍值輛轎車  “‘大武器’、‘大裝備’我們已經追上瞭,但單兵裝備呢?它不僅關系到士兵的切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戰爭的結局。”  “8082億!”  某防空旅保障部長劉亞國能對今年的軍費預算一口清,但當被問到“一個士兵的全身裝備多少錢”時,卻一再撓頭。  2008年起,就有西方研究所聲稱,中國軍費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可“世界老二”的地位卻未能給中國士兵帶來更大的安全感。根據新華社2014年3月的英文報道,今年新增軍費880億元,而戰場上關系士兵生死的單兵裝備費卻仍停留在5年前。  2014年,中美軍費相差近5倍。然而,兩國單兵裝備費用的差值卻能達到十幾倍之多。根據南方周末記者估算,眼下,一個解放軍士兵在戰場上的標準配置,隻需2部iPhone6低配手機的花銷就能購齊,而美國大兵的戰鬥標配,卻與一部中級車的價值相當,差不多是20部iPhone6高配版的價格。  那麼問題來瞭,中國士兵的裝備究竟如何? 一個士兵的裝備清單(圖)  鋼的盔  1994年,中國第一頂非金屬頭盔QGF02研制成功,頭盔材質換成國際流行的芳綸,重量降瞭,抗彈率卻升瞭。在軍方的一次實驗中,QGF02頭盔的各項指標“完爆”美軍的PASGT頭盔,並贏得瞭“中華神盔”的美譽。頭盔變得柔軟,解放軍的作戰理念也在這一時期發生變化,不再硬碰硬,而更註重策略,講究韜光養晦、以柔克剛。  單兵裝具高度信息化是新世紀戰場上的顯著變化,顯然,QGF02頭盔在設計之初,沒想那麼多。在這款頭盔上,找不到美軍PASGT頭盔上為電子裝備預設的接口和卡具的蹤影,它就是一頂頭盔,“一頂隻有最低級防護功能的頭盔。”一位軍迷說。當然,頭盔的功能也不隻是防護那樣簡單。頭盔戴在戰士們的頭頂,還展示著解放軍的形象。有人曾經研究發現,QGF02的“出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駐港部隊的需求。1996年,身著迷彩服的駐港戰士在駐軍籌備時就已經佩戴上瞭QGF02頭盔,也是軍內第一批戴上這種頭盔的部隊。而其他部隊則要等到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時才陸續實現換裝。然而,即便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制成功,到今天,QGF02仍然是屬於少數人的裝備。兩年前,王富健所在的連隊給戰士們配備瞭這款“新型頭盔”,一度讓其他連隊的戰友“羨慕嫉妒恨”。  “它比老式鋼盔舒服很多。”當王富健不再年輕的頸椎享受起這價值1580元的體貼時,他也即將告別軍營,退伍返鄉。當兵16年,解放軍某部四級軍士長王富健鐘愛的還是那頂仍在服役的GK80鋼盔。而對那些參加過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來說,GK80則是他們很多人遲來的“救命恩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軍方重視人員的“政治正確”,而頭盔被認為是“弱者裝備”,沒有出現在中國戰士的軍備清單之中。於是,1979年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中,頭頂單薄軍帽的解放軍士兵付出瞭慘痛代價:因頭頸部受傷造成的戰鬥死亡率高達50.8%。這個數字是二戰時就已戴上頭盔的美軍的1.6倍。戰士們的鮮血,促使解放軍歷史上第一頂頭盔以最快的速度研發、量產,火速列裝到前線士兵們的頭上。在此後的法卡山戰役中,GK80型鋼盔讓解放軍傷亡率明顯降低。相關閱讀推薦:甲午戰前中日裝備引進對比:清朝靠外購 日重創新清朝皇帝的十大禦用武器和裝備排行榜!【組圖】 美媒盤點美國最關註的9種中國裝備 全面披露進展揭秘:抗美援朝戰爭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差距之大?志願軍入朝時敵我雙方兵力和裝備情況揭秘甲午海戰清軍裝備:炮內裝沙子並非腐敗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當GK80型鋼盔正式列裝全軍時,戰爭早已結束,而它暴露出的問題卻才剛剛開始。這種“以鋼克鋼”的頭盔,采用232防彈鋼材質,重量高達1.25千克,是名符其實的鋼盔。每次戴到頭上,都相當於頭頂三瓶礦泉水。這樣的重量是士兵們頸椎的“不能承受之重”,在戰場上它能降低死亡率,而在訓練場上卻能提高得頸椎病的概率。  此外,鋼的熱導體效應,雖然方便士兵們在戰時拿頭盔煮面,但在冬夏季節戴在頭上卻是個災難,並很容易成為敵人射擊的目標。在全軍信息化作戰的浪潮裡,解放軍終於將“神盔”升級成帶接口和卡具的“信息化模塊頭盔”,而此時的美軍已經在考慮:如何讓頭盔更加智能?頭盔能不能成為士兵的“第二大腦”?  把“根”留住  在單兵裝備系統中,防護裝具除瞭頭盔還有更為重要的防彈衣。而中美頭盔之間的代差也存在於防彈衣之中。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國軍方決心花大錢為駐港部隊配備較為完善的裝備時,才發現在國內居然找不到一件多數國傢早已給士兵配備的防彈衣。於是,軍需裝備研究所從國外買來的防彈衣上找到靈感並多次試驗,才使解放軍有瞭“護神”防彈衣。

我軍維和部隊在馬裡八個月內遭到31次火箭彈襲擊

  伴隨著高昂激越的《義勇軍進行曲》,沈陽軍區領導把一枚枚金燦燦的榮譽章,鄭重地掛在數十名從西非大陸執行維和任務凱旋的官兵胸前。千人大禮堂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表彰大會頒獎現場,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首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執行任務的畫面,它記錄著395名維和官兵不辱使命的動人故事,是他們,在維和部隊藍色的旗幟上鐫刻下中國軍人光輝的業績。  “背負的是重托,履行的是使命”  2013年4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設立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團(簡稱“聯馬團”)。應聯合國請求,中國決定派遣包括工兵、醫療和警衛3支分隊的維和部隊共395名官兵前往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去年12月,中國首批赴馬裡維和部隊先遣隊抵達馬裡共和國著名城市加奧。  因為曾發生過軍人政變,加奧古城顯得破敗不堪,也暗藏著各類恐怖襲擊的威脅。到達營地第一天晚上,分隊31個哨位全部上崗執勤,9個機動巡邏小組警戒在責任區,由3套顯示線、6道阻隔設施、15套應急預案組成的防禦設施和應急處置手段,被東戰區司令部樹為“戰區楷模”。  接踵而來的是超負荷的任務。由於東戰區基達爾二級醫院未能如期部署,預定保障3000人的醫療分隊,需要承擔近5000人的保障任務,有時要同時搶救9名重癥傷員。繁重的任務壓得官兵們喘不過氣來,但沒人叫苦叫累。   在馬年除夕舉國團圓之時,官兵們依然在揮汗如雨搶修防衛戰區工事,率先實現瞭住宿條件由簡易帳篷、廢棄民房向箱體板房、固體建築的升級,搭建成集住宿盥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營區設施;建立瞭雷達、夜視、熱成像、紅外報警監控網,成為非盟外第一支部署到位、第一時間接受任務、第一個處置恐怖事件的維和部隊,“GOOD”成瞭聯馬團評價中國軍隊的專用詞。  在官兵們心中,維和行動是我軍開展軍事外交工作的特殊陣地,也是各國部隊展示形象、相互學習的特殊平臺。“聯馬團”的軍事及文職人員來自47個國傢,是個“小聯合國”。中國軍人在對外交往中嚴格遵守《執行維和任務40條要求》,倡導開展“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活動。據醫療分隊隊長肖剛介紹,他所參加的任務區司令官每月工作總結會上,每次都是用很長時間來表揚中國維和部隊。  在任務區,中國維和警衛分隊圓滿完成697次機動巡邏、警戒護送等安全防衛任務,被聯馬團司令卡祖拉稱為“聯馬團的王牌”,東部戰區要求47個國傢維和軍人向中國維和部隊學習。  在沙漠腹地執行建設任務的荷蘭工兵,頻繁遭受恐怖襲擊。艱險危難之時,他們想到請求中國警衛分隊為其提供安全防衛。這是我軍自1996年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首次派出安全部隊為外軍提供全域安全防衛。  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荷蘭建設任務區東鄰機場,三面環灌木叢,極易遭受火箭彈襲擊。警衛分隊抽組特戰、排爆等專業40名官兵,采取“遠方預警、狙擊佈控、空地一體、機動支援”等戰法進行佈陣。相關閱讀推薦:俄回應赫魯曉夫聯合國用鞋敲桌子:隻是脫瞭鞋子聯合國軍將軍們的震撼語錄:除瞭投降我別無選擇揭秘:為什麼前蘇聯當年在聯合國會有三個席位? 中國在聯合國批評越南 6艘軍艦保護西沙鉆井平臺震撼!朝鮮戰場上被擊敗的聯合國軍們如是說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為瞭應對近在咫尺的威脅,官兵們練就瞭一身過硬的軍事素質:狙擊手400米外都能一槍命中移動氣球,哨兵3秒鐘內即可完成從警告到制服的5個步驟,改裝的觸發式警報裝備可有效防衛營區外半徑500米的范圍。  8個月內,官兵們在近60攝氏度的酷暑環境下連續執行任務,經受31次火箭彈襲擊、遏制多次近距離可疑武裝攻擊。聯馬團最高安全官侯賽給予“你們是我見過的最專業、最過硬、最負責警衛部隊”的高度評價,荷蘭聯合高級代表專程前往營地致謝。從此,“有困難,找中國軍隊”鐫刻在瞭47個國傢維和部隊官兵的心中。  “燃燒的是生命,建立的是功勛”  馬裡是聯合國維和區中武裝派別鬥爭最激烈、恐怖襲擊最頻繁、維和部隊傷亡最嚴重的任務區,4股敵對勢力中有3股被聯合國列入制裁名單,武裝交火、恐怖襲擊此起彼伏。  今年5月中旬以來,馬裡局勢進一步惡化,反政府武裝推進至距維和部隊營地不到20公裡的距離,戰區司令部直接暴露於前沿,民事部門做好瞭撤離的最壞打算。為威懾反政府武裝,5月23日,警衛分隊組織瞭實兵實彈演習。   演習中,模擬瞭遭汽車人彈攻擊、社會騷亂沖擊等12種突發情況,參演官兵使用5種武器,打出瞭近乎完美的好成績,前來觀摩的戰區司令馬馬杜將軍, 十分動情地連續用中文高呼“中國軍隊萬歲”。  動蕩的時局使維和官兵隨時面臨著緊急任務的考驗。6月4日凌晨,外國5名維和官兵遭遇路邊炸彈襲擊,在與反政府武裝激烈交火中受傷。醫療應急分隊立即駕駛裝甲救護車,冒著隨時可能遭受襲擊的危險,把傷員安全接回醫院。  5個醫療室裡,搶救同步展開:1名受傷人員左眼被炸傷,眼科主治醫生周潤海迅速對其眼部炸傷進行清創縫合,並針對左眼視神經挫傷嚴重的實際申請空運後送;1名右腿被子彈貫穿的士兵,出現脛骨粉碎性骨折,如不減壓就有截肢或腎衰的危險,骨科副主任萬世勇立即進行切開手術,成功保住瞭這名士兵的下肢。  接手患者後,很多醫護人員連續看護瞭近50個小時,直到傷員全部脫離危險,才放心地休息。聯合國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蘇和視察醫療隊時聽到這些故事,感動地在留言簿上寫道:“感謝中國,感謝醫療隊一流的奉獻與合作!”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付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友誼”  一座泥土墻圍成的小院裡,88歲的老村長杜黑和一群中國軍人有說有笑地圍坐在一起。  沒人能想到,就在半個小時前,這位老村長還帶著眾多村民,怒氣沖沖地來到維和部隊營門前,惡狠狠地質問正在警戒的下士馬招:“你們為什麼而來?你們荷槍實彈,會不會傷害到村民?”  聞訊趕來的指揮長張革強,帶著翻譯和官兵登門拜訪,與老人一道深情回憶源遠流長的中馬傳統友誼,在聊天中娓娓講述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  真誠友好的話語,推心置腹的解釋,如春風化雨,讓擔憂轉化為笑容,質問變成致歉。老人感慨地說:“馬中兩國關系用‘友誼’這個詞來描繪是不夠的,至少是兄弟般的關系,因為中國軍人把馬裡當作自己的祖國來幫助。”  張革強指揮長聽說老人長期被腹瀉困擾,就安排經驗豐富的軍醫趙軍幫助診治,很快幫老人去除瞭病根。從此,這位耄耋老人一傢與中國維和官兵成瞭好鄰居,他們逢人就誇中國軍人好,還時常與中國軍人交流掌握的安全防衛信息。  戰亂給馬裡帶來嚴重創傷,人民生活極度貧困。中國維和部隊總是力所能及地為馬裡重建多做好事,先後36次緊急執行沙暴修橋保通、救治難民等人道主義救援任務。

