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攻到南京蔣介石為什麼要逃跑?

  導讀:首先南京保衛戰在戰略上完全沒有必要,當時中國的大部分將領也反對死守南京。死守南京的計劃是唐生智打出愛國主義旗號的“極左”路線的產物。保衛南京的目的不是為瞭打贏戰爭,而僅僅是為瞭保衛和塑造“愛國者”的面子。更為可怕的是一旦有人提出這樣“極左”的愛國口號,沒有人能夠或願意出來阻止,因為大傢都怕承擔賣國或漢殲的罪名。蔣介石之所以不肯不戰而放棄南京也是害怕承擔  “賣國”的罪名。但以幾十萬人的生命為代價來塑造“愛國”的形象,實在太殘酷瞭。然而令人震驚的還是中國官僚的腐敗程度。唐生智在公共場合上信誓旦旦的宣佈要與南京共存亡,並銷毀一切船隻,斷絕瞭南京軍民的所有退路。但暗地裡卻為他自己準備瞭逃跑用的船隻,並在關鍵的時候帶頭逃跑。對於唐生智的撤退命令,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唐生智自己下的撤退命令;另一種說法是蔣介石向唐生智發出“若不能堅持可以撤退”的命令。但不管怎麼說,唐生智都付有無法逃避的責任。  軍隊司令在下達撤退命令時,一定要說明向哪個方向撤退、以什麼方式撤退、誰先退誰後退、誰來斷後掩護,這是司令官的起碼責任。絕不能說一聲“撤退”,就扔下軍隊不管自己首先逃跑。如果唐生智能夠少貪生怕死一些,指揮南京的軍隊有組織地撤退,絕不會死那麼多人。抗日戰爭中,象唐生智這樣口頭上最英勇無畏,實際上最貪生怕死的腐敗官僚,絕對不是少數。後來唐生智又投靠共產黨,作瞭一個 “花瓶”的政協委員,1970年去世。 相關閱讀推薦:揭秘:近代史上蔣介石的長孫蔣孝文的酒色人生1948年傅作義為何抱怨蔣介石“不愛江山愛美人”臺灣二二八事件68周年 蔣介石銅像被斬首清算臺灣基隆蔣介石銅像被斬首 疑似2人以上所為郝柏村為何能做蔣介石的侍衛長?能力強背景單純蔣介石為何軟禁胡漢民:胡稱孫中山死後我管你

揭秘:抗日戰爭史上那些當過土匪的東北抗日名將

  馬占山(1885—1950)是吉林省懷德縣人。1903年,馬占山因弄丟地主傢的一匹馬,被逼落草為寇。日俄戰爭結束後,清政府招撫“綠林好漢”,馬占山帶領手下“弟兄”下山接受清政府收編,1925年成為張作霖麾下騎兵第二軍軍長。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龍江省嫩江橋面,馬占山率部向日本侵略者奮起反擊(史稱“江橋抗戰”),被認為打響瞭武裝抗日鬥爭的第一槍。馬占山經媒介渲染成為民族英雄,瞬間紅透華夏。有人特制包銷“馬占山牌香煙”,有人上街募捐“馬軍長抗日基金”,馬傢軍每天收到慰問品數以噸計。  人們不知道,此時馬占山也面臨著諸多選擇——日本關東軍多次與馬占山接洽,勸其放棄抵抗。沒過多久,馬占山出現在事關偽滿洲國建國的“四巨頭會議”上,並就任偽滿洲國軍政部總長兼黑龍江省省長,站到瞭中華民族的對立面。  就在人們以為馬占山就此走上親日路線時,他卻來瞭個180度大轉彎,秘密將2400萬元款項、300匹戰馬及其它軍需物資運出城外,繼續抗日,並率軍隊一度攻至農安縣城,威脅長春。  1937年“七七”事變後,蔣介石任命馬占山為東北挺進軍總司令兼東北招撫。他堅持同共產黨人合作抗日,1938年因病到延安就醫,中共中央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毛澤東致詞,稱贊他是始終如一、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  謝文東:抗聯軍長抗戰後成土匪  謝文東(1887-1946)是遼寧寬甸人。1925年,幾個土匪朋友綁票牽連到謝文東被官府捉拿,他舉傢逃至黑龍江省依蘭縣。“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謝文東樹起抗日旗幟。1934年3月8日,他帶領當地2000多農民舉行暴動,打死日本關東軍第十師團六十三聯隊聯隊長飯塚朝吾大佐等17人。  1934年10月,謝文東的隊伍被日偽軍近萬人包圍,經過數日苦戰,人員傷亡殆盡。1935年1月,謝文東在黑龍江方正縣遇到共產黨員趙尚志,與其組成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1936年9月,謝文東升任抗聯第8軍軍長(與抗聯第1軍軍長楊靖宇平級),帶領部隊與日偽軍交戰20多次。  從1939年冬天開始,日本關東軍出動70萬日軍和30萬偽軍對東北抗日聯軍進行“大討伐”,謝文東的抗聯8軍由鼎盛時期的2000多人銳減至一二百人,戰士們凍死、餓死的越來越多,7個師除戰死的師長外,有5個師長率部下投降。1939年3月19日,謝文東在走投無路之下,率領僅有的24名部下向日偽投降。  謝文東投降後堅持不為日滿政府做事,在煤礦當瞭一名普通員工。抗戰結束後,他在國民黨的支持下又發展起近4000人的匪幫。1946年4月解放軍剿匪,11月20日俘虜瞭謝文東及其兒子。12月3日,在群眾的血淚控訴中,大土匪謝文東被處決。   張海天:詐降後猛打日軍  張海天(1890-1939)綽號“老北風”,是遼寧海城人,二十出頭當瞭土匪,逐漸成為遼河一帶著名的土匪頭子。  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長期在東北向土匪提供大批的槍支、金錢,以便關鍵時刻能為己所用。過去數年中,土肥原沒少在“老北風”身上下功夫,“九·一八”事變後,他派大漢奸凌印清來找“老北風”,讓其率部歸順日本人。與此同時,張學良也派人找到“老北風”,勸他擒奸抗日。張海天對張學良派來的人說:“雖然少帥過去派兵打我,但我沒話說,你是官,我是匪。但小日本來瞭就不行,因為我是中國人。”張海天決定詐降,再拿凌印清開刀。1931年11月3日清晨,天降大霧,張海天突然率部突入凌印清盤踞的三道溝。一槍未放,生擒凌印清及偽軍200餘人。  “老北風”在對日作戰中打過不少勝仗,1932年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軍區第二軍區第三路司令長官。以後,“老北風”數次受傷並赴北平療傷,1939年在貧病交加中逝於北平。  一、遊牧民族的部落組織,本身就是一個戰鬥單位,可以說,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凡成年男子都是戰士,婦女、兒童、老人提供後勤保障。  二、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就是天然的練兵,遊牧民族習騎射,騎兵優勢自然比以步戰為主的漢族軍隊強大。相關閱讀推薦:抗日戰爭時期三大慘案:花園口決堤事件怎麼回事二戰歷史解密:抗日期間被冤殺的國民軍軍長是誰?揭秘:孔祥熙從革命到抗日不為人知的諸多貢獻惡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部最慘烈的一次突圍歷史上臺灣人民悲壯抗日史:犧牲者竟達到65萬人抗日傳奇:陳毅險被日軍俘獲 遭包圍渾然不知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三、嚴酷的生活環境鍛煉瞭遊牧民族的習性,他們生活的地區,多是大漠草原或是森林荒漠,嚴寒多風,許多地區缺水,這裡的人在與自然抗爭的過程中練出瞭不畏惡劣環境的特點,比之漢族地區相對優裕的生活,他們更適合戰鬥。  四、遊牧民族各部落之間經常為領地、水源、草場、牲畜而發生戰鬥,使他們習慣瞭戰鬥的生活。  因此,以農耕為主的漢族一般是打不過遊牧民族的。  但是漢族也有他的優勢,這些優勢是:  一、漢族具有技術優勢,他們的兵器和其他軍事裝備往往優於遊牧民族。  二、漢族以步戰為主,步戰利於要塞攻堅,利用堅固的城池堡壘可以化解遊牧民族的騎兵優勢。  三、漢族地區物產豐富,利於打消耗戰,如果做到堅壁清野可以很好地拖跨遊牧民族。  四、北方地區的漢人非常強壯,且處在對敵作戰的前沿,隻要經過很好的訓練,他們具有比遊牧民族更強的戰鬥力。  五、南方地區的漢人雖然相對弱小,但南方擁有江河湖泊和多林的山地,如果能有效利用地形也可以對抗遊牧民族的騎兵。   六、漢族具有人數上的優勢。  因此,如果漢族能利用自己的長處,那麼完全可以擁有不弱於遊牧民族的戰鬥力。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較多的馬匹,那麼騎兵優勢則與遊牧民族共同擁有瞭。可是歷史上的漢族多沒有發揮自己的長處,因此面對遊牧民族的騎兵,蒙受瞭巨大的損失。再有就是漢族內部不團結,統治集團昏庸無能,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抗日戰爭時期三大慘案:花園口決堤事件怎麼回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老百姓經受瞭從沒有過的苦難,以下三個事件是中國老百姓經歷的慘案中最大的。  花園口決堤事件:  又稱花園口決堤、花園口慘案,是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當局利用黃河伏汛期間決堤的災難性事件,發生於1938年6月9日。其目的是進行“以水代兵”,造成平漢鐵路以東地區的洪水泛濫,以此阻止具壓倒性優勢的日軍機械化部隊沿黃河西進。國民黨當局為瞭取得“洪水滔天”的奇效,對老百姓嚴格封鎖消息。等到洪水來臨,百姓躲之不及,造成瞭89萬人死亡的慘禍,這是中國抗戰史上非常沉痛的一筆。   長沙大火:  又稱文夕大火,發生於1938年11月13日凌晨的一場人為毀滅性火災。因應日寇的進犯,國民黨當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瞭焚燒長沙的計劃。但在計劃正式實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卻讓這場火災變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終導致長沙3000多人喪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經濟損失約10億元。也讓長沙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   重慶防空洞慘案:  又稱較場口隧道慘案、6·5慘案,發生於1941年6月5日夜晚,日軍再一次空襲重慶,僅能容納四五千人的較場口防空隧道裡擠進瞭一萬餘人。由於擁擠和缺氧,造成大量進入隧道躲避空襲的重慶市民死亡,關於具體死亡人數,史學界至今仍有爭議。  大轟炸時期,重慶的情況比較復雜,統計工作的精確度較低。在此特殊條件下,要對死亡人數作一精確統計,很顯然是不現實的;即使作出瞭也是難以令人認同的。相關閱讀推薦:“三一八慘案”:北洋軍閥是怎樣向學生開槍的?解密臺灣二二八事件:一個小販引發的流血慘案臺灣“二二八事件”:一個小販如何引發流血慘案北魏河陰慘案:爾朱榮屠滅滿朝文武立威擅權南唐江州慘案:一條魚引發的全城大屠殺

