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母親

母親友情愛情經典語錄 親情友情愛情經典語錄|經典語錄大全

母親友情愛情經典語錄 親情友情愛情經典語錄 喜歡社會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是人的社會屬性的基本原則。小編特意為大傢整理瞭這些經典的句子。如果你也喜歡的話,請持續關註哦。 母親友情愛情經典語錄 喜歡社會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是人的社會屬性的基本原則。 你要看見朋友之間用得著不自然的禮貌的時候,就可以知道他們的感情已經衰落。

一位母親教育女兒的50句勵志名言|經典語錄大全

一位母親教育女兒的50句勵志名言 01、不要試圖什麼都爭第一。 02、不要試圖交到一個完美的朋友,也不要交到很多朋友。 03、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強大起來。 04、學會用真誠的簡單,對付虛偽的復雜。 05、考上大學,你是我的女兒;你掃馬路,更是我的女兒;隻要保持高貴的人格,掃馬路也可以掃出一個光明純潔的世界。

新郎母親的婚禮致辭 對新人最好的祝福

  新郎母親婚禮致辭是對新人兒媳的最好祝福,都說婆媳關系不好處,新郎母親婚禮致辭讓關系大好最初的基礎,讓以後更加沒有煩惱!一起來看看新郎母親的婚禮致辭:   新郎母親的婚禮致辭一: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   大傢好!   今天是**和**喜結良緣的大喜日子,我和我的親傢都感到非常高興。承蒙在座各位親朋好友在百忙之中的到來,在此向大傢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良好的祝願!   緣分使**和**結為夫妻,同時使我們兩傢增添瞭一個好兒子,一個好女兒。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日子裡,互敬互愛,在今後的工作中,各自展現自己的才華,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這也是我們作父母對你們最大的希望。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母親:共生四個皇帝兩個皇後!

  婁昭君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一位傳奇女性。她的傳奇,不僅表現在她幫助高歡開創瞭北齊王朝基業;還在於她為高歡生育的六子二女中,有三個兒子登基稱帝,一個兒子被追謚為皇帝,兩個兒子封王,兩個女兒均成為一代皇後。  南北朝時東魏的權臣高歡最初隻是懷朔鎮的一個普通士兵,他的命中貴人就是其結發妻子婁昭君。  婁昭君是當地大富戶的女兒。祖父名提,鮮卑人,是代郡平城(山西大同)的貴族,“雄傑有識度,傢僮千數,牛馬以谷量”。父親內幹是懷朔鎮司徒,“掌管籍田,征發徒役。”公元504年,昭君出生在今固陽縣。史書記載她“少明悟,強族多娉之,並不肯行”。直到她無意中看到在城墻上勞作的士兵高歡時才大吃一驚,感嘆說:“此真吾夫也。”之後她通過身邊的親信婢女和高歡私定終身,並拿出大量財物幫助高歡,最後父母在無可奈何之下把她嫁給瞭高歡,高歡正是因為有瞭妻子在財力上的幫助,開始瞭事業上的起步。由一位普通士兵成為懷朔鎮的隊主,進而轉任為鎮函使(給朝廷送古文的人),最終成就瞭不朽事業。  婁昭君會不會是一個隱藏頗深的武則天呢?  作為一位母親,婁昭君所經歷的這種傳奇,獲得的這份榮耀,即使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跡。   那麼,是她有一套教子秘方還是上天賜給她的特殊幸運呢?以古代母以子貴的傳統,婁昭君會不會是一個隱藏頗深的武則天呢?  高歡共有一妻十妾,十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從婁昭君一人獨生八個孩子的驕人戰績上,不難看出高歡對她的寵愛。說來也奇,婁昭君每次懷孕都會做怪夢,“孕文襄則夢一斷龍;孕文宣則夢大龍;孕孝昭則夢蠕龍於地;孕武成則夢龍浴於海;孕魏二後,並夢月入懷”。《北史》上面的這種記載雖然荒誕,但她的兒子高洋、高演、高湛先後稱帝,高澄被追謚為文襄皇帝,兩個女兒分別成為北魏孝武帝和東魏孝靜帝的皇後,卻是不爭的事實。  四個兒子是皇帝 兩個女兒是皇後  婁昭君(501562),鮮卑族人,北魏司徒內幹之女,權臣高歡之妻。高歡、長子高澄死後,婁昭君作為高歡的遺孀,作為孝靜帝的嶽母,作為繼任丞相高洋的生母,逐步把持瞭東魏朝政大權。天保初年,婁昭君次子高洋即位北齊皇帝,尊她為皇太後。居宣州宮。高洋在位初期,尚能勵精圖治,後來卻嗜酒殘暴,濫殺無辜。婁氏憂心如焚,一再苦勸,並以杖擊之。但高洋始終執迷不悟,終因酒色過度不能進食而亡。相關閱讀推薦:漢武帝的母親為何拋夫棄子?王娡如何當上皇後的揭秘武則天的44歲未婚母親究竟是什麼樣的女人?中國歷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七位母親:史上最偉大母親揭秘:史記中記載的四位讓人敬佩的另類母親北齊婁太後婁昭君簡介 歷史上婁太後怎麼死的?分頁: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高洋死後,高洋的兒子高殷即位,她被尊為太皇太後。高殷即位後,北齊轉入瞭胡漢兩族的火並當中,國力逐步衰弱下來。由於高殷的母親李太後是漢族大地主趙郡李氏的女兒,李氏傢族開始昌盛,感到漢族文化威脅的婁氏說:“怎能使我母子受漢族老婆子的擺弄1當時,尚書令楊愔輔政,它也代表漢族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太皇太後於乾明元年(560年)八月下令,廢高殷為濟南王,由高歡第六子,常山王高演即位。這就是孝昭帝。  孝昭帝高演去世後,婁昭君詔令高湛登基,即武成皇帝。期間,婁昭君作為皇太後一直臨朝聽政。她的另外兩個兒子高淯、高濟分別被封為襄城景王、博陵文簡王。  三立一廢,展示瞭婁昭君這位傳奇女性在駕馭政局方面的過人之處;而之前她對高歡的慧眼獨具,為國傢的自我犧牲,更讓人刮目相看,拍案稱奇。婁昭君雖然生於貴族人傢,但她自幼“明悟”過人,尤其是婚姻大事上極有個人主見,為此,很多“強族”都遭受過她的白眼。一次機緣巧合,婁昭君慧眼獨具,看到在城墻之上服勞役的將領高歡相貌奇偉,面帶忠厚,雖然目前貧窮,但料定他是個英雄,日後必然發跡,於是產生愛慕之意,暗地贈給高歡金銀財物,決定非高歡不嫁。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背景下,婁昭君自主選夫的雷人佳話,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二人結成美滿姻緣之後,婁昭君又拿出全部傢資,讓高歡結識天下英雄豪傑,並參與出謀策劃,使高歡屢立戰功,官居東魏丞相。   婁昭君平日柔順勤儉,謙卑自守。親自紡織針補,視姬妾所生諸子均十分慈愛,不異己出,對諸子每人必賜一袍一褲。時常向高歡進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廢公。  一次,高歡一在沙苑之戰中敗給瞭宇文泰。部下侯景請求出兵兩晚,西擊宇文泰。高歡十分高興。婁氏卻冷靜地說:“侯景得到精兵,無論勝敗,都不會再來服從你1高歡這才作罷。  不僅如此,婁昭君處事能夠顧全大局,委曲求全,為丈夫的事業做出犧牲。  當時高歡為瞭與少數民族茹茹國建立外交關系,打算納娶茹茹公主,因考慮婁昭君而猶豫未決,婁昭君便以國傢利益為重,勸諫高歡說:“國傢大計,不要遲疑。”高歡娶回茹茹公主後,她自動騰出正室,讓高歡合婚。此舉受到舉國上下稱贊。  還有一次,婁昭君分娩雙胞胎時遭遇難產,當時正值北魏分裂後,東魏、西魏兩國之間戰事不斷,高歡帶兵攻打西魏。宮人要將婁昭君難產的消息送信給高歡,讓其回宮照看,昭君制止不讓,說:“王出統大兵,何得以我故,親離軍幕。”後來終於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雙胞胎。日後高歡聽到以後,很受感動。分頁:2/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神秘胎夢  《北史》記載,婁昭君懷這八個孩子的時候都會做夢,而且每次夢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太後凡孕六男二女,皆感夢。孕文襄則夢一斷龍;孕文宣則夢大龍,首尾屬天地,張口動目,勢狀驚人;孕孝昭則夢蠕龍於地;孕武成則夢龍浴於海;孕魏二後,並夢月入懷;孕襄城、博陵二王,夢鼠入衣下。後未崩,有童謠曰:‘九龍母死不作孝。’及後崩,武成不改服,緋袍如故。未幾,登三臺,置酒作樂;宮女進白袍,帝怒,投諸臺下。和士開請止樂,帝大怒,撾之。帝於昆季,次實九,蓋其征驗也。”  在中國歷史上,外戚擅權亂政、親族貴榮之事屢見不鮮。婁昭君為數朝母後,貴盛至極,但她從不為親族求官要爵。史稱“弟昭,以功名自達,其餘親屬,未嘗為請爵位。每言有材當用,義不以私亂公”,也就是說在做官方面婁昭君連自己弟弟的面子也不給,堅決維護朝廷用人的公正。  婁昭君能夠慧眼識別丈夫,自然也能識別別人,高歡在一次征戰中大敗給瞭西魏的宇文泰。為瞭復仇,部下大將侯景多次請求率領大軍西擊宇文泰。高歡十分高興。婁氏卻冷靜地說:“侯景得到精兵,無論勝敗,都不會再來服從你!”高歡這才作罷。後來,婁昭君的話一一全部應驗,高歡的屍骨未寒,侯景就自立山頭,反叛瞭高傢父子。   高歡共有十五個兒子,其中婁昭君為他生下瞭六個兒子,分別為長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八子高淯,、九子高湛、十二子高濟。據說這些孩子們在出生之前婁昭君都有夢兆,“孕文襄(高澄)則夢一斷龍;孕文宣(高洋)則夢大龍,首尾屬天地,張口動目,勢狀驚人;孕孝昭(高演)則夢蠕龍於地;孕武成(高湛)則夢龍浴於海……孕襄城、博陵二王,夢鼠入衣下。”婁昭君的六個兒子中,除瞭八兒子高淯早逝,十二子高濟被侄兒高緯殺死外,其他四個都或多或少地享受瞭一點皇帝的滋味。  可以說像婁昭君這樣生六個兒子,四個能夠成為皇帝的女人,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空前絕後的。沒過,他的這些兒子們沒有一個年過四十,我想盡管婁昭君貴為皇太後,眼睜睜地看著兒子們不是被殺,就是早死,這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味道,隻有自己深解其中的滋味吧。分頁:3/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忽必烈的母親——一共生瞭四個兒子,其中有三人終身稱帝  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另外一個女兒也有相似的傳奇故事,那就是忽必烈的母親。  古今中外,同一個女人生出幾個皇帝的事情雖然不多,可是也從來沒有少過。與北朝婁太後相比,這位母親還更略勝一籌!  這位母親的名字,叫唆魯合貼尼。  唆魯禾貼尼一共生瞭四個兒子,其中有三人終身稱帝,還有一個兒子運氣稍差,沒能把皇帝這個工作幹到底就被撤瞭職。  按照出生的先後順序,這四個兒子的名字分別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裡不哥。——蒙哥是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開創元朝,旭烈兀為伊利汗國(波斯)皇帝,阿裡不哥則曾經與忽必烈爭奪帝位並一度占上風,稱蒙古帝國大汗(皇帝)近四年(公元1260-1264)。