揭秘我軍三大驚天事故:160號軍艦爆炸沉沒真相

  據現有資料,新中國海軍曾發生三起驚天大事故,它們分別是“361”號潛艇,“418”號潛艇,以及“160號”導彈驅逐艦失事,導致多名官兵犧牲。  361號艦艇70名官兵遇難 江ze民發唁電  2003年5月2日,新華社的一條消息引起瞭全世界的關註:我海軍一艘常規動力361號潛艇在內長山以東我領海進行訓練時,因機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難。中央軍委、總部和有關部隊領導對事故處理高度重視,對遇難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對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2003年5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ze民發唁電,對海軍361號潛艇遇難官兵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官兵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唁電全文如下:“海軍361號潛艇遇難官兵親屬:驚悉海軍361號潛艇官兵在執行訓練任務中不幸全部遇難,我表示深切的哀悼,並向你們表示親切的慰問。  361號潛艇官兵牢記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忠實履行軍人職責,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瞭重要貢獻。他們不幸以身殉職、為國捐軀,是人民海軍的重大損失。他們不愧是人民的好兒子、祖國的忠誠衛士。他們的英名和功績,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5月3日,江ze民、胡jin濤等中央軍委領導同志專程趕赴部隊駐地,親自調查瞭解有關情況,夜以繼日地工作。他們親自登上361艇,下到每一個艙室,仔細查看每一個戰位,詳細詢問有關細節。   海軍司令員被免職  6月12日公佈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軍委發佈命令,任命張定發為海軍司令員、胡彥林為海軍政治委員。免去石雲生的海軍司令員職務、楊懷慶的海軍政治委員職務。6月13日公佈海軍361潛艇失事原因已查明,是由於指揮操縱不當造成的。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對361潛艇特大事故負有責任的有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給予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海軍北海艦隊司令員丁一平、海軍北海艦隊政治委員陳先鋒行政降職處分,同時分別給予其他8名有關人員以行政撤職、降職等紀律處分。  其實,潛艇事故並不鮮見,各國海軍都經歷過潛艇事故慘劇。據不完全統計,潛艇自1940年到1988年共發生事故628起,導致沉沒的為285起。二戰後至1990年,各國潛艇發生非戰鬥沉沒事故共約91起(其中核潛艇15起,死亡600多人;常規潛艇76起)。導致核潛艇沉沒的原因很多,而在常規潛艇中,分列前三位的分別是碰撞、進水和不明原因。  海軍418號潛艇失事 潛艇上浮時正好撞在大艦底下  1959年12月1日,人民海軍東海艦隊護衛艦在舟山海域進行攻潛演習。中午時分,演習已近尾聲,海上氣候驟變,風起雲湧,波浪滔天。418號潛艇正在海下50米全速前進,劃著巨大的“之”字形,以躲閃水面艦艇的搜索。這是一次探索性的演練,因為人民海軍自1954年夏組建潛艇部隊以來,所有艇員都是從全軍挑選出來的,是全軍戰士中的精英。經過在旅順潛艇學習隊的學習,這些稍有文化的中國軍人已在蘇聯教員的幫助下初通瞭潛艇操作技術,但對攻潛、反艦等戰法、技法並不熟悉。此次演習,便是中國潛艇自己摸索的開始  418號潛艇艇長名叫張明龍。出海之前,他愛人就要分娩瞭。風浪顛簸之中,他仍有一種將為人父的喜悅。副艇長王明新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海軍學院,是專門來艇上鍛煉的。他也剛剛當瞭父親。航海長金作印畢業於大連海校,是新中國最早的大學生之一。艇政委馬振民在出海前生病,支隊臨時將他換下,派支隊組織科幹事張前沖來艇上代理政委。相關閱讀推薦:中國激光泰鬥:卷入特務案仍在囚室研究核爆炸自殺性爆炸:為瞭72個處女新娘“與敵同眠”?古人也愛玩時尚:揭秘西王母竟穿豹紋留爆炸頭?慈禧為何怕看電影:七十大壽皇宮放電影曾爆炸震驚世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十大秘聞 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這次演習並不順利。因為418號潛艇年久失修,有些機械已經出現疲勞。而且昨天全支隊作魚雷攻擊演練時,竟一發也沒命中目標。更令艇領導氣惱的是,還把一枚價值15萬元的教練魚雷給弄丟瞭。  江ze民、胡jin濤等軍委領導同志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與部隊領導和有關專傢座談,一起分析失事原因。軍委領導同志反復強調,要本著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精神,認真總結吸取教訓,切實改進工作,努力把軍隊現代化建設搞得更好。  下午1時40分,是預定演習結束的時間,與418號潛艇配合訓練的“衡陽”號護衛艦,按計劃已到預定海區“停車”漂泊。按規定,水面艦艇在駛離海區前,不得“停車”,這是為瞭使潛艇在水下能監聽到艦艇的聲音,以確保上浮的安全。  這時,“衡陽”號向水下投射瞭3枚陸軍用的手榴彈(當時限於技術裝備,水面艦艇與水下潛艇聯絡隻能采用這種辦法),潛艇聲納兵聽到3聲爆炸後,報告艇長可以上浮。  由於距離近,艇長和全體水兵都聽到瞭手榴彈的3聲爆響。於是,艇長張明龍下達瞭“準備上浮”的口令。   隨著警報一聲長鳴,艇員迅速就位,僅用瞭幾秒鐘的時間,各艙就紛紛報告:“準備完畢。”不過,由於當時中國艇員還沒有水密意識,實際上全艇並未按規定全部關閉水密隔艙的水密門。  輪機長王發全啟動排水系統,機艙內一陣轟鳴,15個大氣壓的高壓氣迅速註入水櫃,海水在強大的高壓氣下被擠出水櫃,艇體開始上浮。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潛艇不斷地上浮著,從30米處向水面接近。艇員們像往常一樣平靜地等待著出水、打開艙門,以便透一口海上的新鮮空氣。然而越往上浮,越接近瞭災難。“衡陽”號像一堵黑墻壓在瞭418號潛艇上空。本來海面上已經風平浪靜,結束演習的水兵正在甲板上擦拭大炮。突然,軍艦龐大的身軀明顯地顫動瞭一下。艦身的晃動是常有的事,當時並無人在意。可就是這一下顫動,“衡陽”號尖削的艦艏對上浮的418號潛艇艇橋致命一擊!霎時間,肆虐的海水狂卷著撲進艇艙……  僅僅3分鐘,3個艙室全被淹沒。海水呼嘯著向艇內湧去。此時,如果第二道水密艙門關閉好,潛艇還能浮在水面上。然而,第二個水密艙門沒有關嚴,第三個水密艙門關嚴瞭,但第四個水密艙門又沒有關嚴,於是,海水很快就灌滿瞭3個艙室。潛艇漸漸下沉到40米深的海底。艇長張明龍等7名軍官和17名士兵當場遇難。分頁:2/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輪機長竟然奇跡般地生還  在潛艇下沉過程中,正在五艙的輪機軍士長王發全聽見四艙的人在使勁敲擊水密門,並通過水密門喊話筒高喊:“五艙快排水,五艙快排水!”王發全知道四艙並沒有排水裝置,全靠五艙排水。他趕緊沖過去,一邊喊著新兵陸正德的名字,一邊向排水管道閥撲過去。這個排水閥平時很少使用,上面的膠皮已經老化。  王發全喊叫著讓陸正德快拿螺絲刀來。陸正德從工具箱中取出螺絲刀,與王發全一起打開排水管道閥。頓時,海水帶著強大的壓力噴湧而出。很快,五艙水也沒過膝蓋,又撲向通過六艙的水密門。而四艙的呼叫聲越來越微弱,敲擊聲也漸漸停止瞭。王發全看到五艙也已十分危險,如果海水再沒過水密門,連自救的可能也沒有瞭。  “快撤!趕快到六艙去!”王發全沖著陸正德等僅存的4個戰士大聲喊道。  他讓戰土們帶著氧氣和再生救護板等東西,從五艙撤到六艙。六艙也有5個人,另外首艙還有5個人,但已經無法聯絡瞭。六艙的10名戰士緊緊地靠在一起,等候著救援。  至此,全艇僅剩下首艙、六艙和逃到六艙的五艙艇員共15人還活著,其他人早已身亡。艇內沒有一名幹部,最高指揮官是輪機軍土長王發全和電工軍士長王傳經。  當時的條令規定,潛艇失事後,“沒有指揮員命令,不準逃生”、“不得在敵占區逃生”、“要盡量組織自救”。於是,王發全和王傳經兩人組織大傢研究,想辦法。然而,當時針指向12月2日凌晨5點時,他們逐漸感到氧氣不足瞭。這時,他們已經在水下堅持瞭15個小時。無可奈何之際,大傢想到瞭逃生。有人看瞭看深度表,深度表指示為水下8米。   這個在潛艇上毫不起眼的深度表,加重瞭這場災難。此刻,潛艇水深為40多米,而深度表隻有8米,王發全和王傳經研究後認為,此時已是拂曉,天已放亮,8米水深即使漂出去也不會影響太大。於是,兩名軍士長組織在六艙的另8名水兵逃生。這8人是輪機兵梁兆秀、班長雲清明、士兵貴憲良、艙信兵張永平、輪段兵梁益均、輪機兵李慎清、陸正德、仲室明。  他們開始做最後的逃生準備。潛水醫學證實,人如果從海底快速升上海面,由於壓力的突變,會造成人體器官的損壞,死亡率很大。可破損的418號潛艇一點救生器材都沒有。大傢在大艙裡摸黑尋找,摸到什麼算什麼。有人摸到一把扳子,有的摸到瞭彈夾,有的新兵急於出去,幹脆空著手。受過蘇聯專傢訓練的軍士長王發全已有5年的訓練經驗。  他告訴大傢,出去之後,先抓住艇邊,停一會兒再上浮。告別的時候,大傢的手在一起緊緊地握瞭握。因為許多人知道,這樣出去,生還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又絕不能在這裡等死。王發全一次又一次地打開魚雷發射管,大傢一個接著一個爬瞭出去。所有的人都送出去瞭,王發全摸索著用扳子擰下幾個大螺母,把它們綁到瞭身上,手裡還拿著剛剛找到的工具袋。他爬出艇去,在海底停瞭一會兒,便開始扔掉手裡的工具。他的身體開始上浮,四周的水壓壓得喘不過氣來。升瞭一會兒,他已經快憋不住瞭,手裡的工具也丟得差不多瞭……他隻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被人用力推瞭一下,“呼”地升上瞭海面……  這一升不要緊,在離艇的15人中(首艙的5人是否離艇不得而知),隻有輪機軍土長王發全一人生還。  王發全在事後回憶說:“前面的9人鉆出艙口後,我想,艙內隻剩下我一個人,萬一大傢漂出水面後遇不上救援隊,豈不餓肚皮?我就從艙內找瞭些餅幹和罐頭,並帶上瞭鉗子、扳手和防鯊刀之類的工具,準備撤離。可我一出水就感到瞭可怕,艇外海水漆黑一團。我抱著那包餅幹,深吸一口氣便鉆出艙口。一出艙,立即感到身體像被一隻大手攥著一樣,耳膜生疼。這哪隻8米啊!  “還是那包餅幹和罐頭幫瞭大忙。它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我上浮的速度慢,不像他們那麼快。我浮一段,就扔一點東西,但那包餅幹沒舍得扔。越往上壓力就越弱,我不斷呼出肺裡的膨脹空氣,以免肺部被氣壓傷,但也不敢呼出得太快,因為快瞭,空氣不夠用,人會憋死。  “快接近海面時,已經是身不由己瞭。海浪把我推來推去。當時已經精疲力盡。海面黑乎乎一片,不見一個人,風嗚嗚地刮,浪頭一個接一個打過來。12月份的海水冷得夠勁兒,這時也覺不出來瞭,隻是拼命地喊。不遠處的艦上有燈光,我就朝那邊遊過去。‘昆明’艦發現瞭我,放下舢板來救我,但風太大,6隻槳劃斷瞭4隻。分頁:3/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沒法子,他們就朝我扔救生圈,可惜一個也沒套住。最後艦上朝我拋過來一根纜繩,我死死抓住繩子不撒手。雖然離船很近,我自己已無力爬上去,手也被勒得快露出骨頭,鉆心地痛,沒辦法隻好用牙咬住繩子。甲板上的人連拉帶拽總算把我拉瞭上去。上去以後一低頭,吐出兩顆門牙來。”  “就這樣,我得救瞭,那9人全部犧牲,還有艙首的5個人,也都不知下落。這次逃出的15人中,除瞭我,隻撈出4具屍體,其餘10人失蹤。”  海難驚動瞭全軍上下  當時人民海軍隻有8艘潛艇,它們就是共和國的“鎮海法寶”,所以,潛艇遇難的消息很快就驚動瞭最高決策層。海軍司令員肖勁光指示:“分秒必爭,救人第一,首先輸氧。”並派時任海軍潛艇部部長的傅斷澤將軍當天趕到現場。空軍運輸機日夜兼程,從各地運來潛水人員和救生器材。  上海市委立即派上海打撈局張智魁局長率國內一流的打撈隊伍前往救援。剛剛指揮完演習的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一聽這個噩耗,牙齒咬得格格響,臉上的肌肉繃得緊緊的。他忍受著劇烈的、長久的痛苦,一種無法向人傾訴的痛苦,思緒就像這東海一樣變化著,一時狂暴,一時平靜,每一朵浪花都給他帶來的是同樣的苦汁。他率59艘艦船組成強大的救護艦隊,奔向出事海區。因為潛艇裡可能還有人,空軍也出動瞭,將大批潛水人員和救生器材運到現場。   真是天不遂人願,海面上的風越刮越大,救援艦隊來到時,海面上竟刮起瞭8級大風,甚至把潛艇呼救浮標鋼纜刮斷瞭。這樣,本來可以通過失事浮標上的一部有線電話與艇上聯系的途徑也失去瞭。  失事浮標鋼纜的斷裂使人們無法標志418號潛艇準確的失事位置,而當時測定技術又很落後,重新測定到艇位已在3天之後,從而喪失瞭最佳救援時間。  陶勇心急如焚,命令要盡一切力量重新測位。  由於氣候惡劣這一意外情況,直到68小時之後才在40米海底找到瞭418號潛艇。  這裡還有必要一提,王發全被救上“昆明”號艦後,東海艦隊派魚雷快艇以最快的速度將他送往上海搶救。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親自打電話指示:“組織力量搶救,誰也不能讓他死,誰給弄死瞭誰負責。”  當王發全浮出水面時,臉色青紫,生命仍很危險。回到舟山的陶勇聽到這個消息,很激動,立即派高速炮艇護送王發全到上海,電示艦隊後勤部、衛生部讓411醫院作好救治準備:“你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救治該同志!”  後勤衛生部部長劉振民接到指示後,馬上行動,向上海打撈局借來兩個單人減壓艙,從海研六所請來3位潛水生理專傢。王發全被送到411醫院時,已陷入深度昏迷。經過5個多小時的緊張搶救,醫生張洪澤兩次進減壓艙為他治療,終於使他轉危為安。這時,陶勇從舟山返滬,船剛一靠碼頭,便直奔411醫院看望。  陶勇緊握著王的手搖動不止,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直到出瞭病房,他才對劉部長說:“要不惜多花點錢把王發全生活搞好,想吃什麼給他做什麼。”  走出幾步,他又回頭關照:“記著,你把有功的醫護人員提個名,我要獎勵他們!”分頁:4/8頁  上一頁2345678下一頁  經過全國幾乎所有減壓專傢的共同努力,從水下40米深處漂浮出海的王發全,竟奇跡般活瞭過來。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專程看望瞭他。  418號潛艇的沉沒,使東海艦隊的領導承受瞭巨大的壓力。正在住院的饒守坤副司令員也趕到瞭艦隊機關。中央軍委、海軍黨委對此十分重視,責令東海艦隊“迅速查清原因,要劉·其責任人員嚴肅處理”。上級工作組隨即派到上海。開會的時候,工作組認為:“此事不但要處理當事人,對分管作戰的艦隊領導,也要給予處分。”  陶勇站起來說:“我是艦隊司令員,潛艇沉沒,主要責任在我。對當事人和有直接責任的人員進行處分也是應該的,但對艦隊分管領導給予處分我有看法。出事期間,饒副司令員在醫院治病,因此我建議上級不要給饒守坤同志處分。”  艦隊其他領導也都贊成陶勇的意見。饒守坤見此情景也表瞭態:“感謝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雖然出事時我在住院,但我也要吸取教訓。”  最後,上級領導還是采納瞭陶勇的建議。  418號潛艇在失事兩個半月後被打撈出水。後來它被拖離大海,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成瞭新一代潛艇兵的形象教材。而在祖國最大的群島——舟山群島的烈士陵園裡,有一個墓群特別醒目。它由38座墳墓組成,其正面有一塊青石碑,上面書寫著“一三八五部隊遇難烈士紀念碑”幾個字。  這個墓群坐落在烈士陵園的正中間山道上,站在其前面,正好可以眺望茫茫東海。這38座墳墓就是418號潛艇失事時犧牲的官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是一個世人不知的故事。因為烈士墓碑上沒有留下任何事跡。即便在今天,不少年輕的舟山人也不知道,45年前曾有一群無私無畏的中國潛艇兵,為探索潛艇這一當時的尖端武器的作戰技術性能而捐軀在茫茫東海。他們是一群沉默的海魂。(上據《黨史博覽》2004年第5期