惡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部最慘烈的一次突圍

  一 岡村寧次的“晉冀豫邊區肅正作戰(C號作戰)”  日本防衛廳在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華北治安史》中,詳盡記錄瞭日軍圍剿八路軍總部的作戰行動:  晉冀豫邊區肅正作戰(C號作戰)  (5月15日-7月20日)  敵情:共軍第18集團軍及19師仍盤踞於晉冀豫邊區的山嶽地帶(太行軍區)及沁河中遊的河畔地帶(太嶽軍區),屢次巧妙避開日軍討伐的鋒芒,企圖擴大其勢力。  第一軍於5月8日下達瞭第一期作戰命令。  ——  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及協同作戰的第一、第八旅團,對涉線北面的共軍根據地,從東面、北面構成瞭封鎖線,第36師團進其西面和南面,從而完成瞭對共軍的包圍圈。   二 殺人挺進隊  岡村寧次制定瞭從圍剿到暗殺的周密計劃,企圖一舉殲滅八路軍有生力量和首腦機關。殺人挺進隊是其重要的一步棋。《華北治安史》中這樣介紹殺人挺進隊:  根據第一軍的要求,第36師團的兩個步兵聯隊分別編成“特別挺進殺人隊”(步兵第223聯隊以益子重雄為隊長,第224聯隊以大川桃吉為隊長,由特別選拔的改穿便衣的約一百名士兵組成。)  殺人挺進隊的任務:深入敵後捕捉敵首腦,如不得手也應攪亂敵指揮中樞,報告敵主力方向及所隱藏之軍需品。  三 南艾鋪生死決戰:臨時找到一個營的作戰部隊阻擊2萬日軍  3萬日軍經過周密計劃將八路軍總部團團圍住。其時,八路軍總部周圍並沒有正規的作戰部隊,大部分都是沒有摸過槍的醫院、報社、銀行、學校的同志,老人、婦女、帶眼鏡的占多數。  副參謀長左權臨時找到瞭偶然路經南艾鋪北面的一個營,就地阻擊日軍。  這個營的八路軍把人的勇氣發揮到瞭極致。很多八路軍全身捆滿手榴彈,手裡舉著冒煙的手榴彈沖入敵群;營長的腸子被炸出來,自己隨手塞進去繼續戰鬥,就是這種讓日軍心膽俱碎的打法,打退瞭日軍一次又一次進攻,為總部轉移贏得瞭時間。  四 百合花凋落  即使日軍遭遇瞭最最頑強的阻擊,還是有許多機關、學校、後勤、文藝團體的人員,沒有突出重圍。很多人在被日軍追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跳下瞭懸崖,峽谷裡到處都是人和騾馬的屍體——後勤人員在跳崖時把騾馬輜重都拉瞭下去,什麼都不願落在日本人手裡。  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份資料能夠表明,被圍的八千人中,到底有多少人犧牲,但可以肯定,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同時,在疏散突圍過程中,年僅37歲的

細說: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國內潛伏著的七種女特務

  導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特務圈子復雜而凌亂。中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境內的特務活動明顯增加,各式女諜的人數急劇增多,並開始類型化:  第一種是直接參加戰鬥的女情報人員。這類女間諜通常隻是為瞭執行特殊的軍事任務才使用,畢竟培養一個諜報人員的成本要比培養一個士兵高很得多。在重要的戰爭中,使用這樣的間諜往往會收到奇效。例如當時轟動一時的“女英雄”黃百器就是此類。  第二種是情婦類的女情報人員。這種類型的間諜通常都對相貌有較高要求,而且她們肩負的都是“深入虎穴”的“重大任務”,風險性很高,但是一旦成功就會獲得很高的聲望和豐厚的回報。例如當時活躍在南京、蘇州、上海一帶的一位神秘的美人藍小姐就是此類。她通過和許多高官的曖昧關系獲得瞭很多價值頗高的情報,但是最後由於身份暴露,被人殘殺在野外。  第三種是女打字員和事務員身份的女情報人員。這種類型的間諜打入各級省、市、縣政府機關,依靠自身職務獲取情報,並發展下線。當時日本發展的一位“金太太”就成功打入直隸政府重要機關,潛伏多年而未被發現。   第四種是低層的女情報人員。她們通常以妓女身份作為掩護,和各階層人士接觸,獲取價值較低的信息,風險性也相對較小。這樣的女諜出名較難,幾乎都不為後人所知。  第五種是以旅館商社服務員、傢庭傭人等身份為掩護的女情報人員。這些人往往可以把自己變成一個據點,成為諜報的中轉站。有一次,汪精衛等人在南京的一個賓館開會,一名女諜就通過服務員之便在一臺鋼琴內放置竊聽器,把會議內容全部記錄下來,轉給瞭國民黨。  第六種是做輔助工作的女情報人員。她們主要充當聯絡員,這些人雖然沒有眼花繚亂的業績,但是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七種是擔任宣傳工作的女情報人員。她們的主要工作是宣傳各種思想。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從戴笠身邊女特務變身胡宗南夫人的葉霞翟揭秘戴笠對付漂亮女特務的殘酷手段:始亂終囚!金正日傷心欲絕:朝鮮絕色美女特務的悲慘下場戴笠蹂躪美貌女特務的驚人手段!戴笠虐待女囚秘聞戴笠在女特務中選老婆:白天當秘書晚上是夫人女特務們的結局:戴笠對漂亮女特務的殘酷手段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這些間諜的分類,並不說明一個間諜隻能從事其中的一種工作,許多女諜其實是有多重工作身份的,而川島芳子更是所有類型間諜的集大成者。多數女諜能做到的,她能做到;多數女諜不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她具有很大的開創能力,許多以前女諜沒有涉足的領域都留下瞭她的蹤跡;從前許多大事件很難有女諜的身影,而隨著川島芳子的出現,這種常規被打破瞭。川島芳子的介入無疑為已經復雜萬分的間諜場帶來瞭許多變革,她的出現使英雄主義的行為方式成為眾多同行者的效仿對象。川島芳子在這一行業裡“威名遠播”,而在她的墓碑上也刻下瞭這個行業的名稱,以鄙視和痛恨之名。她在間諜圈裡蹈死沖鋒,成為日本侵華集團借以殺害中國人的一把刀,而她自己也因間諜這個罪名被判死刑。  特務工作是川島芳子的終身事業,正是這一事業成就瞭她的“無尚威名”,也是這一事業讓她走向瞭滅亡。1906年,清廷大勢已去之時,她出生在肅親王府裡,排行十四,取名愛新覺羅·顯靆。1912年清亡,她被送給日人川島浪速做養女,養父為她起字“東珍”。1912年以後,她有瞭一個為人熟知的日本名字——川島芳子。   從皇傢名號到日本名字,她名不副實:顯靆,她光顯不瞭清朝已經傾倒的門楣;東珍,日本未將他當做東洋珍客來對待;川島芳子,被人熟知為人猜疑的日本名字背後,卻是一個中國人。早非日本人,卻替日人做瞭許多日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在“皇姑屯事件”中攻克關鍵難題,成功炸死張作霖;在上海興風作浪,最終扇起“一·二八事變”;成功將婉容偷運到大連,協助偽滿洲國建立。她被日本軍部稱為“可抵一個精銳的裝甲師團”。她迷失於贊美之中,成為日人屠殺中國人的一把軍刀,日本“戰爭機器 ”的最佳潤滑油。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盤點:抗日戰爭時期戰場上的5支國民黨王牌部隊

  導讀:抗日戰爭後,國民政府重新命名組建的新編第一軍、新編第六軍(簡稱新一軍、新六軍,下同)、第五軍、整編第七十四師(整編前為七十四軍)、整編第十一師(整編前為第十八軍),是國民黨的五大王牌軍,也是抗日戰場上國軍的五支英雄部隊。這五支部隊,在同日寇作戰中戰功赫赫,屢創強敵,為中國人打出瞭威風,譽滿中外。  一九三六年三月,蔣介石接受徐庭瑤考察歐美軍隊現代化裝備後所提出的建議,在南京成立陸軍交輜學校。一九六七年,在交輜學校基礎上又擴編建成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任團長。全面抗戰爆發後,杜聿明率裝甲兵團的兩個連參加淞滬會戰。一九三八年,裝甲兵團撤至湖南湘潭整訓,後擴編為第二○○師。同年冬該師又擴編為新編第十一軍。一九三九年一月,番號又改為第五軍,杜聿明任軍長,下轄第二○○師(師長戴安瀾)、榮譽一師(師長鄭洞國)和新二十二師(師長邱清泉)。第五軍是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唯一的機械化軍。在杜聿明統率下,該軍註意訓練,士氣旺盛,號稱新軍,一時蜚聲全國。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五軍在昆侖關戰役中奮勇搏殺,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坂垣征四郎所部的第五師團第十二旅團,殲敵六千餘人,取得重大勝利。此役後鄭洞國調升,帶走榮譽一師,第五軍由廣西移駐雲南,第九十六師(師長餘韶)調歸其建制。   一九四二年三月,根據中英兩國政府簽訂的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及英方請求,國民政府令第五軍、第六軍、第六十六軍組成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開赴緬甸對日作戰。三月上旬,第二○○師到達同古,接著便在此與日軍發生第一次惡戰,殲敵五千餘人,在中國遠征軍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由於孤軍深入,日軍兇悍,第二○○師被迫撤退。新二十二師繼而在斯瓦戰役中重創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四月中下旬,第九十六師又在平滿納抗擊日軍兩個師團的猛烈攻擊,雖傷亡甚重,但陣地始終未被敵人突破。因中美英三方在戰略上的矛盾及指揮上的混亂,導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並於4 月底開始撤退。第五軍的第二○○師、九十六師歷盡磨難,撤回國內;而第五軍軍部、新二十二師及第六十六軍的新三十八師則撤退至印度。這次撤退損失慘重,第二○○師師長戴安瀾在指揮部隊撤退中不幸中彈,壯烈殉國。噩耗傳來,舉國悲慟,蔣介石親自為其舉行葬禮,中共領導人毛、周、朱、彭等均打電報表示哀悼。第五軍在出國作戰前共有四萬兩千人,戰鬥中死傷七千三百人,而在撤退中死傷竟達一萬四千七百人,其中絕大多數又是在穿越緬北野人山中丟掉性命的,當時的情景實在是慘不忍睹。許多將士後來回憶談起那段遭遇時,仍不免為之動容。   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在漢口組建第七十四軍,俞濟時任軍長,下轄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師和俞濟時自兼師長的第五十八師。該軍成立後不久就奉命參加淞滬會戰,一戰便名震淞滬,真乃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參加完南京保衛戰後,第七十四軍被調至湖北沙市休整,補充乒員。一九三八年,第七十四軍又先後參加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十一月,該軍開赴湘陰、長沙一帶整訓,並擴充為三個師,分別為第五十一師(師長王耀武)、第五十八師(師長馮聖法)、第五十七師(師長施中誠)。一九三九年,俞濟時又率部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一九四○年,俞濟時升職,由王耀武任七十四軍軍長,李天霞接任五十一師師長一職。王耀武對蔣介石的提拔感激涕零,立誓要將第七十四軍訓練成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服從指揮的軍隊。一九四一年三月,王耀武指揮七十四軍參加上高會戰,大敗日軍。軍政部長何應欽曾在國民參政會上說,這次作戰是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第七十四軍因作戰有功,國民政府特頒軍中最高獎旗 —- 飛虎旗一面,以彰其功,第七十四軍也一時名聲大噪,被譽為抗日鐵軍。相關閱讀推薦:白江之戰:中國歷史上打得最痛快的一場抗日戰爭沒有美國的原子彈