周文王姬昌母親太任:中國史上最早進行胎教的人

  太任,亦稱大任,周室三母之一,她是季歷(王季)之妻,姬昌(周文王)之母。周文王是歷史上著名的篤行仁義、敬老慈少、禮賢下士、具備聖智慈理的君王,這與太任從小就對姬昌進行的教育分不開。  太任是殷商時期摯國(今河南平輿)國君任侯的二女兒,因生得美麗端莊,聰慧善良,性格溫順典雅,從小就具有高尚的品德,所以芳名遠播。長大後的太任,就嫁給瞭周先王季歷為妻。為瞭迎娶她,季歷舉行瞭十分浩大的迎親儀式。由於人多,東西也多,就幹脆把渡船連在一起,搭成瞭浮橋,讓大傢趕著車馬、抬著東西從上面通過。這是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婚嫁記載。  太任嫁給季歷之後,也像她的婆婆太薑一樣,協助丈夫,愛護百姓,凡事遵循禮儀,一心一意隻做有德行之事。不久,太任懷孕。有瞭身孕的她對自己要求得更嚴瞭。《列女傳·母儀傳·周室三母》中記載:“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摯任氏中女也。王季娶為妃。大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於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聖,大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君子謂大任為能胎教。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於邪色,耳不聽於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謂知肖化矣。”說的是,她在懷孕之時,不看不正經的顏色,不聽淫穢的聲音,不說狂傲的話語,不吃辛辣生冷的食品,以保持仁愛祥和的心態,讓胎兒受到良好的孕育。   公元前1213年(商王祖甲二十八年),周文王姬昌出生。姬昌一生下來就與眾不同,他長著四個乳頭,而且天資聰明,學習時能夠舉一反三。這當然與太任在他出生前就給瞭他如此好的胎教有著直接的關系。從此以後,胎教在我國引起瞭人們的重視,後人們說太任是中國胎教第一人。  據史料記載,當時太任還在做傢務,想不到動瞭胎氣,回到屋裡就生下瞭姬昌。姬昌出生之時,屋外有一隻紅色的小鳥飛來瞭。它銜著一封丹書,一直飛到姬昌出生的房門前,放下丹書又飛走瞭。人們打開丹書一看,書上意思是說:“恭敬上天而不懈怠者吉祥,怠慢上天而不恭敬者滅亡;奉行道義而克制私欲者天下從之,滿足私欲而拋棄道義者終無善果。任何事情,不努力為之則會枉費心機,不恭敬上天則不能獲得正果;枉費心機者最終要滅亡,恭敬上天者則能流傳萬世。以仁義取天下,以仁義守天下,則可傳之百世;以暴力取天下,而以仁義守天下,則可傳之十世;以暴力取天下,又以暴力守天下,則會一世而亡。”因為姬昌出生之時有此“聖瑞”,加上姬昌慢慢長大,舉止應對讓人覺得他的確是一個傑出的孩子。他的爺爺古公和奶奶太薑都感到很高興,認定他將來一定會成大器,於是就對族裡的長老們說:“我們這一族總有一天會興旺,而這個希望要落在這個孩子的身上。”並給他取名為“昌”,一心要把王位傳給他。   為此,宗周詩人歌頌周的功業,最先想起的總是太任。如《詩經·大雅》中的《思齊》篇,一開始就這樣向我們介紹:“思齊太任,文王之母。”用今天的話說:“儀態端莊的太任,就是文王的母親”。  據說太任故鄉在平輿縣,現今河南平輿縣(古槐鎮)還有太任公園(下圖為太任公園)。相關閱讀推薦:雷震子是誰的兒子?雷震子是姬昌的兒子嗎姬昌簡介 中國商代末年西方諸侯周文王姬昌生平周文王姬昌之後:魏王魏豹簡介季歷——周文王姬昌之父周文王姬昌簡介 創易經伐商殷,歷史上一位名君

宋太祖母親的杜太後:幹政釀成“燭影斧聲”謎案

  杜太後臨終前,與兒子宋太祖約定,將來死後把皇位傳給宋太宗。這段由趙普記載的盟書,經太祖親手放於金匱之內,成瞭宋太宗繼位合法化的最好證據。長期以來,很少有人懷疑“金匱之盟”的真實性。清末,有人提出瞭疑問,接著人們紛紛認為杜太後的顧命是偽造的,“金匱之盟”成瞭一團歷史疑雲。  “斧聲燭影”事件後,趙光義在太祖的靈柩前悲痛即位,是為太宗。但一些事情總使人有所懷疑,如太祖不曾臥病,為什麼會突然死亡?在此之前太祖並沒有足以致命的病史,為什麼竟然一病而不起?宋太宗在即位當年的十二月就改年號為“太平興國”,而按常規,新君即位當年應沿用舊的年號,次年方得更改,太宗為何如此迫不及待?一時之間,疑雲重重,朝野上下暗中議論紛紛。這時,忽然又出現瞭“金匱之盟”。  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受盧多遜排擠已罷相的趙普密奏太宗,談到其母昭憲杜太後臨終顧命之事。太宗找到誓書,打開金匱一看,不由得大喜,於是趙普重新得到重用,晉升為司徒兼侍中。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記載道:建隆二年(961),昭憲杜太後臨終前,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太後自知在世時間已不長,就召宰相趙普等入宮受遺命。太後問太祖說:“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得天下嗎?”太祖說:“能得天下主要是靠瞭祖宗們和太後的恩澤。”太後說:“不是這樣的,恰好當時是柴氏讓個小孩子主天下,群情不服。如果後周有年紀稍長一點的國君,你怎麼能夠得到皇位?你與光義都是我生的,你之後應當傳位給你的弟弟。四海至廣,能立年紀大一點的國君,這是社稷的福分。”太祖一面哭一面頓首說:“怎麼敢不如太後教誨的那樣去做。”轉身對趙普說:“你把我們說的話全部記下來,不能有所改動。”趙普就在病榻前寫成誓書,並在紙末署上自己的名字:“臣普記。”太祖手封其書,將之放到金匱之中,命可靠的宮人掌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  在這條資料下,李燾又註釋道:“司馬光《記聞》稱太後命傳位給二弟,其本意是指太宗及秦王廷美。現在是根據《正史》和《新錄》綜合成的,而《舊錄》原本不載這件事。《正史》和《新錄》也稱太宗入受顧命,而《記聞》不載,今從《記聞》。”翻看《記聞》的記錄,太後是這樣說的:“汝萬歲後當次傳之二弟,則並汝之子也獲安矣。”李燾註釋的理解是沒有問題的。  李燾的記錄,是綜合瞭各書編成的。其中《正史》是指成書於宋仁宗時的《三朝國史》,《舊錄》指成書於太宗太平興國五年的《太祖實錄》,《新錄》則指成書於真宗時的《太祖實錄》。另《太宗實錄》修於太宗至道三年,其時太宗已死,成書於真宗咸平元年。以下各書除《太宗實錄》殘存外,其他均已亡佚。  由此看來,昭憲顧命最早的記錄是《太祖新錄》。在此之前,《太宗實錄》已涉及趙普於太平興國六年密奏昭憲顧命的事情,並像模像樣地談到太宗找到金匱後,打開一看,如獲至寶,“遂大感悟”。據此李燾認為顧命時,太宗是不在邊上的,後來的史書是進行瞭加工潤飾。相關閱讀推薦:宋太祖趙匡胤死後誰繼位?趙匡胤下一個皇帝是誰宋太祖趙匡胤怎麼死的活瞭多少歲?趙匡胤墓在哪宋太祖趙匡胤孝章皇後簡介 北宋開寶皇後簡介宋太祖趙匡胤有幾個皇後分別是誰?趙匡胤幾個妻子宋太祖趙匡胤究竟有多摳門:不讓公主穿華麗衣服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金匱之盟”的出現,使太宗的繼位變得合情合理,使人們原先對他即位的懷疑一掃而光。長期以來,沒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卻變成瞭稱頌宋太祖坦蕩無私的具體例證。尤其是明代的一些評論傢,都接受瞭這種說法。  清代後期,學者惲敬對此提出疑問,認為盟約內容是掩飾之說。畢沅的《續通鑒》有兩處考異認為《長編》記載是曲筆,決不可信。當代學者也認為“金匱之盟”可能有詐。  史學傢張蔭麟認為顧命之事有很多破綻。其一,杜太後死時,太祖僅三十五歲,長孫德昭十一歲,杜太後怎麼能預知太祖死時德昭仍是幼童?其二,太祖既遵母命,為何將盟誓藏起來對誰也不說?太宗即位五年後,打算對皇弟廷美動手時突然將盟誓公佈,其中很有可疑之處。其三,趙普是參與盟誓的,太祖在世時自不能多說,但太宗即位後為什麼不馬上說明,要待數年之後?其四,太宗時修的《太祖實錄》中沒有“金匱之盟”,到瞭真宗時修《太宗實錄》就有瞭,而且又說太宗也是在場的,史料的記載為何這樣矛盾?此外,金匱盟誓全部在秘密中進行,知情者最多隻有四個人知道,太祖和太後已經作古,剩下趙普和太宗,想怎樣講就可以怎樣講,誰會知道真相是怎樣的。因此他認為“金匱之盟”是假的。   之後,懷疑“金匱之盟”的人蜂擁而起。  有人指出,在宋代二百多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皇帝健在,而太後為接班事草遺詔的。即使皇帝沒有兒子,也不用太後越俎代勞。杜太後草詔的理由是為瞭不重蹈周世宗傳位幼子丟失天下的覆轍,而太祖身體很好,屢次出兵親征,太後怎能知太祖必然短命?如有遺詔,太宗臨終時必然會佈置人打開金匱,即使是突然死亡,皇後和掌管金匱的宮人也應知曉其事,為何要到六年之後才由趙普揭出?如有遺詔,應該全文公佈,堵眾人之口,卻閃爍其詞,隻有大概意思。太宗既然要利用遺詔證明自己繼位是正當的,但又為何自己傳給比弟侄年幼的兒子?結論隻能是趙普為瞭投靠太宗,恢復相權,報復政敵,才編造瞭遺詔。  有人認為顧命可能是有的,但太宗公佈的盟誓是假的。昭憲臨終或許是有此顧命也未可知,但絕無藏於金匱二十餘年之久的盟書。另外,昭憲太後顧命沒有談及太宗死後再傳位給太祖之子也極悖常理,李燾在長編中實際上已有所懷疑,他說:“始太祖傳位給太宗,這是昭憲太後的顧命。有人說昭憲和太祖的本意,是想太宗再傳位給弟弟廷美,而廷美再傳位給太宗長子德昭。所以太宗即位後,馬上任命廷美為開封尹,廷美之子德恭授貴州防禦使,稱為皇子,這些都是太祖和太後的本意。”由於趙普在金匱之盟中記錄和最終披露者都是他,可以認定偽造者就是他。成書於太平興國五年的《太祖舊錄》對這件事沒有記載,此年就發生瞭這件事,說明偽造就在這一年。宋太宗和趙普偽造這個盟誓的原因,主要是為自己無太祖顧命入繼緣飾。太祖死之前,太宗為開封尹,而太祖諸子雖已成年出閣,但均未封王,更無太子之位,太宗實際上居儲君之位。然太宗想到自己畢竟是沒有太祖顧命,又無正式儲君之名,弟繼兄不合常例,所以出此下策,尋求合法正式依據。《三朝國史》、《太祖新錄》的編撰者當然也是不信金匱之盟的,但為尊者諱,就作瞭許多潤飾,稱太宗也是入受昭憲顧命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問題是“金匱之盟”既然有可能出自宋太宗篡位後偽造的,屬子虛烏有,那麼宋太祖自己心中有沒有繼承人?繼承人究竟是誰?  有專傢認為燭影斧聲事件的當晚,宋皇後突然發現宋太祖死於非命,急命內侍王繼隆速召太祖子秦王德芳。當看到召來的不是秦王德芳而是晉王時,宋皇後大驚失色。如果有金匱之盟,宋皇後當不會不知道,就可能不會去召秦王搶先來柩前即位。宋太祖死時秦王德芳已十八歲,不為幼兒。宋太祖如果再能活幾年,就會將秦王培養成為一個政治經驗豐富的繼承人。在許多資料中,可以看到其實宋太祖是在不斷地培養秦王,讓他多讀書,參加各類政治宴會。宋太宗也知道宋太祖的意思,所以因一個偶然的機會搶班奪權,偽造瞭所謂的“金匱之盟”。   事至今天,還是有個別人認為金匱之盟是真實的。杜太後遺命是從五代以來現實政治考慮的至理,太祖以長弟為儲在客觀上是勢所必然。宋太祖不將金匱之盟昭告天下,可能是他覺得沒有必要改變五代以來不正式立儲的習慣,而且可以保留最後的選擇。太祖考慮到一旦公開盟約,便大有可能引致傢人子弟為營謀帝位而相傾。趙普在太宗登位時,與太宗嫌隙甚深,貿然公開密約,安知是禍是福?揭示金匱之盟時,太宗已登基六年,繼統已沒有爭議,趙普的意思其實是想力諫太宗不可再徇於母命,他力持的是父死子繼的正論。太宗如果存心作偽,應該在一登基便幹,而且最好令偽說人於死無對證的地步,而沒有必要讓居心叵測的趙普為他完謊,使自己處於受要挾的境地。  將杜太後的顧命藏於金匱之中,從記錄上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從事理上推斷,卻多少是值得懷疑的,因此即使意見相反,大傢還是無法說服對方。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中國近代史上哪位文人新婚前夜非要母親陪睡?