我軍的攻心戰術揭秘:如何讓日本軍人參加反戰同盟

  利用攻心戰術,動搖敵人軍心,瓦解敵人鬥志,造成敵軍的混亂,削弱敵軍戰鬥力,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充分利用這一戰術,在抗日統一民主戰線的建立,對日本侵略軍及偽軍的戰爭中,取得瞭巨大的勝利。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就發生在我的傢庭之中——我的奶奶,一位為抗日戰爭作出過貢獻,而又默默無聞的中國農村婦女。那是在1940年左右,我八路軍在一次反掃蕩戰鬥中,俘虜瞭一名受傷的日軍士兵,當時,八路軍山東清河軍區後方醫院就秘密的駐紮在我們村,於是,這名日軍士兵就被送到這個醫院治療。我的爺爺是抗日民兵,奶奶的思想覺悟也比較高,我們傢的地窖裡,經常住著養傷的八路軍官兵,所以,這個日本兵就被醫院分到我傢養傷。  剛來到我傢的時候,這名日軍士兵很頑固,不僅拒絕治療,有時還鬧絕食,把奶奶辛辛苦苦做的飯連盤子一起摔瞭,奶奶好不容易攢下幾個雞蛋,給他煮瞭,他用腳踩的爛爛的。奶奶很生氣,也很傷心,拿起菜刀想砍死這個喂不熟的日本狼,幸虧爺爺攔住瞭怒氣沖天的奶奶,說:“上級不是說瞭嗎,要好好的對待這個日本兵,上級派來的會說日本話的幹部就要來瞭,要爭取他反正,為咱八路軍做事,可不能殺他,要好好的待他,讓他早日把傷養好,從那以後,奶奶強忍著憤恨,繼續辛苦的伺候他,他摔盤子摔碗,奶奶含著淚收拾瞭,再給他重新做,連下蛋的老母雞都殺瞭給他燉瞭湯。漫漫的,這個日本兵好象有點良心發現,也就不絕食瞭,也不拒絕治療瞭。  會日語的八路軍幹部終於來瞭,奶奶說,那幹部水平很高,每天都用日語和那日本兵談話。開始,日本兵還憤怒的和八路軍幹部爭吵,急的面紅耳赤,但到瞭後來,他漸漸的不說話瞭,隻是靜靜的聽幹部講,聽後會抱著腦袋在哪兒苦思冥想。八路軍幹部對爺爺說,這個日本兵的思想開始轉變瞭。果然,有一天,幹部高興的又對爺爺說,通過教育,這個日本兵徹底的認清瞭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事實,他受騙瞭,對不起中國人民,他要參加八路軍,幫助八路軍去勸說那些和他一樣受騙的日軍士兵。  日本兵傷好走的時候,給奶奶深深的鞠躬,並講瞭一大段話,幹部翻譯說,他感謝你對他的照顧,他給你們帶來這麼大的傷害,你們還對他這麼好,他向你謝罪,他會去勸說那些日本兵,叫他們放下武器,不要再打仗瞭,回日本好好生活。奶奶告訴我,後來她聽爺爺說,這個日本兵真的 獨自一人去鬼子的炮樓裡,勸說一個小隊的日軍向八路軍投降,八路軍不費一槍一彈就拿下瞭炮樓。   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我軍利用各種方法與手段,對日軍士兵進行攻心宣傳,使他們認清瞭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喚醒瞭一大批有正義感的日軍士兵,他們放下屠殺中國人民的武器,加入反戰同盟,同日本侵略軍做形式多樣的鬥爭,有的還獻出瞭生命。這些事例充分說明瞭,我黨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因地制宜的采取形式多樣的攻心戰術,瓦解瞭日軍的軍心,削弱其戰鬥力,取得瞭巨大的勝利。  在抗日戰爭中,我軍抽調以政工幹部做為主力,組建瞭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後開展工作。其主要工作方法就是以宣傳,滲透為主的攻心戰術機動靈活的打擊敵人。武工隊利用喊話,寫標語,集市演講,發傳單,寫信等多種多樣的攻心方法,向日偽軍進行宣傳滲透,並利用記紅豆,黑豆的方法教育改造偽軍漢奸,取得瞭豐碩的成果,往往是日軍的行動還沒有開始,我軍就得到瞭消息。  還有一個發生在我們當地的一個日本女僑民掩護五十多名八路軍戰士的真實故事,這也是我軍攻心戰術的勝利成果。這位日本女僑民的名字叫園田美津子,中國名字叫田美津,她1930年隨在日本謀生的丈夫回到山東農村老傢,以開旅店謀生。抗日戰爭爆發後,當地村民對她有誤會,多次圍攻她,並要處死她,我八路軍得之消息後,瞭解到她在日本也是靠四處打工謀生,並且早就來到瞭中國,因此,八路軍對當地群眾進行說明教育,並對田津美介紹瞭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田津美很感激八路軍,表示要為八路軍做事。  在1937年7月的一次戰鬥中,有二十多名八路軍戰士和三十多名傷員在轉移過程中,被日軍大部隊追趕,他們無意中跑進瞭田津美的旅店,面對八路軍戰士和傷員,田津美急忙將八路軍藏好,旋即換上日本和服,出門用日語告訴追來的日軍頭目,八路軍早就跑出村子瞭,日軍見她是日本人,就相信瞭她,很快就撤走瞭,五十多名八路軍戰士和傷員連夜離村,返回瞭部隊。後來,日軍又找她想讓她做翻譯,被她拖延拒絕,為避開日軍的糾纏,她隻好和丈夫逃出傢鄉,流浪謀生,直至解放後才返回傢鄉。田津美掩護八路軍戰士的英勇行為和寧肯逃亡也不為日軍做事的高風亮節受到八路軍和當地群眾的高度贊揚,解放後,濟南軍區的首長專程來慰問她。田津美的事跡,也是我軍利用攻心戰術的成功范例。  我所講的這兩個例子,雖不發生在抗日前沿的戰場上,但是,它卻是真實的發生在 我們的身邊,有據可查,它從側面反映瞭我黨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利用攻心戰術所取得的成功事例。管中窺豹,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我們以政治宣傳和革命教育為主的攻心戰術,配合機動靈活的武裝鬥爭,最終將日本侵略軍趕出瞭中國,取得瞭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斷的回顧歷史,不忘記我們的恥辱,不忘記我們的血海深仇,時刻牢記落後就要挨打,就要被欺的教訓,明白發展就是硬道理,全面加強我們祖國的建設,國富民安,隻有我們的祖國強大瞭,我們才能原離戰爭,和平幸福的生活。相關閱讀推薦:日本籍抗日英模宮川英男:從敵人到戰友解密:山東發現反戰人士策反日本兵檔案不為人知的歷史:哪些參加解放戰爭的日本兵明朝抗日最驚心動魄一役:3千騎兵打敗3萬日軍揭秘:盧溝橋事變中最頑固的一個反日軍官是誰?