白江之戰:中國歷史上打得最痛快的一場抗日戰爭

  導讀:說起中倭之間的戰爭,一般人均會想起中華民族死傷三千多萬人的抗日戰爭,令人切齒嗟嘆、盡喪北洋水師的甲午海戰,十六世紀慘烈的抗倭援朝戰爭以及忽必烈居心叵測想順帶消滅漢人“新附軍”、最終功虧一簣的元朝征倭大戰。數次戰爭,說句實話,代價巨大,敗多勝少。特別是距離今日最近的抗倭戰爭,最後關頭,如果沒有美國最後兩顆原子彈,狂妄叫囂“一億玉碎”的倭人不知還要塗炭我中華多少生靈。  其實,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們偉大的唐朝先人曾在朝鮮半島的白江(今韓國錦江)幹凈利索地打過一個漂亮仗,使得倭寇偃旗披靡、一蹶不振。當時,漢軍、新羅聯軍兩萬多(漢軍一萬多,新羅軍不到一萬),對倭軍、百濟聯軍七萬多(倭軍五萬,百濟軍兩萬),真正以少勝多,重創倭夷,且水陸並勝,焚燒倭軍戰般四百多艘,四戰走捷,倭、百聯軍不戰即降,餘則倉惶遁走。而且,與明朝援朝抗倭不同,那次戰爭明朝主將鄧子龍與朝鮮主將李舜臣均壯烈戰死;白江之戰,唐軍主將劉仁軌與新羅王金法敏都精神抖擻,完好無損。倭國國內大震,剩下未被屠殺的殘兵敗將逃返本島。心肝膽裂之餘,倭人在國內鑿三重巨塹以防唐軍進攻。   當時當地,如此赫赫戰功,《舊唐書·劉仁軌》傳中,卻隻有短短一百二十三個字:“於是(劉)仁師、(劉)仁願及新羅王金法敏師陸軍以進。(劉)仁軌乃別率杜爽、扶餘隆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江往白江,會陸軍同趣周留城。(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日,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扶)餘豐脫身而走,獲其寶劍。偽王子扶餘忠勝、忠志等,率士女及倭眾並耽羅國使,一時並降。百濟諸城,皆復歸順。”《資治通鑒·唐記十七》基本也是類似的描述,短短數十字。   即使以現代眼光來看,白江之役不可不謂大勝:又是以少勝多,又是水陸並進,又是“借東風”燒敵船,又是友軍配合作戰破敵聯軍,該記載該褒功該宣傳的地方多的是。但在唐朝,以及書寫新、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鑒》的五代和宋朝,倭國名氣太小,近乎被史臣忽略不計。當時的大將們,也以平高麗、滅突厥、卻土蕃、擊回鶻等等自耀大功,誰都不會把打敗倭人的戰績拿出來顯擺。當時的中國人,也沒多少知道倭國,估計可能吃過倭瓜。就像今天的美國人,如果對他說美國大兵很狠狠教訓瞭斯威士蘭一頓,對方肯定一臉茫然:“斯威士蘭,哪裡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有石油嗎?不是斯裡蘭卡吧?……”一直到數月後在哪個電視小節目上看見娛樂新聞數千美女猛晃豪乳競當國王新妃,這個美國人才恍然,“哦,斯威士蘭是南非一個部落小國啊。”由此可推,美國將士也隻會吹牛說“兄弟在二戰、韓戰、越戰的那會兒……”絕對不會吹噓他在斯威士蘭宰過多少“馬猴”――當時的唐朝,乃世界性泱泱帝國、天朝,所以,對白江之戰,根本沒有什麼人太當回事,不過是一次雞毛蒜皮的小勝利而已。相關閱讀推薦:朝鮮戰爭情報戰:美國為何捕獲不到中國軍隊行蹤書生將軍陳慶之的戰爭神話:陳慶之與白袍軍半島硝煙散盡:朝鮮戰爭真正的贏傢為何不是中國朝鮮戰爭內幕:李奇微怎樣破解彭德懷作戰規律?韓上將憶朝鮮戰爭 對志願軍有一種怪異的恐懼感叢林中的血戰 美日太平洋戰爭狙擊手PK大盤點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盛唐大宋,對倭國真的不甚瞭瞭,道聽途說,隻作如下記載“日本,古倭奴也……國無城郭,聯木為柵落,以草茨屋(貧民窟一樣的草棚子)。左右小島五十餘,皆自名國,而臣附之(散亂的部落聯盟)……其俗多女少男,有文字,尚浮屠法……其俗椎髻,無冠帶,跣以行,幅節貫後,貴者冒錦(倭國自古就窮);婦人衣純色裙,長腰襦,結發於後(跟高麗學的)。至(隋)煬帝,賜其民錦線冠,飾以金玉(日本在煬帝之前連衣冠都沒有,更甭想“衣冠人物”和“道德文章”)……;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或雲:日本舊小國,並倭國之地……”直到“遣唐使”一批批來大唐跪拜求學打秋風,中華才對這些矬個子的小人種稍加留意。其中一批貢使來唐,副使仲滿(阿倍仲麻呂)“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朝衡就是晁衡,這倭國哥們在天寶十三年忽起思鄉之情,想搭乘遣唐使藤原清河的便船 “衣錦還鄉”,中途遇風,差點被淹死。詩仙李白以為和自己一塊吃過倭瓜並收受過對方一件日本裘皮大衣的矮小哥們喂瞭王八,三兩黃酒下肚,信筆塗鴉,有《哭晁衡卿》一詩: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沒有美國的原子彈 中國還能不能結束抗日戰爭?

  復雜的感情 :仇日還是憎美  整個日本一片震驚,隨後是傷心屈辱、惶恐茫然。一個又一個有淚無聲或聲嘶力竭捶胸頓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進自己的肚腹,顢頇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邊,尤其是中國,卻鞭炮鑼鼓一片歡騰。戰爭結束瞭,而且是中國贏得瞭最後的勝利,晚清以來 100 年民族失敗的恥辱史終於畫上瞭句號。這個自參與八國聯軍打下北京,就一直在龐然大物的中國面前兇惡、狂妄、刁蠻、殘暴地跳來跳去鬧騰個沒完的小個子國傢,乖乖認輸瞭!縱觀 20 世紀,如果說隻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國人驕傲和慶賀的話,那就是抗戰的勝利。中國人站起來瞭,雖然他後來又站起來瞭好幾次