  導讀:我以前提過我愛我們坂仔村裡的賴柏英。小時候兒,我們一齊捉鰷魚,捉螯蝦,我記得她蹲在小溪裡等著蝴蝶落在她的頭發上,然後輕輕的走開,居然不會把蝴蝶驚走。我們長大之後,她看見我從上海聖約翰大學返回故鄉。我們倆都認為我倆相配非常理想。她的母親是我母親的教女。她已經成長,有點兒偏瘦,所以我們叫她“橄欖”。  “橄欖”是一個遇事自作主張的女孩子,生的鵝蛋臉兒,目似沉思狀。我是急切於追求新知識,而她則堅持要孝順祖父。這位祖父雙目失明,需要她伺候,片刻不能離。她知道在Chiangchiu什麼都有,最好的水果、魚、瓜,美麗迷人的山。後來,長衫兒流行瞭,我姐姐曾經看見她穿著時興的衣裳,非常討人喜歡。我記得她平常做事時總是穿黑色的衣裳,到瞭禮拜天,她穿淺藍的,看來好迷人。她祖父眼睛沒瞎時,她總是早晨出去,在一夜落雨之後去看看稻田裡的水有多麼深。我們倆彼此十分相愛。她對我的愛非常純正,並不是貪圖什麼,但是我倆終因情況所迫,不得已而分離。後來,我遠到北平,她嫁瞭坂仔本地的一個商人。   我這個青年,傢雖貧,而我自己則大有前途,我妻子則是個富有銀行傢之女。她比起我來,是高高在上的。幸而她不是在富有之傢嬌縱撫養之下長大的。依照舊傳統,女孩子是為男子的需要而教養的;女孩子要學會烹飪,洗衣裳,縫紉,事實上,要教養她能做普通的傢事,以便長大後嫁到丈夫傢有過日子的本領。除去偶爾的拜神祭祀到墳塋寺廟之外,她們是不到前院,不在大庭廣眾之間出現的。對女孩子的這種歧視,因而達成一個顯著的結果,就是使她們成瞭賢妻良母。而男孩子則嬌生慣養,縱容壞瞭,結果,缺乏進取奮鬥的意志,很少有什麼成就。  我從上海聖約翰大學回傢之後,我常到一個至交的傢裡,因為我非常愛這個朋友的妹妹C。他們傢與後來我的妻子是鄰居。我也與後來成為我妻子的那位小姐的哥哥相交甚善。我應邀到他們傢去吃飯。在吃飯之時,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某處向我張望。後來我妻子告訴我,當時她是在數我吃幾碗飯。另外我知道的,我路途中穿的那臟襯衣是拿到她傢去洗的,卻從來沒人把我向她介紹過。在大學二年級時,我曾接著三次走上禮堂的講臺去領三種獎章,這件事曾在聖約翰大學和瑪利女校傳為美談。那時我這位將來的妻子還沒進聖瑪利,但是一定聽見人說這件事。我由上海回傢後,正和那同學的妹妹C相戀,她生得確是其美無比,但是我倆的相愛終歸無用,因為我這位女友的父親正打算從一個有名望之傢為他女兒物色一個金龜婿,而且當時即將成功瞭。   在那種時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的。我們結婚之後,我一直記得,每逢我們提到當年婚事的經過,她就那樣得意地哧哧而笑。我們的孩子們都知道。我妻子當年沒有身在上海,但是同意嫁給我,這件事一直使她少女的芳心覺得安慰高興。她母親向她說:“語堂是個牧師的兒子,但是傢裡沒有錢。”她堅定而得意的回答說:“窮有什麼關系?”我姐姐在學校認得她,曾經告訴我她將來必然是個極賢德的妻子,我深表同意。我知道不能娶C小姐時,真是痛苦萬分。我回傢時,面帶淒苦狀,姐姐們都明白。夜靜更深,母親手提燈籠到我屋裡,問我心裡有什麼事如此難過。我立刻哭得癱軟下來,哭得好可憐。因為C小姐的父親決心將她嫁與別人,我知道事情已經無望,我母親也知道。我的婚禮是在民國八年,蜜月是到哈佛去旅行。婚禮是在一個英國的聖公會舉行的。  我要到新娘傢去“迎親”,依照風俗應當如此。新娘傢端上龍眼茶來,原是作為象征之用,但是我全都吃不下去。舉行婚禮時,我和伴郎談笑甚歡,因為婚禮也不過是個形式而已。為瞭表示我對婚禮的輕視,後來在上海時,我取得妻子的同意,把婚書付之一炬。我說:“把婚書燒瞭吧,因為婚書隻是離婚時才用得著。”誠然!誠然!我必須把新婚的前夜的情形說出來。新婚的前夜,我要我母親和我同睡。我和母親極為親密。那是我能與母親同睡的最後一夜。我有一個習慣玩母親的奶,一直玩到十歲。就因為有那種無法言明的願望,我才願睡在她身邊。那時我還是個處男。相關閱讀推薦:宋朝著名詩人梅堯臣簡介:歐陽修唯一佩服的文人曹操為什麼殘殺孔融,楊修,禰衡這些文人?古代文人的收入有多高?鄭板橋一幅畫等於千斤米康熙的南書房:康熙朝文人想進入中樞必經之路揭秘:三國史上奸雄曹操最佩服的兩個文人的結局 老舍曾給溥儀當“禦用文人”:潤色《我的前半生》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值得令人敬佩的七位母親