遼沈戰役最大臥底:暗助我軍仍上中共戰犯名單

  遼沈戰役臥底:衛立煌是孫中山的衛士,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與毛澤東是朋友,曾是被中共通緝的“戰犯”,後來又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終其一生,衛立煌如同一個難解的謎。而要解開這一謎團,須從衛立煌與共產黨的歷史淵源說起……  衛立煌,字俊如,1897年生於合肥,祖父兩輩為貧農。1911年武昌起義,不滿15歲的衛立煌應征新軍。大革命受挫後,他轉道武漢,加入湘軍,成為職業軍人。後經民主革命人士介紹,赴上海加盟孫中山討伐袁世凱隊伍,成為孫中山的衛士。北伐戰爭中,衛立煌屢立戰功,成為最年輕的“小營長”。  驍勇善戰的衛立煌,多次與紅軍作戰,“剿共”曾給他“榮譽”,也給他悔恨。1926年,衛立煌就任師長,但因未出生浙江且不屬於黃埔系,難以得到蔣介石的信任,隻是蔣嫡系中的“雜牌”,二人由此芥蒂叢生。盡管戰功顯赫,與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並稱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但衛立煌並未獲得實權高官。  “西安事變”前,蔣介石任命衛立煌為“陜甘寧邊區總指揮”,再次充當“圍剿”紅軍的工具。然而,“西安事變”槍響,讓他們成瞭階下囚。當時,衛立煌南京政府的隨員傢眷等四五十人,被囚禁在西京招待所。衛立煌知道,自己“反共”聞名,必死無疑。然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共產黨不計前嫌。對此,衛立煌感慨萬端,從此走上人生新起點。   1937年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個月後,更名為第18集團軍,隸屬司令長官閻錫山、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的第二戰區序列。閻錫山面對復雜局面,將作戰指揮權交給前敵總指揮衛立煌。這樣,衛立煌成瞭八路軍的名義“上司”。1939年忻口戰役後,衛立煌三次與周恩來聚會。新中國成立前夕,衛立煌逃往香港隱居。周恩來致信說:“你在太原結識的朋友歡迎你回來。”接到此信,衛立煌心領神會,很快成行。  抗戰中,衛立煌還三會朱德總司令,並與劉少奇會面。1938年4月,衛立煌受毛澤東邀請,繞道訪問延安3天。毛澤東親設午宴。席間,毛澤東破例飲酒,兩人留下8張合影。衛立煌將其與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的合影視為至寶,此後長期帶在身邊,一直到在廣州被蔣下令拘押時,才不得已銷毀。延安之行後,衛立煌廣招共產黨派來的進步學生,連貼身秘書也選擇共產黨人。後來,他甚至通過可靠人士,詢問參加共產黨事宜。相關閱讀推薦:遼沈戰役最後階段蔣介石為何不讓衛立煌離開東北遼沈戰役背後秘密戰:策反長春國民黨守軍起義揭秘遼沈戰役中攻打錦州的戰略決定真的正確嗎?遼沈戰役解密:一個村莊死亡百姓竟達四百多人遼沈戰役失利後蔣介石感慨 怪我對林彪關心不夠“國民黨頭等戰犯”衛立煌為何1955年突然回大陸?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然而,衛立煌這一切,均逃不過蔣介石的耳目。一位少將高參聯絡員告密衛立煌有“親共”嫌疑。蔣派人調查,雖沒確切證據,但終存疑慮,蔣對人說:“衛會打仗,不懂政治。”1941年5月,蔣介石借口中條山作戰失利,免除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兼任的河南省政府主席職務,革去上將軍銜,讓其領餉奉養在成都的老母。此時,周恩來對衛立煌說:“你是受瞭我們的累。”對衛立煌來說,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此話。  1943年秋,蔣介石請衛立煌到重慶,恢復其上將軍銜,任命其為中國遠征軍司令,1944年5月,衛立煌指揮中國遠征軍大反攻。衛立煌親臨前線勘察,其場景被美隨軍記者拍攝,刊登於美國《時代周刊》上,名聲大噪。抗戰勝利後,衛立煌再次被蔣閑置,蔣介石一心內戰,出資讓其留洋考察。行前,衛立煌安排舊部,為來日東山再起綢繆,另借出洋之機,通過海外親戚與中國共產黨聯系。  1946年11月,衛立煌一行4人,由上海啟程,經日本到美國。1947年春,衛立煌離美赴歐。始到英國,夫人韓權華便致信在法國的姨侄婿汪德昭。汪是中國留法進步學生領袖,與中國共產黨有秘密聯系。到巴黎後,衛密約汪德昭,一見面便開門見山,請其盡快與中國共產黨聯系。衛、汪相見恨晚。衛立煌執筆寫下致中國共產黨的電報,主要內容是:我意盡快結束內戰,決心站在人民一邊,與“有關方面”合作,鑒於當前環境險惡,希望絕對保守秘密雲雲。不久汪德昭轉告衛立煌,電報已通過某國,轉到“有關方面”,對方希望衛立煌選擇時機,做有利於革命之事。  不出衛立煌所料,1947年10月,蔣介石催衛立煌回國。衛立煌到沈陽,即收到汪德昭來自巴黎的密電———“前次在巴黎發出的電報,已到達目的地。對方有回信,謂可以利用目前情況相機行事。”衛立煌就任“剿總”要職,但未起義,一直是歷史之謎。隻有瞭解內情的人才知道,衛立煌難以全權調動部隊,連身邊的警衛團都難以指揮,而衛立煌的重要舉動,隨時有特務向蔣密報。因此,衛立煌到東北,除要求派援軍外,隻能按兵不動,故意貽誤戰機。   1948年10月2日,蔣介石飛抵沈陽,召集師以上軍官訓話,大罵東北將領消極避戰。蔣介石還拋開衛立煌,親自指揮。此時,被困錦州之敵急盼沈陽救兵,而衛立煌始終按兵不動。10月14日,人民解放軍攻克錦州,國民黨守敵范漢傑以下十多萬人被俘。此後,長春守敵迅速瓦解。  1948年12月25日,中共公佈國民黨43名戰犯,蔣介石名列榜首,衛立煌被列第13名。其實,中共此舉頗費周章,意在對衛立煌保護,否則會加重衛立煌“通共”嫌疑。也正因如此,衛立煌才躲過殺身之禍,被蔣軟禁南京。逃離魔掌後,取道上海,衛立煌乘英輪抵香港,此番險惡歷程,成就其又一傳奇。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1984年我軍俘獲越南女特工的經過

  披滿偽裝網笨重的解放軍用卡車穿行在南疆悶熱而又盤旋的戰區公路上,揚起的黃塵好像一條龍卷風似的嗆人,車上裝滿瞭彈藥,前面就是越軍炮火籠罩下的三 道拐,這裡的地勢要開闊一些,南面的斜坡上是越軍居高臨下的制高點,負責運送彈藥上前線的汽車兵秋原不由焦急起來,黑漆漆的路段車燈不能開,隻能憑感覺和依稀可辨公路的輪郭往前開,自己究竟會不會遭遇敵人炮火襲擊完全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把前線急需的彈藥送上去。  傍晚時分秋原的車出瞭點小問題,等把車修好後前面的車隊已經乘著夜色開走瞭,掉隊的秋原有些心虛,他知道三道拐守敵的厲害,守敵發現運送補給的車輛通過,守敵劈頭蓋腦的炮彈會在頃刻間砸下來,就算不死也要脫一層皮似的好像鳳凰涅盤一般恢弘,在解放軍指戰員中三道拐號稱死亡路段,守敵在此設下一個迫擊炮連的目的是為瞭斷絕解放軍的軍需補充,妄圖從後路切斷補給。  運送軍用物資和撤換傷兵員的車輛,隻能利用晚上夜幕籠罩的掩護分散開來開過三道拐,一旦被敵人發覺,居高臨下的炮彈便傾斜下來,往往是車毀人亡的慘劇,三道拐的公路早已經被炸得坑塘摞坑塘,搶修公路的民兵沒有重型武器根本不能與山頭的王牌88師守敵抗衡,也隻能白天讓他炸斷晚上再突擊搶修起來恢復暢通,一旦公路被炸成癱瘓狀態,那戰爭也就不用再打瞭。  秋原暗暗下定決心,就算再大的困難也要闖過去,哪怕是死,就是死也要死出點軍人的氣勢來才對得起革命烈士這個稱號呢,他不禁想起別人說過的一句話:”明知道是刀山火海,你隻要去闖,你就是勇士。”這句話流傳在戰區,倒很鼓舞人心,他振作起來,他要讓自己成為勇士而不是懦夫。  隻有依稀的月光可以分辨出公路的輪郭,秋原抖擻精神捏穩方向盤左右旋轉著避讓那些路面上被震落下來的石塊和坑塘,保持勻速穩穩行駛在死亡路段上。不知道山頭上的對手是沒有發現自己還是其他原因,秋原擔心的炮彈並沒有頃落下來,車輛激烈的顛簸著,在路面密佈的坑塘上搖頭晃腦的跳躍著,顯然白天守敵的炮彈又在這段路上逞威。  軍車還算爭氣沒有再出現任何故障,順利通過瞭三道拐,轉身隱入瞭茫茫夜色,在群山的掩護下從三道拐遠去瞭。視線漸漸開闊起來,總算是闖過來瞭,秋原松瞭一口氣,停下車拿出毛巾將自己已經濕透的全身扯開,用毛巾擦去那些淋漓的汗水,好讓自己涼快一下再啟程。  春城香煙的味道很醇厚,秋原點燃香煙後踩動馬達將汽車發動,松開手剎啟動瞭汽車。這回沒有事情瞭,秋原將汽車大燈打開,穩穩當當的行駛在戰區公路上,雪白的燈光好像兩柄利劍劃破夜幕的寧靜,正把死神的天使送上前線去。  ”嘎”刺耳的緊急剎車聲在群山的回音下很難聽,輪胎痛苦的在土路上摩擦著停瞭下來,燈光裡面秋原看見兩個身著壯族服飾的少女站在路上揮舞著雙手就是不讓路,秋原隻得停下來查明情況。  看見秋原從車上下來,兩個壯族少女圍過來,一個腿部有血跡,走路一瘸一拐,另一個攙扶著她,”幹什麼攔住路?你們是什麼人?”秋原防備的眼神緊緊盯著那兩個少女,右手按在腰間,腰間藏著一隻五四手槍,子彈早已經上膛,秋原的大拇指悄悄將它的保險打開,將右手握在槍柄上。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我軍電子偵測部隊79對越自衛反擊戰紀實