揭秘:抗日戰爭史上“戰神”薛嶽殲滅瞭多少日軍

  導讀:一次會戰:薛嶽稱粉碎日軍迷夢;日方戰史稱日軍無意攻取長沙  國軍將領薛嶽,因抗戰期間指揮長沙會戰“三戰三捷”,在坊間不但享有“戰神”之名,且被譽為“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譬如,曾有紀錄片如此扼要描述其功勛:“1946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第一次將自由勛章授予一名中國人,一位著名的抗日戰神,以表彰他在抗日戰爭中的攻擊,這位獲此殊榮的就是薛嶽上將。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抗日第一戰將,殲滅日軍最多,僅他指揮的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人。”  但揆諸史料,上述褒贊爭議極大。以前三次“獲捷”之長沙會戰為例——第一次會戰,按薛嶽之說法:“敵六路會犯長沙,預對國際宣傳:‘九月杪占領長沙。’並取分進合擊戰法。但其一0六師團由奉新、靖安、上富、甘坊、找橋、銅鼓以趨瀏陽,須通過一九二公裡山嶽地帶,道路崎嶇,運動、聯系、補給均困,宜其為我各個擊破,非獨占領長沙之迷夢為我粉碎,反而取笑國際。”  但日方戰史中,並不存在“第一次長沙會戰”。因此次作戰,日方意圖並非占領長沙。其戰略目標是“為瞭促進在華中樹立中央(汪)政權的氣勢”,其戰術目標是“在最短期間內,捕捉敵第9戰區主力部隊,將其殲滅”。隻不過,“重慶方面判斷我軍進攻目標為長沙”,故而在長沙周邊部署瞭相當兵力,“當發現我軍反轉後,又向國內外宣傳其勝利稱:‘日軍到底不能攻占長沙,10月1日已行退卻。’重慶軍將此次作戰稱為第一次長沙作戰,並歌頌其作戰勝利。”   岡村寧次並在戰後總結教訓時強調:“(重慶軍已)決心放棄長沙。但我軍對之攻而不取,回師原防,敵則立即宣傳業已反攻奪回長沙,且對其作戰軍、師頒發獎賞,竭力鼓舞其士氣,由此看來,今後進攻作戰,一旦攻陷要地,即須予以確保。”“如指示第106師團暫時延期反轉,則我軍可立即攻陷長沙,且易於保持”  二次會戰:重慶高層承認吃虧極大,日方戰史稱國軍遺屍5萬餘具  第二次長沙會戰,重慶方面再次著力宣傳日軍攻占長沙失敗,稱作“大捷”。但軍事高層洞悉內幕,並不認為此役獲勝。如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在日記中寫道:“一、湘北戰之序幕,敵人掃蕩大雪山時,戰區所報我軍如何轉出反包圍敵人等等,完全子虛,斯役我第四軍吃虧極大。二、敵人打過汨羅江以後,我軍已無有戰鬥力之軍、師。三、所報俘獲敵人不到十個,槍許有幾支,餘可想矣。”故大發感慨:“由謊報一點看我國軍人無恥,可謂達於極點。”另據王世傑披露,“當時薛嶽等之軍報,謂我軍始終未退出長沙,實屬謊報。聞委員長對此甚憤怒。”相關閱讀推薦:“戰神”薛嶽的哪一舉動險些改寫瞭中國近代史戰神薛嶽:未經批準竟敢調動蔣介石的10萬大軍揭秘蔣介石因何用“打仗不行”來羞辱孫立人將軍揭秘1950年杜魯門不認蔣介石,協助李宗仁奪權?揭秘敗軍之將李宗仁訓斥蔣介石:都是你搞糟瞭!贊揚薛嶽將軍不是神化薛嶽將軍:薛嶽率部殲敵數字考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日方戰史則稱:此役發動之目的,是鑒於第9戰區“自1939年秋迄未發動作戰”,因此決定“給予一次沉重打擊。但其目的並不在於奪取地盤和物資。”戰役推進期間,日方還破獲瞭“薛嶽長官準備由東方側擊我軍的會戰指導方案”,並隨後按該情報針對性調整佈局,結果發現中方陣地“與特情報告的陣地線完全一致”。由此不難理解國軍傷亡之慘重,按日方統計數據,此役國軍遺棄屍體54000具,被俘4300人;日軍戰死1670人,戰傷5184人,死傷戰馬2260匹。  9月27日下午,長沙失陷。當日,日軍司令官阿南惟幾在日記中寫道:“此次作戰在於粉碎第9戰區的戰鬥力,打開通向重慶的道路,豈能以占領長沙、掠奪糧食等為目的?” 10月1日,日軍決定反轉,撤離長沙,其戰史反思道:“這樣秩序井然地占領和撤退,毫未留下任何被占領的痕跡。重慶方面卻不斷宣傳‘長沙未被占領’,反而被敵利用進行反宣傳,產生瞭啼笑皆非的結果。”  三次會戰:薛嶽稱殲敵五萬有餘;日方戰史稱日軍戰死僅千餘人  關於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九戰區的戰報可謂相當輝煌。報告謂:“敵軍官兵遺屍五萬六千九百四十四具,馬一千二百三十二匹。其敵已焚化之陣亡及重傷官兵則遍地皆是。其輕傷能隨隊行動逃回之官兵,則尚不在此數之內。生俘敵松野榮吉炮兵大尉以下官兵一百三十九員名,軍馬二百六十八匹。”   對薛嶽該報告,重慶軍令部作瞭修訂。軍令部在會戰概要中謂:“十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一周間,敵陸續抽調其……所屬各部隊,集中嶽陽附近地區,其總兵力約五萬餘。……敵之傷亡損耗,據俘虜敵各部隊官兵供詞綜合判斷,敵軍傷亡當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損耗更無計矣。”據此,已可知薛嶽所報“遺屍五萬六千九百四十四具”,乃是浮誇之數。再觀日方戰史,其數據謂:此役,國軍遺棄屍體28612具,被俘1065人;日軍戰死1591人,戰傷4412人,死傷戰馬1766匹。  綜上,薛嶽於抗戰期間所指揮之對日作戰,固屬其不可磨滅之歷史功勛。然所謂的“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能否算恰如其分的褒贊,恐還有待商榷。下期《短史記》,即擬以第三次長沙會戰為例,剖析該褒贊之真實性究竟如何。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抗日戰爭後蔣介石為何棄用“戰神”薛嶽?

  導讀:白崇禧、薛嶽、孫立人三人,公認乃國軍將領之佼佼者,甚至在網友中享有“戰神”之虛譽。但去臺後,三人均不獲重用。白、孫之緣故,《短史記》已有闡釋——白氏政治立場反蔣,更在內戰末期頻頻“通共”;孫氏在臺任陸軍總司令期間,一腳“通共”,一腳親美,且欲聯合“自由派”推翻蔣介石。  薛嶽去臺後長期閑置,究其原因,實與白、孫二人雷同。早在1944年,抗戰尚未結束,薛氏即與李濟深密謀合作倒蔣,試圖在史迪威的支持下,脫離重慶另組新政府。據李濟深自述,“我派李卓賢到重慶去見史迪威,……又派人去與薛嶽聯絡,薛嶽那時也與美國接上瞭頭。”薛氏“反蔣”一節不算秘密。但內戰期間,其“通共”情事,則迄今鮮有人知。據大陸解密檔案文件,1949年5月間,薛氏與中共過從甚密,且一度承諾反蔣舉事。   薛氏其人,政客色彩頗濃,本質上並非一純粹軍人。三次“長沙會戰”,其政治考量遠甚於軍事謀劃,故戰報謊話連篇,以至於軍令部部長徐永昌慨嘆:“我國軍人無恥,可謂達於極點”。1948年,薛氏更與餘漢謀、張發奎等粵籍軍人合謀,欲扶植孫科組閣,且內定張發奎為國防部長,薛嶽為參謀總長,餘漢謀為軍政部長。惜乎粵系不敵桂系,謀劃未成。其後,薛氏又趁蔣氏嫡系部隊苦戰於淮海,與張發奎、餘漢謀提出“粵人治粵”之口號,意在將宋子文驅離廣東。蔣氏無奈,遂任命餘漢謀為廣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為廣東省政府主席,張發奎為陸軍總司令。1949年2月,薛嶽走馬上任;5月,即與中共建立瞭秘密聯系。  據檔案文件顯示,先是,5月4日,蔣光鼐赴港向中共傳遞消息稱:“張(發奎)、餘(漢謀)、薛(嶽)對反蔣一致,對聯共則各懷心事,彼此未能共同商討。……薛表示雖恨蔣,但不滿中共,態度仍極頑固。”其時,桂系白崇禧正與中共積極聯絡,且承諾“中共若有什麼指令,他馬上照辦不誤”,故蔣光鼐還提到,桂系甚至擬“移師湘粵邊境,以威脅駐粵蔣系兩軍,促進張、餘、薛之決心與勇氣。”工作進展很快。至5月13日,地下黨致電周恩來,明確提到“薛嶽已決心反蔣”。文件稱:“據蔣(光鼐)說,薛嶽已下決心要幹,組織工農革命政府,且已將此意托餘漢謀征求李(宗仁)的同意。”“薛謂如李不參加,亦決心幹。薛計劃為在粵組織工農革命政府。”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抗日戰爭史上“戰神”薛嶽殲滅瞭多少日軍“戰神”薛嶽的哪一舉動險些改寫瞭中國近代史戰神薛嶽:未經批準竟敢調動蔣介石的10萬大軍揭秘敗軍之將李宗仁訓斥蔣介石:都是你搞糟瞭!揭秘:李宗仁評價蔣介石的哪方面能力無人能及?贊揚薛嶽將軍不是神化薛嶽將軍:薛嶽率部殲敵數字考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但是,在薛嶽倒戈一事上,粵系與桂系之間,存在嚴重矛盾。5月14日的內部討論會議上,桂系骨幹黃紹竑“主打破黨統,維持法統,由李德鄰領導西南全面和平”。李德鄰即李宗仁。桂系之意,乃是希望先將桂、粵兩系人馬打包統合在李宗仁、白崇禧旗幟之下,再集體投共,如此可增加己方談判籌碼,以便從中共手中換取更多的政治收益。但負責策反薛嶽的蔣光鼐,卻對此不以為然,向中共表示:“黨統、法統均應廢除,如李躊躇觀望,粵薛應先發動。”  5月17日,地下黨再次發出電報,稱薛嶽與桂系矛盾較大,須待白崇禧等人離開廣東後,才能舉事。電報援引粵系將領鄧世增帶來的情報稱:“薛嶽雖仍謀以粵贛獨立,但因環境惡劣,不如前之堅決。……薛向鄧表示:俟白等離粵,即采取行動雲。”薛的這一表態,似不過是暫安中共之心。據鄧世增講,白崇禧因未能在與中共的談判中,得到理想的政治回報,故放言表示:“他為謀和而結果隻得瞭戰犯頭銜,那就隻好對共抗戰到底”;地下黨也獲得情報顯示,鄧世增對粵系投共一事之收益相當關心,“私向人表示,有吳奇偉等如此小幹,而不謀大幹,終必被中共一個個吃掉,實不合算。”換言之,鄧氏反對如吳奇偉般零碎投共,理由是回報太小,“不合算”,和黃紹竑一樣主張打包投共。故在白崇禧心生猶豫之際,鄧氏對於遊說薛嶽投共,也相應變得不積極起來。   至5月22日,“黃季寬約見告我,薛嶽反蔣之意已暫打消”;其擬投共一事,就此告一段落。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薛嶽走馬廣東之初,宋美齡即由美國致電蔣經國,詢問“薛嶽態度近來究竟如何,盼復”;蔣經國則回復:“人心之壞,出人意料,萬分寒心。薛之態度暫無特殊之表示”。戒心若此。1952年,蔣氏父子以薛氏可能勾結“第三勢力”為由,搜查其住宅,非為無因。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抗日戰爭史上是誰逼死瞭抗戰英雄張自忠?