  在中國歷史上,誕生過無數傑出的巨人,他們或者創造歷史,或者因為留下瞭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詢他們成功的足跡,我們驚奇的發現,他們的成功的背後毫無例外的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母親。  一、孟母  孟母是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賢德女性。孟子能夠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多得力於這位母親的教育。《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孟柯,出生於現在山東省鄒城市北的鳧村(今屬於曲阜市)。《列女傳》記載,孟傢最初的住處靠近一片墓地。遊戲、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於經常看到出殯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因此,孟軻與其他孩子就“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他們模仿送葬的人群,興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遊戲。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讀書,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會讓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決定搬傢,帶著孟軻遷居到遠離墓地的廟戶營村。廟戶營村位於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裡是一處繁華的集鎮。孟軻置身於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逐漸又同集鎮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遊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買吆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孟母覺得這裡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販的影響而不認真讀書。在這個集鎮上剛剛居住瞭半年的孟母,毅然決定再一次搬遷自己的住處。他們搬到瞭學宮的旁邊。這所學宮位於現在鄒城南門崇教門外路東,是孔子之孫即子思設宮講學的地方,後人稱它為“子思書院”。後來子思的學生在此授徒講學。孟母想,孩子在學宮的附近居住,必然會受到學宮氣氛的影響,長大以後讀書也方便。母子搬遷到這兒後,天資聰穎的孟軻果然被書院裡的瑯瑯讀書聲所吸引,常到書院裡跟著學習詩書,演習禮儀。孟母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瞭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從此就在這裡定居下來瞭。後來孟母把孟軻送入學宮,隨子思的學習,使孟子從此走上學業之路。  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遷一樣是母親教子故事的典范。孟子雖然天性聰穎,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頑皮。到學宮學習瞭一段時間後,開始的新鮮勁頭過去瞭,貪玩的本性難移,有時就逃學,對母親謊稱是找丟失的東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瞭傢,孟母正在織佈,知道他又逃學瞭。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織瞭一半的佈全部割斷。孟子問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回答說:“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教育孟軻,學習就像織佈,靠一絲一線長期的積累。隻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廢。逃學就如同斷機,線斷瞭,佈就織不成瞭,常常逃學,必然學無所成。   孟軻幡然大悟,從此勤學苦讀,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終於成瞭一位偉大的思想傢和教育傢。孟母對於傢庭一生操勞,盡管孟子已經長大成人,但對孟子的教育和督促從來沒有放松過。在齊國,孟子多次向齊宣王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齊宣王雖然以年祿十萬鐘酬謝孟子,但是卻不肯積極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他非常想去願意采納他政治主張的宋國,可是又擔心母親年事已高無人照料。  孟母知道瞭兒子的心事,對兒子說:“故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孟母的一席話把孟子的擔憂和猶豫一掃而空,孟子隨離傢周遊列國,受到瞭各國的空前歡迎,他的政治主張在許多諸侯國得到順利推行。就在這個時候,為兒子傾盡畢生心血的孟母,在親眼看著兒子成功的時刻,滿懷著一個母親成功的歡欣,一病不起。在歸葬故鄉的途中,沿途經過的地方,無論民眾官員,無不爭向在路旁祭奠,表達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尊敬和哀思。在山東鄒城市北20裡的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靜穆莊嚴,時刻吸引著一代代景仰這位偉大母親的人們。  二、徐母  徐庶是三國穎州(今河南許昌)人,字元直。早年與諸葛亮、龐統同為好友,曾投劉表,後投劉備任軍師。徐庶投奔劉備的時候,正值劉備孤軍落難之際,兵不過千,城僅新野一座,將隻有關羽、張飛、趙雲、關平、周倉等人。徐庶作瞭劉備的軍師後,大展才華,在數月間連施妙計,殺呂曠,斬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取樊城,劉備的士氣軍心為之一振,曹操的囂張氣焰為之一寒。曹操的謀士程昱對曹操說: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戰越勇時,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國初期這謀臣智士縱橫俾闔的較量場上,就失去瞭一位極其重要的軍事傢,失去瞭許多可令後人學習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興的是,在徐庶辭別劉備時,向他推薦瞭諸葛亮,於是有瞭傳誦千古的“三顧茅廬”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華的時候,為什麼要突然離開劉備?都是因為曹操的謀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當曹操聽謀士程昱說徐庶在為劉備出謀劃策時,就想納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騙至許昌,請徐母寫信召喚徐庶。沒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曉大義的老人,徐母識破曹操的奸計,堅決不從。程昱就進一步獻計,偽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個孝子,收到這封假信後,隻得辭別劉備投曹。徐庶臨別劉備時,二人灑淚相別,徐庶指心對劉備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玄德哭著說:“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徐庶推薦瞭諸葛亮,說:“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書信輕易騙到瞭許昌,此舉使深明大義的母親痛極而自盡,造成瞭徐庶終生的遺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隻落得一場空歡喜,得到的是一位終生不為其設一計的旁觀者。老母親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長嘆:“我徐某,報國有心,卻無力回天;不忠、不孝,枉為人臣。”在那個時代,曹操名為漢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卻能夠區分奸偽,認為兒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見這位母親的大德高義。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古代歷史上婚前體驗秘史最早的皇後:梁女瑩古代女子瘦身有什麼高招呢?盤點古代瘦身方法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那些使雙槍的名將都有誰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鬼怪大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打仗最兇猛的文弱書生:陳慶之古代知名醜女婚姻美滿:夫君都是著名的知名人士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三、嶽母  嶽飛(1103~1142)自從槍挑瞭小梁王,大鬧比武場之後,和牛皋、王貴、湯懷、張顯弟兄五人,一起回到傢鄉河南湯陰,閑居起來。這時候,北方金國興起,四太子金兀術率領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敗無能,無力抵抗,被金兵占瞭都城汴梁(今開封),皇帝欽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擄到北國。金兵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再加上河南這一年瘟疫盛行,偏偏又遇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生在水火之中,苦不堪言。嶽飛和母親、妻子在傢苦守清貧,甚是淒涼。王貴、湯懷、牛皋幾個人的父母相繼過世,幾個人耐不住饑寒,未免去做些不潔之事。嶽飛幾次勸他們休取不義之財,他們也不肯聽,最後竟一齊去山中落草瞭。嶽飛見這般光景,心中悲傷不已。一天,嶽飛正與母親在傢中說話,有人前來叩門。嶽飛把那人接到屋中,談話中才知道來人是洞庭湖楊麼起義軍的部將王佐,因楊麼久慕嶽飛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來聘請前去相助。當下王佐拿出許多金銀珠寶作為聘禮。嶽飛正色說道:“嶽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堅辭不收。王佐無可奈何,最後隻得收拾起聘禮回山去瞭。  王佐走後,嶽飛進去將這些細細說與母親。嶽母聽罷,沉思瞭一會,就讓嶽飛去中堂擺下香案,端正香燭,隨後帶媳婦一同出來,焚香點燭,拜過天地祖宗。又叫嶽飛跪在地上,媳婦研墨。嶽母說道:“孩兒,做娘的見你甘守清貧,不貪富貴,是極好的瞭。但恐我死之後,又有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一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豈不把半世芳名喪於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願你做個忠臣,盡忠報國,流芳百世,我就含笑於九泉瞭!”嶽飛聽罷,說道:“母親說得有理,就與孩兒刺字罷。”便將衣服脫下半邊。嶽母取過筆來,先在嶽飛背上寫瞭“盡忠報國”,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隻見嶽飛的肉一聳,嶽母問:“我兒痛麼?”嶽飛道:“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嶽母流淚道:“孩兒,你怕娘的手軟,故說不痛。”說罷,咬著牙根刺起來。刺完,將醋墨塗上,使永遠不褪色瞭。嶽飛起來,叩謝瞭母親訓子之恩。  這時,宋康王在金陵繼位,為高宗。朝廷傳下聖旨,聘召嶽飛進京受職,率兵討賊,圖復中興,報仇雪恨。嶽飛接瞭聖旨,即刻收拾停當。嶽母叮嚀孩兒,勿忘“盡忠報國”。嶽飛拜別母親,又囑咐瞭妻子,這才上馬進京去瞭。這以後,嶽飛領兵幾次大敗金兵,力圖恢復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檜一夥,私通金國,陷害忠良。他們把嶽飛騙進京,誣他謀反,下在獄中。審訊中,嶽飛脫下上衣,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個赫然大字,凜凜正氣,貫沖鬥牛。但邪惡猖獗一時,嶽飛終被害死於風波亭。可是,嶽母訓子報國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嶽飛的美名卻千古流傳。   四、孔母  歷史上關於孔子母親顏征在的教子故事鮮很多人都不太瞭解。其實,孔母在孔子的成長中起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傢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弟弟。商朝滅亡後,大哥微子被周封為宋國的國君,微子啟死後,微仲繼位,到孔子父親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魯國隻是一名武士。孔子母親的傢族先祖伯禽,是魯國的始祖,周公旦的長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孫子。據說孔子的父親當年娶母親的時候年紀已經是六十多歲,而顏氏女則不滿二十歲。因為年齡相差懸殊,在當時不合禮儀,故有《史記》中記載“野合”之說;有說在野外合歡,按此說法,孔子為私生子。孔子約三歲時,孔母帶他離開鄹邑,到國都曲阜的闕裡居住,當時傢境相當貧苦。  孔子的外公是飽學之士,在那個時代,同樣能夠讓女兒識字識禮,可以見其開明。外公的直接傳授,使孔母不僅僅積累瞭豐厚的識見和學養,在教育和禮上也有很高的修養。她把父親傢的全部書籍,都搬運到自己的新傢,選三間房子的一間作書房,準備在孔子滿五歲的時候教他念書。她先收瞭五個小孩子,在自己傢教發蒙的書,得到每位學生傢的學資,五鬥小米和一擔幹柴,足以養活母子兩人。孔母教孩子們習字、算數和唱歌三門功課,同時也教孩子們學習禮節和儀式。孔子不到六歲開始跟班學習,後來,征在又收瞭幾個小學生,小孔子成為他母親的小幫手,以盡輔導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不到十歲的小孔子,已經學完全部發蒙功課,因他愛琢磨,肯用腦子想問題,記憶力出眾,喜歡幫助別人,成為同窗學習的佼佼者。有瞭孔母的這一段傢教生涯,自己幫助別人學習的經歷,對孔子以後辦私學、興教育,起到直接的影響。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按照當時的規矩,童子十歲就要外傅(跟別的老師去念書)。孔母關閉瞭她的學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內最好的學堂,學習詩歌、典籍、歷史等功課,即被後世稱為《詩》、《書》、《禮》、《樂》的內容。當時學堂稱為“庠”,屬於官辦學府,集中瞭魯國最優秀的老師,實施非常嚴格的教育。因顏氏傢族與魯國國君是同宗關系,孔子仍以一個貴族子弟的身份,在學堂裡受到貴族式教育。正是有著這種母子情深的依存關系,才有瞭《禮記·檀弓》裡故事的發生:孔子在其十七歲時,其母仙逝,孔子堅持父母合葬,因母恥於野合之事,未曾告訴父墓所在,孔子為瞭打聽父墓所在,就想瞭個殯母於五父之衢的辦法。按常禮,殯當在寢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殯母於外,意在引起人們的註意,使人們怪而問之,孔子便可借機打聽父墓之所在。後來問於鄒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親葬於防,然後使父母得以合葬。  五、歐母  歐陽修(1007~1072),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學者,是傑出的文學傢、史學傢、是唐宋八大傢之一。他出身於封建仕宦傢庭,其父歐陽觀是一個小吏。在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離開瞭人世,於是傢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為瞭生計,母親不得不帶著剛4歲的歐陽修從廬陵到隨州,以便孤兒寡婦能得到在隨州的歐陽修叔父的照顧。  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傢庭,隻讀過幾天書,但卻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母親。她不斷給年幼的歐陽修講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講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個總結,讓歐陽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導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隨聲附和,不要隨波逐流。歐陽修稍大些以後,鄭氏想方設法教他認字寫字,先是教他讀唐代詩人周樸、鄭谷及當時的九僧詩。盡管歐陽修對這些詩一知半解,卻增強瞭讀書的興趣。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瞭,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傢裡窮,買不起紙筆。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她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復復地練,錯瞭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茍。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瞭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10歲的時候,母親就帶他經常到附近藏書多的人傢去借書讀,因為自己沒有,她就讓他把借來的書抄錄下來。一天,他從李傢舊紙筐裡,發現一本六卷本《韓昌黎文集》,經主人允許,帶回傢裡。打開一看,大開眼界,便廢寢忘食、日以繼夜地閱讀。宋朝初年,社會上多流行華麗浮躁、內容空洞的文風,而韓愈的文風與之完全不一樣。歐陽修被韓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動。他高興地對母親說,世上竟有這麼好的文章啊。盡管歐陽修年紀尚小,對韓愈文學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卻為他以後革除華而不實的文風打下瞭基礎。而正是在這種思想啟迪下,一個學習韓愈、革除當時文壇上壞風氣的念頭,在他的腦海裡油然升起。  歐陽修長大以後,到東京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場,都得到第一名。當歐陽修20歲的時候,已是當時文學界大名鼎鼎的人物瞭。母親為歐陽修的出眾才學而高興,但她希望兒子不僅文學成就出眾,為人做事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歐陽修長大做瞭官以後,母親還經常不斷地將他父親為官的事績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於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於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她還說:你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餘。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後,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壟地。  她告誡兒子,對於父母的奉養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佈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你,隻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瞭。母親的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歐陽修腦海裡。歐陽修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為自己備嘗艱辛的母親。皇祜五年,歐陽修的母親以73歲的高齡病逝於南京,歐陽修將母親遺體運送故鄉安葬。母親慈祥的面容,勞碌奔波的身影,時時出現在眼前,母親的諄諄教導激勵他成就瞭一生的功業。   六、陶母  陶侃(259年~334年),是東晉名將,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將軍,封長沙郡公。他有一個非常賢惠又深明大義的母親。陶侃的先輩,史書上記載不詳。其父陶丹,是吳國的邊將,官至揚武將軍。揚武,系雜號,地位不高。陶侃先世無顯赫仕宦可以溯記,年輕時又當過尋陽的“魚梁吏”,說明其傢屬於“寒門”這類社會地位很低的階層。晉滅吳後,中原人稱江南人為“亡國之餘”,江東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抑。像陶侃這樣“望非世族、俗異諸華”的人,處境就更為艱難瞭。  陶侃少年時喪父,傢境清貧,與母親湛氏相依為命。湛氏是位很堅強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兒子出人頭地。在這種環境下,對陶侃管教很嚴,並通過自己紡織資助兒子去結交朋友。後來,陶侃在縣功曹周訪的薦引下當上縣主簿,才開始擺脫充當賤役的地位。一次,鄱陽郡孝廉范逵途經陶侃傢。正值大雪。陶侃因傢貧,擔心沒有招待而怠慢瞭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親看在眼裡,安慰他說,你隻管留客吧,我會設法招待好的。於是,她把頭上的長發剪下,換成酒菜,又卷起鋪床的幹草切細,陶侃“斫諸屋柱”為薪柴,喂飽范逵的馬。范逵事後得知,感慨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隨范逵而來的奴仆也覺得大過所望。  等范逵離開時,陶侃又追送百餘裡。范逵很感動,臨別時問陶侃:“卿欲仕郡乎?”陶侃趕忙回答:“欲之,困於無津耳”。范逵遂向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為督郵,領樅陽令。有能名,遷主簿”。這時恰逢州部從事來到郡裡,他想借視察之名勒索賂賄,陶侃便讓手下諸吏安心辦公,自己出面對從事說:“若鄙郡有違,自當明憲直繩,不宜相逼。若不以禮,吾能禦之。”從事聽瞭便退瞭出去。陶侃也未忘報答張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將迎醫於數百裡。時正寒雪”,眾僚屬皆面有難色。唯陶侃說:“資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盡心乎”!於是請行,眾咸服其義。後長沙太守萬嗣路過廬江,見到陶侃,陶侃對他特別虛心謙恭,使得太守大為驚訝,臨別時對他說“君終當有大名”。令其子和他結交朋友,而後才離去。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有瞭這樣的關系,陶侃即被張夔舉為孝廉。靠這種身分,陶侃可以進入洛陽與上層名流結識,去實現他的大志。不久,陶侃做瞭漁梁吏,食用官府的魚(醃魚)。他念起貧寒中的母親,就用陶罐盛瞭一點魚送給母親。不料母親不但不受,還將陶罐封上退回,並附信責備說:“汝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此事給陶侃以極大的教育,為陶侃後來做官的廉潔奉公打下瞭基礎。大約在元康六年(296年),陶侃到瞭洛陽。當時的洛陽,經過幾十年的修復、重建,又變得十分繁華、熱鬧起來。但是,京城的繁華卻沒有給陶侃帶來什麼錦繡前程。實行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已使西晉在選官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世族子弟憑借自己的父、祖餘蔭即可身居要津,並不為今後升遷而費神。  陶侃也深知像他這種身分的人,沒有權門當靠山,是根本不可能在洛陽官場上站住腳的。因此,他去求見“性好人物”的司空張華。但張華卻“初以遠人,不甚接遇”。陶侃對張華的輕視並不灰心。多次求見,“每往,神無忤色”。張華在和陶侃談話時,大吃一驚,認為他不同常人,陶侃很快便在張華的推薦下作瞭郎中。郎中有資格入選各類官職,但像陶侃這樣的窮賤之士是根本擠不進那些顯要的官位。陶侃在洛陽呆瞭五、六年,但前途依然渺茫得很。在這期間,西晉的內亂愈演愈烈。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倫廢賈後。第二年又廢惠帝自己稱帝。動亂就由宮廷內發展到宮廷外。洛陽內外已成為諸王軍隊沖突、爭奪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寓居洛陽的江東士族紛紛返傢避亂。此時陶侃已經認識到,在洛陽的這種門閥政治下,他是難於出人頭地的。又因受到江東士族紛紛返回傢鄉氣氛的影響,他也準備南下瞭。  時黃慶已經作瞭吏部令吏,舉薦陶侃補任武岡縣令。武岡是荊州南部的一個縣。這時的陶侃已經四十多歲。陶侃到任後,與太守呂嶽的關系很緊張。他遂棄官回傢。以後又當過郡小中正。如果不是晉末江南的動亂給他以儕身戎旅的機會,恐怕他終生也隻能當個縣令之類的小官。八王之亂引起江南動蕩不安的局勢,為陶侃施展才幹提供瞭機遇。就在這個時候,對陶侃一生影響巨大的母親病故瞭,終年75歲。陶侃在幾十年的為官生涯中,時刻牢記母親的教誨,堅持每天早上把一百塊磚搬到屋子外面去,晚上又如數搬回來。部下問為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我的志向是領兵橫掃強虜,恢復中原,如果不鍛煉一個好身體怎麼可以呢!  七、佘太君  佘太君(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女,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扆之女。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扆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征遼之時,潘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傢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曰不食而亡。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宋朝皇帝真宗也贊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傢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佘太君正是楊傢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傢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傢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瞭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瞭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太姒是誰?姬發、雷震子的母親太姒簡介