  還有十幾天就是“2.17”戰友為國捐軀29年的日子。  那年的初春特別冷,我們在細雨中瑟瑟發抖;那年的山茶花特別艷,我們在戰友的墓前舉杯豪飲;那一年有槍林彈雨;那一年有烈火硝煙;那一年我的戰友們18—28歲,那一年我23歲。  公元一九七六年,在越南抗美之戰剛剛結束不久,越南當局就公然開始踐踏由毛主席、周總理和胡志明主席共同締造的兩國友誼。我當時剛從通信院校畢業不久,被分到昆明軍區司令部工作,一九七八年初,越軍以閃電戰的手段占領柬埔寨,我奉命調入偵察部門。負責對越電子偵察技術工作。一九七八年冬,越軍在邊境地區日益囂張,我邊防部隊紛紛向上級求戰,各路大軍也開始隱蔽向邊境地區集結,著名戰將楊得志將軍與王必成將軍對調,出任昆明軍區司令。通過對形勢的分析和工作中得到的情報,我個人認為,近期將對越南有一次大的行動,作為一個老八路的後代,一個軍人,一生中不參加一次戰爭,將是多麼大的缺憾!因此,我悄悄的寫瞭一份請戰書,通過父親的老戰友轉給瞭楊司令。後來有人說,這是軍區機關最早的請戰書。  備戰  78年12月初的一天,我被叫到瞭小會議室,在座的有部裡和處、科領導,在我敬禮並自報傢門之後,老部長宣佈瞭組建戰場電偵小組和委任我為小組負責人的決定;政委談瞭對小組成員選擇的標準:1)政治覺悟高,傢庭出身好。2)業務過硬,技術全面。3)軍事素質高,年輕體壯。其他還有一些,比如盡量不選獨生子女等。處長交待瞭一些組建、訓練的細節,並要求我三天內將名單、訓練計劃、設備清單等開單上報。最後是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臉紅脖子粗的用結結巴巴的語言表示感謝領導的信任,堅決完成任務等等,嘮嘮叨叨的直到領導們哈哈大笑才剎住。  開完會我即開始工作,在選人上,根據標準,我選的基本是軍幹子弟,根紅苗壯嘛,而且我們單位大多數是軍人後代,當然公子哥式的我堅決不要,他們也不敢來。這件事後來變化較大,有選上的通過關系跑掉瞭;有沒選上的通過關系要進來,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張的76年兵,紅軍後代,七十年代初北京西城區小有名氣的痞子頭,就是現在港臺片裡的“大哥”,被他父親強行送到雲南當兵,人很聰明,講義氣,會武功,也挺愛學習,就是老打架、犯紀律。他找到我和處長要參加進來,我不同意,他當場割手指,寫血書,“參戰!參戰!參戰!”六個血字觸目驚心。後來在其父親的堅持下,也進來瞭,以後也立瞭功,上瞭軍校。  人員確定以後,我們就進入山區基地進行訓練,主要是三個方面:政治上,戰爭的正義性,必要性教育;軍人的榮譽、氣節教育;戰場紀律教育。業務上,新型設備的培訓;越軍的組成結構、建制、通信單位的配置、裝備,活動規律。這方面中國人是越南人的老師,我們有許多在越軍中當過教員、顧問的同志給我們講課,軍事上,五大技術、體能訓練等。訓練緊張艱苦,但我們士氣高漲。  匯合  1979年元旦剛過,我們奉命進駐保山,邊訓練邊等待與總部和警衛部隊的同志們匯合。二月初,總部的40餘人到瞭,都是各部門的骨幹,幾天後由80餘名偵察兵組成的警衛部隊也到瞭,總部和前指首長傳達瞭前指命令:正式組建西線前指電偵分隊,前出至未來戰鬥區域,執行戰役偵察任務。並任命:總參某部的C同志為黨支部書記、分隊長兼指導員,警衛部隊的H連長為副分隊長;我被任命為支部委員、機務組組長(除警衛部隊編為兩個排外,其餘都是組的編制)。  單位組建瞭,裝備、輜重運來瞭,我們抓緊訓練,加強互相瞭解,同時,我們都在盼著那個日子——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  註一、文中除瞭烈士,我都不能寫出他們的姓名,這是因為:1、我寫的這個東西沒有征求他們的意見。2、有些同志仍在軍隊或保密戰線上工作,都是師以上幹部瞭,我不能給他們找麻煩。  註二、以上是根據我的日記整理的,我空閑時間不多,以後有時間我就整一點,有些事情涉及保密條例,我隻好不寫,所以連貫性不是很強,請朋友們原諒。  邊境  單位組建第一天的下午,我們開瞭第一次支部會,大傢互相自我介紹後,隊長詳細的佈置瞭任務,要求偵聽、測向、破譯、機務等業務部門緊密配合,積極開展工作,保護好器材設備;業務人員每人配備折疊柄沖鋒槍、手槍、傘兵刀和地瓜式手雷,其中一枚是“光榮彈”。規定業務人員絕對不能當俘虜,一旦失去戰鬥能力就必須“光榮”。同時又具體講瞭參戰地區地形地貌特點,越軍的作戰特點;特別指出:我們是緊跟第一波作戰部隊隱蔽進入戰場,可能遭遇的敵人主要是敵特工和小股部隊,要求警衛部隊在盡可能避戰的原則下,遇到已發現我們的敵人,不抓俘虜、不留活口,全部消滅。隊長林林總總講瞭三個多小時,不但使我們明確瞭任務,並且使我們感到他不但有深厚的業務功底,也有很高的軍事指揮素養,大傢極為振奮,信心倍增。  第二天上午,召開參戰動員大會,舉行戰前宣誓。下午領取裝備、給養和武器彈藥。晚上會餐,一人二兩茅臺,隊長挨桌敬酒,極其豪爽,至少幹瞭一斤。  夜間11時上車,凌晨4時隱蔽進入邊境線上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頂,2個小時全部設備架設開通完畢,在總部和軍區各部門的協同下,僅三天時間,戰區內越軍大小電臺已處於我們的監控之下,看來我們還是蠻有戰鬥力的。此時的時間是:一九七九年二月九日。  【註:關於越軍的編制:越軍在奠邊府戰役之前,隻是一些遊擊隊組成,奠邊府戰役前後,由陳賡將軍率領的軍事顧問團(主要是四兵團人員組成)按照八路軍組軍的經驗整編為野戰編制,沒有軍,隻有師、團。為瞭不暴露兵力,在團的建制上,往往采取一個番號,兩三支部隊的做法。如八路軍在魯西北地區就有老九團、九團、補充團(新九團)。而當時越軍的團,如它的一支“王牌軍”327團,就有327A、327B兩個團建制,加上附屬部隊,實際是一個師。】  開戰  我們所在的小山,位於紅河北岸,紅河是中越邊境界河,河寬一百六十至二百一十米,水深三至五米,流速每秒一點五米左右。我們附近隱蔽集結著成都軍區的 13軍和50軍一部,對面山中則駐守著越軍316A和345兩個師。越軍的防禦工事體系極為完善,從法國人時代就開始修築,抗美時期中國派工兵、民工和知識青年進行瞭大舉修築,76年以後,越軍將工事由南向防禦改為北向防禦。再加上地形復雜,越軍極為自負,我們多次在電臺裡聽到他們向上級吹牛說至少可以遲滯中國軍隊兩個月以上。  二月十六日夜幕降臨,我跟隨隊長進入警衛戰壕,用望遠鏡觀察河面。11點左右,13軍開始用橡皮艇向對岸偷渡。17日凌晨4時舟橋部隊開始架橋,對面山上越軍發現情況,開始用班用機槍射擊,我舟橋部隊有人倒下,有人奔跑、跳下河床,隨即,我炮兵部隊開始覆蓋性速射,大地顫抖,震耳欲聾,刺鼻的硝煙越來越濃,我們堵著耳朵張大嘴,欣賞著壯觀的景色。  大炮逐漸向縱深射擊,我們身後又響起瞭風琴般的聲音,一群群拖著桔紅色火焰的火箭彈從我們頭上飛過,落在大炮剛剛打過的地方,燃起一片片大火。這時,隊長拍瞭一下我的肩膀,大拇指向後一比劃,我們便彎腰跑回臨時機房(帳篷),每臺機器都在工作,耳機或揚聲器裡傳來越軍叫喊聲和電碼聲,每當一個信號嘎然而止,該機的值機員便會帶著笑容回過頭來向隊長伸一下大拇指,我們知道,又一臺敵軍電臺被打啞瞭。  恐懼  天亮瞭,激烈的槍聲逐漸向南伸延,山下我軍大部隊迅速通過浮橋,敵方隻留下一些省隊、縣隊和民兵遲滯我軍進攻,正規部隊迅速收縮至谷柳、保勝、谷珊西山各要地,並逐漸開始采取防電子偵察措施。隊長下達命令:下午2時搭載炮兵部隊車輛,向保勝方向前進,通過對敵營、連步談機的偵察,盡快掌握敵王牌“英雄師”316師之師部及所屬一四八團、一七四團和炮兵一八七團的位置。  隊長講:“敵316師是我西線戰場最完整、最強大之敵,抓住他將給我軍帶來極大的戰場主動,保勝是清末黑旗軍劉永福抗擊法軍的根據地,地形上屬橫斷山脈南支,極其復雜,警衛部隊要特別註意,進入越南以後,大傢要掌握部隊,保持隊形,保護好裝備器材,對我們來講,沒有俘虜政策,沒有軍民關系,隻有完成任務、保護自己兩件事。為瞭迷惑敵人,防止小股敵人輕易進攻我們,大傢在對話時要誇大我們的兵力,戰士統稱xx班長,班長統稱xx排長,以此類推,業務幹部統稱XX參謀,我和H連長叫代號,我是308,H連長是309。”  乘車僅半小時炮兵就停止前進瞭,我們下車整隊從小路進入山裡,我們有兩位向導,是原來抗美戰爭時期援越高炮部隊復員的偵察兵,對邊界地區極熟,警衛部隊在大隊前500米上派出一個尖兵班搜索前進,左右翼及後隊各一個班掩護,全體人員戴鋼盔,上刺刀,子彈上膛,為夜間便於識別,左臂綁白毛巾。  前進不到十分鐘,從一座小山包開始,戰爭的殘酷性就展現在我們面前,地面上炮彈坑一個接一個,屍體散落在山道上,有敵人的,也有我們的,那決不是大傢在電影裡看到的情景,準確地說,屍體應該稱為屍塊,半隻胳膊一條腿的,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和血腥的氣味,不時有抬著傷員的知青小隊從我們視線裡走過,傳來傷員痛苦的哭叫聲;一隻鋼盔裡盛著半個頭顱,那頭顱上隻剩下一隻眼睛,暴凸著瞪向天空……  走著走著,大傢的情緒開始低落,有的人眼圈紅紅的,有的人臉色蒼白,有的人拿帽子捂著鼻子和眼睛,更有些人竟要別人摻著才能走,隊形開始有點亂瞭。  是呀,我們是一群和平年代長大的青年,很多人出生於養尊處優的幹部傢庭,當兵的目的是為瞭逃避下鄉和奔個好前途,在這之前有些人連死人都沒見到過,而現在,我們闖進瞭戰場,看到瞭硝煙和血腥,想到也許分鐘後自己也就變成瞭那破碎的屍塊,我們怎能不恐懼、怎能不震撼!原先的那一點點思想準備根本不足以抵禦這震撼,我們不怕死,但誰也沒想到可能會死的那樣難看,那樣慘。  在太陽將要落山之前,我們終於發現敵人,在經行瞭激烈的交火後,山上有越軍的水泥工事,工事內外有幾十具越軍和我軍的屍體,我軍屍體已擺放整齊,一間地堡的頂上插著一面紅旗,躺著5、6個我軍傷員,都包紮好瞭,等著擔架隊抬下去。  隊長揮瞭一下手:“停止前進,309組織搜索一下附近,監聽組開兩臺機子聽一下,後勤組去照看一下傷員,順便瞭解一下情況,其餘同志原地休息。”分頁:1/19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對越反擊戰 我軍與越南女特工隊的殊死較量