  導讀:1940年5月16日,張自忠將軍犧牲於湖北襄樊。5月28日,國民政府舉行隆重葬禮,蔣介石題寫瞭“勛烈常昭”,追授他為陸軍上將,使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陣營中戰死的最高將領。8月15日,延安舉行隆重的追悼會,毛澤東題寫瞭“盡忠報國”,使之日後成為新中國“追認”的“革命烈士”。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抗日英雄,卻曾是國人眼中徹頭徹尾的“大漢奸”。“七七”蘆溝橋事變之前,日軍與國民革命軍曾達成在華北建立“非軍事緩沖區”的協議,國民黨政府在華北隻留下一支軍隊,這就是宋哲元中將駐守京津的第29軍,而張自忠則是第29軍轄下的第38師師長。當時蔣介石給這支軍隊的任務是“忍辱負重”,不主動打仗,也不放棄陣地,與日軍作長期周旋。軍中幾乎所有將領對日軍都恨之入骨,不願意與日軍打交道,唯有張自忠儒雅周詳。他那偉岸的身軀和英俊的相貌,不僅深得國軍中官兵敬仰,就是日本人也很喜歡他。基於這種條件,張自忠先後被任命為察哈爾省主席和天津市市長,艱難地維持著苦澀的和平。對外他不能得罪日本人,對內又不能丟中國人的臉,這就讓一些局外人對他產生瞭懷疑,這位曾在喜峰口戰役口親臨前線指揮,令大刀隊夜襲敵營的抗日英雄,這時卻成瞭“疑似漢奸”。   蘆溝橋事變後,第29軍奉命南撤,以期取得緊急北上的5個甲種師的增援。同時,為瞭疏散和安置沒能隨軍撤離的軍人傢眷,免使京津蒙受重大損失,宋哲元任命張自忠為冀察政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兼北平市市長,與日軍周旋、拖延時間。這一次,沉默寡言的張將軍落淚瞭,他對副軍長秦德純說:“你同宋先生成瞭民族英雄,我怕要成為漢奸瞭。”果然,此後的張自忠便成瞭眾矢之的,成瞭叛、大漢奸、賣國賊的代名詞。1937年下半年的報紙無不在痛罵他“賣國變節”,一律稱他為“張逆自忠”。當張自忠完成黨國交給他的任務,轉道天津,逃離北平至濟南時,卻被韓復渠拘押,要將這個“十足”的漢奸送到南京候審。在火車上,張自忠又被打著白旗的學生包圍,最後躲在廁所裡才躲過這一劫。至此,張自忠已明白,要想改變公眾形像,隻有“粉身碎骨,以事實曲直於天下”。  1938年,張自忠代理第59軍軍長,上任當天,他又一次落淚,對著同樣背負著漢奸惡名的老部下說:“今日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傢一同尋找死的地方。”在徐州會戰中,張自忠率部痛殲板垣師團兩個聯隊,取得“臨沂大捷”。在武漢會戰之後,他以一對十,擊斃日軍3名聯隊長,殲敵13000人,贏得“鄂北大捷”。不久,張自忠又率部猛沖猛打,取得“襄東大捷”。然而,張自忠的這些戰功,在一些人眼裡,隻不過是為瞭彌補他過去當過漢奸的罪過。隻有張自忠自己明白,他從未當過漢奸的事實,必須用自己的壯烈犧牲來證明。相關閱讀推薦:張自忠武德感動日軍:為免傷其遺骸停止空襲一天揭秘張自忠死亡真相:刺殺張自忠日軍蓄謀已久揭秘:抗日名將張自忠抽鴉片煙為何屢抽屢戒?張自忠夫人及子女是誰? 張自忠將軍後代今何在張自忠的後代 揭秘張自忠將軍的子孫後代今安在張自忠的英雄事跡:抗日戰爭中全無敗績的將軍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1940年,日軍集中30萬兵力攻打襄樊,張自忠在襄河東岸打瞭勝仗,撤回西岸。此時,他的第33集團軍隻有3個團的兵力在此,其他部隊分散在幾個隘口,不能抽調。但張自忠卻要再渡襄河,去主動攻打日軍重兵。按說作為中將總司令的他,無論怎樣打,他都不應該親自率小股部隊出征,但他卻不顧部下的再三勸說,非要副總司令馮治安留守,自己率兩個團東渡襄河作戰。幾日激戰,張自忠率部重創日軍之後,日軍集中優勢兵力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包圍瞭張自忠。5月16日,張自忠左臂中彈,他堅持給第五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後一份報告後,告訴副官:“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傢、對民族可告無愧。”此時,在日軍包圍圈的東北角尚有一個缺口可以突圍,但張自忠卻拒絕突圍,隻是讓蘇聯顧問和一些文職官兵撤退,他似乎早已作好瞭戰死的準備。  下午3時,張將軍腰部中彈,右肩和右腿被炮彈炸傷,隻能臥地指揮。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將軍又身中三槍,卻猛然站起,被身後的日本兵射殺,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去,用槍托擊碎瞭他的頭顱,把刺刀插進他的腹部……當日軍從他衣兜裡的金筆上發現“張自忠”三個字時,大為震驚,他們立即列隊脫帽,行軍禮致敬,最後又用棺木盛殮,豎起“支那大將張自忠”的靈牌。   張自忠死瞭,他死得很慘烈,並且這種慘烈的死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他似乎是刻意地去追求這種慘烈,來向同胞們證明:張自忠是清白的,他不是漢奸,他是為國傢為民族而力主抗日的英雄……此後,媒體開始專心致志地描繪張自忠從小就立志成為民族英雄,民眾們也完全忘記瞭張自忠曾是他們唾棄的“漢奸”。這種因公眾的不理解而被逼以壯烈地死來證明自己清白的故事,至今似乎還在重復著。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抗日戰爭中有上千“日本八路”:歸國後遭不公對待

  今年9月30日是我國首個國傢法定的烈士紀念日,早些時候,民政部公佈第一批抗日戰爭300名抗日英烈名錄,其中,以反戰人士身份為中國人民抗戰事業英勇捐軀的宮川英男是唯一的日本人。從侵華日軍轉身成為“日本八路”,宮川英男的一生頗為傳奇,事實上,抗戰中不乏這樣棄暗投明的日本籍反戰人士。他們受到中國人民友好情感的感染與正義鬥爭的感召,跨越瞭狹隘的民族主義界限,他們中不少人返回日本後即便遭遇不公正對待,仍積極倡導中日友好。  “日本八路”為抗戰犧牲  被列入中國抗日英烈名錄的宮川英男是在華日籍反戰鬥士的代表。他原名宮川啟吉,1918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1939年,在日本國內“全民皆兵”的戰爭狂熱氣氛中,傢境貧困的宮川應征入伍,成為日本陸軍第32師團一員,並於當年踏上侵華戰場。1941年夏,宮川所在連隊被八路軍伏擊,宮川被俘虜。被俘之初宮川頑固拒絕認罪,多次想要自殺。後來在八路軍的感化和日本在華反戰人士的教育改造下,宮川思想轉變,自願加入八路軍,並加入日本共產黨,擔任“日本士兵覺醒同盟”冀魯豫邊區協議會副委員長兼冀魯豫邊區參議員。  1943年,宮川被派遣到山東長清縣(今濟南市長清區)開展工作,主要區域為濟南到泰安鐵路一線。在八路軍敵工幹部掩護下,宮川深入日占區進行各種反戰宣傳,據中國抗戰老兵回憶,宮川“看起來文弱”,但勇敢堅決,敢於接近敵軍據點等危險地區。他制作的《士兵之友》《士兵的呼聲》等宣傳材料內容情感真切,在瓦解日軍鬥志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宮川也因此成為日軍“重點緝拿對象”,據說懸賞價值一架飛機。1945年,宮川等人在根據地村莊被日軍包圍,在敵人搜捕中,宮川奮起反抗,開槍自盡,時年僅27歲。他的中國戰友們冒雨拼命奪回他的遺體,將其下葬。1980年,宮川的靈柩被移至山東省長清縣烈士陵園,並樹碑紀念。  宮川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獻出生命,還有一些“日本八路”則一直奮戰到戰爭結束。如現擔任日本“八·四會”(即八路軍、新四軍之會)會長的小林寬澄。小林出生於1919年,1939年應召入伍,次年被派往中國,1941年在山東牟平縣被俘。在八路軍的教育和感染下,小林也棄暗投明,成為“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一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結束後,小林還前往東北參加解放戰爭。解放後,他在濟南市人民政府擔任幹部,專門負責日僑工作。他在中國娶妻生子,妻子是解放軍四野部隊中的一名日籍女護士。直到1955年,小林才攜妻帶子回到日本。小林對中國懷有深切感情,回國後一直主張對華友好。   日籍反戰鬥士遍及各條戰線  抗戰時期,中國活躍著相當數量的日籍反戰人士,他們的主要來源是被俘的或因不堪長官虐待而投誠的日軍士兵,還包括流亡中國的日本共產黨黨員與左翼人士。到抗戰結束前,在華的日籍反戰人士保守估計近1500人。他們從事的反戰宣傳產生可觀效果。在日本侵華部隊中,因為日籍反戰人士的宣傳而出現的厭戰、內訌和逃亡現象逐漸增多,並形成滾雪球式效應。  由於中國共產黨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統一戰線政策,在敵後戰場,日本人反戰組織非常活躍。1939年1月,在山西省武鄉縣王傢峪村,日軍俘虜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岡田義雄在八路軍前線司令部新年集會上宣佈加入八路軍,成為最早一批“日本八路”。當年11月,杉本一夫等7人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建立“日本士兵覺醒聯盟”,這是中國戰場上第一個日本人反戰組織。1940年5月,在日本共產黨總書記野坂參三的指導下,被俘日軍士兵森健、春田好夫等人建立“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延安支部,1943年2月改組為“日本人民解放聯盟”,到1944年,該組織在敵後戰場已有17個支部,范圍覆蓋整個華北和中原地區。  1942年,“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確定多條反戰宣傳方針,包括利用日軍士兵的思鄉情,宣傳八路軍“不殺俘虜”政策,鼓勵棄戰投誠;鼓勵日軍基層士兵反抗長官,激化官兵內部矛盾;喚醒日本士兵的無產階級革命意識,使其認識到侵略戰爭反動性。他們的三大“殺手鐧”是陣前喊話、散發傳單、寄送慰問袋和信件。1943年,日籍反戰人士在八路軍和新四軍作戰地區散發傳單百萬餘張,內容多為回憶日本故鄉和說明時政形勢,“以情以理,雙管齊下”。前被俘日軍士兵還給自己原連隊戰友寫信,獲得回信的幾率少則1/10,多則達1/3。每逢節日,他們還會向日軍士兵投送裝有筆記本、肥皂的慰問袋。盡管日軍嚴令禁止,但還是有不少日軍士兵留下這些“自己人”的東西,並相互傳閱。日本左翼團體研究稱,在抗戰中後期,日籍反戰者的“基層策反”對日軍士氣造成有效打擊。相關閱讀推薦:日本籍抗日英模宮川英男:從敵人到戰友解密:朝鮮籍日軍遠比日本籍日軍兇殘純屬謠言大吹浮誇風:日本海軍太平洋戰爭集錦日本玉碎計劃:強迫未成年學生入“鐵血勤皇隊”五分鐘的對決:日本海軍悍將南雲忠一一生的敗筆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在正面戰場,日本人反戰組織也迅速發展,其主要領導者是著名左翼作傢鹿地亙。他籌建反戰組織的努力,得到周恩來、郭沫若等人的協助和關心。1939年12月,“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西南支部在桂林成立,成員包括鹿地亙等10人。組織成立後,鹿地亙立即率成員北出昆侖關,冒著炮火在陣地上對日軍喊話。1940年,“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重慶總部成立。同年,該組織反戰劇《三兄弟》的巡演被時任國民黨軍政部長何應欽叫停。1941年8月,國民黨方面以“存在思想不當”為由強行解散該組織,將除鹿地亙之外的成員關進貴州鎮遠的戰俘營,並對他們實施隔離監視,此事也被稱為“小新四軍事件”,令國內外輿論嘩然。後來國民黨在政治部內部設立“鹿地研究室”,安排鹿地亙等少數幾名日方人士收集日方情報。但大多數反戰組織成員一直被國民黨拘禁在戰俘營,不少人因疾病折磨而死,到日本投降前夕大約剩餘170人。  回到日本多遭不公對待  戰爭結束後,“日本八路”和左翼反戰人士紛紛歸國。他們大多數人成為和平主義者和對華友好人士,通過著書、報刊撰文和演講等形式繼續進行宣傳。他們真切體會過戰爭的殘酷與侵略戰爭的非正義性,因此有“一定要和中國友好相處”的堅定立場。另外,他們對中國人民以德報怨的寬廣胸懷印象深刻,小林寬澄等人回憶說,他們放棄侵略者身份後,中國人民原諒並接納他們,老百姓將他們當成賓客,為他們省出口糧,通宵站崗放哨,甚至為掩護他們獻出生命。這些日籍反戰人士成為中日友好的堅決捍衛者,是“對中國人民最善良情感和關照的回報”。   “日本八路”們回國後多數遭遇不公正對待,杉本一夫、小林寬澄等人被貼上“叛國者”和“赤化分子”標簽,長期受政府監視,並因此找不到工作。不少在華反戰同盟成員隻能打零工度日,老年貧困潦倒。他們還經常遭受極端民族主義分子的騷擾,甚至是人身威脅。近年在日本社會總體保守化的背景下,這些日籍反戰人士更加受到排斥。他們當中一些人表示,並不在意被視為“異類”乃至“叛徒”,他們所顧慮的是,在他們逐漸老去,離開這個世界後,那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甚至“將戰爭當作兒戲”的日本人,會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如何處理自己與鄰國人民的關系,那是相當值得擔憂的。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抗日戰爭謠言:孫立人坑殺1200日軍俘虜