  太姒,生卒年不詳,姒姓,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太姒天生姝麗,聰明淑賢,分憂國事,嚴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愛和臣下敬重,被人們尊稱為“文母”,在《詩經》和《列女傳》中都有對太姒的贊美。武則天時期太姒被上謚號文定皇後,陵曰德陵。  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後代有莘氏(今陜西省合陽縣)部落,另一說出生自杞國、繒國。  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濱遇到太姒,對她的美貌,驚為天人,後知道太姒仁愛而明理,生活儉樸,姬昌決定迎娶太姒。因渭水無橋,姬昌決定於渭水造舟為梁,舟舟相連,成為浮橋,親迎太姒,場面盛大。  入門之後,太姒仰慕長輩之德,效法太薑(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歷正妃),旦夕勤勞,以進婦道。太姒尊號為“文母”,姬昌理外,太姒治內。太姒與姬昌生下十子,次序為:長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鐸,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處,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載。自少嚴謹教誨,使他們未做過壞事。  太姒的兒子中,長子伯邑考因得罪王後妲己而遭到紂王殺害,故姬昌以次子姬發為太子,姬昌死後而立,是為周武王。  《詩經》中,首篇《國風·周南·關雎》,一說是描述太姒和姬昌的愛情故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雅·文王之什·思齊》有描述太姒的記戴:“思齊大任,武王之母,思媚周薑,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太薑、太任、太姒合稱“三太”,後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元天授,尊封姬昌謚號為文皇帝,廟號始祖。而太姒被上謚號為文定皇後,陵曰德陵。  傢庭成員  丈夫  周文王姬昌  兒子  長子:伯邑考  次子:周武王姬發  三子:管叔鮮  四子:周公旦  五子:蔡叔度  六子:曹叔振鐸  七子:成叔武  八子:霍叔處  九子:康叔封  十子:冉季載相關閱讀推薦:周武王姬發生平簡介 姬發是怎麼死的?封神英雄榜第50集劇情 薑子牙重傷前往救姬發封神英雄榜第46集劇情 雙兒和姬發定下親事封神英雄榜第40集劇情介紹 魔傢四將與姬發決鬥封神英雄榜第25集劇情

明神宗萬歷皇帝孝靖皇後王氏簡介 明光宗母親王恭妃

  孝靖皇後王氏(1565年2月27日-1611年10月18日),宣府都司左衛人(原屬河北宣化,現屬河北張傢口懷安縣)。明神宗之皇貴妃,明光宗、雲夢公主朱軒嫄之生母。  初為宮女,萬歷十年封恭妃,三十四年晉封皇貴妃,三十九年九月去世。其孫明熹宗登極後,追封她為皇(太)後。  從宮女到皇後,聽起來位極尊貴,其實由於群臣和太後三十多年來一直堅定的支持她的兒子立為皇太子,違背瞭明神宗本人的意願,王氏生前遭到百般摧殘,淒慘一生;始終受到丈夫冷落、寵妃迫害、奴才欺凌,長期被幽禁;最後哭瞎雙眼,悲憤而終。  以孕封妃  王氏出身於中下級軍官傢庭,父親王朝窶,在女兒未被選入宮之前考中武舉人,官任錦衣衛百戶(正六品)。隆慶二年,也即王氏3歲時,傢從左衛遷到京城。王氏生於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時。萬歷初年,朝廷為明神宗皇帝大婚,在民間大范圍選美,13歲的王氏順利通過前幾關選美入宮,但是沒能進入前三名。選美前三名中的王喜姐被欽定為皇後,另兩位女子分別冊為劉昭妃(宣懿太妃)、楊宜妃。落選的女子一部分按規矩遣返回鄉、一部分條件較為出色者則留宮成為宮女。王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於萬歷六年二月初二日(1578年)分配到慈寧宮,侍奉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後(孝定太後)。  三年後,16歲的王宮女偶然被皇帝遇見,”私幸之”,事後賞給她一付頭面(首飾)。王宮女因此懷瞭身孕,但不敢明言。後因身形變化被李太後看破。太後召問神宗,神宗最初想賴賬,假裝不知道,拒絕承認。  按照明朝宮廷規矩,皇帝的起居有專人記錄在冊,叫《起居註》。太後命人拿來《起居註》,對照當時日期,神宗隻好勉強承認瞭。不過太後並沒有責備他,反而安慰說:“我老瞭,還沒有孫子,如果生個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是誰生的,不必計較,你可以加封她”。王宮女因此進封為恭妃。萬歷十年八月十一日(1582年),王恭妃不負重望,果然生瞭個男孩,這就是神宗的庶長子朱常洛。  萬歷十二年七月庚辰她又生下皇四女雲夢公主朱軒嫄,四歲病故。   母子坎坷  王恭妃先後生一子一女,實際卻並不受寵,最受寵的是九嬪之一的鄭淑嬪。萬歷十四年(1586年)正月,鄭氏生皇三子朱常洵,神宗進封鄭氏為皇貴妃。 這就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引出瞭麻煩。按照中國封建時代一貫的制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皇後沒有生育嫡子的情況下,應立庶出的長子(或年紀最大的兒子)做皇太子,神宗自己當年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輕松獲得皇位的。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庶長子,自然也應是皇太子。群臣和李太後都支持立朱常洛為太子,可是神宗不喜歡王氏母子,鄭貴妃又總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問題,遲遲不能進行。  圍繞這個問題,大臣們與皇帝鬥瞭15年,期間發生很多事情,大案迭起,政治鬥爭暗流洶湧。“國本之爭”是萬歷一朝最激烈復雜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梃杖。鬥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  後來,李太後得知朝廷上下輿論紛紛,不得已親自出面幹預,質問神宗為什麼還不立朱常洛為太子。神宗狡辯道:“他是宮女生的,母親出身低賤。”太後聽罷此言,又怒又心酸,指著兒子大罵道:“你也是宮女生的!”神宗這才想起自己的親娘原本也是宮女,且是泥瓦匠之女,論出身,比王恭妃可是低賤更多瞭。若朱常洛因是宮女生的沒資格當太子,那麼自己這個皇帝首先就得引咎辭職。神宗羞愧萬分,無地自容。內外交困之下,他迫不得已於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立已經年滿19歲的朱常洛為皇太子。  在這15年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神宗的厭惡冷落,又被盛寵的鄭貴妃視為眼中釘,飽受屈辱,各方面待遇極差。比如,其一:鄭貴妃提到王恭妃時,總是稱其為“老媽媽”,暗行誣蔑和諷刺,甚至當著皇帝的面也如此,神宗並不加以制止,心裡對王恭妃感覺更不好;[14] 其二:一直到萬歷二十一年二月(1593年),神宗才在大臣們一再的請求下允許已經13歲的皇長子讀書,而且沒過多久就長期輟讀,險些讓他成為文盲。其三,通過考古發掘,出自她棺槨內一把銀壺,壺底刻銘文一周”大明萬歷壬午年(1582年)制”——可見這是她被封為恭妃的當年一直用到去世時的實物。30多年來她從宮女成為妃子再成為皇貴妃,又是未來皇帝的生母,生活上使用的器物卻沒有多大變化。此壺沒有任何裝飾,不僅比不上妃嬪墓出土的器物,甚至還沒有民間富裕人傢出土的器具精美。另一件出自她棺槨內的鍍金銀盤,也滿是破洞和缺口……  不過作為母親,王恭妃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兒子。她對兒子的安全極為擔心,一直到13歲母子還一同起臥。萬歷二十二年,鄭貴妃無端污蔑皇長子喜歡和宮女嬉戲,已不是處男。神宗派使者前去驗視。王恭妃大哭:“十三年來我同兒子一同起臥,不敢有絲毫的疏忽、不敢離開半刻,就是怕有變故,我的憂懼今日果然應驗瞭啊!”使者不敢隱瞞,如實稟報神宗,皇長子的清白才算保住。  這一切,《先撥志始》以一句話概括為:“光廟誕生,一應恩禮俱從薄”。朱常洛賴嫡母王喜姐、祖母孝定太後李氏的多方關照調護,終得以平安長大成人。相關閱讀推薦:萬歷皇帝如何打敗日本:讓朝鮮人感恩瞭兩百年解密:歷史上有名的昏君萬歷皇帝為什麼寬待言路?從宮女到皇太後的傳奇:朱常洛生母王恭妃簡介萬歷為什麼不喜歡太子朱常洛?萬歷帝30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是無為而治嗎?萬歷帝風流後遺癥:臨幸宮女生下兒子惹來國本之爭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有名無實  兒子當瞭太子,但是王恭妃依然盼不到出頭之日,她被幽禁在景陽宮,整整十年不能與兒子見面,晉封就更談不上瞭。  直到萬歷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萬歷三十四年,朱常洛的妾侍王氏生下皇長孫朱由校(日後的明熹宗),太子有瞭兒子、神宗有瞭孫子,而且朝臣們多年來的諫言力爭,民間也議論紛紜,神宗才借著給母親加徽號的機會,順便將王氏晉封為貴妃、皇貴妃。 成為皇貴妃,聽起來位極尊貴,其實因為皇帝的冷落,她淒慘的日子並沒有什麼改變,有名無實,始終受著迫害,一直被幽禁著,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在她身患重病時,神宗也沒有去看望過她。  萬歷三十九年(1611)九月九月十三日,王貴妃病危。朱常洛請旨見母親一面,神宗同意瞭。但是當太子心急火燎趕到母親居所時,景陽宮依然深鎖不開。太子無奈,隻得找太監拿來鑰匙,破鎖而入。