  2月21日下午,接到營部指示,要求我連將陣地移交兄弟連隊,於22日上午趕往指定地點接受新任務。  22日早上,連長和指導員率1排、3排以及機炮排先向指定位置前進,副連長和副指導員則率我2排留在原陣地。  上午,兄弟部隊的一個連到達瞭。副連長向他們移交陣地後,立即率領我們向指定地點出發。出發之前,為瞭爭取時間早一些到達目的地,副指導員和3班長提議改從小路走,這樣可以提前20多分鐘。這條小路,我們在幾天前的穿插作戰中曾經走過,地形環境不算復雜。這一帶的地段又是我軍部隊所控制,因此副連長同意瞭。  沒想到:由於改道,我們全班差一點都變成瞭陣亡名單上面的烈士。  我們離開公路,改走小路,這兩天的天氣都是陰沉沉的。一路上沒有遇到情況,很快就要到達一個小村子,過去瞭這個小村子,再走1.2公裡就到達目的地瞭。  戰爭一開始,邊境的越南村民基本都跑光瞭。我們在穿插經過時曾經搜索這個村子,沒有發現一個村民。現在,為瞭安全通過,距離村子二百米時我們停瞭下來。副連長和排長慎重地取出瞭望遠鏡(排長使用的是繳獲越軍的蘇制8倍望遠鏡),認真觀察瞭一番。  在這幾天的戰鬥裡,我們感覺到配備的半自動步槍火力明顯不足,根本不能適應山地叢林作戰。而越軍基本上的部隊全部使用中國或者蘇聯、東歐國傢制造的輕、重型自動武器。一打起來,敵人的輕型自動武器火力往往比我方猛烈。在營長默許下,我們大部分人員用繳獲的56式、蘇式AK47、AKM自動步槍換下瞭手中的56式半自動步槍。  這個村子很小,隻有八、九間茅屋,三、四戶人傢。仍舊象我們前幾天經過那樣,死氣沉沉的,看不到村子裡邊有人活動。隻是在村子後面五、六十米的地方,有四個越南婦女在田地裡邊幹活,她們的旁邊,還有三頭水牛在悠然地啃著田地邊上的青草。  從表面上,看不出村子有什麼異樣的情況,但副連長還是命令全排遵守紀律,以班為單位,做到盡可能不驚擾村子和村民的情況下,搜索通過。  擔任尖兵的3班首先出發。他們搜索瞭整個村子,沒有發現異常情況,隻是在一間茅屋裡面,看見有三個普通的越南婦女在吃東西。看到這些突然出現的中國軍人,她們顯得很慌張,搜索的戰士看瞭一下,認為都是當地的村民,便友善地退瞭出來,3班長用步話機向排長發出安全報告。在3班進村子搜索時,1班則在村莊外面警戒。由於沒有發現敵情,排長便命令1、3班繼續前進。  當我班伴隨副連長和副指導員與排長隨後通過村子時,已和3班拉開瞭約二百五十米,和1班拉開瞭約二百米的距離,意料不到的情況就發生在這麼一段距離上面。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對越反擊戰:越軍特工狡猾 穿我軍軍服進行偷襲

  2月25日,我連正在高平周圍清除殘敵,下午又接到營部命令,要我連派出一個排兵力接替兄弟連隊擔負的看守繳獲裝備的任務。  2月20日,我軍部隊逼近高平市區之後,21日中午,某部在高平周圍的地區清除殘敵時,在西南面的野外距離公路約六百米的一處凹型谷地密林之中,發現瞭一支越軍部隊放棄的野戰車載電臺裝備。  這個越軍移動式野戰車載電臺的位置十分隱蔽,利用復雜的山地樹林以及三個天然洞穴,將裝備和人員隱藏起來。據後來抓獲的越軍俘虜供稱,21日早上,敵人發現我方戰鬥部隊己在附近出現,這支敵軍擔任警衛的部隊隻有一個排,他們見勢不妙,搶先撤退,正在值班或在睡覺的其他男女人員驚惶失措,顧不得指揮官再三嚴厲的堅守命令,匆匆放棄所有的裝備,自顧自地慌忙逃跑瞭。  這是一個由兩輛中國制造的解放CA30A越野汽車底盤改造、制成的大功率車載電臺車,兩輛北京212輕型越野車和兩輛蘇聯制造的嘎斯69A輕型越野車改成的移動式車載15瓦電臺車及兩臺中國制造的牽引式燃油發電車所組成的車隊,是一個越軍無線電子偵聽部隊的全套裝備。  從繳獲該越軍的電臺工作日記上來看,這個偵聽部隊從1978年11月份起,一直在越南靠近我國廣西的邊境地區一帶活動,偵聽我方的無線電通話通訊,直到2月3日才從晾山調到高平附近部署。我對越自衛還擊戰開始之後,越軍準備將其撤走,由於我軍穿插的坦克及步兵部隊出其不意,行動迅速,不但切斷瞭高平越軍與外界敵軍的通路,也完全打亂瞭敵人的計劃,這支越軍發現已經無法撤回去瞭,隻好繼續隱藏在高平附近。  這裡邊的三個山洞,兩個做為人員住宿,一個做為值班室和指揮所。這些大部分中國制造,當年中國無償提供的越野車載電臺車輛、發電車和七、八輛幸福250兩輪、長江750邊三輪摩托車以及兩輛北京212A輕型越野車、三輛解放牌CA10載重汽車分散隱蔽在山洞周圍的樹林中,各式各樣的天線聳立在樹木旁邊,車輛和天線都做瞭全面偽裝。  這些電臺設備中,部分是中國制造的,大部分是蘇、美制造的。由於裡面有越南戰爭後期,越軍從南越軍隊手中繳獲的美國制造及蘇聯制造提供給越軍的最新型電子裝備,因此上級根據指揮部的指示,要求將這些電臺裝備全部移回國內。25日下午,上級命令我營、我連派出兵力接替另有任務的兄弟部隊守衛,配合我方面有關人員到場接收繳獲的電臺裝備。我排因而奉命擔任警戒和看守的任務。  26日上午,我排和兄弟部隊交接後正式進駐。兄弟部隊連長向我連長通報瞭一個情況:在這幾天裡,警戒區的附近常有越南的老百姓出現,我們的人一過去他們就走瞭,估計可能是當地的人,也可能是化妝的敵人偵探,望註意。  據此,我連長與排長研究瞭警戒方案,又和各個班長看瞭這一帶的地形之後,劃分各班負責范圍地段。為加強警戒火力,連長將剛繳獲的一挺美造MK19型自動榴彈發射器及兩百發榴彈交給我排使用。為瞭防止敵人使用火箭彈攻擊警戒目標,連長根據營長指示,要求所有的第一哨位離電臺車輛停放位置,有將近三百米的直線距離。  我2班擔負山口道路及兩面山腳的警戒。進駐之後,26日下午,我看見排長和我班長開著一輛北京212A從繳獲一個越軍的彈藥庫裡邊,拉回來四箱子美國制造的手投式煙霧彈和兩箱炮射照明彈,一門美造迫擊炮,大概在存放置的年月裡面沒有很好保管,包裝箱陳舊不堪。這些東西都是在越南戰爭中,越軍從南越軍隊手中繳獲的戰利品,可能越南人也是從來沒有想過使用它,一直堆放在庫房的角落。排長拿出兩枚向全排人員講解用途和使用方法,又當場試爆、試射瞭各一枚。然後,給每個班分發瞭十幾枚煙霧彈。  26日下午,有關方面人員隨後也到達瞭現場,觀看瞭所有的電臺裝備,拆卸瞭所有的天線、電纜和器件,由於天色己近傍晚,僅開走瞭兩輛北京212-15瓦電臺車及三輛解放牌CA10載重汽車,其它的電臺裝備與器材,說等到明天人員到齊瞭再全部移走。  當天晚間直到凌晨,除瞭遠方偶爾傳來陣陣隱約的冷槍、冷炮聲之外,沒有發現敵情。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最倒黴的越南特工隊:因唱錯歌被我軍消滅

  到連隊駐地不久,我被叫到連部,在連部,看到七、八個陌生的戰士。連長指著其中一個戰士對我說,“連部決定你們班的戰鬥小組長(方)到九班當副班長,這個兵補充到你們班。還有,回去準備一下,帶著你們班,天黑前趕到420高地。”  “具體任務呢?”我問瞭一句。  “420高地那邊,是我軍步兵的防線,越軍的特工在夜裡活動得很厲害,步兵受不瞭,要我們在夜裡對付越軍特工。到瞭420高地,XXX團一營的營長會告訴你具體情況的,你按他們的意思再制定行動方案。”  越南著名的女子特工隊  回到班裡,大傢開始行動前的準備。抓住這個空當,我問新補充到我們班的戰士,他告訴我,他姓單(讀音SHAN),山東人,是從福州XX部隊抽調過來的。  “當瞭多長時間的兵?”我問(單)。他(單)告訴我,他兵齡兩年,本來年底就退伍回山東老傢的,正好遇上全軍部隊一級戰備,退伍的時間推遲。後來,聽說反擊戰中參戰的部隊減員很厲害,要從沒有參戰的部隊抽調兵員補充,(單)向連隊遞交瞭誓死參戰的血書,終於入選。前幾天被緊急空運到南寧,經過短期的戰前訓練,頭一天又連夜乘車送到前線,補充到參戰部隊。  “你射擊技術怎樣?”  “兩年裡部隊搞瞭三個(射擊)練習,來(前線)之前,部隊把我們這些補充兵集中一起,搞瞭利用地形地物的應用射擊,成績一般。”單回答我。  “沖鋒槍會用麼?”  “會,不過訓練時用的是木托的(沖鋒槍),不是現在(偵察兵)用的折疊式的,有些不習慣。”  “兩種槍的性能基本是一樣的,隻不過折疊式的槍身更輕,所以有效殺傷力在400米,木托沖鋒槍的殺傷力更遠些…… 不說這些,你就編在和我一個戰鬥小組,以後慢慢給你補課。”當時可以看出他(單)對這個安排很滿意。  傍晚,我們來到420高地,與步兵接上頭,不一會(兒),38X團2營的營長(姓什麼記不清瞭)跑瞭過來,高興的緊緊握住我的手不放,連聲說:“太好瞭!太好瞭!我們夜間有保障瞭!感謝首長派你們來支援我們步兵的戰鬥,太及時瞭!太及時瞭!有我們的偵察兵,我們夜間就不怕那些越軍特工隊瞭!”  看見步兵營長那副盼到瞭“大救星”的神態,想想我們這盡是新兵的“偵察兵”不禁心裡暗自好笑,岔開話題問道:“具體情況怎樣?”  “是這樣,我軍拿下這個(420)高地之後,由我們營接防,與411高地的越軍守敵對峙。”順著2營營長指示的方向看去,在420高地西南側1000多米處有個樹木茂密的山頭。越軍挖的戰壕隱約可見。  步兵營長接著說:“接防之後每個晚上,越軍的特工隊都會潛到我們陣地前沿騷擾,這些夜裡,我們根本就無法消停!我們已經幾天幾夜沒合過眼,神經緊張得快要崩潰瞭!昨天夜裡,他們(指越軍特工隊)又來瞭,我們開槍打瞭一個晚上,今早看看陣地前沿,一根越軍特工隊的毛都不見,倒是自己誤傷瞭一個兵!”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我軍出擊八裡河東山:越軍喪心病狂施放毒氣報復