  近年來,中國遠征軍這段一度被媒體遺忘的歷史逐漸為人們發掘和熟知。作為二戰中中國陸軍唯一一次大規模赴境外參戰,遠征軍在國民政府參加二戰中有著獨特而代表性的意義。作為遠征軍名將,孫立人在這股“遠征軍熱”裡占據重要位置。而他“下令活埋1200日軍戰俘”的英雄事跡更是不脛而走,讓對日本鬱結著國仇國恥的國人大呼過癮。  這位“東方隆美爾”真替國人出瞭一口惡氣?讓我們從遠征軍在緬甸叢林裡的戰果算起。  關於“活埋”的N種說法  有關“孫立人坑殺日軍俘虜”的說法始出何處目前似乎已不可考。盡管各類傳統史料都沒有這一記錄,但在2005年以後的諸多電視節目和網絡論壇上,有關孫立人的類似“發現”不斷出現,以至於最後成瞭人所共知的“常識”。這一事跡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版本”:  一種說法可能來源於人民網“歷史上的今天”。據其介紹,第二次緬甸戰役開始……當日軍俘虜被帶到孫立人的面前時,孫立人厭惡地皺皺眉頭,不加思索地命令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都這樣辦。”  另一種說法源於網絡,並在2009年得到香港著名軍事專傢馬鼎盛的驗證而廣為傳播:“緬甸會戰中投降的1200名倭寇士兵以及倭寇軍官,統統被孫將軍以活埋的方式殺掉。”由於“坑殺”這類用詞契合中國民間對日情緒,這種說法流傳最廣,也成為孫立人在中國網絡界最為卓著的戰績。  流傳歸流傳,在正規史學傢眼裡,“坑殺戰俘”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且不提上述說法在國民政府高官、中國駐印軍官兵、英軍、美軍的戰史記載、當時的電報往來、回憶錄、日記、傳記等中都查無蹤跡,連重視戰史細節的日本戰史也沒有提及;而光是坑殺戰俘數量這一個問題,這一傳言也已經足夠可疑。  對於舊日本軍隊這樣作戰意志頑強的軍隊,國軍想在戰場上一次性俘獲1200人幾乎不可能。目前有史可查的遠征軍作戰資料裡,日軍俘虜多以數十人左右的小規模,總體的俘虜數量也距1200人這個數字相去甚遠。  據孫立人堂侄、遠征軍新38師的隨軍記者孫克剛1946年出版的《緬甸蕩寇志》記載,中國駐印軍和以孫立人將軍為前敵指揮官的新1軍“前後兩期攻勢作戰……我軍擊斃日軍共33082人,其中包括3個聯隊長和其他高級軍官,傷其75499員名,俘虜田代一大尉以下官兵323人。”即使計入從國內反攻的中國遠征軍的戰果,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的俘敵總數也不過600多人。  即使不去追求孫立人上哪兒補齊剩下近600人的“缺額”,單就處決戰俘一事,在二戰中,各參戰國在大多時候態度謹慎——歐洲戰場上,1944年納粹黨衛軍屠殺美軍戰俘的事件最終招致半數涉案黨衛軍成員被判處死刑。孫立人坑殺數量如此之多的日軍戰俘而沒有引起美國方面的註意,無論如何也說不上合理。  作為一樁無史證、無人證又沒有現場證明的無頭疑案,“孫立人坑殺日軍戰俘”之所以最終“三人言而成虎”,除瞭謠言產生的“天然規律”與媒體的不負責任外,孫立人這位國軍名將的鼎鼎大名自然也是謠言一路通關的重要保障。  可是孫將軍,果真如此神機妙算?   擰幹“仁安羌大捷”  孫立人之所以享有鼎鼎大名,除瞭他早年赴美留學的顯赫學歷和指揮德械稅警總團參加淞滬會戰的經歷外,最重要的就是因為其在1942年指揮遠征軍新38師協助英軍數千人突圍的所謂“仁安羌大捷”。  據孫立人自述,此役“擊潰十倍於我之敵人,解救十倍於我之友軍”,並憑借這一勝利連得三枚勛章(四等雲麾勛章、豐功勛章和不列顛帝國司令勛章),雖然這些勛章的級別並不高,但好歹也是中國軍隊在二戰期間少有的“助力友軍”之舉。  至於戰鬥究竟打得如何,對於當時已經退守重慶的國民政府而言可能並不重要。畢竟國軍“大捷”次數驚人,仁安羌的戰果並非其中最不靠譜的。以至於後世不少文章過多采信孫立人本人的敘述,從而對戰場態勢做出不準確的判斷。  在參戰序列上,國軍隻有編制1121人的新38師113團,而當面日軍包括2個步兵大隊、1個炮兵大隊及附屬部隊約3000人。但在具體戰場上,113團首日進攻時面對的隻有日軍一個中隊約200人的小部隊,次日進攻時遭遇的日軍也比113團本身人數少。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日軍主力全部集中於突圍英軍方向上,在國軍面前隻留下瞭小部隊。在整個仁安羌戰場上,裝備火炮、坦克、裝甲車且為瞭突圍逃命不惜一切的英軍才是日軍的主要對手。  當然,對比在中國國內有3倍兵力優勢還未必能防禦的國軍部隊,113團還能發起進攻作戰,已是相當不易。這固然和孫立人治軍嚴格不無幹系,但更重要的也許是這支部隊裡大量的稅警總團的精銳老兵的作用。  至於這場戰鬥對大局的影響,可以看看兩軍的歷史記載。國軍雖然打仗糊塗,總結起來還是有板有眼。國府戰報稱:“(日軍)佯攻仁安羌,分散牽制我5A(第5軍)之N22D(新22師)、N38D(新38師),聲西出東竄,廿一日(應為廿四日)撲臘戍,迂回畹町。我援軍66A(第66軍)之N28D(新28師)、N29D(新29師)甫下車,立足未穩,即陷紛亂。敵長驅直入,全局急轉。”說白瞭就是“孫立人你中瞭鬼子的調虎離山之計瞭!”  日軍更是沒把這場“大捷”當回事。日軍記述:“北面賓河之地似乎更增加瞭兵力,聯隊長值得派一個中隊去增援……部隊主力仍然受到敵人的南北夾擊正在苦戰。加之彈藥缺乏,敵人的坦克曾一度沖進三叉路口陣地內……此間賓河以北之敵為瞭掩護主力撤退,不但不放松攻擊,反而增強瞭兵力,好像是中國軍的一部(新編第38師的一部約1000名)來援……然而20日拂曉,由於先後到達的原田、荒木兩部隊參加戰鬥,賓河以北之敵……就撤退瞭,至此,第33師團的仁安羌戰鬥勝利結束。”不難看出,日軍對國軍的猛攻,基本處於毫無感知的狀況。“大捷”的水分也就可想而知。  無奈的結束和新的開始  孫立人在抗戰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屬於練兵階段,因此除瞭少見的幾場戰役,他的履歷裡並沒有太多的亮點。解放戰爭中,因和上級杜聿明的關系不睦,蔣介石最終將他調離自己的老部隊新一軍,並且早早送到臺灣訓練新軍。  然而在50年代,對孫立人放不下心的蔣介石隨後用一場“孫立人兵變案”革除瞭他的軍職並將其軟禁至1988年,最近臺灣“監察院”才認定孫沒有叛變企圖,預計將為其平反。  諷刺的是,早早結束瞭政治生涯的孫立人,前些年在大陸的網絡上又忽然“復活”瞭一次。在一篇名為《華僑受辱,國軍出兵印尼》的網絡博文中,“東方隆美爾”在1970年指揮瞭國軍前往印尼解救華僑的作戰行動——當然這一切都是子虛烏有的所謂“釣魚文”,而包括孫立人在內的一批抗戰歷史借此由頭慘遭篡改,又是另一個荒謬的故事瞭。相關閱讀推薦:一個比張學良還倒黴的少為人知的將軍:孫立人!揭秘孫立人兵變案真相:他是美國陰謀的犧牲品!揭秘:抗日名將孫立人鮮為人知的4段戀情孫立人的結局是什麼?抗日名將孫立人的簡介孫立人:敢於把日本鬼子活埋的中國抗日悍將!