劉邦長子劉肥的母親是誰?齊王劉肥生母曹氏簡介

  劉肥(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89年),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西漢諸侯王。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兄,其母曹氏是漢高祖情婦。公元前201年,劉肥受封齊王,建立齊國,定都臨淄,統轄七十三城,成為西漢最大的諸侯國。公元前189年,劉肥去世,謚號悼惠王,其子劉襄即位,是為齊哀王。  曹氏,生卒年不詳,中國 西漢高祖劉邦少年時的婚外姘婦。在呂雉之前就與劉邦生活在一起,她為高祖劉邦生下瞭長子劉肥,生平事跡不祥。在《史記》、《漢書》僅有簡單記載。  曹氏,生卒年不詳,中國 西漢高祖劉邦少年時的婚外姘婦。在呂雉之前就與劉邦生活在一起,她為高祖劉邦生下瞭長子劉肥,生平事跡不祥。在《史記》、《漢書》僅有簡單記載。  曹氏沒有名份,所以她的兒子劉肥,雖是劉邦長子,也隻能稱作為:最大的庶子。  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劉邦封劉肥為齊王,封他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說齊語的都歸屬齊王。  漢惠帝二年(戊申,公元前193年),齊王劉肥入京朝見弟弟漢惠帝。惠帝與齊王飲宴,二人行平等禮節如尋常傢人兄弟一樣。呂太後為此發怒,要誅殺齊王。齊王害怕不能免禍,幸虧他的內史勛出計策,讓他把城陽郡(今山東莒縣)獻出,做為呂太後的女兒魯元公主的封地。這才使得呂太後轉怒為喜,齊王才得以辭朝歸國。  漢惠帝六年(壬子,公元前189年),劉肥去世,謚為悼惠王。他的兒子劉襄繼承他的位子,為哀王。   漢惠帝七年(癸醜,公元前188年),孝惠帝劉盈去世,呂太後行使皇權,天下事都由呂太後決斷。第二年,呂太後把她哥哥的兒子酈侯呂臺封為呂王,分出齊國的濟南郡做為呂王的封地。後來,呂太後又分割齊國的瑯琊郡,把營陵侯劉澤封為瑯邪王。  漢文帝前元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劉恒把呂太後時從齊國分割出去的城陽、瑯邪和濟南郡全部歸還齊國,瑯邪王改封為燕王,朱虛侯、東牟侯,並加封領地各二千戶。劉邦對曹氏母子可謂不薄。相關閱讀推薦:認自己妹妹為幹媽的齊王劉肥:揭秘劉邦長子劉肥劉邦庶長子齊王劉肥有幾個兒子?齊王劉肥的兒子劉邦的名言:關於漢高祖劉邦最經典的八句話!九天玄女:傳說中助劉邦建都的古代神話女神民間傳說:九天玄女幫助漢高祖劉邦建都的故事

古代史上最值得尊敬的7位母親

  NO1.孟母  孟母是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賢德女性。孟子能夠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多得力於這位母親的教育。《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為兒子傾盡畢生心血的孟母,在親眼看著兒子成功的時刻,滿懷著一個母親成功的歡欣,一病不起。在歸葬故鄉的途中,沿途經過的地方,無論民眾官員,無不爭向在路旁祭奠,表達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尊敬和哀思。在山東鄒城市北20裡的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靜穆莊嚴,時刻吸引著一代代景仰這位偉大母親的人們。   NO2.徐母  徐庶是有名的孝子。當曹操聽謀士程昱說徐庶在為劉備出謀劃策時,就想納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騙至許昌,請徐母寫信召喚徐庶。沒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曉大義的老人,徐母識破曹操的奸計,堅決不從。程昱就進一步獻計,偽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個孝子,收到這封假信後,隻得辭別劉備投曹。徐庶被一封假造的書信輕易騙到瞭許昌,此舉使深明大義的母親痛極而自盡,造成瞭徐庶終生的遺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隻落得一場空歡喜,得到的是一位終生不為其設一計的旁觀者。老母親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長嘆:“我徐某,報國有心,卻無力回天;不忠、不孝,枉為人臣。”  NO3.嶽母  一天,嶽飛正與母親在傢中說話,有人前來叩門。嶽飛把那人接到屋中,談話中才知道來人是洞庭湖楊麼起義軍的部將王佐,因楊麼久慕嶽飛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來聘請前去相助。當下王佐拿出許多金銀珠寶作為聘禮。嶽飛正色說道:“嶽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堅辭不收。王佐無可奈何,最後隻得收拾起聘禮回山去瞭。  王佐走後,嶽飛進去將這些細細說與母親。嶽母聽罷,沉思瞭一會,就讓嶽飛去中堂擺下香案,端正香燭,隨後帶媳婦一同出來,焚香點燭,拜過天地祖宗。又叫嶽飛跪在地上,媳婦研墨。嶽母說道:“孩兒,做娘的見你甘守清貧,不貪富貴,是極好的瞭。但恐我死之後,又有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一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豈不把半世芳名喪於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願你做個忠臣,盡忠報國,流芳百世,我就含笑於九泉瞭!”嶽飛聽罷,說道:“母親說得有理,就與孩兒刺字罷。”便將衣服脫下半邊。嶽母取過筆來,先在嶽飛背上寫瞭“盡忠報國”,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隻見嶽飛的肉一聳,嶽母問:“我兒痛麼?”嶽飛道:“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嶽母流淚道:“孩兒,你怕娘的手軟,故說不痛。”說罷,咬著牙根刺起來。刺完,將醋墨塗上,使永遠不褪色瞭。嶽飛起來,叩謝瞭母親訓子之恩。     NO4.孔母  孔子的外公是飽學之士,在那個時代,同樣能夠讓女兒識字識禮,可以見其開明。外公的直接傳授,使孔母不僅僅積累瞭豐厚的識見和學養,在教育和禮上也有很高的修養。她把父親傢的全部書籍,都搬運到自己的新傢,選三間房子的一間作書房,準備在孔子滿五歲的時候教他念書。她先收瞭五個小孩子,在自己傢教發蒙的書,得到每位學生傢的學資,五鬥小米和一擔幹柴,足以養活母子兩人。  孔母教孩子們習字、算數和唱歌三門功課,同時也教孩子們學習禮節和儀式。孔子不到六歲開始跟班學習,後來,征在又收瞭幾個小學生,小孔子成為他母親的小幫手,以盡輔導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不到十歲的小孔子,已經學完全部發蒙功課,因他愛琢磨,肯用腦子想問題,記憶力出眾,喜歡幫助別人,成為同窗學習的佼佼者。有瞭孔母的這一段傢教生涯,自己幫助別人學習的經歷,對孔子以後辦私學、興教育,起到直接的影響。  按照當時的規矩,童子十歲就要外傅。孔母關閉瞭她的學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內最好的學堂,學習詩歌、典籍、歷史等功課,即被後世稱為《詩》、《書》、《禮》、《樂》的內容。當時學堂稱為“庠”,屬於官辦學府,集中瞭魯國最優秀的老師,實施非常嚴格的教育。因顏氏傢族與魯國國君是同宗關系,孔子仍以一個貴族子弟的身份,在學堂裡受到貴族式教育。  NO5.歐母  有一次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她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復復地練,錯瞭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茍。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當歐陽修20歲的時候,已是當時文學界大名鼎鼎的人物瞭。母親為歐陽修的出眾才學而高興,但她希望兒子不僅文學成就出眾,為人做事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歐陽修長大做瞭官以後,母親還經常不斷地將他父親為官的事績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於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於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  她告誡兒子,對於父母的奉養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佈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你,隻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瞭。   相關閱讀推薦:劉邦長子劉肥的母親是誰?齊王劉肥生母曹氏簡介永定河為何被稱為北京的“母親河”最離譜皇後先嫁人生子後進宮:漢武帝母親王太後中國近代史上哪位文人新婚前夜非要母親陪睡?趙構的母親及妻子曾受過“牽羊禮”是什麼?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NO6.陶母  陶侃少年時喪父,傢境清貧,與母親湛氏相依為命。湛氏是位很堅強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兒子出人頭地。在這種環境下,對陶侃管教很嚴,並通過自己紡織資助兒子去結交朋友。後來,陶侃在縣功曹周訪的薦引下當上縣主簿,才開始擺脫充當賤役的地位。  一次,鄱陽郡孝廉范逵途經陶侃傢。正值大雪。陶侃因傢貧,擔心沒有招待而怠慢瞭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親看在眼裡,安慰他說,你隻管留客吧,我會設法招待好的。於是,她把頭上的長發剪下,換成酒菜,又卷起鋪床的幹草切細,陶侃“斫諸屋柱”為薪柴,喂飽范逵的馬。范逵事後得知,感慨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隨范逵而來的奴仆也覺得大過所望。  不久,陶侃做瞭漁梁吏,食用官府的魚。他念起貧寒中的母親,就用陶罐盛瞭一點魚送給母親。不料母親不但不受,還將陶罐封上退回,並附信責備說:“汝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此事給陶侃以極大的教育,為陶侃後來做官的廉潔奉公打下瞭基礎。  NO7.佘太君  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楊業為國捐軀之後,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  楊傢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佘太君正是楊傢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傢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傢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瞭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瞭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戲曲中的佘太君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三國時期大人物的母親為何都不能善終?