  戰前準備  1986年,東山。  55號陣地位於八裡河東山正面約2公裡,是由×高地延伸下來的一條山腿,它直接受×號陣地瞰制,並可得到395、831、漢陽、小青山等陣地的兵力、火力的有力支援。距我前沿41號陣地僅1000米,與之隔溝對峙,防守55號越軍為314師818團8營5連1排,加強重機槍2挺,構有明暗火力點12個,屯兵洞4個,坑道1條,基本形成以坑道為骨幹與塹壕、交通壕相連接,明暗火力點相結合的環形防禦陣地。前沿設有大量的防步兵雷場、竹簽、鐵絲網等障礙物,加之該地區地形復雜,植被茂密,是越軍防禦體系中重要的支撐點之一,可謂易守難攻。55號陣地上的越軍依托這些有利條件,不斷對我軍防線進行襲擾,由於該陣地幾經前期輪戰部隊的打擊,駐守其上的越軍警惕性很高,所以若奪取55號陣地,有如老虎嘴裡割舌頭,難度極大,但如不清除這個威脅,對我防線的威脅實在太大。  1986年7月2日,61師182團正式被受命對55號高地進行出擊拔點作戰,拔點作戰任務由3營9連完成,同時為9連加強師防化噴火1個班,防化偵察兵1個組,師、團工兵各1個班,營炮兵連12班,任務代號:34-1工程計劃。  接受任務後,182團立即對55號陣地及周邊高地的地形地貌、兵力分佈等情況進行瞭細致的偵察。在1986年7月14日、19日、8月8日、19日、21日、9月3日、7日、10月2日、15日分別組織偵察分隊在200~80米距離上對其進行瞭9次規模大小不等的實地偵察,準確、詳細地摸清瞭越軍的情況。  戰前工兵分隊秘密開辟瞭3條總長500米的通路,防化分隊和工兵分隊還在我陣地內構築瞭×個掘進式工事和師、團前進指揮所,為瞭不間斷地指揮,還構築瞭兩個堅固的通信樞紐,埋設瞭4公裡電纜,在×號陣地到×號陣地開設瞭接力機,並向出擊分隊架設瞭14對被復線,開設瞭8部各型電臺,使得通信在整個戰鬥中始終暢通無阻。  7月18日至10月10日,擔任出擊拔點出擊任務的3營9連在馬發寨按照“警戒分隊占領陣地”、“秘密接敵”、“偷襲並準備強攻”、“攻占表面陣地”、“搜繳打洞”、“抗反與撤離”六大項目進行瞭16次實彈預演及沙盤推演。訓練結束後,出擊分隊從駐訓點向陣地開進時,所有作戰人員作戰服外套常服,槍支和火器全部壓於座墊下面,二線人員仍然保持平日的規律,在訓練點附近組織訓練,防止被越軍特工發現其中蛛絲馬跡,引起警覺。  根據制定的作戰計劃,3營9連在進攻當天將分成:穿插組、搜繳組、火力組和觀察警戒組。其中穿插組由6人組成,主要負責攻占敵陣地後向敵側和後穿插,斷敵退路,形成合圍。控制55號陣地頂端,在其他組的配合下,消滅表面陣地之敵。搜繳組由20人組成,再分為1~4組,每組5人,主要負責搜剿打洞,1、2組打×、×號洞和×~××號火力點,三、四組打×、×號洞和×~××號火力點。火力組由1門82無、2具40火、2挺班用機組成,負責壓制消滅越軍隨時出現的火力點,掩護搜剿組搜剿打洞。觀察警戒組由突擊群長、通信員、電臺及2名沖鋒槍手組成,負責協同指揮兩個方向搜剿打洞和觀察情況等。  團後勤部門為出擊的9連準備瞭足夠打洞的材料,包括7.5kg的炸藥包4個,5kg炸藥包12個,打坑道深部的TNT炸藥塊(200g)150塊,爆破筒12根及噴火器、火箭筒等,同時根據越軍的佈防情況,估算越軍可能的反擊規模,以此為根據為各部門配給瞭充足的彈藥、物資、食物、醫療器材等。  1986年10月17日,182團3營在馬發寨召開出征誓師大會,雲南前指、47集團軍等重要領導共1200餘人參加瞭大會,所有工作準備完成,34-1工程如箭在弦,蓄勢待發。  出擊拔點  1986年10月14日,炮兵提前5天對越軍組織重點炮擊。用一到三個100mm口徑以上的炮兵連,以“分片打面”的方法,每天對越軍的一個到兩個點輪番對數個陣地實施破壞射擊。摧毀瞭越軍大量的直瞄火炮發射工事、觀察所、高射機槍、人員隱蔽部等,在戰場上形成瞭重點炮擊的假象,使戰場逐漸升溫。  10月19日凌晨3:00,出擊分隊在預先派出的戰鬥警戒分隊掩護下利用月光由-44、34、40、41號陣地出發,通過通路後分兩路秘密接敵。  10:15分,出擊分隊分別在無名3號高地、無名6號高地及其附近地域占領瞭沖擊出發陣地。隨即營、連指揮員率破障隊、各突擊群長抵近瞭55號陣地障礙物外沿進行瞭偵察,隨後返回沖擊出發陣地組織出擊分隊做好攻擊準備。  12:00,我炮兵按預訂計劃開始對55、××、××、××、××、××等高地實施重點炮擊。猛烈的急襲火力隨即把幾個越軍的陣地籠罩在一片火海中。對面越軍隨即作出反應,炮兵立即向我開火,我無線電分隊立即將越軍的步炮協同網專用頻率鎖定。  12:25分,破壞55號陣地的火力向該陣地東側延伸,在炮火的掩護下,我出擊分隊開始向55號陣地秘密進發。  13:00在攻擊發起前的十分鐘,仍有6個火力點沒有摧毀,前指立即臨時抽調105mm無後坐力炮8班對6個火力點進行射擊,隻用9分鐘時間,發射9發炮彈,將目標全部摧毀。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對越還擊戰中我軍一神人:號稱“人肉迫擊炮”

  阿爾子日,雲南邊防部隊某部(13軍39師116團二營—本站註)機槍連排長。四川金陽縣人,彝族,24歲。1975年1月入伍,1974年3月入黨。在袋乃阻擊戰中,阿爾子日帶領兩個機槍班配合六連作戰。敵人三面包圍上來,他交替使用5支沖鋒槍,連續投出幾十枚手榴彈,帶領戰士們協同六連打退敵人18次反撲,殲敵五十餘名。戰後,阿爾子日榮立一等功,榮獲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的榮譽稱號。  傍晚,滿頭大汗的阿爾子日,帶領他的機槍3排,十萬火急的趕到代乃東南側一公裡處的無名高地。在硝煙未盡,敵屍狼藉的前沿戰壕裡,6連指導員朱山溶翕動幹裂的嘴唇,熱情地對阿爾子日說:“儂來得正好,我們已經同316A師接上火瞭。”  “好啊,到底遇著它瞭。”年輕好勝的黎族排長,袖子一挽,說:“這塊肥肉,咱算吃定瞭。”  “唉,勿要大意。”來自黃浦江畔的朱指導員,人年輕,辦事卻老練,他提醒道,“人傢是‘王牌’師,小看不得。”  “阿拉曉得。”24歲的黎族小夥,模仿著指導員的口氣應道。要說這316A師到底是什麼玩意,阿爾子日“曉得”它不是三天兩日。還是在戰前的日子裡,他就聽說過,越南現在自吹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永遠百戰百勝”。316A師,是他們最值得驕傲的“王牌”,寵之為驕子,一色的蘇式裝備,機械化程度可高呢。但凡有個什麼紅白事,都要把它抬出來宣揚一番,吹得神乎其神。血氣方剛的阿爾子日聽瞭,心裡暗暗下決心,將來有機會,非要同它比試比試。現在,這個機會終於盼到瞭。  送走瞭朱指導員後,阿爾子日一直很激動,他站在戰壕中,一雙機靈的眼睛,仔細的掃視著真的周圍,高地很小,至多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要是自己甩開膀子,一顆手榴彈可以從這頭大到那頭。幾句越軍士兵的屍體,突然強烈的刺激著他的視神經,他數瞭兩遍:十四具。看來,剛才的戰鬥是激烈的。再往下看,十多公裡外的薄暮裡,突兀著黃連山主峰,在如血的殘陽中,向血盆大口中的狼牙一樣。連接萊州至老街的十號戰略公路,如同一根繩瞭銹的鐵絲,從兩顆狼牙之間,穿過黃連山丫口,繞過無名高地東去,逶迤十多公裡,直抵越南侵略中國的橋頭堡——老街。阿爾子日看著想著,就覺得無名高地像一個鐵拳,八十號公路頂出一個大彎彎。在這裡打阻擊,易守難攻,位置選的太妙瞭。聽說當年法越兩軍曾再次交鋒,法軍攻瞭47天,也沒攻下來。現在6連激戰7小時,奪下瞭高地,如果我們守的成功,就把敵345師和316A師分隔在東西兩地,各個擊破瞭。  激戰之前,年輕的排長心中的熱血,向紅河一樣奔湧。阿爾子日出生在涼山一個奴隸娃子的傢庭,父輩們的血淚深仇和新社會的光輝前景,使他從小就養成瞭為集體為人民勇於獻身的精神。高中畢業後,他背起紅十字藥箱,接過老阿普的獵槍,成為社員們同聲稱贊的赤腳醫生和好獵手。十七歲時,他加入共青團,十八歲又入瞭黨,1975年懷著保衛祖國的強烈願望,參加瞭解放軍。為瞭掌握殺敵的過硬本領,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苦學苦練,成為全連軍事訓練的標兵。特別是投彈,他鐵臂一抖,就是60米,又遠又準。78年被選拔到軍區體訓隊,準備參加第四屆全國運動會。正在他們緊張訓練的時候,傳來瞭越南大量驅趕華僑,在我邊境騷擾挑釁的消息。他氣氛極瞭,好幾次找領導請戰,直到部隊奉命還擊前夕,他才被批準歸隊,提升為三排長,配屬到6連。偏偏戰鬥打響後,上級卻讓他們掩護和跟隨團後勤的騾馬隊前進,別提多窩勁瞭。直到接到在代乃阻擊敵人“王牌”316A師的任務,他才高興地笑瞭。這真是巴不得要碰碰的對手啊!  阿爾子日指揮著7班和9班,加固改造好正面陣地上的工事。冷酷的黃連山,已經把殘陽一口吞噬瞭。暮色蒼茫中,被打下無名高地的敵人,向無名高地發起瞭反沖擊。除經戰陣的阿爾子日,怒視著冒上來的越寇,一便沉著應戰,一邊罵道:“格老子,不要命的來吧!”等到敵人快爬到跟前時,他大吼一聲:“打!”這群越寇便象秋風掃落葉一樣,就稀裡嘩啦被打下去瞭。  首戰告捷,戰士們歡喜得手舞足蹈,阿爾子日正要告訴大傢提高警惕,突然,“咣咣!”兩顆炮彈在陣地上爆炸。阿爾子日喊瞭聲“臥倒!”樹枝、雜草、沙石、煙塵,劈頭蓋臉砸瞭他一身。他正想拍打一番,“咚咚”又是兩炮。阿爾子日清醒過來,憑他當炮兵時的經驗,很快判斷出這是兩門六零炮在發射,炮陣地肯定離高地不遠。他想透過夜幕,查明敵炮位置。“噠噠噠”,一串機槍子彈,擦耳飛過,好險!他伏在戰壕邊,兩隻眼睛象獵人搜索獵物那樣,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點。  “咚咚!”又是兩炮,炮彈出膛的兩束火光,終於被阿爾子日發現瞭。它位於高地左前方一個窪地裡,相距不過60多米遠。好哇,你龜兒子吃瞭豹子膽,居然摸到老子鼻子下面瞭,我倒要你曉得鍋兒是鐵鑄的。阿爾子日死死盯住閃光處,心裡琢磨消滅它的辦法。  那炮自以為得計,“咚咣、咚咣”得越打越狂,有的同志沉不住氣瞭,“噠噠噠……”朝那炮陣地打瞭一陣重機槍,可惜子彈不會轉彎,那兩門炮,仍“咚咣.咚咣“地炸個不停。  機槍射手氣的還要打,阿爾子日制止瞭他,一面沉著冷靜地命令大傢不要盲目亂射,以免暴露目標,一面繼續仔細觀察。“好,龜兒子,看老子捶掉你!”他嚷瞭一句,從旁邊一個戰士手裡要來三顆手榴彈,跳上戰壕,悄悄地繞到一個較高的地方。大傢隻見他一揚手,“嗖嗖嗖”三顆手榴彈飛瞭過去,接著幾聲炸響,六零炮再也不叫喚瞭。戰士們驚喜得忘瞭向又反撲過來的敵人開火,連忙把他們的排長拉下戰壕,拍手稱贊:“打得好,打得好!排長三彈打兩炮。”“嚷傻子?敵人!”阿爾子日擦瞭把汗,隨即又指揮戰士們打退瞭敵人的第二次反撲。  黎明前,黃連山區死一般的沉寂。星光下,半山灰燼,隱隱約約顯露出高地前的幾十具屍骸。一輛蘇制軍用卡車,搶屍不成,反把殘骸作瞭遺屍的伴侶。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孟良崮戰役的啟示 孟良崮戰役我軍為何勝利?