抗日戰爭之蔣中正指揮的22次大會戰:蔣介石戰績!

  1.淞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馮玉祥 顧祝同 陳誠 張治中  八一三”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投入瞭將近100萬的兵力,這次戰役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戰前日本曾囂張的說,三個月可以滅亡中國,結果光在上海戰場就打瞭三個月,雖然日本取得瞭勝利,但是也因此付出瞭慘重的代價,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中國軍民浴血苦戰,粉碎瞭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並爭取瞭時間,從上海等地遷出大批廠礦機器及戰略物資,為堅持長期抗戰起瞭重大作用。  2.南京保衛戰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參戰的國民黨主要將領:唐生智

揭開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傷亡統計

  抗日戰爭傷亡統計: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抗擊日本的唯一戰場,抗擊日本陸軍總兵力的80%;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仍是抗擊日本的主戰場,抗擊著半數以上的日本陸軍。  中國的陸軍,在“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共有步兵182個師又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20個獨立團及其他少量特種兵部隊,總兵力約200萬人。  中國海軍到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共有各種艦艇120艘,總排水量約11萬噸,但實際作戰艦艇僅60多艘,排水量約為6萬餘噸。  中國空軍當時共有各種飛機600架,其中作戰飛機僅305架,因為依賴進口,在抗戰爆發時能投入戰鬥的僅223架,共編為31個中隊。  “七七”事變前夕,日本陸軍有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包括坦克、裝甲車)、16個飛行聯隊(54個飛行中隊)以及守備隊(相當於步兵旅團)等,共38萬人左右。  日本海軍當時共有現役艦艇285艘,總排水量115.3萬噸,其中包括瞭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9艘、重巡洋艦12艘。此外還有戰列艦2艘、航空母艦2艘正在制造。   日本當時沒有獨立的空軍,航空兵分別屬於陸軍和海軍。陸軍共有54個作戰飛行中隊。陸軍航空兵團共有作戰飛機約960架。日本海軍陸基和艦載作戰飛機共計640架。日本如果全部動員,陸、海軍共可達1000萬人。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  中國軍民在八年抗戰中也損失慘重,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裡,人民受戰爭損害者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僅在中國大陸,戰時兒童傷亡數字就接近220萬,其他因逃避戰火、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經過中國歷史學傢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相關閱讀推薦: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日本侵略軍無條件投降日盤點:抗日戰爭中七個關鍵經典戰役揭秘抗日戰爭中的白刃戰:日軍畏懼中國紅纓槍揭秘: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何倉皇逃離普陀山?抗日戰爭中的另類將軍:128師師長王勁哉

解讀抗日戰爭:侵華八年日本在中國死瞭多少人?

  抗日戰爭日本死瞭多少人:在各種資料中,中國抗日戰爭,到底消滅瞭多少侵華日軍,一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按照美國學者根據日本戰中統計計算,在大陸被擊斃的日軍,共計四十四萬餘。一位研究抗戰歷史的專傢張忠義先生,旁征博引日軍史料,也得出一個接近的數字,45.5萬人。國民黨軍參謀總長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中公佈的數字則為48萬,而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則采用建國後綜合統計後的數字——55萬。當然,也有對此持有異議的專傢學者,比如社科院的劉大年教授,就根據國民黨軍戰地統計數字計算,日軍在中國陣亡人數超過100萬人。  到底哪個數字是正確的呢?美國方面使用的是日軍提供的公佈材料,按說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然而,對日軍公佈的陣亡人數,一直就有異議。第一方面的異議是日軍的陣亡人數和對手公佈的往往差距很大,比如國民黨軍在臺兒莊戰役中,認為至少擊斃日軍一萬二千餘人,而日軍公佈的陣亡人員隻有兩千餘,相差六倍之多。一些學者如張忠義先生將其歸結為中國軍隊對戰果的誇大。國軍對戰果誇大可能有之,但日軍的作戰記錄中,卻有很多令人費解之處。  例如日軍在作戰記錄中,經常可見“苦戰”字樣,而公佈的傷亡卻極小。以攻占洛陽為例,整個戰役,日軍公佈的陣亡人數,區區55人。但其中又分明記載瞭多次激戰,如停車場肉搏戰、禹王廟對攻等等,傷亡人數頗有些對不上號。又如抗戰初期的山西萬全之戰,日軍有記錄稱此戰中步兵第三聯隊幾乎全軍覆沒,原因是第三聯隊本身屬於二二六兵變的主力,這些官兵都屬於當時的叛軍,但懲罰遲遲未作,送他們到中國戰場,其意義就是讓他們能夠“光榮地死”。第三聯隊的官兵為瞭洗刷恥辱,在萬全城下發動瞭自殺性的沖鋒(不炮擊摧毀城墻,直接進行雲梯登城),大部戰死沙場。然而,與此矛盾的是,同時公佈的戰報中,第三聯隊的傷亡合計不超過一百人。   另一方面就是日本靖國神社中供奉的靈位,與日軍公佈的陣亡人數不符,並且逐年增加,仿佛越來越多的陣亡人員從地底下冒出來一般。看來,日本的戰報,還真讓人有些不敢相信。這種戰報的權威性早就受到質疑,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就多次發現日軍力圖以掩飾自己傷亡的做法造成美軍的錯覺,並鼓舞自己的鬥志。  雖然日方戰報的數據說不通,但作為外國人,我們所能夠做的,隻是懷疑。然而,近年來日本國內的資料統計,卻為這種說法提供瞭新的證據。雖然還無法斷定到底有多少日軍陣亡中國,但其統計的數字,至少證明無論軍事博物館還是何應欽將軍,提供的數字都過於保守瞭。而日軍的戰報,則在這些翔實的統計數字面前,徹底失去瞭可靠性。相關閱讀推薦:解讀歷史:中國抗日戰爭中為何“漢奸”眾多?揭開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傷亡統計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日本侵略軍無條件投降日盤點:抗日戰爭中七個關鍵經典戰役揭秘抗日戰爭中的白刃戰:日軍畏懼中國紅纓槍揭秘: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何倉皇逃離普陀山?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比如,日本權威歷史學傢伊藤正德(《帝國陸軍史》的作者)在他的書中,記錄戰死在中國的日軍,共計78萬9370人。而我最近買到的一冊日本讀賣新聞社編輯的《中國慰靈》,則提供瞭更為詳實的數字。這本書,是一套記錄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情況,追悼亡靈的系列圖書,包括《緬甸慰靈》、《滿州慰靈》、《瓜島慰靈》等,《中國慰靈》是其中的第五部。  在這一冊圖書中,讀賣新聞社記者統計的日軍在中國陣亡總數,超過七十萬人,其中不包括蘇聯紅軍、抗日聯軍在東北和中國遠征軍在印緬的戰果。這是戰死和戰病死的合計人員數字,這符合陣亡人員統計的原則,美日統計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在南洋的傷亡人數,也是這兩個數字的總和。  這部書中提供的資料,推翻瞭日本軍部所公佈數字的權威性。比如,豫湘桂戰役中的長衡會戰(日軍稱為湘桂作戰),日本軍部提供的數據是日軍共計陣亡12209人,而讀賣新聞的紀錄,則日軍此戰的總陣亡人數,超過十萬。雖然,這還不是最後的數字,但已經比早期美國學者所提供的多瞭一半……而一半,就是二十多萬日本兵埋骨在瞭中國的土地。至少,這是日本方面的數字,而且,看目前的趨勢,隨著日方史料的漸漸披露,這個數字隻會增加不會減少。這讓我覺得可以松口氣,因為剛看瞭張忠義先生的《抗戰八年中國並未取勝》,結尾處張先生以“良藥苦口”為重點,點醒世人道:“當年4億民眾難奈60萬侵華日軍何,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悲劇,但願不要重演!“   我這個普通工程師發現的這一點點日本史料,也許能讓張先生安心些,如果侵華的日軍隻有60萬,看來還真不至於讓我們的4億民眾無力回天,隻怕還要再發照會讓日本派10萬人來才夠埋(還沒算打殘廢的)。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盤點中國抗日戰爭的國軍比較重要的戰役有哪些?