  其一,何進的母親死於兵變  何進是東漢末年的大將軍,妹妹是皇太後,當時在曹操袁紹等人的輔佐下,要對宦官進行一次大清洗。不過何太後及其弟弟何苗和母親舞陽君收瞭宦官送來的大量金銀財寶,就在何太後面前替“十常侍”大說好話。何進多次入宮,請求妹妹允準他誅殺宦官。這時,舞陽君與何苗又在何太後面前,攻擊何進說:“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他們,這是取亂之道啊!”何進聞言,深恐其浮名受損,便有些心虛。因而,鏟除宦官集團的計劃便被擱置瞭下來。不久,宦官們設計殺瞭何進,最後他的母親也因為慮事不明死於兵變。  其二,奸賊董卓的母親  董卓在漢末曾經紅極一時,行廢立之權。小皇帝雖然名為皇帝,可行同傀儡。後來董卓想做天子,可老母親有預兆,說:“我近日肉顫心驚, 恐非吉兆。”董卓自解: “將為國母, 豈不預有驚報。”不久董卓被部將呂佈殺掉,皇甫嵩命將塢中所藏良傢子女,盡行釋放。但系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董卓的母親想活命,也被人殺掉。可見愛屋及烏自然有,也有恨烏及烏的。  其三,曹操的庶母  曹操做兗州牧的時候,曹操的父親前去投奔,路遇徐州,徐州牧陶謙酒肉豆腐湯前去招待,後來又遣人送行,誰知遇人不淑,手下人打起瞭曹傢金銀珠寶的主意,結果曹操的父親被殺,庶母也慘遭殺戮.書上寫道:曹嵩要行,陶謙親送出郭,特差都尉張闓,將部兵五百護送。曹嵩率傢小行到華、費間,時夏末秋初,大雨驟至,隻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頓傢小,命張闓將軍馬屯於兩廊。眾軍衣裝,都被雨打濕,同聲嗟怨。張闓喚手下頭目於靜處商議曰:“我們本是黃巾餘黨,勉強降順陶謙,未有好處。如今曹傢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隻就今夜三更,大傢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傢殺瞭,取瞭財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計何如?”眾皆應允。是夜風雨未息,曹嵩正坐,忽聞四壁喊聲大舉。曹德提劍出看,就被搠死。曹嵩忙引一妾奔入方丈後,欲越墻而走;妾肥胖不能出,嵩慌急,與妾躲於廁中,被亂軍所殺。   可見,做人要憑良心,做母親的一定要做好表率,要好好的教育孩子做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他做多大的官,隻要是害民賊,也難逃自己今後被逼入萬劫不復的命運。相關閱讀推薦:三國名將趙雲並非蜀國五虎將:其主要功績在後期三國史上曹操詭詐殘忍:用“特務”手段堪比明朝三國史上左慈真的是仙人嗎?左慈有多大的本事三國史上十大兵器風雲榜:你肯定猜不到誰最厲害三國史上東吳小霸王孫策其實是死於弟弟孫權之手

李逵母親之死宋江脫不瞭幹系:李逵母親怎麼死的

  李逵下梁山,回沂水縣百丈村搬取老娘到山上快活,一路上遇到一些波折,等趕到董店東老傢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推門進入傢中,看見坐在床上的老娘雙眼已經瞎瞭。娘是想兒子想的哭幹瞭淚水瞎瞭雙眼的。傢裡倒是有個大兒子,可是這個大兒子給人傢做長工,“止博得些飯食吃,養娘全不濟事”。李逵怕娘擔心,隻說在外做瞭官,回傢來搬娘親。不成想哥哥回得傢來,揭穿瞭他的謊言,隻因“敵他不過”,才沒有打他。等到哥哥走瞭,李逵知道他要去報官,隻能背起娘,“出門望小路便走”。因為怕哥哥領著人趕來,李逵背著娘隻能走“亂山深處僻靜小路”,等上瞭沂嶺,已經是晚上瞭。李逵娘口渴,讓李逵找地方討口水喝,由於眼瞎,她不知道娘兒倆現在身處何地。李逵想過瞭嶺再說,可是娘口渴難忍,李逵也喉嚨裡冒火,隻得把娘放在一棵松樹旁邊的一塊大青石上,下到山澗裡取水喝。山澗的溪水倒是好,隻是沒有東西盛。等到從山庵裡尋瞭一個香爐,盛上水,再回到嶺上,娘已經被老虎吃瞭。  李逵的母親的的確確是被老虎吃的,這沒有什麼異議。但是,李逵母親的死,宋江卻脫不瞭幹系。  宋江搬取父親不成,自有教訓,可是他卻沒有堅決阻止李逵盲目行動。  李逵要接娘親上山,源於宋江接瞭父親上山。在晁蓋設宴慶賀宋江父子完聚的時候,勾起瞭公孫勝思念老母的念頭,於是提出回傢省視一遭。公孫勝一走,又勾起瞭李逵想娘的心思,於是也嚷嚷著回傢搬取老娘。宋江回傢搬取父親上梁山,曾經也是一個人前行,可是他不但沒有成功,還差點兒搭上自傢性命。那是宋江剛上梁山,坐瞭第二把交椅,宴席上對著眾兄弟提出來的。晁蓋苦勸無用,隻得由他而去。等到宋江回到傢門口,弟弟宋清告訴他,鄆城縣已經差下趙能、趙得兩個都頭帶著一二百人守候在那裡瞭。宋江嚇得沒敢邁進自傢門檻,轉身就往梁山泊跑,要不是得到神靈的保佑,趙能兄弟肯定是將他捉到縣衙請功去瞭。幸好晁蓋“放心不下”,派瞭山寨幾乎全部人馬“前來接應”,這才救得宋江和搬取瞭宋太公。   宋江搬取父親上山,教訓深刻。晁蓋曾經勸他:“眾兄弟們連日辛苦,寨中人馬未定,再停兩日,點起山寨人馬,一徑去取瞭來。”可是宋江以“事不宜遲”為由,自己逞能一個人就要下山。晁蓋進一步提醒他:“賢弟路中倘若有失,無人可救。”宋江卻放瞭狠話:“若為父親,死而無怨。”李逵的心情應該和當初的宋江差不多,宋江完全可以拿自己的例子來說動李逵,可是宋江卻根本沒有提這個茬兒。的確,宋江確實說過:“你且過幾時,打聽的平靜瞭去取未遲。”但憑他對李逵的瞭解,肯定知道李逵那個脾氣,隻能是“兀的不是氣破瞭鐵牛的肚子!”這種敷衍瞭事的說法不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逵不可能聽。假如他設身處地地為李逵著想,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即便李逵仍然不聽,那至少沒有他的責任。可是宋江沒有這樣做。都說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宋江自身的教訓不過是幾天前的事情,他完全應該想到,可是他沒有!晁蓋勸過宋江,宋江不聽,晁蓋沒有責任,所以在救得宋江上山後,晁蓋可以責怪他:“我叫賢弟不須親自下山,不聽愚兄之言,險些兒又做出來!”宋江也勸過李逵,李逵不聽,但宋江有責任,所以李逵回到山上,宋江沒有責備李逵。根本的區別,晁蓋是真勸,宋江是敷衍。真勸是“不用親自下山”,可以派人去接;敷衍是不接,打聽的平靜瞭再去。  宋江否定瞭晁蓋的意見,逼迫李逵隻能獨自行動。  眾人送別公孫勝,看著他轉過金沙灘,望薊州去瞭。眾頭領席散,卻待上山,隻見黑旋風李逵大哭,宋江問瞭緣由,知道李逵想搬取老娘上山來快活。晁蓋說:“兄弟說的是。我差幾個人同你去,取瞭上山來,也是十分好事!”宋江趕緊說:“使不得。”他對晁蓋說的理由是:“李傢兄弟生性不好,回鄉去必然有失。若是叫人和他去,亦是不好。況且他性烈如火,到路上必有沖撞。他又在江州殺瞭許多人,那個不認得他是黑旋風?這幾時,官司如何不行移文書到那裡瞭,必然原籍追捕。”接著又對李逵解釋:“你又形貌兇惡,倘若有失,路程遙遠,如何得知?你且過幾時,打聽得平靜瞭去取未遲。”  宋江攔住晁蓋的話頭,趕緊說瞭一個“使不得”,給晁蓋解釋的原因是兩條:一時李逵的性情,二是江州的緝捕文書上會有李逵的形貌,人們都會認得他。後來他又同意瞭李逵回傢,那麼,這個應付晁蓋的條件變化瞭嗎?顯然沒有。假如宋江不阻攔晁蓋,真要是能夠派幾個人和李逵一道回傢,說不定李逵還真能接來老娘上山。至少,身邊有兩個人照應,有些事情可以給李逵遮擋一下,上到嶺上找水這事兒,不會把老娘一個人丟在嶺上吧?正因為宋江的反對,晁蓋不好再說什麼,所以,有人幫忙這件事是不可能瞭。相關閱讀推薦:梁山上最為悲情的好漢竟是李逵!宋江為何要殺他李逵下山暴露瞭哪些梁山潛規則?揭秘梁山潛規則黑旋風李逵是個怎樣的人?李逵性格特點介紹水滸傳黑旋風李逵是怎麼死的?黑旋風李逵簡介黑旋風李逵飯量巨大:一頓竟要吃掉3升米!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是宋江真的認為晁蓋的主意使不得嗎?顯然不是。公孫勝回傢,宋江提出:“先生何不將帶幾個人去,一發就搬取老尊堂上山,早晚也得侍奉。”讓公孫勝搬取娘親上山可以帶幾個去,換上是李逵就使不得瞭,這是什麼邏輯!或者,李逵可能不聽人勸,問題在於,公孫勝是山寨第四把交椅,誰又能說得瞭他?他又會聽誰人的?梁山上有一個習慣說法,隻要是頭領,統稱兄弟。晁蓋和宋江說的是“幾個人”,顯然不是指頭領,這樣的人隻是李逵的幫手,隻需要聽李逵的召喚指揮,不需要他們限制約束李逵的行為。如果真正按照宋江說的那樣,李逵一旦有失,可真是連個報信的人也沒有瞭。作為能夠打下無為軍的宋江來說,不會是思慮不周,隻能是另有隱情。  宋江提出的條件,不但讓李逵失去瞭幫手,還收繳瞭李逵得心應手的武器。  李逵是個急性子,直腸子,這番話隻能惹得他更加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一個不平心的人。你的爺便要取上山來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裡受苦。兀的不是氣破瞭鐵牛肚子!”李逵這種人,是典型的“一根筋”,這會兒隻想著能夠讓他回傢接老娘就成,別的什麼事情也是顧不得瞭。他可以為宋江去死,卻不知道這個“哥哥”心裡邊想的是什麼。當宋江惹得李逵火星亂爆,腦子不再拐彎的時候,他適時地提出瞭三個條件。   宋江道:“……第一件,徑回,不可吃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誰肯和你同去,你隻自悄悄地取瞭娘便來;第三件,你使的那兩把板斧,休要帶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李逵聽瞭,原來是這樣三條,馬上就答應瞭。憑李逵的思維方式,這算是什麼條件,要說有點兒針對性,第一條還算是一個條件吧,所以他想也沒想就答應瞭。再看看宋江這三條,沒有一條是真的為李逵著想。第一條,徑回,這不是廢話嗎!一個梁山泊的賊寇,難道會在傢擺宴席,還是會遊山玩水?李逵腦子再不拐彎,也不會傻到這種地步!“不可吃酒”,整部水滸,宋江總是拿吃酒和李逵說事兒,可就是沒有認真制止糾正過。要說李逵這人,最大的短處就是管不住自己喝酒,而宋江動輒就拿這條說事兒,可謂是把住瞭李逵的“命脈”,一說喝酒,李逵就氣短心虛。第二條,以“誰肯和你同去”為借口,隻能是李逵獨自行動。晁蓋要派人給李逵,話音還沒有落地,就被宋江一句“使不得”堵瞭回去,人們並沒有機會表達意願,他宋江怎麼就知道沒有人肯?梁山泊上的人,為瞭兄弟舍命都肯,怎就不願意幫忙為李逵接一趟老娘?何況,晁蓋派的不是頭領,隻是一般嘍囉級別的兄弟,宋江要是不攔著,難不成這些小兄弟還敢違抗晁大哥的軍令?第三條,收繳李逵的板斧。這看起來是為李逵著想,拿著它會讓人容易辨認,實則沒有多少意義,板斧可以收繳,那張黑臉可以洗白嗎?沒有瞭板斧的李逵照樣可以讓人認出來,沒有瞭板斧的李逵,打起仗來那本事可是差遠瞭。  所以說,宋江的這三條,看起來是為瞭李逵著想,實則是做給晁蓋及眾頭領看的,他堵住瞭李逵的嘴,為以後的事情埋下瞭伏筆,假如李逵接成老娘,那是宋江交代的好,接不成,是你沒有按照我說的做。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宋江事後派出朱貴,隻不過是應付瞭事,原本沒有打算他能起多大作用。  李逵走後,宋江派朱貴下山,朱貴的任務是:“去他那裡探聽,走一遭”。宋江為什麼又要派人呢?根本的原因,他是想起瞭李逵有朱貴這個同鄉,他和人說是“我卻忘瞭”,實際上正是他想起來瞭,否則,幾天前在白龍廟說的事情,怎麼就忘的這般幹凈?這朱貴可不是李逵那樣頭腦簡單,僅僅是“探聽一下”的任務他也不肯接,如果宋江一定要他去,他也隻接受探聽任務,順便的,“亦就要回傢探望兄弟一遭”。等到朱貴接瞭差事走瞭,宋江再也沒有瞭心事,就和那晁蓋“在寨中,每日筵席,飲酒作樂”。這和他宋江回傢接老爹,晁蓋先是派瞭戴宗下山探聽消息,緊接著又派出大批人馬,該是多大的差別?  朱貴是不願意走這趟差事的,從他的行動就可以看出,他比李逵晚一天動身上路,沒成想卻早瞭一天到達。不過,朱貴雖然早瞭一天到達,但他卻什麼也沒幹。即便是探聽消息,他也應該先到李傢看看的。因為他對李傢的情況瞭如指掌,對於要走的路徑,他甚至比李逵都清楚,為什麼沒有先行到李傢看看?關鍵在於,他沒有協助李逵的任務,他的任務是探聽消息。隻不過,他已經見到瞭李逵,又知道李逵被官府捉拿瞭,如果不施手相救,怕是宋江會把責任都讓他承擔,隻好求弟弟朱福幫忙。這朱福手段也是十分瞭得,隻略施小計,不但救瞭李逵,還捎帶著把李雲勸上瞭梁山。   至此,我們可以回過頭來再看一看,假如宋江給朱貴的任務不僅僅是“探聽一下”,憑朱氏兄弟的手段,接一個李逵母親上梁山,又豈在話下!  那麼,宋江為什麼阻止晁蓋給李逵派人呢?說到底,李逵是他宋江的人,他不能讓晁蓋做成這個好人。如果說,宋江救過晁蓋,這種天大的恩情,晁蓋僅僅憑江州劫法場還還不過的話,這回人傢救瞭他老父親及兄弟,應該是還清瞭。剩下來,宋江想要把持梁山泊的大權,就隻有靠擴充勢力瞭,像李逵這種純粹是宋氏幫派的人,是絕對不能讓晁蓋拉過去的。還有一點,宋江為什麼又讓李逵下山呢?根本的原因,宋江樂見李逵身涉險境,如果李逵就此被官府捉拿瞭去殺頭,倒省瞭他的事情。我們可以好好想一想,後來,李逵這個福將總是死不瞭,正是這個宋江在臨死之前把李逵毒死瞭。  憑宋江的為人,不是他的責任他還會假惺惺地說怪自己,為什麼李逵接母親這件事情就沒有呢?不但沒有,宋江竟然絲毫沒有愧疚之心,反而笑話李逵,這不正是宋江想要的結果嗎?所以說,李逵母親之死,宋江脫不瞭幹系!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北漂的人發給母親的節日祝福短信