  孟良崮戰役的啟示: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有很多敗仗都是輸得糊裡糊塗,從戰略戰術上一開始,就註定瞭他們的敗局。但一九四七年五月間的孟良崮戰役,卻是一場雙方的戰略意圖及戰術方案都已互相明明白白的硬仗,雙方的主將也都是指揮高手,沒有哪一方是糊塗蟲;而從整體兵力上看,當時,國軍有二十四個整編師(有的師相當於軍建制)共四十五萬人,比在山東的解放軍多十幾萬人,且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還有坦克與飛機助陣。但,孟良崮一役,國軍卻仍敗於解放軍,其精銳之師整編第七十四師遭全軍覆沒。  一九四七年四、五月間,國民黨四十五萬大軍,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統率,一字兒擺開,步步為營,穩打穩紮,向山東的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解放軍(九個縱隊、一個地方軍區共二十七萬人)推進,意欲將陳、粟部逼至膠東海邊,先予以包圍,爾後相機剿滅。為瞭打破國軍的進攻,避免被圍殲的危險,並且打擊一下因國軍占椐瞭延安而生的囂張氣焰,華東解放軍副司令、全權負責軍事指揮的第一主將粟裕,策劃瞭幾次部隊調動,以尋求戰機。最後,決定瞭“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戰略,即全力圍殲敵之精銳、王牌的第七十四師,從而既能威震對方,又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撕開敵人的合圍圈。  當解放軍在正面以五個縱隊即以十多萬兵力對國軍第七十四師施實圍攻,以四個縱隊分別從左、右隔開其與國軍第八十三師、二十五師的接壤,再以一個縱隊從後面堵住其退路時,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很快就明白瞭粟裕要圍殲自已的計謀。不過,此時解放軍對其雖已有合圍之勢,但,張靈甫憑其七十四師三萬兩千人的兵力及該師豐富的作戰經驗,他隻要向左或右方“轉進”,便可與國軍八十三師或二十五師靠近會合,因他與這兩個師都隻相距十多公裡。一旦與其中一支會合,張靈甫的危險便會解除,粟裕指揮的解放軍便不是那麼容易能圍殲七十四師瞭。更何況,國軍四十五萬兵力大部就都在周邊一百多公裡范圍內,隨時都會開瞭過來。   然而,對國民黨頗為忠心且盡職軍旅的張靈甫不但沒有迅速撤離,面對險情,他反而作出瞭“將計就計”的決策,將部隊拉上瞭就近的孟良崮山麓,主動讓解放軍來包圍自已,從而,使自已的七十四師做一個“釣餌”。在解放軍十多萬兵力圍住他的同時,周邊的四十多萬國軍則有瞭從外面又反包圍解放軍的機會。張靈甫相信,周邊幾十萬國軍,近則隻有十來公裡,遠也不過一百多公裡,他們開到這孟良崮,最多不過是半天、一天的時間。而憑七十四師的強大軍事實力與孟良崮的險要山勢,他張靈甫在此堅守一、二天都不成問題的。他認為,隻要四面的國軍一圍過來,他的七十四師不但能解圍,而更能實行“中心開花”的效果,使國軍創造出在孟良崮圍殲陳毅、粟裕的華東解放軍的大捷奇跡。  確實,張靈甫將部隊一拉上孟良崮,國共雙方的主帥主將便一下子明白瞭此時戰役性質的重大變化及其意義。蔣介石立馬知道瞭張靈甫的用意,看清瞭這個殲滅陳毅、粟裕統率的華東解放軍的機會(因為平日國軍想找解放軍決戰,卻往往找不到解放軍主力),連忙飛到徐州,親自敦促顧祝同趕緊指揮各路國軍開往孟良崮,對解放軍實施反包圍。相關閱讀推薦:孟良崮戰役雙方損失如何?孟良崮戰役的傷亡孟良崮戰役真相:解放戰爭最孤註一擲的豪賭孟良崮戰役簡介 揭秘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戰役張靈甫簡介 抗日名將張靈甫為何兵敗孟良崮?孟良崮戰役簡介及時間 孟良崮戰役發生在哪?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而陳毅、粟裕呢?原想在運動中殲滅七十四師,卻沒料到張靈甫主動受圍,還上瞭孟良崮,堅守待援。危險與戰機同時產生。擺在華東解放軍面前便一下子隻有兩種結局瞭:不是趕緊消滅七十四師,就是被七十四師粘往,反遭周邊圍過來的四十多萬國軍的重創。戰況到瞭這個階段,在孟良崮,雖說華東解放軍對張靈甫的七十四師握有瞭絕對兵力優勢,但從整個山東戰局來看,四十多萬國軍卻正在獲得一個戰機優勢。  進攻張靈甫的戰鬥是在五月十三日下午七時開始打響的。經過十四、十五日兩天的生死激戰,雖攻下瞭孟良崮一旁的幾個小山頭,但張靈甫的主力尚在頑守主峰,戰鬥仍進行得異常慘烈,方圓僅一點五平方公裡的孟良崮,已躺下瞭數以萬計血肉模糊的屍體。而攻山的解放軍各縱隊的傷亡也相當大瞭(此戰役解放軍共傷亡一萬兩千人),並且彈藥補充都出現瞭困難。加之,周邊國軍向孟良崮進發的情況,也令解放軍軍心很有些緊張。因此,華東解放軍總部與下屬縱隊有些指揮員提出:久攻不下,又是如此境況瞭,是否忍痛從孟良崮撒退,以保大軍不落入周邊國軍的包圍圈?  親處前線指揮所進行指揮的粟裕,自然透徹明白當前戰勢的嚴峻:獲勝與戰敗這兩種可能,都已接近瞭勝負概率的臨界線,此時,唯一能讓戰局偏向勝利或失敗的因素,就是對戰雙方的軍心瞭,而其中最重要的卻又是指揮官們的決戰信心與指揮效率。於是,粟裕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陳毅也宣佈瞭追究失職者責任的“撤職、查辦、殺頭”的三大戰場紀律)!並嚴令各縱隊務必不顧一切犧牲,限在二十四小時內攻上孟良崮,殲滅七十四師;各縱隊傷亡多少人,戰役結束後,保證給予補足建制;同時,打破解放軍歷來隻在夜裡打大仗的傳統(夜戰為躲藏敵飛機、坦克),十六日白天也繼續進攻,直至於十六日下午三時完全攻占孟良崮主峰,擊斃張靈甫。   而向孟良崮進軍的國軍呢?  直到十六日下午七十四師被消滅、張靈甫陣亡之時,除瞭國軍八十三師師長李天霞為著逃避蔣介石指責其援張不力,象征性的派瞭一個連,帶著報話機躲在孟良崮附近一個山洞中,蒙騙張靈甫謊稱他們“來援救”瞭外,整個孟良崮就再沒有其他國軍的影子瞭。張靈甫按常理推斷,隻要他堅守一、兩天,周邊國軍是無論如何都能開進來的,他也的確死守瞭近三天。然而,可悲的是,就是他守到第三天,不說遠處的國軍磨磨贈贈而沒有開到,就是近在咫尺(不到五公裡)的“戰友”八十三師與二十五師都沒有趕到位,從而使解放軍不僅有時間攻上孟良崮全殲七十四師主力,而且還有時間在已撤出戰場後,因清點被殲的敵人人數不夠三萬兩千人(七十四師兵員數),又重返戰場,再抓獲躲藏的敵散兵七千餘人。然後,解放軍才浩浩蕩蕩的從容撤走。  一場雙方原本都有資格可能獲勝、或都有危險可能戰敗,而在戰機上雙方又幾近相同的戰役,終於,以陳毅、粟裕贏得勝利、張靈甫則慘遭失敗身亡而記入史冊。歷史已被鑄就,人們不由自主創造自已新的歷史畫頁的活動,卻永不會停止。今天,從孟良崮戰役那陳舊的往事中,我們是不是可以領悟些什麼有益的東西呢?  至少有這麼三點吧:第一點、真正去做一件大事,而不是僅僅說說而已的話,計謀、戰略、策劃類層次東西,常常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做”或“實行”的效率才是第一位的。這裡,並非否定計謀、戰略、策劃這一類高級智力活動及其成果的重要,相反,任何大的事業的成功,都要起始於計謀、戰略、策劃,都是離不開計謀、戰略、策劃。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之所以說它們常常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有二層意思:  一是一般來講,真正想幹大事的人,基本上都屬於高智商群體。對於高智商的人來講,基本都會擁有幹某大事所需的有關文化與知識。因而,在高智商群體中,誰擁有這些有關文化與知識,並不能構成他的一種特別優勢。因此,這些高智商的人們之間的較量、比鬥、竟爭,都不會是在來源於有關文化與知識的計謀、戰略、策劃等方面,而隻會是如何有效地實施這些計謀、戰略、策劃瞭。當張靈甫將他的部隊拉上孟良崮之際,不僅陳毅、粟裕頓時明白瞭張的戰略意圖,就是遠在南京的蔣委員長也一下子懂得瞭此舉的深謀大計。然而,決定勝負結局的卻不是張靈甫“將計”而來的妙策。  當然,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弱智者,那麼你的高智商派生出來的計謀、戰略、策劃,相當多的時侯則會起獲勝的關健作用。不過,在能有成千百萬的人(包括來自山溝裡的青年人)受過高等教育的今天,在知識的傳播快得令人目不暇接、信息量也如海如洋之際,尤其在已進入市場竟爭機制社會的今天,你最好是認為:沒有人的智商會比你低!這才會使你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是任何聰明的計謀、戰略、策劃、理論,都不能孤立地來評價其正確與否,而必須將它放到它所要發揮作用的整體范圍中去考察,才能決定其高明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