  抗日戰爭重要戰役:國軍抗戰大型戰役列表  1931年 江橋抗戰(1931年10月16日-1931年11月21日)  1932年 淞滬抗戰(又稱一二八事變,1932年1月-1932年3月)  1933年 長城抗戰(1933年1月-1933年5月)  熱河戰役(1933年2月-1933年2月)  1936年 綏遠抗戰(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1937年 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1937年7月)  平津作戰(1937年7月)

揭秘: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百團大戰的五個謎團

  百團大戰五大謎團: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一說1940年12月5日),八路軍在華北進行瞭一次百團大戰。百團大戰給研究者留下瞭不少難以解開的謎。  謎之一:八路軍為什麼會進行大兵團作戰  百團大戰之前,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一直以小規模的遊擊戰著稱。為什麼到1940年八路軍會發動大兵團作戰的百團大戰呢?首先,是為瞭遏制險惡的妥協投降與分裂逆流。  1940年,日本急於將侵華戰爭告一階段,以集結更多的兵力南下,奪取英法在東南亞和南亞的殖民地。為此,日軍采取威逼利誘的方式拉攏蔣介石、汪精衛政權。一方面扶植汪精衛偽政權,加緊與蔣介石政權“和談”;另一方面在桂南、粵北、河套、鄂北、鄂西發動新的攻勢,對重慶進行持續半年多的大轟炸,並揚言要攻打重慶、昆明、西安……  中共極其擔憂蔣、汪“統一投降、統一反共(毛澤東1940年7月6日語)”、“中日聯合‘剿共’(毛澤東1940年11月9日語)”,希望通過八路軍的英勇抗戰事跡激勵全國軍民的抗戰熱情,減少蔣介石政權投降的可能性。  謎之二:為什麼沒有中央軍委的批示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懷、左權聯名簽署的破擊正太鐵路的《戰役預備命令》下發給聶榮臻、賀龍、關向應、劉伯承、鄧小平,並報中央軍委。  毛澤東在1938年5月撰寫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寫道:“……幹涉到下級的具體事項,例如戰役戰鬥的具體部署等等,同樣是有害的。因為這些具體事項,必須按照隨時變化隨地不同的具體情況去做,而這些具體情況,是離得很遠的上級機關無從知道的。這就是戰役和戰鬥的分散指揮原則。”   具體到百團大戰,聶榮臻說:“破襲正太路,或者破襲平漢路,這是遊擊戰爭中經常搞的事情。可以說,這是我們的一種日常工作,不涉及什麼戰略問題。這樣的作戰計劃,軍委是不會反對的。”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朱、彭、左7月22日下達的《戰役預備命令》已經是“命令”,表明當時並沒有必須經過中央軍委批準後才能組織這種戰役的程序。必須指出的還有,百團大戰在當時是得到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正式肯定的。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抗戰歷史上百團大戰取的瞭哪些主要戰績百團大戰最初沒想那麼大規模 八路軍救日本女孩揭秘:歷史上“百團大戰”飽受爭議的事實真相揭秘:歷史上著名的百團大戰具體發生在哪一年?百團大戰內幕:八十多個團“沒打招呼”就直接參戰 百團大戰日軍傷亡人數 百團大戰殲敵多少人?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謎之三:為什麼正太戰役會擴大成為百團大戰  從7月22日發佈預備命令到最後下達行動命令,八路軍總部部署的都是20來個團參加的正太戰役。直到8月22日八路軍總部作戰科首次對戰情進行綜合整理時,彭德懷、左權才意外地發現共有105個團參加瞭這次戰役。於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上出現瞭一個光輝的名詞——“百團大戰”。  為什麼正太戰役會擴大成為百團大戰?首先,是因為根據地軍民的抗日熱情。  根據“戰役和戰鬥的分散指揮原則”,不但八路軍總部隻部署瞭20來個團參戰,各集團同樣也隻具體部署瞭部分部隊參戰。因此,“百團大戰”實際上不是由任何人和任何一級機構發動的,而是華北八路軍全體將士積極主動參戰的結果。  百團大戰還有人數與八路軍正規部隊相當或更多的遊擊隊和民兵參加,並有至少20萬民眾參加,這更是根據地軍民積極參戰的結果。山西陽泉的老民兵王德順說:“我們實在是受夠瞭漢奸和小日本的氣瞭!聽說正規部隊要打日本人,能拿起武器的人全跟著部隊跑。”  這樣的百團大戰,實際上較之八路軍總部或其他統帥部正式部署的百團大戰更為寶貴,更為偉大,是最值得中華民族弘揚的民族精神。   謎團四:百團大戰的時間為什麼一再延長  八路軍總部對於百團大戰最初並沒有規定戰期,隻是在預備命令中要求從部隊出動之日起準備一個月的糧食,這大體可理解為作戰一周左右。因此,一二九師8月17日下達的作戰指示要求:“必須保證從廿日廿二時開始連續破擊至少五天或七天,並爭取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摧毀任務。”  那麼,百團大戰為什麼又打瞭這麼久呢?首先,是大好戰機延長瞭作戰時間。戰鬥打響後的幾天內,戰區內日軍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八路軍完全控制瞭戰場上的局勢。為瞭爭取更大的戰果,8月24日,“集總令正太破擊必須堅持至少半個月(15天)之久”。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8月26日,八路軍放棄苦守瞭七天七夜的獅腦山。陽泉日軍開始出擊。8月28日,八路軍放棄瞭對娘子關的爭奪。河北日軍開始進入山西。8月30日,日軍開始實施“晉中作戰”,來自晉南的6000多名日軍以500人左右為一路,阻擊從正太路返回太行山根據地的軍民,一度威脅到轉移至卷峪溝的中共北方局、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和一二九師師部,局勢開始緊張起來。根據敵情變化,八路軍總部於9月2日下令自次日起全線轉移,各種戰鬥於9月10日全部結束。  謎之五:百團大戰在歷史上為什麼引起瞭那麼多的批評和非議  百團大戰在進行期間,獲得瞭全國抗日戰線的一致高度評價,“後方的同胞們為此感奮到流淚”(1940年9月19日《新華日報》社論援引重慶某晚報語),也獲得瞭國際反法西斯戰線的好評。但讓人們感到十分困惑的是,這一偉大的愛國壯舉,在歷史上卻飽蒙冤屈。  首先應當指出,像任何一場戰役一樣,百團大戰也存在著不少主觀設想與客觀實際不相符合的失誤,存在各種各樣的錯誤。對這些失誤和錯誤,從總結經驗教訓的角度加以指出,是很有必要的。在百團大戰進行過程中,八路軍總部和各作戰部隊就不斷地做這種批評和自我批評,並且在實際戰鬥中不斷地調整不恰當的計劃與要求。  其次,由於日軍的瘋狂報復,百團大戰的確加劇瞭華北根據地和八路軍的困難,這種困難的程度,今人很難想象。如1943年3月,彭德懷在左權縣一個村莊召集一個地方幹部會議,與會者餓得連坐都坐不穩,彭德懷隻好請大傢躺在炕上開會。在這種背景下,對百團大戰出現一些情緒化的批評意見,也可以理解。

揭秘: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百團大戰有多少個團?

  百團大戰有多少個團:據可靠消息稱 為105個團,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103、105和115個團等多種說法。在百團大戰期間,較為一致的說法,是105個團。八路軍參加百團大戰的兵力究竟是多少個團?這次戰役,最初名為正太鐵道戰役或正太戰役。1940年7月22日,八路軍總部在《戰役預備命令》中,規定八路軍參戰的兵力不少於22個團。8月8日,在《戰役行動命令》中,要求各參戰集團的兵力略有變化,但總兵力仍為22個團。然而,在戰役發起後,實際參戰的兵力,驟然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八路軍參加百團大戰的總兵力,究竟有多少個團?這雖然是一個事實問題,但長期以來,在黨史軍史界和八路軍、國民黨軍的部分指揮員中,說法不一。  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103、105和115個團等多種說法。在百團大戰期間,較為一致的說法,是105個團。第一次確認為105個團的是八路軍作戰科長王政柱。1940年8月22日,他向彭德懷、左權報告:“正太路30個團,平漢線盧溝橋至邯鄲段15個團,同蒲線大同至洪洞段12個團,津浦線天津至德州段4個團,邯鄲至濟南公路線3個團,代縣至蔚縣公路段4個團,北平至大同線6個團,遼縣至平定公路線7個團,寧武、苛嵐、靜樂公路線4個團……共計105個團。”(《彭德懷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頁)彭德懷說,不管是一百零幾個團,就叫百團大戰好瞭!從此,正太戰役則稱為百團大戰。  8月26日,國民黨軍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轉述瞭朱德、彭德懷的電報,指出:“百團大戰除第一一五師主力及山東部未編入戰鬥序列外,餘均參加。”“共百零五個團”。(《百團團大戰歷史資料選編》,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23頁)8月27日,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向蔣介石轉報八路軍兵力部署時指出:“百團大戰除職部之一一五師主力、山東部隊未編入戰鬥序列外,一二0師、一二九師、晉察冀軍區各部主力及決死隊之請示參戰,部署計一0五個團。這是華北抗戰以來空前未有之積極主力(動)向敵進攻。”(《百團大戰歷史資料選編》,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頁)9月20日,朱德在延安慶祝百團大戰勝利暨九一八事變九周年大會上,第一次公佈瞭八路軍參加百團大戰的兵力,也是105個團。   他說,這次大戰,還沒有包括八路軍的全部,山東方面的部隊參加,參加的隻是在晉察冀綏的八路軍和決死隊,一共105個團。22日,延安出版的《新中華報》登載瞭八路軍總司令部和野戰政治部於14日公佈的關於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戰績,也是105個團,指出:“我參戰各團縱橫散佈廣大地域,均能在統一意志之下,英勇用命,嚴守紀律,在基本上完成瞭自己所負擔之任務。除正規軍、地方軍共百0五團參戰外,各地遊擊隊均積極參戰,各區之民眾配合作戰,及破壞極為踴躍。”(《百團大戰歷史文獻資料選編》,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第399頁)  百團大戰結束後,則出現瞭103和115個團之說。1944年8月上旬,彭德懷向美軍觀察組介紹瞭八路軍七年來在華北抗戰的情況時,指出:百團大戰使用兵力達103個團。1945年3月,八路軍政治部在《抗戰八年來的八路軍與新四軍》一書中寫道: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出動115個團。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時期,身處逆境的彭德懷回憶百團大戰時說:共有104團。“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關於八路軍參加百團大戰的實力,仍有多種說法。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2卷“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一節中,寫道:共105個團,20餘萬人。  持105個團之說的還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袁旭認為,八路軍參加百團大戰的實力之所以出現各種不同的說法,是因為以往的統計把參戰團次算作參戰團數,以至出現誤差,百團大戰“實際參戰部隊約80個團左右”。(《抗日戰爭研究》雜志,1991年第2期,第227頁)周小寧就此提出質疑,發表《百團大戰參戰兵力究竟有多少》一文,認為:“袁文關於八路軍參加百團大戰的兵力計算,既有重復,也有遺漏、疏誤的問題,應該是“共計105個團”。(《軍事歷史》雜志,1992年第5期,第37頁)本人認為:葉劍英於1940年8月27日向蔣介石的報告和朱德於9月20日的講話中,均認為是105個團,這種說法,是在當時戰役剛剛開始且尚在進行的情況下提出的,是可信的,應確定為105個團。相關閱讀推薦:揭秘: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百團大戰的五個謎團揭秘:抗戰歷史上百團大戰取的瞭哪些主要戰績百團大戰最初沒想那麼大規模 八路軍救日本女孩揭秘:歷史上“百團大戰”飽受爭議的事實真相揭秘:歷史上著名的百團大戰具體發生在哪一年?百團大戰內幕:八十多個團“沒打招呼”就直接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