  很想在媽媽身邊,多撒一個嬌;離傢千萬裡,很想多說甜蜜語;洗洗盤子拖拖地,做做傢務最實際,聊聊心事談談心。媽媽,祝你永遠年輕!   在母親節這特殊的日子裡,無論漂泊的旅途有多遙遠,無法擋住我思您的情懷;無論手中的工作有多繁忙,也無法擋住我祝福您的心聲!媽媽,節日快樂!   您的視線,跨越時空的阻礙,一直系著我的身影;您的關愛,穿過時空的距離,一直裝在我的心底;母親節到瞭,祝親愛的媽媽節日快樂,健康平安。   您的皺紋深瞭,您把美麗的青春給瞭我;您的手粗瞭,您把溫暖的陽光給瞭我;您的腰彎瞭,您把挺直的脊梁給瞭我!謝謝你,親愛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您給予我生命,賜予我母愛,教育我做人。你的恩情永遠說不完,更報不完!媽媽,千言萬語此刻已無法表達,隻想說一句:媽媽,祝你永遠健康,美麗!母親節快樂。   您如春天的微風,喚醒我沉睡的荒原。您如夏天的甘露,滋潤我饑渴的心田。您如秋天的清泉,洗滌我成長的田園。祝:偉大的母親節日快樂!

母親節短信給朋友 願天下母親永遠健康快樂

  心兒圓圓圓兒心,甜甜母愛母甜甜;濃濃情思情濃濃,綿綿思念思綿綿;迢迢千裡千迢迢,深深祝福祝深深。願天下母親永遠健康快樂!   心懷孝心,常回傢看看;心系感恩,傢務多幹幹;排遣孤單,陪父母談談;免傢掛念,多報報平安。母親節,給傢中的媽媽送點溫暖!請轉發給孝順的兒女。   日復一日,這份愛不曾改變。年復一年,這份情越來越濃!母親無怨無悔的付出,時刻溫暖著我。感謝的話我卻一直沒有機會說:謝謝您,祝您母親節快樂!   世上隻有媽媽好,節日當然母親節最好,物以稀為貴母親就一個,母愛無價買不到,願每個母親都是壽星佬,開心笑容皺紋減少,每天生活沒煩惱。   母親節在今朝,祝福媽媽年年好,幸福長壽沒煩惱,朋友,一起祝願媽媽好。   世上有一種愛此生無法償還,有一種情,此生無法忘懷,這愛是天使般的無私的母愛,這情是母子情深似海,母親節之際祝福媽媽生活愉快,孩子感謝你的恩典。

感恩母親 母親節贊美媽媽的祝福語

山,沒有母親的愛高;海,沒有母親的愛深;天,沒有母親的愛廣闊;地,沒有母親的愛包容;太陽,沒有母親的愛溫暖;媽媽!我愛您!   看著媽媽日漸增多的白發,看著媽媽日益深刻的皺紋,看著媽媽漸漸彎曲的身軀,孩子心中有無盡的感激,但都匯成一句:媽媽!我愛您!   母親無私的愛與關懷就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永遠指引著我不斷前進和奮鬥。雖然我不能時刻陪伴著您,但我會每天為您祈禱和祝福,祝您母親節快樂一生安康!   母親,世界上最親切的名字,天天都呼喚著她的名字,天天都被她愛著,卻不曾去愛過她,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你是否想到去愛她呢?   母親對兒女的付出,就像溫暖的陽光和甘甜雨露。兒女對母親的愛戀,就像綠葉對根的情意。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母親永遠是我們最深的牽掛。恭祝母親節日快樂!   母親對我們的愛如同光明照亮前行的路,母親對我們的關懷如同春日的陽光,讓我們始終溫暖相愛,母親節,請讓我說一聲,媽媽,我永遠愛您!母親節彩信

關愛母親 母親節祝福媽媽能做的事

    媽媽,今天我給您做飯。一年又一年,風雨不夜天,是母親的叮囑使我心安;一天復一天,貧富心皆甜,是媽媽的關愛給我瞭我傢的溫暖。祝您母親節快樂!?    有母愛的日子,天天都是快樂幸福的節日!享受母愛,感恩回報,兒女對母親的關心每天都在,每天都是母親節!365天愛的凝聚,母親節祝福短信貼心送上!祝福母親平安健康,幸福永遠!?   母親節日到,祝福您快樂,繁忙瑣事傢務莫太累,誠摯的感情您最可貴,美好的生活笑著品味,煩心事莫要去理會,祝您健康樂觀到百歲。?   歲月匆匆,親情濃濃,我們永遠忘不瞭母親的辛苦勞累,忘不瞭母親的慈愛溫柔,忘不瞭母親的諄諄教誨。母親節裡,祝天下所有的母親開心、快樂、幸福!?   母愛似海,寬廣偉大,浩瀚無邊;母愛似泉,連綿不斷,滋潤心田;母愛似花,溫馨芬芳,一生相伴。母親節來臨之際,祝天下母親幸福快樂,身體健康。?   媽:為瞭我您的黑發變白,費盡心血。今天是您的節日,媽,謝謝您!您辛苦瞭!兒會盡我所能報答您我最親的媽媽!?媽,您永遠在我心中最柔軟、最溫暖的地方,我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愛您,祝您母親節快樂!永遠幸福安康!?   感謝您賜給瞭我生命,感恩您教會瞭我做人的道理,無論將來怎麼樣,我永遠愛您!媽媽!在這特別的日子送上我特別的問候!祝:母親節快樂!媽媽我永遠愛您!?   時光荏苒,唯愛永恒。母親節到瞭,無論你身在何方,請一定記得要帶著“溫暖的母親節祝福短信”來母親這裡“串個門”,不為別的,隻為母親一笑。祝福天下母親幸福快樂!?母親節日到瞭,我要向“最偉大的母親”送上“最貼心的母親節祝福”:願健康長壽相伴您左右,快樂幸福相隨您身邊!祝您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祝福】世界各國贊美母親的話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愛子心無盡,歸傢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傢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中國《歲暮到傢》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孝敬母親 母親節祝福寄語集錦

  世上您最好,我是您的寶;就打我從小,給您添煩惱;為瞭我過好,天天把夜熬;今天一大早,向您表個孝;隻願伺候您到老,願您母親節快樂。   世上最動聽的是母親呼喚孩子的聲音,最鐫刻在心的是母親容顏,不管在何時,失意或者得意媽媽總是最接納你的,母親節祝福媽媽健康永伴。母親節快樂!   世上隻有媽媽好,無論兒女都當寶,兒女疼愛享不盡,勞累隻為兒女好。世上隻有媽媽好,母愛無價難回報,唯有爭氣勤工作,母親節裡盡孝道。   今天是母親節,在這個溫暖而溫馨的日子,我代表天下所有的兒女,真誠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都笑容燦爛,身體健康,幸福平安,真誠道一句:媽媽,我愛你!母親節免費彩信   今天是母親節,你就不要再發短信瞭,回傢吃個飯,完瞭刷刷碗,隨便說說話,逗逗媽媽哈哈哈,誇誇媽媽頂呱呱,媽媽心裡一定樂開花!   今天是母親節,我用心靈之紙疊成最美的康乃馨,獻給你的媽媽,祝她健康快樂!同時更感謝她養育瞭你,使你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朋友。